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識語錄】李樹芬醫生:戰爭令精神受折磨
香港保衛戰期間,日軍不停砲轟香港島各區,使不少市民均精神錯亂,情況極之惡劣。據養和醫院首任院長李樹芬醫生記載,在醫院內有不少病人、傷者,甚至醫療人員在戰爭期間精神失常。
在一個平安的夜晚,忽然有人高呼救命,聲音尖叫而淒涼,原來是一位女病人經歷過於恐怖的事情而狂亂。
養和內一位女護士,在戰爭之前活潑、熱愛工作,但在戰時李樹芬發現她喃喃自語、語無倫次,一問之下原來有親人深陷險境,毫無消息;同時見到傷者不停入院,導致壓力「爆煲」。
與1941年12月一樣,2020年12月只過幾天,對香港人的壞消息不斷,完全沒有歇息空間。在關心社會、關心時事的同時,請好好照顧自己心靈,才能堅強地走下去。
———————————————————————
Credit: Facebook / IG @wetoasthk
#香港歷史 #港識多史 #香港保衛戰 #養和醫院 #香港人撐住 #黎明前嘅黑暗係至撚黑暗
香港保衛戰期間,日軍不停砲轟香港島各區,使不少市民均精神錯亂,情況極之惡劣。據養和醫院首任院長李樹芬醫生記載,在醫院內有不少病人、傷者,甚至醫療人員在戰爭期間精神失常。
在一個平安的夜晚,忽然有人高呼救命,聲音尖叫而淒涼,原來是一位女病人經歷過於恐怖的事情而狂亂。
養和內一位女護士,在戰爭之前活潑、熱愛工作,但在戰時李樹芬發現她喃喃自語、語無倫次,一問之下原來有親人深陷險境,毫無消息;同時見到傷者不停入院,導致壓力「爆煲」。
與1941年12月一樣,2020年12月只過幾天,對香港人的壞消息不斷,完全沒有歇息空間。在關心社會、關心時事的同時,請好好照顧自己心靈,才能堅強地走下去。
———————————————————————
Credit: Facebook / IG @wetoasthk
#香港歷史 #港識多史 #香港保衛戰 #養和醫院 #香港人撐住 #黎明前嘅黑暗係至撚黑暗
【香港保衛戰】8.12.1941 開戰第一天 香港市面眾生相?
12月8日清晨6點左右,日軍26架九八式轟炸機在廣州白雲機場起飛,在戰鬥機的掩護下來到啟德機場的上空。由於守軍防守薄弱,日軍戰機輕易摧毀跑道上的客機及英軍僅餘的戰機,為18日的香港保衛戰揭開序幕。
雖然日軍空襲是向著軍事設施的,對一般市民的威脅不太大。不過還是炸死了市民趙甘霖和他的妻子,遺下一對子女。除此之外,香港人看起來還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
79年過去,香港再一次有大時代分水嶺的感覺,不知香港人又能否捱得過?
圖片經後製上色
Facebook / IG: @wetoasthk
#香港歷史 #港識多史 #香港保衛戰
12月8日清晨6點左右,日軍26架九八式轟炸機在廣州白雲機場起飛,在戰鬥機的掩護下來到啟德機場的上空。由於守軍防守薄弱,日軍戰機輕易摧毀跑道上的客機及英軍僅餘的戰機,為18日的香港保衛戰揭開序幕。
雖然日軍空襲是向著軍事設施的,對一般市民的威脅不太大。不過還是炸死了市民趙甘霖和他的妻子,遺下一對子女。除此之外,香港人看起來還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
79年過去,香港再一次有大時代分水嶺的感覺,不知香港人又能否捱得過?
圖片經後製上色
Facebook / IG: @wetoasthk
#香港歷史 #港識多史 #香港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一)- 強弱懸殊嘅戰役】
八十一年前嘅今日,平安夜嘅晚上,位於港島嘅維多利亞城遭受日軍炮火摧殘。有一班嚟自唔同背景嘅義士抱著守護香港嘅信念,喺戰火中堅守崗位,不惜為呢片土地奉獻生命。身為香港人嘅你,又認唔認識呢班為港捐軀嘅義士呢?
