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追新聞 The Chaser News
【施政報告|提「大灣區」最少38次 盤點李家超港中融合政綱】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19日)發表施政報告,他在兩個多小時演說中最少38次提到「大灣區」一字,多處提及港中融合,包括吸納中國大陸人才、推動金融「互聯互通」、推動北部都會區和洪水橋—深圳前海鐵路等。李家超在逾兩小時的演說提及「大灣區」一詞最少38次、並表示「事實係,香港係自由、開放、同內地同世界接軌嘅國際大都會」,《追新聞》盤點李家超各項與港中融合有關的政策。
施政報告有相當篇幅講述兩地融合,李家超表示香港需對接「十四五」規劃和和大灣區建設制訂策略方案,稱香港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會推動市場提供更多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亦將加強中港證券及保險「互聯互通」安排。另外,香港駐粵經貿辦亦會設立推廣中心,支援港企在大灣區發展。
李家超的施政報告也着墨文藝,他點名要求香港演藝學院研究「本地以至大灣區培育所需文化藝術人才」,港府亦會推動亦中國大陸文藝交流,計劃2024年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環保政策方面,李家超也表示港府計劃在香港興建「大灣區空氣質素實驗室及氣象監測超級站」。
上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李家超亦在施政報告延續這方案,揚言要讓北部都會區「與廣東省、深圳市和大灣區產生協同效應」,稱北部都會區的西部(洪水橋、廈村一帶)屬商業區、中部(新田一帶)以創科為核心、東部則發展康樂和旅遊。林鄭提出的「明日大嶼」亦被提及,李家超表示交椅洲人工島「迎接海外和大灣區經濟機遇」。
全文請到Patreon免費閱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73493172
#李家超 #施政報告 #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 #十四五 #新香港 #HongKong #PolicyAddress #JohnLee #GreaterBayArea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19日)發表施政報告,他在兩個多小時演說中最少38次提到「大灣區」一字,多處提及港中融合,包括吸納中國大陸人才、推動金融「互聯互通」、推動北部都會區和洪水橋—深圳前海鐵路等。李家超在逾兩小時的演說提及「大灣區」一詞最少38次、並表示「事實係,香港係自由、開放、同內地同世界接軌嘅國際大都會」,《追新聞》盤點李家超各項與港中融合有關的政策。
施政報告有相當篇幅講述兩地融合,李家超表示香港需對接「十四五」規劃和和大灣區建設制訂策略方案,稱香港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會推動市場提供更多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亦將加強中港證券及保險「互聯互通」安排。另外,香港駐粵經貿辦亦會設立推廣中心,支援港企在大灣區發展。
李家超的施政報告也着墨文藝,他點名要求香港演藝學院研究「本地以至大灣區培育所需文化藝術人才」,港府亦會推動亦中國大陸文藝交流,計劃2024年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環保政策方面,李家超也表示港府計劃在香港興建「大灣區空氣質素實驗室及氣象監測超級站」。
上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李家超亦在施政報告延續這方案,揚言要讓北部都會區「與廣東省、深圳市和大灣區產生協同效應」,稱北部都會區的西部(洪水橋、廈村一帶)屬商業區、中部(新田一帶)以創科為核心、東部則發展康樂和旅遊。林鄭提出的「明日大嶼」亦被提及,李家超表示交椅洲人工島「迎接海外和大灣區經濟機遇」。
全文請到Patreon免費閱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73493172
#李家超 #施政報告 #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 #十四五 #新香港 #HongKong #PolicyAddress #JohnLee #GreaterBayArea
【大灣區專才即將湧往香港】
【分析:真香港人終將被「新香港人」取代】
詳細報道 ➡️ https://bit.ly/3YCMFiT
中港近年加速融合,港府早前推出多項「搶人才」計劃,吸引包括內地人士來港工作或定居。中國出入境管理局周四(9日)亦宣布,在本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6類內地人才可獲發1年至5年有效期的人才簽注,其間可多次來往港澳,每次停留不超過30天。有關人才可來港澳進行科研、文教、衞健、法律、商務等交流訪問。
