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差 #美国 #新高
【美商务部:美国8月贸易逆差扩大至671亿美元,创下14年来新高】
据美联社消息,当地时间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贸易逆差攀升5.9%,至671亿美元,创下14年来最高水平(即2006年8月以来)。(美联社)
特朗普2016年竞选总统时,曾承诺要大幅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尤其是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美商务部:美国8月贸易逆差扩大至671亿美元,创下14年来新高】
据美联社消息,当地时间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贸易逆差攀升5.9%,至671亿美元,创下14年来最高水平(即2006年8月以来)。(美联社)
特朗普2016年竞选总统时,曾承诺要大幅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尤其是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AP NEWS
US trade deficit up to $67.1 billion in August, 14-year high
WASHINGTON (AP) — The U.S. trade deficit rose in August to the highest level in 14 years. The Commerce Department reported Tuesday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he United States sells and what it buys abroad climbed 5...
#美国 #逆差 #统计 #进出口 #历史新高
【美国商务部:美国8月贸易逆差升至历史最高纪录】
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受新冠疫情和供应限制的影响,美国8月贸易逆差额环比飙升4.2%,达到73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高于7月份的703亿美元和6月份的732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进出口额有小幅增长,8月份进口额环比增长1.4% ,达到2870亿美元;出口额增至2137亿美元,较7月数据增长0.5%。
尽管8月份美国总体进出口量呈增长趋势,但全球供应链问题仍在加剧,由于半导体严重短缺迫使汽车制造商减产,汽车和零部件出口量下降了 8%,进口量也下降5.2%。经济学家表示,随着美国消费者的需求降温,未来数月美国进口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中新社)
【美国商务部:美国8月贸易逆差升至历史最高纪录】
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受新冠疫情和供应限制的影响,美国8月贸易逆差额环比飙升4.2%,达到73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高于7月份的703亿美元和6月份的732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进出口额有小幅增长,8月份进口额环比增长1.4% ,达到2870亿美元;出口额增至2137亿美元,较7月数据增长0.5%。
尽管8月份美国总体进出口量呈增长趋势,但全球供应链问题仍在加剧,由于半导体严重短缺迫使汽车制造商减产,汽车和零部件出口量下降了 8%,进口量也下降5.2%。经济学家表示,随着美国消费者的需求降温,未来数月美国进口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中新社)
#日本 #日元 #贬值 #内需 #逆差 #进出口 #抛售 #国债 #利率
【日元持续下跌 或暗示日本经济结构性恶化】
自安倍经济学开始以来,日本央行大胆放宽货币政策,日元走低支撑日本股市持续上涨。但在过去数个月,“恶性日元贬值”论纷纷呈现。
据日本央行统计,2022年2月实际有效汇率跌至66.54,回到1972年2月以来的低点。
而且,乌克兰危机发生后,通常被视为“安全资产”的日元在被卖出而非买入。2月24日,日元兑美元尚处于114-115区间,但之后日元加速贬值。
直接的契机是日美货币政策的方向性差异。日本银行(央行)28日为了遏制利率上升,启动无限制的国债购入措施,29日也实施了2次买入。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则打算为了遏制高通货膨胀,启动快速的货币紧缩,美国利率出现飙升。
同时还面临结构性的日元贬值压力。2022年1月的经常项目收支出现超过1万亿日元的逆差。今年2月日本货物贸易逆差6683亿日元,为连续第七个月出现逆差。由于进口价格的上升,其中,原油、液化天然气、医药等商品对进口额增长贡献最大。日本经济新闻指出,在日本产生的收入正在流向海外。
实际上,经常项目收支和交易条件的恶化蕴含着抛售日元招致进一步的日元抛售的恶性循环这一风险。
瑞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唐镰大辅向财新分析道,“日元贬值与资源价格居高同步发生,意味着整体日本收入流失,虽然日元贬值会有利于某些方面,但整体来说不能给予肯定。这对本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内需型中小企业和家庭部门来说是不利的”。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日本经常项目连续两个月出现逆差。这意味着,大量的燃料进口和其他因素造成的贸易赤字不能再被海外投资盈余所抵消。唐镰认为,从长远角度看,这有可能是日本开始从“成熟的债权国”转向“债权动用国”的信号。
虽然在纠正日元强势方面经验丰富,但日本在日元防御方面并没具有很多经历。对于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反应放慢的背景,唐镰指出,“有些人认为,(日元贬值)是过渡性的。大团圆的结局会是,乌克兰停火协议将成立,随着气候变暖,资源价格将平静下来,经常账户余额随之改善。”
唐镰同时指出,国债和日元快要崩溃的“易懂标志”是,日本整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财新网)(新华社)(共同社)(日本经济新闻)
【日元持续下跌 或暗示日本经济结构性恶化】
