世代懺悔錄:香港前途考古札記
71 subscribers
457 photos
350 links
2047前夕,探討英美卸責、中共走數與港人自賣的故事。盼後人引以為鑑、好自為之。
Download Telegram
#本土六四雜憶 #民運生意潮流
1989年北京學運,過百萬港人出錢出力參與聲援,成為九七前最大規模群眾運動。各行各業不但登報表態,更出現義賣捐款浪潮。有老牌成人雜誌在印刷商支持下,不計成本義賣支持學運。多種民運產品如民運T恤、民主錶以至座枱民主女神像更大行其道,但到底捐款、成本與公司收益如何分配,一度引來坊間質疑。

鏗鏘集 我對民運無悔(1989年8月10日):
//由5月到現在,參與支持民主運動在香港多少已成潮流,民運T恤變流行服裝,甚至可當作支持民運人士的制服。這系列民運T恤一件賣39元,這家成衣公司到現在共賣出6萬多件,最初2萬3千件是義賣的,所得90多萬已交支聯會,公司老闆本身亦捐50萬。不過,賣出其餘3萬多件利潤全歸公司所有,於是有人懷疑這公司是否乘機發國難財。

黎智英(成衣公司行政總裁):「不可以永遠都捐,因為公司經濟有限,承擔不起。後來就算捐錢也不知交給誰,就決定繼續做但不捐錢。」

民運T恤到處有人穿著,成衣公司自收宣傳之效,但他們不承認曾考慮這商業因素。

除了民運T恤,市民還有另一種民運產品,就是這款民主錶。電子錶廠用一個月匆匆籌備這民主錶義賣行動,目的要令消費者時刻都記得六四事件,雖然他們並不完全認同學生或官方做法。

馬小紅(電子錶義賣籌劃人):「我認為兩方面都有對錯。我們要藉這錶令他們有啟示,真正用行動參與,不是只三分鐘熱度。」

廠家說扣除成本及廣告費後,所得收益會捐出來,但仍有市民致電罵他們發國難財。電子錶廠起初預計在本地可賣出1000隻民主錶,但過了個多月只得幾百人訂購。

印有學運領袖相片的T恤,成衣公司說是用來振奮人心,結果很暢銷,雖然曾被流亡海外的吾爾開希公開批評,不滿自己被商品化和偶像化。這公司堅持本身出發點正確,只是事先未徵求學運領袖同意,手續欠妥當而已。公司老闆黎智英說不介意外界批評,也不怕受壓力,儘管公司有七成製品在大陸生產…//

1989年9月17日 時事追擊:
//柯華的公司原本只供應酒樓用瓷器,但在六四後決定要生產民主女神像複製品出售。他會否擔心人們批評他發國難財?

柯華(瓷器商):「我看法是,只要我們能在商品上反嚮到社會,我們已對社會盡了責任。可以告訴你,到今時今日,我夜晚也能安枕,因為由始至終發國難財都不是我動機。」//

全文 bit.ly/3vYHE6b

[圖:時事追擊]
#當年今日 #毋忘大台取消三罷
六四屠殺後,港人滿腔義憤。大台支聯會號召6月7日全港罷工、罷市、罷課一天表達哀悼和抗議,大批團體登報響應。

然而這盛大行動卻因事前旺角爆發騷亂臨時宣佈取消,翌日輿論官民一致呼籲大眾劃清界線。

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後來憶述:「那晚,油麻地、旺角區發生騷動,鄧蓮如來電說這批人給拘捕了,這些人是剛在深圳持雙程證過境,大概70至80人來港。她說假如我們照樣繼續舉行罷市或者遊行,這群人又未完全落網,可能進行破壞。我相信她不會騙我,她立即跟電台約好,我就上電台說,因為有緊急情況,宣佈取消那天罷市、罷課、遊行等等。」

當時有媒體說事件涉7000暴徒生事,更傳騷亂由中共特務引發,但警方只拘捕十數人。事後有市民說恐慌,又有支聯會成員質疑取消三罷決定欠政治勇氣。

回帶三個禮拜前,總理李鵬宣佈戒嚴後,司徒華做出相反決定,在8號風球下堅持集會:「有人勸我取消,因為八號風球去遊行可能發生意外,造成悲劇。但我從早上在家中看電視、聽電台廣播,聽到看到很多市民致電媒體,表示他們對李鵬所宣佈的戒嚴令非常非常憤怒。我覺得這種意見不能不表達出來,所以即使有這麼人建議取消集會遊行,但我也沒聽他們意見。我繼續向電台宣佈,集會遊行照常舉行。」

有關特務破壞遊行事實至今仍未能稽考,但對照兩個決定卻不免令人感慨。論人身安全,對於過萬甚至過百萬遊行港人來說,8號風球與數十人搞事相比,到底何者更具威脅?論聽取民情,若戒嚴令也激發數萬人無懼風雨不惜冒險的決心,暴政血腥屠殺所引起民眾義憤豈不更大?為何這時卻不以大眾意見為先?

有關當年三罷詳細材料參 bit.ly/2I2xw6a

[圖:有線新聞]

#本土六四雜憶 #八九民運 #六四屠殺 #六四 #過渡期最後抵抗 #全港哀悼日 ##支聯會 #司徒華 #鄧蓮如 #三罷 #傳說中的三罷 #油麻地騷亂 #旺角騷亂 #中共特務 #安定繁榮 #劃清界線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黃宜弘 #中總榮譽會長 #中美貿易說客 #基本法23條
曾任多年港區人大及傳統商界功能組別議員的黃宜弘,日前在美國病逝,終年82歲。黃最受爭議印象,是2003年七一50萬人上街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後,7月9日向圍堵立法會群眾豎中指挑釁,事後道歉說,只是回應示威者同樣手勢。

