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考古
【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 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5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郑州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实证了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河洛地区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双槐树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用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与丝绸起源有重要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宏大的建筑规模,前殿后寝的格局,包括北斗九星与“天下第一”的关联,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的发现,可能将改变“中原的中心地位是从夏代才开始的”这一认知。(三联生活周刊)
【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 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5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郑州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实证了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河洛地区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双槐树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用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与丝绸起源有重要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宏大的建筑规模,前殿后寝的格局,包括北斗九星与“天下第一”的关联,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的发现,可能将改变“中原的中心地位是从夏代才开始的”这一认知。(三联生活周刊)
乌鸦观察
#抚顺 #石油 #德国 #核泄露 #洛杉矶 #失火 事故三则 【辽宁抚顺石油三厂起火 已被扑灭】 昨日21时33分,辽宁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发生火灾,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调派34辆消防车,120名消防指战员到场处置。现场为露天污水缓冲池起火,21时58分明火被扑灭。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抚顺市消防救援支队(央视新闻) 【德国一科研核反应堆发生轻微核泄漏】 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15日在官网发布消息说,其运营的一座科研核反应堆发生轻微核泄漏,但该事件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新华社) 【洛杉…
#蒙古 #考古 #龙城 #匈奴 #单于
【蒙古国考古学者说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已被找到】
蒙古国国立乌兰巴托大学18日宣布,经过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终于在蒙古国中部地区被找到,遗址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西大约470公里处。
考古研究小组负责人、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副教授伊德尔杭盖博士当天告诉新华社记者:“考古小组对匈奴王朝政治中心已进行十多年的跟踪考古调查,很高兴我们已找到并开始对这一‘龙城’遗址进行系统性发掘。”
关于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即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文献记载并不多,只记载其大概位于今蒙古国杭爱山脉一带。伊德尔杭盖说:“早在2017年,我们就在后杭爱省额勒济特县发现这座城址,但由于项目资金的匮乏,一直等到今年才启动发掘工作。”
他告诉记者,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专家们惊奇地发现写有汉字“天子单于”“与天无极,千(秋)万岁”的巨型瓦当,其中“天子单于”瓦当在蒙古国境内属于首次发现。“这足以证明我们找到的遗址就是‘龙城’遗址。城池相距中蒙联合考古队此前共同发掘的三连城遗址并不远。”(新华社)
【蒙古国考古学者说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已被找到】
蒙古国国立乌兰巴托大学18日宣布,经过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终于在蒙古国中部地区被找到,遗址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西大约470公里处。
考古研究小组负责人、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副教授伊德尔杭盖博士当天告诉新华社记者:“考古小组对匈奴王朝政治中心已进行十多年的跟踪考古调查,很高兴我们已找到并开始对这一‘龙城’遗址进行系统性发掘。”
关于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即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文献记载并不多,只记载其大概位于今蒙古国杭爱山脉一带。伊德尔杭盖说:“早在2017年,我们就在后杭爱省额勒济特县发现这座城址,但由于项目资金的匮乏,一直等到今年才启动发掘工作。”
他告诉记者,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专家们惊奇地发现写有汉字“天子单于”“与天无极,千(秋)万岁”的巨型瓦当,其中“天子单于”瓦当在蒙古国境内属于首次发现。“这足以证明我们找到的遗址就是‘龙城’遗址。城池相距中蒙联合考古队此前共同发掘的三连城遗址并不远。”(新华社)
#文物 #四川 #考古 #愤怒的小鸟 #三星堆
【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三星堆里挖出来的猪】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8日公布,在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联合遗址。专家认为,此遗址应该是三星堆古城遗址周边一重要聚落,涵盖了近5000年来连续不间断的区域发展史。此发现拉开了对三星堆周边区域研究的序幕。
联合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丰镇联合村1组,南距三星堆古城遗址约8公里。从2019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汉市文物管理所对联合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计划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截至2020年6月底,已完成发掘面积4500平方米,发现了极其丰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汉、魏晋、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遗存,揭露各个时期的灰坑、墓葬、窑址等遗迹数以千计,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石器等,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中国之声)
【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三星堆里挖出来的猪】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8日公布,在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联合遗址。专家认为,此遗址应该是三星堆古城遗址周边一重要聚落,涵盖了近5000年来连续不间断的区域发展史。此发现拉开了对三星堆周边区域研究的序幕。
联合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丰镇联合村1组,南距三星堆古城遗址约8公里。从2019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汉市文物管理所对联合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计划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截至2020年6月底,已完成发掘面积4500平方米,发现了极其丰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汉、魏晋、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遗存,揭露各个时期的灰坑、墓葬、窑址等遗迹数以千计,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石器等,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中国之声)
#考古 #夏商周 #二里头
【国家文物局通报河南二里头遗址、黄山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二里头遗址、安徽禹会村遗址、河南时庄遗址、余庄遗址、黄山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发现并确认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年代距今4400年-4100年...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是迄今考古发现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是江淮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发现一处粮仓城邑,年代距今4000年-3700年...时庄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粮仓城邑,布局清晰,功能明确,对研究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粮食管理等具有重要价值。
...
