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懺悔錄:香港前途考古札記
67 subscribers
447 photos
347 links
2047前夕,探討英美卸責、中共走數與港人自賣的故事。盼後人引以為鑑、好自為之。
Download Telegram
當年港府打壓「激進」抗爭,民主派一度割蓆,背後原來有中英共識
//1989年10月底 #南華早報 爆料,港府政治顧問曾秘密去信 #新華社,以拘捕 #四五行動 及拒絕港版 #民主女神像 永久擺放地為例,表示會顧全香港特殊情況及中方利益,不容非法組織活動,不容香港成 #反共基地:"The Hongkong Government has no intention of allowing Hongkong to be used as a base for subversive activities agains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CNA will have noticed the arrest of members of the April 5th Action Group outside the National Day reception... No group in Hong Kong has any more tolerance than the law allows.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will continue to have a prudent regard for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Hong Kong and the interests and concern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it.ly/2Z3A1tW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elegram] t.me/s/recallhk
[Google搜尋] goo.gl/vZknst

#八九民運 #六四 #六四屠殺 #支聯會 #衛奕信 #歐威廉 #WilliamEhrman #紀紹祥 #國慶酒會 #非法集會 #公安條例 #警權 #楊洋事件 #政治迫害 #一國兩制 #顛覆基地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罷page前一推 #當年民意這樣賣 #自古已有和你deal
//1982年中英初談香港前途前夕,一群精英包括 #陸恭蕙#胡紅玉#于品海#鄭宇碩 等組成的論政團體 #香港觀察社 發起大型民調,結果顯示多數港人不想被中國統治,觀察社卻將民意改裝成爭取中共接收下有自治。強調只要中方表明保障港人權利,港人會接受「回歸」,產生民族自尊與文化歸屬感。

英方解密文件揭示,1982年9月14日,戴卓爾夫人訪華前曾會見香港中英工商協會代表,包括太古 #JohnSwire 及怡和 #DavidNewbigging 並前主席 #HenryKeswick,又邀請當時香港觀察社主席陸恭蕙、恆生銀行總經理 #利國偉 及港府倫敦辦事處助理專員 #余黎青萍 加入,然而文件未見有陸恭蕙發言記錄。

翌年12月中英第二階段談判期間,香港觀察社修正其香港前途見解,在 #新華社 安排下,由胡紅玉率團訪京會見港澳辦官員並呈交立場書。這是後話。// bit.ly/2NJgX2f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elegram] t.me/s/recallhk
[Google搜尋] goo.gl/vZknst

#民意調查 #維持英治 #英國託管 #香港獨立 #聯合聲明 #前途談判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近日去聯合國「唱好香港」的美心家族,當年是「捱義氣中國人」,改革開放功臣
/1979年 #中美建交#鄧小平 訪美拍板兩地直航協議,但中國無飛機配餐設備。中方透過 #新華社 找美心創辦人 #伍沾德,在無合約合同下要對方墊資500萬買機器成立航空食品廠。

#伍淑清:「我爸爸不只為生意,鄧小平說開放國家,如果國家要香港的中國人幫忙做事,能力辦到就去辦。」// bit.ly/2lLeEje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elegram] t.me/s/recallhk
[Google搜尋] goo.gl/vZknst

#001小姐 #中外合資企業 #美心集團 #改革開放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記者朋友史前史
#六四 後警方加緊打壓示威,又高調到電視台搜帶,有學者質疑當局濫權;記協 #劉慧卿 批評有損新聞獨立;大律師 #李柱銘 則指示威片不涉私隱,用作證據合理。 bit.ly/2Ca0nBF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elegram] t.me/s/recallhk
[Google搜尋] goo.gl/vZknst

