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盟會2.0
1.54K subscribers
29.7K photos
1.42K videos
48 files
27.4K links
香港同盟會2.0
鑑於本會海外Admin時差問題,未能及時跟進香港即時訊息,舊channel由即日開始停用,轉由亞洲分會手足繼續打理,務求把最新革命資訊帶卑大家!請繼續Follow香港同盟會2.0
Download Telegram
// 中國房地產前一哥、料身負2.4萬億人民幣巨債、中國爛尾樓數目高逾162萬間的中國恒大集團,周一(29日)因未與主要債權人進行誠懇談判,債務重組方案欠細節下,遭香港高等法院主審法官頒令清盤,成為香港最大宗地產商清盤案。有會計師指出,持有恒大的股民或血本無歸。中國網民斥恒大為千古罪人,「爛尾樓的業主會記得一輩子」。有重組專家表示,恒大債權人的利益會否得尊重,將對中國的投資產生影響。《華爾街日報》引述分析指,恒大被頒令清盤戳破最後希望泡沫,打開波及所有相關行業的潘多拉盒子,對中共領導層挽救經濟及股市的決心和努力構成極大考驗。 //

【恒大爆煲|2.4萬億巨債被頒令清盤WSJ指潘多拉盒子打開 恒大股民或血本無歸「爛尾樓業主記一世」】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恒大爆煲|2萬億巨債被頒令清盤wsj指潘多拉盒打開/

#恒大 #支爆 #爛尾樓 #習近平 #許家印 #追新聞 #thechaser
================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隻字不提衰退】
習近平:放眼全球仍是風景這邊獨好】

正當中國股市不斷創新低、外資撤離、地方政府債台高築、全國消費降級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8日)在春節團拜會上,仍強調「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

據中央台新聞聯播報道,習近平向著黨政軍、與及港、澳、台人士說:「一年來,我們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果斷實行新冠疫情防控轉段,推動經濟恢復發展,經濟總量超過126萬億元,糧食總產再創新高,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

習近平又強調,回看過去一年的經歷,中國更加深切體會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既是中國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光明之路,也是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的正義之路。

事實上,過去一年,雖然中國已放棄所有防疫措施,但經濟竟然比疫情期間更差。最近幾天雖然因為中國「暴力救市」,股市大幅反彈,但中、港股市過去一年仍是全球最差。2024年開年到2月2日以來,中、港投市下跌約一成。憤怒的股民紛紛湧到美、印、日駐華大使館微博留言宣洩對中國政府的不滿。

///習近平與普京通電話,互致新春問候

另外,據新華社報道,在同一天,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互致新春問候。習近平表示,雙方要密切戰略協作,捍衛各自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內政;雙方要培育兩國合作新動能,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中央台新聞聯播報道,普京說期待與習近平繼續保持密切交往,引領兩國各領域合作取得新進展,又說俄方願意與中方加強地區及國際多邊框架內的溝通協作,維護多邊主義,維護各自正當利益;俄方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在台灣問題上挑釁中國的危險行為,相信任何阻遏中國和平統一的圖謀,都不會得逞。 兩人亦就當前國際及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一致同意在新的一年繼續保持密切交往,就中俄關係和共同關心的戰略性問題深入交流。

#春節團拜會 #中國經濟 #習近平 #普京

=============
// 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講,周三(28日)辛苦香港記者了。 三條大新聞:預算案,23條立法結束諮詢以及夏寶龍結束訪港同日發生,香港傳媒工作者疲於奔命。正當大家集中精神狂做預算案以及23條結束1個月短命諮詢。夏寶龍結束訪港叫李家超帶話的「回馬槍」透視香港政局的變化,重要性不亞於前兩者。 夏寶龍的經濟發展「三大重點」以及地區治理「三大重點」揭示,正處於內外交困苦無出路的香港外爭內鬥的新發展。//

【夏寶龍訪港.拆局|外挺自由人權「軟對抗」羅奇 內批地區管治民青局受壓】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夏寶龍訪港拆局|外挺自由人權軟對抗羅奇/

#之江新軍 #人權 #反送中 #夏寶龍 #李家超 #民青局 #羅奇 #習近平 #追新聞 #thechaser
======================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the_chaser_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香港同盟會2.0
Photo
【逾30年總理記者會「破例」被取消】
【歷年總理記者會 造就不少經典場面】

繼中共20屆三中全會異常遲遲未開,為期7日的全國人大會議周二(5日)開幕,大會發言人突宣布,歷時30多年的閉幕總理記者會,今年起取消,消息震撼各界。有分析指,變相唯一一次中共國家級領導人面向中外記者的直播機會亦「被消失」,難免令人質疑中共透明度「開倒車」,總理地位矮化「非新鮮事」,不排除為免曝露當時經濟解困「乏術」,又相信習近平及其權力核心,愈趨向為鞏固權力一再「破例」而不再多加解釋。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周一(4日)開幕,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同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媒《中新社》記者問及,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閉幕後,是否獲邀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大會發言人婁勤儉的回應令在場人士驚訝。

