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3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拐卖 #失踪 #儿童 #未成年 #统计

【公安部:今年以来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8307名】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今年伊始至11月30日,公安机关成功侦破拐卖儿童积案290余起,抓获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690余名,累计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8307名,其中失踪被拐人员与亲人分离时间最长达74年,“团圆”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11月30日,在各地已成功找回的8307名历年失踪被拐儿童中,失踪20年至30年的有2074名,失踪30年至40年的有1428名,失踪40年至50年的有295名,失踪50年至60年的有150名,失踪60年以上的有83名。

内详👉(中国日报)
#山东 #阳谷 #拐卖 #户籍 #未成年

【山东阳谷警方调查孙卓符建涛户口办理问题】

关于近日备受关注的孙海洋之子孙卓及另一儿童符建涛被拐案,山东聊城阳谷县公安局9日凌晨发布情况通报:

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对被拐孩子户口办理问题展开调查,初步查明:孙卓,即孙海洋之子,现用姓名为国某,户籍地在黑龙江省某市。报道中涉及的另一名被拐儿童符建涛,现用姓名为吴某某,户籍地在本县。

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凡涉及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将严肃处理。(中国新闻网 @微博)
乌鸦观察
#山东 #阳谷 #拐卖 #户籍 #未成年 【山东阳谷警方调查孙卓符建涛户口办理问题】 关于近日备受关注的孙海洋之子孙卓及另一儿童符建涛被拐案,‌山东聊城阳谷县公安局9日凌晨发布情况通报: 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对被拐孩子户口办理问题展开调查,‌初步查明:孙卓,‌即孙海洋之子,‌现用姓名为国某,‌户籍地在黑龙江省某市。报道中涉及的另一名被拐儿童符建涛,‌现用姓名为吴某某,‌户籍地在本县。 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凡涉及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将严肃处理。(中国新闻网 @微博)
#黑龙江 #北安 #拐卖 #户籍 #未成年

【黑龙江北安回应孙卓户籍事件】

记者15日从黑龙江北安市公安部门获悉,电影《亲爱的》原型人物孙海洋之子孙卓(现用姓名为国某)的户籍地为北安市海星镇。

据了解,北安市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现初步查明,2007年12月12日,有关人员使用违规办理的出生医学证明、村委会证明、虚假的父母结婚证复印件等材料,为国某违规在北安市海星镇落户。目前,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对涉事人员作进一步调查。当地表示,将对此事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后续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2007年10月9日,4岁的孙卓在深圳白石洲被人拐走。2021年12月6日,寻子14年的孙海洋与儿子孙卓在深圳相认。(新华社)
#观点 #Opinion #江苏 #徐州 #丰县 #女性 #精神疾病 #公信力 #拐卖 #现代化 #社会治安

【徐州事件:人心不古与社会治安、现代化与互联网普及

网络上或现实中有时候会听到有的观点说: 以前的人好,现在的人心都坏了。

这其实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理解偏差,徐州那件事所掀起的网络风暴,正是一个很清晰的观察角度。

拐卖犯罪,甚至合法的人口买卖,自古就是人类社会的常规操作,几乎与文明史伴随始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历史常态”才被打破,距今只有短短七十年的时间。

八十年代社会混乱,再度沉渣泛起。人口拐卖虽然比建国前收敛多了,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触目惊心。犯罪高峰期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2000年代初期。

这种社会治安混乱是整体性的,比如著名的“打死车匪路霸有奖”。

但在2010年进入互联网2.0时代之前,这些信息传播都比较有限,从时效性和冲击力上都与今天无法相比。

就像徐州那件事,放到今天,只要是中文互联网上的人,都有可能看到。但如果在八九十年代,那就是只有当地最近的人才可能听了一耳朵。

所谓“民心淳朴”、“以前的人善良”,其实从来都没有经历过今天这样的严格检视。

“民心淳朴”不代表不作恶,甚至在前现代社会氛围下生活的人,不认为这是一种作恶,完全可以很“淳朴地”去做这样的恶。

比如买个女人回来生孩子,这怎么了,我花钱自己娶的,千百年来很正常啊,关你什么事?警车如果进去解救,搞不好是要被“淳朴正义”的民众乱棍打出来的,过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能打败前现代性的,只有现代性。这个过程中会暴露大量的历史问题,但这不是“现在人心坏了”,恰恰相反,是公众的道德感大幅提升了,只是丑恶会被现代人更严格的检视。

