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懺悔錄:香港前途考古札記
69 subscribers
462 photos
352 links
2047前夕,探討英美卸責、中共走數與港人自賣的故事。盼後人引以為鑑、好自為之。
Download Telegram
民建聯 X 區瑞強維穩project先驅
#精選回帶 #港人共業 #銅紫荊我至叻 #撐實彈鎮壓
程介南://當時九四年推廣《基本法》,其中我出了個主意,跟區瑞強商量,由從來都「叻」的阿叻陳百祥,唱盡香港人之「叻」…區瑞強認為:「好難想像,以陳百祥的『聲譽』…因為這首歌變成出街隨時有小孩子追著要簽名的偶像」//
medium.com/recall-hk/p64-71ad5db88f70
#中港融合 #九七青年 #走資弄權不割蓆
主權移交後,有本地學生說,多看大陸新聞,思維逐漸改變,越來越包容貪污濫權走後門行徑。
.
鏗鏘集 出污泥而不染(1998年2月15日):
//學生:「使黑錢是為方便,給一點金錢,數百元數千元,無所謂。」
學生:「風氣是跟風,別人收(賄款),我也收。」
學生:「現在我們跟大陸接觸多了,或多或少受大陸影響,知道在大陸很多時只要給錢事情就可解決,經常看關於大陸的新聞,這些事慢慢侵入你思維:其實可以給錢,無問題。」
.
社工邵sir帶領一群中六學生參加這由廉政公署贊助的「青年領袖訓練營」。面對法律、權力、人情,青少年如何取捨?
.
第一個遊戲考驗他們對法治概念:學生會負責財務同學為私人需要運用職權盜用會費,被社長發現,社長是他好友。
.
學生:「隻眼開,隻眼閉,大家這麼多年朋友,沒理由這麼壞,沒義氣,為這等小事破壞感情,又不是大數目。」
.
第二個遊戲考驗青少年掌握權力時的表現:社長有權推薦一位同學參加全運會,他會否利用職權調走情敵呢?
.
學生:「難得有權力身處其位改變一些事,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機會。」
邵sir:「你贊成有風要駛盡哩,有權不弄權就太傻?」
學生:「那又不是傷天害理事情。」//
.
bit.ly/3ltyglG
.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後九七香港 #主權移交 #廉政公署 #邵家臻 #中六學生 #反貪 #容忍貪污 #廉潔精神 #法律漏洞 #大陸新聞 #傷天害理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 編輯手記:深圳發跡前傳,中國柏林牆合集 ]
話說GDP總額超越香港的深圳特區,在上世紀曾是偷渡最前線,梧桐山深圳河曾被國際社會稱為中國柏林牆。有論者形容,自中共奪權前夕至今,至少有七波大規模逃港潮流,包括國共內戰、中共建政初、反右、大躍進、文革、鄧小平復出初期與後來六四屠殺。

起初當局派邊防軍、民兵又放狼狗捕殺「叛國投敵」者,後來引入「思想教育」唱衰香港,形容是世上最荒淫城市,又鼓勵民眾舉報親屬。但由於饑荒、貧窮與政治迫害不絕,民眾仍前仆後繼冒險逃港。

以下整理往時分享過材料,未算全面探討,但也觸及不少重要記憶。

1) 港人自發接濟、國際緊急關注

中共建政後,政治運動和政策失誤奪數千萬人性命,無數人冒險越界到香港求生。1960年代初,隨著大躍進變大飢荒,廣東省委書記陶鑄一度撤走邊境哨崗,默許災民逃亡。不少港人得知消息,到上水華山一帶尋親,又有人自發接濟偷渡者,幫助他們逃過警察追捕。

到文革時期,為使紅衛兵退場並解決城市青年無工開,毛澤東動員青年「上山下鄉」到農村受再教育。有廣州青年主動申請下鄉以便偷渡;也有人不甘終生耕田,決意到港謀出路。當年文革逃港知青,是外間了解黨國重要見證,難民潮令香港成為國際社會研究中共的橋頭堡。那邊廂,為遏止洶湧澎湃逃港潮,中共組織文藝宣傳隊露資本主義腐敗,唱衰香港是世上最荒淫城市,結果宣傳隊主角都偷渡逃跑…

