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文字直播台
40.7K subscribers
7 photos
5.36K links
比入唔到庭嘅手足睇

【Court Hearing @youarenotalonehk_en
【關注組】 @youarenotalonehk
【資訊部】 @youarenotalonehk_info
【搜證部】 @youarenotalonehk_evidence
【收信部】 @youarenotalonehk_mailbox


在此重申此頻用作學術交流
不會為所有言行負上任何法律責任
Download Telegram
#區域法院第廿八庭
#姚勳智法官 #判刑
#不誠實取用電腦 #遊蕩罪
👤陳(32) #網上起底

控罪:
(1),(2),(3) 不誠實取用電腦罪
(4) 披露未經資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個人資料罪
(5) 遊蕩罪

背景
結案陳詞

🛑🛑🛑
控罪(1)(2)(3)(4)罪名成立
控罪(5)罪名不成立
🛑🛑🛑


背景報告表示,報告正面。被告的家長,同事,朋友和老師對被告有正面評價,形容被告是一個勤奮,乖巧的人,沒有攻擊性,一直努力學歷,如果因為這一次的過失,失去了4年讀書的努力,會影響了其前途。所有人都高度稱讚被告,對本案也感到震驚,希望法庭能夠輕判。被告沒有任何刑事紀錄,被捕至今十分後悔,還押期間也寫了很多信反省,後悔破壞了僱主的信任,這段時間見到朋友老師為自己求情,十分感動。
辯方表示幾項控罪都差不多,第一,二項控罪發生在7月,而第三項控罪發生在9月,可見被告有意圖去發布這些訊息,案情並不算嚴重,希望法庭能輕判。

控方申請p7,p9的電話充公,其他電話則歸還被告及僱主。而p7的sd卡歸還被告,其他證物則存在法庭紀錄裡。

押後至12:00再判刑。
#區域法院第廿八庭
#姚勳智法官 #判刑
#不誠實使用電腦 #遊蕩罪
👤陳(32) #網上起底

控罪:
(1),(2),(3) 不誠實而取用電腦罪
(4) 披露未經資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個人資料罪
(5) 遊蕩罪

背景
結案陳詞

🛑🛑🛑
控罪(1)(2)(3)(4)罪名成立
控罪(5)罪名不成立
🛑🛑🛑

法官表示被告經審訊後,4項控罪罪成。2019年9月22日被告在紅磡警署外被警員截查,其後在被告身上發現3部電話,電話中見到發布了一些警員及家屬的個人資料給Telegram帳戶「@tanakayotsuba老豆搵仔」。被告在警戒下,承認自己使用了辦公室資料,一時衝動下才犯案。

辯方律師表示,被告33歲,沒有任何刑事紀錄,於電訊盈科工作。求情信中表示,被告內向,因社會事件,感到焦慮,才一時衝動,現深感後悔,也對受到影響的家屬感到抱歉。辯方律師指出被告不是有詐騙的企圖,只是想看看這些資料是否正確,也沒有對陳督察及其家屬造成太大的影響。根據過往的案例,多數都是判處社會服務令,除非流出的影片是用來非法賺錢才會判處監禁。

法庭表示案情嚴重,過往沒有量刑指引,但參考兩宗案例,除非案情非常特殊,否則判以非監禁是不合適的。案例一,是發生在公立醫院,女護士偷取病人的個人資料並騷擾病人,最後判處8個月監禁;案例二,是發生在銀行,職員洩露用戶的個人資料給財務公司,最後判處9個月監禁。

因此,本案在未得到用戶的授權下,被告拿取督察及其家人的資料,包括姓名,電話,身分證號碼和地址等,更發布給Telegram帳戶作起底之用。這群組一直以來不斷侵犯警員的個人資料,而被告不止一次搜尋警員的個人資料,所以認為被告非一時衝動之下犯案。此外,這一年警民關係緊張,起底警員不但對執法者作出嚴重的心理影響,也對其家屬帶來無助及擔憂。故此,法庭必須判以阻嚇性刑罰。

