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懺悔錄:香港前途考古札記
68 subscribers
447 photos
347 links
2047前夕,探討英美卸責、中共走數與港人自賣的故事。盼後人引以為鑑、好自為之。
Download Telegram
#貼文預告 #李怡 #勞思光 #香港前景研究社
作家李怡逝世。他談過自己文革後覺醒脫離左派陣營,認識了哲學巨擘勞思光教授,獲邀參加其發起的香港前景研究社,成為最早介入前途問題的本地聲音之一。這段事蹟,值得整理回顧。

勞思光教授生於西安,高祖曾任兩廣總督,父親參加過辛亥革命。他先後入讀北大台大,戰後輾轉留港,在中大哲學系培育出幾代學者。他關心中國但更重獨立思考,堅拒前往戒嚴台灣和共產大陸,因而更珍惜香港獨有地位。

1981年9月,勞教授在《七十年代》雜誌發表文章,論及新界租約實際影響,為港人心態與思考解惑,斥盲撐接收者誤國,又認為港人不應自卑事事聽人支配,放棄伸張共同利益,或隨浮泛觀念心理好惡看待問題:

//我們考慮「一九九七問題」或香港前途及地位的問題,必須從實際的影響及效果方面看眼,而不可以讓心理上的好惡,或某種習慣上的浮泛觀念,來封死了自己的思考。舉例說,有人以為,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一談香港前途或者香港地位問題,就是「不愛國」。這就是昧於實際意義的想法。如果香港保持現有的制度及生活方式,對於中國現代化運動有用,則交還香港,使它失去這種功能,分明實際上與中國的「國家利益」不合,為甚麼反而算是「愛國」呢?…只因為習慣上覺得能收回土地便是光榮,但不去了解香港問題的特殊性,而寧願危害國家利益,來遷就這種浮泛觀念,恐怕正是「誤國」而已…

縱使不談香港對中國的有利作用…香港居民也應該坦然面對自身的問題,依自己的正當權利來為自己的前途努力。有人說,香港居民根本無權力決定這種問題,如果不接受共產制度,就應該自己移民外國…香港地區的居民社群自有其共同利益,應該保衛,應該爭取,不能將香港前途問題換成個別的香港人離港而定居別地的問題…「權力」與「權利」也不能相混…香港是否交還中國,決定權自然在中英雙方政府;可是,這並不表示香港居民沒有闡明事理及利害得失等等,來促使當局面對事實的權利。至於個人如何打算,又是另一回事。

由於香港多年來只是一個殖民地,而殖民地身份近年又被聯合國取消,變成身份不明,因之香港居民每每有一種下意識的自輕自卑的心理傾向;其實,香港居民無理由比其他人類社群低下…朦朧不明的外在局勢,並不能決定這個社群便應該永遠事事被動,聽人支配。相反地,香港前途愈是不明朗,問題愈是複雜而迫切,香港居民愈應該作切實的主動努力。//

後來前景社嘗試在中英夾縫提出香港本身議程,策略鋪排上都可見勞教授這影響。有機會再談。
#勞思光 逝世十年,#李怡 亦近日逝世,回顧他們介入香港前途往事。

1982年英首相訪華前夕,中大哲學系教授勞思光與政政系鄭宇碩、傳媒人李怡、胡菊人等創立香港前景研究社,曾間接去信英首相獻議其九七方案。相比其他團體主張,前景社更著重將香港置入中英互利合作戰略佈局,以求爭取空間維持現狀。

▍現實角度拆解問題

自認反共的勞思光,早主張從現實角度處理問題,認為中共除了就主權表示一般態度,按實利考量,是希望香港保持繁榮貢獻其現代化國策。勞思光表示,收回主權不一定要接收香港。更合理方案是保持現有制度,因為改換制度無論優劣要付出相當「時間成本」讓人們適應,中間時差都夠令香港變成負累,延誤中國發展。勞思光又強調,香港問題不宜用政治試驗態度來處理,做錯沒有回頭路。

▍香港戰略基地構想

1982年7月,前景社去信英國工黨議員Jeremy Bray一份香港前途建議書,獲轉寄至首相。

按建議書研判,北京主要立場是要收回主權,同時希望香港繁榮有利中國現代化;倫敦立場認為條約是治港法理基礎,盼能延長或化解租約,堅持這是處理主權的先決條件;香港方面多數人接受中英立場,但若無妥善方案,商家人才將加劇外流。

