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懺悔錄:香港前途考古札記
70 subscribers
462 photos
352 links
2047前夕,探討英美卸責、中共走數與港人自賣的故事。盼後人引以為鑑、好自為之。
Download Telegram
#IG同步 #快閃回顧 #尹兆堅 #從政生涯
涉民主派35+初選案被還押的民主黨尹兆堅,宣布辭任葵青區議員。今年初,多位民主派人士包括尹的黨友林卓廷賣樓,林出售持貨約11年自住物業套現千多萬,稱要應付多宗官司漫長開支與生活費。那邊廂,石牆花邵家臻早前轉述尹兆堅講法,說擔心辭職後雙失,自己patreon又較別人遲起步。

類似憂慮,尹兆堅在加入民主黨前也表達過。2000年代,尹以街工名義贏得兩屆區議會議席,但在立會選舉做梁耀忠名單第二梯隊敗北,一度放棄參選立會,另謀政壇外去向。

獨立紀錄片《區議員》(2008):
//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本片主角尹兆堅也放棄了10年社工事業轉投政界,參選區議會。當選區議後,他於翌年以第二梯隊身份參選立法會。

記者:「第二梯隊全軍覆沒,其實民主派是否仍要靠老人…舊人發展?」
梁耀忠:「就算第二梯隊沒有獲勝,但得到經驗,不是白費的。」

[2008年]
尹兆堅:「近排忙瑣碎事,立法會選舉也要幫手[拉票],但我不參選了。」
記者:「為何有區議員這職務還要再找工作?」
尹兆堅:「因為要吃飯,要有自己事業,要有保障。選舉生命始終有週期,我不知下屆會否再贏區議會,假如輸了我會一無所有。在外國、在台灣,落敗議員會一邊做黨幹部,一邊等東山再起,或在內部做新工作,香港不會有這情況。」

梁耀忠:「議席與街工真是息息相關,假如沒有了,我也不知怎做發展,多年來已習慣依賴這資源,突然失去的話,怎辦?我真不知道。」

尹兆堅:「其實如果我醒目一點,做區議員在區內茶餐廳磨蹭更好,但我寧願跟他[醫療個案苦主]走一趟,意義更大。」//

尹兆堅其後退出街工加入民主黨,2016年在該黨元老何俊仁、李永達「抬橋」下出選新西險勝,正式晉身立法會議員行列。當年尹兆堅名單幾乎受學者戴耀廷「雷動計劃」影響墮馬,尹直指該計劃好心做壞事,理大學者鍾劍華則認為是泛民沒做好部署。

尹兆堅曾兩度出任民主黨副主席,為該黨昔日爭取超區議席護航,並以保持立會否決權為由,反對非建制陣營因議員被DQ總辭。

#初選案 #民主黨 #區議員 #立法會議員 #林卓廷 #賣樓套現 #石牆花 #邵家臻 #Patreon #第二梯隊 #比例代表制 #街工 #梁耀忠 #黃潤達 #何俊仁 #李永達 #戴耀廷 #雷動計劃 #鍾劍華 #陳惠儀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
#後六四港人變化
六四後兩年,有社運老兵安排妻兒移民後說衝勁盡失;亦有放棄本身生計,企圖透過參政推廣民主;有港商更一度揚言,北上營商可改革社會。

鏗鏘集 剪不斷理還亂(1991年6月6日):
//六四事件後,黎智英放下成衣業務給下屬,全心投入辦雜誌,不過到六四兩週年,黎智英察覺今天要改變中國,辦雜誌不及搞經貿有影響力:「兩年前看法是,覺得政治解決很迫切,現在認為政治解決是透過經濟自然解決。問題是如何透過經濟發展使人民爭取越來越大,令政府控制的代價也增加,他們付不起代價時,就從專制改變成另一個社會。」

踏入5月,曾健成日夜馬不停蹄。六四事件後他加入支聯會,亦是民運團體民主台負責人。曾健成現在沒有做工,全職搞民運。

司徒華(助選錄音):「我向大家鄭重推薦曾健成先生…」

曾健成承認兩年前是民運新丁,兩年後他參選區議會勝出,曾健成說主要是以戰養戰,令自己組織更有實力推廣民主活動:「(對六四)無轉淡,電台播血染的風采,我也仔細回味。」//

---------------
鏗鏘集 尋尋覓覓(1992年2月9日):
//黎則奮:「六四一段時間那一頭半個月我自己很興奮,差不多廿四小時全程投入,沒有時間孤寂,與群眾呼吸同步,一落街全部是同志兄弟姊妹,希望為中國為大眾做點事。」

1970年代,黎則奮辦過雜誌,批判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現象。1982年針對香港前途問題,組織過論政團體,這都是他所謂有意義的日子,目標明確。六四後,黎則奮迷失方向。

黎則奮:「現在周圍各有山頭,沒有人會受你玩,大家想法不同。連可以參與的機會也很少,我常常指名道姓批評人,現在好多報紙怕得罪人。」

黎則奮現在任職一間財經雜誌社,始終認為工作不足以安身立命。一心回歸家庭,誰料這時太太和兒子要移民加拿大:「很無奈,人想歸屬香港,但有恐懼不安,所以始終是混沌狀態。我想人是需要理想和希望,如果有事情可以激發到激情,向前瞻,才有推動力,確得實在有意義。」//

全文 bit.ly/3dj1K3W

#六四 #移民潮 #民主台 #曾健成 #支聯會 #鏗鏘集 #民主運動 #蒲炳榮 #區議員 #黎智英 #壹週刊 #劉千石 #司徒華 #黎則奮 #左翼評論 #文化新潮 #匯點 #資本雜誌 #香港歷史 #香港前途考古 #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