据介绍,此次通报的五项重要发现,将有力推动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整体框架下,围绕夏文化与夏代史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等重大历史问题,加强统筹部署,持续推动有关地区文物部门、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澎湃新闻)
【国家文物局通报河南二里头遗址、黄山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二里头遗址、安徽禹会村遗址、河南时庄遗址、余庄遗址、黄山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发现并确认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年代距今4400年-4100年...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是迄今考古发现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是江淮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发现一处粮仓城邑,年代距今4000年-3700年...时庄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粮仓城邑,布局清晰,功能明确,对研究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粮食管理等具有重要价值。
...
据介绍,此次通报的五项重要发现,将有力推动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整体框架下,围绕夏文化与夏代史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等重大历史问题,加强统筹部署,持续推动有关地区文物部门、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澎湃新闻)
#吐谷浑 #吐蕃 #考古 #青海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身份基本确定】
记者从青海省文物局了解到,考古专家在2018血渭一号墓墓室内清理出一枚刻有骆驼纹、古藏文的银质印章,通过藏学专家释读,结合敦煌吐蕃经卷等文献记载,初步推断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为吐蕃统治时期的一位吐谷浑王族。
...
“印章印面中央是一个骆驼纹,两个边缘有一行古藏文,汉语意为‘外甥阿柴王(阿夏王)之印’。”西藏大学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夏吾卡先告诉记者,从形制来看,这是一枚吐蕃时期的印章,敦煌写卷中曾多次出现过类似的吐蕃印章,印面中央有狮子、鸟、马等动物图案。
...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为1996年全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水墓群共有封土墓300余座,其中2018血渭一号墓被认为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的高等级墓葬。(新华社)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身份基本确定】
记者从青海省文物局了解到,考古专家在2018血渭一号墓墓室内清理出一枚刻有骆驼纹、古藏文的银质印章,通过藏学专家释读,结合敦煌吐蕃经卷等文献记载,初步推断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为吐蕃统治时期的一位吐谷浑王族。
...
“印章印面中央是一个骆驼纹,两个边缘有一行古藏文,汉语意为‘外甥阿柴王(阿夏王)之印’。”西藏大学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夏吾卡先告诉记者,从形制来看,这是一枚吐蕃时期的印章,敦煌写卷中曾多次出现过类似的吐蕃印章,印面中央有狮子、鸟、马等动物图案。
...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为1996年全国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水墓群共有封土墓300余座,其中2018血渭一号墓被认为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的高等级墓葬。(新华社)
#人类起源 #独立起源 #化石 #考古 #智人 #科研
【中国人独立起源说被推翻 研究称非洲现代人到华南不过6万年】
大约在 65,000 至 45,000 年前,来自非洲的解剖学上的现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 AMHs)的扩张导致了现今非非洲人种的建立。一些古人类学家认为,基于中国南方多个洞穴的化石发现表明,中国人可能早在约 12 万年前就已经在此定居,主张中国人为独立起源。
日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李辉团队联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孙雪峰团队进行的研究在中国南方的洞穴中发现了现代人,多维度交叉印证以推翻本地起源说,证明了现代人抵达华南的时间距今不超过六万年。
该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布在 PNAS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影响因子9.580)上,题为 "Ancient DNA and multimethod dating confirm the late arrival of 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 in southern China"。
研究利用古 DNA 分析和多方法地质测年策略评估了中国南方黄龙洞、陆那洞、福岩洞、杨家坡洞和三游洞 5 个洞穴中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年龄,发现它们的年龄比原来推测的 12 万年前的要年轻得多。
