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報導,根據他們的採訪和取得的文件,不少居住護老院的長者感染 #COVID19 後離世,其中一間醫院便有至少27宗這類個案,不可能如上海官方所說,這一波疫情零死亡。
但報導也指出,中國對界定是否「武肺死者」的門檻,較其他地方高。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61117738
但報導也指出,中國對界定是否「武肺死者」的門檻,較其他地方高。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61117738
BBC News
Covid China: Elderly deaths contradict Shanghai figures
Official figures claim there have been no Covid deaths in the current outbreak.
英國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的78歲主音 Mick Jagger 週一宣佈確診 #COVID19 ,滾石需要取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和瑞士伯尼爾的2場演唱會。
https://t.co/n0xNh0YEtK
https://t.co/n0xNh0YEtK
Blogspot
Mick Jagger確診 滾石取消荷蘭瑞士表演
英國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的主音米積加(Mick Jagger,文首截圖)週一宣佈確診COVID19 ,滾石需要取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和瑞士伯尼爾的2場演唱會。
Patreon文章<拜登中武肺——然後呢?>: https://bit.ly/3cBvxr8
美國總統拜登染了 #COVID19 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拜登致電慰問,望他早日康復。
公開慰問拜登的外國領袖不只習近平,至少印度總理莫迪和英國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也有,而中美關係緊張,近日熱議拜習二人會否本月內進行電話會議,也令二人之間任何互動都變得有政治色彩。
然而,看到習近平慰問拜登,不禁要問:COVID19已出現超過兩年半,美國總統染了這種疾病,還是大新聞嗎?
這涉及從衛生角度,醫療專家覺得對COVID19應否繼續嚴防?防範到什麼程度?從政治意識形態來看,這涉及你對防疫限制本身的看法,以及對拜登政府的喜惡。
美國總統拜登染了 #COVID19 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拜登致電慰問,望他早日康復。
公開慰問拜登的外國領袖不只習近平,至少印度總理莫迪和英國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也有,而中美關係緊張,近日熱議拜習二人會否本月內進行電話會議,也令二人之間任何互動都變得有政治色彩。
然而,看到習近平慰問拜登,不禁要問:COVID19已出現超過兩年半,美國總統染了這種疾病,還是大新聞嗎?
這涉及從衛生角度,醫療專家覺得對COVID19應否繼續嚴防?防範到什麼程度?從政治意識形態來看,這涉及你對防疫限制本身的看法,以及對拜登政府的喜惡。
德國總理 #Scholz 任內首次訪中行程已經完成。對他來說,此行算是有兩個重要成果:
1、習近平肯公開稱「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算是少有公開警告俄羅斯
2、同意讓居住中國的外國人接種 #BioNTech #COVID19 疫苗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2/11/blog-post_4.html
1、習近平肯公開稱「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算是少有公開警告俄羅斯
2、同意讓居住中國的外國人接種 #BioNTech #COVID19 疫苗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2/11/blog-post_4.html
Blogspot
德中峰會:兩國共同反對威脅使用核武
德國總理蕭凌志(Olaf Scholz)週五訪問中國,是中共二十大之後首名訪華的西方領袖。他先後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會面,之後兩國披露的內容,都提及德國和中國都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對德國來說,中國肯就烏克蘭戰爭變相公開警告俄羅斯,已算是不錯的收穫。
不少外國媒體都有報導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確診 #COVID19 ,標題多稱他確診前曾出席曼谷 #APEC 峰會及會見了習近平。
泰國媒體報導,總理巴育星期一進行例行COVID19檢測,結果陰性。
#閘住反彈
#泰國政府話唔好瀨我
https://www.nationmultimedia.com/world/40022291
泰國媒體報導,總理巴育星期一進行例行COVID19檢測,結果陰性。
#閘住反彈
#泰國政府話唔好瀨我
https://www.nationmultimedia.com/world/40022291
