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懺悔錄:香港前途考古札記
68 subscribers
445 photos
345 links
2047前夕,探討英美卸責、中共走數與港人自賣的故事。盼後人引以為鑑、好自為之。
Download Telegram
[ #IG精選:被問是否挺董連任,江澤民斥記者幼稚 ]
主權移交後三年,經濟下滑加上各種施政醜聞影響,民怨升至新高,官方調查顯示,6成被訪者不滿政府表現。特首董建華10月上京述職,香港記者問國家主席江澤民是否挺董連任,結果被斥幼稚。

ATV千禧回顧香港春秋(2000):
//江澤民(國家主席):「剛才你問我,我可以說無可奉告,但你們不高興,我怎辦?你們呀,我感覺你們新聞界還要學習,你們非常熟悉西方的那一套媒體,你們畢竟還太年輕,明白意思嗎?你識得唔識得?我要為你們著急,你們有一個好,全世界跑到甚麼地方,你們比西方記者跑得還快,但是問來問去的問題,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懂了沒有?我就講中國有句話叫『悶聲大發財』,我甚麼話也不說,這就是最好的!你一定要問我對董建華支持不支持,我們不支持?他現在當特首,我們怎會不支持特首?(記者:但是如果說連任?)連任也要按香港的法律,對不對?那也要嚴格按照香港的…當然我們的決定權也是很重要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人民政府,到那時候我們會表態的,明白這意思嗎?你們不要想起哄,說甚麼大新聞,說現在已經欽點了,就把我批判一番。你們呀,naive!」//

江澤民訓斥記者之餘,解釋一國兩制用字也可圈可點。

#後九七香港 #董建華 #連任 #江澤民 #香港記者 #香港法律 #中央人民政府 #決定權 #欽點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ATV
#當年今日
2014年12月11日,佔領行動第75日,金鐘佔領區被清場,好些市民回去拍照留念。#民主黨 創黨主席 #李柱銘#壹傳媒 主席 #黎智英 與多名立法會議員、演藝界人士、學生領袖及大學講師到場靜坐,接受警方拘捕。李柱銘凌晨獲釋後強調,#雨傘運動 已完結,但民主的火已點著。#學聯 常委 #羅冠聰 獲釋後說,有些人是 #在最後一刻留守 而非 #留守到最後一刻,後來則澄清說不是譴責泛民。

#佔領行動 #雨傘八年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新報
#Medium限定回顧
Tommy Cheung 張秀賢FB(2013年7月5日):
//有曾鈺成幫手寫序,離投共之期不遠矣//

曾鈺成代序,《90後是咁的》(2013) :
//我是建制派中人…建制派中人大多會認為這是一本屬於敵對陣營的書,裡面盡是罵中國政府、罵特區政府、罵建制派的話,我竟為它寫序,是政治不正確。另一方面,對於認為這本書是反映他們意見的「反建制派」,張秀賢竟要找我寫序,也應是政治不正確了。這也許是張秀賢和我的共通點:不願意因受「政治正確」的約束而放棄做自己認為應該或值得做的事。我認識張秀賢,是因為他參加大學裡的「師友計劃」(Mentorship Programme) ,選擇了我做導師。他到我的辦公室找我談話,並把我和他的合照放上Facebook,圖片說明:「投共之旅」。其後他告訴我要出版這本書的事,簡介了書的內容,並邀我寫序。我沒有覺得奇怪,也沒有遲疑,一口便答允了。//

​反國教後續
bit.ly/3fSmaF9

#反國教 #學民思潮 #張秀賢 #建制派 #特首晚宴 #曾鈺成 #投共之旅 #政治正確 #立言香港 #元朗區議員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不許紅日教人分開 #紅太陽 #九七擔憂
//聶小倩(#王祖賢 飾):「太陽已出來了,我不走也不行!」

寧采臣(#張國榮 飾):「小倩,你要好好做人,我會永遠記著你!」

聶小倩:「沒想到分手時也不能見你最後一面,你要保重!」

燕赤霞(#午馬 飾):「她已經走了。」

寧采臣:「不知小倩投胎了沒有?」

燕赤霞:「其實做人生不逢時,比做鬼更慘。」//

1970年代末,中英開始就香港主權問題談判。1984年,央視春晚直播節目中,歷史性出現香港歌手演唱 #黃霑 填詞流行曲 #我的中國心。同一時間,黃霑又以香港人身份寫出對九七的不安。