2) 「取代香港」先聲,複製特區救亡

文革落幕後,數十萬民眾撲向邊境要逃往香港。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勳得悉中港差距巨大,遂向中央要求放權引外資救亡,更揚言如果廣東是獨立國,幾年就超越香港。當時中共元老鄧小平剛復出,在第11屆三中全會宣佈開放政策,國務院又秘密成立港澳辦公室,著力改善與港府關係,謀求透過香港開拓商機。當局又籌劃設立與港澳相連經濟特區,利用地緣吸引外資。

沿海地區要各自想辦法振興經濟,深圳特區未成立,廣東率先用特殊政策吸引港商。那邊廂,汕頭欠錢開局。紅色銀行家莊世平獻計當局仿傚香港賣地,自此地方政府財源滾滾來;另又建議當局參考香港設低稅制度,善用廉價勞力和僑胞鄉情爭取外資…

全文連結 bit.ly/31eggDZ
回顧 #港龍航空 開創期功臣 #包玉剛 被黨國用完即棄事蹟,見證過渡期中資崛起吞併英資港資歷程。

話說航權與航空業是兵家必爭,中英商討香港前途協議時已就此角力。到聯合聲明出爐,改革開放大好友、香港毛紡大王曹光彪從附件條文看到本地航空商機,拉攏中資機構與李嘉誠、霍英東等數十位華商,透過港澳國際名義創辦港龍,揚言要挑戰英資國泰,但其中方背景引來英方阻撓。

看著公司每日賠錢,曹光彪想起遊說持英護照、人脈深厚的重量級船王包玉剛入股掌舵。當年包氏長袖善舞,中英談判時多次扮演中間人,本身更是國泰董事,與太古老板甚為友好。

包氏長女包陪慶多年後著書憶述,父親加入港龍,是聽信了新華社社長許家屯所傳「中央聖旨」,說最高層支持華人與英資國泰競爭。據悉國泰主席曾作挽留,但包氏顧及中方感受,毅然放棄「一腳踏兩船」。結果所謂中方支持少之又少,包氏家族幾年來艱苦經營港龍,最後更「被condom」,由老早入股國泰的黨國紅人中信榮智健冷手執熱煎堆。

包陪慶證言父親從沒利用本身人脈拓展港龍生意。那邊廂,身為中間人的許家屯則爆料,李鵬、楊尚昆等黨國最高層向包玉剛與曹光彪等施壓;至於放棄港龍,包玉剛更引為生平憾事。

查實中方早有部署要借榮智健在港大展權腳。當年資深紅色資本家榮毅仁出山接受任務,配合黨國開放政策,成立直屬國務院的「窗口」企業中信,利用深厚人脈吸引外資,聘請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做顧問,又派兒子榮智健到港從事收購吞併等業務,幾年間,中信香港已進入金融、航空、電訊等基礎行業,又掌握市值數以億計地產物業。

購入港龍股份後,榮智健在本地投行百富勤協助下,避過聯交所上市門檻,向曹光彪收購小型地產公司泰富,借殼上市再注入資產,再拉攏華資財團,以兩步方式槓桿吞拼老牌貿易行大昌,成功擠身恒指成份股,又染指東隧西隧以至中國大陸基建工程,締造過渡期「中國概念」紅籌崛起大時代。

面對政權易手,勢力此消彼長,當年好些英資為保順利過渡九七,都有預算要引入中資股東做政治保險,香港電訊如是,太古(國泰航空)亦如是。對國泰來說,先來的「中國朋友」叫中信,後來的叫中航。但昔日英資港資這些化競爭為互利的政治保險,卻未能真箇通過時間考驗。

全文史料參h bit.ly/35laNg4

#打造繁榮美景 #改革開放 #港龍航空 #國泰航空 #太古 #AdrianSwire #曹光彪 #包玉剛 #李嘉誠 #霍英東 #包陪慶 #HelmutSohmen #蘇海文
#回帶 #使中國守規矩
被譽為民主之父的政壇元老李柱銘,早在當選法律界功能組別後不久,就以關注大亞灣核電廠安全問題為由,赴美觀摩當地核設施,建立美方人脈。到六四後直選大勝,更成香港民主派領袖,多次奔走美國就中港人權與生意問題發聲。

