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 #数据 #乌鸦笔记
自2018年8月初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中国政府网)
2019年7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32.2%,能繁母猪存栏减少31.9%。(农业农村部)
2018年底我国生猪存栏量达到42817万头(中国报告网)
非洲猪瘟的实际影响,数据以官方为准,我只提自己所知道所看到的
先说好的:很多没受影响的偏远山区,比如云南滇西,土猪照样满山跑,大城市排骨卖接近40的时候,当地市场上猪肉15,排骨18。这样的不受影响的小地方零散分布在各地,特点是偏远深山。
再说糟心的:1.江南某养猪大镇,去年小户养的几乎死绝,大户有特别有远见提前防控的躲过一劫。2.去年一整年,我去到的除滇西之外的农村,只见到了两头圈养猪,多数村庄已听不到猪哼哼也闻不到猪粪臭。3.跟多位外界传闻疫情严重且我本人熟悉主管农业的副县级领导求证过,当地死亡率一度达到过70-95%(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自2018年8月初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中国政府网)
2019年7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32.2%,能繁母猪存栏减少31.9%。(农业农村部)
2018年底我国生猪存栏量达到42817万头(中国报告网)
非洲猪瘟的实际影响,数据以官方为准,我只提自己所知道所看到的
先说好的:很多没受影响的偏远山区,比如云南滇西,土猪照样满山跑,大城市排骨卖接近40的时候,当地市场上猪肉15,排骨18。这样的不受影响的小地方零散分布在各地,特点是偏远深山。
再说糟心的:1.江南某养猪大镇,去年小户养的几乎死绝,大户有特别有远见提前防控的躲过一劫。2.去年一整年,我去到的除滇西之外的农村,只见到了两头圈养猪,多数村庄已听不到猪哼哼也闻不到猪粪臭。3.跟多位外界传闻疫情严重且我本人熟悉主管农业的副县级领导求证过,当地死亡率一度达到过70-95%(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数据 #质量 #滞后 #单一归因
请谨慎使用质量很差的滞后数据做单一归因。
1)什么叫“质量很差的数据”?
我们通常用来做分析的数据,例如公司营收、宏观经济指标,它们当然也有误差,但与真实值至少是同一个数量级、同一个方向的(即数据反映“增长”,真实情况也是增长)。但是,疫情中各地汇报的数据,例如确诊病例、死亡病例,不仅与真实值有误差,而且我们完全不知道它们与真实值是否为同一个数量级,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它们的符号是否正确(确诊人数下降是否真的表示感染人数下降)。
为什么疫情数据的质量很差呢?
原因是各地的检测能力不同,允许民众检测的标准不同,判断是否感染的标准也不同。例如,加州看起来比纽约州的情况要好,但加州检测的人数是纽约的六分之一,而加州总人口是纽约的四倍。对比两个地方的“数据”就毫无意义。
就连大家认为很适合比较的死亡人数,不同地区对“病人是否因新冠病毒而死”的定义也不同,所以“比较死亡人数”可能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有意义。若是比较同一地区前后的变化,我们也要确认上述提到的标准在这个地区前后都保持了一致——显然,很多地方的检测、确诊标准都在某个时间点发生了变化,所以纵向比较同一个地区前后的数据也没有意义。
2)什么叫做“滞后的数据”?
疫情的数据不仅质量很差,而且反映的都是该地区两三周以前的情况——病人从感染到出现症状要好几天,病人从出现症状到就医、接受检测也要好几天,很多地方的检测出结果又要好几天。所以,我们通过数据看到的,都是两三周之前的世界。
可能你会说,那我们在分析数据的时候考虑到延迟不就行了?是的,但难点在于,疫情是指数增长的,且我们对病毒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如果非要从滞后两三周的数据来推测现在的情况,那一定包含很多额外的假设,不确定性会很高。
3)什么叫做“单一归因”?