#後六四香港 #八九民運 #六四屠殺 #四五行動 #國慶酒會 #搜查令 #警權 #新聞自由 #新華社 #香港記者協會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六四 後本地民主派大團結組黨,1990年 #港同盟 誕生,主席 #李柱銘 說,與 #支聯會 不同,港同盟不得不承認 #李鵬 政權。其實主流民主派一直以 #中港區隔 理念參政,到 #八九民運 期間由於香港民情沸騰介入,甚至一度與中共決裂,但其後不久即降溫「回歸現實」,李柱銘表示港人暫無法直接爭取中國民主,應先爭取香港民主。 bit.ly/2UQrRb7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elegram] t.me/s/recallhk
[Google搜尋] goo.gl/vZknst

#八九民運 #六四屠殺 #打倒鄧李楊 #楊森 #何俊仁 #港同盟 #九一直選 #組織區隔 #新華社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篤灰史前史 #警權
#六四 後警方為打壓示威到電視台搜證,法律界說記者應盡公民責任提供證據,記協 #劉慧卿 反對:「如果你像秘密警探四處拍攝,我相信會被人追打。」bit.ly/2sD9x80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elegram] t.me/s/recallhk
[Google搜尋] goo.gl/vZknst

#八九民運 #六四屠殺 #支聯會 #四五行動 #國慶酒會 #搜查令 #新聞自由 #新華社 #警察及罪證條例 #香港記者協會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人物系列
政壇元老 #李鵬飛 逝世。他早年做過 #共青團 少先隊隊長,後經澳門偷渡來港,輾轉留學美國,返港任職美資電子廠。1978年獲港督委任做 #立法局議員,自此晉身政壇。這裡輯錄他憶述 #前途談判 時,與 #李柱銘 等才俊獲邀訪京一段被搵笨往事,當時以為可以介入大局,結果被中共當作傳聲筒。
.
//當時是新華社1983年2月來找我的。因為1982年戴卓爾夫人答應中方通過談判解決香港前途問題,其實當時還沒開始,中國心急,我們當時有三個比較年輕的立法局議員,我、張鑑泉和周梁淑怡來往較密,新華社叫我組織一個有各行各業比較年輕的人,全都是45歲以下,組成一個團去訪問…總之共12個人…當時不少團員都不是議員,如李柱銘、李國能是最年輕的,當時好像是35歲,還有一些商界,如永安的郭氏兄弟…還有傳媒,遠東經濟評論的李丁金…見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中國共產黨書記處第一書記…
.
上北京後,才了解他們的目的…意思是我們一定要告訴港督現在的情況,他希望英方盡快開始談判…如果不盡快談判的話,以鄧小平的處事方式,中方會單方面宣佈如何收回香港…
.
我們以為撿到便宜,他們願意跟我們談,其實就是叫我們當傳話人。我們提出的立場書清楚有寫的,最好把收回主權限期押後30年。30年後內地生活程度提高、雙方了解加深之後,就可以收回主權…//
.
2009年,李鵬飛卸任自由黨主席,又選過兩屆人大又「過檔泛民」後,一度被民主黨元老司徒華踢爆,與傳媒大亨黎智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四人透過飯局就民主黨參與總辭問題「幕後遊說」醜聞。李鵬飛後來再參與陳方安生牽頭,由「民間策發會」改組的「香港2020」,介入佔領行動前後的政改論爭。
.
goo.gl/8wwYGQ
.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elegram] t.me/s/recallhk
[Google搜尋] goo.gl/vZknst
.
#兩局議員 #啟聯資源中心 #自由黨 #港事顧問 #特區籌委 #港區人大 #大逃港 #習仲勛 #新華社 #戴卓爾夫人 #張鑑泉 #周梁淑怡
#精選回帶 #昔日新聞專業
六四後警方曾到電視台搜帶,要將激進示威者一網打盡。記協主席 #劉慧卿 反對幫警方「點相」,強調新聞工作要獨立才能取信於市民。
.
新聞透視(1989年10月7日):
//我們跟法律界人士談過,有人贊成李柱銘看法認為示威遊行是公開活動無秘密可言。那為何警方要求拿取新聞片時,電視台不合作,不盡好市民責任,幫助警方破案,維護司法公正?記者協會主席劉慧卿反駁這論調,因為一旦記者擁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報導,一方面替警方拍攝,就會失去獨立性,失去市民信任。