但黃宜弘對香港前途更重要影響,是來自其老牌愛國團體中華總商會背景。

1984年至2006年間,黃宜弘曾出出任多屆中總副會長。六四屠殺後,國際圍堵中共,黃宜弘與眾多中總港商接連訪京會見李鵬、楊尚昆等領導人。當時美方加緊審視每年中國最惠國(MFN)待遇安排,黃以港商身份組團,連同香港七大商會代表赴美進行遊說,主張人權與貿易脫勾,獲民主黨眾議員Nancy Pelosi、共和黨參議員John McCain等接見。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刊(1992年第4期):
//[黃宜弘:]「其實嚴格而言,最惠國待遇是中美兩國之間的事,香港是無權過問的,但因香港與中國關係異常密切,故此以香港的立場、以商業角度及私人機構的感受向美國進言,便較易令人理解…如果美國能設身處地從中國的立場出發看這個問題,便會明白一個國家是不能向以手段迫使自己屈服的國家低頭的。中國的立場一向很明確:任何帶有附加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均不可接受。這方面我十分肯定中國能說到做到。」//

此後中總多次出錢出力接續遊說工作,包括組團赴美,又邀兩黨議員幕僚訪問香港及華南地區,為克林頓政府放寬對華政策播下誘因。

詳見:bit.ly/2HwnJ7C

[圖:香港中華總商會會刊]
#完善選舉制度前傳 #基本法民主木馬
[ 選委立法議席誕生史(3):草委收韁迴避炮火 ]

英國外交部次官李連登(1986):「大家的協議是,[九七前後香港政制]在原則上有需要互相銜接。」

1980年代中,英方與中方達成共識,過渡期政改要與基本法銜接。坊間爭取九七前政制開放運動受極大挫折,港府透過民意匯集處收集港人意見,要求立法局八八直選大量民意被演繹成社會少數,終被徹底否決。爭取民主人士,唯有將焦點放在基本法起草之上。論政團體積極推銷各種未來政制方案,盼獲草委垂青,能成為中方要求港人自家「協調」出來主流方案。

1988年香港大事回顧:
//基本法從開始起草到現在,對於1997年後政制的看法,逐漸形成兩大主流意見,其中工商界團體贊成政制開始時以間接選舉為主;而被稱為民主派團體,則要求盡快推行直選。基於政治見解分歧,雙方始終沒達成妥協意見,但到9月來香港徵詢意見的內地起草委員指出,起草基本法到1989年初就要訂出草案,所以時間緊逼,港人需要將不同意見協調。接下來兩個月,不同意見團體紛紛提出折衷方案,並開始尋求共識,但始終不能協調出各方都接受政制方案。//

在一片協調之聲下,本來意氣風發、主張引入「大選舉團/選委會」雙重小圈子選特首與立法議席的工商諮委擺出讓步姿態,爭加勞工選委比例,減低偏重商界意味。

雖然諮委專題報告極力主張保留大選舉團立法議席方案,但在民間爭取普選特首浪潮下,大選舉團構更無處著力。這情況下,基本法草委難免另有考量。譬如草委政制小組港方召集人查良鏞力推的「主流方案」,就完全沒提及大選舉團立法議席概念。

到1989年2月,基本法草委會推出第二次大型公開諮詢的《基本法(草案)》,特首選舉寫明由選委會選出,立法會產生辦法更略去包括大選舉團等具體選舉方式,只列各界別成份,似要迴避炮火。草案主要著力是議會銜接,讓原立法局議員由籌委會確認過渡九七,(從後來發展知道,包含篩選意味);另由於基本法規定各界別成份,如有缺額由推委補選產生。

不管親共人士如何力銷,坊間對基本法草案規劃的民主步伐仍甚為失望。有大專生焚燒查良鏞的《明報》,又有民主派發動接力絕食傳聖火抗議。草委副秘書長魯平則說,大家不用太激動:「有意見可以談,平心靜氣大家可談,有意見是吧?坐下來可以討論,所以用不著採取這種行動。」

這都是六四屠殺前事情……

足本全文 bit.ly/2RotDzy
#後六四香港 #警察搜查電視台
當年英治香港未有國安法,警方一度擴充引用警察條例50條上電視台取新聞片,以打擊六四後激進團體示威活動,後來認為沒證供價值,即晚交還影帶。

好些民間團體與市政局及區議會議員聯署抗議警方濫權。記協主席劉慧卿說,警方容易拿走記者任何物件,會影響爆料吹哨人安全,嚴重打擊新聞自由:「現在我們問人取資料,有些資料很敏感,給我們的人也很冒險,但他們相信我們會保密。但當政府或者警察拿搜查令要我們交出一切,這會直接打擊那些人。」

法律界意見紛紜,港大學法律學者Nihal Jayawickrama說條例本意是搜查直接與罪案有關證物,當局行動超出權限;立法局議員兼大律師李柱銘則認為警方合法,不過細節有待商榷:「警方是否要這樣急,最低限度是否要給機會電視台把這問題帶上法庭,由高院法官決定是否把影帶交警方?在這事件我看不到新聞來源受威脅,因為現在要取的不是想知甚麼人洩露消息給報界。」

有人認為,既然法例無法保障新聞資料不落警方手中,也有示威者怕被秋後算帳,記者應否改變工作方式?

李柱銘:「新聞界朋友是否可考慮顧及參加者心態,盡量避免拍攝群眾,即普通市民的相片…」

詳見「後六四香港」系列材料:
國慶酒會警棍齊飛,四五行動幾被割蓆
bit.ly/2EZUDMM

嚴打示威,警闖電視台搜帶
bit.ly/2Ca0nBF

記協反對提交遊行影片,憂採訪變搜證公信盡失
bit.ly/2sD9x80

國慶示威掀白色恐怖潮,政治檢控山雨欲來
bit.ly/2KVJlh0

港府密函曝光,重申嚴正執法不容顛覆中共
bit.ly/2Z3A1tW

#六四屠殺 #六四 #四五行動 #國慶酒會 #搜查令 #警權 #新聞自由 #新華社 #劉慧卿 #李柱銘 #NihalJayawickrama #翟理雄 #警察及罪證條例 #香港記者協會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新聞透視]
[ 編輯手記:籌碼盡繳盼回贈,港法治港有險守 ]
主權移交廿多年,社會急劇轉變,「法治有險可守」淪為黑色笑話,但抱持這概念的始作俑者不是某被DQ議員,而是在香港前途大局未定時,為中方代言甚至出謀獻策的一班港人精英。回溯來路,或有助了解失敗根源。

