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5.5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中微子 #大亚湾

【中国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完成科学使命正式退役】

12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大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按下了停止运行的按钮——从这一刻开始,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以下简称“大亚湾实验”)装置正式退役。

大亚湾实验是我国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利用核电站运行期间产生的中微子进行研究。它是中美两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俄罗斯、捷克,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对实验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大亚湾国际合作组由7个国家和地区,41个科研机构的2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

自2003年开始,大亚湾实验经过4年酝酿、4年建设和9年运行,取得了包括“发现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精确测量反应堆中微子能谱”“给出低质量区惰性中微子最好的限制”等数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其中,大亚湾实验国际合作组于2012年3月8日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得其振荡大小为0.092,误差为0.017,无振荡的可能性仅为千万分之一。这一重大发现对于研究物质本原和宇宙起源,理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引发了强烈反响,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获得了2016年度“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和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后,大亚湾实验继续高质量运行,目前已将中微子振荡振幅的测量精度从2012年的20%提高到了3.4%,预期最终精度将好于3%。王贻芳表示,在未来几十年,该精度不会被其他实验超越。

中国第二代中微子实验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江门中微子实验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测量中微子的质量顺序,同时也有望在中微子振荡参数的精确测量、天体中微子、地球中微子、新物理寻找方面取得科学成果。”王贻芳说,“这同样是场需要分秒必争的国际竞赛,正在建设中的美国的‘沙丘’实验(DUNE)和日本的顶级神冈实验(HyperK)都与我们的科学目标非常相似。我们有信心在新的竞争中保持国际领先。”(中国新闻网)
#nature #年度总结 #艾滋病 #中微子 #臭氧层 #快速射电暴

【英国《自然》杂志选出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对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科研进展进行总结。该杂志最新选出的2020年10项重大发现涵盖了物理学、医学、天文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成果。

这十大发现包含科学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艾滋病病毒能以“潜伏”形式藏匿在“病毒储存库细胞”中,基本不发生转录,因此不会被免疫系统发现,而“激活并杀死”疗法旨在逆转这种潜伏。《自然》杂志表示,两个研究团队分别介绍了对动物模型的干预策略,这可能是迄今报告的最有力、最容易重复的“激活”策略。

一项协作试验报告了可能表明“轻子类粒子打破粒子-反粒子镜像对称性”的结果。试验中,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穿越地球飞行295公里,被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探测到。这项实验测量了μ子中微子到电子中微子转换的振荡概率。该成果可能是指示宇宙中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起源的首个标志。

大气方面的一项研究首次将与臭氧层空洞相关的“环流效应暂停”归因于《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作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揭示了人造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构成的威胁。1987年通过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后来的修正案对ODS的生产和使用提出严格限制。新研究显示,自臭氧层开始自我修复以来,与臭氧层空洞相关的环流效应已暂停,这是各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结果。

在天文学方面,研究人员报告了来自银河系的一个快速射电暴。这也是首次在银河系中发现与一颗磁陀星有关的快速射电暴,证明了磁陀星可以产生这一射电现象。

医学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影响新冠病毒感染会否发展成危重症的一个主要因素。科研人员发现,I型干扰素缺失会引起不受控的新冠病毒复制和扩散,I型干扰素缺失也可能对免疫系统功能有其他影响。

其他重大发现还包括关于爱尔兰史前墓地的新发现,通过卫星图像绘制地球上的树木地图,利用基因编辑工具破解果蝇挑食之谜,借助单粒子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蛋白质中单个原子进行定位,压力下急性应激反应与头发变白的关系。(中国新闻网)
#科研 #晶体材料 #纳米 #转基因 #中微子 #反物质 #大脑 #记忆 #新能源 #铝合金 #板块运动 #农业 #芯片 #电池 #卫星 #人工智能 #医疗 #深海 #5G #生态 #环保 #可控核聚变 #老龄化 #机器人 #航空发动机 #重金属 #碳中和 #风电 #轴承钢 #半导体

【中国科协发布2021年度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


如何突破大尺寸晶体材料的制备理论和技术?
纳米尺度下高效催化反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农作物基因到表型的环境调控网络是什么?
中微子质量和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是什么?
地球以外有统一的时间规则吗?
大脑中的记忆是如何产生和重现的?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路径优化和稳定机理是什么?
铝合金超低温变形双增效应的物理机制是什么?
如何揭示板块运动动力机制?
“亚洲水塔”失衡失稳对青藏高原河流水系的影响如何?

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

如何高效利用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
如何解决三维半导体芯片中纳米结构测量难题?
如何开发比能量倍增的全固态二次电池?
如何发展我国自主超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关键技术?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医疗影像多病种识别并进行辅助诊疗?
如何突破深远海航行装备制造与安全保障工程技术难点?
如何创建5G+三早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
如何通过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构建精准高效的生态保护网络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如何构建我国生态系统碳汇扩增的技术体系?
如何制造桌面级的微小型反应堆电池?

10个产业技术问题为:

如何实现面向大规模集成光芯片的精准光子集成?
如何开发针对老龄化疾病的医用人工植入材料?
如何开发融合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影控集成技术的腔道手术机器人产品?
如何开发大规模低能耗液氢技术和长距离绿氢储运技术?
如何解决我国航空发动机短舱关键技术问题?
如何突破耕地重金属的靶向快速经济安全减污技术?
如何利用风光水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
如何攻克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难题?
如何制备高洁净高均质超细晶高端轴承钢材料?
如何发展与5G/6G融合的卫星互联网络通信技术?(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