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現時約7-10人就有1名「新香港人」
#自由亞洲粵語 報道: bit.ly/3LCZa7J
翻查港府統計處數字顯示,由1997年底至2021年底間,自然增長(即出生人口減去死亡人口)僅為約49.7萬人;單程證移入香港的人口有約112.1萬人,撇除「單程證」來港人士的港人淨移出為約68.1萬人。整合而言,過去25年香港人口增長約93.7萬人,當中主要增長動力來自新移民。
而據入境事務處數字,連同2001年推行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2006年推出的「優才計劃」、2018年推行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等來港人士,截至2021年底,至少累積達20多萬專才獲批來港,而他們如在港連續通常居住不少於7年,就可申請居留權。若加以上112.1萬名單程證來港人士,保守估計香港大約7至10人中就有1名「新香港人」。
新香港人主導下,香港社會趨向「大陸化」,說廣東話的人變少,反而說普通話和英文就增多;在港大陸媒體近年倍增,今屆立法會更首現「港漂」議員以普通話宣誓。有香港學者向本台分析指出,這情況是「自然、亦必然發生」,他較為擔心的是,原有香港獨特本土價值和文化遭受衝擊和洗刷。
#新香港人 #腥港人 #移民潮 #大換血 #專才計劃 #本土價值 #香港文化
#自由亞洲粵語 報道: bit.ly/3LCZa7J
翻查港府統計處數字顯示,由1997年底至2021年底間,自然增長(即出生人口減去死亡人口)僅為約49.7萬人;單程證移入香港的人口有約112.1萬人,撇除「單程證」來港人士的港人淨移出為約68.1萬人。整合而言,過去25年香港人口增長約93.7萬人,當中主要增長動力來自新移民。
而據入境事務處數字,連同2001年推行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2006年推出的「優才計劃」、2018年推行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等來港人士,截至2021年底,至少累積達20多萬專才獲批來港,而他們如在港連續通常居住不少於7年,就可申請居留權。若加以上112.1萬名單程證來港人士,保守估計香港大約7至10人中就有1名「新香港人」。
新香港人主導下,香港社會趨向「大陸化」,說廣東話的人變少,反而說普通話和英文就增多;在港大陸媒體近年倍增,今屆立法會更首現「港漂」議員以普通話宣誓。有香港學者向本台分析指出,這情況是「自然、亦必然發生」,他較為擔心的是,原有香港獨特本土價值和文化遭受衝擊和洗刷。
#新香港人 #腥港人 #移民潮 #大換血 #專才計劃 #本土價值 #香港文化
透過專才計劃來港「尋夢」
港漂卻嘆「兩邊不是人」
#人才荒 問題一直困擾香港,港府過去以 #專才計劃 和 #大專院校非本地生 吸納的人才,逾9成來自中國大陸。港府6大輸入人才計劃中,有4項專為中國大陸人才來港「開路」,包括2001年推行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2006年推出的「優才計劃」、2008年「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2018年推行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等,截至2021年底,這些計劃至少批准共20多萬專才來港,他們普遍被稱為「港漂」,主要從事金融商業、學術研究和教育、資訊科技等行業。
可是,來港的「港漂」中,最後真正留下的很少。港府2020年6月曾發表研究報告,直指「本地多項人才入境計劃成效未如理想」,單以「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估算只有12%在居港滿7年,且最終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3位年輕「港漂」接受本台專訪時說,他們剛居港滿7年,且取得香港居留權,與香港本地人一樣,近年都在「去留」問題上掙扎。其中兩人於2014年經「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來港讀書和就業,包括90後大學工程科學研究員、來自浙江的楊先生;以及90後傳媒人、來自東北的吳小姐。另一位是80後IT界高層、來自廣東的李小姐,則於2015年經「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
他們雖然身份背景不同,卻異口同聲稱,寧離開香港,遠走外國,因為「香港已失去我們來的原因,在這裡我們兩邊不是人」。
#新香港人 #港漂 #小粉紅 #專才計劃
報導: RFA Cantonese 自由亞洲粵語
港漂卻嘆「兩邊不是人」
#人才荒 問題一直困擾香港,港府過去以 #專才計劃 和 #大專院校非本地生 吸納的人才,逾9成來自中國大陸。港府6大輸入人才計劃中,有4項專為中國大陸人才來港「開路」,包括2001年推行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2006年推出的「優才計劃」、2008年「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2018年推行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等,截至2021年底,這些計劃至少批准共20多萬專才來港,他們普遍被稱為「港漂」,主要從事金融商業、學術研究和教育、資訊科技等行業。
可是,來港的「港漂」中,最後真正留下的很少。港府2020年6月曾發表研究報告,直指「本地多項人才入境計劃成效未如理想」,單以「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估算只有12%在居港滿7年,且最終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3位年輕「港漂」接受本台專訪時說,他們剛居港滿7年,且取得香港居留權,與香港本地人一樣,近年都在「去留」問題上掙扎。其中兩人於2014年經「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來港讀書和就業,包括90後大學工程科學研究員、來自浙江的楊先生;以及90後傳媒人、來自東北的吳小姐。另一位是80後IT界高層、來自廣東的李小姐,則於2015年經「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
他們雖然身份背景不同,卻異口同聲稱,寧離開香港,遠走外國,因為「香港已失去我們來的原因,在這裡我們兩邊不是人」。
#新香港人 #港漂 #小粉紅 #專才計劃
報導: RFA Cantonese 自由亞洲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