中国社会治安的迅速彻底好转,也就是在最近十几年才逐渐完成。其背景是过去几十年厚积薄发终于成功的工业化。公路修通了,人能出的去;深山里网络搭建了,人知道了外面的事;工业发展需要劳动力,可以进入城市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同时,天眼监控向全国铺开,基层组织的恢复都使得社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了。

社会治安的快速好转,才使得人们的“道德底线”大大提高,过去被默认的事情,放到今天才会“惊诧”。加上网络的普及,原先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才会拿到阳光下晒一晒。

这些都是“现代性”带来的,和“民风淳朴”、“道德教化”的关系都比较有限。

一个前现代社会,必然存在天量的黑暗和丑陋。无论是“陶冶心灵”、“有信仰”的旧西藏,还是“大师辈出”的民国。徐州这事,要是放到民国时代,就是完完全全的社会常态,没什么人会在意。但在今天,前现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点历史残渣,就能让现代人看到之后抑郁焦虑痛苦,年都过不好,要怀疑人生了。这反映的就是社会道德水平的大幅提升,说明今天的“社会人心”远比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段里都善良高尚。

昨晚丰县又发布了第二份通告,但仍然没有完全回应网友疑问。这里面确实是有过去的历史遗留问题因素,但如今也是2022年的社会了,即使是历史遗留问题,也应该拿出勇气和重视,与前现代的最后遗留,做个彻底的了断。这些工作如果县里做起来难,那么希望更高层级的官方介入治理,不负今日之社会人心。(2049年的世界 @微博)
乌鸦观察
#江苏 #徐州 #丰县 #后续 #女性 #精神疾病 【0130 关于网民反映“生育八孩女子” 情况的调查通报】 县联合调查组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就网民关心的相关问题,‌先后走访调查董某民及其家人、邻居、时任和现任镇村干部等人员,‌并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杨某侠(此姓名为董某民所取)于1998年6月在欢口镇与山东鱼台县交界处流浪乞讨时,‌被董某民的父亲董某更(已故)收留,‌此后就与董某民生活在一起。生活中发现,‌杨某侠有智障表现,‌但生活尚能自理。在办理结婚登记时,‌镇民政办工作…
#江苏 #徐州 #丰县 #后续 #女性 #精神疾病 #走失 #拐卖

【徐州发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进展情况:原籍云南非本地人,走失抑或拐卖仍在调查,八个孩子均为亲生,董某民仍在调查

1月28日以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针对此事暴露出的问题和网友关切,徐州市委市政府及丰县县委县政府分别成立联合调查组,组织力量走访基层派出所、镇村干部群众,调阅档案资料,咨询相关法律专家。目前,杨某侠的身份已经公安部门调查认定,有关部门对八个孩子与董某民、杨某侠的关系作出了鉴定。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对此事中涉嫌失管失察 #失职 #渎职 等问题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关于杨某侠身份问题,调查组通过查阅董某民、杨某侠婚姻登记申请资料,发现其中含有“云南省福贡县亚谷村”字样,当即派员赴云南进行核查。调查人员以福贡县亚谷村为重点,并扩大至周边多个乡镇开展调查走访,同时发布协查通告。警方通过查阅户籍底册,组织亚谷村村干部及村民比对照片、口音,确定杨某侠原名为小花梅(父母已故),云南省福贡县亚谷村人。据小花梅的亲属和同村村民回忆,小花梅1994年嫁至云南省保山市,1996年离婚后回到亚谷村,当时已表现出言语行为异常。据小花梅亲属反映,同村的桑某某(女,当时已嫁至江苏省东海县)将小花梅带至江苏治病。目前,丰县警方已找到桑某某了解情况,桑某某称,当年她是受小花梅母亲所托,带小花梅到江苏治病并找个好人家嫁了,两人从云南省昆明市乘火车到达江苏省东海县后小花梅走失,当时未报警,也未告知小花梅家人。后续调查情况将适时公布。

联合调查组组织市县两级医疗专家对杨某侠精神分裂症进行会诊,并实施综合治疗,目前杨的精神状况趋于稳定。入院检查结果表明:杨某侠牙齿脱落因重症牙周病所致,其他健康指标正常。

