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大公文匯點新聞(大公系)在2月14日分別刊登的新聞,題為「兩女兒移民 被留港七旬母新年倍感孤單」。
內容是有關在71歲的陳太(有一名94歲的媽媽),因為兩名女兒分別已經移民及預備移民,她的的心路歷程,包括:「丈夫在她30多歲時離世,中國人傳統是「養兒防老」,從來沒有想過她們會移民。」最後,大公系以「家庭變了樣,團年飯也不再齊整,陳太情緒一度墮入幽谷」,作為陳太訪問的完結。
明報在2月12日(右圖),有一篇跟左圖非常相似的人物專訪(陳太),都是71歲,也是有一名94歲的媽媽,也是兩名女兒分別已經移民及預備移民英國,亦是求助於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不過,大公系有關陳太的報道,跟明報報道的上半部分非常相似。不過,卻沒有提及下半部分的內容,包括:「陳太學會體諒女兒,「去到(英國)重新來過,都是好像去冒險一樣,所以我說我會每天都為你們(女兒)祈禱,你們每一個決定我都會尊重」。」
「已移民的長女曾在視像通話感謝她將一生青春奉獻給家庭,「原來她都會體諒我,就是說有時候這些話,真的要大家有些經歷過之後才這麼懂得對方」」
「她笑稱一對孫兒到了英國後變得活潑開朗,也更喜歡英國的教育,令她明白為何當初女兒有此決定,「換我如果做現在的媽媽,我都會這樣做,因為真的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其實,比明報更早採訪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樂暉中心的是集誌社 (2月10日),報道題為「子女也移民 留下來的長者結伴團年 由傷心到體諒」。
各傳媒報道的是同一個陳太,集誌社及明報都有提及由初期的「不理解」到後期的「諒解」。
但最後報道的大公系的寫法,就好像只把足球比賽上半場的結果當是最終比數告訴讀者,完全沒有了陳太後來與女兒們的和解及體諒的部分,對陳太是非常不公平,甚至是扭曲。
#移民潮 #黨媒 #斷章取義 #輿論戰
Credit: 求驗傳媒 @kauyimmedia
內容是有關在71歲的陳太(有一名94歲的媽媽),因為兩名女兒分別已經移民及預備移民,她的的心路歷程,包括:「丈夫在她30多歲時離世,中國人傳統是「養兒防老」,從來沒有想過她們會移民。」最後,大公系以「家庭變了樣,團年飯也不再齊整,陳太情緒一度墮入幽谷」,作為陳太訪問的完結。
明報在2月12日(右圖),有一篇跟左圖非常相似的人物專訪(陳太),都是71歲,也是有一名94歲的媽媽,也是兩名女兒分別已經移民及預備移民英國,亦是求助於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不過,大公系有關陳太的報道,跟明報報道的上半部分非常相似。不過,卻沒有提及下半部分的內容,包括:「陳太學會體諒女兒,「去到(英國)重新來過,都是好像去冒險一樣,所以我說我會每天都為你們(女兒)祈禱,你們每一個決定我都會尊重」。」
「已移民的長女曾在視像通話感謝她將一生青春奉獻給家庭,「原來她都會體諒我,就是說有時候這些話,真的要大家有些經歷過之後才這麼懂得對方」」
「她笑稱一對孫兒到了英國後變得活潑開朗,也更喜歡英國的教育,令她明白為何當初女兒有此決定,「換我如果做現在的媽媽,我都會這樣做,因為真的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其實,比明報更早採訪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樂暉中心的是集誌社 (2月10日),報道題為「子女也移民 留下來的長者結伴團年 由傷心到體諒」。
各傳媒報道的是同一個陳太,集誌社及明報都有提及由初期的「不理解」到後期的「諒解」。
但最後報道的大公系的寫法,就好像只把足球比賽上半場的結果當是最終比數告訴讀者,完全沒有了陳太後來與女兒們的和解及體諒的部分,對陳太是非常不公平,甚至是扭曲。
#移民潮 #黨媒 #斷章取義 #輿論戰
Credit: 求驗傳媒 @kauyim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