1987年電影 #倩女幽魂 插曲 #黎明不要來 其實是1984年未發表作品:「其實好笑,『不許紅日教人分開』,當中包含大家都不知的意思。當時很多人移民,是一種反應在裡面,當時我失去所有朋友,朋友全去了加拿大,就是紅太陽要照著我們…嘩,大哥,很生氣!」

全文 bit.ly/3EoKUvl

#民族統戰 #前途談判 #移民潮 #徐克 #程小東 #阮繼志 #劉兆銘 #林威 #新藝城影業 #電影工作室 #葉蒨文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電影《倩女幽魂》(1987)
#又不是八十年代 #美國關門 #共同富貴
那些年受美國保護主義影響,港商積極進軍改革開放的中國市場。前途談判後,中國取代美國成為香港第一大貿易伙伴,香港貿發局訪京團備受中共領導人重視。當時中共嚴格限制消費品進口,但對有助出口賺外匯的生產設備則無任歡迎。不少港商就看準機會,為黨國工業提供大量先進機器。

鏗鏘集 北京貿易行(1986年12月20日):
//中國在1985年取代美國成為香港第一大貿易伙伴,對於長期受美國保護主義威脅的香港廠家來說,進軍10億人的中國市場是刻不容緩的。

香港貿易發展局今月初在北京舉辦一連串貿易推廣活動,其中被受重視是「香港產品86展覽會」。

在這次貿易推廣活動中,貿發局主席鄧蓮如還親自率領一個經濟貿易代表團到北京拜會中國領導人,謀求加強兩地經濟合作。已故港督尤德爵士和他的夫人亦應邀隨團到北京訪問。

經濟貿易代表團抵埗當晚,中方的接待單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簡稱貿促會會長賈石,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歡迎。

「這次鄧蓮如女士率領陣容強大的香港經濟貿易代表團來訪,必將促進香港與內地的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關係的發展。」

今次展覽會發出了9萬多封邀請信給全國省市有關單位,香港貿發局耗資500萬港元籌備今次展覽會,參展的香港廠家超過70家,陳列產品共2500多件,其中七成以上都是非消費品。為數最多是各類型機器,共佔場館一半面積。

中國最近通過第七個五年計劃,由1986年開始,一方面鼓勵產品出口賺取外匯,另方面嚴格限制產品入口,尤其消費品。對於一些能夠提高國內產品質素,以便達到出口創匯目的的生產設備,中國表示無任歡迎。

以這家在北京製造閃光燈的工廠為例,向來產品質素都不符出口標準,只可以內銷,但自從1985年開始與港商合資經營,引進鑄塑機生產零件,產品質素大幅改善,目前部份閃光燈已符合標準出口賺取外匯。

由於港製機械迎合到中國市場需要,所以即使中國實施入口管制,機器方面的銷量仍有增無減。//

Medium版 bit.ly/3mG1WC3

#打造繁榮美景 #香港貿易發展局 #港商北進 #香港產品展覽會 #改革開放 #四個現代化 #聯合聲明 #中港貿易 #鄧蓮如 #尤德 #王品清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當年今日
2019年4月26日, #逃犯條例 法案委員會雙胞胎前夕, #蘋果日報 率先獨家報道香港 #銅鑼灣書店 店長 #林榮基 出走台灣消息。

數年前在羅湖口岸過關後失蹤的林榮基,回港後曾召開記招交代被中國當局拘留多月經歷,質疑港府無保障一國兩制,獲多個泛民政黨聲援,有團體更在獅子山懸掛 #我們都是林榮基 布條。

2019年3月底,林榮基再與 #泛民 議員一起帶領遊行反修例,強調遊行不是為自己,而是希望大眾察覺人人都要承受風險,又表示已計劃在法案通過前離港。

林榮基抵台後受訪時再呼籲,港人要上街參加 #民陣 遊行,用民意制衡政府。

蘋果日報(2019年4月26日):
//《逃犯條例》將前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再次推上風口尖,為了保命,林榮基正式展開流亡海外生涯,昨日低調由香港飛抵台北。林榮基今午接受《蘋果》訪問時表示,昨在機場準備離港時仍毫無把握,擔心港府會禁止他離境,直至抵達台北後才感到「甩難」…要離開土生土長的香港,他無不傷心難過,寄語港人要為自己,為一下代反惡法,「28號(反惡法遊行)我無辦法參加,香港人要上街,唯一有制衡力量係民意」。//

