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呢啲新聞出,可能會有《立場》、《眾》等等去寫專題講,但宜家無嘞,唯有用自己嘅努力去寫多少少,我想交多啲背景畀大家思考同埋理解。解散互委會唔單只係互委會本身,而係整個幾十年嚟嘅半民主嘅諮詢架構嘅最底層,而上面所有嘢都逐漸唔同曬喇。
[曾經擁有嘅半民主體制]
互助委員會聽落係一樣好保守老舊嘅嘢,但其實佢From the very beginning已經係一個幾民主嘅基層管治組織。唔知你有無印象,每隔幾年就有民政署嘅職員拍門,問有無人想做層代表,跟住有人爭嘅話就去𨋢口協商或者投票,一層一層咁選,最後就由層代表互選出互委會嘅委員。互委會就一直係咁樣由居民間接選舉組成,居民透過定期選舉層代表係可以直接參與自己棟樓嘅事務。
一個似樣嘅民主社會,其實講政治唔係淨係講好大好全個社會嘅政治㗎,而係有一層一層嘅系統去畀人參與管治;而香港喺早三四十年開始其實係建立緊呢樣嘢。70年代因應公共屋邨同屋苑嘅興起,香港政府大力推動民選嘅互助委員會之外,仲開始預備推動更高層級嘅地方政制改革。1980年政府發表《地方政制白皮書》之後,大力推動「三級議會」,除咗最高層嘅立法局開始實現部分民選之外,仲擴大咗市政局嘅參與,管理區域嘅民生事務(例如衛生、文娛康體等等),仲將香港分成18個地方行政區,成立民選嘅區議會,將市民嘅地區聲音納入制度。
自此以後,如果參與最微細嘅管治,居民可以加入互助委員會;如果關心成個區嘅嘢有區議會;如果係講到市鎮嘅管理,仲有市政局,而呢幾個機構都係(至少部分)民選嘅。慢慢大家開始熟習各個層級嘅參與,從樓宇管理例如係咪搞個旅行團,今年新年棟樓點裝飾,到地區嘅管理例如巴士班次係咪唔夠密,大埔係咪唔夠公園或者診所,再到更加大嘅全港性議題......先培養到似樣嘅公民,民主參與成為一個生活方式。
[壟斷唔到,就索性解散佢?]
一個專制嘅政府當然會害怕民主成為生活方式,因為咁佢哋就難以迴避市民嘅訴求,而且政治人物亦都要受到民意洗禮同埋問責,唔可以獨斷獨行。佢哋好多時面對嘅選擇就係適應民主化帶來嘅轉變,抑或乾脆「政變」,摧毀民主制度設計?特區政府同背後嘅勢力到底選擇咗啲咩,交畀大家判斷喇。
民選嘅市政局喺回歸後,如果唔計委任議員,因為民心所向,民主派係佔多數。1999年特區政府以「駕床疊屋」之名強行「殺局」,但時任市政局議員鍾樹根近年接受傳媒訪問時咁講:「當時形勢上我們一定要支持殺局,因為連民主黨也一併殺了,他們在局內人多,我們想他們死,所以要殺局,連自己都賠上了,自己前途都堵塞了。」市政局嘅職能被拼入康文署、民政署等政府部門。
民選嘅區議會喺2019年嘅時候亦出現變天,民主派大勝之後,特區政府派「消息人士」迫使大量民選議員辭職甚至離港,令到好多區議會都無法運作,即使開到會,都因為人數少而好難做到啲咩;早幾個月,政府亦宣布收回撥款審批權,同時亦增強全屬委任嘅分區委員會權力。
到立法會都完善埋之後,最後可以稱得上係民主嘅架構就淨返最基層嘅互助委員會了。其實去到20年頭嘅時候,民政署已經用疫情為名暫停互委會選舉,明明好多互委會已經任期屆滿,都因為咁而不斷延遲,當時我哋都有預計政府會想咁樣做,因為區議會嘅經驗,任何能夠彰顯民意嘅空間佢哋都好恐懼。
咁樣成個Picture睇,或者大家都會諗到點解政府要取消互委會喇,係咪真係因為鄰里關係改變嘅原因呢?
[互委會的行政權力]
如果互助委員會毫無權力,政府其實唔使驚吖。就係各種歷史原因令互委會其實有事可為,所以先......(你懂的)互委會一來有官方認可,可以用獲豁免團體嘅身份申請各種民政署或者區議會嘅撥款,仲有自己所屬嘅會址,你有心可以做好多社區服務同公共空間。除此之外好多人唔知道,委員會主席係「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嘅當然委員,喺公屋入面呢個委員會可以過問屋邨日常嘅一啲活動同埋管理,例如決定今年節日活動啦(係呀唔應該係區議員自己揼資源搞㗎),跟進屋邨嘅各種問題例如衛生呀清潔呀等等,互委會Suppose作為民意代表,房署同埋屋邨經理係要聽嘅。如果互助委員會取消,屋邨會由咩人直接話事呢?
