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终新闻
2.73K subscribers
389 photos
57 videos
80 files
2.29K links
事实需要信源,观点需要论据。

本频道的新闻均可查证,并会尽量使用可靠性高的信源。个人能力有限,有任何问题与建议欢迎评论区指出,整理不易转载注明出处。

本频道目前仅一人运营,更新频率与质量取决于频道主的空闲时间。

特别鸣谢 @bigcrowdev

本频道主要参考的新闻媒体与telegram频道
https://t.me/juzhonews/197

频道主的所有频道,欢迎订阅
https://t.me/juzhonews/660
Download Telegram
#深圳 #腾讯 #南山 #微信 #隐私 #消费者权益 #地方保护主义 #司法保护 #地方司法保护 #南山必胜客 重新定义隐私

【深圳南山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用户隐私】

2021年1月22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用户起诉腾讯的侵权纠纷案作出判决,明确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个人隐私。

2019年初,哈尔滨王先生发现,自己使用微信或QQ登录腾讯“微视”APP后,微视会获取其全部微信或QQ好友信息。王先生认为,腾讯公司未经其授权将他的微信、QQ好友关系提供给其他APP,侵犯了他的隐私权。

2019年4月,王先生向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腾讯公司删除其个人信息、赔礼道歉并赔偿维权合理支出。哈尔滨香坊区法院受理该案后作出裁定,要求腾讯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隐私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立即停止在‘微视’APP中使用原告微信头像、昵称的行为,停止在‘微视’APP中将申请人推荐给其他用户以及获取申请人所在地区及好友关系等全部个人信息的行为。”

腾讯公司提出了管辖异议,申请将该案移送至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审理。该申请被香坊法院驳回,腾讯公司随即上诉。2019年8月,哈尔滨中院作出终审裁定,将该案移送至深圳南山法院。2020年5月,该案在南山法院进行了开庭审理。

南山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先生所主张的性别、地区和微信好友关系三类信息均形成于其使用微信软件的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已公开,即上述信息已被包含软件运营商在内的相关主体所知悉。“其中,原告所主张的性别、地区信息由原告注册微信账号时选择填写,该两类信息通常不具有私密性。”

南山法院认为,王先生所主张的微信好友关系既未包含其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密关系,他人也无法通过其微信好友关系对其人格作出判断从而导致其遭受负面或不当评价,故认定王先生所主张的微信好友关系也不属于原告的隐私。据此驳回王先生的诉讼请求。

目前,王先生表示将提起上诉。(人民法治)(竹新社

相关阅读:
睡前消息139 腾讯傻白甜?游说集团和旋转门了解一下
#小米 #MIUI #隐私 #学习强国

【MIUI 国行版不显示学习强国的应用行为记录】

1月26日,v2ex 论坛用户发帖称:MIUI 系统的权限统计功能不显示学习强国。而正常情况下“从桌面图标启动”的应用行为都会被 MIUI 记录,否认了学习强国没有申请敏感权限所以没有记录的说法。

而更改学习强国包名后正常显示权限获取。评论区更进一步说:“把其他应用改成学习强国的包名同样没有记录,恐被木马利用。“评论区里还说”在 v2ex 论坛发布含学习强国的内容时需要注册满 1000 天。“(v2ex

频道主使用国行 MIUI 系统测试时,安装学习强国 APP 后不显示记录,安装改包名后的学习强国显示记录,安装包名为学习强国的套壳 APP 后不显示记录,均复现成功

乌鸦观察的编辑,使用欧盟版的 MIUI 系统时,以上三种情况的权限记录均显示记录,复现失败。
#师生 #隐私 #教师 #法制 #未成年人保护法 #北京 #海淀 #教育 #微信

【北京一教师强迫学生当众共享手机屏幕卸载APP被指侵犯隐私】

近日有 Bilibili 用户上传视频,称有老师在线上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共享手机/电脑屏幕,对其手机 App、微信聊天记录,以及计算机存储内容进行检查,并要求学生删除部分内容。此事件在 Bilibili 引起热议,评论区有用户指出了当事学校/班级/教师。

视频由班上的一位同学在2020年3月23日发布,25日凌晨突破50万播放量后不久便被老师逼迫删除。6月返校后该同学被老师“孤立”,该同学以《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击,被老师以“小孩子懂什么法?”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独一接踪赜を @哔哩哔哩)(櫆语歌翻水水 @哔哩哔哩)(Outvivid @TG

