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文宣傳播稿件大合集
23K subscribers
62.4K photos
1.67K videos
1.93K files
7.44K links
本頻道自2019年6月設立,集合文宣作品,以供同路人廣傳

TG: t.me/hkposter777
IG: instagram.com/hkposter777
Twitter: twitter.com/hkposter777
FB: facebook.com/hkposter777
MeWe: mewe.com/p/hkposter777

不是因為看見希望而堅持
而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
Download Telegram
要說對不起的不是你
#離港 #自由不再 #逃亡潮

From IG @vawongsir
//對不起。
.
軍政府上場、一連串的拘捕行動、一眾漫畫前輩迫不得已相繼離港⋯⋯有長輩親戚致電給我:「你仲未走?」我説我不想離開,一方面沒有經濟能力離開,另一方面我一走就未必再能回來,咁我阿媽點?話畢,眼淚就掉下來。
.
人微言輕,心諗要拉都未拉到我掛?我不知道我在政治清算清單中的位置。雖未被拘捕過,但由教育局的逼迫,紅媒多次點名抨擊,甚至展覽也被打壓⋯要以「煽動麥麥物物」之名去逮捕我亦似乎是意料之中。
.
「你走仲可以繼續畫繼續講,唔走仲令人擔心!」面對未知的恐懼與不安,心裏有一萬個掙扎,但最後仍懦弱地買了機票,連家人也沒有送別下獨自離港。孤身飄泊到外地,但亦見很多海外港人甚至外國人都用不同的方法去支持香港人。在此,我應承自己,我會帶著內咎、慚愧、憤怒繼續堅持為噤聲的人畫下去。
.
繼續創作,並不是我特別勇敢,而是我相信你們仍會默默在我背後支持我。政府日前再次打壓出版自由,如果你有能力又願意繼續支持我創作,可以預購我的作品集,我會以藝術形式讓海外人士了解我們香港人的故事。預計於七月出版: https://hillway.boutir.com/i/TK7e4MgAA 或加入vawongsir Patreon以支持我全力創作: https://www.patreon.com/vawongsir //
// 當大家見到呢個post嘅時候,我己身在英國,可能你會覺得香港又少一把聲音,但若然留守,遲早都會消音或被迫轉話題,而家嘅選擇可以令我繼續,繼續喺世界上仍有一把聲音支持香港人。

「一條底褲、一捲廁紙都有佢本身嘅用處」我並唔似其他插畫師坐擁大量Fans,但我知道就算一丁一點去畫,一定有作用,而且阿港亦唔係為跑數而去畫,只想以作品講說話。

我們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
香港人,加油。//

-職人阿港 @hong_kong_worker

#好人一生平安 #創作自由 #離散港人 #移民潮 #逃亡潮
#美麗新香港」「#由亂轉治」,各界專才卻紛紛掀起 #逃亡潮,令 #新加坡 哪怕收緊外籍專才工作、入籍門檻,也依然成為最大贏家......

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2021年 #人才流失 率達7%,按年提升3-4%;證監會的流失率達12%,按年提升接近7%;保險業監管局流失率更有16%,按年提升7%...... 此消彼長,根據新加坡當局最新人力資源數據,今年首季新加坡居民就業人數按年增長約4.7萬人,當中金融及保險業增加了4000人、資訊科技業增加了3700人。數間新加坡國際學校也透露「今年初來自香港的申請人數以倍計激增」,而新加坡的入境數字顯示,港人的入境人數也有明顯升幅......

Source: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營運經費不足的幼兒園隨時要關閉,有能力做下去的都需要減2-3個教師(每間)