婁勤儉說:「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如無特殊情況,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本台分析指,即使官方有「正面」說法,但由於中共政府本身的透明度不高,事件難免令人「負面地聯想、質疑開倒車」。

劉銳紹說:「取消總理記者會,自然地減少了李強的曝光機會。第二、這類記者會上,一定有很多外界、外國記者提問敏感話題,取消了就可避免此尷尬情況……未來2、3年又能否拿到新政策出來呢?若不能交出未來宏圖,那倒不如就不搞了。」

李強曝光率被削,早於去年中共建黨74周年招待會上出現。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打破了中共的慣例,在非「逢五逢十」的年份,取代國務院總理致辭,而今次取消總理記者會事件,有意見指進一步反映總理地位被降低;劉銳紹則認為,歷來總理地位矮化「非新鮮事」,反而有一點更值得注意。

劉銳紹說:「未來可見,官方會按其需要,修正以前行為而不理效果、亦不多作解釋。正如三中全會不再如中共黨章中所指的『至少一年舉行一次』,亦改變了又沒公布,改變原因又沒人知道,是個人決定抑或集團決定,亦是沒人知道。」

自1993年起,中國國務院總理現場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常態化、制度化」,一直是兩會的焦點之一。雖然記者會經過事前綵排,但亦是中國國家級領導人每年唯一一次的問答電視直播,讓外界了解總理對內、外政策的己見。李鵬、朱鎔基、溫家寶、李克強的總理任期內,都按照慣例召開記者會,造就不少經典場面。

其中,朱鎔基曾定下記者會規矩,包括「要盡可能把提問的機會給境外記者」、不要事先安排,記者提甚麼問題都可以」。在1998年的總理記者會上,朱鎔基曾被前TVB記者譚兒問道:「你覺得當年的六四事件,對於你現在新的政府來看,有何經驗可避免類似經驗?或是會不會成為你的歷史包袱?如果你再來香港,有人向你請願要求『平反六四』你會有何看法?」

朱鎔基說:「對於發生在1989年的政治風波,我們的黨和政府即時作出了果斷措施,很好地穩定了當前的局勢,對此我們全黨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至於剛已故、以「務實」見稱的上任總理李克強,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舉行的兩會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會上,他的一番言論被指向宣示脫貧成果的習近平「打臉」:「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

不過,在習近平權力急速高度集中下,總理「直抒己見」的場面似乎已告落幕。

#習近平
#李強
#總理記者會
#開倒車
#權力集中

=================================
【「兩會」期間習近平罕見翻報告】 
【疑敲枱訓示人大委員長 】

為期7日的14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周一(11日)在人民大會堂閉幕,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表示,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凝聚了共識,明確了任務,堅定了信心。不過有傳媒報道,「兩會」期間,坐在主席台中央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向來端坐如山,罕有翻開放在身前桌面的報告,但這次他不僅翻開報告,還拿起報告對人大委員長趙樂際講話,表情嚴肅,不時點著報告甚至敲敲桌子,氣氛凝重。

香港《明報》上周六(9日)報道,在上周五(8日)的全國人大全體會議上,趙樂際及最高法院院長張軍、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應勇進行「兩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報告。在張軍宣讀報告期間,一直認真看報告內容的國務院總理李強似乎發現了什麼問題,持報告轉身跟習近平說話,坐在李強旁邊的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不久加入討論,在一旁的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和北京書記尹力其後亦聊了起來。

之後習近平大部份時間認真看報告,甚至拿出筆在報告上寫下幾個字,而李強及王滬寧仍時不時交換意見,習近平也不時插話,連坐在王滬寧身邊的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都詢問了情況。

當應勇發表報告時,這場「大討論」又加入了坐在習近平另一邊的趙樂際,報道描述,習近平當時拿起報告面向趙樂際講話,表情嚴肅,不時點著報告甚至敲敲桌子,百公尺外的記者也似乎感受到些許凝重氣氛。在長達3分鐘的時間內,趙樂際一直側身聽講,習近平最後將報告輕拍在桌上結束談話,趙樂際則趕忙拿起筆開始寫字,後面的應勇宣讀報告期間,趙樂際幾乎沒再抬起頭。