1982年下旬,中英最高元首正式就香港前途正面交鋒,民調顯示普遍港人盼維持英治,中方則採取軟硬兼施策略,一方面私下恐嚇英方,暗示不惜「攬炒」維護其主權,另方面接連透過訪京港人派定心丸。

1982年12月,全國人大在文革後第二度修憲,第31條規定必要時設立特別行政區。其後中共再傳話,保證香港自由法治不變,不派幹部插手,有關港人治港種種承諾,會寫入中國憲法31條附錄的特區小憲法中。

但這些保證似乎未真箇使港人放心。1983年6月,中英次階段談判前夕,立法局議員李鵬飛率領周梁淑怡、李柱銘、李國能等各領域青年才俊訪京陳情,公開表示對「港人治港」有保留,中大學生會隨即開記者會反駁。

本土史家毛來由翻英解密檔案,揭當時另有香港親國民黨組織向兩局議員遞意見書,具體表達維持英治願望,以及對中方進階口號「港法治港」之憂慮://很明顯,如果『港法』要以大陸的『憲法』為根據而製訂,那裏,『港法治港』,亦純屬空談//

此後香港革新會副主席陳肇川、首位華人檢察官余叔韶連同法律精英梁愛詩、梁定邦等亦先後公開表示,擔心中國憲法31條帶來本地釋法困境…

當時甚至連推動「民主回歸」的匯點也認為,香港只按中國憲法31條成立特區,保障遠遠不及比民族自治區。

匯點一方面提倡「文明修訂」中國憲法,另方面,主席劉迺强又號召基層參與草擬基本法,爭取他們理想的「港法治港」。

1984年5月,匯點代表團帶著這成果拜訪港澳辦秘書長魯平,終未得要領…

那邊廂,曾經隨眾公開質疑「港人治港」的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李柱銘,原來亦曾向中共官員提出各種司法制度建議,包括容許香港實行普通法。

到1984年9月中英草簽後,李看到大部份意見獲中方採納,一度公開讚許。其後李與教協會長司徒華獲邀擔任基本法港方起草委員,實行「建制內爭民主」,直到六四發生。

回看當年香港精英,面對前途角力中英夾縫,不少人苦心孤旨,選擇在認同中共接收下,出謀獻策「完善」中方給予的自治保障承諾,盡繳籌碼再盼對家回贈,以為這就有險可守,結果只成了維穩過渡花瓶,為同代以至後世帶來連綿不絕慘痛教訓。

全文 bit.ly/3vvYlVG
#後六四香港
六四後曾有預言中共勢必倒台。兩年多過去政權安然無恙,更漸突破西方圍堵。昔日熱血港人有看破世事無常;有組織家庭後轉趨現實;有港商本來移走生產線,最後又搬回中國。

鏗鏘集 剪不斷理還亂(1991年6月6日):
//兩年前鏗鏘集訪問過支持民運的人,當時他們義憤填胸,兩年後今日如何?

歐太本來一向不贊成移民,六四後決定走為上著。兩夫婦用很多個晚上來填寫移民申請表格。事隔兩年,歐生歐太仍在香港未移民,他們說,深思熟慮之後,覺得移民的因緣條件未成熟。

歐太:「人始終是過客,移民與否未必重要,最重要是能從不同角度積極創造自己美好環境貢獻社會。這兩年我們看到,根本現在人權法治方面沒有任何改善。但我們學佛的人最重要是內心清靜,在哪裡都是一樣。六四事件令我更加覺得世界殺孽太重,戾氣太盛。」

兩年前阿Dick和一班人將中區和平紀念碑佈置得像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讓市民吊祭悼念,一直維持七七四十九日。

兩年後,阿Dick結了婚,兒子一歲多,有了家庭,凡事現實得多:「香港地較特殊,始終現實勝於理想。若你不踏實,根本無法維持家計。大家搏命為追求物質成果,對一件觀感上無實質的事情會慢慢轉淡。無奈是大部份人影響力有限,即使小市民再來百萬人遊行,相信大陸也不會認真關注。」

東銘集團主要業務本來在中國做來料加工,六四事件後,東銘表示決定將新投資轉去泰國、台灣及馬來西亞等國家。但六四後不夠兩年,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工廠投產不久就出現問題。

再三與國內投資環境比較,東銘決定回國內設廠。集團董事總經理劉劍雄說回看六四事件,反而加強他們在中國投資的信心:「我們看到民運事件被認為是近年最壞事件,但我們衡量downside risk不過這樣,冷靜一段時間後,反而加強了信心。」//

全文 bit.ly/3dj1K3W

#六四 #移民潮 #和平紀念碑 #林君偉 #鏗鏘集 #民主運動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後六四港人變化
六四後兩年,有社運老兵安排妻兒移民後說衝勁盡失;亦有放棄本身生計,企圖透過參政推廣民主;有港商更一度揚言,北上營商可改革社會。

鏗鏘集 剪不斷理還亂(1991年6月6日):
//六四事件後,黎智英放下成衣業務給下屬,全心投入辦雜誌,不過到六四兩週年,黎智英察覺今天要改變中國,辦雜誌不及搞經貿有影響力:「兩年前看法是,覺得政治解決很迫切,現在認為政治解決是透過經濟自然解決。問題是如何透過經濟發展使人民爭取越來越大,令政府控制的代價也增加,他們付不起代價時,就從專制改變成另一個社會。」

踏入5月,曾健成日夜馬不停蹄。六四事件後他加入支聯會,亦是民運團體民主台負責人。曾健成現在沒有做工,全職搞民運。

司徒華(助選錄音):「我向大家鄭重推薦曾健成先生…」

曾健成承認兩年前是民運新丁,兩年後他參選區議會勝出,曾健成說主要是以戰養戰,令自己組織更有實力推廣民主活動:「(對六四)無轉淡,電台播血染的風采,我也仔細回味。」//

---------------
鏗鏘集 尋尋覓覓(1992年2月9日):
//黎則奮:「六四一段時間那一頭半個月我自己很興奮,差不多廿四小時全程投入,沒有時間孤寂,與群眾呼吸同步,一落街全部是同志兄弟姊妹,希望為中國為大眾做點事。」