法廣引述法國《世界報》報導,當中稱一些觀察家揣測,習近平可能在11月已被李家超感染了 #COVID19 ,這或者是中國近日防疫政策急轉彎的原因之一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6%B3%95%E5%9C%8B%E4%B8%96%E7%95%8C%E5%A0%B1/20221212-%E4%B8%AD%E5%85%B1%E5%8F%AF%E8%83%BD%E6%B1%BA%E5%BF%83%E5%B7%B2%E5%AE%9A-%E8%AE%93%E7%97%85%E6%AF%92%E5%82%B3%E6%92%AD%EF%BC%8C%E6%8A%8A%E5%AF%B6%E6%8A%BC%E5%9C%A8%E7%BE%A4%E9%AB%94%E5%85%8D%E7%96%AB%E4%B8%8A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6%B3%95%E5%9C%8B%E4%B8%96%E7%95%8C%E5%A0%B1/20221212-%E4%B8%AD%E5%85%B1%E5%8F%AF%E8%83%BD%E6%B1%BA%E5%BF%83%E5%B7%B2%E5%AE%9A-%E8%AE%93%E7%97%85%E6%AF%92%E5%82%B3%E6%92%AD%EF%BC%8C%E6%8A%8A%E5%AF%B6%E6%8A%BC%E5%9C%A8%E7%BE%A4%E9%AB%94%E5%85%8D%E7%96%AB%E4%B8%8A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中共可能決心已定:讓病毒傳播,把寶押在群體免疫上
檢測幾乎沒有了,行程碼要取消了,方艙隔離要結束了:北京當局現在似乎是決定了:讓病毒傳播,把寶押在群體免疫上。
米蘭機場上週六起開始要求從中國入境的人士必須接受落地 #COVID19 測試,意大利衛生部長 Orazio Schillaci 週三宣佈,這項措施將擴至全國所有機場,確診的話全部個案都要進行病毒基因排序,並透露從中國入境的人士中,46%確診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2/12/46.html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2/12/46.html
Blogspot
落地檢測擴至全意大利 46%從中國入境者確診
【文章上載於意大利時間28日下午5時30分,更新於下午11時分】 米蘭機場上週六起開始要求從中國入境的人士必須接受落地COVID19測試 , 意大利衛生部長 Orazio Schillaci 週三宣佈,這項措施要擴至全國所有機場 ,確診的話全部個案都要進行病毒基因排序,並透露從中...
‼️緊急快訊:從香港入境美國恢復出示陰性測試證明
美國聯邦官員宣佈,所有從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入境美國的人士,抵達時要出示入境前48小時 #COVID19 檢測的陰性結果,1月5日開始生效
https://www.cnbc.com/2022/12/28/us-will-require-airline-passengers-traveling-from-china-to-test-negative-for-covid-.html
美國聯邦官員宣佈,所有從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入境美國的人士,抵達時要出示入境前48小時 #COVID19 檢測的陰性結果,1月5日開始生效
https://www.cnbc.com/2022/12/28/us-will-require-airline-passengers-traveling-from-china-to-test-negative-for-covid-.html
CNBC
U.S. will require airline passengers traveling from China to test negative for Covid
The requirements, which apply regardless of nationality and vaccination status, start Jan. 5.
意大利總理梅露妮( Giorgia Meloni )披露,首批中國輸入 #COVID19 個案的基因排序結果,全部都是 #Omicron 或相關亞型的變種,認為意大利的疫情仍受控制,暫時可以放心。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2/12/omicron.html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2/12/omicron.html
Blogspot
中國輸入個案暫全屬Omicron 意總理籲老弱打針
【文章上載於意大利時間29日下午2時25分,更新於下午9時25分】 意大利總理梅露妮(Giorgia Meloni)週四中午舉行年末記者會, 率先披露首批中國輸入COVID19個案的基因排序結果,全部都是 Omicron 或相關亞型的變種 ,認為意大利的疫情仍受控制,暫時可以放心。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歐盟提出可向中國捐贈 #COVID19 疫苗,協助中國控制疫情
不過,中國駐歐盟使團近日在網站發出文章,指出中國可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已達13種,還說「中國出境遊熱度驟然升高,世界各地市場翹首以盼」,顯示中國無意接受外國協助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3.html
不過,中國駐歐盟使團近日在網站發出文章,指出中國可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已達13種,還說「中國出境遊熱度驟然升高,世界各地市場翹首以盼」,顯示中國無意接受外國協助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3.html
Blogspot
歐願贈中國疫苗 「絕大部份」成員國支持檢測
【上載於比利時時間3日上午6時14分;更新於下午9時51分】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 歐盟衛生專員 Stella Kyriakides 近日接觸了中國官員,提出歐盟可向中國捐贈COVID19疫苗,包括可針對新變種的疫苗 ,以協助中國控制疫情。另外,「絕大部份」(ove...
