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中国 #俄罗斯 #乌克兰 #北京冬奥会 #彭博社 #吉尔吉斯斯坦 【中方希望北京冬奥会期间俄罗斯不入侵乌克兰? 中国外交部:该报道纯属子虚乌有】 塔斯社记者提问说,彭博社日前报道称,最近俄中两国元首在进行通话时,中方表示希望北京冬奥会期间俄罗斯不要入侵乌克兰。俄罗斯外交部和中国驻俄大使馆已经否定该报道,说这条消息不属实。这并不是西方媒体第一次报道关于俄中高层领导会晤假新闻,这些报道是否意味着个别西方国家故意攻击俄中两国战略合作的顺利发展?请问发言人对此如何评价? 赵立坚表示,彭博社的该报道纯属子…
#北京冬奥会 #中亚 #天然气 #疫苗 #中医药
【习近平主持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峰会 五国元首期待出席冬奥开幕】
习近平1月25日下午在北京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哈萨克斯坦 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 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 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 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 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峰会。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加快推进 #中吉乌铁路 项目,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确保中国-中亚油气管道稳定运营。
2022年中国再向中亚国家提供5000万剂疫苗援助,并在有需要的国家设立传统医学中心。今后5年中方计划向中亚五国提供12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
未来3年中国将向中亚国家提供5亿美元无偿援助,用于各国民生项目建设;提供5000个研修研讨名额,帮助各国培养卫生健康、减贫惠农、互联互通、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业人才。
哈萨克斯坦计划截至2025年在该领域拨款200亿美元资金。这将扩大来自中国的过境运输线,以满足区域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
五国元首均表示,热切期待下周赴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峰会通过并发表《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新华社)
【韩国国会议长朴炳锡和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将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韩国 文化体育观光部(下称文体部)长官黄熙将于2月4日至20日率团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会。除此之外,国会议长朴炳锡也将应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的邀请,于2月3日至6日访华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勉励韩国运动健将。
据柬埔寨媒体报道,#柬埔寨 国王西哈莫尼将应邀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外交部)(韩联社)
宣布出席北京冬奥的外国领导人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理、阿根廷总统、巴基斯坦总理 、波兰总统和中亚五国总统。
【习近平主持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峰会 五国元首期待出席冬奥开幕】
习近平1月25日下午在北京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哈萨克斯坦 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 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 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 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 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峰会。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加快推进 #中吉乌铁路 项目,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确保中国-中亚油气管道稳定运营。
2022年中国再向中亚国家提供5000万剂疫苗援助,并在有需要的国家设立传统医学中心。今后5年中方计划向中亚五国提供12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
未来3年中国将向中亚国家提供5亿美元无偿援助,用于各国民生项目建设;提供5000个研修研讨名额,帮助各国培养卫生健康、减贫惠农、互联互通、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业人才。
哈萨克斯坦计划截至2025年在该领域拨款200亿美元资金。这将扩大来自中国的过境运输线,以满足区域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
五国元首均表示,热切期待下周赴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峰会通过并发表《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新华社)
【韩国国会议长朴炳锡和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将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韩国 文化体育观光部(下称文体部)长官黄熙将于2月4日至20日率团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会。除此之外,国会议长朴炳锡也将应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的邀请,于2月3日至6日访华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勉励韩国运动健将。
据柬埔寨媒体报道,#柬埔寨 国王西哈莫尼将应邀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外交部)(韩联社)
宣布出席北京冬奥的外国领导人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理、阿根廷总统、巴基斯坦总理 、波兰总统和中亚五国总统。
乌鸦观察
#科研 #Omicron #英国 #精子 #抗体 #中和分子 【新冠科研: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于Delta;新冠降低了精子数量和活动能力;中和分子可能比抗体更便宜】 路透社:以下是最近关于新冠的一些研究摘要。它们包括值得进一步研究以证实结果的论文,以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认证的稿件。 1. 根据英国早期的数据,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 伦敦帝国理工的研究人员将11329名确认或可能感染Omicron的人与近20万名感染其他变种的人进行了比较。到目前为止,根据一份在同行评议前…
#新冠 #科研 #生育能力 #后遗症 #睾丸 #精子 #疫苗 #仓鼠
【港大研究:新冠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 康复后仍受影响】
新冠疫情流行两年来,学界关于该新发传染病的后遗症研究也不断进行中。此前有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的男性康复者精子数量及活动力受到影响,也有新冠患者出现睪丸疼痛,部分因新冠去世的男性患者尸检结果显示有睾丸炎症状。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的最新研究则通过仓鼠研究证明了,新冠病毒会导致男性的性腺机能减退及生育能力下降。
领导本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教授表示, 处在新冠康复期的男性患者时,需要注意可能会出现性腺功能减退和生育能力降低的问题,接种新冠疫苗可预防这种情况。性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性欲减退、勃起障碍和男性乳房发育。该研究结果已被传染病领域的权威期刊《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接纳将发表。
这项研究将仓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感染的是新冠病毒,对照组的仓鼠则感染流感病毒,均通过鼻腔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组的仓鼠出现了较为轻微的肺炎,可以不治而愈,但是在4到7天之内,仓鼠的精子数量和血清内的睪酮急剧下降。在感染42到120天后,仓鼠出现了与少精子症相关的不对称的睾丸萎缩,血清睾酮和血清抑制素B等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曲细精管内的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均受到严重影响。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睪丸出现急性炎症、出血、曲细精管坏死和停止生产精子的现象。感染新冠病毒后的7 到120天,睪丸组织的炎症、变性和坏死一直在持续。
同时,仓鼠被感染的病毒量越高,上述变化也就越严重,也增加了新冠病毒穿过血睾屏障的可能性。除了新冠原始毒株,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变种病毒也能引起类似的损伤。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对照组仓鼠,则没有出现睪丸感染或损伤。
研究团队也对接种两剂灭活疫苗的仓鼠进行试验,发现在完成疫苗接种3天后,感染新冠病毒的仓鼠并未出现睪丸损伤,实现了与肺部类似的免疫保护。(财新网)(香港大学)
相关新闻🔗
20-02-17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造成肾脏和睾丸损伤
20-03-12 湖北政府网站刊文:感染新冠适龄男性应进行生育力检查
20-03-26 新冠损伤男性生殖功能首个临床证据: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变
21-12-22 新冠科研: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于Delta;新冠降低了精子数量和活动能力;中和分子可能比抗体更便宜
【港大研究:新冠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 康复后仍受影响】