法庭會參考18個月作量刑起點,沒有任何減刑因素。

控罪1,判處3個月。
控罪2,判處12個月。
控罪3,4,判處18個月。
控罪3,4同期執行,控罪1,2同期執行。
控罪1,2的首6個月和控罪3,4同期執行。
‼️4項控罪,一共判處2年監禁。‼️

(注:陳手足聽畢結果後,雙手抱頭,神情不佳。希望各位多多關注陳手足🥺🥺
#粉嶺裁判法院第五庭
#陳炳宙裁判官
#1226大埔 #判刑
#遊蕩罪 #阻差辦公



控罪:
(1)遊蕩導致他人擔心
(令付賽珍擔心)
(2)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
(警員20359)

控罪2早前法庭已宣判表證不成立並撤銷控罪

快報
控罪1,法庭宣布罪成‼️


判刑理由。
(詳情稍後補回)

法庭表示案情嚴重,以監禁10個月作量刑起點,基被告沒有任何刑事紀錄,故減刑一個月。
‼️判處9個月‼️即時監禁,法庭拒絕上訴期間保釋。

(按:楊手足聽畢結果,向旁聽席每位人士用力點頭。)
#粉嶺裁判法院第五庭
#陳炳宙裁判官
#1226大埔 #裁決
#遊蕩罪 #阻差辦公



控罪:
(1)遊蕩導致他人擔心
(令付賽珍擔心)
(2)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
(警員20359)

案情:
控罪1
2019年12月26日在新界大埔安邦路大埔超級城c區地下534號鋪星泰真味內,控告被告在上訴地點遊蕩,與不知名人士導致付賽珍,擔心安全。

早前審訊內容 審訊1 審訊2
控罪2,法庭表示表面證據不成立,撤銷控罪,原因如下:

背景:
2019年12月26日在新界大埔安邦路大埔超級城c區地下534號鋪星泰真味內,有一堆不知名人士進入搗亂。閉路電視片段顯示,防暴警員進入商場後,當時被告用身體擋著玻璃門,一名警員(pw1)聲稱被告襲擊自己並阻擾其進入商場。

辯方審訊過程中表示不否認被告有伸出右手的動作但沒有證據顯示pw1有推開玻璃門,也沒有證據證明被告有襲擊pw1。

本案有5個爭議性:
1. 2名投訴人(pw1,pw3)證供的可靠性?
2. 被告的行為有否構成遊蕩?
3. 被告與其他人士是否有共同目的?
4. 被告或其他人士的行為有否導致客人擔憂其安全?
5. 被告有否襲擊pw1?

證據的分析
在審訊中途,裁定被告第二控罪不成立。原因如下(*直播員表示陳官說了數次原因如下但還不是原因...)

辯方陳詞
1. 證物
片段中看不見手持雷鳴燈槍的防暴警員推開玻璃門。
2. 證物
所有片段中沒有顯示被告推向pw1的胸口位置。

pw1證供的可信性
pw1一開始表示自己左前方位置有另一名警員,但他畫的圖中,另一名警員卻是平排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個正常人,理應分得清平排和左前方的位置,不會混淆。

Pw1說見到被告襲擊自己,但卻不記得有否用手推向自己。這不是一場拳擊比賽,不是每一刻都有拳頭打向自己,為何會不記得?如果只是那一刻被襲擊,感到有痛楚,為何會不記得呢?根據醫療報告,pw3在接受治療後,曾表示自己的胸口位置十分痛,並被推跌至地下。但在整個審訊過程中,pw1為何沒有提及自己被襲擊繼而跌倒至地?若然真的被人推跌,當時的動作一定很慢,pw1一定不會忘記。

p7的片段中,防暴警員進入商場,進行驅趕行動,其後被告被制伏。當中看不到任何一刻,被告有推向pw1或其他警員的畫面。法庭翻查了所有片段後,也沒有發現任何證據。控方之所以沒有起訴被告襲擊警員,明顯地控方也知道沒有充足的證據控告。pw1理應知道,所以才會在庭上表示不記得被告有否推向自己,對其口供法庭不予置評。