内详👉独一接踪赜を @哔哩哔哩
#北京 #隐私 #回应 #教育 #法制 #家长 #人身依附 #父母 #后续

【北京市师达中学与涉事学生家长回应老师侵犯学生隐私:家长要求老师加强管理,家长与学生已谅解,呼吁停止热议

13日,北京市师达中学说:网传的老师侵犯学生隐私视频中的事情发生于2020年3月线上教学期间。我校某班个别学生在课上玩网络游戏及聊天,影响了学习效果。应家长要求,该班教师加大了对线上教学过程的管理力度

在管理过程中教师采取了远程措施检查了个别学生手机APP及电脑文件夹,此种方式有失妥当,我校及时对该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已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理解。时隔一年,该视频于2021年2月11日被重新上传到网络平台,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同日涉事学生家长说:由于长期居家学习,班里的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网络游戏及聊天上瘾的情况,严重影响孩子的成绩,家庭矛盾进一步激化。班主任召开了网络家长会,家长们委托班主任老师代为在网课期间监管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重点就游戏及聊天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2020 年 3 月,班主任老师在检查某同学时,被录下视频发到网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得到了妥善处理,老师的行为也得到了学生的谅解。现在之前的视频再次在网上传播,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在此呼吁,给学生和老师营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北京市师达中学)(北京日报

相关新闻:
北京一教师强迫学生当众共享手机屏幕卸载APP被指侵犯隐私
#telegram #隐私 #漏洞 #Mac #密码 #安全

【Mac版Telegram被发现漏洞 造成没有真正销毁自毁视频与明文保存密码

如果你在 Mac 上使用 Telegram,你应该升级到其最新7.4版本,因为该公司修复了两个可能影响你的隐私的关键漏洞。分别是没有删除 macOS 电脑上的自毁视频和以明文保存应用程序的密码。

安全研究人员 Dhiraj Mishra 在 Telegram 稳定的 macOS 客户端(7.3版本)中发现了这些漏洞,而 Telegram 颁发了3000美元的漏洞赏金。

Mishra 发现,由于一个 bug,即使从桌面客户端删除了媒体文件,媒体文件仍然存在于接收方的本地系统中。而如果发送者和接收者使用的是 macOS 应用,那么文件会在两端存储。

Mishra 还发现,用户可以应用一个密码来打开应用,但这个密码被以纯文本的形式存储在一个 JSON 文件中,任何能够访问电脑的人都可以读取。

Mishra 还说:我在2020年12月26日就向 Telegram 报告,到2021年1月6日才收到回复,直到1月30日推出的最新版本中才对漏洞进行了修复。Telegram 的责任披露政策一般,可以改进。(cnbeta)(thenextweb)(portswigger
#海底捞 #隐私 #监控 #包厢 #北京

【海底捞包厢装电眼 网民批评侵犯隐私】

25日,知名连锁火锅店海底捞在北京的大部分门店被指在包厢里也安装监控,全程记录食客言行,引来网民批评,此举破坏了包厢的私密性。而除海底捞外,北京不少餐厅都在包间安装摄像头。安装了摄像头的餐厅均表示,摄像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客人丢失东西,方便找回。

海底捞客服表示,包间属于餐厅,也是公共场所一部分,安装摄影头为记录情况。不过根据《北京市餐饮企业治安保卫工作规定》,大中型餐饮企业应当依规在营业场所相关地点设置“图像信息采集点”,并设置显著提示信息,但上述地点并不包括包厢。

大陆网民则各执一词,有网民认同海底捞客服的说法,但也有网民认为选择包间就是为了能有一个私密空间,但是有摄像头会有一举一动被监视的感觉。(联合早报)(北京青年报)(法治日报
#苹果 #隐私 #广告 #字节跳动 #百度 #腾讯 艰难的决定.jpg

【苹果警告部分中国科技公司不要规避应用追踪透明度规则】

19日《金融时报》报道,苹果正在打击那些正在研究如何绕过即将到来的应用追踪透明度规则的中国科技公司。

从 iOS 14.5 开始,苹果计划开始要求应用开发者在访问 iPhone 的广告识别器或 IDFA 之前获得明确的用户许可,本周早些时候,有消息称,中国广告协会正在测试一种工具来规避苹果的规则。

苹果18日向至少两家使用未经用户许可的方法追踪应用使用情况的中国应用开发者发出警告。苹果的邮件中写道:“我们发现,你的应用收集用户和设备信息,为用户的设备创建一个独特的标识符。”苹果表示,开发者必须在 14 天内更新应用,以符合 App Store 规则,否则有可能从 App Store 中删除。