提到香港喺二戰時抵抗日軍侵略嘅歷史,好多香港人都淨係識「三年零八個月」嘅日佔歷史。但其實淪陷前,香港守軍曾經喺敵我懸殊嘅情況下奮戰十八日,可惜歷史卻鮮為人知。自九七主權移交,歷史教科書中嘅愛國史觀只側重紀念抗日戰爭,強調東江縱隊戰後營救嘅功勞,甚至指英國放棄香港、消極投降,而忽略或扭曲咗當年守軍縱使處於劣勢,仍奮戰到底嘅生死故事。
歷史係民族嘅根,對歷史嘅理解影響身份認同。中共會用盡方法去詮釋、省略、扭曲歷史,本土歷史只能夠靠民間承傳。適逢聖誕節,就讓我哋認識呢段鮮為人知,但要永誌不忘嘅本土歷史 — 香港保衛戰。
Credit: #Gear噏 @gearup_hongkong
#香港保衛戰 #歷史 #平安夜 #本土歷史 #聖誕 #WWII #二次世界大戰 #英軍 #日軍 #解說
八十一年前嘅今日,平安夜嘅晚上,位於港島嘅維多利亞城遭受日軍炮火摧殘。有一班嚟自唔同背景嘅義士抱著守護香港嘅信念,喺戰火中堅守崗位,不惜為呢片土地奉獻生命。身為香港人嘅你,又認唔認識呢班為港捐軀嘅義士呢?
提到香港喺二戰時抵抗日軍侵略嘅歷史,好多香港人都淨係識「三年零八個月」嘅日佔歷史。但其實淪陷前,香港守軍曾經喺敵我懸殊嘅情況下奮戰十八日,可惜歷史卻鮮為人知。自九七主權移交,歷史教科書中嘅愛國史觀只側重紀念抗日戰爭,強調東江縱隊戰後營救嘅功勞,甚至指英國放棄香港、消極投降,而忽略或扭曲咗當年守軍縱使處於劣勢,仍奮戰到底嘅生死故事。
歷史係民族嘅根,對歷史嘅理解影響身份認同。中共會用盡方法去詮釋、省略、扭曲歷史,本土歷史只能夠靠民間承傳。適逢聖誕節,就讓我哋認識呢段鮮為人知,但要永誌不忘嘅本土歷史 — 香港保衛戰。
Credit: #Gear噏 @gearup_hongkong
#香港保衛戰 #歷史 #平安夜 #本土歷史 #聖誕 #WWII #二次世界大戰 #英軍 #日軍 #解說
【香港保衛戰(二)- 用鮮血換來和平】
上回講到日軍第228聯隊長土井定七私自決定突襲城門碉堡,卻打破咗守軍嘅防線缺口。守軍面對勢如破竹嘅日軍,只能夠慢慢退守港島。
香港保衛戰當中有超過一千七百名英軍和平民為港捐軀,國藉包括香港、英國、加拿大、印度、澳洲、紐西蘭、緬甸、荷蘭等等。即使當年守軍形勢如此嚴峻,但都冇選擇鬆懈或離開,仍然以死相搏。
可能你會話佢地都係收order做嘢,但睇返新加玻保衛戰,英軍多日軍一倍,但竟然九日就投降。士兵嘅信念絕對係有影響,如果係Hea住打,係唔可能有咁多死傷。
Credit: #Gear噏 @gearup_hongkong
#香港保衛戰 #歷史 #平安夜 #本土歷史 #聖誕 #WWII #二次世界大戰 #解說
上回講到日軍第228聯隊長土井定七私自決定突襲城門碉堡,卻打破咗守軍嘅防線缺口。守軍面對勢如破竹嘅日軍,只能夠慢慢退守港島。
香港保衛戰當中有超過一千七百名英軍和平民為港捐軀,國藉包括香港、英國、加拿大、印度、澳洲、紐西蘭、緬甸、荷蘭等等。即使當年守軍形勢如此嚴峻,但都冇選擇鬆懈或離開,仍然以死相搏。
可能你會話佢地都係收order做嘢,但睇返新加玻保衛戰,英軍多日軍一倍,但竟然九日就投降。士兵嘅信念絕對係有影響,如果係Hea住打,係唔可能有咁多死傷。
Credit: #Gear噏 @gearup_hongkong
#香港保衛戰 #歷史 #平安夜 #本土歷史 #聖誕 #WWII #二次世界大戰 #解說
【香港保衛戰(三)- 毋忘衛港義士】
上回講到守軍喺黃泥涌峽血戰連場,士官長奧士本為救同袍撲向手榴彈,捨己救人,其英勇事績實在令人敬佩。進入戰役尾聲,守軍仍然堅守崗位,直至12月25號聖誕節先宣佈投降,結束歷時十八日嘅香港保衛戰。
喺大中華史觀教科書/官方講法入面,香港保衛戰係全靠中共嘅「東江縱隊」,係中國人救咗香港。但如果仔細探查史實,所謂「東江縱隊」只係一班冇武裝、冇同日軍正面交鋒嘅打雜我地要認清歷史,從來中國只會係敵人,唔會係恩人,而自己香港從來都係自己救。
七十九年後嘅今日,香港同樣面對一場強弱懸殊嘅戰役,有人選擇逃避,放棄前人用鮮血換嚟嘅和平、自由同家園。呢段歷史正正提醒我哋,香港民族面對困境時應該抱住信念,堅守自己嘅崗位,守護我哋家園,終有一日香港會再次重光。
Credit: #Gear噏 @gearup_hongkong
#香港保衛戰 #歷史 #平安夜 #本土歷史 #聖誕 #WWII #二次世界大戰 #解說
上回講到守軍喺黃泥涌峽血戰連場,士官長奧士本為救同袍撲向手榴彈,捨己救人,其英勇事績實在令人敬佩。進入戰役尾聲,守軍仍然堅守崗位,直至12月25號聖誕節先宣佈投降,結束歷時十八日嘅香港保衛戰。