對於辯方多次要求pw1辨認片段中的截圖,指出自己。若然pw1清晰記得自己當時的位置,理應腦海中會有印象哪一名警員就是自己。但pw1卻說,這一個有很大機會是自己,那一個有很少機會不是自己。當本席質問他為何有很少機會不是自己時,pw1卻回答不上來。

此外,pw1其後的供詞有所更改,正常人不會隨意更改供詞。本席推論,pw1見到證物的片段後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推開過玻璃門,為免泥足深陷,所以臨時更改供詞,不再虛構內容。而片段中出現的那名督察不會在當時警民衝突下,貿然和pw1打招呼,明顯是打算阻止pw1進入商場。

由此可見,pw1的口供前後不一致,差到無人能相信,法庭也無法依賴其證據。此外,控方舉證薄弱,沒有其他證據證明被告有阻擾pw1的行為,所以控罪2表面證據不成立,撤銷。

📌關於控罪一:
法庭觀看了所有片段,接受所有片段的真實性,此部分會給予十足的比重。

關於控方證人的供詞
pw1的證詞不可信,與控罪1無關,所以不考慮。
pw2因辯方需要而傳召,也與控罪1無關,所以不考慮。
pw3的可信性受辯方質疑,辯方質疑pw3表示當時並不清楚發生甚麼事,但在採訪中卻回答到記者的問題。法庭表示採訪片段只可反映pw3當時知道大概發生甚麼事但不知道細節,如果只用這個原因判定其供詞不可信未免太過武斷。(*下刪長篇概論)

本席認為pw3沒有任何動機隱瞞事實,她只是一個68歲的老人家,並非能言善辯之徒,所以其證供可信。(*被記者採訪時卻能言善辯,佩服~)辯方指出pw3在片段中的表現不太驚恐,pw3表示難道要自己哭泣才算驚恐嗎?本席認為有些人驚恐會大叫崩潰有些人只會心跳加速,所以不能單憑著40秒的片段定義。雖然pw3表示那批人士逗留了4,5分鐘但不代表pw3有誇大或失實的成份,因為被搗亂的時間對她而言都是度日如年,感到害怕,她已儘量告知法庭真相,所以是一個誠實的證人。

本席反覆觀看了所有片段後,從其衣服、髮型、特徵辨認出被告。從不同角度看見被告出現、進入和離開星泰真味。當時有2名黑色裝束少女和一大批人士聚集,大約30人。2名少女進入搗亂,將調味料倒在餐桌上,也有人拋擲物件,其後離開店鋪,而被告也在當中,並配戴口罩。當防暴警員出現時,所有人士四處散開,被告也除掉了口罩,被告在店鋪內逗留了1分42秒。片段也顯示了有人士進入店鋪安靜坐下。

辯方依賴2宗偷拍裙底的案例(*不詳細講述,可參考上回審訊),但與本案案情完全不同,出現的時間也不同,所以對法庭沒有參考價值。

被告逗留的1分42秒會否構成遊蕩?本席認為陪審團應考慮其他證據。當時不是疫情,正常人不會戴口罩(*正常人皮膚過敏會戴,素顏會戴,感冒也會戴呢~),被告配戴口罩,與其他人士聚集並進入搗亂,包括大聲叫囂,亂拋雜物,把調味料倒在桌上等。被告逗留了1分42秒後便離開,沒有光顧的意圖。被告從遠門進入再逗留在店鋪內徘徊,接著與其他人陸續離開,逗留在店鋪外面不願離去,直到防暴警員的出現,各人才散開。雖然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被告參與搗亂,但本席認為被告的逗留,憑著自己出現在店鋪內相對鼓勵了其他人士進行搗亂,包括2名少女和拋擲物件的人士。餐廳空間不大,客人一定知道有人搗亂,如果被告說不知情,或者在發呆實屬癡人說夢。被告當時與所有人士逗留,徘徊,離開的行為,唯一的合理推論就是被告故意參與搗亂。本席肯定被告與那些人士有默契,共同目的就是為店鋪製造混亂。