趙樂際在江澤民、胡錦濤主政時期爬到上高位,去年以來,趙樂際任中紀委書記時的多名下屬和其在青海任職時的多名舊部被查,引起外界關注。

2前年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在「20大」會場疑似欲翻閱桌上文件「被離場」,其時他坐在習近平左側,習向遠方召喚一名工作人員處理,結果胡非自願地被工作人員攙扶提前離場,但官方指胡錦濤是「身體不適」,當時事件也惹起諸多揣測。

#習近平
#全國人大
#趙樂際

=================================
香港同盟會2.0
Photo
【「23條」立法前美國駐華大使低調訪港兩天】
【分析:美改變對港外交策略】

港府接二連三反駁外媒對「23條」的質疑,多名親中派議員在美國領事館門外抗議,中美氣氛再度緊張。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於周二(12日)突然低調訪港兩天,出席外國記者會的閉門會議。領事館發言人稱,這只是「恆久不變的內政討論」,並沒有透露出席名單以及討論內容。有學者分析指,美國大使低調訪港,除了在地了解美商的想法,或想改變過往只作言辭批評的「發空炮」做法,準備通過「23條」之後較實際的外交策略。 

當立法會進行「23條」馬拉松式的審議、港府不斷反駁外媒有關「23條」報道之際,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在沒有公告下低調訪港兩天。周二(12日)在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陪同下,到位於中環的外國記者會出席非正式的閉門會議,會議成員包括外國記者會的董事會成員。

伯恩斯在港並沒有發表有關「23條」的評論,美國領事館發言人向《南華早報》稱,當中的會議是是「標誌著重新回復慣例、恆久不變的內政以及協調管理的討論」(mark the resumption of routine and longstanding internal policy and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discussions),並沒有指會議與「23條」有關。伯恩斯周二(12日)下午參觀西九龍文化博物館M+後,再沒有透露任何行程。

伯恩斯上任兩年以來多次接受訪問,但只談到對中國的看法,而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最近接受《彭博》訪問時,則要求釋放黎智英,反觀今次伯恩斯訪港則甚為低調。劉兆佳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稱:「縱使伯恩斯沒有談及『23條』,表面上他亦會向領事了解意見,這是很正常做法。」

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接受本台訪問分析指,在港依然有不少美商,相信伯恩斯藉此行主要了解商界對「23條」的看法,亦希望改變對港的策略,不想再「發空炮」;另外,美商不想放棄香港這個市場,通過「23條」之後還是要尋求對港的策略。

馮崇義說:「中國話是咬人的狗不叫,叫就不咬。 以前在言辭上很激烈,但沒有做好實事。他現在是想改變策略,再放高調,就沒有實際行動可以做出來。」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分析,中國駐華大使與香港港澳總領事在美國領事是同級別,沒有從屬關係,因此大使由北京到香港探訪「實屬罕見」。另外,劉銳紹又指伯恩斯在審議「23條」的關𘫡時刻訪港,亦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劉銳紹說:「這可能是一個美國的策略,無論他們做事或不做事也好,此行可能令市民更加覺得《基本法》『23條』通過之後,可能令大家的疑慮更多,這可能是一個是宣傳戰的策略。」

2022年上任美國駐華大使的伯恩斯在上月(2月)接受《60分鐘時事雜誌》訪問,講述他對北京與美資的看法。伯恩斯指,雖然中國經濟放緩,經濟發展對中國依然重要,但大前提是要有國家安全,因此中國需要控制大數據,他坦言:「在這裡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國家安全力量。」(What I perceive here is that the greater energy is with those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side.)

#23條
#伯恩斯
#美國駐華大使
#國安
#習近平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27日)在北京跟訪華的多間美國跨國企業領袖會面,力陳中國經濟發展未見頂,形容中國經濟健康及可持續。不過,美國傳媒引述有份與會的美企領袖匿名透露,與習的會面顯示中國當局無打算放鬆對經濟的管控,企業生意慘淡,對中國經濟信心非常低;又指中國的有錢階層現在很恐慌,正變賣私人飛機等富裕身份象徵的資產進行套現,希望盡量將財富轉離中國。

習近平在會面中又批評美方打壓中國經濟發展,例如進行晶片等尖端科技的封殺,強調中國不是美國的威脅。習並重申台灣是中國紅線,不容外國插手干預,一旦爆發核戰將會摧毀全人類,世界不應走到這方向。習又表示,中國的政治體系不會改變,中方尊重其他國家的體制,也要求外國尊重中國的體制。//

【中國經濟|美商界領袖晤習近平後吐心聲:「生意很差,對中國經濟信心非常低」】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美商界領袖晤習近平後對中國經濟信心非常低/