新冠疫情流行两年来,学界关于该新发传染病的后遗症研究也不断进行中。此前有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的男性康复者精子数量及活动力受到影响,也有新冠患者出现睪丸疼痛,部分因新冠去世的男性患者尸检结果显示有睾丸炎症状。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的最新研究则通过仓鼠研究证明了,新冠病毒会导致男性的性腺机能减退及生育能力下降。
领导本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教授表示, 处在新冠康复期的男性患者时,需要注意可能会出现性腺功能减退和生育能力降低的问题,接种新冠疫苗可预防这种情况。性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性欲减退、勃起障碍和男性乳房发育。该研究结果已被传染病领域的权威期刊《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接纳将发表。
这项研究将仓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感染的是新冠病毒,对照组的仓鼠则感染流感病毒,均通过鼻腔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组的仓鼠出现了较为轻微的肺炎,可以不治而愈,但是在4到7天之内,仓鼠的精子数量和血清内的睪酮急剧下降。在感染42到120天后,仓鼠出现了与少精子症相关的不对称的睾丸萎缩,血清睾酮和血清抑制素B等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曲细精管内的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均受到严重影响。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睪丸出现急性炎症、出血、曲细精管坏死和停止生产精子的现象。感染新冠病毒后的7 到120天,睪丸组织的炎症、变性和坏死一直在持续。
同时,仓鼠被感染的病毒量越高,上述变化也就越严重,也增加了新冠病毒穿过血睾屏障的可能性。除了新冠原始毒株,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变种病毒也能引起类似的损伤。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对照组仓鼠,则没有出现睪丸感染或损伤。
研究团队也对接种两剂灭活疫苗的仓鼠进行试验,发现在完成疫苗接种3天后,感染新冠病毒的仓鼠并未出现睪丸损伤,实现了与肺部类似的免疫保护。(财新网)(香港大学)
相关新闻🔗
20-02-17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造成肾脏和睾丸损伤
20-03-12 湖北政府网站刊文:感染新冠适龄男性应进行生育力检查
20-03-26 新冠损伤男性生殖功能首个临床证据: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变
21-12-22 新冠科研: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于Delta;新冠降低了精子数量和活动能力;中和分子可能比抗体更便宜
#中美 #王毅 #上海公报 #台湾 #政治正确 #全球变暖 #疫苗 #一带一路 #B3W
【王毅向“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发表讲话】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月28日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视频讲话。
王毅表示,50年前的今天,中美共同发表“上海公报”,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
王毅说,首先,要坚持一中原则,夯实中美关系政治基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台湾的领土主权不存在任何争议。...
王毅表示,第二,要坚持相互尊重,把握中美关系正确方向。...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合作而不冲突,开放而不封闭,融合而不脱钩。...摒弃零和博弈的迷思,放下围堵遏制中国的执念,冲破所谓“政治正确”的桎梏,真正把中国当做发展进程中的伙伴,而不是权力游戏中的敌人。
王毅指出,第三,要坚持合作共赢,促进中美各自发展繁荣。...
王毅强调,第四,要坚持大国责任,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合作,中美都应拿出大国担当,发挥大国作用。两国可以携手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疫苗,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应对气候危机。中方对美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持开放态度,也愿考虑同美方“重建更好世界”倡议进行协调,向世界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产品。(中新社)
【王毅向“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发表讲话】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月28日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视频讲话。
王毅表示,50年前的今天,中美共同发表“上海公报”,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
王毅说,首先,要坚持一中原则,夯实中美关系政治基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台湾的领土主权不存在任何争议。...
王毅表示,第二,要坚持相互尊重,把握中美关系正确方向。...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合作而不冲突,开放而不封闭,融合而不脱钩。...摒弃零和博弈的迷思,放下围堵遏制中国的执念,冲破所谓“政治正确”的桎梏,真正把中国当做发展进程中的伙伴,而不是权力游戏中的敌人。
王毅指出,第三,要坚持合作共赢,促进中美各自发展繁荣。...
王毅强调,第四,要坚持大国责任,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合作,中美都应拿出大国担当,发挥大国作用。两国可以携手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疫苗,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应对气候危机。中方对美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持开放态度,也愿考虑同美方“重建更好世界”倡议进行协调,向世界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产品。(中新社)
乌鸦观察
#新冠 #抗原 #检测 #Omicron #清零 #共存 #核酸检测 【孙春兰:“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会议。 孙春兰…
#新冠 #Omicron #共存 #清零 #输入病例 #春节 #开学 #成本 #代价 #CT值 #老人 #疫苗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国新办就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要提高科学精准的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次的疫情确实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2021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现在已经连续11周,每周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万,目前仍然是处于高位流行的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今年1-2月,每天输入的感染者数日均是91例,远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数超过200例,单日最高能超过300例。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确实更大了,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经波及了一定的范围,可以说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更加大了。
三是今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的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动态清零”政策今年上半年会不会有所改变?
...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防控实践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
在分析经济影响或者防控成本的时候,应该区分哪些影响是疫情本身造成的,哪些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变化,哪些是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所引起的,我觉得不能一概将经济所受的影响归结于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
...
其次,在评价防控成本和效果的时候,应该从科学上看,一般应该说有四个评价维度。
一是防控成本和防控效果,也就是说花费了多少成本,减少了多少感染、多少重症、多少死亡。...
二是成本效率,即控制和扑灭疫情的速度。我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这说明成本效率比是高的。
三是成本效用,...在牺牲极少一部分人的正常活动和控制极少一部分区域流动的情况下,换取的是最广大地区和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四是成本效益,...如果仅按疫情发生地、按疫情发生时的成本来算成本效益,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应该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经济账、大的社会账、大的民生账。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是否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
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现在仍然还是要慎终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对于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不等于说我们就放任不管。我们在九版诊疗方案里面也要求,对于收治这些病例的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也要配备一定的医务人员。
...