辯方指出被告可能進入餐廳進食,但本席不同意。假若被告打算進食,不會和其他戴口罩的人士一起出現,逗留和離開!他們帶口罩就是不想給人辨認身分,是有目的性地出現。被告心知肚明,知道自己的行為不當,為了不想其身份被人辨認,所以見到防暴警員出現後便摘掉口罩打算離開。

對於辯方呈上ngchunyip(音)案例
1985年7名人士搗亂便利店,店員和老闆感到害怕,當時裁判官裁定罪成。本案被告出現及徘徊在店鋪內,和上案7人一樣,故此本席裁定被告有遊蕩的行為。

對於被告有否導致pw3擔憂其安全
雖然沒有證據顯示被告在店內的實際情況,但他需要為其他人士的行為負上責任。這些行為對任何一位正常的客人都會造成滋擾。本席肯定當時客人是因為其他人士與被告的滋擾才離開。店鋪失去了利潤和浪費食材,損失了金錢上的利益。搗亂前,pw3本來正常做生意,那些人和被告當時的滋擾影響了她愉快的心情。

辯方提出遊蕩會對人權造成侵犯卻沒有列出理據,可見辯方詞窮,沒有任何證據印證其說法,虛張聲勢。辯方指出遊行人士經過店鋪是否會構成遊蕩?本席認為遊行是從一個地點去到另一個地點,不是在同一處逗留。而且遊行是由警方作出不反對通知書,警員也知道遊行路線,否則就是構成非法集結。而對於露宿者的行為會否構成遊蕩,導致別人對安全和利益的擔憂?本席表示絕對會構成遊蕩,難道辯方願意讓露宿者在其辦事處逗留嗎?

法庭認為正正就是遊蕩罪的出現,才不會構成侵犯人權。辯方認為利益一詞並不包括生意的利益,本席卻認為利益不僅包括生意上的利益,還有精神心理上的權益。而愉快的心態就是精神心理上的權益,所以辯方的說法十分矛盾。辯方要求法庭不要參考上案的判決理據,但其理據未能說服本席。

考慮所有證供,本席宣布被告罪名成立。
#高等法院第七庭
#黃崇厚法官 #不服定罪及刑罰上訴(1/1)
👤楊(36) #1226大埔 #和你shop

控罪1:遊蕩導致他人擔心 #遊蕩罪
申請人被控於2019年12月26日,在大埔超級城C區534號店「星泰真味」內遊蕩,令該食肆東主及負責人符賽珍合理地擔心其人身安全。

背景和原審裁判官的裁決和判刑理由:
https://t.me/youarenotalonehk_live/18768
=============
觀看片段:

📌片段1:位於星泰餐廳門口的鏡頭

片段時間:14:26:10
片段顯示帶着口罩的申請人步出星泰餐廳,他約在2分鐘前曾進入星泰餐廳

📌片段2:蘋果日報

片段顯示當時有人參與和你shop,在星泰餐廳門外聚集並叫喊「沒有暴徒,只有暴政」、「721唔見人,831打死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和「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口號。之後有人進入餐廳搗亂,即玩弄調味料等。

*片段顯示不到申請人有實質參與堵亂,也不知道他在餐廳甚麼位置,兩段片段只能顯示申請人跟隨人群進入餐廳,然後當人群離開餐廳時跟隨離開餐廳
=============
申請方理據:(定罪上訴)

申請人由田奇睿大律師及羅大律師代表。(書面陳詞則由何大律師撰寫)