以前我写过(),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把复杂事件归结到一个因素上,故事可以讲得非常顺畅,大家听起来会很爽——与其解释 A、B、C、D 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结果 X,且 A、B、C、D 各起了多大作用我们也不确定,倒不如简单说是 A 且只有 A 导致了 X。讲故事的人在简化的过程中会丢掉很多重要事实,但听故事的人只会觉得故事好听。
疫情也是一样。这样复杂的问题,我们仔细想想可能可以找到几十个影响因素:政策制定者的动机、政策制定者的专业水平、政策制定者的执行能力、民众对政策制定者的信任度、民众的风险接受程度、政策制定者及民众过往处理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经验、地理、气候、交通网络、人口结构、人口密度、民众平时的社交距离、民众平时的卫生习惯、病情最早爆发的区域、政策制定者准备的时间……
我们的样本里只有两百个国家,疫情也只发生了一次,没有人可以很自信地说“就是 A 导致了 X”,我们甚至很难确定 A 是否是主要因素。
4)当然,我不是说大家应该放弃收集、分析数据。一个有数据的世界当然好过一个没有数据的世界。
只是,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要认识到自己故事里隐含的假设、隐含的不确定性。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也要警惕那些 “A 且只有 A 导致了 X”的叙述。(yiqin_fu)
请谨慎使用质量很差的滞后数据做单一归因。
1)什么叫“质量很差的数据”?
我们通常用来做分析的数据,例如公司营收、宏观经济指标,它们当然也有误差,但与真实值至少是同一个数量级、同一个方向的(即数据反映“增长”,真实情况也是增长)。但是,疫情中各地汇报的数据,例如确诊病例、死亡病例,不仅与真实值有误差,而且我们完全不知道它们与真实值是否为同一个数量级,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它们的符号是否正确(确诊人数下降是否真的表示感染人数下降)。
为什么疫情数据的质量很差呢?
原因是各地的检测能力不同,允许民众检测的标准不同,判断是否感染的标准也不同。例如,加州看起来比纽约州的情况要好,但加州检测的人数是纽约的六分之一,而加州总人口是纽约的四倍。对比两个地方的“数据”就毫无意义。
就连大家认为很适合比较的死亡人数,不同地区对“病人是否因新冠病毒而死”的定义也不同,所以“比较死亡人数”可能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有意义。若是比较同一地区前后的变化,我们也要确认上述提到的标准在这个地区前后都保持了一致——显然,很多地方的检测、确诊标准都在某个时间点发生了变化,所以纵向比较同一个地区前后的数据也没有意义。
2)什么叫做“滞后的数据”?
疫情的数据不仅质量很差,而且反映的都是该地区两三周以前的情况——病人从感染到出现症状要好几天,病人从出现症状到就医、接受检测也要好几天,很多地方的检测出结果又要好几天。所以,我们通过数据看到的,都是两三周之前的世界。
可能你会说,那我们在分析数据的时候考虑到延迟不就行了?是的,但难点在于,疫情是指数增长的,且我们对病毒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如果非要从滞后两三周的数据来推测现在的情况,那一定包含很多额外的假设,不确定性会很高。
3)什么叫做“单一归因”?
以前我写过(),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把复杂事件归结到一个因素上,故事可以讲得非常顺畅,大家听起来会很爽——与其解释 A、B、C、D 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结果 X,且 A、B、C、D 各起了多大作用我们也不确定,倒不如简单说是 A 且只有 A 导致了 X。讲故事的人在简化的过程中会丢掉很多重要事实,但听故事的人只会觉得故事好听。
疫情也是一样。这样复杂的问题,我们仔细想想可能可以找到几十个影响因素:政策制定者的动机、政策制定者的专业水平、政策制定者的执行能力、民众对政策制定者的信任度、民众的风险接受程度、政策制定者及民众过往处理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经验、地理、气候、交通网络、人口结构、人口密度、民众平时的社交距离、民众平时的卫生习惯、病情最早爆发的区域、政策制定者准备的时间……
我们的样本里只有两百个国家,疫情也只发生了一次,没有人可以很自信地说“就是 A 导致了 X”,我们甚至很难确定 A 是否是主要因素。
4)当然,我不是说大家应该放弃收集、分析数据。一个有数据的世界当然好过一个没有数据的世界。
只是,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要认识到自己故事里隐含的假设、隐含的不确定性。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也要警惕那些 “A 且只有 A 导致了 X”的叙述。(yiqin_fu)
#市场 #市场化 #知识产权 #农村集体产权 #集体产权 #反垄断 #跨地区 #地票 #数据 #实体经济 #品牌 #消费者权益 #舆论 #打假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
二、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
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4.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非法处置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非法控制集体资产...
