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現場新聞直播(及 獨家實時消息)
82.4K subscribers
33.6K photos
85 videos
11 files
4.24K links
除此Telegram頻道及Instagram(@realtimehk)之外,本台並無任何社交媒體賬號、專頁或姊妹頻道,亦不接受任何報料,敬希垂注。

頻道目的
示威頻繁時,新聞傳媒多有即時直播,但一般為現場情況感到焦急的廣大市民實在難以同時追看多個傳媒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片段。因此本頻道提供實時直播新聞的畫面及消息,望協助市民不論身在何方,亦可清晰地了解現場的最新動態。

行動
示威進行時,本頻道會盡量覆蓋最多新聞直播頻道,盡力於每五至十分鐘更新不同角度的畫面。沒有示威行動時,會因應情況不定時更新。
Download Telegram
0649 #俄羅斯 #莫斯科 #恐怖襲擊 #國際要聞
幾名身著迷彩服的槍手進入位於莫斯科郊區的Crocus City Hall,並在一場搖滾音樂會上朝聚集的人群開火。據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稱,事件中至少40人喪生,超過100人受傷。

音樂廳內拍攝的片段顯示,起碼四名施襲者無差別槍擊試圖逃跑的平民。數次爆炸後,大樓發生巨大火災,導致鄰近劇院的部分屋頂坍塌。

俄羅斯當局設法疏散100名藏在地下室的平民,有報導稱施襲者已經於音樂廳內部設下路障。

據BBC獲得的最新消息,施襲者或已乘坐一輛白色汽車逃脫。

俄羅斯當局正搜索施襲者的身份。

烏克蘭已表示是次攻擊與其無關,與此同時,伊斯蘭國宣稱對此次攻擊為其所為。

俄羅斯官方尚未作出評論。雖然普京亦尚未發表公開評論,但據報當局正持續向其提供事件的最新進展。

與此同時,莫斯科政府已加強機場及火車站等關鍵設施的安全措施。

更多報導及事件最新發展:
https://www.bbc.co.uk/news/live/world-68642036
#BBC
1902 #俄羅斯 #莫斯科 #伊斯蘭國 #恐怖襲擊 #國際要聞
直至目前為止,上週六莫斯科音樂廳恐襲中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37人。俄羅斯於星期日指,成功拘捕四名塔吉克公民,並控告四人發動恐怖襲擊。

襲擊發生後,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發表聲明承認責任。美國官員則向傳媒指,未有情報反對伊斯蘭國的聲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於星期六表示,伊斯蘭國的存在威脅所有國家,呼籲各國共同應對。

俄羅斯總統普京於星期六發表錄影演說,指已有11人落網,並指恐怖分子於被捕時正前往俄烏邊境,烏克蘭一側則有預備幫助其越過國境。但普京本人及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皆未有提供證據證明有關指控。

烏克蘭政府則強烈反對與恐怖襲擊有任何關連,警告俄羅斯可能以此為藉口進一步擴大戰爭規模。烏克蘭情報官員強調,俄烏兩國交戰超過兩年,兩國邊境佈滿軍隊、特務及維安部隊,不可能讓任何人通過。

三月初,美國駐俄大使館曾指,激進分子正計劃於莫斯科攻擊音樂會等大型集會,警告美國公民遠離群眾聚集地。音樂廳恐襲後,大使館再次建議美國公民避免前往俄羅斯。據兩名消息人士指,美國一直收到確切情報,指伊斯蘭國分支ISIS-K立志襲擊俄羅斯。唯普京於上週二指責美國的警告「具搧動性」及形同勒索,皆在威嚇俄羅斯及引起社會不穩。

詳細報導:
https://edition.cnn.com/2024/03/23/europe/moscow-concert-hall-attack-intl/index.html
#CNN
0251 #以色列 #敘利亞 #伊朗 #大使館 #空襲 #中東局勢 #國際要聞
伊朗國營媒體報道,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伊朗大使館遭受空襲,一名伊朗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身亡。

據伊朗傳媒現場片段可見,受襲建築物損毀嚴重,起火及有濃煙冒出。伊朗官員指責以色列對大使館發動空襲。伊朗駐敘利亞大使Hossein Akbari稱,受襲建築位於使館大樓旁邊,目前相信有5-7人於襲擊中喪生,包括使館職員及軍方人員。

詳細報導:
https://edition.cnn.com/2024/04/01/middleeast/iran-syrian-consulate-attack-intl/index.html
#CNN
0027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加沙 #哈馬斯 #以巴衝突 #人道救援 #空襲 #中東局勢 #國際要聞
以色列宣布,軍方已完成調查早前誤炸人道救援組織世界中央廚房(World Central Kitchen)車隊一事,並勒令兩名涉事軍官退伍,以及訓斥另外三名軍官。

調查報告顯示,涉事兩名軍官未有遵守交戰規則,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判斷人道組織車隊成員配有武器,並以此為由下令空襲車隊。以軍亦表示會研究報告結果,避免同類事件發生。