德國、比利時、瑞典和奧地利今天先後宣佈落實歐盟的建議,要求中國航班的乘客登機前接受 #COVID19 檢測
基於法國和意大利都把檢疫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可先假設其他歐盟國家都會同步收緊香港航班的防疫,出發前最後查詢一次
英國表明措施不適用於香港航班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5.html
基於法國和意大利都把檢疫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可先假設其他歐盟國家都會同步收緊香港航班的防疫,出發前最後查詢一次
英國表明措施不適用於香港航班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5.html
Blogspot
德比瑞奧落實歐盟檢疫建議
歐盟及27國官員週三晚就對中國航班檢疫的建議措施達成協議 後,德國、比利時、瑞典和奧地利週四先後宣佈落實,包括要求乘客登機前檢測,令收緊中國航班檢疫的歐盟國家增至7個。
Patreon文章<中國不是面對人口問題,而是面對不能應付人口問題的問題>: https://bit.ly/3HanvSS
中國公佈2022年「大饑荒」(aka「三年困難時期」)以來首次人口下跌,有人找來20年前山東省報的頭版:2022年實現人口零增長。當初實施一孩政策,就是為了限制人口增長,或者去年人口下跌,應該是「求仁得仁」、「中共政策成功」的好消息?
大家或者聯想到,中國人口減少,可能跟 #COVID19 有關。不過,跟大饑荒比較,估計當時至少每年死了300萬人,去年應該不至於疫情額外導致300萬人死亡(今年倒是有可能)。因此,2022只是大趨勢的一部份,中國開始一個長期、不可逆轉的人口下降趨勢。
中國不是孤例,全球都出現人口增長放緩甚至下跌的情況,同樣地瘟疫可能對全球和各國人口走勢有微小影響,但整體趨勢沒有改變。
如果說疫情期間對人口問題有啟示,那就是人口增長不能靠鼓勵生育的政策,最終還是靠移民。澳洲、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的例子十分明顯,疫情封關期間,這4國的人口增長立即大幅放緩,澳洲2020年更人口減少。若果只在這4國比較的話,封關沒這麼嚴厲的英國和加拿大,他們的整體人口增長較大幅減少批出居住簽證的美國和澳洲為高。
人口增長放緩甚至減少,當然有負面影響,包括勞動力和市場萎縮,少了生產的人口去支撐增加了、需要「供應」的人口。
不過,人口減少不一定是個大問題。這是一個解決到的問題,或者至少可以把負面影響盡量減輕和延後出現,以換取時間,恢復人口增長。中國的問題在於大家不覺得中國有能力應付人口減少的衝擊。
跟日本比較,中國至少面對以下問題:
1、最多人說的「未富先老」,即經濟未發達就失去人口紅利
2、醫療及社保制度遠不及日本,甚至過去3年受疫情及無限核酸衝擊,這方面抵禦人口老化的能力較日本還弱
3、經濟仍以低端、勞工密集的產業為主,仍未看到中國各行各業可以在大幅縮減人手下維持生產量
4、日本靠政府長期舉債來頂住人口老化的衝擊,投資者未擔心日本破產,但投資者對中國是否有同樣的信心?
5、中國經濟仍高度以投資和出口為主,當人口下降,十分巨量的投資的回報會減少
中國公佈2022年「大饑荒」(aka「三年困難時期」)以來首次人口下跌,有人找來20年前山東省報的頭版:2022年實現人口零增長。當初實施一孩政策,就是為了限制人口增長,或者去年人口下跌,應該是「求仁得仁」、「中共政策成功」的好消息?