及後林榮基又表示,他在2017年是誤判形勢,以為旺角騷亂案棄保赴台少女 #李倩怡 控罪不會成立,才想勸她回港。

全文 bit.ly/3HbpndC

#反修例運動 #李柱銘 #陳日君 #吳靄儀 #涂謹申 #區諾軒 #毛孟靜 #梁耀忠 #陳志全 #黎智英 #范國威 #岑子杰 #一國兩制 #旺角騷亂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補充資料 #功能組別協調會地址
坊間留意到,47人案證人 #林景楠 供稱當日功能組別協調會議在新蒲崗勤達中心1507室 #基本法學生中心 舉行,樓上16樓是 #香港政策研究所,2107室是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會址,幾個地方都與特首 #董建華 年代特別顧問 #葉國華 有直接關係。

其實在新社運八九十後年代,勤達2107室還是國際學者 #沈旭暉 青年智庫Roundtable地址。沈在2003年讀博期間受香港政策研究所邀請,組隊為七一後區選做研究,後來演化出Roundtable組織,獲贊助人葉國華答允做「不干預」主席。

2012年特首選舉前夕,對泛梁營有保留、一度期待 #曾鈺成 破局的沈旭暉,在暗示收山後再特別「出山」撰文化解 #梁振英 是地下黨員傳聞,同時爆料昔日葉國華有份提拔梁,並再度澄清Roundtable接受葉國華捐款(甚至使用其物業),不代表受其控制:

//我當年成立Roundtable時,葉先生答應捐款,我曾直接問他「想要什麼」,他說:「不要裝作不認識我這個老人家就是。」Roundtable從第一天開始,公開有資金來自葉先生,一直被一些朋友埋怨,認為那會引起種種不必要的揣測…但我想,開誠布公不但是基本政治倫理,也是對前輩的基本尊重。近年我有參與打理葉先生的其他捐款,接受其捐款、使用其物業的其他組織,類似民協、新力量網絡或一些福利機構也沒有想到要避嫌。// [2012年3月21日《信報》]

延伸閱讀:未試過又點知唔得
bit.ly/3Z2DOYl

#反修例運動 #中美貿易戰 #民間記者會 #區議會選舉 #立法會選舉 #功能組別 #區諾軒 #沈旭暉35+交流會 #民協 #馮檢基 #新力量網絡 #Roundtable #90後是咁的 #張秀賢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recall.hk

圖: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FB
#當年今日 #支聯會成立前夕
1989年5月20日,總理李鵬宣佈戒嚴後,香港掛起8號風球,本地領袖 #司徒華 認為港人憤怒必須表達,所以即使危險照常遊行:

「有人勸我取消,因為八號風球去遊行可能發生意外,造成悲劇。但我從早上在家中看電視、聽電台廣播,覺得這種意見不能不表達出來,所以繼續向電台宣佈,集會遊行照常舉行。」

六四後,支聯會號召全港三罷展示民憤。遊行前夕司徒華收到據傳警方消息數十人可能搞事,決定腰斬行動:

「油麻地、旺角區發生騷動,鄧蓮如來電說,警方留意到有大概70至80人來港,假如照樣罷市或者遊行,可能進行破壞。我信她不會騙我,就上電台宣佈取消那天罷市、罷課、遊行。」

特務破壞消息終未能稽考,但昔日支聯會內部接連有人質疑取消三罷決定。對照《司徒華回憶錄》兩個講法,論人身安全,對於過萬甚至過百萬遊行港人來說,8號風球與數十人搞事相比,到底何者更具威脅?論回應民情,若戒嚴令也激發數萬人決心,目睹屠殺後反應豈不更大,為何這時卻不以民意為先?