建議書主張談判策略是調和多過對抗,盡量聚焦中英當前及未來合作關係,在這格局下發揮香港特殊作用。具體辦法是中英簽友好協議,促成包括科技、雙邊經濟、人才訓練等多項互利合作;另設專條表明英方承認中國對港主權,中方承認今後一段長時間香港受英國管治,適當時候才談主權移交;香港制度不變,同時容許香港內部民主法治、經濟繁榮及社會安定有所改進。條約不少於30年,修約或續約要尊重港人意願利益。

前景社嘗試顧全兩國顏面立場之餘,透過「友好協議」互利方案,使香港成為兩國合作不可或缺一員,相比當時坊間主張一味讓利投降尋求大國認同,前景社主動佈置出多邊格局,在政治遊說上可算十分進取。

後來發展眾所周知,戴卓爾夫人想堅持舊有條約國際效力,遭本地進步學生聲討;想以保持香港信心繁榮做籌碼,又被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反過來威嚇要趁「香港崩潰執平貨」。到英方拿出「主權」籌碼探路,換取正式談判開展與維持英治主張時,已無空間經營前景社那種戰略合作格局了。然而,中英互利沒真箇煙消雲散,而是在談判桌下同步進行。1985年5月兩國互換聯合聲明批准書後,各式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已如雪片飛至。中英關係空前良好,只是港人未能爭取更多籌碼。

足本全文 bit.ly/3CTPXVI
| #2022年考古精選重溫 |
匆匆走過2022年,感激各位不離不棄。以下仿傚坊間做盤點,整理去年重要貼文,方便重溫。

▍焦點回顧:反國教十年祭

[ 反洗腦前傳,泛民有條件撐國教 ]
2011年5月,港府就中小學國教科展開諮詢,中聯辦官員發表「必要洗腦論」使大眾嘩然。立法會6月辯論,民主派強調若增批判內容將有條件支持。
bit.ly/3Ojkn7I

[ 學民疾呼反染紅,教材惹火家長驚 ]
特首曾蔭權管治末年,港府以半圍內諮詢方式火速推動國民教育必修課程,一班中學生趁暑假聯同多個泛民政黨、大專學生會與民間團體遊行抗議。隨著七一政府換班,坊間爆出官方資助教學手冊惹火內容,好些本來沉默家長驚覺問題埋身,主動組織起來高叫「唔好搞我個仔」。
bit.ly/3oO15wx

[ 遊行狙擊無以繼,良心開學來謝幕 ]
2012年暑假,一班學生與家長透過遊行、聯署、集體寫信和狙擊建制派來反對當局推國教,政府卻依舊強硬。隨著開展期日近,運動搞手為升級煩惱,決定在開學前舉辦嘉年華與音樂會作階段總結,呼籲家長準備打巷戰,但學生絕食擊起千重浪。
bit.ly/3Q7rL6G

[ 政總埋單計數高峰,林鄭淚眼救火降溫 ]
2012年9月初,連續數日萬人聚集政總要求撤回國教科,有學生及社會人士接力絕食明志。一直強調擇善固執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電視上落淚,揚言要消耗本身民望為梁班子堅守到底,又表示因工作忽略了家人,感到十分歉疚。
bit.ly/3DW0K1G

[ 青年絕食選舉告急,結束佔領巷戰開花 ]
2012年9月,反國教行動蔓延到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前夕,特首宣佈取消三年開展期,學校自決開科。大聯盟隨即結束佔領,說戰場已轉到各校,有社運人形容是階段勝利。
bit.ly/3fSmaF9


-----------------------

▍人物點滴系列

1982年英首相訪華前夕,中大教授 #勞思光 與傳媒人 #李怡 等間接去信,在夾縫中申述其香港議程。
bit.ly/3CTPXVI

#奧爾布賴特「八國聯軍」往事
bit.ly/3Nrr34d

被問是否挺董連任, #江澤民 斥記者幼稚
bit.ly/3jEMTa0

#倪匡 買島建港論前世今生
bit.ly/3bCv9YK

毋忘 #曾江 兼回顧往時香港
bit.ly/2XToiyA


更多重溫內容
bit.ly/3WFN43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