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破不入渠🌏
7.29K subscribers
154 photos
12 videos
16 files
1.73K links
無理の囈語。

原创天国: twitter.com/Jesoooor
垃圾堆: t.me/eessej

欢迎访问「大破进击」博客: jesor.me
欢迎收听「交差点」播客: jiaocha.io

A small piece of Jesse Chan, created by Jesse Chan. @Jesoooor
Download Telegram
很多二线 IP 可以有的一个思路是,既不参与 3A 的内卷,也不堕落至纯粹的微交易手游。而是做规模中等,但流程完整,份量到位的作品,全平台分发,价格定在 a solid 20 or 30 bucks。

不怕笑话,我还在等仙剑走这个模式,做一个内核完全复刻仙剑三或四,美术风格化的新仙剑,甚至不上 sbeam 这种自贱身价的平台,也解决盗版。

在 iOS 和 Switch 上卖一个 20 美元的中型制作游戏,还挺契合中国当前的玩家基本盘,想玩的不会没设备玩。把成本控制在 2000万,卖 50 万份就可以回本了。

https://mp.weixin.qq.com/s/n96_P7oIxNfzdc7a7Z1s6Q
这个回答,怎么港呢,我也会看营养成分表,但如果只是追求蛋白含量和比例的话,喝豆奶比牛奶好多了……吃的东西,怎么可能不评价口味?

我喝牛奶算很多的,中学时代每天一瓶 250ml 特仑苏或者营养舒化奶没断过,后来喝过一些进口奶,觉得蒙牛伊利垃圾,去北京工作之后就基本只喝朝日和明治。

回来之后朝日和明治喝不到了,喝光明的鲜奶比较多,优倍挺好喝的,新鲜牧场的脂感就相对太重了。各种进口盒装奶很便宜,但口味各有不同,有的甜度特别重,我又不喜欢乳糖的味,有的太涩口,没有脂肪的味道。

尝试了各种牛奶里,反正我觉得麦趣尔在口味上,从奶香、脂感和甜度这三个维度来说,是相对最接近朝日的,当然,具体怎么做到的,我也不知道,我只能默认它是安全可靠的。至于伊利蒙牛,我最近五年唯一一次喝是在超市买豆奶送了一盒伊利,喝了一口,直接扔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8870636/answer/1349594797
科技行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呈现出一种「高次微分」的趋势。

最初,你的产出能保持稳定是 ok 的。后来有人发展,所以你也必须发展,发展的速度不能太慢。再后来有人加速发展,你发展的速度也必须跟上,卷到二次、三次求导,还必须是正的。资本的涌入更是加速了这个过程。钱砸进去,技术出来,产品落地,营销包装跟上,就能卖得出去。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摩尔定律失效了。

https://venturebeat.com/2020/07/27/qualcomms-quick-charge-5-refuels-phones-50-in-5-minutes-100-in-15/
「整理记忆」,特别是在信息如洪流一般的今天,是一个无限庞杂,又无比重要的工程。

所以我会学习 Johnny Harris 的方式去整理照片,但绝不只是整理照片。我还要用歌单和写作软件,把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重复去吃那些从小吃到大的餐馆,反复品尝很多味道。写每一年,每十年的总结,把握叙述记忆的权利。

年龄越增长,我越珍视这些东西,常常翻看以前的照片、文章,听以前的歌单,重新回味记忆中某个片段的触感。

这些瞬间,一切记忆的突触,成了我灵感的重要来源,也成了我紧张、焦虑时最好的抚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y4VKeYxD4
这个视频,我看了好几遍。有很多想说,又很难准确表述。

它是在教你如何理解、认识你即将面对的学习曲线,但更重要的问题是,除了你赖以谋生的技能之外,到底有什么技能是值得学的,什么事情是值得做的?

这是一个很底层的人生课题,你到底做什么,才算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一点有意义的痕迹,你到底做什么,才能在某个尽可能广阔的尺度上理解过这个世界。

Johnny 试着捕捉了一束发出自 2100 万年前,在宇宙中穿梭了 2100 万光年那么远的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De094o-Q8
Mind-blowing.