足本全文
bit.ly/2HJrEi5

#六四 #六四屠殺 #打倒鄧李楊 #戒嚴令 #支聯會 #鄧蓮如 #司徒華回憶錄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有線新聞剪輯港台片段
#當年今日 #北京學運大台篤灰
1989年5月底,北京百萬民眾違抗當局戒嚴令上街遊行。3名湖南青年魯德成、喻東嶽和余志堅向學運領袖建議發動全國三罷不果,逕自用油墨潑向天安門毛澤東像,遭學生糾察拘捕毆打並移交公安,分別被判16年、20年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

回看當年留守廣場學生與知識份子,不少確將反抗行動封頂,一直錯判形勢,至戒嚴部隊用真槍實彈清場。

紀錄片《天安門》(1995):
//凌晨兩點半,軍隊包圍天安門廣場,將留守學生圍在中間,部隊停下待命,圍外群眾對他們高聲叫罵。

封從德(學生):「下午、晚上已流血了,多數同學在廣上沒親眼看見,還都不怎麼相信,想無非是解放軍用棍棒打。三點左右,約有3000到5000個同學聚在紀念碑準備決死一戰。很多工人市民的兄弟死在長安街上,跑回來很生氣地說:你們學生到現在還喊甚麼不能抵抗要非暴力甚麼,我們兄弟姐妹都已經死了。拿刀逼著學生說:你們不能這樣喊!」

劉曉波(教師):「有個人拿了一種半自動的槍,被我和幾個糾察隊員搶下來,這太可怕了,只要紀念碑上槍一響,戒嚴部隊就有口實毫不留情地打。我就把槍在紀念碑的欄杆上摔,摔得虎口特別疼。」//

全文 bit.ly/2VAV0Tb

#舊貼重溫 #六四 #六四屠殺 #湖南三壯士 #天安門三君子 #魯德成 #喻東嶽 #余志堅 #封從德 #劉曉波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當年今日 #民主歌聲獻中華
1989年5月27日,香港演藝界空群而出,在跑馬地舉行馬拉松演唱會籌款,透過支聯會將大批捐款物資送到北京天安門廣場。

記者:「你知道今次演唱會是做甚麼?」
小朋友:「用來支持北京學生。」

#譚詠麟:「各位今日在場熱心愛國的朋友,我雖然不在香港,但我的心與大家一起支持學運,因為我們都是熱血的中國人,我們一於『剝李鵬牙』!」

#曾志偉:「不止我們香港人,好像剛才鄧麗君,台灣人,身在日本一樣到來。有些就算在香港,半個中國人,一樣支持我們。」

#MariaCordero:「我覺得半個也好一個也好,真理無分國籍。人生於世上有幾個知己…我希望大家,不止當我是朋友,因為我都是你們的同胞。」

#鄺美雲:「沒法壓制愛國情義,滿腔的熱血,堆積起每分的勇敢中國…從前未過去,國家要安寧,就是民眾一心永不悔…」

其實當時支聯會已預算北京學生要退場,強調繼續捐款是要用來長期奮鬥。

#李柱銘:「各位熱愛中國、熱愛民主的勇敢的中國人,雖然北京學生很快會撤離天安門廣場,但這不表示爭取民主的結束,相反這是我們爭取民主的新開始!現在我想大家跟我一起講出我們心裡一句話,大家跟我講:我有一顆心,一顆愛國心!我有一顆心,一顆民主心!」

#司徒華:「我們繼續捐款,使北京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有較好的物質條件作長期奮鬥。在海外支援北京學生的行動中,我們香港同胞走在最前,我們要繼續走在最前。」

然而由於香港代表在資源和組織上有優勢,港人反而更介入了廣場大台,影響北京學運後期發展。

兩年後,有份到北京支援的中大學生憶述本身角色:「其實,我們都同意這一點:就是廣場上的指揮部脫離群眾,導致廣場士氣低落,甚至不少外地來的同學失望而回…因此,我們同意,要提供資訊給他們,搞討論、搞氣氛、搞論壇;建議他們自己做,我們也一起做。但我們萬料不到…同學們最可寶貴的自發性,竟被我們扼殺掉…」

bit.ly/2LX2bWh

#八九民運 #六四 #李鵬 #全支聯 #岑建勳 #肥媽 #柴玲 #封從德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漆黑將不再面對:八九中國民運專輯—香港支援民運圖片集》(1991)
#當年今日 #1989年6月4日
港人透過電視目睹天安門屠殺,本來憧憬支持學運解決九七問題,變成更擔憂自身前途。

歐太:「突然要我們接受這政權,我想香港人生不如死!就算對我說1997年後香港怎樣好,我也覺得沒有希望。」

梁振英:「中國政府事前的承諾,包括不秋後算帳、軍隊不是用來對付學生,後來都落空。香港的未來,與中國政府給香港的承諾,無論是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都有很密切關係。如果中國政府這樣不重視自己的承諾,難怪香港人對中國政府失信心。」