经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DNA鉴定,八个孩子和董某民、杨某侠均符合生物学亲子关系。

公安机关已对董某民是否涉嫌违法犯罪开展调查,有关情况将适时公布。后期将根据对董某民的调查处理情况,依法确定对其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

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将从此次事件中深刻汲取教训,健全工作机制,落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困难群体的帮扶保障。(徐州发布 @微博)

注:
1月28日,据“丰县发布”信息,“经初步调查核实,网民反映的女子为杨某侠,1998年8月与丰县欢口镇董某民领证结婚,不存在拐卖行为”。
1月30日,据“丰县发布”信息,“杨某侠(此姓名为董某民所取)于1998年6月在欢口镇与山东鱼台县交界处流浪乞讨时,被董某民的父亲董某更(已故)收留,此后就与董某民生活在一起”。
#江苏 #徐州 #丰县 #后续 #女性 #精神疾病 #走失 #拐卖 #流量 #广告

【徐州生八孩父亲接广告 法治日报:蹭流量也要讲公序良俗

这几天,江苏徐州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中的孩子父亲董某民,和一些商家合拍的宣传短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愤慨。此前,有网友曝光,徐州丰县一女子被铁链拴住并生育8个孩子,引起网友强烈关注,“女子生育八孩”事件也就此进入公众视线。当地对此先后发布情况说明与调查通报,称对相关情况和违法行为展开调查,其中提到,男子董某民行为涉嫌违法,公安机关已对其展开调查。

一名涉嫌违法的人居然能作为“流量名人”承接“业务”,显然不能让人理解与接受,这也是引发网民愤慨的关键点之一。但也有网友指出,这些视频是在有关部门介入之前录制的,当时这些商家或许正忙于蹭流量做宣传,并未注意董某民是否违法。

这些蹭流量的商家究竟想起到什么样的宣传作用,想凸显产品或者服务的什么特质,我们不得而知。但就算拍摄、发布时间都在事件发酵之前,这些短视频也不会起到商家们预期的宣传效果。因为,一个将自己孩子的母亲用铁链锁住,只因自己有8个孩子而出名的“名人”,不仅与“正能量”无关,甚至与社会公序良俗相悖;指望其起到宣传作用的想法则更是荒谬。蹭这种“流量”,不仅不会让商家讨到任何好处,反倒暴露了相关人员为博取流量而毫无下限的难看吃相。(法治日报)(搜狐新闻)

(注:《法治日报》是中央政法委机关报,发此文章的微博已经删除)
乌鸦观察
#江苏 #徐州 #丰县 #后续 #女性 #精神疾病 #走失 #拐卖 【徐州发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进展情况:原籍云南非本地人,走失抑或拐卖仍在调查,八个孩子均为亲生,董某民仍在调查】 1月28日以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针对此事暴露出的问题和网友关切,徐州市委市政府及丰县县委县政府分别成立联合调查组,组织力量走访基层派出所、镇村干部群众,调阅档案资料,咨询相关法律专家。目前,杨某侠的身份已经公安部门调查认定,‌有关部门对八个孩子与董某民、杨某侠的关系作出了鉴定。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对此事中涉嫌失管失察…
#江苏 #徐州 #丰县 #后续 #女性 #精神疾病 #拐卖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处理情况:董某民涉嫌非法拘禁罪、桑某妞夫妇涉嫌拐卖妇女罪,均被刑拘】

近日,经部、省、市公安机关对杨某侠、光某英(小花梅同母异父妹妹)与普某玛(已去世,小花梅母亲)生前遗物进行DNA检验比对,结果为普某玛与杨某侠、光某英符合母女关系,结合调查走访、组织辨认,认定杨某侠即是小花梅。

经公安机关侦查,董某民(男,55岁,丰县人)涉嫌非法拘禁罪,桑某妞(女,48岁,云南省福贡县人)、时某忠(男,67岁,东海县人,桑某妞丈夫)涉嫌拐卖妇女罪,上述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为保障杨某侠及其家人基本生活,丰县民政部门已对他们进行低保保障。教育部门依法依规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保障其子女受教育权利。妇联的爱心志愿者和镇、村干部帮助照顾其老人,对其子女进行关爱陪伴和生活照料。后期将根据对案件的处理情况,依法确定对其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徐州发布 @微博)