1970年代,黎則奮辦過雜誌,批判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現象。1982年針對香港前途問題,組織過論政團體,這都是他所謂有意義的日子,目標明確。六四後,黎則奮迷失方向。

黎則奮:「現在周圍各有山頭,沒有人會受你玩,大家想法不同。連可以參與的機會也很少,我常常指名道姓批評人,現在好多報紙怕得罪人。」

黎則奮現在任職一間財經雜誌社,始終認為工作不足以安身立命。一心回歸家庭,誰料這時太太和兒子要移民加拿大:「很無奈,人想歸屬香港,但有恐懼不安,所以始終是混沌狀態。我想人是需要理想和希望,如果有事情可以激發到激情,向前瞻,才有推動力,確得實在有意義。」//

全文 bit.ly/3dj1K3W

#六四 #移民潮 #民主台 #曾健成 #支聯會 #鏗鏘集 #民主運動 #蒲炳榮 #區議員 #黎智英 #壹週刊 #劉千石 #司徒華 #黎則奮 #左翼評論 #文化新潮 #匯點 #資本雜誌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本土六四雜憶 #支聯會
話說捉鬼割席、排擠異己自古已有。當年八九民運,香港主流民主派司徒華逕自成立支聯會,選出董事過半自己人。部份成員不滿大台陰濕霸道,更有人憤然辭職抗議。

鏗將集 手牽手(1989年7月6日):
//支聯會秘書處設在民促會秘書處,支聯會最近選出來的董事局裡有過半數共13人來自民促會,一向專注搞本地政制改革和爭取在基本法增加直選成份。

支聯會另一些少數異見團體的部份成員過去曾參加社會運動和學生運動,四五行動是一例。四五行動著重群眾參與,6月4日北京學運被血腥鎮壓前,四五行動已呼籲香港市民做好準備,必要時以罷工、罷課、罷市來支持國內運動。

六四事件發生後,支聯會提出三罷呼籲,結果因為旺角騷亂,當日凌晨決定取消。

李永達(支聯會秘書處召集人):「我們有責任要令每個運動都在我們的方法和規矩下進行,否則,一次失誤長達打擊整個民主運動。民主派搞群眾集會未嘗發生過騷動。」

支聯會暫停兩週有多沒有搞大型群眾活動,但四五行動在騷亂後接著的禮拜日就舉行群眾集會。

劉榮錦(四五行動發言人):「在這時間搞群眾活動意義在喚醒最先進群眾,增加他們政治鬥爭經驗,為將來長期鬥爭準備。」

支聯會為香港如何支援國內民運這問題出現分歧,到最近更傳出分裂消息。支聯會秘書處成員,亦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黃偉雄,在支聯會選出董事局10日後,公開批評支聯會部份領導人排擠少數異見團體,最後更退出秘書處以示抗議。支聯會特別就這事召開記者會澄清,他們認為黃偉雄提出批評的資料基礎是錯誤的。

司徒華:「我說的意見,你猜他們無腦嗎?你猜他們真像李鵬,只聽鄧小平指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腦嘛!」//

黃偉雄在其請辭公開信提到民促會圍內圈定支聯會常委名單,特別要排擠昔日頗具影響力的社運老兵,70年代雙週刊搞手吳仲賢;又指支聯會作為大台,表面歡迎各路團體加入,背地裡卻有成員透過報章輿論間接攻擊會內少數團體。

黃偉雄:〈慎防走上鄧小平式獨裁之路〉(1989年6月22日):
//6月8日下午,民促會一位負責人向我透露民促會圈定的支聯會常委會成員名單…名單包括鄭經翰及岑建勳,但却沒有吳仲賢…他說是司徒華對吳仲賢十分不滿…圈定名單我雖然十分厭惡,但仍不至十分發火,但着意要排擠某些人,而民促會秘書處的核心份子竟沒有人加以勸阻…這樣的一言堂作風,和現在我們豁了性命,準備流血去打倒的獨裁作風有甚麼分別?//

詳見 bit.ly/3xnKFNO
#IG精選 #董建華 #時代選中的小孩
#當年今日 駐華日軍以搜查士兵「失蹤」為由與國民革命軍在宛平城西盧溝橋一帶爆發戰事,引發其後中日全面戰爭。同日誕生的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在主權移交20週年受訪時表示,自己是「日本侵略時出生小孩」,有「天然愛國」背景,迎接九七興高采烈;相比下,很多受殖民統治年輕人則要較長時間走向「心的回歸」。董又透過公關說一向不大肆慶生,八十大壽也沒特別活動,只歡迎遼寧號訪港。
------------------------------------------
CCTV董建華專訪(2017年6月25日):
//董建華(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我是中國人,當然很高興香港回歸祖國。但忽略了我們離開祖國156年,一段很長時間。過程回歸了,心的回歸有一段時間,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要去做的。這是有個過程的,我一點也不擔心。」

央視記者董倩:「心的回歸是一開始就已經意識到這問題,還是說隨著香港回歸祖國,在過程中發現可能要比經濟其他方面的回歸更重要?這是一個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嗎?」

董:「像我這樣的人,我高興得不得了,香港回歸祖國懷抱,還要甚麼心的回歸呢?但其實因為離開祖國時間較長,所以後來看到有個過程,我們要去做工作。」

記:「為甚麼你沒這過程?其他人有這過程?」

董:「唏,我是幾十歲的人了,我是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時候生的,所以對我是特別深刻的事情。我父母親總說,日本人侵略時你生出來,這個孩子,你知道以後應該怎麼做,要做一個好的中國人、驕傲的中國人。所以這過程不同。現在香港很多年輕人,一直是殖民地以下的年輕人,所以應該有個心的回歸過程。」//

---------------------------
文匯報(2017年6月27日):
//被問及對於「青年新政」游蕙禎和梁頌恆去年在立法會播「獨」辱華之宣誓的看法時,董建華說,每個社會都會有這樣的人,但認為兩人是被誤導。他曾接觸的年輕人中,大部分不接受「港獨」,重申香港若搞「獨立」,將不能生存下去,並會失去國際地位。//