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的时候,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些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所以,像这样的患者,就可以出院,可以回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中国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接种过一针、两针或第三针疫苗?以及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
...
60-69岁,接种一剂次的比例是88.8%,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的比例是86.6%,完成加强免疫的比例是56.4%。70-79岁,这三个数字分别是86.1%、81.7%和48.4%。80岁以上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8.8%、50.7%和19.7%。
...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我们还要积极回应老年人所关心关切的问题,为什么老年人有这么多顾虑,有这么多关切?为什么积极性不高?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把原因搞清楚,对他们关心、关切的问题,应该予以回答。比如说,老年人关心的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副作用,有效性指标如何?对老年人的保护效果是多少?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基础疾病?有很多老年人都有基础疾病,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也有老年人认为,我外出活动很少,都在家里,有没有必要接种?我们把大家的关心、顾虑给消除了,大家接种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起来。
...
应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接种安全。接种单位应该安排熟悉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疾病诊治的医务人员做好医疗保障,在老年人接种前做好健康状况评估,接种后要做好现场观察,尤其是要做好应急抢救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年人有各种基础疾病,所以我们应急救治工作一定要做好,一旦有意外情况,能够及时科学地处理。
...
要继续做好便民措施,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可以利用流动接种车等设备,设立临时接种点,减少老年人往返的路程。因为老年人有的时候行走不便,所以我们可以上门服务,多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减少等候的时间...
...
刚才一位记者也问到这个问题,有些老年人觉得我们平时也不太出去,在老人院,不方便,就不去接种。但是别忘了,一旦感染了以后,接种和不接种疫苗,差别非常大,这次香港就是一个例证。
内详👉(国新办)
【国新办就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要提高科学精准的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次的疫情确实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2021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现在已经连续11周,每周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万,目前仍然是处于高位流行的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今年1-2月,每天输入的感染者数日均是91例,远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数超过200例,单日最高能超过300例。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确实更大了,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经波及了一定的范围,可以说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更加大了。
三是今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的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动态清零”政策今年上半年会不会有所改变?
...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防控实践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
在分析经济影响或者防控成本的时候,应该区分哪些影响是疫情本身造成的,哪些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变化,哪些是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所引起的,我觉得不能一概将经济所受的影响归结于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
...
其次,在评价防控成本和效果的时候,应该从科学上看,一般应该说有四个评价维度。
一是防控成本和防控效果,也就是说花费了多少成本,减少了多少感染、多少重症、多少死亡。...
二是成本效率,即控制和扑灭疫情的速度。我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这说明成本效率比是高的。
三是成本效用,...在牺牲极少一部分人的正常活动和控制极少一部分区域流动的情况下,换取的是最广大地区和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四是成本效益,...如果仅按疫情发生地、按疫情发生时的成本来算成本效益,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应该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经济账、大的社会账、大的民生账。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是否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
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现在仍然还是要慎终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对于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不等于说我们就放任不管。我们在九版诊疗方案里面也要求,对于收治这些病例的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也要配备一定的医务人员。
...
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的时候,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些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所以,像这样的患者,就可以出院,可以回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中国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接种过一针、两针或第三针疫苗?以及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
...
60-69岁,接种一剂次的比例是88.8%,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的比例是86.6%,完成加强免疫的比例是56.4%。70-79岁,这三个数字分别是86.1%、81.7%和48.4%。80岁以上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8.8%、50.7%和19.7%。
...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我们还要积极回应老年人所关心关切的问题,为什么老年人有这么多顾虑,有这么多关切?为什么积极性不高?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把原因搞清楚,对他们关心、关切的问题,应该予以回答。比如说,老年人关心的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副作用,有效性指标如何?对老年人的保护效果是多少?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基础疾病?有很多老年人都有基础疾病,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也有老年人认为,我外出活动很少,都在家里,有没有必要接种?我们把大家的关心、顾虑给消除了,大家接种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起来。
...
应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接种安全。接种单位应该安排熟悉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疾病诊治的医务人员做好医疗保障,在老年人接种前做好健康状况评估,接种后要做好现场观察,尤其是要做好应急抢救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年人有各种基础疾病,所以我们应急救治工作一定要做好,一旦有意外情况,能够及时科学地处理。
...
要继续做好便民措施,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可以利用流动接种车等设备,设立临时接种点,减少老年人往返的路程。因为老年人有的时候行走不便,所以我们可以上门服务,多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减少等候的时间...
...