注:
据1月28日“丰县发布”信息,“经初步调查核实,网民反映的女子为杨某侠,1998年8月与丰县欢口镇董某民领证结婚,不存在拐卖行为”。
据1月30日“丰县发布”信息,”2020年11月,公安机关将杨某侠DNA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和“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比对,至今未比中亲缘信息。调查中也未发现有拐卖行为。其身份信息公安机关将持续深入调查。“
乌鸦观察
Photo
#徐州 #跨地区 #拐卖 #人口买卖 #交通 #虹吸 #严打 #教育 #普通话 #贞操观

【跨地域拐卖或拐骗:华东五省流入地个案研究的新描述(摘要)】

在中国,人口拐卖常常是跨省流动的。妇女和儿童,被从西贩运至东,从比较贫困闭塞的省份,拐卖到相对富裕发达的省份。

具体来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新疆是主要流出地。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福建、广东则是主要流入地。

2004年,来自多个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者们组成了一个“华东五省云南/广西籍被拐卖或拐骗者流入地个案研究”项目组。在江苏接受访谈的,正是六位被拐卖到徐州的女性

为什么是徐州?

徐州有两个特点,一是(曾经)比周边穷,二是交通便利。

2002年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评估了13个江苏省辖市的综合实力,徐州排在第11位。这意味着徐州及其下属县城和农村,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

徐州又是南北的交通枢纽。至少在交通上,“外来媳妇”的流入是很便利的。

二者叠加在一起,‌‌使得徐州成为了“云南女性被拐卖骗婚”的典型地区。1985年以后,许多云南籍的女性被拐卖到徐州,1988年~1990年是高峰期,单单一年里被拐到徐州的婚姻迁入女性就有2000~3000人。

不仅如此,1993年以后,甚至出现了“人带人”的现象。为了利益,一些先期到徐州的女性开始介绍家乡的女性(包括14岁~18岁之间的大龄女童)过来。一些此前被拐卖的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老乡卖老乡”,也是徐州某些村庄有着许多云南籍女性的原因。

2000年,全国进行“打拐”专项严打。此后,徐州的拐卖妇女儿童有所下降,立案数目也从过去的一年上百起,下降到后来的一年几起。

怎样被拐卖的?

人口贩运之所以难以禁绝难以辨认,原因之一就在于,几乎什么样的犯罪者都有。

人贩子有男人,也有女人。有单人犯罪,也有团伙犯罪。有人说是要帮助介绍婚姻,嫁到好地方好婆家;有人说是要带你去见世面开眼界;有人说是要招劳力介绍工作……陷阱多种多样。

许多被拐卖女性成长于传统农业社会,那是建立在诚实互信的基础上的“熟人社会”和“亲缘社会”。人们会自然地信任亲戚、朋友、同乡,对自己的小孩也大多是“放羊式”管理……研究发现,在许多流出地农村,子女外出数日不归,不告知家长,家长也不过问不追查。比如“华东五省流入地个案调研项目”访谈的21个人里,被拐卖的那次离家,7个人告知了家长,14个人未告知,未告知者为告知者的两倍。

研究发现,被拐卖的女性往往有个共同点——生存于多重困境中。她们家乡偏远闭塞,这是地理困境;家庭穷困,这是经济困境;家里缺少温暖关爱,这是情感关系困境;身为女性,更早地辍学,更早地承担家庭重任,成为童佣、童农,这是性别困境。

她们没有受教育权,没有家里的资产继承权和事务掌控权。她们唯一可说得上拥有的,是一部分自身的择偶权和外出打工权。她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自己的生活,几乎只有“嫁到好地方”“去好地方打工”这两条路。她们的“库存知识”和“库存能力”,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双手。而为了抓住偶然出现的机会,有时候,她们就会忽视或者放弃一些知情权。

反抗为何没能成功?