劉慧卿(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我們是否獨立的新聞界,抑或替政府工作搜集證據呢?如果你像秘密警探的身份四處拍攝,我相信會被人追打。如果我們記者公開說接受雙重身份,以後我們去拍攝、採訪、錄音會有很大問題,市民會非常不信任我們;你說自己只是做採訪,他日你認為有可能幫助警方,又會把資料交給他們,這會徹底催毀我們新聞獨立的形象。」//
.
全文 bit.ly/2sD9x80
.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elegram] t.me/s/recallhk
[Google搜尋] goo.gl/vZknst

#篤灰史前史 #警權 #八九民運 #六四屠殺 #支聯會 #四五行動 #國慶酒會 #搜查令 #新聞自由 #新華社 #警察及罪證條例 #香港記者協會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 人物系列:初代白手套,港產餐飲龍頭與黨國鄉情紐帶 ]

美心集團公布,名譽主席伍沾德早前於養和醫院辭世。

大半世紀前,他與兄長伍舜德在中環開設西餐廳,後來發展成極具規模飲食王國,在港澳地區、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共有超過1700間分店。兩位集團創辦人事蹟,見證香港華商如何借英資後台步向世界,同時心繫鄉情統戰紐帶,在改革開放年代陸逐化身白手套,扶助黨國崛起,值得簡單回顧。

全文 bit.ly/3pPsVb9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人物系列 #美心集團 #伍沾德 #伍舜德 #海外華商 #台山 #鄉情紐帶 #港澳辦 #僑務辦 #陸海通 #怡和 #置地 #鄧小平 #四個現代化 #001小姐 #中外合資企業 #中美建交 #中美通航 #新華社 #王匡 #伍淑清 #伍偉國 #伍威全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牛奶公司 #美國商務部 #禁運 #白手套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學生統戰憶舊 #香港前途談判 #IG同步

曾幾何時,香港各大專學生組織是中共統戰重要對象之一,幾代大專學生會嚮應過火紅年代「認祖」熱潮,又在1980年代前途談判期間以民族立場反對維持英治現狀。

當年中大和理工學生曾拉隊到機場抗議英首相用不平等條約做談判籌碼,到黨國提倡「港人治港」做談判策略時,中大港大學生則率先支持,中共領導人更親筆回覆學生「民主」訴求。雙方友好關係,至六四屠殺後才正式改變。

有關大專學生與舊生在香港前途談判期間身影,可參考前途談判大事年表,搜尋「學生」、「中大畢業生」即見概略。
bit.ly/3aUUvhL

-----------------
圖:1983年6月13日《大公報》。話說中英第二階段談判前夕,李鵬飛、李柱銘等才俊曾組團訪京會見中共中央書記習仲勳,表示盼延長過渡期,維持英治至中港制度接近才收回主權,又公開說擔心「港人治港」難以實行。中大學生會隨即發表大篇聲明,反駁李鵬飛才俊團見解,平衡統戰雜音。到7月初,港大學生會亦發表類似「港人意見」。

[延伸閱讀]
火紅年代認祖掠影
bit.ly/3f6oF17

機場抗議英首相事件
bit.ly/3uzk9jQ

基本法埋尾,學生追討民主回歸承諾
goo.gl/qYmxR6

#中大學生會 #港大學生會 #理工學生會 #浸會學生會 #中大畢業生 #新香港學會 #學聯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新華社 #民族回歸 #民主回歸 #港人治港 #維持英治 #民主自治 #趙紫陽 #戴卓爾夫人 #周慶鑽 #羅永生 #陳景祥 #麥鴻輝 #羅沃啟 #黃洪 #吳仲生 #翁振輝 #余國寶 #張家敏 #梁漢柱 #廖振華 #葉建源 #馮煒光 #李紹基 #戴耀廷 #吳蔚奇 #張賢登 #郭家麒 #黃仲棋 #陶君行 #蔡耀昌 #林耀強 #基本法 #六四屠殺 #民意牌 #港人意見 #才俊團 #李鵬飛 #李柱銘 #習仲勳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Medium精選
重溫紅遍網絡截圖,時任灣仔警區指揮官、九七後升做警隊一哥的 #李明逵 1992年接受BBC訪問片段。

