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懺悔錄:香港前途考古札記
67 subscribers
447 photos
347 links
2047前夕,探討英美卸責、中共走數與港人自賣的故事。盼後人引以為鑑、好自為之。
Download Telegram
#功能組別 #利益集團制度化
1985年,隨著九七前途成定局,#立法局 首次開放民選議席,#功能組別 橫空出世,港府說是 #循序漸進 過程,實則方便 #利益集團 維穩過九七。中方甚為歡迎,視之 #拖延民主裝置。雖然制度開放有限,本地精英興致勃勃,好些人日後成了政壇大老。

#吳靄儀(前立法局議員):「當時最震撼是立法局終於有選舉,開放立法局議席本身已是最大進步。開放功能組別選舉很多人有意見,我當時有很大意見,也不只我,很多人在聯合聲明簽署後,認為港人治港,希望推行民主制度,覺得立法局必須推行直選。港英政府最主要藉口是向中方交代,若保留立法局在任議員可用甚麼方法?用選舉就要把從前委任的人選進去。工商界有些商會全由公司組成,只有公司會員,有些既有公司會員,也有個人會員。」

馬嶽(2013)《港式法團主義:功能界别25年》7-12:
//從香港政制發展的歷史角度看,自殖民地成立初期,為工商界和專業領袖「度身訂造」議會席位,以保證他們進入建制以代表其利益,一直是殖民地管治策略和政治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

港英政府在1984年7月發表的《代議政制綠皮書》…指出「…本港的特殊政治環境,財經界及專業階層對建立本港前途的信心和繁榮至為重要,他們必須獲得完分的代表權。」…「是立法局獲得大量專門知識和專家寶貴意見的途徑。」…《綠皮書》建議的功能界別選舉,正是順理成章地以一個「選舉」模式制度化把這個「不成文的甄選制度」,令其可以過渡九七。

以上的理解和設計,與中央政府當時對香港未來政制的思考和需要不謀而合…中央政府一方面歡迎本地華資資本家以「真金白銀」表達對香港回歸的信心,願意在政治上給予他們更大的影響力以作鼓勵…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快速全面民主化的一項緩衝機制…。自《基本法》1985年開始起草以來,內地草委和工商界領袖均極力支持功能界別選舉制度…// bit.ly/2wLW5kA

考古陣地一覽
[FB] facebook.com/recall.hk
[IG]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 medium.com/recall-hk
[Twitter]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elegram] t.me/s/recallhk
[Google搜尋] goo.gl/vZknst

#民主小龍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