📌理據1:原審裁判官在裁決引用基本及延伸「共同犯罪」原則,但未有給予辯方陳詞的機會

黃崇厚法官指本案重點是否原審裁判官應在原審時提出這關注讓控辯雙方陳詞。

申請方指原審裁判官將上述兩個犯罪原則納入裁決,但未有在原審時提出,而他們認為原審裁判官在程序上應要提出,確保審訊公平。

黃崇厚法官指有時控方都不會明確指他們認為共同犯罪原則對本案合適,那原審裁判官是否有必要開宗明義指出。

申請方認為本案沒有證據指申請人與堵亂的人共同行事,並非明顯的「共同犯罪」的情節。

黃崇厚法官以毒品案作例子,若果有2人被控販毒,其中一人只是陪另一人行,相信法官會知道控方的檢控基礎是包括共同犯罪,本案的情況是否與這例子相似。

申請方認為申請人與當時搗亂的人相差一段距離,難稱相似。

黃崇厚法官指即使被告沒有犯事,但仍被檢控,法官是必定從「共同犯罪」的方向考慮,那控方是否仍需要開宗明義指出?但黃崇厚法官同意認為在沒有開案陳詞下,也沒有人開宗明義指出本案涉及「共同犯罪」下存在風險,但一名稱職的辯護律師理應可以察覺這種情況下理應涉及「共同犯罪」。

此外,黃崇厚法官指有些案件明顯涉及「共同犯罪」原則,而且當有辯方律師在陳詞中有提及的話,那控方和原審裁判官是否仍要提出。

申請方認為原審裁判官在本案理應要提及延伸共同犯罪的基礎,作為一個補救措施,讓辯方有機會正面回應。

📌定罪上訴主要理據2:本案證據是否足以將申請人定罪

申請方認為本案證據不足以將申請人定罪,即基本,延伸及從犯的「共同犯罪」原則未必能支持定罪推論。

原審裁判官在裁決時指由於申請人在涉案時間逗留及出現在餐廳,會鼓勵和支持犯案的人犯案,申請方認為這與FACC6/2021案提及的「共同犯罪」原則有關係。

黃崇厚法官認為原審裁判官是運用「共同協議」來將申請人定罪。

申請方認為遊蕩罪最重要的元素是讓人「擔心」自身安全,而不單止製造麻煩,申請方認為本案是需要證明申請人意圖(犯意)令人擔心,情況與FACC2/2021有分別,因為非法集結條文的結構是包括”likely”的字眼。

黃崇厚法官觀看遊蕩罪的條文後認為令人擔心是遊蕩的結果;此外,若果申請方的立場是對的,原審裁判官可能未有處理犯意的問題。

答辯方指未有機會準備回應,因為今天才聽到這個理據。

申請方認為原審裁判官在裁決時用「可以預見」的字眼可反映原審裁判官在裁決是有運用延伸共同犯罪的原則,即申請人即使看不到有人搗亂,但可以預見有人搗亂,因為申請人在進入餐廳時與搗亂的人有「共同協議」,這似乎與「共同目的」有自相矛盾之處。

申請方認為原審裁判官未有仔細處理在FACC5/2016提及針對不同共同犯罪原則的分析,因此不能在毫無合理疑點下證明定罪推論。

📌定罪上訴主要理據3:「利益」

申請方認為當初遊蕩罪的修改是針對(1)條,未有就(2)和(3)條針對利益的議題作進一步修改,因此未能協助控方舉證。

簡單來說,申請方認為原審裁判官是針對「利益」的解讀錯誤。舉例來說,若果有人在餐廳吃完飯後仍不離開,這會影響餐廳生意,有損餐廳利益,那是否這些人就干犯遊蕩罪?

*申請方其他的上訴理由,會採納書面陳詞

📌回應片段:

申請方認為原審時控方並非針對餐廳外的情況;原審時也沒有處理這情況,並指出符賽珍女士在原審作供時指她當時是較擔心員工的安全。
=============
申請方理據:(刑罰上訴)

申請方認為本案也不應與非法集結作比較,因為刑罰上也有分別。

申請方亦希望法庭考慮到過往沒有案底,申請人也已服畢一段刑期及還押一段時間,相信這段時間已經可以對他及社會構成阻嚇作用。
=============
加入新理據:

答辯方(香港特區)由李專員代表。

答辯方指會反對申請方加入針對「共同犯罪」的論點,因為原審時未有提出,是直到現時才提出,但田大律師並非今天才代表被告;再者,證據上也能支持原審裁判官的裁斷。

申請方同意處理上有不佳之處,但指出這議題有重要之處,而且也可以與其他上訴理據有關。
=============
答辯方之簡單回應:

