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人士資訊部
9.92K subscribers
3.79K photos
18 videos
3 files
7.99K links
推送同路人、被捕人士相關新聞及資訊
報料投稿至 @youarenotalonehk_infobot
後備:@youarenotalonehk_info2bot
‼️只限資訊部‼️

【關注組】 @youarenotalonehk
【直播台】 @youarenotalonehk_live
【資訊部】 @youarenotalonehk_info
【搜證部】 @youarenotalonehk_evidence
【收信部】 @youarenotalonehk_mailbox
Download Telegram
內地廚師連儂隧道斬傷青年致腸臟溢出 判囚6年4個月

【明報】內地燒臘店員工前年10月18日持雙程證來港,先購入生果刀,翌日到大埔「連儂隧道」,向派傳單的19歲男生揮刀割頸,男生暈眩倒地,內地漢再兩度斬傷男生腹部致腸臟溢出,他早前承認一項有意圖而傷人罪,今(14日)在高等法院被判囚6年4個月。

報稱廚師的柳國升(現24歲)承認2019年10月19日在港鐵大埔墟站入口,意圖使男子X身體受嚴重傷害,而非法及惡意傷害該男子。(全文

#20200514新聞 #1019大埔 #非手足
【Now新聞】保安局引用國安法實施細則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股分,及其擁有的三間公司於本地銀行帳戶內的財產。(原文

#20210514新聞 #港區國安法
4月尾,懲教署發表了工作報告,說明每日平均還押在囚人口創下近十年紀錄,由2011年的1,436人上升至2020年的1,962人,增加37%,去年單日還柙人數最高達2,195人。 懲教署解釋,還柙人數增加源於反修例運動被拘捕的個案陸續進入司法程序,並預期相關數字今年持續高企及有進一步上升趨勢…。不過當時署方沒有提出任何回應之道,或解決方法。

十幾日後,赤柱監獄有新規矩,於5月17日生效,所有定罪人士只能下午探訪,令本可以上午都有得探訪的安排硬生生斬了一截。

赤柱監獄的原設計是只收定罪人士,後來荔枝角收押所滿瀉,赤柱監獄遂開始收還柙人士,前缐職員己有微言,如今南部腩膏藍籌股之下,赤柱監獄的收押人數比定罪人數還要多,難怪職員會戲謔它是「赤柱收押所」。

工作量大增,人手原地踏步,前線員工難免怨懟。要疏導職員怨氣,管理層耍的是小聰明,不是大格局,將上午探監歸還柙人士,而下午探監歸定罪人士…。

這是不是辦法的辦法。但,既然可以統計到還柙人士人數上升,為何不及早作回應,而所作的反應又像橫空出世,即時執行,叫在囚人士及其家屬都受罪。說到底在懲教的腦袋中,從來都沒有當在囚人士及其家屬是「持份者」。所以所有措施都只以管方的角度進行,成全管方之便而已。

其實其他院所都有類似的小動作正在進行,例如入朱古力要五包作為一個單位,還要同一樣顏色;入單行簿只能夠接受A4size,而不再接受其他size;又或者探訪名單不再接受即日增加,要等也不讓你等,只能預早申請。如此種種,有時會有buffer,有時即日執行!

阿Sir做嘢唔使你教。當然不敢敎懲教做嘢,但可以預視,不久將來還柙人數仍會上升,還柙的會被定罪,定罪的隨時有一二百個面對長刑期(超過10年),當中有老友嫩,有男友女,有健壯的有長期病患的…sad but true。究竟署方又有對策?恐怕「只方便自己難委人家」的方程式只會循環下去。

邵家臻
【12港人】鄧棨然胞弟代兄變賣絕版LEGO 籌內地服刑費

//12 港人事發至今大半年,其中涉及偷越邊境罪的 10 人已被押解回港,而涉及組織他人偷越邊境罪的鄧棨然及喬映瑜,分別被判監三年及兩年,仍在內地服刑。近日,鄧棨然胞弟為曾經營模型生意的哥哥重開網店,出售多款絕版 LEGO ,並指收入扣除倉租後,全數用作支付鄧於內地服刑的費用、罰款及作其未來儲蓄。