末代港督彭定康(1997) 第1集:
//彭定康到港兩個月後,發表政治生涯最重要的演說。演說前六天,他照例應香港新華社邀請,出席中國國慶酒會。

外面有示威,幾乎年年如是。香港人有權自由集會,這些示威遊行無日無之。雖然吵耳,但很少出現暴力。對李明逵來說,這是例行任務,他跟其他同僚一樣擔心在中國主權下的未來。

梁國雄:「化悲憤為力量!」
古思堯:「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

李明逵(助理警務處長):「我們可能要違背自己意願,執行我們不想執行的任務。以控制人群為例,現在我們只須維持法紀及秩序,但九七後或會使用不必要武力。換句話說,我們害怕被逼做違願事情。」

警方害怕在中國政權下,他們將被逼做違反人權事情。在1992年受訪時,李明逵立場鮮明。

李明逵:「我是本地訓練出來的警官,當然要站起來說不。(你會違抗命令?)如果被逼做不道德或錯誤事情,我會抗命。我會留下來直至最後一分鐘,因為這是我家,我生於斯長於斯,是香港把我教育成材的,我要留下來服務港人。」//

全文 bit.ly/2OJ6DdH

#末代港督彭定康 #彭定康 #九七大限 #新華社 #國慶酒會 #梁國雄 #古思堯 #四五行動 #違反人權 #抗命
#後六四香港 #警察搜查電視台
當年英治香港未有國安法,警方一度擴充引用警察條例50條上電視台取新聞片,以打擊六四後激進團體示威活動,後來認為沒證供價值,即晚交還影帶。

好些民間團體與市政局及區議會議員聯署抗議警方濫權。記協主席劉慧卿說,警方容易拿走記者任何物件,會影響爆料吹哨人安全,嚴重打擊新聞自由:「現在我們問人取資料,有些資料很敏感,給我們的人也很冒險,但他們相信我們會保密。但當政府或者警察拿搜查令要我們交出一切,這會直接打擊那些人。」

法律界意見紛紜,港大學法律學者Nihal Jayawickrama說條例本意是搜查直接與罪案有關證物,當局行動超出權限;立法局議員兼大律師李柱銘則認為警方合法,不過細節有待商榷:「警方是否要這樣急,最低限度是否要給機會電視台把這問題帶上法庭,由高院法官決定是否把影帶交警方?在這事件我看不到新聞來源受威脅,因為現在要取的不是想知甚麼人洩露消息給報界。」

有人認為,既然法例無法保障新聞資料不落警方手中,也有示威者怕被秋後算帳,記者應否改變工作方式?

李柱銘:「新聞界朋友是否可考慮顧及參加者心態,盡量避免拍攝群眾,即普通市民的相片…」

詳見「後六四香港」系列材料:
國慶酒會警棍齊飛,四五行動幾被割蓆
bit.ly/2EZUDMM

嚴打示威,警闖電視台搜帶
bit.ly/2Ca0nBF

記協反對提交遊行影片,憂採訪變搜證公信盡失
bit.ly/2sD9x80

國慶示威掀白色恐怖潮,政治檢控山雨欲來
bit.ly/2KVJlh0

港府密函曝光,重申嚴正執法不容顛覆中共
bit.ly/2Z3A1tW

#六四屠殺 #六四 #四五行動 #國慶酒會 #搜查令 #警權 #新聞自由 #新華社 #劉慧卿 #李柱銘 #NihalJayawickrama #翟理雄 #警察及罪證條例 #香港記者協會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新聞透視]
#愛國未必有得分
[ 參選臨立會,居英權變負資產 ]
六四屠殺後,不少本地精英透過居英權計劃取得移民資格。但隨著九七臨近形勢改變,致力中港生意又參選臨立會的盧律師形容,昔日太平門已變成從政負資產。