2000年李柱銘訪美遊說國會議員支持中國加入世貿,主張國際貿易有助中國學習合約精神,改善法治人權,意見廣受國會議員引用。翌年底中國正式入世,此後大國崛起,向普世輸出中國模式。

bit.ly/35F7RdX

#李柱銘 #民主黨 #港同盟 #大律師公會 #法律界 #直選議員 #民主回歸 #功能組別 #御用大律師 #資深大律師 #大亞灣核電廠 #六四 #支聯會 #基本法草委 #香港政策法 #最惠國代遇 #中國入世 #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PNTR #中美關係 #中國模式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太古撤資史前史
去年反修例受壓,近日又傳撤資的英資太古集團,發跡於十九世紀遠東地區,在中共上場時逐步南遷,得港府支持,透過收購航空、發展碼頭、航運、地產等業務成為多元化集團,掌握香港政經命脈。踏入過渡期,太古引入中資股東,又在六四後率先上京跟李鵬握手,悉心部署重返中國,至今投資逾1000億港元。當時主席說,若有朝被迫撤退,將是香港末日。

鏗鏘集 流金歲月1(1997年7月7日):
//薩秉達(太古集團主席):「如很多人一樣,我們在中國失去很多東西。1949年,蔣介石等國民黨人撤出中國,我們如其他人般轉向香港,察覺這裡有發展機會。」

回顧太古戰後50年在香港發展,1948年收購國泰航空獲得香港航線談判權,又和其他集團包辦啟德機場客運、貨運和飛機維修。1972年,太古得到政府同意,把太古船塢發展為商住物業,開始沾手地產,到1990年代已成為以地產、航空雙頭馬車帶領的多元化集團。

太古和政府關係一向密切,過往處身英國殖民地,太古作為英資洋行,主席彭勵治1974年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1978年入行政局,1982年出任財政司。太古執行董事鄧蓮如,亦歷任立法局和行政局議員,直至1995年辭職為止。

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很多工商界對於上北京都望而卻步,但薩秉達在1990年初就率先上京和總理李鵬握手。太古公司在1953年結束所有在華業務,三十年後又在北京開設辦事處,小心翼翼重返中國龐大市場。

踏入過渡期,太古積極部署留港發展,一方面把國泰航空上市,淡化英資色彩,另方面,在1987年把部分股份售予中國國務院背景的中信集團。1996年再進一步把港龍航空股權轉讓給中國航空。朝代更替、適者生存,市場傳說太古不惜棄車保帥,但主席薩秉達卻否認。

薩秉達:「我們一直找尋生意合作夥伴。香港對中國價值在其國際空間,如果外界覺得太古受排擠被逼離港,我不相信這事會發生,但萬一發生,肯定很快看到國際投資在港消失。萬一這事發生,將是香港末日。」//

2019年7月底,有國泰機師於反修例遊行被控暴動罪。中國當局與官媒向國泰施壓。8月12日,國泰母公司太古主席施銘倫(Merlin Swire)親自赴京會見民航局副局長,翌日太古與國泰齊發聲明撐特區政府止暴制亂。4日後,國泰總裁何杲(Rupert Hogg)與另一高層盧家培辭職;那邊廂,太古集團在中文通訊特別專訪主席施銘倫,闡述其「中國心」…

全文 bit.ly/34IcGUG
之前連結有誤,現已更正,感謝各位諒解。
#港人自賣由來已久
話說九七臨近,有熱心社會專業人士說港人自賣令他慘不忍睹,很多人明知溫水煮蛙,卻總以為可以水滾前逃脫。他本人不想離開,但看著又眼冤,只好寄望居英權後路。

鏗鏘集 綠草如茵(1997年2月17日):
//林醫生:「一直發生很多事,你覺得人們在出賣自己。 香港人一直在出賣自己,又出賣其他市民。1982年時,很多事情還未發生,我們一度以為香港終於享有較高自治…」