大家或者聯想到,中國人口減少,可能跟 #COVID19 有關。不過,跟大饑荒比較,估計當時至少每年死了300萬人,去年應該不至於疫情額外導致300萬人死亡(今年倒是有可能)。因此,2022只是大趨勢的一部份,中國開始一個長期、不可逆轉的人口下降趨勢。
中國不是孤例,全球都出現人口增長放緩甚至下跌的情況,同樣地瘟疫可能對全球和各國人口走勢有微小影響,但整體趨勢沒有改變。
如果說疫情期間對人口問題有啟示,那就是人口增長不能靠鼓勵生育的政策,最終還是靠移民。澳洲、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的例子十分明顯,疫情封關期間,這4國的人口增長立即大幅放緩,澳洲2020年更人口減少。若果只在這4國比較的話,封關沒這麼嚴厲的英國和加拿大,他們的整體人口增長較大幅減少批出居住簽證的美國和澳洲為高。
人口增長放緩甚至減少,當然有負面影響,包括勞動力和市場萎縮,少了生產的人口去支撐增加了、需要「供應」的人口。
不過,人口減少不一定是個大問題。這是一個解決到的問題,或者至少可以把負面影響盡量減輕和延後出現,以換取時間,恢復人口增長。中國的問題在於大家不覺得中國有能力應付人口減少的衝擊。
跟日本比較,中國至少面對以下問題:
1、最多人說的「未富先老」,即經濟未發達就失去人口紅利
2、醫療及社保制度遠不及日本,甚至過去3年受疫情及無限核酸衝擊,這方面抵禦人口老化的能力較日本還弱
3、經濟仍以低端、勞工密集的產業為主,仍未看到中國各行各業可以在大幅縮減人手下維持生產量
4、日本靠政府長期舉債來頂住人口老化的衝擊,投資者未擔心日本破產,但投資者對中國是否有同樣的信心?
5、中國經濟仍高度以投資和出口為主,當人口下降,十分巨量的投資的回報會減少
Patreon文章<疫情是否緊急 一切只看政治>: https://bit.ly/3Hom0PY
世衛(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週一宣佈,已經生效了3年的 #COVID19 全球最高警戒狀態 #PHEIC (「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維持,美國政府同日稍後預告將在5月11日結束 COVID19 的緊急狀態,包括撤消「公共衛生緊急狀態」(PHE)和「全國緊急狀態宣告」(national emergency declaration)。
究竟 COVID19 疫情是否「緊急」,甚至是否仍屬「大流行」(pandemic),可以有科學數據來判斷,但最終決定還是看政治,因為這類研判主要涉及公共資源的分配,以及社會整體對相關疾病的傳播有什麼觀感。
COVID19 是否大流行、是否緊急,有什麼分別呢?
從全球層面來看,特別是世衛的PHEIC,這種宣佈有2項重要作用:提高政府和民眾對這種疾病的警惕,推動政府重視這種疾病,尤其是協助較窮國家應對疫情,收窄富國與窮國之間處理衛生危機的差距。
目前還有2種疾病處於PHEIC狀態,一為猴痘,另一為小兒麻痺症,後者至今生效第9年,世衛仍把小兒麻痺症列為PHEIC,因為一些發展中國家仍未有能力對付,需要其他國家協助。
PHEIC另外一個明顯影響是疫苗和藥物的專利收費,當世衛宣佈結束PHEIC,COVID19疫苗和藥物的生產商便會恢復收取正價專利收費,特別是不屬於低收入國家的地區。
各國政府是否視COVID19為緊急衛生事件,同樣最大分別是檢測、疫苗和藥物是否免費,這些將恢復收費,政府大幅減少補貼。
各地政府開始(考慮)把COVID19疫情降級,一個很實際的考慮是缺錢。檢測、疫苗和藥物全額補貼,限制經濟活動及旅客入境,打擊經濟繼而影響稅收,這些全部都是錢,這種開支已支付了3年,沒有政府可以持續下去。
當沒有錢抗疫,那就乾脆宣佈疫情已不存在。
世衛(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週一宣佈,已經生效了3年的 #COVID19 全球最高警戒狀態 #PHEIC (「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維持,美國政府同日稍後預告將在5月11日結束 COVID19 的緊急狀態,包括撤消「公共衛生緊急狀態」(PHE)和「全國緊急狀態宣告」(national emergency declaration)。
究竟 COVID19 疫情是否「緊急」,甚至是否仍屬「大流行」(pandemic),可以有科學數據來判斷,但最終決定還是看政治,因為這類研判主要涉及公共資源的分配,以及社會整體對相關疾病的傳播有什麼觀感。
COVID19 是否大流行、是否緊急,有什麼分別呢?