港府對此表示歡迎,形容新措施促進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便利人才在香港匯聚交流。
新政策再便利大陸人赴港,有傳媒報道,內地多個省市的中產階層、富裕人士、高端人才,可能會蜂擁申請赴港澳工作和生活。報道指,由於內地營商環境等改變,不選擇移民的中產階層,紛紛冀將生意工作重心移往大陸境外,香港成為第一首選,相信無論赴港留學、人才簽注還是優才引進,均多人申請。
在港人移民海外之際,取而代之的是大陸人赴港,外界形容「新香港」時代將來臨。香港前有線新聞財經台台長顏寶剛在本台節目《財經自由講》表示,在「新香港」管治情況下,中資機構崛起,預料「新香港人」,即大陸或曾駐海外的大陸人會出任管理階層,而留下來的真香港人,長遠有機會面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時評人利世民在同一節目指,香港即將進入新殖民時代,以往港人優先的地位會改變,真香港人恐被邊緣化。利世民說:「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分別,但是最後你會感受到,他們不會視你為自己人。接下來的日子,就算你是很有條件、很有資格的香港人,你同樣面對北方人,基本上已經輸蝕,羅湖以北已經輸蝕,深圳人地位可能都高過香港人。」
港府去年10月的《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搶人才」措施,去年底更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下稱「高才通計劃」),截至今年1月27日,接獲7,417宗申請,其中有近8成,即5,799宗獲批,另外有286多宗被拒絕。
即聽《財經自由講》:https://bit.ly/3HRaCvX
#新香港人
#香港人
#深圳人
#大灣區
#搶人才
#換血計劃
=============
【分析:真香港人終將被「新香港人」取代】
詳細報道 ➡️ https://bit.ly/3YCMFiT
中港近年加速融合,港府早前推出多項「搶人才」計劃,吸引包括內地人士來港工作或定居。中國出入境管理局周四(9日)亦宣布,在本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6類內地人才可獲發1年至5年有效期的人才簽注,其間可多次來往港澳,每次停留不超過30天。有關人才可來港澳進行科研、文教、衞健、法律、商務等交流訪問。
港府對此表示歡迎,形容新措施促進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便利人才在香港匯聚交流。
新政策再便利大陸人赴港,有傳媒報道,內地多個省市的中產階層、富裕人士、高端人才,可能會蜂擁申請赴港澳工作和生活。報道指,由於內地營商環境等改變,不選擇移民的中產階層,紛紛冀將生意工作重心移往大陸境外,香港成為第一首選,相信無論赴港留學、人才簽注還是優才引進,均多人申請。
在港人移民海外之際,取而代之的是大陸人赴港,外界形容「新香港」時代將來臨。香港前有線新聞財經台台長顏寶剛在本台節目《財經自由講》表示,在「新香港」管治情況下,中資機構崛起,預料「新香港人」,即大陸或曾駐海外的大陸人會出任管理階層,而留下來的真香港人,長遠有機會面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時評人利世民在同一節目指,香港即將進入新殖民時代,以往港人優先的地位會改變,真香港人恐被邊緣化。利世民說:「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分別,但是最後你會感受到,他們不會視你為自己人。接下來的日子,就算你是很有條件、很有資格的香港人,你同樣面對北方人,基本上已經輸蝕,羅湖以北已經輸蝕,深圳人地位可能都高過香港人。」
港府去年10月的《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搶人才」措施,去年底更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下稱「高才通計劃」),截至今年1月27日,接獲7,417宗申請,其中有近8成,即5,799宗獲批,另外有286多宗被拒絕。
即聽《財經自由講》:https://bit.ly/3HRaCvX
#新香港人
#香港人
#深圳人
#大灣區
#搶人才
#換血計劃
=============
Forwarded from 追新聞 The Chaser News
//香港政策局正研究輸入外勞,除了近期醫管局在大灣區引入醫護引發爭議外,零售業、建築業、運輸業也有意輸入大灣區勞工,小巴工會警告一旦引入大陸司機,表明不排除司法覆核及罷工。學者鍾劍華分析指,港英殖民時期雖然沒有民主,但有健全的公民社會,公眾透過「諮詢政治」發表意見,後來引入民主選舉更奠定了民意理性表達的基礎,令到香港經濟騰飛。
在美麗新香港下,香港官員要盡快與大灣區融合,勢要掏空香港儲備強行讓「明日大嶼」、「北部都會」等大白象工程匆匆上馬,還蠢蠢欲動準備在多個低技術行業輸入外勞。鍾劍華指出問題的根源並不是香港人口老化,而是人力流失的數字十分嚴重,為掩飾真正的原因,港府在施政上在沒有任何民意基礎下強行上馬,立法會議員淪為舉手機器的奴才。//
鍾劍華博士強勢加盟《追.新聞》專欄陣容,每周聚焦點評時事,重燃讀者討論熱度。
【鍾劍華時評|美麗新香港輸入大灣區外勞 港府「換血工程」有幾誇?】