喺大中華史觀教科書/官方講法入面,香港保衛戰係全靠中共嘅「東江縱隊」,係中國人救咗香港。但如果仔細探查史實,所謂「東江縱隊」只係一班冇武裝、冇同日軍正面交鋒嘅打雜我地要認清歷史,從來中國只會係敵人,唔會係恩人,而自己香港從來都係自己救。
七十九年後嘅今日,香港同樣面對一場強弱懸殊嘅戰役,有人選擇逃避,放棄前人用鮮血換嚟嘅和平、自由同家園。呢段歷史正正提醒我哋,香港民族面對困境時應該抱住信念,堅守自己嘅崗位,守護我哋家園,終有一日香港會再次重光。
Credit: #Gear噏 @gearup_hongkong
#香港保衛戰 #歷史 #平安夜 #本土歷史 #聖誕 #WWII #二次世界大戰 #解說
香港義勇防衛軍二戰老兵,通訊兵查理斯 Charles Barry Le Patourel (士兵編號4727)於2021年11月22日在加拿大離世,享年 99 歲。較早前的同年10月,義勇軍協會加拿大分部經轉介成功探訪伯伯,沒想到未能再有下次。
Post by IG @hkwatershed
#HongKongVolunteers #Regiment #香港保衛戰 #香港防衛軍 #WW2 #二次世界大戰 #香港歷史
伯伯的經歷主要倚靠家人轉述:伯伯在戰爭中駐守過碉堡,在激戰連場的 #黃泥涌峽 活過來,後來被送進戰俘營及到日本做苦工後,戰後乘坐航空母艦前往澳洲悉尼,後來再移居加拿大。
R.I.P. Sir, 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 #Salute
Post by IG @hkwatershed
#HongKongVolunteers #Regiment #香港保衛戰 #香港防衛軍 #WW2 #二次世界大戰 #香港歷史
伯伯的經歷主要倚靠家人轉述:伯伯在戰爭中駐守過碉堡,在激戰連場的 #黃泥涌峽 活過來,後來被送進戰俘營及到日本做苦工後,戰後乘坐航空母艦前往澳洲悉尼,後來再移居加拿大。
R.I.P. Sir, 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 #Salute
香港保衛戰80周年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上午日軍空襲香港,拉開香港保衛戰的序幕。香港抵抗十八日,最終於12月25日下午投降,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
2021年12月8日,今日正是香港保衛戰80周年。
眾新聞早前報道過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和團隊製作「香港保衛戰」互動地圖,呈現18天戰役發展和駐港英軍防衛設施等資料。
該網站近日更新,加入了超過1,600個香港參戰人員名單以及相關資料。團隊表示,互動網站今日起會首次披露多張與當時戰役相關的罕見照片。
【眾新聞報道】https://bit.ly/2Y4oiB8
【訪問影片】https://youtu.be/ycFrAxJ7dMc
【香港保衛戰互動地圖】https://bit.ly/3BoPZ59
#香港保衛戰 #香港歷史 #WW2 #三年零八個月 #太平洋戰爭 #聖誕日戰事 #黑色聖誕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上午日軍空襲香港,拉開香港保衛戰的序幕。香港抵抗十八日,最終於12月25日下午投降,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
2021年12月8日,今日正是香港保衛戰80周年。
眾新聞早前報道過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和團隊製作「香港保衛戰」互動地圖,呈現18天戰役發展和駐港英軍防衛設施等資料。
該網站近日更新,加入了超過1,600個香港參戰人員名單以及相關資料。團隊表示,互動網站今日起會首次披露多張與當時戰役相關的罕見照片。
【眾新聞報道】https://bit.ly/2Y4oiB8
【訪問影片】https://youtu.be/ycFrAxJ7dMc
【香港保衛戰互動地圖】https://bit.ly/3BoPZ59
#香港保衛戰 #香港歷史 #WW2 #三年零八個月 #太平洋戰爭 #聖誕日戰事 #黑色聖誕節
皇軍 與 共軍
全文: IG @spitty_spider
有某啲人,成日諗住打愛國牌,借"日本侵華"同"抗日戰爭"事件,培養下一代嘅"愛國"情懷。🇨🇳
其實極奇On9!🤡
呢段歷史如果正常人攞嚟講就冇問題!