刚才一位记者也问到这个问题,有些老年人觉得我们平时也不太出去,在老人院,不方便,就不去接种。但是别忘了,一旦感染了以后,接种和不接种疫苗,差别非常大,这次香港就是一个例证。
内详👉(国新办)
#香港大学 #科研 #疫苗 #科兴 #辉瑞 #Omicron #加强针
【香港数据显示接种三剂疫苗可有效预防奥密克戎死亡】
香港大学发表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这一波Omicron BA.2疫情下疫苗的有效率。
面对免疫逃逸能力极强的 Omicron,香港使用的两种疫苗在标准接种(两针)情况下,对于预防感染的有效率大幅降低,但是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保持较强的效果。而第三针疫苗接种后,保护力获得了全面提升。
香港这波疫情的真实世界数据表明,面对BA.2,无论是哪种疫苗,三针接种对于预防重症及死亡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效力。在其中一些组由于病例不足,目前的置信区间比较宽。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Gabriel Leung)说,二者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接种三剂,都将获得非常非常有效的保护。(华尔街日报)(庄时利和 @微博)
【香港数据显示接种三剂疫苗可有效预防奥密克戎死亡】
香港大学发表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这一波Omicron BA.2疫情下疫苗的有效率。
面对免疫逃逸能力极强的 Omicron,香港使用的两种疫苗在标准接种(两针)情况下,对于预防感染的有效率大幅降低,但是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保持较强的效果。而第三针疫苗接种后,保护力获得了全面提升。
香港这波疫情的真实世界数据表明,面对BA.2,无论是哪种疫苗,三针接种对于预防重症及死亡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效力。在其中一些组由于病例不足,目前的置信区间比较宽。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Gabriel Leung)说,二者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接种三剂,都将获得非常非常有效的保护。(华尔街日报)(庄时利和 @微博)
乌鸦观察
#印尼 #疫苗 #疫苗接种 #反防疫 #冒名顶替 #物流 【印尼男子受雇额外接种 14 针疫苗】 本月早些时候,一段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南苏拉威西省的一名男子声称自己冒名顶替他人接种了14次疫苗,每次都得到了7-56美元的报酬。他声称自己此前已经接种了两次疫苗,这意味着他总共接种了约16次疫苗剂量。 当地警方和印度尼西亚卫生部表示,他们正在调查视频中的说法,并决定是否根据该国的《传染病法》起诉拉希姆。根据该法,任何反防疫的人都可能被监禁一年,并可能面临罚款。 在印尼,疫苗的犹豫不决使接种工作…
#德国 #疫苗 #疫苗接种 #反防疫 #冒名顶替
【德国一男子被指控以欺骗方式至少接种87针新冠疫苗】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4月2日报道,在一些年纪较大的人现在获准接种多达4剂新冠疫苗的情况下,一名男子被指控以欺骗的方式接种了剂次极多的疫苗。
报道称,这名来自德国的61岁男子——姓名未向公众透露——被指控至少接种了87剂新冠疫苗,有时每天接种多达3剂。据称,他的计划是收集填写完毕的疫苗护照以出售给反对新冠疫苗者。
德国红十字会说,这名男子目前正在接受该国有关部门的调查。人们怀疑,他携带着填有他真名的不同接种卡出现在不同的接种点。在这些接种卡填写完毕后,他设法修改了这些卡片,除去自己的名字,并将其出售给反对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尚不清楚他从这一欺诈行为中获利多少。(参考消息)
相关新闻🔗
21-12-12 新西兰一男子受雇顶替他人接种新冠疫苗,一天内打十针被调查
21-12-29 印尼男子受雇额外接种 14 针疫苗
【德国一男子被指控以欺骗方式至少接种87针新冠疫苗】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4月2日报道,在一些年纪较大的人现在获准接种多达4剂新冠疫苗的情况下,一名男子被指控以欺骗的方式接种了剂次极多的疫苗。
报道称,这名来自德国的61岁男子——姓名未向公众透露——被指控至少接种了87剂新冠疫苗,有时每天接种多达3剂。据称,他的计划是收集填写完毕的疫苗护照以出售给反对新冠疫苗者。
德国红十字会说,这名男子目前正在接受该国有关部门的调查。人们怀疑,他携带着填有他真名的不同接种卡出现在不同的接种点。在这些接种卡填写完毕后,他设法修改了这些卡片,除去自己的名字,并将其出售给反对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尚不清楚他从这一欺诈行为中获利多少。(参考消息)
相关新闻🔗
21-12-12 新西兰一男子受雇顶替他人接种新冠疫苗,一天内打十针被调查
21-12-29 印尼男子受雇额外接种 14 针疫苗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 #疫苗 #疫苗接种
【香港13名儿童患新冠后遗症 七人进ICU】
香港医管局公布,3月初起录得13例确诊后康复的儿童,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MIS-C),病人年龄介乎三至11岁,当中七人更要入深切治疗部(ICU)。
据香港01报道,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介绍,出现MIS-C儿童全部没有长期病患,约是在康复二至五周出现病征包括持续发烧、嘴唇红及爆裂、皮肤出现红疹等,严重者更出现心脏衰竭,须用强心药物支持。
他呼吁即使儿童康复后,家长亦要留意其身体状况,未染疫儿童则要接种疫苗。
个案涉及八男五女,年龄在三至11岁之间,全部儿童过往健康状况良好,亦没有长期病患。另外,当中七名儿童没有接种疫苗,四名儿童于接种后14天内染疫,即疫苗保护未产生效果已感染。
关日华说,目前成年人不见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情况,集中在儿童主要是因为,小朋友免疫系统强,炎症发作也强。
他强调,目前全球通报1900宗MIS-C个案,英国及美国亦有死亡个案,而香港短时间内已有13宗个案,情况令人担心。
他又指儿童感染新冠后或出现很强的免疫系统反应,接种疫苗可预防情况。因此他呼吁家长带小朋友接种疫苗,亦须留意儿童康复后有没有出现发炎。(联合早报)(HK01)
【香港13名儿童患新冠后遗症 七人进ICU】
香港医管局公布,3月初起录得13例确诊后康复的儿童,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MIS-C),病人年龄介乎三至11岁,当中七人更要入深切治疗部(ICU)。
据香港01报道,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介绍,出现MIS-C儿童全部没有长期病患,约是在康复二至五周出现病征包括持续发烧、嘴唇红及爆裂、皮肤出现红疹等,严重者更出现心脏衰竭,须用强心药物支持。
他呼吁即使儿童康复后,家长亦要留意其身体状况,未染疫儿童则要接种疫苗。
个案涉及八男五女,年龄在三至11岁之间,全部儿童过往健康状况良好,亦没有长期病患。另外,当中七名儿童没有接种疫苗,四名儿童于接种后14天内染疫,即疫苗保护未产生效果已感染。
关日华说,目前成年人不见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情况,集中在儿童主要是因为,小朋友免疫系统强,炎症发作也强。
他强调,目前全球通报1900宗MIS-C个案,英国及美国亦有死亡个案,而香港短时间内已有13宗个案,情况令人担心。