影片請到《追新聞》網站收看
https://thechasernews.co.uk/鍾劍華時評|美麗新香港輸入大灣區外勞/
#鍾劍華時評 #鍾劍華 #外勞 #大灣區 #換血工程 #政策局 #明日大嶼 #追新聞 #TheChaser
==========================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在美麗新香港下,香港官員要盡快與大灣區融合,勢要掏空香港儲備強行讓「明日大嶼」、「北部都會」等大白象工程匆匆上馬,還蠢蠢欲動準備在多個低技術行業輸入外勞。鍾劍華指出問題的根源並不是香港人口老化,而是人力流失的數字十分嚴重,為掩飾真正的原因,港府在施政上在沒有任何民意基礎下強行上馬,立法會議員淪為舉手機器的奴才。//
鍾劍華博士強勢加盟《追.新聞》專欄陣容,每周聚焦點評時事,重燃讀者討論熱度。
【鍾劍華時評|美麗新香港輸入大灣區外勞 港府「換血工程」有幾誇?】
影片請到《追新聞》網站收看
https://thechasernews.co.uk/鍾劍華時評|美麗新香港輸入大灣區外勞/
#鍾劍華時評 #鍾劍華 #外勞 #大灣區 #換血工程 #政策局 #明日大嶼 #追新聞 #TheChaser
==========================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首批70名大灣區醫護來港交流2個月】
【內地護士:在香港工作真係好開心!】
香港醫管局去年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70名內地護士今年4月抵港,到7大聯網參與45個星期的臨牀實習。醫管局周一(26日)舉行記者會,安排3名內地護士分享來港實習逾2個月的心得。
其中一位是來自廣州市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目前在沙田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實習的護士劉佳麗,她認為與病人交流無特別困難。
劉佳麗說:「我其實在廣東住了12年,所以我的廣東話,我覺得應該大部分人都聽得明。我在病房那邊,我們的老人家廣東話(溝通)都沒有甚麼問題,所以他們都聽得明,如果有時候我小聲點,他可能聽不見,那就大聲點,差不多是這樣。英文系統其實都沒有甚麼問題,我以前讀書時都學過醫學英文,Medical English,我都可以讀英文文獻。」
被問到在香港工作會否很大壓力,3位護士即大讚香港工作環境「好好」,無工作壓力之餘,亦感到「好開心,真係好開心!」
有不願具名的公立醫院前線醫護對本台指,上述有關說法與現實情況不符,目前大灣區醫護都只是獲分較輕鬆的工作,未能感受到香港前線醫護的壓力,與本地護士「同酬不同工」,憂慮加劇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
前線醫護說:「他們在病房不是很幫到忙,我未必感受到他們真的很忙,加上沒有人敢催促他們工作,叫他們洗快點,可能吃早餐時前要洗18個病人的傷口,催不到他們。名義上叫他們做Runner(跑腿),但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的Runner,還要派多一位資深護師去看著他們做,我們平時有多少人上班?本身已經少人,還要找一個人這樣(看著),就更加少人,這其實是惡性循環。」
醫管局推出的「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2年內將邀請30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交流10個半月,首批70名護士在4月到港;第二批100人,預計年尾或明年初來港,醫管局正與廣東省衛健委商討詳情。
#大灣區
#中港融合
#內地醫護
===========================
【內地護士:在香港工作真係好開心!】
香港醫管局去年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70名內地護士今年4月抵港,到7大聯網參與45個星期的臨牀實習。醫管局周一(26日)舉行記者會,安排3名內地護士分享來港實習逾2個月的心得。
其中一位是來自廣州市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目前在沙田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實習的護士劉佳麗,她認為與病人交流無特別困難。
劉佳麗說:「我其實在廣東住了12年,所以我的廣東話,我覺得應該大部分人都聽得明。我在病房那邊,我們的老人家廣東話(溝通)都沒有甚麼問題,所以他們都聽得明,如果有時候我小聲點,他可能聽不見,那就大聲點,差不多是這樣。英文系統其實都沒有甚麼問題,我以前讀書時都學過醫學英文,Medical English,我都可以讀英文文獻。」
被問到在香港工作會否很大壓力,3位護士即大讚香港工作環境「好好」,無工作壓力之餘,亦感到「好開心,真係好開心!」
有不願具名的公立醫院前線醫護對本台指,上述有關說法與現實情況不符,目前大灣區醫護都只是獲分較輕鬆的工作,未能感受到香港前線醫護的壓力,與本地護士「同酬不同工」,憂慮加劇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