林醫生和太太都是醫生,一家五口申請居英權:「當我覺得人人不能暢所欲言,或做自己想做的事時,就要離開這地方。」

越接近九七,林醫生覺得以往所擔心的逐漸變成事實。

林醫生: 「籌委會為何這麼多人舉手贊成,把這麼多不應該存在的法例還原?那些舉手的都是香港人。」
記者:「是否慶幸當年申請了居英權?」
林醫生:「不是慶幸,我對香港有感情,覺得像自己親人,看到親人越變越壞,血脈相連,不想離開,但看見又眼冤,無法改變。」

林醫生曾響應一項愛國志願行動,回內地幫地做手術,目睹種種落後情況後,他變得更加灰心…//

全文 bit.ly/366P8bL

#大限啟示錄 #居英權 #中國國籍法 #英國護照 #溫水煮蛙 #血脈相連 #特區籌委會 #臨時立法會 #港人自賣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 雨傘前傳,五區公投十週年合集 ||
2010年,有議員透過五區辭職補選,推動變相公投。不少年輕支持者透過社交媒體與各區街站動員,呼籲港人在關鍵時刻表達爭取真普選決心,直接挑戰扭曲民意多年的黨國代理。

運動遭主流輿論與溫和民主派冷待,投票率不足兩成,更被港官奚落。

//林瑞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有40多萬本是泛民的選民,這次他們也不出來支持你們,所以埋頭在沙堆,不表示你們有道理。」//

此後溫和民主派成功與中聯辦破冰,憲政民主自治議程繼續被拖延玩忽,赤化溫水逐漸沸騰,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全文連結參 bit.ly/2Uaxr5F

#民主小龍鳳 #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 #基本法 #功能組別 #終極普選聯盟 #林瑞麟 #中聯辦 #何俊仁 #劉慧卿 #司徒華 #陳健民 #馬嶽 #馮偉華 #黃毓民 #陳偉業 #陳淑莊 #梁家傑 #五區補選 #五區總辭 #五區公投 #變相公投 #廢除功能組別 #公民黨 #社民連 #民主黨 #真普選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又回帶 #總辭攤牌元祖
1984年基本功課:政治議程,講求時機。

話說昔日中英談判香港前途時,《信報》林行止曾呼籲自認「民意代表」行政局議員為港人總辭攤牌以免被賣。但這群精英到英方宣佈撤退後才四出奔走,終無濟於大局。其後中英成立聯絡小組插手過渡事務,行政局大勢盡失,淪為即棄舊電池。

相關貼文參 bit.ly/3lgm0VR

#中英談判 #信報 #林行止 #行政局 #民意代表 #兩局議員 #舊電池 #鍾士元 #譚惠珠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 #香港前途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離地精英 #雙重國籍 #忽然愛國
當年有本地精英十大傑青持外國護照回流香港搶錢,自稱過客心態,但隨著九七臨近,生意擴至大中華,看著臨立會與特區班子誕生,認為終可有所歸附,對前途信心大增,積極投入社會事務。

鏗鏘集 綠草如茵(1997年2月17日):
//林世光,9年前留下太太和兩名兒子在外國隻身回港,應聘擔任保險公司行政總裁,業務已從香港擴展到上海、武漢和北京。回內地打高爾夫球,成為他和行家、下屬聯絡感情慣常消遣。

林世光1994年受訪時直言回流純為賺錢:「我講明回來是搶錢,始終香港…是賺錢最佳地方。」

曾幾何時,林世光說自己是過客,但越近九七他越投入:「看到港英政府管治日子越來越少,那時有點不知所措,覺得香港可能不再是香港,會變成中國一部份,對將來充滿疑慮,但自從選了特首和臨立會,開始組織政府領導班子,覺得這裡有事自己可以歸附幫忙。」