從全球層面來看,特別是世衛的PHEIC,這種宣佈有2項重要作用:提高政府和民眾對這種疾病的警惕,推動政府重視這種疾病,尤其是協助較窮國家應對疫情,收窄富國與窮國之間處理衛生危機的差距。
目前還有2種疾病處於PHEIC狀態,一為猴痘,另一為小兒麻痺症,後者至今生效第9年,世衛仍把小兒麻痺症列為PHEIC,因為一些發展中國家仍未有能力對付,需要其他國家協助。
PHEIC另外一個明顯影響是疫苗和藥物的專利收費,當世衛宣佈結束PHEIC,COVID19疫苗和藥物的生產商便會恢復收取正價專利收費,特別是不屬於低收入國家的地區。
各國政府是否視COVID19為緊急衛生事件,同樣最大分別是檢測、疫苗和藥物是否免費,這些將恢復收費,政府大幅減少補貼。
各地政府開始(考慮)把COVID19疫情降級,一個很實際的考慮是缺錢。檢測、疫苗和藥物全額補貼,限制經濟活動及旅客入境,打擊經濟繼而影響稅收,這些全部都是錢,這種開支已支付了3年,沒有政府可以持續下去。
當沒有錢抗疫,那就乾脆宣佈疫情已不存在。
梵蒂岡週三晚宣佈,86歲的教宗方濟各 #PopeFrancisco 呼吸道感染,需要留院數天,聲明稱已確定方濟各並非感染了 #COVID19
安莎通訊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方濟已進行多項檢查,其中最重要的胸肺CT掃瞄顯示情況正常,暫時未見他健康有重大問題。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3/ct.html
安莎通訊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方濟已進行多項檢查,其中最重要的胸肺CT掃瞄顯示情況正常,暫時未見他健康有重大問題。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3/ct.html
Blogspot
教宗呼吸道感染留院數天 胸肺CT掃瞄情況正常
梵蒂岡週三晚宣佈, 86歲的教宗方濟各呼吸道感染,需要留院數天 ,聲明稱已確定方濟各並非感染了 COVID19 。
德國外長 Annalena Baerbock 抵達天津,展開她上任超過1年後首次訪中行程,原本歐盟「外長」Josep Borrell 會與她一同訪中,但Borrell 宣佈確診 #COVID19 ,需要押後訪中,令 Baerbock 臨時獨自處理訪中行程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4/hr.html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4/hr.html
Blogspot
歐盟HR確診放飛機 德外長單拖訪中
德國外長貝博(Annalena Baerbock,文首照片)週四抵達天津,展開她上任超過1年後首次訪中行程,原本歐盟外交及防衛高級代表(HR)博雷利(Josep Borrell)會與她一同訪中,但 博雷利臨啟程前宣佈確診COVID19,需要押後訪中 ,令貝博臨時獨自處理訪中行程。
美國衛生部決定,暫停向武漢病毒研究所批出新的資助,要求各聯邦機關不能跟這間研究所有任何合作,理由是華府相信,研究所沒有遵守美國的生物安全守則。
在最新宣佈中,美國沒有提及 #COVID19 病毒是否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洩漏。
#Wuhan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7/blog-post_43.html
在最新宣佈中,美國沒有提及 #COVID19 病毒是否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洩漏。
#Wuhan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07/blog-post_43.html
Blogspot
指違安全守則 美停撥款武漢病毒研究所
美國衛生部決定,暫停向武漢病毒研究所批出新的資助 ,並要求各聯邦機關不能跟這間研究所有任何合作,理由是華府相信,研究所沒有遵守美國的生物安全守則。
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2名證實 #mRNA 技術可行的科學家,他們是美國學者 Drew Weissman 和匈牙利學者 Katalin Kariko ,二人都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學者
#COVID19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10/mrna.html
#COVID19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10/mrna.html
Blogspot
證mRNA技術可行 賓大兩學者奪醫學獎
諾貝爾獎季節又到, 2023年醫學獎頒給2名發展出 mRNA (信使核糖核酸)技術的科學家,他們是美國學者 Drew Weissman 【照片右】和匈牙利學者 Katalin Kariko 【照片左】 。 評審委員會說,二人發現核苷(nucleoside)修飾,這是 mRNA 得...
英國國會聽證會的證據顯示,前首相莊漢生 #BoJo 認同 #COVID19 是「對付老人家的自然方法」,長者應「接受命運」,好讓年輕人如常生活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11/covid.html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3/11/covid.html
Blogspot
莊漢生曾認為「長者應接受COVID命運」 讓年輕人如常生活
英國國會本週就疫情期間政府抗疫工作進行聽證會,最新資料顯示,時任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文首照片)原來私下認為,COVID19是「對付老人家的自然方法」,極度抗拒第二度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