鄧弟過去亦從不過問哥哥的生意。一來他對模型不感興趣,二來鄧棨然很少提及自己的事情:「 即係你問佢,佢都會好唔耐煩答。(笑)」他只知道,哥哥畢業後打了數年工,在七、八年前辭職,之後開始在網上轉售模型的生意。 至於鄧棨然為什麼會突然開店、是否喜歡玩 LEGO ,身為弟弟的他亦不太清楚。

倉內估計有數千盒 LEGO , 經典的款式和系列幾乎齊全。12 港人事件發生後,鄧弟在這大半年來,忙於為哥哥處理各種事情,唯獨不想理會他的生意:「真係冇興趣,好難搞。」

只不過,鄧棨然在內地被判囚三年,短時間內不可能回港,加上每年兩、三萬元的倉租要由鄧弟墊付,財政壓力不小,才令他定決心為哥哥「清倉」。鄧弟上月在社交平台開設網店,將哥哥的 LEGO 逐一出售,指收入將用來抵消倉租,以及支付鄧棨然服刑期間的生活費和兩萬元人民幣罰款。如有錢剩餘,則會儲蓄起來,成為鄧棨然日後返港時的支援。

現時,鄧棨然正於廣東省從化監獄服刑,但鄧弟說,自從哥哥轉到從化監獄後,家中只收過一次來信。在信中,鄧棨然著患糖尿病的媽媽聽話、多做運動,又跟弟弟開玩笑,著他趁疫情期間快點結婚,「唔洗擺酒嘛,慳返啲」。

雖然不知鄧棨然是否真的能收到信,鄧弟和媽媽至今仍有定期寫信和匯款給他。受疫情影響,監獄暫停了實體見面探訪,港人回內地亦須隔離 14 日,有正職在身的鄧弟和媽媽均決定,短時間內不會到內地探望鄧棨然:「冇理由長期喺度等嘛,不如宜家辛苦啲,即係冇得見佢,但起碼有份工打住,唔會亂諗嘢。」//

📌 訪問全文:《獨立媒體》
📌 相關資料:模型網店Yan's Lego Brother Facebook / Instagram
收集物資支援在囚人士 賢學思政︰市面難買,數量大不如前 冀更多市民捐贈

【立場新聞】學生組織「賢學思政」今(15 日)下午在旺角一商廈設物資站,收集朱古力、香煙、肉乾和爽身粉四種物資,及義賣自家設計產品,支援在囚人士,逾百市民響應呼籲,前來捐贈物資。召集人王逸戰表示,因產品限制多、市面難買,最近幾次收物資的數量大不如前,希望更多市民捐贈物資,長遠希望另覓地方設長期物資站,讓更多市民可以參與。

賢學思政今日下午 2 至 5 時於旺角一商廈設物資站,公開募集 37 克裝黃色及黑色 M&M 朱古力、Wealth 軟盒裝香煙、優之良品豬肉乾及牛肉乾、100 克裝強生嬰兒爽身粉。記者現場觀察,歷時三小時的物資站,約有 150 人前來捐贈,一共收集約 50 袋物資。(全文

#20210515新聞
【10.1 未經批准集結】據悉何俊仁等 10 人全擬認罪 明或遭還押 蔡耀昌:需預留空間應付其他訴訟

【立場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李卓人及何俊仁等 10 名民主派人士,被指前年 10 月 1 日組織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案件將於明日 ( 17 日) 開審,據了解,10 名被告合部傾向認罪,包括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他今早完成六四 32 年長跑後透露,已透過律師向法庭表示會認罪,指在目前嚴峻的環境下,需要預留空間應付其他法律訴訟及民間工作。有律師估計,參考近日同類案件,案中被告認罪後遭即時還押的機會相當高。