全文
bit.ly/2Khevy9

#八九民運 #六四 #六四屠殺 #香港前途 #九七問題 #一國兩制 #悲哀的香港人 #梁振英 #袁木 #柴玲 #基本法 #秋後算帳 #信心危機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鏗鏘集 悲哀的香港人
[ #IG精選:Beyond怒唱過渡期夾縫,嘲諷港人盲從又跟風 ]

「爸爸要爭論昨日是誰錯,媽媽她心裏一把火。乖乖已長大莫問是誰錯,只想你一句講清楚。」
「過渡期裡戰鬥未曾過去,我被遺棄太過令人費解。」

1993年,本地樂隊Beyond以中英方爭拗做題材,創作搖滾歌曲《爸爸媽媽》(黃家駒曲,黃貫中詞),唱出過渡期主流港人心態,像家庭吵架裡無辜孩子,盼不做用箭靶,奈何夾在中間,無法自主。

「總之報紙寫乜我就信乜,電視做乜我就睇乜…見倒巨星著乜我就著乜,總之老豆食乜,我就食乜(喂,傻㗎?)」

歌詞中段Rap嘲諷港人冷漠疏離又跟風盲從,最後以主流一廂情願畫面加上問號結束。當時普遍人認為,最理想是英國撤退後港人能做主角,既保持民族身份又再創佳績。

當年派台單曲碟都用香港地圖與中英國旗做封面,無綫MV則更強化當中政治意味。演員劉江與羅蘭手執「爸爸媽媽聲明」與Beyond排排坐四子合照,其後劉與羅反臉惡鬥,又裝摸作樣扮和解握手。其中一幕,Beyond主音黃家駒拿菜刀要在砧板上切肉,但被劉與羅在兩方拉址,含意相當直白。

足本圖文 t.ly/qWv1

#世代懺悔錄 #大限啟示錄 #Beyond #黃家駒 #黃家強 #黃貫中 #葉世榮 #爸爸媽媽 #過渡期 #中英爭拗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Carousell、港臺音樂懷舊頻道 YT、RONNIE.C YT
#昆德拉 #曼德拉 #哈維爾
時局變化,坊間重提東歐經驗,不少有識之士推崇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無權力者的權力」與「活在真實中」,近來亦有人寄情比較昆德拉(Milan Kundera)與哈維爾。對於一代港人來說,其實更值得記取,是十年多前香港民主運動分水嶺,港版曼德拉(Nelson Mandela)與港版哈維爾論爭。

話說2010年代,香港學者陳健民曾挪用南非種族和解為民主黨入中聯辦背書,強調捷克經驗不適用於香港。

2010年4月25日,陳健民用其「溫和曼德拉」故事勉勵爭取與中共「破冰」的民主派人士:

//今天的香港應該不比1985年的南非來得惡劣。那一年,黑人解放運動領袖曼德拉已被監禁了22年,黑人繼續武力抗爭、國際社會繼續制裁南非、白人卻仍牢牢緊握政權…曼德拉寫信給白人政府,要求就南非的前途進行談判…

普選聯已發表了政改建議方案…為工商專業界提供均衡參與的機會…為的是開啟泛民與中央政府的良性互動…對話是艱難的,普選聯現在是知難而進。//

後來民主黨超區方案通過,陳健民再用曼德拉為其策略護航,排擠五區總辭變相公投主張。

//香港不是蘇聯控制下的捷克,不能用「道德化公民社會」(Ethical Civil Society)倫理,以為否定一切程序和制度、否定一切妥協,就能提高民眾的道德覺醒,摧毀政府的合法性基礎…對抗有時、對話有時…如果有深遠種族仇恨的南非可以用對話來化解矛盾,同文同種的中國人為何不能?//

2020年,自言曾被曼德拉啟發公民抗命,後因佔中案服刑的陳健民,出獄後開始大談哈維爾,又大讚60萬港人參與泛民初選投票是翻版捷克「活在真實中」。

//活在真誠中,是哈維爾認為在這壓迫環境唯一可做事情。我回想上禮拜初選投票,除了要帶身份證,還要住址證明,如此嚴謹看似麻煩,但這正是Living in Truth、活在真誠中的代價,結果很有力量。這是有代價的,《七七憲章》發言人輪流被逮捕監禁受苦,但這過程逐漸在社會建立道德力量…//