他又指儿童感染新冠后或出现很强的免疫系统反应,接种疫苗可预防情况。因此他呼吁家长带小朋友接种疫苗,亦须留意儿童康复后有没有出现发炎。(联合早报)(HK01)
乌鸦观察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 #疫苗 #疫苗接种 【香港13名儿童患新冠后遗症 七人进ICU】 香港医管局公布,3月初起录得13例确诊后康复的儿童,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MIS-C),病人年龄介乎三至11岁,当中七人更要入深切治疗部(ICU)。 据香港01报道,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介绍,出现MIS-C儿童全部没有长期病患,约是在康复二至五周出现病征包括持续发烧、嘴唇红及爆裂、皮肤出现红疹等,严重者更出现心脏衰竭,须用强心药物支持。…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疫苗 #疫苗接种
【0409 香港专家吁勿把新冠当感冒 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提醒市民勿将新冠视为感冒,并称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刘宇隆今天(4月9日)在商业电台节目中,提醒市民千万不应将新冠视为感冒,并说染疫市民可能在未来几年才陆续浮现长期后遗症,包括儿童大脑发育受影响、部分身体器官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
刘宇隆指出,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率仍在约61%,仍有14万名3至11岁儿童未接种,因此呼吁部分不相信疫苗的家长要看事实,校方亦要积极鼓励家长让学童接种,才有望将这个年龄群组的接种率推高至九成。
他说,检视1100多名染疫儿童的个案后发现,一成半患者都曾出现抽筋症状,虽然大部分由发烧引起,但比例远高流感或副流感。
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在同台节目也担心,学校本月中逐步恢复面授课后,会令香港疫情反弹,特别在学童群组之间引起交叉感染。他认为,学童接种率要达九成,才可以筑起免疫屏障,呼吁家长尽快安排子女接种。 (联合早报)
【0409 香港专家吁勿把新冠当感冒 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提醒市民勿将新冠视为感冒,并称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刘宇隆今天(4月9日)在商业电台节目中,提醒市民千万不应将新冠视为感冒,并说染疫市民可能在未来几年才陆续浮现长期后遗症,包括儿童大脑发育受影响、部分身体器官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
刘宇隆指出,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率仍在约61%,仍有14万名3至11岁儿童未接种,因此呼吁部分不相信疫苗的家长要看事实,校方亦要积极鼓励家长让学童接种,才有望将这个年龄群组的接种率推高至九成。
他说,检视1100多名染疫儿童的个案后发现,一成半患者都曾出现抽筋症状,虽然大部分由发烧引起,但比例远高流感或副流感。
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在同台节目也担心,学校本月中逐步恢复面授课后,会令香港疫情反弹,特别在学童群组之间引起交叉感染。他认为,学童接种率要达九成,才可以筑起免疫屏障,呼吁家长尽快安排子女接种。 (联合早报)
乌鸦观察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进化论 #免疫逃逸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UCL 的 Christina Pagel 教授(她是该校临床行动研究单位的主任)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呼吁社会放下对新冠的三大常见迷思。她指出,无处不在的关于大流行病已经结束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政府)现在至少相信 Omicron 时代的三大迷思的一个。我们需要超越这些迷思,首先要预测未来,其次要做一些准备。 迷思一:新冠已经降级为地方病(…
#新冠 #病毒 #变异 #进化论 #群体免疫 #死亡率 #疫苗 #流感 #季节性 #饶毅
【饶议科学:病毒的突变与流行】
原标题:争论新冠:不宜不顾事实、不能违反常识
【四】病毒的突变
病毒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但核酸本身会变异,有多种原因,化学、物理、生物原因。变异的多少、具体变异的位点,人们无法预计。
病毒变异本身没有方向性,但受选择。如果变异后感染性增强,容易扩散。
病毒变异,不是为了让人生病,而是为了病毒自己的生存。
病毒变异,与感染人的症状没有相关性。不会因为流行越久,而感染性越强、或者越弱,也不会因为流行越久,人的症状越强、或越弱。
病毒的感染性、抗原性、致病性、人的症状等,没有相关性,流行过程中不同方面也没有相关性。
病毒变异也没有一定的规律。从人看来,也可以一段时间变得温和,但下一段时间变得恶劣。但病毒不是为人表演,而是它自己变自己的。人只是载体。
【五】病毒流行
一种新的病毒流行,没有人可以预计。
什么“病毒流行越广、症状越轻”是瞎说的,极具片面性,没人知道。
科技工作者只能观察、记录,事后总结,不能事先准确预计病毒的流行情况。
有人自作聪明,认为达尔文的选择学说可以起作用。那是在杀死病人的情况下,而死亡率并不高到骇人的程度,不可能通过病人去世而阻止恶性病毒株传播。新冠病毒死亡率从来只有百分之几或百分之零点几,所以人的症状强而降低传播的可能性没有出现过。
疫情早期有人号称“群体免疫”,也是没有考虑病毒变异,算出来需要免疫或自然感染的数字,早已成为昨日黄花,没有起到作用。
【六】疫苗
有些病原菌,特别是细菌,人类制造了很好的疫苗,用一次以后终生免疫。
病毒的疫苗,也有好的,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但有些细菌、和很多病毒,人类长期做不出好的疫苗。例如,结核菌,人类试图做疫苗的时间费了上百年,迄今还不能说有很好的疫苗。又如疟疾,也是人类长期希望有疫苗。而这些病原菌都比病毒大很多,可以攻击的点,理论上很多,但人类却长期被困扰。
在一次终生的好疫苗和做不出之间,还有其他的疫苗。没有人可以预计
只有努力做,做多种,试验之后才知道疫苗可以起多大作用,管多长时间。
一种疫苗,能够预防一种病毒,还是也可以预防它的变异株?没有人能够准确预计。很多科技工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制造包治多种变异株、甚至包治多种病毒的疫苗,理想很好、一般比较不容易实现。
【七】与流感比较
通常我们说的流感,也是病毒导致,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的流行,每一次致病性不同,有重有轻。每一次的疫苗,对于下一次没有保护性,需要重新制造疫苗。
流感有季节性。新冠病毒迄今没有显示季节性。
流感可以制造年度疫苗,在季节早期,通过观察可能首先发生新流感变异株的地方,发现新的突变株,制造疫苗。
新冠病毒没有季节性,也没有特定区域性,所以,如果要针对每一种新突变制造疫苗,不可能在刚刚发生突变的时间和地点,而需要传播了一阵之后。以后,能否全世界监测、及时制造新的疫苗,不清楚。
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饶议科学:病毒的突变与流行】
原标题:争论新冠:不宜不顾事实、不能违反常识
【四】病毒的突变
病毒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但核酸本身会变异,有多种原因,化学、物理、生物原因。变异的多少、具体变异的位点,人们无法预计。
病毒变异本身没有方向性,但受选择。如果变异后感染性增强,容易扩散。
病毒变异,不是为了让人生病,而是为了病毒自己的生存。