是次事件發生前,美國等以色列盟友皆有質疑以軍有否在軍事行動中盡力保護加沙平民;與此同時,巴勒斯坦、人道救援組織及國際人權機構亦曾多次指控以軍向平民開火。據聯合國數據,以巴開戰至今已有超過220名人道工作者喪生。是次誤炸事件勢將加深外界對以軍決策能力的懷疑。

世界中央廚房回應事件發展時表示,以軍調查報告及紀律處分是「重要的一步」,但再次要求由獨立第三方進行調查,並強調在未有系統性改善方法前,「以軍將會繼續犯錯、繼續致歉,而更多家庭將家破人亡」。

詳細報導:https://apnews.com/article/israel-world-central-kitchen-gaza-aid-workers-69b6176362dafc8e4e2754b2342faa1d
#AP
0432 #以色列 #伊朗 #中東局勢 #國際要聞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表示伊朗已派出無人機駛向以色列。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丹尼爾·哈加里表示,以軍正追蹤其領空中的威脅,並補充無人機將需要數小時才能抵達以色列。哈加里稱,為準備應對威脅,某些區域將無法使用GPS。

一名美國官員已向CNN確認以軍說法。

更多最新消息:https://edition.cnn.com/middleeast/live-news/israel-hamas-war-gaza-news-04-13-24/index.html
#CNN
2024-04-12 #美國 #日本 #菲律賓 #中國 #印太關係 #國際要聞
美國總統拜登上星期四於白宮與到訪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菲律賓總統馬可斯舉行首次三邊會談,討論印度-太平洋地區局勢。

近期,中國與美國的印太盟友磨擦日益增加。中、菲兩國海岸防衛隊近期在南海多次發生衝突,中國船隻亦經常接近日本所屬、靠近台灣的琉球群島。拜登於會上特別強調,美國對印太地區盟友的防衛承諾牢不可破,任何針對菲律賓飛機、船隻或軍隊的攻擊皆將觸發兩國的共同防衛協議。

拜登早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時亦有提及對中國在南海的挑釁性行為的憂慮,特別是阻止菲律賓向仁愛暗沙的擱淺軍艦運送補給。中方則繼續一向作風,強烈反對外界質疑在南海的行動,並指責美國加深地區緊張關係。

三國領袖在會後宣布,美、日、菲的海岸防衛隊將於今年內進行聯合巡邏。為配合七國集團的全球基建投資夥伴計畫,美、日兩國亦將於菲律賓建立新經濟走廊,集中投資新能源、港口及農業。

白宮於會後向傳媒指,是次會議為盟國回應中國挑釁行為的一環,以示中國在印太地區為「少數」。白宮亦希望籍此機會向盟友表明,即使俄烏及以巴戰爭持續,美國仍決心在印太地區建立同盟網絡,而美國與日、菲兩國的關係對此極為重要。

上星期三,美國、英國宣布將於2025與日本在太平洋舉行聯合軍演。及後,澳洲、英國、美國組成的奧庫斯聯盟(AUKUS)表示正考慮讓日本加入。(編按:AUKUS為2021美、英兩國為向澳洲提供核動力及傳統動力潛艇而組成的聯盟組織)

詳細報導:https://apnews.com/article/japan-philippines-trilateral-kishida-marcos-biden-03e6288c5b5155af1bb693a464de875d
#AP
1225 #以色列 #伊朗 #中東局勢 #國際要聞

據報於今日清晨,伊朗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附近傳出多次爆炸聲。伊朗政府指,該國今日有動用防空系統,但未有回應是否遭受襲擊,以色列軍方亦未有回應傳媒查詢。

伊朗主要空軍基地之一正位於伊斯法罕,並為伊朗空軍擁有的F-14機隊駐地。當地亦為伊朗提煉濃縮鈾的地點之一。

伊朗於事件發生後隨即宣布暫停所有民航航班。

更多最新消息:https://apnews.com/article/a7ccbae2e2844bab089e8e4377a24ddb
#AP
2024-04-20 #以色列 #中東局勢 #俄羅斯 #烏克蘭 #俄烏戰爭 #台海局勢 #美國 #軍事援助 #國際要聞

美國眾議院在上周六以大比數通過總額高達950億美元的撥款法案,以支援烏克蘭、以色列及一眾印太地區盟友應對現有戰事及未來威脅。參議院將會於本周表決相關撥款,美國總統拜登亦已表明將簽署兩院通過的法案。

分析指,雖然國內極右孤立主義抬頭,但投票結果顯示美國國會在面對國際形勢烽煙四起下,仍保持對維護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廣泛支持。眾議院院長約翰遜(Mike Johnson)的最大反對派——共和黨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雖然在投票前威脅將提出不信任動議,但直至投票結束亦未有行動。

在多個月延誤後,對烏援助撥款成功克服部分右派共和黨議員反對,最終以311-112大比數獲得通過。外界認為,今次是約翰遜的重要勝利,顯示即使面對黨內對其議長一職的威脅,約翰遜仍能領導共和、民主兩黨的主流議員通過重要法案。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於表決前特別讚揚約翰遜於此重要關頭挺身而出,令對烏援助得以通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亦在社交媒體上感謝眾議院兩黨黨員,特別是約翰遜促成是次法案。