案件涉及 2019 年 10 月 1 日港島遊行,10 名被告分別為陳皓桓、李卓人、梁國雄、何俊仁、楊森、何秀蘭、吳文遠、黎智英、單仲楷及蔡耀昌。眾人同被控於 2019 年 10 月 1 日組織、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首名 4 被告被控 2019 年 9 月 30 日,在中環終審法院外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

10.1 案中多名被告在早前的 8.18 及 8.31 案已被裁定罪成並判囚,其中黎智英、李卓人、梁國雄及何秀蘭,分別被判囚 8 至 18 個月,何俊仁及楊森則獲判緩刑。(全文

#20210516新聞 #1001國殤
長沙灣警員涉網上賭博 毒品調查科展開調查

【蘋果日報】一名警員涉嫌參與網上賭博,警方正展開調查。警方回覆《蘋果》查詢時表示,案件交由毒品調查科財富調查組跟進,暫時未有人被捕。

消息指,涉案警員27歲,駐守長沙灣警區,為巡邏小隊警員,目前正停職接受調查,而警方是在調查一個網上賭波網站時,發現其中一個戶口為該警員持有。(全文

#20210516新聞 #作為警察更需要知法犯法
【612基金:2021年4月份財務及工作簡報】

💪 網上捐款 https://donate.612fund.hk

📈 4基金簡報 bit.ly/612Fund_Report

基金於4月公佈需要香港人捐款支援基金工作,並順利於月底達標。再一次感謝各位捐款人對基金工作的支持。

截至2021年4月30日之概況(*):
1)可動用結餘 - 截至4月30日,基金可動用結餘為 $224萬。
2)總收支情況 - 由2019年6月成立至今年4月底,基金接收捐款共 $2億2,702萬。直接向申請人提供之人道支援總額為 $2億695萬,批出項目資助 $1,025萬。
3)4月收支情況 - 4月收到捐款總數為 $1,693萬,批出款項為 $1,572萬。
4)直接支援 22,621人次 - 包括提供法律費用、借出保釋金、還押在囚物資、緊急經濟援助、醫療及情緒支援費用等。

基金呼籲市民登記網上月捐或定期捐款,並留意基金公佈之可動結餘,令基金戶口毋須累積龐大結餘。基金會謹守崗位,繼續向支援反送中運動的在囚/還押者、被告、被捕者及傷者提供人道支援。

612人道支援基金
2021年5月17日

(*) 參考數字,實際數字以基金核數後財務報告為準。
-------------------
💰 捐款: https://donate.612fund.hk
🖥 FB: 612人道支援基金 612 Humanitarian Relief Fund
📷 IG: instagram.com/612fund
📱 TG: t.me/ReliefFund612_Update
📣 MeWe: mewe.com/p/612fund
☎️ 熱線:9845 6641(Whatsapp)
案件由2019年拖到依家將近一年半,星期一即係唔夠48小時之後亦會上庭承認控罪,到時候會直接還押壁屋。預計會三個禮拜之後再上庭判刑,代表呢件事亦都會準備畫上句號。

好記得俾速龍喺後邊撲落地下嗰陣成個人呆咗,成個腦空白即使佢係咁喺我後邊開槍,我都完全冇感覺。直到佢幫我上索帶然後同我講話以非法集結拘捕我我先至回返神。去到警署差唔多48小時之後我諗住成班人可以一齊保釋出去,佢開始叫啲人上去我諗住係走得;但係我見到其他人落返嚟係喊我就知道出事,當嗌我上去嗰陣時唔係搞保釋程序。而係叫我簽一張紙而家改控我「暴動」嗰刻我喺屋企人面前忍住左喊。

好多人同我講加油/頂住 講話唔會有事的。但係其實自己知道咩事 暴動係唔會以一個非監禁形式做判決不過都好多謝大家🙏🏻

都好多謝屋企人願意陪我行呢一段路一直以來咁樣支持我。但亦都要講聲對唔住..我出事令到佢哋產生咗好多不必要嘅擔心。

第一次上庭嗰陣過千人過嚟聲援,但之後開始就越嚟越少人。認罪呢一個決定諗咗好耐好耐,聽過好多專業人士嘅意見都係建議認罪自己亦都思考過唔認罪對我嘅好處不大。自己亦都決定承擔呢一個後果。