前線醫護說:「他們在病房不是很幫到忙,我未必感受到他們真的很忙,加上沒有人敢催促他們工作,叫他們洗快點,可能吃早餐時前要洗18個病人的傷口,催不到他們。名義上叫他們做Runner(跑腿),但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的Runner,還要派多一位資深護師去看著他們做,我們平時有多少人上班?本身已經少人,還要找一個人這樣(看著),就更加少人,這其實是惡性循環。」
醫管局推出的「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2年內將邀請30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交流10個半月,首批70名護士在4月到港;第二批100人,預計年尾或明年初來港,醫管局正與廣東省衛健委商討詳情。
#大灣區
#中港融合
#內地醫護
===========================
Forwarded from Channel C TG頻道 🎞
來港交流近半年 內地醫生稱已磨合適應 醫管局擬擴大人才計劃
https://channelchk.com/a/13636
醫管局早前推「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4月首批來港的醫護中,有10名來自廣東省三甲醫院的醫生。交流計劃進行逾5個月,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職系)關慧敏指,這批來港醫生「絕對符合期望」,未來會逐步深化兩地醫療專才的交流,包括增加交流人數、擴大參與專科範圍等。
來自內地、現時在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擔任副顧問醫生的匡煜坤就表示,在日常工作及溝通上均沒有遇到太大困難,不過在開初時有一些「細微問題」須磨合及適應,例如內地及香港在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時,劑量及規範上有不同。會上他以廣東話回答記者提問,他表示自己是廣州人,在文化及語言上的差異不大,雖在用語上或會有少許不同,但認為「我聽得明佢(患者)講咩,佢又聽得明我講咩」,可與患者流暢溝通。他更笑言,因在老人科工作,自己有時反而要用普通話與年紀較大的病人交流。
#大灣區 #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內地醫護 #三甲醫院 #醫生 #醫管局 #channelchk
==============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128成長計劃
立即訂閱: https://channelchk.com/plan
撐Channel C請記者
一齊為民請命 抱打不平
==============
😎Channel C 廣告推廣和媒體合作!🤝
誠邀各商戶傾談廣告宣傳和合作推廣;
有意請電郵至: marketing@channelchk.com
==============
🔥「爆片爆相」返嚟喇!🔥
一經獨家採用將會獲得由
齊柏林熱狗店送出$50元 禮券乙張!
報料:https://wa.me/85264691456
https://channelchk.com/a/13636
醫管局早前推「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4月首批來港的醫護中,有10名來自廣東省三甲醫院的醫生。交流計劃進行逾5個月,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職系)關慧敏指,這批來港醫生「絕對符合期望」,未來會逐步深化兩地醫療專才的交流,包括增加交流人數、擴大參與專科範圍等。
來自內地、現時在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擔任副顧問醫生的匡煜坤就表示,在日常工作及溝通上均沒有遇到太大困難,不過在開初時有一些「細微問題」須磨合及適應,例如內地及香港在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時,劑量及規範上有不同。會上他以廣東話回答記者提問,他表示自己是廣州人,在文化及語言上的差異不大,雖在用語上或會有少許不同,但認為「我聽得明佢(患者)講咩,佢又聽得明我講咩」,可與患者流暢溝通。他更笑言,因在老人科工作,自己有時反而要用普通話與年紀較大的病人交流。
#大灣區 #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內地醫護 #三甲醫院 #醫生 #醫管局 #channelchk
==============
新聞有價 記者有格 $128成長計劃
立即訂閱: https://channelchk.com/plan
撐Channel C請記者
一齊為民請命 抱打不平
==============
😎Channel C 廣告推廣和媒體合作!🤝
誠邀各商戶傾談廣告宣傳和合作推廣;
有意請電郵至: marketing@channelchk.com
==============
🔥「爆片爆相」返嚟喇!🔥
一經獨家採用將會獲得由
齊柏林熱狗店送出$50元 禮券乙張!
