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前英國官方人員的中文譯名,多由香港政府中文公事管理局與英國駐港商務專員公署等官方機構制定,97年後責任就落到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手上。
早於 1920 年代,當時香港總督司徒拔 (Sir Reginald Stubbs) 因主責處理新界原居民的問題,有感殖民地有需要與華人的距離拉近,而且亦要有套標準來統一英籍官員的名稱,就開始將英國官員名字漢化。
最初譯法主要採用音譯法翻譯姓氏,然後略為附加中文寓意,直至近數十年則有些變化,先取其姓氏首個音節漢化,然後再在名字中找兩個與漢字相近的音節改名,譯名與本地人無異。
Credit: 英倫爸爸 @englanddaddy
#英國官方人員 #中文譯名 #司徒拔 #藝術 #漢化 #衛奕信 #英國首相
早於 1920 年代,當時香港總督司徒拔 (Sir Reginald Stubbs) 因主責處理新界原居民的問題,有感殖民地有需要與華人的距離拉近,而且亦要有套標準來統一英籍官員的名稱,就開始將英國官員名字漢化。
最初譯法主要採用音譯法翻譯姓氏,然後略為附加中文寓意,直至近數十年則有些變化,先取其姓氏首個音節漢化,然後再在名字中找兩個與漢字相近的音節改名,譯名與本地人無異。
Credit: 英倫爸爸 @englanddaddy
#英國官方人員 #中文譯名 #司徒拔 #藝術 #漢化 #衛奕信 #英國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