#移民潮 #幼兒園 #幼稚園 #教師 #人才流失 #逃亡潮
《ONE PROMISE - 明年見》

時代變 人情變
幾多美好不破損
明日見 明年見
今天你 必須休息
好好脫險

Designer IG @arkisan.hk
#離港 #移民潮 #逃亡潮 #蘋果日報 #消失的香港 #消失的民主自由
移民潮就是要攬炒

//對於當下的亂局,有人又傻又天真又唔用腦咁講:當人走哂,錢走哂,就會止蝕;加上中國人來港殖民填補空缺,到時候就一天都光哂。

但他們永遠不會明白,當兩制消滅的時候,香港及香港人再無存在的需要和價值。//

全文:
patreon.com/posts/cootlshi-jiao-yu-71818907

作者:黃偉國 @COOTL_HK
發佈:追新聞 @the_chaser_news

#國安法 #攬炒 #人才流失 #清零 #移民潮 #逃亡潮
在上集之後,曾於香港大專院校護理學系任職講師的 Jennifer (化名 / 聲音經特別處理) 透露疫情期間,不少獲聘請擔任「護士助理」的人其實都沒有專業訓練,結果甚至令老弱病人因為獲得不妥善照顧而猝死。她不滿「新香港」#盧寵茂 局長治下的 #醫管局 對一切負面資訊按下不表,同時卻動員親建制輿論不斷 #批鬥 香港醫護,結果只會令人才加速離開,最終令香港醫護水平與中國大陸完全看齊。

Posted by Simon Shen 沈旭暉
#撐醫護 #苛政猛於虎 #人才流失 #移民潮 #逃亡潮 #劣幣驅逐良幣
英國內政部:近三分一BNO申請者為18歲以下人士

英國政府2021年為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港人推出移居簽證計劃後彭博今日引用《南華早報》報道,英國內政部的數據顯示,大約14.2萬名申請的港人之中,有大約三分一的申請者是18歲以下人士。

channelchk 全文:http://bit.ly/3DSgK5h

#BNO #英國 #18歲以下 #BNOVisa #UK #移民 #逃亡潮
第三季永久離港提取強積金涉逾21億
#走先啦係咁先啦唔同你玩啦

#積金局 發表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以不同理由(例如退休)提取強積金的申索總數為5.79萬宗,按季增加10%。當中以 #永久離港 為理由 #提取強積金 的申索數目為8600宗,按季數目相同,按年則減少8%,涉及金額21.77億元,按季增2.98%,按年減少16.4%。 #信報

#永久離港 #強積金 #移民潮 #移民 #逃亡潮 #資金流出
Art by @cat_mover for @nytimes about Chinese entrepreneurs finding new homes in Singapore.

#singapore #新加坡又贏 #中國富豪 #逃亡潮 #資金外流
【香港逃亡潮|個人報稅表數目連跌三年再減7萬 交稅人口3年間消失13.4%】

受到移民潮與經濟不景雙重夾擊,香港合資格的納稅人數目不斷下跌。稅務局周一(3日)表示,將於下月2日發出約240萬份2022至23年度個人報稅表,提醒所有納稅人要在發出日期的一個月內完成填報。本年度個人報稅表數量較上個年度再減少7萬,連續三年下跌,亦創9年來新低,自反送中運動爆發以來,三年間共減少了37萬名納稅人。

稅務局於周一亦同步發出2022至23年度約22萬份利得稅報稅表、12萬份物業稅報稅表及31萬份僱主報稅表,數字跟上個年度相若。不過,個人報稅表就繼續下跌,由2021至22年度發出約247萬份,跌至本年度發出240萬份,連續三個年度下跌;若跟爆發反送中運動的2019至20年度277萬份個人報稅表比較,更是大幅減少了37萬名納稅人,換言之短短三年間,本港交稅人口消失了13.4%。

追新聞報導 linktr.ee/thechasernews

#個人報稅表 #清零 #打工仔 #移民潮 #稅務局 #納稅人 #逃亡潮 #美麗新香港 #經濟清零
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Nielsen)發言人向《Finance730》確認於去年第四季已終止在香港的業務,並將終止在香港的法人實體,解釋撤出香港的決定是基於持續變化的業務情況,強調公司堅信在亞太地區前景,並將持續在亞太區內投資。

曾經任職本地媒體及廣告公司的畢明稱在3月29日記者查詢前未有聽聞尼爾森撤出香港,感覺「有啲愕然、但又唔係超愕然」。

她解釋尼爾森曾經是廣告界非常重要的數據庫,例如採納資訊用以決定及檢討宣傳推廣策略,有段時間尼爾森亦非常積極接觸本港的媒體及廣告代理。不過近年社交媒體興起,數據處理及分析均於各個社交平台的平台上進行,「(尼爾森)佢哋靠好多focus group(焦點小組訪談)」。

畢明坦指自己近年較少涉獵媒體廣告領域,而在她仍然會定期與尼爾森人員見面的後期,感覺對方「係個市場上面唔係好積極」,但不猜度今次尼爾森香港結束業務的原因。

#Nielsen #尼爾森 #逃亡潮 #美麗新香港 #經濟清零
每樣嘢都雙位數下降… Hong Kong is back or bad? #美麗新香港

#個別人士報稅表
稅務局公佈2022至2023年稅務年度中,約240萬張個別人士報稅表將於下月2日發出。需要報個人稅的居民,數目比21/22年少7萬張,比20/21年少22萬張。對比於19/20年的高峰,更是減少37萬張。