自安倍经济学开始以来,日本央行大胆放宽货币政策,日元走低支撑日本股市持续上涨。但在过去数个月,“恶性日元贬值”论纷纷呈现。
据日本央行统计,2022年2月实际有效汇率跌至66.54,回到1972年2月以来的低点。
而且,乌克兰危机发生后,通常被视为“安全资产”的日元在被卖出而非买入。2月24日,日元兑美元尚处于114-115区间,但之后日元加速贬值。
直接的契机是日美货币政策的方向性差异。日本银行(央行)28日为了遏制利率上升,启动无限制的国债购入措施,29日也实施了2次买入。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则打算为了遏制高通货膨胀,启动快速的货币紧缩,美国利率出现飙升。
同时还面临结构性的日元贬值压力。2022年1月的经常项目收支出现超过1万亿日元的逆差。今年2月日本货物贸易逆差6683亿日元,为连续第七个月出现逆差。由于进口价格的上升,其中,原油、液化天然气、医药等商品对进口额增长贡献最大。日本经济新闻指出,在日本产生的收入正在流向海外。
实际上,经常项目收支和交易条件的恶化蕴含着抛售日元招致进一步的日元抛售的恶性循环这一风险。
瑞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唐镰大辅向财新分析道,“日元贬值与资源价格居高同步发生,意味着整体日本收入流失,虽然日元贬值会有利于某些方面,但整体来说不能给予肯定。这对本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内需型中小企业和家庭部门来说是不利的”。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日本经常项目连续两个月出现逆差。这意味着,大量的燃料进口和其他因素造成的贸易赤字不能再被海外投资盈余所抵消。唐镰认为,从长远角度看,这有可能是日本开始从“成熟的债权国”转向“债权动用国”的信号。
虽然在纠正日元强势方面经验丰富,但日本在日元防御方面并没具有很多经历。对于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反应放慢的背景,唐镰指出,“有些人认为,(日元贬值)是过渡性的。大团圆的结局会是,乌克兰停火协议将成立,随着气候变暖,资源价格将平静下来,经常账户余额随之改善。”
唐镰同时指出,国债和日元快要崩溃的“易懂标志”是,日本整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财新网)(新华社)(共同社)(日本经济新闻)
#欧盟 #进出口 #中国 #中欧 #逆差 #顺差 #通胀 #CPI
【0401 欧元区3月通胀率再创新高】
欧盟统计局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能源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今年3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7.5%,远高于2月的5.9%,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3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44.7%,是推升当月通胀的主因;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5%;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7%。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3%。
从国别来看,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3月通胀率为7.6%,法国为5.1%,意大利为7.0%,西班牙为9.8%,均处于高位。(新华社)
【0401 欧盟统计局:去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猛增逾三分之一 因从中国的进口增逾20%】
欧盟统计局周五表示,去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增加逾三分之一,原因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大幅增加。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2020年相比,去年欧盟从中国的进口增长了逾五分之一,达到4,720亿欧元(约合5,220亿美元),使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扩大至2,490亿欧元。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增幅相对较小,仅增长10%。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在中欧领导人视频峰会上表示,中方对欧政策保持稳定连贯,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这是中国和欧盟领导人两年来举行的首次峰会。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去年是欧盟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在欧盟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电信设备、数据处理器和电器套件占了大部分,而欧盟主要出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到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荷兰录得近950亿欧元的最大贸易逆差,德国录得最大贸易顺差。德国是中国在欧盟的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路透社)(欧盟统计局)
【0401 欧元区3月通胀率再创新高】
欧盟统计局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能源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今年3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7.5%,远高于2月的5.9%,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3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44.7%,是推升当月通胀的主因;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5%;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7%。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3%。