#七七事變 #盧溝橋事變 #主權移交 #人心回歸 #殖民統治 #團結香港基金 #青年新政 #游蕙禎 #梁頌恆 #遼寧號

[圖:思考香港YouTube片段]
#周慶峻 #香港自救行動聯盟
在台親共打手中華愛國同心黨創黨主席周慶峻,據報早前因武肺病逝。香港前途談判期間,周曾聯同其他在港右派人士進行反對中共接收「國際線」,一路走來包羅拒共撐共自治統一等立場。我們按公開資料回顧其履歷,展現兩岸左右合流前線畫面。

1. 自創流浪者會,支援偷渡陸客

話說周慶峻原名周慶鑽,1961年從廣東偷渡到港…1980年港府宣佈即捕即解前夕,周創立「流浪者協會」,聲稱人道協助偷渡人士。周說該會一半資金來自前國民黨官員軍兵,但未收過台灣當局資助。

但周慶鑽更頻繁曝光是就兩岸政治以至香港前途表態。

2. 去信英美元首,反對主權移交

1982年9月底,中英最高元首就香港問題初次接觸,英首相訪華後抵港,一群大專生與周慶鑽不約而同往機場「左右夾擊」。大專生以反殖立場反對英方用不平等條約做談判籌碼;周慶鑽則抗議中英未諮詢港人逕自發表公報。

「反對不平等條約」是兩岸官方共有民族立場,一度產生左右匯流畫面,但未幾即分道揚鑣。大專生反殖思想後來演化成「民主回歸」議程;周慶鑽則連同大批右派團體組成反對中共接收的聯盟。

1984年4月初,周慶鑽與多人以「香港自救行動聯盟」名義去信英首相要求香港維持英治,倘英方九七撤退在所難免,應將治權全交港人,主權則待兩岸統一後由港人自決…

4月19日,英外相賀,正式宣佈英國九七後撤出香港既定事實。香港自救行動到場高呼「唔好出賣我哋」…

5月初,周慶鑽與另一成員鄧發去信美國總統列根…說打算向英國國會並紐約聯合國總部陳情,促請美方批准簽證…輾轉近兩個半月,終獲總統助理禮貌回覆…

3. 親國民黨政見,無助爭取議席

台灣方面,外交部與行政院長俞國華相繼發聲,譴責中共與英國協議違背港人利益…又表示歡迎不願受暴政統治港九僑胞移台定居…香港自救行動特別發電報回覆致謝。及後,聯盟又抱「只問耕耘,不計收穫」態度,向港府民意審核處致函重申立場…

論本地親國民黨勢力回應香港前途…周某程度經營出本少利大關注。不過,這似乎未足以使他在政圈取得實際議席…

4. 移居台灣活動,威嚇反共人士

其後周慶鑽以周慶峻之名移居台灣,創立中華愛國同心黨與中國民進黨,兩度參選立委並以最低票落敗。周與其政黨成員又涉賄選…但其組織更馳名是經常聚眾襲擊反共人士…

5. 遊走兩岸營商,連結統派黑幫

2018年,有傳媒揭露周慶峻愛國同心會涉紅涉黑資金人脈…

全文 bit.ly/2Trxayl
#六四前夕 #民主木馬 #務實港人不歸路
[ 選委立法議席誕生史(5):民主拒共合縱連橫 ]
話說六四屠殺前夕,深受中方主導的香港基本法起草近尾聲,1989年2月人大通過的草稿,政制發展部份以「港人」獻議極保守的雙查構思做主體。中方說有仍修改空間,但普遍港人深知大局已定,中間派團體認為協調不過是中方「過橋」手段;民主派試過遊行請願、接力絕食不果,餘下議程是自辦全民投票,盡人事用民意令保守草委尷尬。

就在僵持不下之際,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猝然辭世,北京出現學潮,同時為香港帶來變局。

由於某種「民主覺醒」亦由於擔心九七前途,港人早前被壓抑的直選訴求,再度高唱入雲。北京戒嚴後數日,兩局議員首次就基本法政制方案提出共識方案,主張九七後首屆立法會半數議席由直選產生,到2003年變成全部直選,工商界亦同意加快民主步伐。受北京學運影響,基本法草案諮詢期延長三個月。

六四後,港人信心一度崩潰,曾出現反對基本法、反對主權移交聲音,但香港政圈各主流團體最終仍致力於基本法條文之上。期間大堆立法議席新方案湧現,工商界與民主派妥協出四四二方案,直選增至四成;那邊廂,從英方棄暗投明、被視為北京紅人的羅德丞,則與梁振英等諮委以新香港聯盟名義力推「自斷經脈」的一會兩局分組點票絕橋。增添直選議席與是否分組點票,成了後期爭論焦點。

由於聯合聲明所限,九七後不容明正言順保留委任制,角力之下,中共代理要經營鳥籠議會,若只調節直選與功能組別兩造消長畫面太難看,這時候,「選委會/大選舉團」議席正好派上用場。當時匯點政評人盧子健就分析,名曰「選舉」的四不像「選委會/大選舉團」議席,其實是插旗佈陣百搭牌:
//早[期]為草委會所拋棄的大選舉團在最近的專題小組會議上復活…一直以來,香港人都主張九七年前的立法局成員能移成為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成員,以實現平穩過渡…

現在冒出了這個大選舉團,就有如一張「百搭牌」。九七年時,目可以把原立法局的委任議員推選為特區立法會的成員,銜接便無問題…它固然可以把英方九七年前委任的議員推舉進入特區立法會,但可以放棄他們,改推選其他人。//

無論親共親英心知肚明,縱使「選委會/大選舉團」有兩重鳥籠操作掩飾(雙重間接選舉),按其設計幾近變相委任,也由於這理解,中方一度揚言九七前立法局大選舉團產生議員,不能簡單坐直通車過渡,潛台詞是不容英方這樣安插人手到新政體中。