本次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团队通过多种方法测出,现代人在中国南方的首次出现时间应该在分子数据设定的时间范围内的约 50000 至 45000 年前,而非更早。(zaker)
【中国人独立起源说被推翻 研究称非洲现代人到华南不过6万年】
大约在 65,000 至 45,000 年前,来自非洲的解剖学上的现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 AMHs)的扩张导致了现今非非洲人种的建立。一些古人类学家认为,基于中国南方多个洞穴的化石发现表明,中国人可能早在约 12 万年前就已经在此定居,主张中国人为独立起源。
日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李辉团队联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孙雪峰团队进行的研究在中国南方的洞穴中发现了现代人,多维度交叉印证以推翻本地起源说,证明了现代人抵达华南的时间距今不超过六万年。
该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布在 PNAS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影响因子9.580)上,题为 "Ancient DNA and multimethod dating confirm the late arrival of 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 in southern China"。
研究利用古 DNA 分析和多方法地质测年策略评估了中国南方黄龙洞、陆那洞、福岩洞、杨家坡洞和三游洞 5 个洞穴中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年龄,发现它们的年龄比原来推测的 12 万年前的要年轻得多。
本次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团队通过多种方法测出,现代人在中国南方的首次出现时间应该在分子数据设定的时间范围内的约 50000 至 45000 年前,而非更早。(zaker)
image_2021-03-20_02-39-52.png
859.9 KB
#陕西 #西安 #柳公权 #石碑 #工地 #考古
【0317 西安工地发现柳公权书丹神道石碑,多处断裂为旧茬,价值巨大】
继去年发现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的罗婉顺墓志之后,2021年3月17日,西安又发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丹的神道碑。不过可惜此碑已经不完整。
3月17日晚,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接到网友爆料,位于西安市枣园北路的一处工地挖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石碑,但已被施工方严重破坏。据现场围观群众说,3月16日下午4时左右,一辆挖掘机在作业时将埋于土中的石碑挖成了两段。当晚7时许,两段残碑被简单包裹后由吊车吊进卡车运走。据悉,碑文撰者为唐代宰相王起、书者为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墓主是从一品官员杨承和。
华商报记者立即联系多个相关部门了解情况。住建部门有工作人员表示的确在施工中发现了碑石,文物领域人士证实发现柳公权书丹碑石是3月17日的事。
此后,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在微博上发布了相关说明。该说明题为《关于枣园北路项目出土的唐杨承和神道碑情况》。具体内容如下:“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施工方破坏石碑的消息。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连夜组织来自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三位专家对石碑进行意见咨询,专家判定碑体残断茬口为旧茬口,结合碑体材质特征、体量大小,不存在外力挖断的可能性。”(华商报 @微博)
【0317 西安工地发现柳公权书丹神道石碑,多处断裂为旧茬,价值巨大】
继去年发现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的罗婉顺墓志之后,2021年3月17日,西安又发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丹的神道碑。不过可惜此碑已经不完整。
3月17日晚,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接到网友爆料,位于西安市枣园北路的一处工地挖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石碑,但已被施工方严重破坏。据现场围观群众说,3月16日下午4时左右,一辆挖掘机在作业时将埋于土中的石碑挖成了两段。当晚7时许,两段残碑被简单包裹后由吊车吊进卡车运走。据悉,碑文撰者为唐代宰相王起、书者为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墓主是从一品官员杨承和。
华商报记者立即联系多个相关部门了解情况。住建部门有工作人员表示的确在施工中发现了碑石,文物领域人士证实发现柳公权书丹碑石是3月17日的事。
此后,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在微博上发布了相关说明。该说明题为《关于枣园北路项目出土的唐杨承和神道碑情况》。具体内容如下:“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施工方破坏石碑的消息。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连夜组织来自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三位专家对石碑进行意见咨询,专家判定碑体残断茬口为旧茬口,结合碑体材质特征、体量大小,不存在外力挖断的可能性。”(华商报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