十年人事,港版哈維爾小勝港版曼德拉,港人抗爭力量時機,卻一再失諸交臂。

全文 t.ly/Aiim1

#舊貼修訂復刻 #民主小龍鳳 #政制改革 #五區公投 #終極普選聯盟 #陳健民 #佔中案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健民書房、寸土必爭:香港民主運動的政治論述(2011)
#當年今日 #自發佔領 #畫面好靚 #階段勝利
2014年9月28日凌晨,為回應學生領袖被捕,學者戴耀廷在金鐘添美道學聯大台宣佈提前佔領中環,物資全面進場,學者陳健民重申打不還手原則。有人不滿佔中發起人騎劫集會,社民連梁國雄跪求市民留守。隨著警方封鎖往政總通道,市民衝出馬路,遭數十枚催淚彈驅趕。佔中發起人與學聯等先後呼籲市民撤退,但群眾不聽大台,更自發佔領旺角及銅鑼灣。

9月29日凌晨,戴耀廷探望留守夏愨道市民,看到很多人席地而睡,不禁跌坐流淚說「畫面好靚」,陳日君樞機與佔中義工劉修妍在旁安撫。

隨著當局撤走防暴警察,街頭局勢趨穩,佔中三子先後巡遊金鐘、銅鑼灣及旺角打氣。過百名佔中糾察隊和被捕支援隊穿著制服進場,陳健民在集會上說公民抗命已 #遍地開花 取得第一階段勝利,呼籲三據點設 #民主大廣場#人道通道,又希望人人做 #糾察 監察破壞行為。

#政府總部 #公民廣場 #罷課 #學聯 #學民思潮 #添美道 #夏慤道 #佔中三子 #戴耀廷 #陳健民 #朱耀明 #梁國雄 #陳日君 #劉修妍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明報
#聯繫匯率40年 #前途談判
聯繫匯率制度,源於前途談判信心危機。1983年9月24日,中英第四輪會談結束後,雙方沒立刻公佈下次會談日期,香港傳出談判破裂消息,有市民搶購糧食日用品,又有人搶購美金,港匯一度急跌到1美元兌9.7港元。

10月15日,財政司彭勵治召開緊急記招宣佈挽救港元措施:由10月17日星期一開始,兩間發鈔銀行若要增發港元,須以1美元兌7.8港元匯率,向外匯基金繳交外匯,以換取負債證明書;港元新存款利息稅亦將取消。

財政司說,香港環境不容外匯管制,故當局經徹底研究後,決定以固定匯率代替1974年設立之自由浮動匯率制。銀行顧客兌換外幣之匯價,將繼續由市場力量決定,但實際供求運作,將貼近負債證明書之固定匯率。

對於港府措施,銀行公會舉腳贊成,中銀香港發言人亦透過新華社表示歡迎,又呼籲港府用更強硬手段制止外匯投機買賣。

詳見 bit.ly/3hMJdi8

#黑色星期六 #信心危機 #彭勵治 #HenryBremridge #外匯基金 #負債證明書 #銀行公會 #固定匯率 #中銀香港 #新華社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RTHK傑出華人系列
1996年某中學基本法講座:「當特區首長,像現時港督,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原來我也可以,原來香港公民有很多權利,義務只有一項,就是遵守法律。」

隨九七來臨,教育界動員近百中學教員研討基本法,組織者強調大局已定,學校要趕快惡補,幫學生接受現實。

鏗鏘集 九七倒數:每當變幻時(1996):
//李思泌校長是九龍區教育界推廣基本法委員會主席,今次舉辦推廣基本法研討會,出席者除了教育署署長余黎青萍,還有新華社教科部部長翁心橋,特區籌委鄔維庸,以及九龍區近百間中學的教師和校長。

教育工作者:「基本法或多或少屬政治文章,說錯便不好,像成了千古罪人。」

教育工作者:「要學生學習基本法,並非要求他們鑽牛角尖很熟悉,而是要培養愛港愛國情操。」

教育工作者:「其實條文很漂亮,是寬鬆的法律,但怎樣表達才是最難的。」

李校長身先士卒,4月在所屬中學舉辦基本法推廣週。李校長覺得應以中方論點為依據,不鼓勵學生爭辯:「說到臨立會,學校一定避而不談,無法回答。魯平也說過,無論如何爭論,成立臨立會事在必行,還爭論甚麼?」