从国别来看,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3月通胀率为7.6%,法国为5.1%,意大利为7.0%,西班牙为9.8%,均处于高位。(新华社)
【0401 欧盟统计局:去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猛增逾三分之一 因从中国的进口增逾20%】
欧盟统计局周五表示,去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增加逾三分之一,原因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大幅增加。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2020年相比,去年欧盟从中国的进口增长了逾五分之一,达到4,720亿欧元(约合5,220亿美元),使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扩大至2,490亿欧元。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增幅相对较小,仅增长10%。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在中欧领导人视频峰会上表示,中方对欧政策保持稳定连贯,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这是中国和欧盟领导人两年来举行的首次峰会。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去年是欧盟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在欧盟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电信设备、数据处理器和电器套件占了大部分,而欧盟主要出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到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荷兰录得近950亿欧元的最大贸易逆差,德国录得最大贸易顺差。德国是中国在欧盟的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路透社)(欧盟统计局)
乌鸦观察
#日本 #日元 #贬值 #内需 #逆差 #进出口 #抛售 #国债 #利率 【日元持续下跌 或暗示日本经济结构性恶化】 自安倍经济学开始以来,日本央行大胆放宽货币政策,日元走低支撑日本股市持续上涨。但在过去数个月,“恶性日元贬值”论纷纷呈现。 据日本央行统计,2022年2月实际有效汇率跌至66.54,回到1972年2月以来的低点。 而且,乌克兰危机发生后,通常被视为“安全资产”的日元在被卖出而非买入。2月24日,日元兑美元尚处于114-115区间,但之后日元加速贬值。 直接的契机是日美货币政策的方…
#日本 #日元 #贬值 #逆差 #进出口 #货币政策
【日元暴跌贬值创20年纪录,央行行长:日也必须继续“激进地”宽松】
近日日元“大崩溃”,出现16连跌、创下至少50年最长连跌。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29日元关口,创下自2002年5月以来的近20年新低。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日本和美国货币政策相背而行、使得日美之间利差扩大,这是引发本次日元贬值的直接原因。
同时,日元贬值还存在经济高度依赖进口的结构性原因。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日本进口额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财年,日本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33.3%,其中,原油、煤炭等能源类大宗商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市场充满猜测,日本可能会采取行动阻止日元进一步下跌,可能是通过购买日元、加息或调整日本央行对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宽松指引。
本周,日本央行的行动暂时否定了上述猜测,该行再次毅然出手购债。本周稍早,日本央行重申其对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坚定承诺,将通过新一轮计划外的购债来限制债券收益率的上升。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五表示,哪怕日元贬值,日本央行也必须继续“激进地”宽松。他指出,鉴于与美国相比,日本的通胀动态更为温和,日本央行必须继续实施货币刺激措施,用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的方式,来实现2%的价格稳定目标。要稳定实现2%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五同日数据显示,日本3月CPI同比增1.2%,与预期持平,前值为增0.9%。除生鲜食品的CPI同比增0.8%,也与预期持平,前值为增0.6%,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7个月同比上升。
日本财务省2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能源价格高企及日元明显贬值等因素影响,2021财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日本进口额远超出口额,贸易逆差额创下7年来的最高,该数据加剧了近期日元持续贬值的趋势。(财联社)(华尔街见闻)(共同社)
【日元暴跌贬值创20年纪录,央行行长:日也必须继续“激进地”宽松】
近日日元“大崩溃”,出现16连跌、创下至少50年最长连跌。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29日元关口,创下自2002年5月以来的近20年新低。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日本和美国货币政策相背而行、使得日美之间利差扩大,这是引发本次日元贬值的直接原因。