今次助理T就講到呢度喇,下次如果有機會再講,想同大家唔淨係停留喺分析,而係可以探討——撇除一啲官方權力之外,我哋有無可能自己運作「互委會」呢?
#助理T手記 #RIP半民主體制 #互助委員會
[曾經擁有嘅半民主體制]
互助委員會聽落係一樣好保守老舊嘅嘢,但其實佢From the very beginning已經係一個幾民主嘅基層管治組織。唔知你有無印象,每隔幾年就有民政署嘅職員拍門,問有無人想做層代表,跟住有人爭嘅話就去𨋢口協商或者投票,一層一層咁選,最後就由層代表互選出互委會嘅委員。互委會就一直係咁樣由居民間接選舉組成,居民透過定期選舉層代表係可以直接參與自己棟樓嘅事務。
一個似樣嘅民主社會,其實講政治唔係淨係講好大好全個社會嘅政治㗎,而係有一層一層嘅系統去畀人參與管治;而香港喺早三四十年開始其實係建立緊呢樣嘢。70年代因應公共屋邨同屋苑嘅興起,香港政府大力推動民選嘅互助委員會之外,仲開始預備推動更高層級嘅地方政制改革。1980年政府發表《地方政制白皮書》之後,大力推動「三級議會」,除咗最高層嘅立法局開始實現部分民選之外,仲擴大咗市政局嘅參與,管理區域嘅民生事務(例如衛生、文娛康體等等),仲將香港分成18個地方行政區,成立民選嘅區議會,將市民嘅地區聲音納入制度。
自此以後,如果參與最微細嘅管治,居民可以加入互助委員會;如果關心成個區嘅嘢有區議會;如果係講到市鎮嘅管理,仲有市政局,而呢幾個機構都係(至少部分)民選嘅。慢慢大家開始熟習各個層級嘅參與,從樓宇管理例如係咪搞個旅行團,今年新年棟樓點裝飾,到地區嘅管理例如巴士班次係咪唔夠密,大埔係咪唔夠公園或者診所,再到更加大嘅全港性議題......先培養到似樣嘅公民,民主參與成為一個生活方式。
[壟斷唔到,就索性解散佢?]
一個專制嘅政府當然會害怕民主成為生活方式,因為咁佢哋就難以迴避市民嘅訴求,而且政治人物亦都要受到民意洗禮同埋問責,唔可以獨斷獨行。佢哋好多時面對嘅選擇就係適應民主化帶來嘅轉變,抑或乾脆「政變」,摧毀民主制度設計?特區政府同背後嘅勢力到底選擇咗啲咩,交畀大家判斷喇。
民選嘅市政局喺回歸後,如果唔計委任議員,因為民心所向,民主派係佔多數。1999年特區政府以「駕床疊屋」之名強行「殺局」,但時任市政局議員鍾樹根近年接受傳媒訪問時咁講:「當時形勢上我們一定要支持殺局,因為連民主黨也一併殺了,他們在局內人多,我們想他們死,所以要殺局,連自己都賠上了,自己前途都堵塞了。」市政局嘅職能被拼入康文署、民政署等政府部門。
民選嘅區議會喺2019年嘅時候亦出現變天,民主派大勝之後,特區政府派「消息人士」迫使大量民選議員辭職甚至離港,令到好多區議會都無法運作,即使開到會,都因為人數少而好難做到啲咩;早幾個月,政府亦宣布收回撥款審批權,同時亦增強全屬委任嘅分區委員會權力。
到立法會都完善埋之後,最後可以稱得上係民主嘅架構就淨返最基層嘅互助委員會了。其實去到20年頭嘅時候,民政署已經用疫情為名暫停互委會選舉,明明好多互委會已經任期屆滿,都因為咁而不斷延遲,當時我哋都有預計政府會想咁樣做,因為區議會嘅經驗,任何能夠彰顯民意嘅空間佢哋都好恐懼。
咁樣成個Picture睇,或者大家都會諗到點解政府要取消互委會喇,係咪真係因為鄰里關係改變嘅原因呢?
[互委會的行政權力]
如果互助委員會毫無權力,政府其實唔使驚吖。就係各種歷史原因令互委會其實有事可為,所以先......(你懂的)互委會一來有官方認可,可以用獲豁免團體嘅身份申請各種民政署或者區議會嘅撥款,仲有自己所屬嘅會址,你有心可以做好多社區服務同公共空間。除此之外好多人唔知道,委員會主席係「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嘅當然委員,喺公屋入面呢個委員會可以過問屋邨日常嘅一啲活動同埋管理,例如決定今年節日活動啦(係呀唔應該係區議員自己揼資源搞㗎),跟進屋邨嘅各種問題例如衛生呀清潔呀等等,互委會Suppose作為民意代表,房署同埋屋邨經理係要聽嘅。如果互助委員會取消,屋邨會由咩人直接話事呢?
今次助理T就講到呢度喇,下次如果有機會再講,想同大家唔淨係停留喺分析,而係可以探討——撇除一啲官方權力之外,我哋有無可能自己運作「互委會」呢?
#助理T手記 #RIP半民主體制 #互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