📌針對法律觀點:

答辯方指申請方使用的是洗黑錢案件,當時是由於原審法官針對爭議點交代不清,所以上訴庭後來針對控罪裁定上訴得直。答辯方認為有不少案件都有足夠和清楚的理據,而本案則是申請人有否進入餐廳搗亂的意圖和作出相關行為等,故上述洗黑錢案例並不適用於本案。

答辯方指本案在原審時,申請人原本的法律代表已經表示當時上訴人在餐廳的柱後,所以並看不到其他人搗亂的行為,控方也沒有證據顯示他有共同犯案的計劃。由此可見,當時辯方已有陳述「共同目的」的基礎。

答辯方指申請方在本次聆訊中列出了一些共同犯罪目的之列表,本案的原審裁判官裁定申請人有搗亂的共同意圖,當中的「共同目的」是基本還是延伸?目的應該是製造麻煩還是搗亂?答辯方以FACC6/2021一案和一些縱火案件為例,這些案件都是共同搗亂。在本案中,有人倒出調味料就是製造混亂的例子。

答辯方以FACC5/2016一案為例,共同犯罪原則雖與從犯罪行有重疊之處,但在本案上其不構成問題,因為被告以協助及教唆原因出現時「共同目的」可以是為了對餐廳製造麻煩。因此另一議題是根據本案的事實,申請人是否有作出搗亂的行為呢?答辯方認為申請人在餐廳逗留兩分鐘,可見單純進餐並不是申請人進入餐廳的理由。

📌針對法律條文:

答辯方對遊蕩的定義沒有爭議,雖然《刑事罪行條例》第160條(3)中條文的中沒有分析「利益」一詞導致解釋比較流於表面,但本案在這方面的證據非常明顯,餐廳東主在涉案審訊過程中已指出好害怕自己員工及客人的安全,這已經不只是涉及純粹利益或失去金錢,因此申請方的討論是流於學術性。

黃崇厚法官法官詢問店鋪內的錄影片段是否拍攝不到申請人。

答辯方指錄影片段只能反映申請人出入餐廳的時間,原審時辯方並沒有爭議申請人出現在餐廳中,他們當時的立場是申請人在餐廳其中一個座位坐下,他有可能當時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 。

📌針對刑罰上訴:

答辯方指上訴法庭已經在CAAR4/2019、CAAR8/2020一案中表示法庭應在判刑時除了考慮案發時間和參與人數外,案發氛圍亦需包括在內,例如本案中有人與其他食客出現衝突的風險。雖然答辯方同意本案的判刑略為嚴厲,但不代表需要改變,因為法庭不能忽略懲罰性的元素。
=============
上訴方的簡單回應:

📌針對法律觀點:

申請方認為即使片段中見到申請人進出餐廳,但他的動作和神態與幾位搗亂人士是完全不同,因此在證據上不能見到申請人有共同犯罪的意圖。

針對延伸的共同犯罪,申請方認為通常控罪元素上是先涉及傷人,再牽涉其他控罪,所以這並不適用於本案,原審裁判官正是錯誤解讀延伸共同犯罪,預期申請人也會如其他人士一起搗亂,所以需要負上關鍵的責任,那就是說由於上訴人和其他人士有作出輕微的共同犯罪行為,所以他後來就算沒有作出搗亂,也是共同犯罪,其後才加上遊蕩罪。申請方指出本案連輕微的犯罪行為都沒有,所以如何出現遊蕩?因此延伸的共同犯罪原則不能應用在本案中。

針對基本的共同犯罪計劃,申請方認為這與鼓勵的行為沒有衝突,他們認同終審法院在FACC6/2021案中的解釋,如果上訴人知道其他人的搗亂行為,但他沒有同意這個行為,又怎能算為共同搗亂的目的?而且原審裁判官也沒有證明到他有共同犯罪的行為 (搗亂) ,因此即使法庭決定發還重審,也不會處理到這個問題。