#寫字樓空置率
去年本港寫字樓整體空置率升至14.4%,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升至15.1%,創下自1998年以來、長達24年的新高。根據差估署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23》,除中區外,所有分區的甲級寫字樓均錄得雙位數的空置率。此外,今年甲廈落成量約270.2萬平方呎,較去年減少約16%,其中38%和25%的預計供應量分別來自深水埗和中西區。

#殺校潮
適齡學童人口下跌,本地收生壓力越趨嚴峻,引來「殺校」陰霾。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小學和中學學生人數分別下跌14%和18%,當局會與學界保持溝通,考慮是否合併或重置學校。#港區國安法 生效後,香港移民潮重現,加上少子化現象持續,適齡學童人口將於2022至29年內逐步下降。政府因此於2021年內率先宣佈停辦部分官立學校。教育局近日亦向小學發「開班信」,建議下學年小一開班數目,首次有小學「獲派0班」,即不派學生入讀該校。

#移民潮 #移民 #人才流失 #逃亡潮 #消失的香港 #香港沉淪 #資金流出 #經濟清零

Credit: @boomheadhk @businessfocus.io @businessdigest.hk
公務員辭職人數創回歸新高 35歲以下劈炮率最高

獨媒報導: https://bit.ly/40JPTTi

公務員在去年度有3,734名公務員辭職,人數是回歸以來新高,近半辭職公務員來自20至35歲組別。辭職「重災區」出現在知識產權署和香港電台,辭職人數佔部門人手約8%。擁有不少專業職系的民航處、衞生署、環保署等部門,都出現較高辭職率。在政策局方面,商經局有25人辭職,較前年多5倍,辭職人數佔部門人手近一成,教育局亦有189人離職,佔部門人手3.5%。

#公務員 #離職潮 #人才流失 #逃亡潮
近日英國BBC刊登了一篇有關香港各大學的專題報導,於2021/22年度,香港八間大學已有超過360名學者離開,流動率達到7.4%,是97年香港回歸中國以來的最高水平。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家Stephan Ortmann表示:「曾經存在的自由氛圍已經消失,所有人都感到擔憂。」許多同事已經離開,留下的人很警惕,他聽說有些老師索性從課程中刪除所有與香港和中國相關的題材。

自我審查的氣氛是在2020年《國安法》生效後開始的,國安法針對任何被視為分裂或顛覆性的行為,使香港當局能夠針對社運人士,以至一般市民。

公共圖書館裡宣揚所謂「不良意識形態」的書籍已被清空,電影因國家安全原因而受到審查。親民主的社運人士被禁止參加剛舉行的「僅限愛國者」的區議會選舉。社會比較知名的人士及學者,不是入獄,就是流亡。

香港一位30多歲的人文學科教授表示,「香港不再有『紅線』,如果他們想對付你,甚麼事都能成為入罪的藉口。」 他不想透露自己的名字,因為可能會有後果。他的噩夢是受到北京支持的媒體的點名和攻擊,這可能會讓他失去工作,或者更惡劣的是,失去自由。

在香港中文大學廣闊的丘陵校園入口,多達七名保安人員守衛一個崗亭,教師、學生和訪客必須表明自己的身分。

2019年的中大是一個戰場,黑衣抗爭者和警察互擲汽油彈、磚頭、催淚彈和橡膠子彈。昔日貼滿民主海報和memo紙的民主牆已全被移除,更用鐵欄包圍。中大的民主女神像是為了紀念1989年北京天安門,被鎮壓中喪生的數千人而建造的,現在消失了,它於 2021年平安夜凌晨被移除。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大學生說:「我選擇學習社會科學,部分原因是社會運動.. 我想學更多,貢獻更多,但現在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少了。」

一位2020年後離開香港的中國問題專家表示:「香港本處於上升軌道,正成為西方以外的卓越學術研究中心。令人心碎的是,香港20年的進步被國安法一手摧毀。」

報導:石鳴新聞社 ROCK & ROAR
#國安法 #學術自由無價 #中文大學 #離職潮 #逃亡潮 #紅線 #焚書坑儒 #抹殺歷史 #自我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