但中國共產黨就最冇資格利用呢段歷史嚟為自已添光!🤢
抗日根本唔係共軍嘅功勞!😮
呢一個post,並唔係要美化/醜化任何一邊,只係以事論事。
呢一篇小文章嘅重點,係解釋點解中共無資格利用"抗日"幫自已做宣傳。🗣
二戰期間,日本皇軍 與 國民軍 嘅交戰非常激烈!雙方死傷大量戰鬥人員!🪖
但共軍呢?絕大部份時間遇見日本軍,都唔會正面衝突。一位叫"李先念"嘅共軍指揮官,甚至同日軍達成協議,只要日軍"交稅"俾佢,就保證唔攻擊!👎
相反見到國民軍就乘機偷襲!🤬
咦?原來仲間接幫咗日軍!
毛澤東當時好自豪,更稱呢種行為做"摩擦戰術"!
當時亦被國軍批評「遇敵即退,遇友則擊」!
所以想利用抗戰史嚟激發香港人對共黨嘅認同感?
簡直On9之中嘅On9囉!💩
#軍國主義 #二戰 #南京大屠殺 #共軍 #漢奸 #香港保衛戰 #暴政必亡
全文: IG @spitty_spider
有某啲人,成日諗住打愛國牌,借"日本侵華"同"抗日戰爭"事件,培養下一代嘅"愛國"情懷。🇨🇳
其實極奇On9!🤡
呢段歷史如果正常人攞嚟講就冇問題!
但中國共產黨就最冇資格利用呢段歷史嚟為自已添光!🤢
抗日根本唔係共軍嘅功勞!😮
呢一個post,並唔係要美化/醜化任何一邊,只係以事論事。
呢一篇小文章嘅重點,係解釋點解中共無資格利用"抗日"幫自已做宣傳。🗣
二戰期間,日本皇軍 與 國民軍 嘅交戰非常激烈!雙方死傷大量戰鬥人員!🪖
但共軍呢?絕大部份時間遇見日本軍,都唔會正面衝突。一位叫"李先念"嘅共軍指揮官,甚至同日軍達成協議,只要日軍"交稅"俾佢,就保證唔攻擊!👎
相反見到國民軍就乘機偷襲!🤬
咦?原來仲間接幫咗日軍!
毛澤東當時好自豪,更稱呢種行為做"摩擦戰術"!
當時亦被國軍批評「遇敵即退,遇友則擊」!
所以想利用抗戰史嚟激發香港人對共黨嘅認同感?
簡直On9之中嘅On9囉!💩
#軍國主義 #二戰 #南京大屠殺 #共軍 #漢奸 #香港保衛戰 #暴政必亡
1941年 #香港開埠 百周年廣播-署理港督岳桐中將演講
Post by IG @hkwatershed
在這次廣播中,岳桐強調香港百年成就除了得力於海港地利,更有賴英國與華人攜手協力。
最後,岳桐提到香港人可以做的事,就是謹守崗位,以備需要挺身而出之時。“For the moment we can do the job that lies immediately at our hand, and do it with all our might, and we can prepare to defend ourselves against all comers should the need arise.”
#香港歷史 #殖民地 #WW2 #二戰 #香港保衛戰 #開埠百年
Post by IG @hkwatershed
在這次廣播中,岳桐強調香港百年成就除了得力於海港地利,更有賴英國與華人攜手協力。
最後,岳桐提到香港人可以做的事,就是謹守崗位,以備需要挺身而出之時。“For the moment we can do the job that lies immediately at our hand, and do it with all our might, and we can prepare to defend ourselves against all comers should the need arise.”