記者:「信心與你有外國居留權有關係嗎?」

林世光:「當然有幫助,始終將來…必要時我無法忍受香港的生活,可以回外國居住。」

林世光不但對特區政府充滿信心,對自己國籍和居港權亦從未擔心過…//

全文 bit.ly/3kL9gpi

#大限啟示錄 #居英權 #中國國籍法 #英國護照 #外國護照 #十大傑青 #人才回流 #一國兩制 #林世光 #回鄉證 #領事保護權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 人物系列:初代白手套,港產餐飲龍頭與黨國鄉情紐帶 ]

美心集團公布,名譽主席伍沾德早前於養和醫院辭世。

大半世紀前,他與兄長伍舜德在中環開設西餐廳,後來發展成極具規模飲食王國,在港澳地區、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共有超過1700間分店。兩位集團創辦人事蹟,見證香港華商如何借英資後台步向世界,同時心繫鄉情統戰紐帶,在改革開放年代陸逐化身白手套,扶助黨國崛起,值得簡單回顧。

全文 bit.ly/3pPsVb9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人物系列 #美心集團 #伍沾德 #伍舜德 #海外華商 #台山 #鄉情紐帶 #港澳辦 #僑務辦 #陸海通 #怡和 #置地 #鄧小平 #四個現代化 #001小姐 #中外合資企業 #中美建交 #中美通航 #新華社 #王匡 #伍淑清 #伍偉國 #伍威全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牛奶公司 #美國商務部 #禁運 #白手套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政治教育 #政制比較
文獻重溫:范徐麗泰「自由之聲」

話說1984年香港前途談判尾聲,被英方賞識的新任議員范徐麗泰,在立法局3月辯論「羅保動議」時借機談教育,主張專上學院要設「政制比較」科推動參政意識,讓青年人選擇適當制度,又強調若無自由,香港繁榮亦將變成泡影。
.
范徐麗泰:
//值此香港的政制可能會有所改變之際,香港人應該對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政制有基本上的了解,來配合我們對香港社會運作的認識,以便日後能夠作出適合香港社會政制的建議…

由於將來的協議要靠年輕的一代去實行,可以料想得到,他們會面對各種政治性的問題…為此,我建議,在中學會考後的學校課程裡面,在專上學院的課程裡面,增添認識政制的科目…我們要用客觀、中立、誠實的態度,把這些不同國家的不同政制的資料,傳授給青年人。祇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在需要的時候作出適當的選擇…

香港將來的政制,必須符合經濟、社會及政治的因素…眾所周知,我們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持現時大家所享有真正而不是紙上的自由…如果香港人的自由受到規限,我們對工作的衝勁和自發性,將被破壞至何種程度?個人內心的安定還能繼續保持嗎?…

我在這裡重覆一次:如果犧牲香港人的自由,則香港社會繁榮安定的目的,必難達到…// [立法局會議過程正式紀錄,1983年3月14日]
.
全文 bit.ly/2Jem8al

#前途談判尾聲 #羅保動議 #代議政制白皮書 #教育署 #公民教育指引 #范徐麗泰 #公民教育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點解香港變成咁?重溫2014年有線新聞資訊量最高節目片段,認清昔日繁榮背後真相。

有線新聞《前途解密30後》第1集(2014年8月11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外錯綜複雜,對內百廢待興,但香港問題一直沒有離開過領導人的棋盤。周恩來便提出了「白螞蟻政策」。

資深中共黨員:「周總理參觀植物研究所,一棵大樹推一推倒了,原來被白蟻蛀通,實際仍像平時,共產黨要滲透,在香港也要做白蟻。」

他說,當時不止一個共產黨員滲透到港府高層,直到八十年代都有。

資深中共黨員:「XX處的處長,姓陳的,後來應該是八十年代,將他調去英國,然後退休,這又是共產黨員來的。」//

全文 goo.gl/rve9dS

#中共對港部署 #有線新聞 #前途解密30後 #白螞蟻政策 #地下黨員 #中共滲透 #長期鬥爭 #赤化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逃生門 #外國護照 #領事保護權
當年六四屠殺,港人驚覺聯合聲明是騙局,力爭離港定居後路。隨九七臨近,中方堅決表明參與居英權計劃港人在港無領事保護權;那邊廂,持外國護照港人在主權移交前申報,則可兼得領使保護與香港身份。不少遠走他方港人通宵排隊為子女申請香港身份證,認為越多後路越安心。