病毒变异,与感染人的症状没有相关性。不会因为流行越久,而感染性越强、或者越弱,也不会因为流行越久,人的症状越强、或越弱。
病毒的感染性、抗原性、致病性、人的症状等,没有相关性,流行过程中不同方面也没有相关性。
病毒变异也没有一定的规律。从人看来,也可以一段时间变得温和,但下一段时间变得恶劣。但病毒不是为人表演,而是它自己变自己的。人只是载体。
【五】病毒流行
一种新的病毒流行,没有人可以预计。
什么“病毒流行越广、症状越轻”是瞎说的,极具片面性,没人知道。
科技工作者只能观察、记录,事后总结,不能事先准确预计病毒的流行情况。
有人自作聪明,认为达尔文的选择学说可以起作用。那是在杀死病人的情况下,而死亡率并不高到骇人的程度,不可能通过病人去世而阻止恶性病毒株传播。新冠病毒死亡率从来只有百分之几或百分之零点几,所以人的症状强而降低传播的可能性没有出现过。
疫情早期有人号称“群体免疫”,也是没有考虑病毒变异,算出来需要免疫或自然感染的数字,早已成为昨日黄花,没有起到作用。
【六】疫苗
有些病原菌,特别是细菌,人类制造了很好的疫苗,用一次以后终生免疫。
病毒的疫苗,也有好的,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但有些细菌、和很多病毒,人类长期做不出好的疫苗。例如,结核菌,人类试图做疫苗的时间费了上百年,迄今还不能说有很好的疫苗。又如疟疾,也是人类长期希望有疫苗。而这些病原菌都比病毒大很多,可以攻击的点,理论上很多,但人类却长期被困扰。
在一次终生的好疫苗和做不出之间,还有其他的疫苗。没有人可以预计
只有努力做,做多种,试验之后才知道疫苗可以起多大作用,管多长时间。
一种疫苗,能够预防一种病毒,还是也可以预防它的变异株?没有人能够准确预计。很多科技工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制造包治多种变异株、甚至包治多种病毒的疫苗,理想很好、一般比较不容易实现。
【七】与流感比较
通常我们说的流感,也是病毒导致,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的流行,每一次致病性不同,有重有轻。每一次的疫苗,对于下一次没有保护性,需要重新制造疫苗。
流感有季节性。新冠病毒迄今没有显示季节性。
流感可以制造年度疫苗,在季节早期,通过观察可能首先发生新流感变异株的地方,发现新的突变株,制造疫苗。
新冠病毒没有季节性,也没有特定区域性,所以,如果要针对每一种新突变制造疫苗,不可能在刚刚发生突变的时间和地点,而需要传播了一阵之后。以后,能否全世界监测、及时制造新的疫苗,不清楚。
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乌鸦观察
#上海 #吉林 #长春 #新加坡 #新冠 #统计口径 #重症 #老人 #老龄化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加强针 #统计 【逾13万人感染仅一重症,上海诊断统计标准再遭质疑】 上海本轮新冠疫情累计感染者突破13万人,其中仅有一名重症患者。这一数据引发两极反应,有网民批判上海封城带来的次生灾害远大于疫情本身,也有人质疑上海诊断标准未和全国统一,导致统计数据偏差、防疫松懈。 据新华社报道,吉林省吉林市在3月2日至4月3日间,累计报告感染者近25000人,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占97.5%。这意…
#疫苗 #加强针 #疫苗接种 #沈阳 #上海 #阳春 #老人 #统计
【0414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关于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比例的倡议书】
...
自2021年底,奥密克戎变种因其更快的传播速度、极强的传播能力、以及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快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新冠变种。针对病毒的新特性,我国的防疫政策也在及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从近期上海、吉林等地的疫情发展可以看出,面对奥密克戎亚型我们的抗疫压力与日俱增。
疫苗是科学界公认的抗击新冠的最强武器。各种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特别是加强针的普及,可以有效预防奥密克戎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新冠疫苗在全球被接种了上百亿剂,安全性也得到了可靠保证。目前,全国已经接种了超30亿剂新冠疫苗,但60岁以上老年人中,还有约五分之一的人没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加强针对保护老年人更加关键,但接种率更低——约一半的老年人没有接种加强针。从香港本轮奥密克戎疫情数据来看,老年人占据新冠死亡数的96%,未接种疫苗老年人的新冠死亡率比全程接种疫苗或者加强针后的老年人要高20倍左右。由于未来社会面感染的风险将持续存在,目前的疫苗接种情况无法全面抵御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的威胁。
基于以上事实,作为科学家群体,我们认为有义务和责任向大众发出如下倡议:个人健康防护与国家防疫大局息息相关,只有在全国人民中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努力实现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才是最有效的抗疫手段。在“动态清零”的同时,珍惜国家和社会花费巨大代价带来的宝贵时间窗口,尽全力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加强针接种率。
我们呼吁各级政府持续加强老年人群体疫苗接种动员,并为老年人接种疫苗提供各类便利;我们希望老年朋友相信科学,以事实为依据,打消疑虑,主动接种;我们鼓励年轻的朋友和家中的老人做好沟通,提高老人接种意愿,这是对长辈最好的保护。我们呼吁科学家群体采取各种方式向大众解释疫苗的科学原理和有效作用,用科学的思维、大众化的语言和有效的沟通方式解答公众的疑问。我们也建议社会各界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社区等渠道向老年人宣传解释疫苗接种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的重要作用。(中国细胞生物学会)
本月披露的一些数据显示,沈阳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比例为74.4%,加强针接种比例为35.59%;上海60至69岁老人疫苗两针接种率为78%,70至79岁为61%,80岁以上仅为15%,未披露加强针接种比例;国家卫生健康委披露,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418.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82.3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658.2万人。
阳春计划3月底前完成60岁及以上人群第一针次接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任务、4月底前完成60岁及以上老年人第一针次接种覆盖率达到90%和加强免疫覆盖率达到85%的工作目标。
据此前报道,新加坡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4%。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科兴疫苗而言,接种三针在新加坡视为全程接种。
【0414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关于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比例的倡议书】
...