在那么多所谓 Shot on iPhone 的小短片里,这是第一个,让我看完还觉得意犹未尽的。能感觉到 Damien Chazelle 花了很多心思去构思每一个镜头。

把这个和《女儿》放在一起对比,你很容易明白「导演」和「摄影」这两个工种的区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iPZBZgW9c
Interesting.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六节: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中共十九大报告第六节: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二、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873339/answer/1389338512
苹果拒绝在 App Store 上架微软云游戏 app xCloud,Facebook Gaming 在移除了整个「在 app 内玩小游戏」功能之后,得以上架。

与此同时,微信小游戏可以实现在微信内分发、游玩小游戏,且可以用微信支付充值,无需与苹果进行分成。

https://techcrunch.com/2020/08/09/apple-goes-to-war-with-the-gaming-industry/
Mark Rober 要去巴哈马群岛做一个科普实验,但他在出境之前被检测出感染新冠,痊愈之后准备再出发,但航班全部取消,所以只好坐私人飞机去了。

光这段经历,够任何一个国内视频作者水 20 个视频了。但这些只是这个视频的开头,大概占了 5 分之一的内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Pc5V4h_kg
这种感觉不难理解。特别是 20 岁之前,玩很多东西都会觉得自己好像没有「极限」。

玩音游,每天半小时,每周都能打破之前的纪录,半年之后 map 的难度升了几个档次,再回过头玩这张图,感觉眼睛里看到的东西都慢下来了。玩 MMORPG,第一天躲技能死掉,第二天躲完还可以多读两跳输出技能,比团里装备平均水平差 15 个装等,伤害随便排进前十。

每每你把自己推向极限,进入一种心流,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已经又往上走了一个段位。那种感觉真的太爽了,连性高潮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不一定客观上做到多强,只是把过去的自己甩在身后。感觉自己真的活过。

后来发现自己用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让自己更集中注意力,有时候就会在觉得需要的时候吸一发,有时也会超过每天 8 次的最高用量,再之后还尝试过 Adderall。

挺可笑的吧?但我觉得品尝过那种「不断自我超越」感觉的人都应该能明白我在说什么。这种情况下,要在首都高上「含一手」,而不是冲向极限,真的需要内心非常强大。

直到现在我也没觉得自己的内心就完全平静,尽管我已经明确感觉到整个身体的机能走了很久下坡路了。如果在某个更大的尺度上实现过一些成就,那更应该是意难平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54y1U7Jm
当我在现实世界里两次听到这个讨论的时候,我觉得「选 iPhone 还是微信」这件事已经影响不小了。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区 App Store 几乎不可能下架微信。但一定有人会试着把这件事政治化,在 Telegram、Twitter 开个投票,80% 的人选了 iPhone;知乎上,某个猛推微信的答案获得了上万赞。

你必须意识到,站在单一的政治立场上,用单一的价值判断方式来活,本质上是没太多意义的。你痛心疾首,在办公室砍死了几个用苹果的卖国贼;他义愤填膺,明天放火烧了腾讯广州总部,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你不行,他不行,托尼斯塔克也不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根本上意识到,删除微信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当然,宣传删除微信又不一样),一切政治问题都不是靠隔离解决的。你真正要做的,是把你想的说出来、喊出来,不只是向你的同温层喊,而是向你的父母、亲戚、朋友,从身边每一个你认为最顽固的人开始。

跟他们解释这些最基本的政治和技术常识。为什么微信有隐私隐患,为什么政府要监控民众,其中有多少是为了公共安全,有多少是为了打击异见,决策过程为什么需要公民参与,「端到端加密」这样的技术如何对抗了权力。这些东西翻来覆去说了几千遍,但对你身边的很多人来说,它们仍是非常新的知识。不断地说,影响一个人、两个人,可能的话影响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一百万个人。

几十年之后,无论结局如何,我会觉得,面对历史,即使没有壮烈牺牲,我也尽到了我的责任。
所以我认为香港公民运动最失败的地方就在于没有路。没有人指路,更没人带路。

你的最终目标是推基地,但五个人一级闪现到高地上点基地是没用的。你要从外塔开始推,有时候你自己的塔也会被推。这件事很难,现实中的我们没有上帝视角,可能连自己在哪都不知道,但至少应该「立足当下,保持冷静」。

现在回顾过去一年发生的事,至少我认为有几个转折点是值得反思的,可惜的是,所有人都关注立场,没人真的在意方法。

https://twitter.com/Jesoooor/status/1295748615319646208?s=20
昨天我看了一遍游戏 demo,没有特别激动。

因为我清楚,在中国做游戏,不说 3A,仅仅是想做一个单机游戏,你面对的问题不在内部,而在外部。中国就没有游戏的土壤,一个再好的团队,想做单机,你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去哪里找钱?去哪里找人?游戏开发到何种规模?登陆什么平台?通过谁发行?定价多少?以及最后,还有那柄永远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过审?

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单机游戏发展的希望是立足老 IP,靠小规模制作,一步一个脚印地重新发育。扩大行业规模,培养长期玩家,最终反馈到社会层面。客观地说,我并不相信《黑神话:悟空》最终真能做成一个大规模、高质量的单机(3A),达到比如「参与 TGA 主要奖项角逐」的水平。

但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无论如何,不管这个项目走到哪一步,都会有它的价值。相比不做,这已经是从 0 到 1 的改变了。

http://www.chuapp.com/?c=Article&a=index&id=28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