鏗鏘集 綠草如茵(1997年2月17日):
//盧律師:「若你奉公守法要領事保護嗎?而且不是說香港,是世界各地,何時會遇上戰亂而要撤僑?」

林醫生:「我從沒想過居英權在香港或中國地方給我甚麼保護。」

盧牧師:「居英權最重要意義不是享有領事保護權,當時香港人需要是離開香港後不會成為難民,像越南難民般。」

中國國籍法從不承認雙重國籍,但1997年後在特區持外國護照的香港人,通過申報手續,可保有永久居民所有權利,同時享有外國領事保護權。去年底開始,在灣仔入境處門外,每天都出現一條通宵輪候的人龍風雨不改,排隊的人,很多是從世界各地回來的香港移民,趕在7月1日前申請香港身份證。

排首位這位男士移民瑞典18年,這次專程回港為子女申請身份證:「人人都趕在1997年前申請,我身為父親當然想他們多一條出路。」

「很多親戚6月30日前回港取得永久居留權,因不知將來會否回來。」

「當保險,因為不知道將來會怎樣,即使在外國工作,將來若有這打算,可給自己一條生路。」

「有時做人無奈,既然去外國獲得居留權為何回港?自己也無法合理解釋,身為中國人應留在自己地方,不應讓下一代越走越遠。」//

全文 bit.ly/3n3hTNT

#大限啟示錄 #聯合聲明 #主權移交 #六四 #港人救港 #居英權 #盧龍光 #中國國籍法 #英國護照 #雙重國籍 #盧偉強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當年今日 世界見證英方首肯中共接收香港安排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元首就香港主權問題在北京簽訂聯合聲明。其後兩日英首相戴卓爾夫人訪港,被問及為何相信共產黨,首相重申新界租約期限的影響,暗示若無協議更不堪設想,又指港人普遍接受現時協議。

遠東經濟評論記者劉慧卿:「首相,閣下在星期三跟中國簽署一份協議,承諾將五百萬人交予一個共產專制政權手中。這在道義上是否可以說得過去呢?」

首相:「假如我們沒有試行達成一項協議,你想會發生甚麼事情呢?到了一九九七年時,香港百分之九十二的土地將會在沒有任何保證及沒有我們現有協議的任何好處之下,歸還給中國…現時的情況對香港好得多…」

澳洲廣播記者Helen Chung:「首相,在福克蘭事件中,因為島上數目稀小的人口不願意併入阿根庭,英國就不惜一戰,而另一方面,雖然有如此多人離開中國…但英國仍輕易地將香港五百五十萬人交給共產中國。你如何解釋?」

首相:「我不甚明白閣下怎能不理會於一九九七年期滿的租約,而閣下每一條問題的基礎均忽視此基本事實。我在香港並沒有發現這個基本事實被忽視。我發現市民需要有關一九九七年後的信心和重覆保證…我們已達成一項協議,而這項協議經已普遍地為香港人所接受。」

的確,當時無論官方「諮詢」大龍鳳抑或坊間民調,都反映港人「面對現實」硬食態度,結果令首相成功擋住各國記者質疑。

回顧中英談判兩年多,港人一直被拒門外。兩國談判代表花極大氣力才趕及在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設下的死線前達成協議。中英雙方強調,更多港人關心細節將在基本法時落實。但直至聯合聲明正式簽訂一刻,港人仍未知有否機會參與起草基本法,一切都處被動地位。

全文 bit.ly/32nWo04

#前途談判 #聯合聲明 #戴卓爾夫人 #趙紫陽 #鄧小平 #共產中國 #劉慧卿 #一九九七 #新界租約 #基本法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 西方反赤化先聲1:利益黑洞,使館職員疑被滲透 ]
話說九七前夕,西方曾有中共滲透警報先聲,有資深加國移民官與執法人員一度揭露中共透過香港富豪、黑社會與人才交流計劃滲透加國醜聞,結果遭上頭封殺。

我們憑坊間僅存舊聞與地下檔案,嘗試重組這曲折故事,並精選部份片段在IG分享。

一切始於香港九七過渡期。

1989年,加拿大外交人員Brian McAdam被派來港擔任領事館移民官,負責審批移民和發簽證。其後他與騎警Garry Clement陸續揭發好些使館職員涉收受利益,疑被香港黑社會滲透。

CTV W5- Corruption and Cover Up(2004):
//Don Clark(Host): “Who were they associating with the costume concern?”