#中國經濟 #中美角力 #市場經濟 #美國企業 #習近平 #追新聞 #thechaser
===========================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 因發表「香港已玩完」(Hong Kong is over)文章引起中港官員連環反擊的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再度投下另一枚震撼彈。他出席上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後向傳媒踢爆,有關方面實施言論審查,禁止他在論壇時就香港問題發表意見。羅奇炮轟今屆論壇比歷屆更多制肘,無論在活動舉行之前、期間和之後,主辦方都明確表示他們不想公開聽到尖銳的問題,只希望著眼於「對中國有建設性的看法」。他不點名促請中港領導人以前任總理朱鎔基為楷模,對中港發展進行公開辯論,而不是動輒政治掛帥。 //

【香港玩完|羅奇疑文章踩紅線致香港演講內容被限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被揭言論審查】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香港玩完|羅奇疑文章踩紅線致香港演講內容被限/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朱鎔基 #羅奇 #習近平 #言論審查 #香港玩完 #香港經濟 #追新聞 #thechaser
========================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美國就香港通過23條向中港施加進一步壓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五(29日)宣布,向多名有份打壓香港人權自由的特區官員實施簽證限制後,美國總統拜登周二(2日)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時,親自就香港的新國安法向習近平表達關注。

這是拜登及習近平去年11月美國三藩市美中元首峯會後首度通電話。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在通話中表示,去年中美元首峯會後,中美關係企穩,但消極因素亦增加。習批評美國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打壓層出不窮,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愈來愈長。習批評,這不是去風險,而是製造風險。他警告,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剝奪中國的正當發展權利,中方不會坐視不管。//

【23條立法|和習近平通電話 拜登關注香港新國安法】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23條立法|和習近平通電話-拜登關注香港新國安法/

#23條立法 #布林肯 #拜登 #習近平 #追新聞 #thechaser
===========================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德國總理訪華團嚴防竊密】
【不帶私人手機避用中方提供網絡】

德國總理朔爾茨周日(14日)展開對中國3天的國是訪問,先後到重慶和上海,周一(15日)晚乘專機抵達北京,翌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台國賓館會面。 《德國之聲》報道,朔爾茨訪華代表團啓程前要接受網絡安全訓練,並根據外交部、聯邦憲法保衛局(BfV)等建議採取預防措施,例如盡量攜帶不存儲敏感數據的空白手機,以及不要使用別人的充電器。

隨團記者都收到了德國安全部門的警示,指北京當局對國家進行全面監控,很有可能採取主動的間諜行為,因此建議盡量不要攜帶私人電子產品,包括手機、個人電腦、平板等,在中國境內只使用不連接企業或機構內部網路的電腦,手機也只儲存「最為重要的極少數號碼和數據」。代表團成員大多都遵照警示,將可連接內網的設備留在德國。

當局還提醒訪華團成員要保持「最高層級的警覺」,並維持「極度的不信任感」,具體而言,就是在中國期間重要資訊和儲存設備絕不能離手,因為旅館客房和保險箱並不保險;即使要暫時放下手機等設備或重要文件,也必須存放在專用密封袋,以便一眼就看出密封袋有否被打開過。

德國情報專家指出,中國政府窺探電子設備的危險無所不在,須時刻小心,甚至連他人的充電器也不要使用,否則存在手機或電腦的資料有被讀取的風險,而酒店等公共場所的無線網絡也盡量不要使用,尤其是中方主動提供的;即使在沒有手機等設備的場合交談也有可能被竊聽,包括車內或室內,故跟德國境內工作單位的通話也應盡量避免。

離開中國也不代表可以掉以輕心,當局建議更改手機、電腦等密碼,並全面檢查有否被安裝惡意軟件。聯邦憲法保衛局指出,由於許多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都是來自中國,故㩦帶有關設備前往中國後,必要時應予報廢。

防範中國並非特例,去年11月,英國《金融時報》曾報道,四大會計師行之中的德勤(Deloitte)和畢馬威(KPMG)要求部份在美國的高級主管,前赴香港時改用一次性的「即棄式手機」(burner phone),並引述一名全球顧問公司的高層稱,部份高層員工因無法攜帶慣常使用的行動裝置而不願前往香港。

#朔爾茨 #習近平

=================================
【習近平終與布林肯會面】
【籲兩國不要互相傷害】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是20天之內第二位訪問中國的美國政府高層,在周五(26日)第二日的行程,先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以及公安部長王小洪等高層會晤。然而官方一直未有公布,布林肯在離開中國前,會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就在下午官方才宣布兩人會面的消息。習近平提出「四個應該」籲推進兩國合作,而布林肯則希望釐清歧見、管控分歧。