自2021年底,奥密克戎变种因其更快的传播速度、极强的传播能力、以及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快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新冠变种。针对病毒的新特性,我国的防疫政策也在及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从近期上海、吉林等地的疫情发展可以看出,面对奥密克戎亚型我们的抗疫压力与日俱增。
疫苗是科学界公认的抗击新冠的最强武器。各种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特别是加强针的普及,可以有效预防奥密克戎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新冠疫苗在全球被接种了上百亿剂,安全性也得到了可靠保证。目前,全国已经接种了超30亿剂新冠疫苗,但60岁以上老年人中,还有约五分之一的人没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加强针对保护老年人更加关键,但接种率更低——约一半的老年人没有接种加强针。从香港本轮奥密克戎疫情数据来看,老年人占据新冠死亡数的96%,未接种疫苗老年人的新冠死亡率比全程接种疫苗或者加强针后的老年人要高20倍左右。由于未来社会面感染的风险将持续存在,目前的疫苗接种情况无法全面抵御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的威胁。
基于以上事实,作为科学家群体,我们认为有义务和责任向大众发出如下倡议:个人健康防护与国家防疫大局息息相关,只有在全国人民中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努力实现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才是最有效的抗疫手段。在“动态清零”的同时,珍惜国家和社会花费巨大代价带来的宝贵时间窗口,尽全力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加强针接种率。
我们呼吁各级政府持续加强老年人群体疫苗接种动员,并为老年人接种疫苗提供各类便利;我们希望老年朋友相信科学,以事实为依据,打消疑虑,主动接种;我们鼓励年轻的朋友和家中的老人做好沟通,提高老人接种意愿,这是对长辈最好的保护。我们呼吁科学家群体采取各种方式向大众解释疫苗的科学原理和有效作用,用科学的思维、大众化的语言和有效的沟通方式解答公众的疑问。我们也建议社会各界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社区等渠道向老年人宣传解释疫苗接种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的重要作用。(中国细胞生物学会)
本月披露的一些数据显示,沈阳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比例为74.4%,加强针接种比例为35.59%;上海60至69岁老人疫苗两针接种率为78%,70至79岁为61%,80岁以上仅为15%,未披露加强针接种比例;国家卫生健康委披露,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418.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82.3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658.2万人。
阳春计划3月底前完成60岁及以上人群第一针次接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任务、4月底前完成60岁及以上老年人第一针次接种覆盖率达到90%和加强免疫覆盖率达到85%的工作目标。
据此前报道,新加坡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4%。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科兴疫苗而言,接种三针在新加坡视为全程接种。
#Omicron #灭活 #疫苗 #国药 #科兴
【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
2022年4月2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以下简称奥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在前期已上市原型株新冠灭活疫苗和完成贝塔、德尔塔变异株灭活疫苗研发的基础上,第一时间从香港大学引进奥密克戎变异毒株,2021年12月9日迅速启动了奥株灭活疫苗研发。所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全力以赴开展科研攻关,第一时间研发了BIBP-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O株)、WIBP-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O株),两款疫苗均采用Omicron(奥密克戎)毒株接种于Vero细胞,经培养、灭活、纯化、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制成。
2022年3月3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同香港研究机构确定临床方案及相关细节,3月26日和30日分别获得中国药品食品检定研究院的检定合格报告,4月1日向香港卫生署提交了临床申请资料,4月12日获得伦理批件,4月13日获得临床研究批件,成为全球最早获批进入临床的奥密克戎株灭活疫苗。
同时,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从1月26日开始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国内临床申报资料,启动技术审评。4月26日,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了中国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临床批件。中国生物将采用随机、双盲、队列研究的形式,在已完成2或3剂新冠疫苗接种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进行序贯免疫临床研究,评价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此前,4月17日消息,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香港特区获得临床批件。(中国生物)(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1财经)
【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
2022年4月2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以下简称奥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在前期已上市原型株新冠灭活疫苗和完成贝塔、德尔塔变异株灭活疫苗研发的基础上,第一时间从香港大学引进奥密克戎变异毒株,2021年12月9日迅速启动了奥株灭活疫苗研发。所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全力以赴开展科研攻关,第一时间研发了BIBP-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O株)、WIBP-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O株),两款疫苗均采用Omicron(奥密克戎)毒株接种于Vero细胞,经培养、灭活、纯化、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制成。
2022年3月3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同香港研究机构确定临床方案及相关细节,3月26日和30日分别获得中国药品食品检定研究院的检定合格报告,4月1日向香港卫生署提交了临床申请资料,4月12日获得伦理批件,4月13日获得临床研究批件,成为全球最早获批进入临床的奥密克戎株灭活疫苗。
同时,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从1月26日开始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国内临床申报资料,启动技术审评。4月26日,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了中国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临床批件。中国生物将采用随机、双盲、队列研究的形式,在已完成2或3剂新冠疫苗接种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进行序贯免疫临床研究,评价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此前,4月17日消息,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香港特区获得临床批件。(中国生物)(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1财经)
