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區公投十週年系列 #港人一再錯失良機
2010年5月16日立法會五區補選,在主流傳媒收窄、港府與親共團體打壓、溫和民主派冷待下,取得50萬票成績,但投票率始終不足兩成。普選聯學者說,數字未對當局構成多少壓力。
.
1) 紅臉白臉軟硬夾擊,泛民綑綁更添隱憂
公社五子提出五區總辭變相公投後,中聯辦彭清華與人大常委李飛又先後重申公投違法立場,但中共中央及後低調降溫,總理溫家寶談香港「深層次矛盾」都刻意不提五區公投。那邊廂,普選聯成員公民黨湯家驊則與港府一唱一和為理性務實溝通之途營造氣氛。
.
隨著港府提早公佈保守政改方案,一直被視為「相對公正」的民建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無端表態說或會辭主席撐政改,令泛民本來不穩的綑綁否決權更添變數。有評論估計,黨國代理是以一手硬一手軟方式,逼民主派降低叫價才伸出橄欖枝。
.
2) 苦未突破主流怪圈,議題失焦氣氛慘澹
由於保皇黨杯葛補選,坊間曾估計難產收場,這時有學運界以「堅持2012」為號召,數日內成功眾籌25萬五區參選,建議得票與公社兩黨合併做公投結果,盼推動普選議題;又有多名自稱獨立人士接連報名挑戰公社五子,尤其針對形象惹火社民連候選人。一時間,補選混戰「花生」蓋過公投議題。
.
另方面,由於泛民龍頭冷待,民間團體到最後關頭才盡人事推動公投;青年人則透過網絡與街站極力動員,但這場「新民主運動」信息始終未突破主流媒體與傳統泛民支持者怪圈,補選當日結果投票率低收。然而最終疑似親共候選人未得「灌票祝福」,某程度佐證打擊投票率才是首要任務,黨國選舉機器沒有冒險做蝕本生意。
.
3) 溫和路線再三割蓆,公投不是談判籌碼
補選塵埃落定,各方爭相大造文章。公社兩黨說50萬票是2003年七一後最大型民意動員;溫和普選聯高調澄清,補選票數對爭取政改無多大壓力,亦不是談判籌碼;保皇黨與不鼓勵投票的特區政府異口同聲形容,香港沉默大多數反對激進路線。
公投對決落幕,特首曾蔭權隨即反守為攻搶奪輿論焦點,一方面大播宣傳廣告,率領高官輪流落區硬銷政改,另方面邀五區公投發言人余若薇進行電視辯論。那邊廂,中聯辦與民主黨等溫和人士則陸續訂定密談日期,一場政改暗戰這才邁向高峰。
.
全文 bit.ly/2X5Cp5t
2010年5月16日立法會五區補選,在主流傳媒收窄、港府與親共團體打壓、溫和民主派冷待下,取得50萬票成績,但投票率始終不足兩成。普選聯學者說,數字未對當局構成多少壓力。
.
1) 紅臉白臉軟硬夾擊,泛民綑綁更添隱憂
公社五子提出五區總辭變相公投後,中聯辦彭清華與人大常委李飛又先後重申公投違法立場,但中共中央及後低調降溫,總理溫家寶談香港「深層次矛盾」都刻意不提五區公投。那邊廂,普選聯成員公民黨湯家驊則與港府一唱一和為理性務實溝通之途營造氣氛。
.
隨著港府提早公佈保守政改方案,一直被視為「相對公正」的民建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無端表態說或會辭主席撐政改,令泛民本來不穩的綑綁否決權更添變數。有評論估計,黨國代理是以一手硬一手軟方式,逼民主派降低叫價才伸出橄欖枝。
.
2) 苦未突破主流怪圈,議題失焦氣氛慘澹
由於保皇黨杯葛補選,坊間曾估計難產收場,這時有學運界以「堅持2012」為號召,數日內成功眾籌25萬五區參選,建議得票與公社兩黨合併做公投結果,盼推動普選議題;又有多名自稱獨立人士接連報名挑戰公社五子,尤其針對形象惹火社民連候選人。一時間,補選混戰「花生」蓋過公投議題。
.
另方面,由於泛民龍頭冷待,民間團體到最後關頭才盡人事推動公投;青年人則透過網絡與街站極力動員,但這場「新民主運動」信息始終未突破主流媒體與傳統泛民支持者怪圈,補選當日結果投票率低收。然而最終疑似親共候選人未得「灌票祝福」,某程度佐證打擊投票率才是首要任務,黨國選舉機器沒有冒險做蝕本生意。
.
3) 溫和路線再三割蓆,公投不是談判籌碼
補選塵埃落定,各方爭相大造文章。公社兩黨說50萬票是2003年七一後最大型民意動員;溫和普選聯高調澄清,補選票數對爭取政改無多大壓力,亦不是談判籌碼;保皇黨與不鼓勵投票的特區政府異口同聲形容,香港沉默大多數反對激進路線。
公投對決落幕,特首曾蔭權隨即反守為攻搶奪輿論焦點,一方面大播宣傳廣告,率領高官輪流落區硬銷政改,另方面邀五區公投發言人余若薇進行電視辯論。那邊廂,中聯辦與民主黨等溫和人士則陸續訂定密談日期,一場政改暗戰這才邁向高峰。
.
全文 bit.ly/2X5Cp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