布林肯周五(26日)在中國進行最後一天訪問,各界關注,原身在重慶考察的習近平,會否返回北京與布林肯會面。結果在布林肯與王毅會面過後,官方宣佈習近平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布林肯。現場仍和布林肯去年訪華一樣「以上對下」方式擺設,習近平坐在主席位置。他致辭時提及,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的中美關係歷經風風雨雨,給了不少重要啟示,
習近平說:「兩國應該做夥伴,而不是對手;應該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傷害;應該求同存異,而不是惡性競爭,應該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中美加強對話、管控分歧、推進合作,不僅止是兩國人民的普遍願望,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布林肯就回應表示,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進展,特別是在軍事交流、禁毒、人工智慧的未來等方面,他表示將繼續加强兩國人民之間的聯繫。
布林肯指:「我們致力維護及加強彼此間的溝通渠道,最終以負責任的方式化解雙方分歧,這樣我們可避免任何誤傳、誤解和誤判。」

#中美關係 #習近平 #布林肯

=================================
豬頭真喺唔知醜!講緊自己句句中!
香港同盟會2.0
Photo
【陝西老師發影片向習近平「借錢」買樓】 
【借歷史人物勸諫習勿當商紂王】

上星期五(26日),社交媒體X中文博主「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發布了一條影片,內容是陝西一名教師喊話習近平,希望向習近平「借錢買樓」,並藉機送上控訴地方政府藉房地產剝削民眾、以及當前經濟危機等諸多社會問題的文章作為「禮物」,更暗指自己今日的做法為「死諫」。

這位教師表示,近年遇到一些困難,因為儲不夠買樓首期,婚姻也一直擱淺。而他的收入相當有限,親戚朋友也因為買樓而一貧如洗,因此無法指望親戚朋友的幫忙,所以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向習近平借錢買樓」。他強調,因為中國的輿論通道是堵死的,只能「翻牆」來求助於習近平。

隨後他表示,自己在影片的言論並非心血來潮,雖然自己是窮人,也恪守求人辦事肯定不能空手而來的傳統,於是將所寫文章作為誠意「禮物」。他也以反諷方式,表示這些文章可以讓習近平更深入地了解地方政府和國內輿論系統,這幾年對人民做出的「巨大貢獻」。

這位教師在展示的一篇長文指出,目前已進入1949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局面,但當局卻用輿論監管的武器,來打意識形態訊息戰。有可能預感自己的影片和文章會觸怒當局,在影片的最後,他還說:「我的願望是成為魏徵那樣的人,但可能結局是比干」,並希望當局不要株連家人。

魏徵為一代名師,曾輔佐唐太宗創立歷史上的「貞觀之治」大業;而比干則為商紂王時的宰相,傳言因諫言王而被處以極刑。

巴黎藝術家、「自由廣場」運動重要成員蔣不向本台表示,這位教師在影片中說出魏徵和比干兩個歷史人物,也許是一種頗有智慧的自保策略,亦有可能是給習近平出的一道選擇題。但就如早前戶晨風在直播中遭遇網友質問「習是不是獨裁者」事件,儘管戶晨風斷然拒答並關閉直播間,但由於事件已傳播廣泛,他依然難逃帳號被封命運,因此這位教師還是有可能面臨一定風險。

中國人權律師包龍軍在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這位教師向習近平「借錢」,更像是一種「行為藝術」,但從過去的案例來看,涉及中國最高領導人名諱,當局都會強力維穩,因此他呼籲公眾關注這位教師的處境。

包龍軍說:「其實他也就是用這種行為藝術來表達一下不滿,他的危險度肯定是馬上他就會被維穩。他這個視頻,別說含『今上』(習近平)這三個字了,其他一些敏感詞,那他很快就有可能被當地的公安找上門。就是被拘了,家人若不吭聲,外界也不知道。」

蔣不又表示,透過影片可以真切感受到中國經濟衰敗現狀,過去中共的合法性很大一部分要靠經濟成長來維持,由經濟下跌導致的民怨沸騰很可能直接危及政權。他也認為,這位教師的影片也顯示中國草根民眾中不乏反抗者,只是在當局的言論管控中很難發出聲音。他呼籲外界不要苛責反抗者是否舉起價值、民主等大旗,百姓先從自己的私權抗爭,在未來就會促成改變。

#習近平
#陝西教師
#借錢買樓
#中國經濟衰退

=============
香港同盟會2.0
Photo
【法、歐、中峰會】
【歐盟警告會毫不猶疑作出強硬決定】

正在法國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三方會談。馬克龍和馮德萊恩就公平貿易、俄烏戰爭、中東問題向習近平施壓。馮德萊恩在會後提出警告,歐盟隨時準備好對中國作出強硬決定,以保護歐洲經濟和安全。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榮軍院廣場,為習近平舉行歡迎儀式。在歡迎儀式之前,習近平與馬克龍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三方會談。