同时,日元贬值还存在经济高度依赖进口的结构性原因。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日本进口额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财年,日本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33.3%,其中,原油、煤炭等能源类大宗商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市场充满猜测,日本可能会采取行动阻止日元进一步下跌,可能是通过购买日元、加息或调整日本央行对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宽松指引。
本周,日本央行的行动暂时否定了上述猜测,该行再次毅然出手购债。本周稍早,日本央行重申其对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坚定承诺,将通过新一轮计划外的购债来限制债券收益率的上升。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五表示,哪怕日元贬值,日本央行也必须继续“激进地”宽松。他指出,鉴于与美国相比,日本的通胀动态更为温和,日本央行必须继续实施货币刺激措施,用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的方式,来实现2%的价格稳定目标。要稳定实现2%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五同日数据显示,日本3月CPI同比增1.2%,与预期持平,前值为增0.9%。除生鲜食品的CPI同比增0.8%,也与预期持平,前值为增0.6%,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7个月同比上升。
日本财务省2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能源价格高企及日元明显贬值等因素影响,2021财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日本进口额远超出口额,贸易逆差额创下7年来的最高,该数据加剧了近期日元持续贬值的趋势。(财联社)(华尔街见闻)(共同社)
乌鸦观察
#观点 #Opinion #饶毅 #清零 #共存 #上海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原标题:新冠与科学(及道德):答杜骏飞教授、梁建章博士 【三】经验教训 #群体免疫 #免疫逃逸 疫情早期有人推崇的“群体免疫”,指人群有足够的人因为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后,其他可以有人不需要接种疫苗也可以获得间接的保护,因为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些估计是60%到90%不等。 事实给这种观点的简单版本以响亮的耳光。 因为所谓群体免疫,不仅首先要让一批人牺牲,而且假定病毒的免疫原性不改变。…
#观点 #Opinion #时间线 #Delta #Omicron #清零 #共存 #疫苗 #疫苗接种 #超额死亡 #全因死亡率 #经济 #进出口 #逆差 #顺差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摘要)】
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实质性放弃坚守三年的“动态清零”,其他一些城市还在苦苦勉力支撑,后续跟随脚步似已成定局。政策何以至此急转?有必要勒石记功,以正视听,真实世界记忆不容情绪化的篡改。
一、疫情发展脉络
Alpha、Delta时代——严格入境,隔岸观火
...
奥密克戎大潮——天津漂亮开局,苏州深圳快速迭代升级防护,沪上大意失荆州,亡羊补牢损失惨重
...
2月份香港破防,偷渡、货运司机等给深圳带来极大压力,持续性输入防不胜防。理论上相较上海有更大的输入压力。为此,深圳3月份创造性(或者被迫)开始常态化核酸加上局部封控,很快控制疫情并恢复正常上下班。最终不过数百例感染者。
...
上海3月初破防。托大求精准,未及时请求苏浙等兄弟省份协助,核酸能力有限,3月份持续外溢二十多省近百地市...
...
但真正使得众多三四线城市受到冲击还是在627第九版放松入境7+3后...原因很简单:7+3很可能无法防住外来输入性感染,漏掉少数个案很可能就会在某些薄弱地区形成燎原之势。况且关于7和3之间的衔接,各地自主权利很高...后续上海发布在解除入境隔离后发现阳性的也不胜枚举(注:上海61天一共检出输入阳性人员867人,其中5.4%的入境阳性人员,潜伏期超过7天)
...
8月初新疆、西藏、海南等旅游胜地相继有疫情出现,一度猜测是境外输入,但少有实锤。但8月中旬上报疫情地市数量就已经超越3月上海外溢巅峰时期数,7+3外防输入失败功不可没。...海南一个月左右顺利清零,新疆、西藏幅员辽阔,清零难度加大,导致近几个月份实际上在持续性输出病例,再加上潜在持续境外输入,从西向东,陆续破防。
外防输入形同虚设,内防反弹就需付出加倍代价,最终又影响更多居民,导致“清零”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结果,双十一迎来了“二十条”加码5+3对外放松。自此,国内严防似已无意义,结局已经注定。曲突徙薪无恩泽,二十条抱薪救火恐事与愿违。
二、第九版、二十条何以出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败笔在于定好7+3并未考虑,
1)其他开放地区是在相继被动硬着陆,付出巨大代价后的开放。例如台湾5-10月新冠死亡1.35万人,超额死亡2.2万人,总人口千分之一。内地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2)未做好政策调整造成规模反弹的托底准备。未准备儿童开放疫苗第三针、老人第三针乃至第四针、奥密克戎新疫苗批准等等。无疫情硬着陆,破防兜底的底线思维。
3)在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又在清零系统已经岌岌可危之时,南辕北辙、火上浇油进一步制定二十条,短期内极大加速了清零不可挽回的局面。在二十条出台短短三周,又不得不继续快速转弯滑向共存模式。想兼顾经济,实际上两头不靠。
(注:仅以麻省和坡县两个发达地区为例:顶刊 JAMA,美国麻省 Delta、Omicron 两波疫情的超额死亡数据,后者在更短时间内,造成了更高的超额死亡;前三季度,新加坡超额死亡较之往年正常值多了大概20%,还是在外籍劳工承担了部分疫情损伤的情况下)
三、防疫贡献被严重低估,经济主管部门应为经济低迷担主责
防疫成功对于人群健康及预期寿命带来价值不用多言,参考欧美日台韩发达地区数字,这三年内地数百万生命被挽救,数亿人免于新冠及相应并发症后遗症。...