此外,即使符賽珍女士擔心員工和客人的安全,是否代表她擔心自己的安危?申請方指不論原審裁判官和控方也沒有這個推論。

申請方指任何片段也拍攝不到被告在餐廳有任何行為,只看到他進出店鋪的畫面,因此即使有跟著人群進出的時間,法庭也不能在無合理疑點指申請人與其他人一起參與搗亂,甚至鼓勵他人作出搗亂的行為,因此申請方對答辯方的推論有好大的保留。
=============
申請方需要在2021年12月15日之前呈交書面陳詞;答辯方需要在2022年1月5日前呈交回應陳詞;若申請方有進一步回應,需要在2022年1月19日前呈交回應。

法庭暫訂於2022年2月18日10:30作法律觀點爭議的聆訊,期間申請人繼續以原有條件保釋。
=============
針對法援申請的聆訊內容:

https://t.me/youarenotalonehk_live/18768
#高等法院第一庭
#黃崇厚法官 #宣讀判詞
👤楊(36) #1226大埔 #和你shop

控罪1:遊蕩導致他人擔心 #遊蕩罪
申請人被控於2019年12月26日,在大埔超級城C區534號店「星泰真味」內遊蕩,令該食肆東主及負責人符賽珍合理地擔心其人身安全。
=============
判決書簡要:

引言:

申請人(下稱上訴人)否認兩項控罪 (遊蕩和阻差辦公) 受審,裁判官陳炳宙(下稱原審裁判官)在審訊後裁定控罪2表面證供不成立,但控罪1成立並判處上訴人監禁9個月。申請人不服控罪1的定罪裁決和刑罰提出上訴。

定罪上訴:

正如直播員在稍早聆訊時指出,上訴方的論點主要關乎三點,即原審裁判官錯誤地以共同犯罪計劃的法則裁定上訴人罪成;原審裁判官錯誤地裁定本案有足夠證據作出唯一合理推論;和原審裁判官錯誤裁定「遊蕩導致他人合理地擔心本身的安全或利益」一罪中「利益」一詞的定義等同愉快及滿意的狀態。

針對遊蕩罪第(3)款罪行的罪行元素,法庭認為這罪的重點是被控人的行為引致的後果,不是在於被控人作出涉案行為的人是否有相關意圖,或是否對行為的可能後果有所認知。事實上,這罪的被控人並非是在無意間做出足以令人有合理擔心這社會不容的後果的行為;法庭亦引用 R v Savage 和 R v A 的案例,指出一些被控人的行為的後果是一項罪行元素的罪行,例如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罪,以往法庭的裁定是控方只須證明因果關係,毋須就相關後果證明被控人的犯意。事實上,法庭認為要控方證明上訴方所指的犯意,對訂立這項控罪的目的有礙。基於以上,法庭裁定控方毋須證明被控人意圖令人有條例所述的擔心、或具犯意地令人有所擔心;控方只須證明被控人故意遊蕩,而這行為令人有理由擔心本身的安全或利益。

針對「利益」一詞的討論,法庭指這詞的英文為"Well-being",包含愉快、滿意、安好這些狀況的含義,事實裁斷者應以這詞的一般意思以考慮被控人是否遊蕩;這行為是否令人擔心本身的安全或利益;和這擔心於當時情況而言是否有合理理由。返回本案,法庭認為原審裁判官裁定上訴人的行為導致事主合理地擔心本身的安全或利益,是合理有據和有充份證據支持。

針對「共同犯罪計劃」的理據,法庭認為控方在本案對上訴人的檢控明顯是基於共同犯罪原則,加上原審時辯方在結案陳詞時已提及這方面的論述下,原審裁判官沒有在審訊時提及將會考慮「共同犯罪計劃」的法則沒有不當地方,程序也沒有不當不公。事實上,原審裁判官的裁決是針對上訴人是否於「基本共同犯罪原則」下干犯了罪行,而原審裁判官最後的裁決是上訴人與那批人的共同目的是在餐廳內搗亂,即使可以有很多種搗亂手法,但不超越上訴人預期的搗亂手法或搗亂程度。