Brian McAdam: “People that I knew had very good reason to believe were Triad members.”

Don Clark: “And what were they doing with these people? Were they…”

Brian McAdam: “They go to parties, you’d see their people at cocktail parties, trips to Macau, shopping trips to Bangkok.”

Expensive gifts, luxury yachts, trips to the casinos in Macau, but that wasn’t all.//

二人稱親見電腦資料被刪改,外交部派電腦專家David Balser來港調查,證實確有安全漏洞,但當局未跟進。

Brian McAdam認為情況嚴重,一再促請當局跟進,結果遭同僚排擠…

詳細始末 bit.ly/3pEGhX0

#太平門系列 #西方反赤化先聲 #移民潮 #中共滲透 #加拿大 #響尾蛇報告 #Sidewinder #BrianMcAdam #GarryClement #RCMP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 #西方反赤化先聲 2:移民官吹響警號,被抹黑反華上腦 ]

當年香港九七移民潮,遇著加拿大開放門戶吸金政策。加國資深外交官Brian McAdam被派來擔任領事館移民官,隨即見證有驚人勢力收買兩地加國政府人員,成為一大安全隱患。

《新紀元周刊》第88期:
//皇家騎警的一位官員和移民部的一位官員…把麥克亞當介紹給六名男子。晚間十一點他們陪同他到設有卡拉OK的一家夜總會。麥克亞當說:「三位漂亮的女性出現並坐在他們的桌子旁邊…其中一個和我說她來自香港…是香港一家知名夜總會的『媽媽桑』…突然,兩位小姐開始在桌子底下撫摸我的大腿,而那位皇家騎警估計收到了訊號。他對我說:『布里安,旁邊就有房間,去吧!』我意識到這是早就設計好了的『甜蜜』圈套,於是我站起來說,非常感謝你們,但是我感覺很累,我先失陪了。」麥克亞當回到香港後調查了他在溫哥華結識的這些朋友,六個人中的五個人最終被證實是黑幫的成員…//

McAdam又發現部門電腦資料被刪改,機密檔案在眼前消失,多次促當局跟進黑社會全方位滲透問題但不得要領,反被同僚抹黑排擠,有指他反華上腦,有說他收錢賣護照。與此同時,McAdam爆料一事遭外洩到加港報界,引來連串死亡恐嚇。

上頭將他調返加國,其實是雪藏陰乾手段。結果McAdam患上嚴重抑鬱,被迫提早退休。

但滲透政府醜聞仍繼續發酵,紅色黨國背景呼之欲出…

我們憑坊間僅存舊聞與地下檔案,嘗試重組20多年前西方反赤化先聲曲折故事,並精選部份片段在IG分享。詳細始末參 bit.ly/3pEGhX0
[ 編輯推介:九七政治娛樂工程初集 ]

多謝國際線沈教授幫手炒冷飯,讓更多朋友接觸昔日政治娛樂工程。為方便各位鑑古知今,以下再推〈我至叻〉創作人 #區瑞強、演出者 #陳百祥 並幕後拉線金主 #程介南 口述史料,並昔日分享過九七前後相關片段,歡迎參考廣傳,費用全免。

1. 史上最紅維穩歌
1994年,為回應移民潮並推廣被中共封盤的《基本法》,前民建聯副主席程介南請區瑞強(筆名小丙)寫維穩勵志歌〈我至叻〉,大受港人歡迎,更令荷蘭叻陳百祥鹹魚翻生,食住上做遊戲節目,開演唱會又拍電影。