被拐卖的女性,常常属于“大龄女童”,14岁以上,不满18岁,她们尽管生理上已经成熟到可以“售卖”,但心理上则依然处于易被控制恐吓的童稚状态。另外,许多被拐卖的女性在传统农业社会里长大,熟人社会的规则、经验、能力,都与现代工业社会需要的截然不同。她们不识字,语言不通,常常不会听也不会说普通话,既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能向谁求助。

人贩子和收买者常常会先把女性骗到收买家庭,再威胁被拐卖女性,如果不听话或者反抗,就把她转卖到更恶劣的境况中去——更穷的地方,更穷的家庭,更丑更恶的买主,更凶狠暴力的家庭……这是非常可能实现的威胁,许多被拐卖女性也的确被吓住了。

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规范,比如贞操观、母爱观,也束缚了被拐卖女性。

访谈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被拐卖女性是在与收买者发生了第一次性行为(有时是强奸)后,开始“认命”的,孩子出生后更是加深了她们的“认命”。《中国拐卖拐骗人口问题研究》中写,收买人及其家庭羁绊被拐卖妇女的两大方法,就是快速成婚与生育,即民谚所谓的“生米煮成熟饭”。

另外,对女性“要贤惠、不贪财”的规训,甚至让一部分被拐卖女性自愿留下,以证明自己“不是怕苦怕累、嫌贫爱富”。有些女性把人贩子付的路费、收买者付出的金钱都认为是自己的债务,自己觉得背负了沉重的经济枷锁而不敢离开。

内详👉(游识猷·果壳 @微信)
#江苏 #徐州 #丰县 #拐卖 #离婚 #诉讼离婚 #离婚冷静期 #分居 #家暴

【徐州:拐卖、离婚与判决

经乌鸦观察编辑在裁判文书网检索,徐州市提及拐卖的离婚诉讼有12篇,涉丰县、铜山、沛县、睢宁、邳州等地。

据原告诉称,她们多数为在84年-96年期间被拐卖,其中有8人表示在拐卖后遭遇家暴,原籍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等地,育有子女数量通常在2到4名,且多数先同居形成事实婚姻后才领证,亦有案例在生育子女后才办理婚姻登记,甚至在起诉时仍未办理(案例1)。

不过在判决书中法院均未提及有关女方是否遭拐卖的事情。

在判决结果方面,法院对于第一次离婚诉讼几乎全部驳回,即使部分案例涉及家暴。成功的案例均为女方诉称遭拐卖且分居多年后以坚决的态度两次上诉(案例5及相似案例),如果态度不坚决甚至三次上诉都不行(案例4)。在不远的安徽宿州泗县亦有这种情况。

此外还有一篇是汉中地区的正常婚姻,但男方诉称妻子被拐卖到丰县,且当地公安解救未成。(案例6)

案例1:女方诉称遭拐卖且生育四子女,丰县法院对其离婚起诉未予支持

判决书显示,原告赵某诉称,原告娘家在四川省绵阳市,1984年9月被拐卖至丰县;后与尹某双方按照农村的风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开始以夫妻的名义同居生活。由于原被告婚姻基础差,婚后没有培养出夫妻感情,现已分居5年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故要求依法判令原、被告离婚。

法院审理查明,原、被告婚后生育四子女:1985年农历十二月生长女尹某1,1987年4月生次女尹某2,1990年农历正月生三女尹某3,1990年农历正月生长子尹某4。

江苏省丰县人民法院认为:原、被告于1984年开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构成事实婚姻。原、被告婚后感情尚可,共同生活近三十年,辛苦养育四子女,双方对家庭、子女均有较大的付出。...原告要求与被告离婚,未提供证明双方感情破裂的证据,本院不予支持。

案例2:女方诉称遭拐卖且遭家暴,丰县法院对其离婚起诉未予支持

判决书显示:原告王某某起诉称,她系四川重庆人。1987年10月,原告被人拐卖到丰县卖与被告后同居生活,1989年2月1日生一女邢X。因双方婚前缺乏了解,被告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原告。2010年9月,原告离家出走,双方分居三年之久,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原告要求离婚。

江苏省丰县人民法院认为:原、被告结婚20余年且生育子女,其婚姻基础牢固,婚后感情较好。双方因家庭琐事偶有争执在所难免,婚生女邢金芝也当庭陈述父母感情很好,不同意父母离婚,只要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多为孩子和对方着想,共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仍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本院从双方的婚前基础、婚后感情、离婚的真实原因及有无和好可能等诸方面综合分析,以不离为宜。

乌鸦观察注:原文即为“四川重庆”