经济方面的贡献也显而易见,在大流行期间,中国稳定的供应链地位进一步强化,向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和防疫物资,帮助海外稳定了经济,让欧美印出来的钱可以换成必须物资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了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美国依然在对中国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关税战、最大规模的企业及科技制裁,在此情况下疫情以来中国出口规模、顺差迭创历史记录。即便上海疫情严重时的5月份开始都处于历史最高位水平。(注:6月、7月顺差创历史新高,1-10月顺差扩大46.7%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越南等出现逆差)
...中国疫情期间还出台两条红线、三条红线挤兑GDP占比第一大的房地产业,直接每年打掉数万亿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数万亿新开工、数万亿房地产销售、再加上数万亿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需求,民营房地产企业几乎全行业债务违约,现在又不得不救。运转数十年的信用派生机制一朝拍死,又无后手托底,首鼠两端。
...中国在大国里执行了全球最为严格的双碳、新能源政策,主动打压骨干基础能源煤炭及火电,2021年煤炭价格飙升,一度要拉闸限电。
...中国在去年就开始整治互联网各路巨头,开出不少巨额罚单,不可避免打击了行业活力;甚至A4纸灭掉教培,失业再多也在所不惜。
...
经济低迷的骂名不应该防疫来背,不如好好追究这几年狂妄、肆意妄为的相关主管经济官僚,是如何拍脑门通过A4纸灭掉/扭曲一个个行业的——土地房地产大循环、游戏版号、传统支柱能源煤炭、教培…
四、利益分配并未体现防疫人员贡献价值,请大家爱护医护
经济的优势、供应链的稳定,很大程度背后是无数疾控、医护、一线基层人员日夜辛劳,冒着风险辛苦守卫着大家的健康换来的。但这些人并未得到充分的奖励,不少因为正常业务耽搁还有降薪现象。
目前转向不得不放开,在一线承担最大压力的依然将是医生、护士、医院,政府不能轻飘飘说一句“个人是健康第一负责人”,就对近在眼前潜在的医疗挤兑视而不见。
...
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他们的辛劳,还没得到充分回报。放开之后,参考发达地区经验,恐怕有更艰难的一段路要走。大家做好准备,也请充分支持一线的医护,大疫面前医护和基层真的是拼着情怀工作。(伊洛 @微信)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摘要)】
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实质性放弃坚守三年的“动态清零”,其他一些城市还在苦苦勉力支撑,后续跟随脚步似已成定局。政策何以至此急转?有必要勒石记功,以正视听,真实世界记忆不容情绪化的篡改。
一、疫情发展脉络
Alpha、Delta时代——严格入境,隔岸观火
...
奥密克戎大潮——天津漂亮开局,苏州深圳快速迭代升级防护,沪上大意失荆州,亡羊补牢损失惨重
...
2月份香港破防,偷渡、货运司机等给深圳带来极大压力,持续性输入防不胜防。理论上相较上海有更大的输入压力。为此,深圳3月份创造性(或者被迫)开始常态化核酸加上局部封控,很快控制疫情并恢复正常上下班。最终不过数百例感染者。
...
上海3月初破防。托大求精准,未及时请求苏浙等兄弟省份协助,核酸能力有限,3月份持续外溢二十多省近百地市...
...
但真正使得众多三四线城市受到冲击还是在627第九版放松入境7+3后...原因很简单:7+3很可能无法防住外来输入性感染,漏掉少数个案很可能就会在某些薄弱地区形成燎原之势。况且关于7和3之间的衔接,各地自主权利很高...后续上海发布在解除入境隔离后发现阳性的也不胜枚举(注:上海61天一共检出输入阳性人员867人,其中5.4%的入境阳性人员,潜伏期超过7天)
...