報料:https://wa.me/85264691456
香港同盟會2.0
Photo
【廣東省擬推粵港澳居民統一身份認證】
【評論:港澳融入中國式社會治理】
廣東省計劃建立聯合工作機制,以建立「數位灣區」為名,把粵港澳進一步融合,3年內完成港澳居民與中國居民統一身份認證,希望推廣惠民便民政策,方便港人回到大灣區 生活;但評論指,對港人而言,存在的隱憂多於方便。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室在新公布的「數位灣區」建設3年行動方案,希望從現在至2025年,能將粵港澳政務服務一體化,把三地居民的身份認證和電子簽名互認,打通粵港澳在系統、數據和證照等方面的銜接。同時,建造「港澳數據特區」,用港澳回鄉證即可電子辦理各項申請,使港澳居民在大灣區辦理住宿、求職及交通等與中國居民享有同等便利。另外,也提出設離岸資料中心,提供三地資料跨境服務等。
中國獨立政治學者陳道銀表示,新方案提到要把三地的「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等於是把港澳與廣東省的治安人口流動統一管理,是維穩需要的做法。要把現時的兩套系統融合,做到「監控零死角」,必須把港人所有個人檔案和資料「送中」。
陳道銀表示,對外要顯示「一國兩制」依然存在,相信當局不會在完成銜接後,取消港澳的身份證和護照,但實際上港人已被管理在大灣區的系統下,普通市民也會成為監管的對象。
日本香港民主連盟發言人葉錦龍表示,早前港府官員曾透露,未來連接香港和深圳的新口岸,考慮用「兩地一檢」方法通關,相信與這次三地統一身份認證有關,他批評港府有計劃把港人資料「送中」,也證明「一國兩制」是個騙局。
他相信,三地系統融合後,除了港澳居民的個人資料,在港澳經商的公司,其商業和財務等敏感資料也會與大灣區內互通。
流亡的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表示,香港人的身份證是一種認同。他認為這次是透過數位化,把港人與大灣區同化,慢慢清洗和除去「香港人」的認同感。
許智峯說:「原本香港和大陸之中一直有一道防火牆,就是我們的邊界,還有香港人自己的身份證和身份認同,但這次的做法,昰直接打破香港人覺得自己與大陸之間的距離,以及香港不會變成跟大陸一樣的心態,把香港人相信的防火牆拆除,這是在意識形態上,使香港人把大灣區人的身份放在優先,把香港人身份放在後面, 把本土化的思想去除。」
對於不少已移居海外的港人,回港度假時可能會回大灣區消費,葉錦龍和許智峯提醒他們要注意風險。許智峯說,系統銜接後,曾申領強積金的港人,可能因資料被「送中」,使他們移居海外的身份曝光,回大灣區時被特別監控的風險也會提高。
記者:陳子非(普通話組)
#香港身份證 #香港人 #大灣區
=================================
【評論:港澳融入中國式社會治理】
廣東省計劃建立聯合工作機制,以建立「數位灣區」為名,把粵港澳進一步融合,3年內完成港澳居民與中國居民統一身份認證,希望推廣惠民便民政策,方便港人回到大灣區 生活;但評論指,對港人而言,存在的隱憂多於方便。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室在新公布的「數位灣區」建設3年行動方案,希望從現在至2025年,能將粵港澳政務服務一體化,把三地居民的身份認證和電子簽名互認,打通粵港澳在系統、數據和證照等方面的銜接。同時,建造「港澳數據特區」,用港澳回鄉證即可電子辦理各項申請,使港澳居民在大灣區辦理住宿、求職及交通等與中國居民享有同等便利。另外,也提出設離岸資料中心,提供三地資料跨境服務等。
中國獨立政治學者陳道銀表示,新方案提到要把三地的「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等於是把港澳與廣東省的治安人口流動統一管理,是維穩需要的做法。要把現時的兩套系統融合,做到「監控零死角」,必須把港人所有個人檔案和資料「送中」。
陳道銀表示,對外要顯示「一國兩制」依然存在,相信當局不會在完成銜接後,取消港澳的身份證和護照,但實際上港人已被管理在大灣區的系統下,普通市民也會成為監管的對象。
日本香港民主連盟發言人葉錦龍表示,早前港府官員曾透露,未來連接香港和深圳的新口岸,考慮用「兩地一檢」方法通關,相信與這次三地統一身份認證有關,他批評港府有計劃把港人資料「送中」,也證明「一國兩制」是個騙局。
他相信,三地系統融合後,除了港澳居民的個人資料,在港澳經商的公司,其商業和財務等敏感資料也會與大灣區內互通。
流亡的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表示,香港人的身份證是一種認同。他認為這次是透過數位化,把港人與大灣區同化,慢慢清洗和除去「香港人」的認同感。
許智峯說:「原本香港和大陸之中一直有一道防火牆,就是我們的邊界,還有香港人自己的身份證和身份認同,但這次的做法,昰直接打破香港人覺得自己與大陸之間的距離,以及香港不會變成跟大陸一樣的心態,把香港人相信的防火牆拆除,這是在意識形態上,使香港人把大灣區人的身份放在優先,把香港人身份放在後面, 把本土化的思想去除。」
對於不少已移居海外的港人,回港度假時可能會回大灣區消費,葉錦龍和許智峯提醒他們要注意風險。許智峯說,系統銜接後,曾申領強積金的港人,可能因資料被「送中」,使他們移居海外的身份曝光,回大灣區時被特別監控的風險也會提高。
記者:陳子非(普通話組)
#香港身份證 #香港人 #大灣區