習近平強調,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希望中法關係、中歐關係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習近平說:「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作為這個世界的兩支重要力量,中歐雙方應該堅持伙伴定位,堅持對話合作,深化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凝聚戰略共識,開展戰略協作,推動中歐關係穩定健康發展。」

馬克龍就表示,國際形勢令歐中對話比以往都更重要,又強調雙方需要確保向所有參與者,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馬克龍又表示,三方會晤將討論烏克蘭戰事和中東局勢,並就這些問題進行協調。

馮德萊恩語調就較為強硬,她表示,維持與中國交往,是要保證相互尊重、避免誤解,並強調遵守國際規則的重要性。

她說:「中國和歐盟和平安全與及國際秩序有效運作上有共同利益,尤其是面對歐洲、中東、中亞動盪的局勢,我們要決心制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確立公平而長久的和平。」

馮德萊恩在會後見記者,表明除了貿易公平,還警告中國不可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歐盟隨時準備好作出強硬決定。

馮德萊恩說:「總而言之,歐中關係是複雜的。我們會保持頭腦清醒、富建設性、與及負責任,因為中國公平對待對大家都有好處。與此同時,歐洲會毫不猶疑作出強硬決定,以保謢我們的經濟和安全。」

#習近平 #中法關係 #中歐關係 #習近平訪歐

=============
香港同盟會2.0
Photo
【習近平訪法迎來連場示威】
【法國《世界報》:不可把他當朋友】

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期間,不斷釋出善意,但法國民間的反中情緒仍然高漲,巴黎多處出現反中示威。法國《世界報》的社論更指出,不與中國對話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也不可把習近平當成朋友,只有統一的歐洲,才有機會令北京傾聽。

法國《世界報》題為〈馬克龍會習近平:與中國對話,但別抱幻想〉(Macron's meeting with Xi:Talking to China, without illusions)的社論稱,面對世界第二強國,法國不可單打獨鬥,對中方即將給予的阿諛奉承過於敏感,是行不通的;中國一直說「希望有一個強大的歐洲」,但中國的真實意圖是削弱西方民主國家,進而破壞跨大西洋關係甚至歐盟本身,因此,中國才會在2012年4月發起歐洲17國加中國的「17+1峰會」這一主張。

社論認為,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法中兩國建交時曾說:「決定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絲毫不涉及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認可,法國只是承認世界的本來面目」,這句話至今仍發人深省。

因支持「八九學運」被迫流亡法國的資深民主人士、「四通公司」前創始人萬潤南向本台表示,習近平的訪談之旅意在拉攏歐盟以對抗美國,但在歐盟非常在意的俄烏戰爭這個原則性問題上,料習近平還會重複過去的老調,無法扮演明確的促成戰爭停止的角色,因此此行不會達到目的。

萬潤南說:「中共傾向中國和歐洲之間(達成)反美的統一戰線,馮德萊恩、馬克龍也是希望習拿出有成效的實際行動來,說服普京停止俄烏戰爭,但是我覺得習做不成,馬上他回去要接待普京。俄烏戰爭俄羅斯能夠堅持到經濟上是靠中國輸血。歐洲、中國很難統一戰線嘛。」

萬潤南也指習近平此行訪問三個歐洲最親中的國家,儘管歐洲決策機構不斷提出反制中國的議案,但一些歐盟國家出於利益考量,依然選擇和中國合作。因此歐美在對華貿易政策上不能達成協調一致的阻擊行動。

習近平周日(5日)抵達巴黎,隨即迎來連場示威。法國巴黎藏人和維吾爾人分別發起了兩場抗議活動,其中藏人組織的抗議活動有超過兩千人參與,藏人組織還在習近平車隊經過的橋上懸掛了「Free Tibet」的巨型條幅,抗議聲浪覆蓋了中國官方組織的數十人歡迎隊伍。

#習近平 #中法關係 #中歐關係 #習近平訪歐

=============
香港同盟會2.0
Photo
【馬克龍「婉轉」要求保證不援俄】
【習近平籲別藉戰爭「抹黑」中國】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一(6日)下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雙邊會談,會後舉行了30分鐘的聯合記者會,有別於當日上午的歐盟、法國與中國三方對話聚焦貿易平衡,法中兩國領袖會面主軸是區域衝突,馬克龍表達對東亞危機的擔憂並提及台海局勢,習近平則呼籲別藉俄烏戰爭「抹黑」中國。

馬克龍在聲明中強調對國際法的尊重,藉機要求北京保證不會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他謂,尊重中國與俄羅斯過去的聯繫,並讚揚北京不提供武器及避免支援莫斯科的承諾,同時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品出口。馬克龍說,他向習近平解釋,俄烏衝突對歐洲安全的影響,以及歐洲在必要時支持烏克蘭的決心,但法國不打算改變莫斯科政權,並希望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有助評估和平前景。