涉事应用开发者使用的是一款名为 CAID 的工具,该工具由上述中国广告协会开发。中国广告协会本周表示,CAID 并不 “违反”苹果的隐私政策,正在与苹果积极沟通。

一位中国营销行业的资深人士说,中国 “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考虑使用 CAID,但苹果最近的行动 “将制止这些测试”。中国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如百度、字节跳动和腾讯,都在测试或实施 CAID 来识别用户。

例如,字节跳动已经建议开发者使用其 SDK 来发布 CAID1 和 CAID2 标识符。一个是基于用户的 IP 地址,另一个是基于手机的 IMEI,这是一个唯一的识别码。CAID1 和 CAID2 标识符违反了苹果的规定,因为它们在收集这些数据之前没有征求用户的许可。字节跳动还建议开发者使用 “指纹和概率匹配”来识别用户,这也违反了《App Store 应用追踪透明度指南》。(译文 IT之家)(金融时报
#特斯拉 #隐私 #摄像头 #马斯克 #公关 #FSD

【特斯拉称中国市场车辆均未开启车内摄像头】

针对近日网络上出现关于“特斯拉通过车内摄像头监控车主”的讨论,特斯拉中国说明称,特斯拉用户使用的车辆不存在通过车内摄像头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所有中国市场上的特斯拉用户车辆均未开启车内摄像头,也不涉及 FSD Beta 测试。

特斯拉中国表示,特斯拉的隐私保护政策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特斯拉高度重视用户隐私的保护,特斯拉配备了安全等级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体系以确保用户隐私保护。

此前3月13日,马斯克在推特发布消息称:将收回一些车主的 FSD beta 版的试用权限,虽然至今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但不能完全不管不顾。因而对于这些不够关注路况的车主,特斯拉将会收回 FSD beta 版本的试用权限。

但特斯拉怎么知道使用这些系统的车主,对路况没有进行足够的关注?对此有网友向马斯克询问,特斯拉的车内摄像头,可以检测车主的目光?对此,马斯克直接回答“Yes”。(TSLA GANG CEO @Twitter)(马斯克 @Twitter)(三言财经)(上海证券报
Forwarded from 乌鸦观察
#Facebook #个人信息 #信息安全 #隐私

【5.33 亿 Facebook 用户的电话号码和个人数据已在网上泄露】
533 million Facebook users' phone numbers and personal data have been leaked online

上周六,一个低级黑客论坛的用户在网上免费公布了数亿 Facebook 用户的电话号码和个人数据。

曝光的数据包括来自106个国家的5.33亿多 Facebook 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美国用户的3200多万条记录,英国用户的1100万条记录,以及印度用户的600万条记录。其中包括他们的电话号码、Facebook ID、全名、地点、出生日期、个人简历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电子邮件地址。

Insider审查了泄露数据的样本发现是可以匹配的。现在,整个数据集已经被免费发布在黑客论坛上。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大量Facebook用户的电话号码在网上曝光了。(businessinsider)
#LinkedIn #领英 #个人信息 #信息安全 #隐私

【5亿领英用户个人信息遭泄露 领英:不包含隐私数据】

4 月 7 日 Cyber News 报道,领英(LinkedIn)信息遭大规模泄露,影响 5 亿用户,目前信息已经被攻击者拿到网上出售。领英新闻发言人证实,出售的信息的确来自领英。

领英新闻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调查,网上发布的数据集看起来包含领英公开可浏览信息,还包括来自其它网站或者企业的聚合信息。从 领英收集会员数据违反我们的服务条款,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保护好会员和会员数据。”

目前领英约有用户 7.4 亿,也就是说受影响的用户约占总用户数的三分之二。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户 ID、名称、邮件地址、手机号码、工作信息、性别、其它社交媒体账户。

攻击者在黑客论坛出售数据,他提供 200 万条记录作为样本。Cyber News 研究人员证实数据的确来自领英用户,但他们提醒说信息可能来自旧档案,并非最近的资料。

9日,领英对此回应称:它审查了一组据称被发布出售的领英数据,确定其来自一些网站和公司的数据汇总。其中包括可公开查看的会员资料数据。“这并不是领英的数据泄露,在我们能够审查到的数据中,并没有包括领英的私人会员账户数据。”(新浪科技)(Cyber News)(界面新闻)

相关新闻🔗
21-04-03 5.33 亿 Facebook 用户的电话号码和个人数据已在网上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