-既然避唔到就捱

ch1uk._
一個寧願先入獄後上訴青年的自白:保釋條件限制自由、如囚進更大監獄中

//一名 24 歲青年,在反修例運動期間被控襲警,經審訊後被裁定罪成判囚 4 個月。他一度申請保釋等候上訴,但不足三天,選擇放棄保釋,在等待上訴期間完成服刑。

訪問當天,阿恒剛剪了個陸軍裝髮型,衣著樸素,唯獨他的一雙鞋特別搶眼,原來是他第一對為自己造的鞋。阿恒說喜愛造鞋時的感覺,5 年前他更在社交媒體上,開設專為人改造鞋履的專頁。

阿恒本身是一位設計師,2019 年太子站 8.31 事件後翌日凌晨被捕,警方指他在坑口襲擊兩名警員,控以兩項襲警罪。去年 11 月經審訊後,裁判官徐綺薇裁定他罪名成立,判監 4 個月。

他記得入獄前那種未知的感覺,曾經想像過千遍獄中生活會是如何,「因為你係唔會入去坐過架嘛,你要接觸一個 Unknown 嘅 Zone、Area 嗰樣嘢係最辛苦。喺到不斷睇關於入面有啲戲、書、簡介嗰啲嘢啦、文化係咩啊,都會睇嘅。」

其後阿恒轉入東頭懲教所。阿恒說一邊捱、一邊也慢慢習慣了,獄中的生活好像未如他想像中難受,「習慣係一件好恐怖嘅事,你習慣咗嗰樣嘢,你真係覺得嗰樣嘢係正常㗎喎,之後慢慢習慣習慣就會過咗兩個月㗎啦。」

除了學習適應,牆內的「同路人」也是支撐著他的重要支柱。阿恒笑說獄中有所謂「黃字堆」,牆內同伴們互相依靠,是苦中一點甜。更有在獄中認識的伙伴離開後,知道他喜歡看港台節目《鏗鏘集》,就將每集內容,逐句打下來再寄給他,希望他在獄中不致太苦悶。

阿恒希望透過造鞋,為香港本土製作及文化產業出一分力。他說 5 年前開始造鞋時,港人對「本土製作」的認識薄弱,甚至覺得生活事物都可以「淘寶」解決。但前年發生社會運動後,大家越來越重視香港創意產業,從中看到「香港的人情味」,亦於無形中連繫社會。

至於本身的案件,阿恒仍在等候上訴,法庭仍未排期。他直言對上訴結果不樂觀,但既然一開始他選擇了走這條路,他告訴自己要好好的走下去,直至有結果為止。對他來說,這可算是現時該做、亦是惟一可做的事了,「我上訴一定要努力到最後一刻,先會死心」。//

📌 專訪全文:《立場新聞》
📌 相關資料:客制波鞋網店S.destroyer Instagram
國安法首案司法覆核「不設陪審團」決定 5月20日中午宣布判決

【資訊部獨家】高等法院上周一處理本港首名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被告就審訊不設陪審團提出司法覆核,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聽取雙方陳詞後,押後至本周頒布裁決。

據司法機構網頁最新顯示,本案將於5月20日中午12時宣布判決。(詳情

#20210517新聞 #20200701灣仔 #港區國安法
15歲少年涉新華社外參與暴動 案件今開審傳媒被拒旁聽

【蘋果日報】前年11月2日,有網民發起港島多個「流水式」集會,其間有示威者懷疑以噴漆、鎚仔及投擲汽油彈等方式破壞位於灣仔的內地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香港分社辦公室大樓。警方事後拘捕一名15歲少年,控以暴動罪。案件今在東區裁判法院少年庭開審,傳媒向主審裁判官劉綺雲申請旁聽,惟最終被拒,不得入內。