針對原審裁判官錯誤地裁定本案有足夠證據作出唯一合理推論的理據,法庭在審視本案證據後認同原審裁判官所指,上訴人當時的出現支持及鼓勵了他人搗亂,他本人亦有個意圖,因此與案發餐廳內搗亂的其他人有默契及共同目的,構成共同犯罪計劃。法庭亦認為上訴人在審訊時沒有出庭作證,原審裁判官沒有來自他本人當時為何進入餐廳,和他於相關時段的心思意念的證據下,原審裁判官以他席前的整體證據作出本案的裁決難稱有誤,法庭亦同意原審裁判官的裁決是本案唯一合理推論。

基於上訴理據不足,法庭駁回定罪上訴申請。

刑罰上訴:

法庭認為原審裁判官在判刑時曾表達「上訴人否認控罪而浪費了法庭時間」,和「上訴人無權要求法官像社工一樣,對犯罪的人百般呵護」,會令人產生原審裁判官是否考慮不善的疑慮。特別是前者,法庭指出若因法庭要進行審訊而令原審裁判官認為是加刑因素的話,是有違被控人的權利和無罪推定的原則,但當然上訴人沒有承認控罪是判刑的重要考慮因素,可顯示他沒有悔意。

法庭認同原審裁判官在判刑時指出,本案對該餐廳的業務的影響不限於當天,亦會對香港的整體聲譽有不良影響,本案判刑要具阻嚇性。不過若原審裁判官因本案罪行的最高罰則是2年監禁,比兩項遊蕩罪最高罰則是的6個月監禁為高的話而認為要判處一個高於6個月的監禁刑期,這是毋須的。法庭的責任是要考慮案中整體情況和被控人的個人情況,顧及判刑原則和案例,以考慮最恰當的判刑,而現時法庭的責任是判斷原審裁判官的判刑是否有違原則或明顯過重。

法庭認為社會服務令和感化令都不足以反映本案的嚴重性,此外上訴人在原審時沒有承認控罪,現時更就定罪上訴,他不具社會服務令所需的充份悔意這條件,因此即時監禁是唯一合適的方法。

法庭認為在評估案件的嚴重性時必須顧及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案件性質,不能只著眼實際上發生了的搗亂行為。本案發生於當時社會事件正烈的時候,暴力行為時有出現;本案涉及多人一起行事,雖然各人在店內逗留的時間不長,但眾人戴著面罩擾亂多時,情況必會令事主合理地擔心,而且整體情況是會令人相當擔心的;事件因警察到場而結束,必令事主鬆一口氣,但之前的擔心除了源自實際發生了的事之外,還有不知會不會發生嚴重事故的擔心,而這種擔心,在本案而言是要必須顧及。

法庭認為在評估案件的嚴重性時必須顧及實際上發生了的事情的嚴重程度,和須顧及事件的後果,而在本案,後果是不限於案發當時的,事主有日後不知會不會發生嚴重事故的擔心。

法庭在慎重考慮本案的整體情況、案件性質和情節,上訴人的個人背景、和原審裁判官在處理上有些令人顧慮之處後,認為刑期有的下調空間。故裁定上訴人的刑罰上訴得直,刑期由9個月監禁下調至6個月監禁。
=============
附錄:

原審裁判官的裁決理由 (2020/11/12):
https://t.me/youarenotalonehk_live/11225

原審裁判官的判刑理由 (2020/11/12):
https://t.me/youarenotalonehk_live/11226

第一次上訴聆訊(2021/11/24):
https://t.me/youarenotalonehk_live/18773

法援申請聆訊 (2021/11/24):
https://t.me/youarenotalonehk_live/18768

法律爭議聆訊 (2022/2/18):
https://t.me/youarenotalonehk_live/19650

判決書:
https://legalref.judiciary.hk/lrs/common/ju/ju_frame.jsp?DIS=143135&currpa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