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懺悔錄:香港前途考古札記
68 subscribers
447 photos
347 links
2047前夕,探討英美卸責、中共走數與港人自賣的故事。盼後人引以為鑑、好自為之。
Download Telegram
#IG精選 #悼余英時
聲斐國際的史學家余英時逝世。余教授昔日就學燕京大學,在1950年寒假來港探親,機緣巧合入做了留港決定,入讀國學家錢穆創辦之新亞書院,成為首屆畢業生,其後獲推薦負笈美國哈佛大學,終取得博士學位並在該校任教。1973年再度來港,出任新亞書院院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兩年後重返哈佛。

余教授後來又先後擔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耶魯大學講座教授及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並曾獲頒Kluge Prize等重要獎項。

余教授昔日受訪自言,對政治只有「遙遠興趣」,選擇評論多過參與,但他從不掩飾反共態度。近年港媒《蘋果日報》一再邀他專訪談中港台時政,又刊登其文章,點名為剛進行商討日的佔中三子背書。

「遙距祝福」或者矇矓,在此不妨重溫余教授六四後促使普林斯頓大學校董John Eliot捐巨款成立學社,在危難中接濟流亡學者與學生具體事蹟,以為紀念。

2019年5月4日《蘋果日報》影片:
//當年一班六四後被迫逃離家園的學運領袖、知識份子,來到美國失業失學,就是由余教授一手拯救。當時教授拿著校友所捐100萬美金,成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接濟流亡學生、學者,令他們有機會改寫命運。

余英時(學術泰斗):「(中國學社)就是養他們,讓他們在這處看書、寫東西、開會活動。我們不管他們,是給他們完全自由。」

好像王丹1998年出獄後,教授主動幫他寫推薦信給哈佛。

王丹(八九學運領袖):「大家知道余先生在美國學界的影響力,他的推薦信非常有力,所以我能順利進入哈佛大學就讀,是有余先生的恩情在內。」

八九六四時,余教授身在美國,他的表妹,即後來天安門母親發起人張先玲,兒子王楠在天安門被槍殺,余英時在《紐約時報》譴責,從此不再踏足中國。

余英時:「六四是它(中共)一手製造,它要靠六四才有今天,怎麼會平反呢?老是希望共產黨開恩,這是中國老辦法,希望皇帝心腸好起來,給你點好東西吧,這樣的心理永遠不會有民主的。對共產黨不能有幻想,希望它有一天平反。過去都是這樣,換一個人,希望平反;再換一個,又再(希望)平反,每一個比另一個厲害,很可笑,像嬰兒一樣嘛。」//

#余英時 #燕京大學 #新亞書院 #錢穆 #哈佛大學 #中文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KlugePrize #六四屠殺 #普林斯頓中國學社 #JohnEliot #PerryLink #王丹 #柴玲 #方勵之 #劉賓雁 #蘇紹智 #蘇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