根據《少年犯條例》 第3D(3)條,除法庭人員、在法庭席前處理案件的各方人員、被告律師和大律師、證人及直接與該案件有關的人士外,任何人不得在少年法庭旁聽。如報社或新聞機構欲旁聽,須向裁判官申請;惟法庭可以被告的權益為由,禁止報社或新聞機構的代表入內旁聽。(全文

#20210517新聞 #1102灣仔
於5月17日早午,兩位負責人收到警方有關去年12月懷疑店內管有可作非法用途及攻擊性武器電話預約明天到旺角警署作落案拘捕。

於2月時兩位負責人已就有關案件踢保;和交出店內cctv;亦並未有任何新證據證明有關物件屬於店鋪負責人或店舖私人物件。

對於此無理行動,深感遺憾。

桔梗
10.1遊行涉非法集結案 黎智英何俊仁楊森等10人認罪

【明報】前年10月1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及何俊仁、支聯會秘書蔡耀昌等10名泛民參與「沒有國慶 只有國殤」遊行,分別被控煽惑他人參與、組織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各人今(17日)在區域法院分別承認煽惑他人參與、組織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案件押後至下午讀出案情。

10名被告依次為陳皓桓、李卓人、梁國雄、何俊仁、楊森、何秀蘭、吳文遠、黎智英、單仲偕、蔡耀昌,同被控於2019年10月1日組織及參與一個未經批准集結。陳皓桓、李卓人、梁國雄和何俊仁另被控於前一天,在終審法院外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以及一項公告一個未經批准的公眾遊行傳票的交替控罪。(全文

#20210517新聞 #1001國殤
【旺角騷亂案】暴動罪成囚 7 年 盧建民獲准就定罪上訴至終院 10. 5 審理

【立場新聞】因 2016 年旺角騷亂被判暴動罪成、判囚 7 年的盧建民,今日直接向終審法院申請上訴許可。終審法院聽畢陳詞後,駁回其刑罰上訴許可,批准定罪上訴許可,並排期在 10 月 5 日審理,書面判詞將另行頒布。盧建民之後托律師傳話:「香港人唔好慣。」(全文

#20210517新聞 #2016魚革
【梁凌杰死因庭】梁兩度叫消防警方「走開」 掙脫消防手腕

【誌hk.feature】2019年6月15日,身穿黃色雨衣的梁凌杰,在金鐘太古廣場外墮樓身亡。今天進入第六天(15日)的死因庭研訊,由死因裁判官高偉雄處理。死因庭傳召當日任務主管消防隊長王仕賢,他稱當日梁凌杰手持𠝹刀,這種武力是一種「危險因素」,不會貿然上前做搶救,與警方溝通後要梁放下𠝹刀,才會上前協助。 另一位中區消防總隊目消防員廖寶迪供稱,梁凌杰兩度叫消防員和談判人員「走開」,曾捉著梁凌杰的手腕但遭掙脫。

中區消防總隊目消防員廖寶迪作供指,當日負責在右方的救援工作。晚上8時50分收到消防局分隊主管王仕賢的消息說梁凌杰願意回到安全地方,但過了不久,就發現梁凌杰突然站起來,爬出工作平台外的鐵棚架,於是和同僚走向事主。他形容梁凌杰背向金鐘道,兩手晾在金屬棚架上,但一直腳站在安全架上。他隨即向梁凌杰說:「你咁樣好危險,你上返嚟咁」,梁凌杰:「走開」,他其後和同隊消防員退後一兩米。

談判專家隨即再次游說,問「你想警察過來幫你還是消防員過來幫你」,當時梁同樣回應:「走開」。

當時廖留意到當時棚架是臨時搭建,亦見到梁凌杰有「伸下條腰」等伸展工作,意識事主開始累,於是和另一邊的同僚用眼神和點頭示意要準備救援,並慢慢踏上工作平台二。梁當時沒有任何反應,消防員亦慢慢接近。