#香港歷史 #殖民地 #WW2 #二戰 #香港保衛戰 #開埠百年
#香港紋章 最下方是一座島嶼,圍上象徵海水的波紋,代表英國最初佔領的 #香港島。小島上方畫有一條橫置而呈暗黃色的布條,上面寫上「香港」的英文「HONG KONG」。
布條的上方是一塊盾牌,是整個紋章的主體。盾牌大抵分為上、下兩部,上部以紅色為底色,繪有一枚海戰金冠,寓意皇家海軍和英國商船隊與香港的聯繫;下部以白色為底色,最下端畫有象徵海水的波紋,而海面上的左、右方各繪有一艘中式帆船(帆船顏色有不同版本,計有紅色、黃色和灰藍色等等),反映香港早期十分着重海上貿易。
盾牌上紅色的上部和白色的下部以凹凸線條交匯,使盾牌下部形成白色的城垛,城垛是紀念香港在1941年抗擊日本侵略而進行的 #香港保衛戰。
盾牌的左方和右方分別有一頭戴上皇冠的獅子及一條龍,作為盾牌的護盾獸。獅子和龍都是金黃色,兩者都以站立的姿勢互相對望。獅子代表英國,龍則象徵香港具有的中華文化,兩者寓意香港是中西合璧文化交融之地。
盾牌的上方有一頭戴上皇冠及面向盾徽左方的獅子,這頭獅子以雙手握着一顆珍珠,而這顆珍珠寓意香港是「#東方之珠」。
Post on 昔日香港 fb
#昔日香港 #香港歷史 #英殖香港 #BritishHongKong #殖民地
布條的上方是一塊盾牌,是整個紋章的主體。盾牌大抵分為上、下兩部,上部以紅色為底色,繪有一枚海戰金冠,寓意皇家海軍和英國商船隊與香港的聯繫;下部以白色為底色,最下端畫有象徵海水的波紋,而海面上的左、右方各繪有一艘中式帆船(帆船顏色有不同版本,計有紅色、黃色和灰藍色等等),反映香港早期十分着重海上貿易。
盾牌上紅色的上部和白色的下部以凹凸線條交匯,使盾牌下部形成白色的城垛,城垛是紀念香港在1941年抗擊日本侵略而進行的 #香港保衛戰。
盾牌的左方和右方分別有一頭戴上皇冠的獅子及一條龍,作為盾牌的護盾獸。獅子和龍都是金黃色,兩者都以站立的姿勢互相對望。獅子代表英國,龍則象徵香港具有的中華文化,兩者寓意香港是中西合璧文化交融之地。
盾牌的上方有一頭戴上皇冠及面向盾徽左方的獅子,這頭獅子以雙手握着一顆珍珠,而這顆珍珠寓意香港是「#東方之珠」。
Post on 昔日香港 fb
#昔日香港 #香港歷史 #英殖香港 #BritishHongKong #殖民地
2022年 #重光紀念日 #LiberationDay
如果你記得這一天,可以按自己行程,到中環和平紀念碑 / 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神龕默哀一會,亦可獻一束鮮花,以表心意。
1962年8月30日,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開幕,紀念二戰中衛港的犧牲,不分種族、宗教、軍或民。花園供大衆遊覽,景仰及憑弔,薪火相傳歴史。
戰後1946年,港府將8月30日定為重光紀念日,列入公眾假期及有官方紀念儀式。1983年,紀念日改定於8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及之前的星期六。
每人踏出一步,實踐紀念意義。
這份記憶,才會長存不滅。
#BattleOfHongKong #香港歷史 #英殖香港 #香港保衛戰
Credit: Watershed Hong Kong facebook
如果你記得這一天,可以按自己行程,到中環和平紀念碑 / 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神龕默哀一會,亦可獻一束鮮花,以表心意。
1962年8月30日,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開幕,紀念二戰中衛港的犧牲,不分種族、宗教、軍或民。花園供大衆遊覽,景仰及憑弔,薪火相傳歴史。
戰後1946年,港府將8月30日定為重光紀念日,列入公眾假期及有官方紀念儀式。1983年,紀念日改定於8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及之前的星期六。
每人踏出一步,實踐紀念意義。
這份記憶,才會長存不滅。
#BattleOfHongKong #香港歷史 #英殖香港 #香港保衛戰
Credit: Watershed Hong Kong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