案例3:女方诉称遭拐卖且多次出逃被追回,睢宁法院对其离婚起诉未予支持

判决书显示,原告吴某诉称:1992年4月,原告被人以找工作名义,拐卖给被告,被被告强迫同居,后于2010年2月21日办理结婚登记,于1993年8月20日生长女,1994年11月3日生次女,于1998年4月19日生三女,于2006年12月31日生一子。由于双方没有感情基础,之后多次出逃被追回,被告殴打、恐吓原告,原告受尽折磨。被告恶习不改,与原告吵闹,扬言不要原告,现双方感情彻底破裂。

被告胡某某辩称:不同意离婚。我们是合法夫妻,没有虐待原告。1995年,我们一起去原告家,原告父亲对我很好。后来原告几次离家出走,我都把她找回家了。2012年6、7月份,原告以干活的名义不回家,后来又告诉我要跟别人走。2012年农历11月,原告要我和她去云南,之后一起回家。为了孩子,我不同意离婚。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法院认为:原告吴某某与被告胡某某经政府登记结婚,系合法的夫妻关系。双方从同居生活至今已二十余年,育有四个子女,并办理了结婚登记,期间虽因矛盾导致分居,但双方能自行化解并重新共同生活,应当认定双方之间已经建立了夫妻感情。虽然生活中的一些矛盾给双方的夫妻感情造成一定影响,但原告并未提供足以认定双方感情破裂的充分证据。被告胡某某主张愿意原谅原告离家出走等过错,也是其对夫妻感情珍视的表现。只要双方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互谅互让、相互信任,和好是有可能的。

案例4:女方诉称遭拐卖且分居两年三次上诉,沛县法院对其离婚起诉未予支持

判决书显示,原告张某诉称,原告于1996年被他人拐卖给被告,育有两子,长子已独立生活。分居已有两年之久,双方感情确已破裂。

江苏省沛县人民法院认为,婚后生育两子,双方结婚近二十年,说明双方婚姻基础较为牢固。原告三次诉讼离婚,第一次离婚经本院调解和好,说明双方感情并没有完全破裂。尽管原告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与被告离婚,但庭审中被告不同意离婚,原被告长子宋永康不同意原被告离婚,且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本院对原被告双方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要求离婚的原因及夫妻关系现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原被告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尚有和好的可能。驳回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

案例5:女方诉称十六岁遭拐卖,分居后两次起诉终离婚

判决书显示,原告诉称,1986年1月,年仅16岁的原告被人从四川老家拐卖至被告处。后原告曾多次欲逃回老家,但均无结果。生育一子一女,双方多年来因性格不和而常年争吵,致夫妻感情破裂。2012年9月24日,原告曾向贵院起诉要求与被告离婚,但被判决不准离婚。现双方再无和好可能,故再次起诉要求与被告离婚。

徐州市铜山区法院表示,2012年9月24日,原告陈某诉至本院,要求与被告离婚。本院经审理后认为双方尚有和好的可能,故于2012年10月17日作出(2012)铜民初字第1718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不准原告陈某与被告张某甲离婚。被判决不准离婚后至今已二年多时间,原告陈某仍长期在市区打工或回老家生活,双方长期分居至今,关系没有任何改善。准予原告陈某与被告张某甲离婚。

相似判决:
(2015)铜民初字第00537号
(2014)沛朱民初字第249号
(2014)邳议民初字第0274号
(2014)铜张民初字第96号
(2014)铜张民初字第96号
(2015)睢魏民初字第0689号
(2015)铜张民初字第1409号
乌鸦观察注:均为女方分居后两次上诉且态度坚决才离婚成功。

案例6:男方诉称妻子被拐卖到丰县,当地公安解救未成

判决书显示,原告诉称,1979年3月原、被告经人介绍谈婚,同年9月8自愿登记结婚,婚后夫妻关系较好。1982年3月10日生有一女梁某乙。1986年9月被告欲外出打工,原告阻止,被告便悄悄出走,后原告到处打听下落,半年后听说被告被拐卖到江苏省丰县,经当地公安机关解救未成,此后便再无音讯。现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故坚决要求离婚。

陕西省南郑县人民法院认为:原、被告婚后夫妻关系尚可,1986年9月被告外出后,至今下落不明已28年,现原告起诉坚决要求离婚,足见其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准予梁某某与彭某某离婚。(乌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