=================================
Forwarded from 追新聞 The Chaser News
//廣東省政府日前發表「數字灣區」建設行動方案,建議促進粵港澳融合,並提出「統一身份認證」等措施。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五(24日)表示,特區政府有意利用「智方便」應用程式與粵方「統一身份認證」平台對接,較他此前在施政報告上的表述更進一步。翻查資料,「智方便」於推出至今年10月約有230萬人登記,李家超暫未交代一旦「智方便」與廣東省政府平台對接,將如何處理港人資料,「智方便」的開發及維護企業所在地則位於中國大陸。
李家超上月發表施政報告時,已透露計劃透過「智方便」,讓香港市民登入廣東省政府服務網站,使用廣東省的政務服務,但當時未有提及身份認證一事。李揚言繼續帶領香港各界與大灣區城市協同合作。//
【中港融合|李家超擬推「智方便」作粵港統一身份認證平台 230萬市民「被融入」數字灣區】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中港融合-李家超擬推智方便作粵港統一身份認證/
#大灣區 #數字灣區 #施政報告 #智方便 #李家超 #追新聞 #thechaser
===========================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the_chaser_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李家超上月發表施政報告時,已透露計劃透過「智方便」,讓香港市民登入廣東省政府服務網站,使用廣東省的政務服務,但當時未有提及身份認證一事。李揚言繼續帶領香港各界與大灣區城市協同合作。//
【中港融合|李家超擬推「智方便」作粵港統一身份認證平台 230萬市民「被融入」數字灣區】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中港融合-李家超擬推智方便作粵港統一身份認證/
#大灣區 #數字灣區 #施政報告 #智方便 #李家超 #追新聞 #thechaser
===========================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the_chaser_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Forwarded from 追新聞 The Chaser News
// 有逾30年採訪中國新聞經驗、《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王向偉,周三(24日)出席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主持的網上節目《ChatDP》,批評自從實施「港區國安法」後,香港官員開始向北京學習,但是「沒有學到甚麼好東西」,學到的都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他反對港官提倡融入大灣區,又稱若香港變成一個中國大陸城市,對北京並無好處。//
【自我矮化|《南早》前總編轟港官躺平只會討好北京 稱變成中國城市對北京沒有好處】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自我矮化|南早前總編轟港官躺平只會討好北京/
#chatdp #劉慧卿 #南華早報 #大灣區 #普通法 #民主黨 #港區國安法 #王向偉 #謝偉俊 #軟對抗 #陳淨心 #追新聞 #thechaser
==========================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the_chaser_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
【自我矮化|《南早》前總編轟港官躺平只會討好北京 稱變成中國城市對北京沒有好處】
全文請到《追新聞》網站閱覽
https://thechasernews.co.uk/自我矮化|南早前總編轟港官躺平只會討好北京/
#chatdp #劉慧卿 #南華早報 #大灣區 #普通法 #民主黨 #港區國安法 #王向偉 #謝偉俊 #軟對抗 #陳淨心 #追新聞 #thechaser
==========================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 Stripe|https://buy.stripe.com/eVa3fc5JWdYfegU289
🔗 網站|https://thechasernews.co.uk/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haser_news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chaser.news
💬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the_chaser_news
☕️ ko-fi|https://ko-fi.com/thechaser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