眾議院通過對烏援助亦被認為是前總統特朗普的挫敗。自俄烏開戰後,特朗普多次抨擊烏克蘭及讚揚俄羅斯總統普京。亦有報導指,特朗普向顧問團表示,一旦再次當選總統,將迫使烏克蘭放棄所有被俄羅斯佔領的國土,以換取兩國達成停戰協議。

眾議院同時以366-58大比數通過260億美元對以色列援助,其中包括90億用以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救援。另外,眾議院亦以385-34通過向印太地區盟友提供80億美元援助,用以應對中國在南海等地的威脅。投票紀錄顯示,極右共和黨議員同時反對三項法案。

最後,眾議院亦通過一項集眾多兩黨共識的法案,內容包括下令要求字節跳動出售社交軟件TikTok及充公俄羅斯在美資產用以援助烏克蘭等。而另一項應對美墨邊境的法案則受多名強硬派共和黨議員反對,未能提交眾議院表決。

詳細報導: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2024/04/20/house-vote-ukraine-israel-aid-johnson-2/
#WashingtonPost
2024-04-22 #德國 #中國 #間諜 #國際要聞
德國檢察官逮捕一名為極右派政治人物工作的男子,懷疑其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

德國檢察官稱被捕男子為43歲的簡G(Jian G),據德國媒體報導,簡男為德國選擇黨(AfD)歐洲議會議員及歐洲選舉候選人馬克西米利安·克拉(Maximilian Krah)的助手。

檢察官稱簡男於東部城市德累斯頓被捕.指控他向中國情報機構透露有關歐洲議會的信息。

簡G亦涉嫌在德國監視中國反對派人士。

由於今年稍後將有歐洲議會選舉,相關指控令德國選擇黨相當尷尬。

克拉稱自己是從媒體上得知自己助手被捕,如果這些指控屬實,他將立即終止聘用簡G。

克拉的聲明表示「為外國國家進行間諜活動為嚴重指控」。

德國選擇黨的一位發言人補充,有關「克拉先生的一名員工因間諜嫌疑被逮捕的報道令人非常擔憂」,該黨正等待檢察部門進一步調查。

德國內政部長南希·菲瑟(Nancy Faeser)表示有關指控極為嚴重:「如果證實有人在歐洲議會為中國進行間諜活動,即為從內部向歐洲民主發動攻擊。」

司法部長馬可·布什曼(Marco Buschmann)表示,如果指控屬實,簡男需面對「相當嚴重的後果」。

中國外交部駁斥此次逮捕純屬臆測,旨在「抹黑及壓制中國」。發言人王文斌在譴責所謂的「炒作」時抱怨「所謂的中國間諜威脅理論在歐洲輿論場並不新鮮。」

德國檢察官表示,簡G將在周二(4月23日)晚些時候面對調查法官。

檢察官稱簡男自2019年起「為一位歐洲議會議員工作」,但並未提及克拉。克拉是德國選擇黨在6月6日至9日期間於歐盟27個成員國舉行的歐洲選舉中的主要候選人。

簡G是在兩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因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而被逮捕的一天後被拘捕,該兩男一女涉嫌在德國獲取有關軍事技術的信息。此案件被認為與簡男一案並無關係。

該案的主要嫌疑人被指控經營一家與德國研究機構合作的掩護公司,同時為中國國家安全部(MSS)從事間諜活動。據稱托馬斯·R(Thomas R)代表一名MSS員工獲得「用於軍事用途的創新技術」。

德國總理朔爾茨幾天前自北京訪問歸國,訪問期間曾與習近平就包括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在內的問題進行會談。

報導原文: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68880086
#BBC
2024-05-07 0545 #中國 #英國 #國防部 #黑客入侵 #國際要聞

天空新聞(Sky News)的消息來源指中國已入侵英國國防部資料庫。

英國議會議員將於週二獲得涉及國防部的一起大規模資料洩露事件的報告,是次黑客入侵的目標為軍事人員。

政府不會公開涉事國家的名稱,但天空新聞的消息來源則指稱黑客來自中國。

中國被指控曾對國防部員工(包括軍事人員)資料庫發動兩到三次黑客攻擊。

這次網絡攻擊的目標為一個涵蓋現役軍事人員及部份退伍軍人的薪酬資料系統,洩露的資料主要是名字及銀行資料。

所有薪金將在本月支付。

保守黨議員及前士兵托比亞斯·埃爾伍德(Tobias Ellwood)向天空新聞表示,中國「可能正在審視財務上有困難的人員,並希望他們會受到金錢誘惑」。

國防部希望在役人員不必擔心自己的安全,並將在明天向他們提供建議及支援。

承包商系統並未與國防部的主要電腦系統連接,相關系統已被關閉,現正接受審查。

英國國防部在過去72小時內採取迅速行動,以了解近幾天發現的黑客攻擊規模。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尚未顯示有任何資料被盜取。

本次黑客攻擊事件或令其他與中國關係緊張的國家重申評估是否願意與英國共享敏感情報。

報導原文:
https://news.sky.com/story/china-hacked-ministry-of-defence-sky-news-learns-13130757
#Sk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