鏗鏘集 綠草如茵(1997年2月17日):
//1992年,首批申請居英權的盧律師收到批准通知,當時他已頻頻到內地投資,強調居英權是身份象徵,不是對香港缺乏信心:「我覺得香港只會變好,不會變壞,所以我毫不擔心。(記者:既然有信心,為何需要買保險?)我認為這不算正式保險,很多事情都有萬一可能性。」

過去10年,不少港人因恐懼九七,苦心經營太平門,甚至不惜熬過年復年的太空人生活。流年似水,回歸倒數只剩130多天,這些辛苦找到太平門的人,眼看現在香港形勢大好,綠草如茵,已有新部署。

盧律師:「這文件是我申請居英權時發的,但我最近去取消時要交給香港移民局,他在這裡打上這段字,表示我已取消我的居英權登記,但我拿著這份文件,可以換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將居英權當作身份象徵的盧律師,找到今日更具象徵的身份,區議會分區委員,新華社委任的區事顧問,他去年底參選臨時立法會,最終落敗,對於有心從政的他,居英權不再是太平門,而是絆腳石。

盧律師:「有居英權,在政治或其他方面都有阻礙,不如放棄吧。」
記者:「為何覺得擁有居英權是障礙?」
盧律師:「選舉時有外國居留權人士只佔30%,這是頗大障礙。」
記者:「現在不必以防萬一?」
盧律師:「當時政局等不像現在明朗,現在基本法落實,特區首長已選出,各方面很平穩,有沒有居英權對我並不重要。」//

根據紀錄,盧律師當年用香港協進聯盟名義參選臨立會,在推委全票制下以51票低票落敗。到1997年港進聯紀念特刊會員名單已不見他名字,相信其時已經退出。

全文 bit.ly/3xZoMWP

#大限啟示錄 #居英權 #中國國籍法 #英國護照 #外國護照 #雙重國籍 #領事保護權 #太平門 #留後路 #李家文 #呂大樂 #盧偉強律師 #港進聯 #新華社 #區事顧問 #臨時立法會 #忽然愛國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回帶 #香港未曾殖民地 #主權從沒有丟失
#新華社(1982):中國關於收回整個香港地區主權的立場是明確的,眾所周知的。

1982年9月,英首相戴卓爾夫人訪京見中共領導人談香港前途,會談閉門進行,但總理趙紫陽見記者卻笑笑口爆一句「收回主權」使乜驚。當時坊間早有各種傳聞,這是官方首度公開承認,港股隨即下瀉。然而不少本地精英仍抱樂觀態度認為至少有得傾,相信主權最終口數口賠,香港可維持英治現狀。

TVB 1982年香港大事回顧:
//戴卓爾夫人和中國總理趙紫陽進行第二次會談,港督尤德爵士坐在戴卓爾夫人左邊,戴卓爾夫人右邊是英國駐北京大使柯利達。會談前,趙紫陽主動向香港記者發表有關香港前途的說話。

趙紫陽:「你們是香港來的多還是英國多?我看香港不必為前途擔心。」
記者:「為甚麼?」
趙:「為甚麼要擔心呢?(旁人:他們擔心主權問題。)主權問題…當然中國是要收回的,但我看主權問題並不影響香港繁榮穩定。」
記:「為甚麼…管理權怎麼樣?」
趙:「中國如果收回主權,定會採取一系列幫助香港繁榮穩定政策措施。」