學生:「在講座上老師說基本法能保障我們,但今次籌委會成立臨時立法會,像走法律罅,我們現在變得沒有信心。」

​[九七嘉年華]「香港回歸祖國,我們的心情越來越興奮。」
​[民主回歸大遊行]「終有日,香港民主必得勝!反對民主大倒退!」

不同組織慶祝「倒數」最後一年,有人張燈結綵,有人默思紀念。民意調查再次證實香港人務實,近六成受訪者表示為適應回歸,會更積極了解中國國情。

「只是升斗市民,看看中國如何處置香港,沒有甚麼特別。」「怕與不怕也會來,不如抱着前景會好些的心態。」//

全文 t.ly/vhWjV

#大限啟示錄 #愛國教育 #民主回歸 #李永達 #何俊仁 #司徒華 #鄭家富 #劉千石 #張文光 #基本法 #臨時立法會 #臨立會 #李思泌 #余黎青萍 #楊耀忠 #鄔維庸 #特區籌委 #翁心橋 #新華社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當年今日 #民意大賤賣
1984年11月23日,#民意審核專員,巨星 #張國榮 姐夫 #麥法誠 (Ian Francis Cluny Macpherson)率領 #黃錢其濂#曾俊華 等官員將為期七禮拜收集民意寫成報告呈交港督,以便向英國國會推薦 #中英協議 草案。英國當局委任按察司 #李福善 聯同英國資深公務員 #黎義廉爵士(Sir Patrick Nairne)監察 #民意審核處 工作,以示公正。二人向英外交部呈報告,同意民審處結論:大部份港人認為協議草案可接受。

由於當局強調港人無法改變現實,不收貨中方將自行介入,結果這份只接受實名書面意見的民意報告變成了社團表態維穩show,其餘大部份意見則表示無奈硬食。到六四時,這民意更被英方拿來翻舊帳,視為當年港人表態撐中共接收證據。

全文 bit.ly/2ILPt9E

#聯合聲明 #維穩諮詢 #中英草簽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鏗鏘集
精選重溫 #港式建制民主路緣起
話說中英談判前後,港府地方行政改革漸見規模,好些壓力團體領袖、火紅年代進步反殖人士,陸續透過分區選舉晉身議會,認為入建制爭資源裡應外合,有助推動本身爭取議程。

1982年3月,英首相訪華前夕,港府舉行首次區議會選舉,以新界為試點。官員說,新界人對地方有深厚感情,會比較積極參與投票,為城市人立好榜樣。

同年9月,港府再力推市區區議會選舉,只要10名選民提名,就可在任何選區參選。為搞氣氛,當局更不惜臨急遊說地區領袖甚至委任議員落水,競逐區議會三份一民選議席。

當時本地壓力團體一度對選舉有保留,擔心被制度吸納。但從英留學返港的 #馮檢基 則認為機會來了,著手引入外國拉票模式,遊說居民領袖參選,結果連連報捷。

好些參選人憑藉本身組織人脈開拓票源,多位校長不約而同透過家長信和動員學生拉票,最後成功挑戰舊有地區勢力。

1983年3月,港府為推動地方行政改革,在市政局舉行首次分區選舉,既增加民選議席,又放寬選民資格限制。現任議員 #譚惠珠 榮登全港票后;早前區選「造皇者」壓力團體負責人馮檢基則憑電視辯論爆紅,以全港第三票數成為新晉票王。

當年市政局選戰,青年新勢力馮檢基和 #李植悅 在深水埗兩區嶄露頭角,憑昔日學運社運人脈招得過百人幫手,現屆大學生和當區社工都落力助選。

馮李二人當選後,深受各方拉攏,更獲邀北上國慶觀禮,聲勢一時無兩。二人又成功爭取港府撥津貼建議員辦事處,為社運團體入建制爭資源樹立典範。

隨著馮檢基等人參選告捷,壓力團體逐漸認同用議席推社運之途,實現民主回歸港人治港,成為日後無數港版「陣地戰」始祖。

聯合聲明簽署後,立法局隨即開放三份一民選議席,由功能組別間接選舉產生。雖然制度開放有限,本地精英磨拳擦掌。

#大律師公會 前主席 #李柱銘#教協 #司徒華,都循元祖功能組別選舉晉身代議士,二人同時獲中方委任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成為體制內舉足輕重的民主派代言人。