足本全文 bit.ly/2RotDzy
#IG精選 #陳健民 #哈維爾與曼德拉
時局變化,不少有識之士重提捷克前總統哈維爾「無權力者的權力」與「活在真實中」。話說十年多前香港民主運動分水嶺,就曾被類比作哈維爾與曼德拉之爭。

普選聯學者陳健民(2011年6月):
//香港不是蘇聯控制下的捷克,不能用「道德化公民社會」(Ethical Civil Society)倫理,以為否定一切程序和制度、否定一切妥協,就能提高民眾的道德覺醒,摧毀政府的合法性基礎…對抗有時、對話有時…如果有深遠種族仇恨的南非可以用對話來化解矛盾,同文同種的中國人為何不能?//

明顯地,當時陳傾向曼德拉。查實早在2010年4月底,陳健民已用其「溫和曼德拉」故事勉勵爭取與中共「破冰」的民主派:

//今天的香港應該不比1985年的南非來得惡劣。那一年,黑人解放運動領袖曼德拉已被監禁了22年,黑人繼續武力抗爭、國際社會繼續制裁南非、白人卻仍牢牢緊握政權…曼德拉寫信給白人政府,要求就南非的前途進行談判…如果連種族仇恨深重的南非都可以做得到,誰敢說對話不能為香港帶來民主?

普選聯已發表了政改建議方案…充分尊重基本法和人大常委的決定,而且為工商專業界提供均衡參與的機會…為的是開啟泛民與中央政府的良性互動…//

到民主黨超區方案通過前夕,陳健民再用曼德拉為其策略護航,引來支持五區總辭人士不滿,認為「溫和」主張背後,其實在排擠變相公投民意力量。

2020年,自言曾被曼德拉啟發公民抗命,後因佔中案服刑的陳健民,出獄後開始大談哈維爾,推崇捷克經驗,並指60萬港人參與泛民初選投票,正體現「活在真實中」公民力量。

健民書房:哈維爾活在真實中(2020年7月16日):
//活在真誠中,是哈維爾認為在這壓迫環境唯一可做事情。我回想上禮拜初選投票,除了要帶身份證,還要住址證明,如此嚴謹看似麻煩,但這正是活在真誠中的代價。結果很有力量,60萬人各區大排長龍,朋友之間會談論,產生團結感覺,形成命運共同體;另一陣營說自己有300萬人支持,但他們不會談論,因他們也知自己在說謊。但正如剛才說,這是有代價的。《七七憲章》發言人輪流被逮捕監禁受苦,但這過程逐漸在社會建立道德力量…//

相關背景:
五區公投,未竟全功的自治對決
medium.com/recall-hk/e-5276f615a29d

溫和泛民另起爐灶,最低門檻討價還價
medium.com/recall-hk/f-fd76058abd66
#基本法封盤 #抗議無效不如參選
[ 選委立法議席誕生史(6)終章:中英密議暗渡陳倉 ]
經過六四後香港一輪抗議浪潮與中方反撲,基本法終於步向埋尾。這邊廂,輿論炮轟九七後立法機關直選議席少得可憐,那邊廂,委任味極濃的大選舉團,亦頗受民間嫌棄,以致親共媒體要馬不停蹄撰文護航。

文匯報評論說,大選舉團本由港方提出,當時各種方案都多有引用做選特首辦法,不少人包括民主派參與協調的方案都贊同設為立法議席,反而本地親中團體隻字未提,外間標籤中方專制是無理抹黑,批評者本身才最反民主。

無論外間如何爭議,基本法草委政制小組已逕自鋪設超穩定軌跡,篤定九七後要有十年穩定期,不容出現抗共議會;小組最後會議主流方案建議,首屆立法會直選18人、功能組別30人、選委12人;其後選委減6人,增到直選議席上;第三屆選委正式淡出,直選累積增至30人,與功能組別看齊。主流以外,更有委員主張選委議席千秋萬世。

當時民主派接力靜坐抗議,有各大專院校學生聯手罷課,過千人到新華社示威並焚燒基本法,但始終未改變既定事實。1990年4月基本法封盤,選委議席順理成章成為關鍵少數,到第三屆「循序漸退」淡出,體現邁向更普及選舉的民主步伐。

隨著基本法角力落幕,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現身加許一班起草委員;那邊廂,港府以1991年18席直選為「安慰獎」,英輿論指英延出賣港人向中共叩頭;包括民主派在內香港政圈人士則早已收拾心情,陸續組黨迎接選戰。

及後彭督政改爭拗,中英雙方爆出當年外交密函。文獻揭示,中方對「選委會/大選舉團」立場一直毫不退讓,尤其要著力爭取英方修例,容許引入人大政協成員在九七前競逐立法局議席,某程度印證了,大選舉團這本來四不像鳥籠議席,其實是中共插旗佈陣木馬裝置。至於英方則幾經辛苦才勉強爭到議會「銜接」前題下,中方接受1991年有18席直選,九七後首屆立法會有20席直選,同時英方有條件承認本來飽受爭議的「選委會/大選舉團」議席。

雖然歷史再走下去,議會直通車安排仍拉倒告終,但在中方選委另起爐灶建立新權力制度下,「選委會/大選舉團」構想卻更擴充成過渡期權力階梯,由特區籌委設立的推選委員會,就一口氣推選出60個臨時立法會議員和第一屆特區行政長官。

足本全文 bit.ly/2RotDzy
#IG精選 #悼余英時
聲斐國際的史學家余英時逝世。余教授昔日就學燕京大學,在1950年寒假來港探親,機緣巧合入做了留港決定,入讀國學家錢穆創辦之新亞書院,成為首屆畢業生,其後獲推薦負笈美國哈佛大學,終取得博士學位並在該校任教。1973年再度來港,出任新亞書院院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兩年後重返哈佛。

余教授後來又先後擔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耶魯大學講座教授及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並曾獲頒Kluge Prize等重要獎項。

余教授昔日受訪自言,對政治只有「遙遠興趣」,選擇評論多過參與,但他從不掩飾反共態度。近年港媒《蘋果日報》一再邀他專訪談中港台時政,又刊登其文章,點名為剛進行商討日的佔中三子背書。