2. 世代共業,萬人合唱〈我至叻〉
1994年12月25日,陳百祥在無綫大騷《普世歡騰創明天》首演維穩歌〈我至叻〉,透過歌頌港人醒目搵錢精神,唱好香港前途,衍生出遊戲節目《運財至叻星》和七場紅館大合唱,陳百祥更成為小朋友偶像。

---------
相關片段:
- 港星首現央視春晚,唱頌統一中國心
- 〈話知你97〉,麻醉式快樂
- 人大釋法後,《基本法禮讚》
- 《熱愛基本法》,拉攏青年人
- 高官藝人心連心抗SARS,急救管治危機
- [珍貴影片] 中港台紅星同頌黨國抗SARS統戰歌

---------
番外篇:
- 聯合聲明後,賀歲片籲港人自救
- 六四屠殺前,藝人大舉政治表態
- 民主歌聲獻中華,籌集捐款介入學運領導
- 《倩女幽魂II》諷愚忠救國
- 後六四創傷:同舟共濟,破曉前塵夢

全文連結參 bit.ly/3hQJgsI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政治娛樂工程 #基本法 #聯合聲明 #移民潮 #信心危機 #SARS #八九民運 #六四屠殺 #維穩歌 #我至叻 #運財智叻星 #譚詠麟 #民建聯 #香港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 #民主歌聲獻中華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又回帶
精力所限,考古懺悔暫只觸及2010年,但這概括圖畫至少表明,#點解香港變成咁 從來有跡可尋。每個「天真誤判」的當下,都為未來累積負債。

以下列出簡目,相關連結見 bit.ly/3hcR6v2
.
1) 上世代「正常香港」:六七後英撤退部署
> Development without Decolonisation:非政治式本地化源起
> 麥理浩上任:「香港不是中國」始作俑者
> 戰後精英入建制:壓力團體與自主幻象
.
.
2) 長期打算、充分利益:中共對港吞併策略
> 香港國際地位:外匯中心,情報中心
> 白螞蟻政策:數十年無間道滲透
> 中共聯合國出手,英廷港媒齊淡化
> 改革開放:招呼港商,吸引外資
> 伍淑清個案:北上港商充當白手套
.
.
3) 中英聯合大deal:租約大限與民意牌局
> 英方法律微調:試探賣地期限,偷雞續契觸礁
> 中英首度交鋒:鄧小平恐嚇「哂冷」攬炒
> 本地政團推大型民調:港人盼維持英治
> 改裝民意轉售:拒共變成撐「回歸」
> 學生團體遭滲透,民族大義撐中共
> 中英密斟盲婚啞嫁,港人被拒門外
> 港府民意龍鳳:實名諮詢show,市民無奈硬食
> 公信大報查良鏞:收編異見,關鍵時刻撲殺
> 過百港人獲邀觀禮,名單總結統戰成果
.
.
4) 「對得住手足?」:虛火抵抗與勾結共謀
> 直選初體驗:議席主導民主運動,內外夾擊奪資源
> 基本法埋尾:忠誠反對派大專生追討民主回歸
> 六四危機:親見屠殺義憤滿腔,港人幾與中共決裂
> 騷亂罷市觸發恐慌,群眾但求退場降溫
> 為民族苦難贖罪,司徒華終撐中共接收
> 港同盟創黨,支聯會核心承認李鵬政權
> 美港政策法誕生,緩和制裁中國浪潮
> 梁定邦精心獻計,掃除H股上市障礙
> 香港政商赴美遊說,延續中國最惠國待遇
> 李柱銘力促中國入世,生意提升法治人權
.
.
5) 主體真空:新殖民管治成型
> 火紅青年大鳴大放,攀登社會繁榮階梯
> 離地階層趁勢回流,過客心態批評後生
> 港人漸對黨國改觀,撐中方即撐自己人
> 世代共業,萬人合唱〈我至叻〉
> 迎接新主子,公務員惡補京式溝通
> 愛國教育萌芽,認黨升旗表態灌輸
> 有險可守先聲:民主黨有條件撑23條
> 港人目睹經濟狂飆,憧憬中國民主進步
> 燃眉之戰:五區公投,未竟全功的自治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