廖又對梁凌杰說:「係咪好攰,不如你兩隻腳企反上平台先」。廖見同僚開始拯救工作,逐上前協助,並上前捉住他梁凌杰的手腕,梁掙脫,廖伸頭見到他半身搖搖欲墜,之後就見到他掉在地下上。

死因研訊主任葉志康問,根據現場觀察所見,會否有什麼原因會導致梁凌杰突然站起,爬出去工作台?廖稱,當時只是見到梁凌杰手持電話,看著電話屏幕亦沒有望向東面的花槽。他形容梁凌杰的情緒平靜,當時「不願意溝通」,現場在梁爬出去之前,看不見有任何能刺激到他的事情。 (全文

#20210517新聞 #梁烈士死因研訊
退休漢元朗刀刺途人囚兩個月提上訴 代表大狀陳文慧:假新聞

【蘋果日報】前年7.21白衣人在元朗西鐵站無差別傷人,同月27日市民發起「光復元朗」遊行抗議。當日一名退休漢被指以刀刺傷男途人,事後聲稱攜刀是為了清理連儂牆,經審訊後被裁定普通襲擊罪成,判監兩個月。他不服定罪與刑罰提出上訴,代表他的大狀陳文慧今於庭上指,當日《蘋果日報》記者早已「伏喺度」拍攝,而現場途人對被告出言攻擊的內容更全屬誣衊,反映事主也可能講大話「做新聞」。惟暫委法官游德康質疑陳文慧的說法。游官聽罷陳詞,押後宣判,上訴人獲准繼續保釋。

上訴人曾遠全(69歲)原本被控一項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指他於前年7月27日在元朗廣場外行人天橋上襲擊謝姓男子。謝的腹部事後有輕微擦傷。(全文

#20210517新聞 #0727元朗 #非手足
被捕人士資訊部
10.1遊行涉非法集結案 黎智英何俊仁楊森等10人認罪 【明報】前年10月1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及何俊仁、支聯會秘書蔡耀昌等10名泛民參與「沒有國慶 只有國殤」遊行,分別被控煽惑他人參與、組織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各人今(17日)在區域法院分別承認煽惑他人參與、組織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案件押後至下午讀出案情。 10名被告依次為陳皓桓、李卓人、梁國雄、何俊仁、楊森、何秀蘭、吳文遠、黎智英、單仲偕、蔡耀昌,同被控於2019年10月1日組織及參與一個未經批准集結。陳皓桓…
10.1遊行案︱黎智英李卓人何俊仁等10人承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 本月28日判刑

【蘋果日報】2019年10月1日反修例遊行案件,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支聯會李卓人及民主黨何俊仁等10名民主派人士被控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案件原定今早在區域法院由法官胡雅文審理,惟案中全部被告均決定認罪。其中陳皓桓、李卓人、梁國雄、何俊仁承認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並與另外六人承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而吳文遠及蔡耀昌另再承認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案件定於本月24日聽取求情,同月28日判刑。除了正因另案還柙中的4名被告外,其餘6名被告獲准按原有條件保釋至明日,以處理各人的保釋申請。(全文

#20210517新聞 #1001國殤
清潔工羅長清中磚亡兩少年被控謀殺及暴動 陳慶偉法官下周一負責案件管理聆訊 9月20日開審

【資訊部獨家】食環署七旬外判清潔工羅長清前年11月在上水北區大會堂外,疑遭人用磚頭擊斃,事後警方拘捕多人。去年四月兩名未成年少年被控謀殺、蓄意傷人及暴動三罪。

兩被告依序為17歲劉姓被告及16歲陳姓被告。控罪指他們2019年11月13日在上水龍運街2號北區大會堂外,連同其他人謀殺男子羅長清、蓄意傷害男子X,以及參與暴動。

據司法機構網頁最新顯示,本案將於5月24日上午9時30分進行案件管理聆訊,由陳慶偉法官負責。案件亦已排期於9月20日開審,預計審期15日。(詳情

#20210517新聞 #1113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