除了攸關歐洲生存的俄烏戰爭及中東地區衝突,馬克龍透露在會談中還提及台海緊張局勢。他說:「我們談論了對東亞危機的擔憂,包括海峽兩岸,以及在加速彈道導彈和核武計畫的北韓」。

習近平表示,在當前世界百年變局、亂局下,中法要堅持獨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戰或陣營對抗;要堅持相互理解,共同促進多彩世界的和諧共處;要堅持高瞻遠矚,共同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反對脫鉤斷鍊、築牆設壘。他強調,中國不是危機製造者,也非當事方、參與方,呼籲不要「利用烏克蘭危機甩鍋、抹黑第三國,煽動新冷戰」。

事實上,馬克龍去年已呼籲習近平「令俄羅斯恢復理性」,但是未見北京採取任何行動。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說:「法國當局追求的兩個目標其實互相矛盾,一方面要讓習近平相信,幫助歐洲人施壓普京結束戰爭符合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勸習近平不要向他的俄國朋友輸送武器。簡而言之,我們認為習近平可以幫助我們,但同時又擔心他可能幫助普京。」

法籍歐洲議會議員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批評,法國政府「以俯首弭耳的方式隆重歡迎一位獨裁者」;《新觀察家》雜誌(Le Nouvel Obs)更直接以「法國盲目:我們將犯下對普京一樣的錯誤」為標題。

在貿易方面,馬克龍感謝習近平對干邑白蘭地(Cognac)反傾銷調查的「開放態度」,並謂法國希望產品能持續進入中國市場。今年1月,中國針對產自歐盟、容量200公升以下的進口白蘭地實施反傾銷調查,為期一年,但特殊情況下可延長6個月,中方此舉被認為是針對法國,以及反制歐盟調查中國電動車。法國外交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中國在調查結束前,不會對法國干邑白蘭地徵收關稅,而法方送給習近平的禮物就包括干邑白蘭地。

#習近平 #馬克龍 #俄烏戰爭 #中法關係

=================================
// 台灣立法院門外重現2014年太陽花運動逾萬人大集會。大批民眾響應台灣民間團體號召,周二(21日)早上9時起冒雨在立法院外聚集,抗議立法院佔逾半議席的國民黨(藍營)及民眾黨(白營)黑箱作業,粗暴審議國會改革草案。集會人數由早上3,000人至下午6,000多人,大批民眾下班下課後從四方八面湧入,1.5萬人把現場擠得水洩不通。在台經營茶餐廳的港人到場擺攤支持,有台灣人宣示光時旗,強調不希望台灣有另一個香港特首李家超。 //

【太陽花運動2.0・追直擊|1.5萬人冒雨圍立院轟藍白黑箱作業 台人舉光時旗鬧爆習近平「不希望台灣有另一個李家超」】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直擊|台逾萬人冒雨圍立院轟藍白黑箱作業/

#23條 #反送中 #台灣 #國民黨 #太陽花運動 #李家超 #民眾黨 #民進黨 #立法院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習近平 #賴清德 #香港 #追新聞 #thechaser
=========================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香港同盟會2.0
Photo
【習近平問中國獨角獸企業銳減原因】
【網民:做大等著被國有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四(23日)在山東考察期間召開企業家和專家座談會,聽到有關創新與投資的發言時,習近平問「我們的獨角獸企業新增數下降的主因是甚麼?」《人民日報》當日的報道未有提及是否有人回應,只含糊地寫道「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清單』亦是『改革清單』。」有分析認為,中國將調動國內資源培育本土獨角獸企業,同時降低對外國風險資本的依賴。

《南華早報》報道,根據胡潤研究院4月發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數據,全球有1453間獨角獸企業,美國佔700多間,中國只有340間,而去年中國新增的獨角獸企業數量為56間,較前一年的74間為低。經習近平一問,網民積極給予解答,「主要是沒人敢投資了和做大了,做大等著被國有嗎?」、「線下所有允許民營從事的行業都已經被線上嘩啦(形容倒塌散落)一遍,再嘩啦就和體系內搶飯吃了」,有人甚至直言習近平本人就是問題的答案。

2015年至2018年,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曾被視為獨角獸的沃土,但2018年後,受到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去風險、脫鉤戰略等因素影響,加上美國總統拜登去年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對中國敏感技術的投資,包括半導體和人工智能,如今已大相逕庭。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提交「關於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表示,獨角獸企業代表數字經濟創新能力和未來發展的方向,但當下數字企業創新與投資活動卻正在減少,而造成中國新增獨角獸企業數量銳減的原因很複雜,其中包括政策原因,「我們有時會出台一些收縮性政策,導致企業不敢發展」,最終形成的結果是,大家都願意去做一些比較安全的事情,對於有風險的領域不敢投入。