8月初新疆、西藏、海南等旅游胜地相继有疫情出现,一度猜测是境外输入,但少有实锤。但8月中旬上报疫情地市数量就已经超越3月上海外溢巅峰时期数,7+3外防输入失败功不可没。...海南一个月左右顺利清零,新疆、西藏幅员辽阔,清零难度加大,导致近几个月份实际上在持续性输出病例,再加上潜在持续境外输入,从西向东,陆续破防。
外防输入形同虚设,内防反弹就需付出加倍代价,最终又影响更多居民,导致“清零”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结果,双十一迎来了“二十条”加码5+3对外放松。自此,国内严防似已无意义,结局已经注定。曲突徙薪无恩泽,二十条抱薪救火恐事与愿违。
二、第九版、二十条何以出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败笔在于定好7+3并未考虑,
1)其他开放地区是在相继被动硬着陆,付出巨大代价后的开放。例如台湾5-10月新冠死亡1.35万人,超额死亡2.2万人,总人口千分之一。内地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2)未做好政策调整造成规模反弹的托底准备。未准备儿童开放疫苗第三针、老人第三针乃至第四针、奥密克戎新疫苗批准等等。无疫情硬着陆,破防兜底的底线思维。
3)在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又在清零系统已经岌岌可危之时,南辕北辙、火上浇油进一步制定二十条,短期内极大加速了清零不可挽回的局面。在二十条出台短短三周,又不得不继续快速转弯滑向共存模式。想兼顾经济,实际上两头不靠。
(注:仅以麻省和坡县两个发达地区为例:顶刊 JAMA,美国麻省 Delta、Omicron 两波疫情的超额死亡数据,后者在更短时间内,造成了更高的超额死亡;前三季度,新加坡超额死亡较之往年正常值多了大概20%,还是在外籍劳工承担了部分疫情损伤的情况下)
三、防疫贡献被严重低估,经济主管部门应为经济低迷担主责
防疫成功对于人群健康及预期寿命带来价值不用多言,参考欧美日台韩发达地区数字,这三年内地数百万生命被挽救,数亿人免于新冠及相应并发症后遗症。...
经济方面的贡献也显而易见,在大流行期间,中国稳定的供应链地位进一步强化,向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和防疫物资,帮助海外稳定了经济,让欧美印出来的钱可以换成必须物资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了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美国依然在对中国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关税战、最大规模的企业及科技制裁,在此情况下疫情以来中国出口规模、顺差迭创历史记录。即便上海疫情严重时的5月份开始都处于历史最高位水平。(注:6月、7月顺差创历史新高,1-10月顺差扩大46.7%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越南等出现逆差)
...中国疫情期间还出台两条红线、三条红线挤兑GDP占比第一大的房地产业,直接每年打掉数万亿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数万亿新开工、数万亿房地产销售、再加上数万亿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需求,民营房地产企业几乎全行业债务违约,现在又不得不救。运转数十年的信用派生机制一朝拍死,又无后手托底,首鼠两端。
...中国在大国里执行了全球最为严格的双碳、新能源政策,主动打压骨干基础能源煤炭及火电,2021年煤炭价格飙升,一度要拉闸限电。
...中国在去年就开始整治互联网各路巨头,开出不少巨额罚单,不可避免打击了行业活力;甚至A4纸灭掉教培,失业再多也在所不惜。
...
经济低迷的骂名不应该防疫来背,不如好好追究这几年狂妄、肆意妄为的相关主管经济官僚,是如何拍脑门通过A4纸灭掉/扭曲一个个行业的——土地房地产大循环、游戏版号、传统支柱能源煤炭、教培…
四、利益分配并未体现防疫人员贡献价值,请大家爱护医护
经济的优势、供应链的稳定,很大程度背后是无数疾控、医护、一线基层人员日夜辛劳,冒着风险辛苦守卫着大家的健康换来的。但这些人并未得到充分的奖励,不少因为正常业务耽搁还有降薪现象。
目前转向不得不放开,在一线承担最大压力的依然将是医生、护士、医院,政府不能轻飘飘说一句“个人是健康第一负责人”,就对近在眼前潜在的医疗挤兑视而不见。
...
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他们的辛劳,还没得到充分回报。放开之后,参考发达地区经验,恐怕有更艰难的一段路要走。大家做好准备,也请充分支持一线的医护,大疫面前医护和基层真的是拼着情怀工作。(伊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