「遙距祝福」或者矇矓,在此不妨重溫余教授六四後促使普林斯頓大學校董John Eliot捐巨款成立學社,在危難中接濟流亡學者與學生具體事蹟,以為紀念。

2019年5月4日《蘋果日報》影片:
//當年一班六四後被迫逃離家園的學運領袖、知識份子,來到美國失業失學,就是由余教授一手拯救。當時教授拿著校友所捐100萬美金,成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接濟流亡學生、學者,令他們有機會改寫命運。

余英時(學術泰斗):「(中國學社)就是養他們,讓他們在這處看書、寫東西、開會活動。我們不管他們,是給他們完全自由。」

好像王丹1998年出獄後,教授主動幫他寫推薦信給哈佛。

王丹(八九學運領袖):「大家知道余先生在美國學界的影響力,他的推薦信非常有力,所以我能順利進入哈佛大學就讀,是有余先生的恩情在內。」

八九六四時,余教授身在美國,他的表妹,即後來天安門母親發起人張先玲,兒子王楠在天安門被槍殺,余英時在《紐約時報》譴責,從此不再踏足中國。

余英時:「六四是它(中共)一手製造,它要靠六四才有今天,怎麼會平反呢?老是希望共產黨開恩,這是中國老辦法,希望皇帝心腸好起來,給你點好東西吧,這樣的心理永遠不會有民主的。對共產黨不能有幻想,希望它有一天平反。過去都是這樣,換一個人,希望平反;再換一個,又再(希望)平反,每一個比另一個厲害,很可笑,像嬰兒一樣嘛。」//

#余英時 #燕京大學 #新亞書院 #錢穆 #哈佛大學 #中文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KlugePrize #六四屠殺 #普林斯頓中國學社 #JohnEliot #PerryLink #王丹 #柴玲 #方勵之 #劉賓雁 #蘇紹智 #蘇曉康
#IG精選 #李永達抗英名場面
坊間再傳昔日民主派(民協)李永達面斥英國高官「Bullshit」經典場面,形容是1987年爭直選請願,其實是1989年六四屠殺後,港人爭取居英權行動。

鏗鏘集 悲哀的香港人(1989年7月13日):
//7月2日英國外相賀維訪港,重申英政府拒收港人的立場。

賀維:「事實上英國政府根本無法給予數百萬港人英國居留權。」

李永達:「This bullshit speech is insulting the intelligence of Hong Kong Chinese. We protest, and we walk out!」

「Shame! Shame! Shame!」//

明明是1989,怎麼變成1987?好奇上網搜尋,據可見資料,原來2015年賀維逝世時,《蘋果日報》已誤把這經典場面標註為「1987年賀維訪港指香港1988年沒有直選後,李永達持橫額指罵賀維,遭到阻止」。

《東方日報》亦稱「賀維於1987年訪港時,曾有議員打斷他的發言,並拉起橫額抗議,指罵英方不負責任。」

當時引用《蘋果》的高登和堅離地教授相繼中伏;維基百科中文版賀維與李永達條目亦出現同樣情況。

翻查昔日報道,英外相賀維在1984至1989年間曾數次就前途談判、英女皇訪華、越南船民問題與六四殘局在香港短暫停留,但1987年則未嘗來訪。

回到李永達抗英「名場面」,據他本人憶述,原來橫額抗議行動是葵青七子同儕單仲偕的絕橋。李永達形容,當時不惜違反「和理非非」第四項,是出於良知驅使,連本地左派都讚好,後來更一炮多響立下大功。

李永達(2019)《判刑前的沉思》50-52:
//當時我是葵青區議會主席,賀維來香港的時候,區議會主席及其下的事務委員會主席都獲邀出席在會展中心的大型晚宴。我們一班不怕死年青人,構思有什麼可以做。當時單仲偕想出了一條「橋」由我做演員,在宴會場地中拉橫額抗議…由當時一名叫李建生的議員將抗議的橫額秘密帶入會場。在晚宴開始前,外相賀維發表講話之後,我和單仲偕及一眾議員便走出會場中間,拉開橫額,由我用英文了我們最對英國政府強烈的不滿…

我們進行這個行動時候,已經有四五個高大的外籍保安在我後面推我出會場。我便轉身用英文粗口罵他們,並大聲問他是否想用武力,他便停止…//

李永達還說,過後回想,英廷可算十分包容。

相關貼文 bit.ly/3s2movt
#歷史這一頁 #教協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章程
(第二十四屆第二次週年會員代表大會通過修訂,2021年5月7日職工會登記局立案)

//第二十條 解散
一、本會必須有全體合格會員三份之二或以上以秘密投票表示同意方得解散。
二、遇前項解散時,本會所欠一切合法債項皆須清還,餘款由合格會員均分之或依照會員代表大會之決定處理之。
三、本會解散時,總秘書須呈報職工會登記局局長。//

[圖:星島網]
#編輯推介 #一國兩制的開場與收場
時局動盪,不少人追問 #點解香港變成咁,卻未必有根底察覺歷史轉折徵兆。本土史家 #毛來由 博士,往日憑藉〈為何英國不早給香港民主〉與多篇文章啟蒙大眾,如今決心在香港困厄之際奮筆著書,從新近解密檔案發掘主流忽略線索,以淺白方式梳理出更大脈絡,打破坊間成見,貢獻同代與後世。其專頁《一國兩制的開場與收場1971-2020》陸續分享寫作點滴,包括刊於眾新聞網站免費文章及PATREON作品,由「點解香港係(現代)香港」講起,逐漸帶出地緣政治下,租約與主權問題怎樣深深影響香港發展超過半世紀,值得有心人留意支持。

原來根據檔案FCO 40/331,早在1971年,即將上任的港督麥理浩已是「香港一國兩制之父」;另有資料顯示,早於1959年,已有民選市政局議員警告要趁早擺平九七大限。如果命運能選擇… #而家講呢啲有咩用?誠然,當下讀書確無法改變過去,但或者仍有助觀察大局,以免在重要關頭,做出將來更追悔事情,成為後人眼中「會說話死屍」。

