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5.6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段子 #袁隆平 凭什么让我粉他?我吃他家大米啦?哦,我真吃了。

“祂拿着这五株水稻,望着天祝福,劈开水稻,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门徒就把水稻种子收拾起来,装满十二个篮子。吃饼的人共有十四亿。”
#袁隆平 #海水稻 #柴达木 #青海

【袁隆平团队在柴达木盐碱地试种海水稻】
近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中,俗称“海水稻”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开始试种,这是海水稻在柴达木盆地首次试种植。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针对当地自然条件,专门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目前计划先试种100亩,为后期大面积试种提供数据样本。(央视新闻)
#袁隆平 #杂交水稻 #双季稻 #亩产

【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

经测产专家组评定,晚稻品种“叁优一号”亩产为911.7公斤。在此之前,同一基地种植的早稻品种亩产为619.06公斤。这意味着双季亩产达到1530.76公斤,实现了“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

据了解,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被袁隆平看作是突破亩产“天花板”的关键。专家认为,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基因强大”,具有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新华视点)

目前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品种,都是一季稻,也叫中稻。从我国水稻产区的普遍实际和栽培模式来说,同一块耕地,种了一季稻就无法再种双季稻。分开比,中稻产量一般都比早稻和晚稻高,但合在一起比,中稻产量又高不过早稻加晚稻之和。(新华网
#袁隆平 #CGTN #总想搞个大新闻

【袁隆平秘书:袁隆平目前在医院,网传逝世是假消息】

5月22日上午,澎湃新闻从袁隆平院士秘书杨耀松处获悉,网上关于袁隆平逝世的消息是假消息。袁隆平目前在医院,身体状况不太好。“我们目前正在医院”。(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从湖南省委相关部门证实,袁老先生系病危正在医治,逝世系假消息。(澎湃新闻)

5月22日上午11:31,记者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保健医生电话联系,对方告知,“袁老正在医院治疗。”据其透露,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转到长沙住院治疗。(澎湃新闻)

人民日报记者从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国工程院和袁隆平院士秘书处等多个渠道证实,网上关于袁隆平逝世的消息不实,袁隆平院士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 (人民日报)

此前cgtn报道称,“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北京时间5月22日上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但随后该消息依次从微博、推特、官网上删除。(CGTN @archive
Forwarded from 剧终新闻 (剧终)
#袁隆平 #讣告

【新华社:袁隆平逝世】

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新华社 @微博)
Forwarded from 剧终新闻 (剧终)
#袁隆平 #时间线

【袁隆平去世媒体报道时间线】

2021年5月22日10:49,CGTN报道称袁隆平去世。(CGTN-archive)

11:13,澎湃新闻报道袁隆平去世的消息是假消息。袁隆平目前在医院,身体状况不太好。(澎湃新闻)

11:57,CGTN道歉,袁隆平去世为假消息。(CGTN)

13:22,湖南日报确认袁隆平于13时07分去世。(湖南日报)

13:50,新华社援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息通报袁隆平去世。(新华社)
Forwarded from 剧终新闻 (剧终)
#天津 #袁隆平 #侮辱 #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案件 #朋友圈

【男子侮辱袁隆平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1年5月22日,一网民“胜者为王"在微信朋友圈发表对袁隆平的侮辱性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经调查核实,该网民系天津市静海区人李某(男,38岁)。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平安天津 @微博)(卡斯基兔兔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