美國博欽(Perkins Coie)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合夥人齊默曼(James Zimmerman)表示,北京當局近年改變政策,將一間間科技公司打壓成國家公司化的工具,中國的科技環境已非創新人才的避風港。他指出,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削弱將阻礙未來的跨境合作,由於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中國企業將繼續被孤立難融入全球,如要在中國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格局,初創企業則需要看到一個促進創新,以及資訊共享的活躍生態系統。

報道引述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信強稱,中美脫鉤趨勢已影響中國未來的獨角獸企業,中國得想辦法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同時利用更多的國內風險資本(Venture Capital)和資源來培育企業。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政治局在4月的會議上積極呼籲「耐心資本」,期待擁有長期、風險承受能力更強的資金給予中國初創企業和科技更多動力,近日更註冊成立國家大基金三期,註冊資本3440億元人民幣,以促進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

#獨角獸企業 #習近平 #中美脫鉤

=============
【 習近平再次警告要整肅軍隊】
【是否要為彭麗媛任要職護航?】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兼總書記習近平,突然到中共「革命聖地」 延安召開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強調,解放軍面臨錯綜複雜的政治考驗,強調要剷除腐敗滋生的條件,加強監管高級幹部履職用權。
日本《讀賣新聞》周一(17日)引述北京外交消息,習近平可能考慮讓61歲第一夫人彭麗媛擔任重要職務。彭麗媛過去為擁有少將軍銜的軍中歌手,2017年卸任軍事藝術學院院長後,職務不詳。有傳聞指彭麗媛新軍職為「中央軍委幹部考評專職委員」,那麼她在中共軍隊中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
據中央台新聞聯播報道,在延安召開的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周一至周三在陝西延安召開,「就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政治建軍有關重大問題,作出研究部署。」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貫徹落實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牢牢把握政治建軍時代要求,鍛造忠誠乾淨擔當、堪當強軍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為強軍事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詳細報道: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xijinping-ccp-06192024132415.html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cn-congress-06182024120929.html
#習近平
#彭麗媛
#解放軍
#中國
#中共
#CCP
#江青
【習近平著作旁擺放「諷習作品」】
【中國書店成隱晦反習場所】

中國各地書店疑成為反習的新場所。網上近日熱傳有關習近平著作旁擺滿包括《換屆》、《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等書籍,以暗諷其作品的圖片。評論指,事件顯示習近平已失去民心,民眾以隱晦抗議方式表達不滿。

社交平台X博主「李老師不是你老師」近日相繼發布多張來自中國各地書店的圖片,在習近平的著作周圍,擺放諸如《換屆》、《小熊維尼》、《大國的崩潰》、《審判希特勒》、《千古一帝秦始皇》等書籍,疑借書名影射和抗議習近平獨裁統治。

最新一宗事件發生在上周,一張杭州某書店的照片顯示,小說《換屆》與 2023 年版的《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大綱》並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在要求習近平下台。

當然,能夠擺放在中國書店的書籍為過審作品,《換屆》也並不是異議作品,而是借一個虛構的城市「臨錦」遭受洪災期間,謳歌正值換屆的中共官員「摒棄官僚主義」、「敢作敢為」的作品。而該書的作者張平曾任山西省副省長、中國政協委員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

不過,近日包括上海、廣州、香港等地都有類似的圖片在網上熱傳,尚不清楚是書店員工精心布置,還是顧店有意為之。

旅居日本的知名時評人「五岳散人」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因習近平總是在不同的主題上為中國人、甚至為全世界「指明方向」,其無知專橫形像引人反感,所以大家選擇用風險度較低的方法隱晦抗議。

「五岳散人」說:「這幾年習近平的威望急劇的降低,他沒有實際的能力,但是他又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特別牛B的人物,就是一個小醜他非得說長得比金城武還帥。再加他又沒有能力讓人們過上經濟上好的日子。自從白紙運動之後,恐懼感以及包括對他的這種厭惡感在急劇上升的這種狀態,大家願意用這種模式,在危險度降低的情況下隱䀲的罵人,知道的人會心一笑,甚至於即使想舉報也沒有辦法說這有甚麼問題。」

「五岳散人」指出,對於長期處於禁言狀態下的國民來說,這種隱晦抗議方式具有解構極權的作用。

「五岳散人」說:「這是中國的文人在多少年高壓統治之下所特別的表達模式嘛 ,恰恰是這種模式直入人心,就像一次行為藝術,它的這種影響和讓人家有共鳴的模式,它是某種程度的解構、袪魅嘛。」

#習近平 #中國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