[毛來由近作及寫作網站]
麥理浩才是香港「一國兩制」之父
bit.ly/3meQvyy
1959年已有人建議:為下一代,盡快處理97年問題
bit.ly/2W2hbYE
《一國兩制的開場與收場1971-2020》
facebook.com/HKOCTS19712020
[PATREON] patreon.com/hk19712020

[本網相關貼文]
借呂大樂成果,論麥理浩戰略部署
bit.ly/3spCTS8
重溫匯點倡議,一窺特區自治之法律問題
bit.ly/3vvYlVG

[圖:《東邪西毒:終極版》(2008)]

#一國兩制 #特別行政區 #新界租約 #前途談判 #麥理浩 #本土史觀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 編輯手記:健筆收山,前途教訓是預言命中抑自我實現? ]
撰寫政經評論近半世紀的「香港第一健筆」《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林山木)早前宣佈封筆,坊間瘋傳本網無水印微縮菲林舊圖,有關他在前途談判時發表的「烏龜教訓神預言」,連堅離地教授亦不甘後人,再度「低調」取用。過去試過在其貼文留言交涉,未聞半點回覆。不如趁機回顧幾段評論經典。

1) 擺脫地緣牽制,集體買島重生

早在1970年代中,他已提議港人考慮在美國買島重生,潛台詞是要保持現有生活,唯一辦法乃擺脫中共地緣牽制,將政治主權交托西方社會,換取某種經濟自主。

2) 前途勢危恐被賣,總辭攤牌換籌碼

到1984年中英談判期間,林行止一再警告香港前途勢危,認為寄望北京口頭承諾自我約制是幻想。

//毒蠍的回答出人意外,牠說:「龜兄龜兄,難道我不知螫你一下我們就會一同葬身河底嗎?可是,這是我們蠍子的習慣,要改亦改不來啊!」//

當時他一度促本地精英行政局議員為大眾利益,把握時機向英方總辭攤牌,與立法局裡應外合迫使港府表態,免等到籌碼盡失慘遭出賣,可惜勸說無效。

//我們主張一方面由立法局議員公開質詢,另方面不同意英國政府做法的行政局華人議員,應考慮集體辭職向港人明志…//

3) 承認看漏中方計策,「港人治港」連消帶打

1984年9月,中英草簽協議前夕,林行止特別將1975年起關於香港前途文章輯錄成評論選集出版。林在該書序言回顧,認為昔日評論多數應驗,但在1982年卻看漏中方計策。

//…中國竟會提出維持香港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及「港人治港」作為其香港政策的南針;不管這些是否權宜之計,都足以令英國及港人無法招架。自從這些石破天驚的特別措施提出後,港人信心問題雖然還是存在,但由於對「高度自治」及「一切維持不變」有所憧憬,「英去中來」對港人所引起的衝擊已大為降低//

[尾聲] 過渡期二次變局:義憤又如何?港人必再低頭入華

六四後香港爆發信心危機,有論者曾樂觀認為中國變局是重振港本地製造業的時候。林行止卻在此時大撥冷水,斷定北京政府將慎重進行經濟改革,由於中港利益盤根錯節,港商不會輕易撤資,反而會趁高幹貪污走資浪潮取利;專業人士文化學者亦會繼續低頭入華發展。

無論義憤港人中聽與否,那些傾向新自由主義與實利考量分析,確描述到不少事態走向。但到底這是神預言命中,抑或不同位置角色自我選擇宿命,則回到歷史哲學老問題了。

全文 bit.ly/3lJtB2d
#IG精選 #李行 #美台斷交 #鍾鎮濤 #龍的傳人
縱橫影壇超過七十年,被譽為 #台灣電影教父 的資深導演李行辭世。

李行1930年生於上海,1948年遷台,1950年代末以台語片起家,再在黨政體制下經營某種儒家人倫、健康寫實鄉土寫實、瓊瑤愛情文藝等片種,得獎名作包括《蚵女》、《養鴨人家》、《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等。

李行1986年拍完《唐山過台灣》後放下導演筒,1990年應邀拉隊訪問中國大陸,同行有宋存壽、蔡揚名、林清介及萬仁導演,算是兩岸大事。

近年李行受訪憶述當年抉擇:「我哥跑去跟我父親說,李行正猶豫要不要去大陸。我父親聽了就把我叫去,跟我說大陸市場如此龐大,怎能不去瞭解,叫我別猶豫了,我才答應下來。」

1990年代開始,李行致力改革金馬獎、又倡議成立組織,包括在港舉行「兩岸三地導演會」,創辦半官方組織「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推動兩岸影展以至為合拍電影政策鬆綁,歷史影響舉足輕重。

李行導演訪談,《拾穗—兩岸電影展十周人專刊》:
//1991年新春,香港電影導演協會如常來台與台灣電影導演協會一聚。席間李行提議,港台導演多年來互動頻繁,如今兩岸已漸進開放,應將聚會擴展為「兩岸三地導演會」…此提議隨即獲全場鼓掌同意,並決定由香港的吳思遠導演與李導演一同推動…

2003年,大陸與香港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有感於此,李導演從2010年起便積極遊說當局研擬相關辦法,期間數次前往大陸造訪相關人士…更不惜在癌症化療中,與醫生請了一次假,於華語青年影像論壇期間親至北京拜訪。也就在那次抱病造訪中,廣電總局張丕民部長親將剛通過的《關於加強海峽兩岸電影合作管理的現行方法》面交給李行,兩岸合拍的諸多限制就此鬆綁//

一幕經典畫面特別值得港人回顧:話說當年美台斷交,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劍,香港溫拿五虎之一鍾鎮濤簽約做影壇賣座新人,在李行攝製電影《龍的傳人》(1981)中,與一批清新校園民歌手高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大唱同名歌曲宣示大中華道統。隨後原作者侯德健隻身犯禁赴中國大陸,歌曲風行兩岸,其他往中國發展藝人歌手如王力宏等都輪流在央視春晚演唱,成了民族獻媚熱門旋律。

[延伸閱讀]
人民幣力量圖鑑 — 港澳台諸星入華拜年賬
bit.ly/3dtScUz

國家電影中心:李行電影文物展
leehsingexpo.weeb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