相關材料
#1980年代初民主小龍鳳
bit.ly/41XnxFL

#區議會 #市政局 #立法局 #地方行政 #壓力團體 #單仲偕 #梁耀忠 #葵青七子 #間接選舉 #循序漸進 #非官守議員 #民選議席 #功能組別 #代議政制白皮書 #政制改革 #聯合聲明 #港人治港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鏗鏘集
#當年今日 鄧小平(1984):中國是信守諾言的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簽署聯合聲明,香港前途大局既定。中共中央顧委會主任鄧小平會見英首相戴卓爾夫人時強調,中國是信守諾言的。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頁101-103:
//我們兩國的領導人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為各自的國家和人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香港問題已經有近一個半世紀的歷史…現在這個陰影消除了,我們兩國之間的合作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前景光明…

採用和平方式解決香港問題,就必須既考慮到香港的實際情況,也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和英國的實際情況…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如果用社會主義來統一,就做不到三方面都接受。勉強接受了,也會造成混亂局面。即使不發生武力衝突,香港也將成為一個蕭條的香港,後遺症很多的香港,不是我們所希望的香港。所以,就香港問題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國兩制」,允許香港繼續實行資本主義,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沒有其他辦法…

我們提出這個構想時…也有人懷疑這個主張能否行得通…現在看來是行得通的,至少中國人堅信是行得通的…再過13年,再過50年,會更加證明「一國兩制」是行得通的。人們擔心中國在簽署這個協議後,是否能始終如一地執行。我們不僅要告訴閣下和在座的英國朋友,也要告訴全世界的人:中國是信守自己的諾言的…

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是符合中國的切身利益的。所以我們講「50年」,不是隨隨便便、感情衝動而講的…我還對日本朋友說,如果開放政策在下一世紀前50年不變,那末到了後50年,我們同國際上的經濟交往更加頻繁,更加相互依賴,更不可分,開放政策就更不會變了。//

更多材料見 t.ly/dWW0Y

#前途談判尾聲 #一國兩制 #聯合聲明 #中英聯合聲明 #港人治港 #50年不變 #戴卓爾夫人 #改革開放 #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中英協議圖片集》[1984]
#當年今日 #反殖進步學生 #爭取民主回歸
1984年1月14日及27日,港大學生會評議會和中大學生會全體會員分別通過去信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爭取港人民主治港。這是兩學生會連同理工與香港留英學生組織聯名去信英首相,批評港方才是民主障礙,勸諭盡快放下主權爭拗之後續行動。

兩學生會不約而同促總理反駁坊間誤解,申明中國政府無意阻撓香港民主化。

港大學生會://我們同意中國擁有香港主權的原則,贊同港人治港的基本構想…社會上經常有一種說法,聲稱中國政府不願意看到香港民主化。因此我們希望中國政府能對香港民主化表示一個公開的和正式的態度,以建立香港市民的信心…//

中大學生會://站在中華民族一份子的立場,我們認為香港的主權應該交回中國人民手中…目前很多人不相信中國政府會讓香港施行民主…更有人多年來堅持說:無論在過去或未來,「中國是香港政制民主化的主要障礙」。我們認為中國政府應盡速對這些疑問公開表示意見…//

總理先後在3月底和5月底回信兩學生會,表示樂見同學支持中國接收香港之統一大業,又說民主治港理所當然。

趙紫陽致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及同學信:
//對於你們在信中所表達的贊成祖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愛國立場,我十分讚賞…相信你們一定會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為祖國的統一大業,為香港的穩定繁榮不斷作出貢獻。你們也可以完全相信,中國政府在解決香港問題過程中所採取的政策和措施,一定會符合香港同胞的願望和利益。//

趙紫陽致香港大學學生會及同學信:
//我很讚揚同學們基於自己的責任感對祖國恢復行使香港主權、維護香港穩定繁榮所表達的真誠意願…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是我國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則。將來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即你們所說的「民主治港」,是理所當然的。//

詳細故事不日分享。

#聯合聲明40年 #前途談判尾聲 #中英談判 #香港前途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基本法面面觀》(1984)、TVB 香港大事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