趙紫陽這幾句話說完後,當天香港恆生指數下跌25點。

後來中英雙方發表聲明,說兩國領導人在友好氣氛下就香港前途進行深入討論。但多方面消息都說中英有很大分歧。聲明發表當日,新華社另發一段稿表明立場…//

全文 goo.gl/GS4KDh

#前途談判序幕 #九七問題 #尤德 #柯利達 #主權爭議 #維持現狀 #恆生指數 #不平等條約 #條約有效論 #收回香港 #收回主權 #戴卓爾夫人 #趙紫陽 #鄧小平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聯繫匯率40年 #前途談判
聯繫匯率制度,源於前途談判信心危機。1983年9月24日,中英第四輪會談結束後,雙方沒立刻公佈下次會談日期,香港傳出談判破裂消息,有市民搶購糧食日用品,又有人搶購美金,港匯一度急跌到1美元兌9.7港元。

10月15日,財政司彭勵治召開緊急記招宣佈挽救港元措施:由10月17日星期一開始,兩間發鈔銀行若要增發港元,須以1美元兌7.8港元匯率,向外匯基金繳交外匯,以換取負債證明書;港元新存款利息稅亦將取消。

財政司說,香港環境不容外匯管制,故當局經徹底研究後,決定以固定匯率代替1974年設立之自由浮動匯率制。銀行顧客兌換外幣之匯價,將繼續由市場力量決定,但實際供求運作,將貼近負債證明書之固定匯率。

對於港府措施,銀行公會舉腳贊成,中銀香港發言人亦透過新華社表示歡迎,又呼籲港府用更強硬手段制止外匯投機買賣。

詳見 bit.ly/3hMJdi8

#黑色星期六 #信心危機 #彭勵治 #HenryBremridge #外匯基金 #負債證明書 #銀行公會 #固定匯率 #中銀香港 #新華社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圖:RTHK傑出華人系列
1996年某中學基本法講座:「當特區首長,像現時港督,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原來我也可以,原來香港公民有很多權利,義務只有一項,就是遵守法律。」

隨九七來臨,教育界動員近百中學教員研討基本法,組織者強調大局已定,學校要趕快惡補,幫學生接受現實。

鏗鏘集 九七倒數:每當變幻時(1996):
//李思泌校長是九龍區教育界推廣基本法委員會主席,今次舉辦推廣基本法研討會,出席者除了教育署署長余黎青萍,還有新華社教科部部長翁心橋,特區籌委鄔維庸,以及九龍區近百間中學的教師和校長。

教育工作者:「基本法或多或少屬政治文章,說錯便不好,像成了千古罪人。」

教育工作者:「要學生學習基本法,並非要求他們鑽牛角尖很熟悉,而是要培養愛港愛國情操。」

教育工作者:「其實條文很漂亮,是寬鬆的法律,但怎樣表達才是最難的。」

李校長身先士卒,4月在所屬中學舉辦基本法推廣週。李校長覺得應以中方論點為依據,不鼓勵學生爭辯:「說到臨立會,學校一定避而不談,無法回答。魯平也說過,無論如何爭論,成立臨立會事在必行,還爭論甚麼?」

學生:「在講座上老師說基本法能保障我們,但今次籌委會成立臨時立法會,像走法律罅,我們現在變得沒有信心。」

​[九七嘉年華]「香港回歸祖國,我們的心情越來越興奮。」
​[民主回歸大遊行]「終有日,香港民主必得勝!反對民主大倒退!」

不同組織慶祝「倒數」最後一年,有人張燈結綵,有人默思紀念。民意調查再次證實香港人務實,近六成受訪者表示為適應回歸,會更積極了解中國國情。

「只是升斗市民,看看中國如何處置香港,沒有甚麼特別。」「怕與不怕也會來,不如抱着前景會好些的心態。」//

全文 t.ly/vhWjV

#大限啟示錄 #愛國教育 #民主回歸 #李永達 #何俊仁 #司徒華 #鄭家富 #劉千石 #張文光 #基本法 #臨時立法會 #臨立會 #李思泌 #余黎青萍 #楊耀忠 #鄔維庸 #特區籌委 #翁心橋 #新華社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