9.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制...
10.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
三、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12.完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统一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13.开展土地指标跨区域交易试点。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实施评估,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改进完善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机制,稳妥推进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实施。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省域内跨区域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市场,完善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14.推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有序引导人口落户。...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信息系统,构建全国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促进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办理。
16. ...监管不到位的金融改革举措不能贸然推出...
19.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2.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四、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
23.设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
26.进一步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
29.简化消费争议处理程序。尽快明确小额消费纠纷的数额,完善小额消费纠纷司法程序,鼓励小额消费纠纷案件通过进入小额诉讼程序实现快速处理。...
五、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
39.推动消费品国内外标准接轨。在医用电器、消毒用品、智能照明电器、家用电器、学生用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领域制定修订一批国家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在消费品领域积极推行高端品质认证。
六、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
41.健全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不得简单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监管。
48.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政策宣传,更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激励机制,修订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完善对恶意中伤生产经营者、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打假”行为的认定细则和处罚制度。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信息公示制度。
51.积极防范市场异常波动和外部冲击风险。加强对大宗商品、资本、技术、数据等重点市场交易的监测预测预警,研究制定重大市场风险冲击应对预案。
内详👇👇👇(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
二、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
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4.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非法处置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非法控制集体资产...
9.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制...
10.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
三、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12.完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统一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13.开展土地指标跨区域交易试点。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实施评估,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改进完善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机制,稳妥推进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实施。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省域内跨区域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市场,完善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14.推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有序引导人口落户。...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信息系统,构建全国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促进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办理。
16. ...监管不到位的金融改革举措不能贸然推出...
19.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2.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四、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
23.设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
26.进一步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
29.简化消费争议处理程序。尽快明确小额消费纠纷的数额,完善小额消费纠纷司法程序,鼓励小额消费纠纷案件通过进入小额诉讼程序实现快速处理。...
五、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
39.推动消费品国内外标准接轨。在医用电器、消毒用品、智能照明电器、家用电器、学生用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领域制定修订一批国家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在消费品领域积极推行高端品质认证。
六、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
41.健全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不得简单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监管。
48.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政策宣传,更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激励机制,修订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完善对恶意中伤生产经营者、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打假”行为的认定细则和处罚制度。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信息公示制度。
51.积极防范市场异常波动和外部冲击风险。加强对大宗商品、资本、技术、数据等重点市场交易的监测预测预警,研究制定重大市场风险冲击应对预案。
内详👇👇👇(新华社)
Xinhuanet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_新华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
---
---
Forwarded from 剧终新闻 (剧终)
#人口 #人口普查 #统计 #数据 #七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中国人口达141178万人】
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中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新华社 @微博)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央视新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中国人口达141178万人】
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中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新华社 @微博)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央视新闻)
#人口 #人口普查 #统计 #数据 #七普 #性别 #家庭户 #户籍 #民族 #老龄化 #教育 #城市化 #流动人口
【详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摘要】
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与六普持平。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1.11%;各少数民占8.89%。与六普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
与六普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21709378人、10140697人、6088113人、5734388人、5341952人。#广东 省达到 126,012,510 人,成为人口最多的省份。
分区域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占比重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占比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占比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占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0—14岁人口占17.95%;15—59岁人口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占13.50%。与六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218360767人。与六普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032人上升为1508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788人下降为34507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6779人下降为24767人。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1162人,占63.89%(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与六普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与六普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国家统计局1、2、3、4、5、6、7、8)
【详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摘要】
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与六普持平。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1.11%;各少数民占8.89%。与六普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
与六普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21709378人、10140697人、6088113人、5734388人、5341952人。#广东 省达到 126,012,510 人,成为人口最多的省份。
分区域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占比重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占比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占比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占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0—14岁人口占17.95%;15—59岁人口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占13.50%。与六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218360767人。与六普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032人上升为1508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788人下降为34507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6779人下降为24767人。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1162人,占63.89%(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与六普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与六普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国家统计局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