乌鸦观察
#科研 #Omicron #英国 #精子 #抗体 #中和分子 【新冠科研: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于Delta;新冠降低了精子数量和活动能力;中和分子可能比抗体更便宜】 路透社:以下是最近关于新冠的一些研究摘要。它们包括值得进一步研究以证实结果的论文,以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认证的稿件。 1. 根据英国早期的数据,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 伦敦帝国理工的研究人员将11329名确认或可能感染Omicron的人与近20万名感染其他变种的人进行了比较。到目前为止,根据一份在同行评议前…
#新冠 #科研 #Omicron #疫苗 #疫苗接种 #Delta #南非 #变异 #免疫逃逸
【研究发现,奥密克戎致病性与其余新冠变种病毒一样严重】
近日,美国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致病性上与之前出现的变异株“一样严重”,这与先前研究得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性更强,但致病性更弱”的结论不同。目前,该研究仍在同行评审阶段。
据路透社5月5日报道,美国四名科学家根据13万名新冠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疫苗接种率、统计数据完整性等因素作为影响指数加入计算过程,并发现在不同新冠变异株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两年间,“各时期新冠感染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几乎相同”。这项研究于5月2日发布在学术预发表网站研究广场(Research Square),并仍在自然研究期刊(Nature Portfolio)上接受同行评审。
这四位来自马塞诸塞州总医院、密涅瓦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此前假设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降低的研究是在南非、苏格兰、英格兰和加拿大等国进行的。上述研究可能存在几个局限性,例如低估了近期新冠感染潮中已接种疫苗的患者比例,并忽视了选择在家进行快速检测从而并未被统计入感染总数的患者。(澎湃新闻)(路透社)
【以色列专家警告德尔塔毒株可能“卷土重来”】
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2日发布公报说,研究人员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的废水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在奥密克戎毒株加速传播之际,德尔塔毒株并未就此消失,而是仍在“隐秘传播”。研究团队开发的预测模型显示,未来几个月内,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德尔塔毒株仍将保持传播,而这可能会导致新一波德尔塔毒株感染潮或出现新的有威胁性的变异毒株。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废水的流行病学研究方便实用,有助于疫情防控。这项研究已发表在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影响因子 7.963)上。(新华社)
【南非研究:BA.4及BA.5 奥密克戎两新变异株能避抗体】
南非一项实验室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冠病毒株的两种新亚型变异株,能够躲避人们此前感染其他毒株和接种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这意味着,上个月最先在南非发现的BA.4和BA.5变异株有可能引发新一波疫情。
血液样本测试结果显示,面对BA.4和BA.5变异株,曾经感染奥密克戎原株的人所产生的中和抗体仅为正常水平的八分之一;已接种冠病疫苗者的中和抗体产量则减少了约三分之二。
这些血液样本来自24名感染过奥密克戎原株但未接种冠病疫苗的人,以及15名已接种疫苗者,当中八人接种了辉瑞疫苗,七人接种强生疫苗。
研究人员指出:“对BA.4和BA.5变异株的中和水平低,尤其是在未接种疫苗的群体中,表明抗体不太可能对预防有症状感染起到很好的作用。这可能显示,基于其逃避中和抗体的能力,BA.4和BA.5变异株或引发新的感染潮。”
这项研究由非洲健康研究所(AHRI)牵头进行,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联合早报)
南非卫生部长法赫拉当地时间4月29日表示,南非过去14天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上升,南非可能正在进入第五波新冠疫情。南非医学专家表示,新发现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4、BA.5,似乎比早前的BA.2毒株更具传染性,南非新增确诊病例中,约70%感染的是这两种亚型毒株。值得注意的是,新亚型毒株虽然造成确诊病例的增加,但入院和死亡人数并没有激增。(央视新闻)
【研究发现,奥密克戎致病性与其余新冠变种病毒一样严重】
近日,美国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致病性上与之前出现的变异株“一样严重”,这与先前研究得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性更强,但致病性更弱”的结论不同。目前,该研究仍在同行评审阶段。
据路透社5月5日报道,美国四名科学家根据13万名新冠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疫苗接种率、统计数据完整性等因素作为影响指数加入计算过程,并发现在不同新冠变异株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两年间,“各时期新冠感染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几乎相同”。这项研究于5月2日发布在学术预发表网站研究广场(Research Square),并仍在自然研究期刊(Nature Portfolio)上接受同行评审。
这四位来自马塞诸塞州总医院、密涅瓦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此前假设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降低的研究是在南非、苏格兰、英格兰和加拿大等国进行的。上述研究可能存在几个局限性,例如低估了近期新冠感染潮中已接种疫苗的患者比例,并忽视了选择在家进行快速检测从而并未被统计入感染总数的患者。(澎湃新闻)(路透社)
【以色列专家警告德尔塔毒株可能“卷土重来”】
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2日发布公报说,研究人员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的废水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在奥密克戎毒株加速传播之际,德尔塔毒株并未就此消失,而是仍在“隐秘传播”。研究团队开发的预测模型显示,未来几个月内,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德尔塔毒株仍将保持传播,而这可能会导致新一波德尔塔毒株感染潮或出现新的有威胁性的变异毒株。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废水的流行病学研究方便实用,有助于疫情防控。这项研究已发表在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影响因子 7.963)上。(新华社)
【南非研究:BA.4及BA.5 奥密克戎两新变异株能避抗体】
南非一项实验室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冠病毒株的两种新亚型变异株,能够躲避人们此前感染其他毒株和接种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这意味着,上个月最先在南非发现的BA.4和BA.5变异株有可能引发新一波疫情。
血液样本测试结果显示,面对BA.4和BA.5变异株,曾经感染奥密克戎原株的人所产生的中和抗体仅为正常水平的八分之一;已接种冠病疫苗者的中和抗体产量则减少了约三分之二。
这些血液样本来自24名感染过奥密克戎原株但未接种冠病疫苗的人,以及15名已接种疫苗者,当中八人接种了辉瑞疫苗,七人接种强生疫苗。
研究人员指出:“对BA.4和BA.5变异株的中和水平低,尤其是在未接种疫苗的群体中,表明抗体不太可能对预防有症状感染起到很好的作用。这可能显示,基于其逃避中和抗体的能力,BA.4和BA.5变异株或引发新的感染潮。”
这项研究由非洲健康研究所(AHRI)牵头进行,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联合早报)
南非卫生部长法赫拉当地时间4月29日表示,南非过去14天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上升,南非可能正在进入第五波新冠疫情。南非医学专家表示,新发现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4、BA.5,似乎比早前的BA.2毒株更具传染性,南非新增确诊病例中,约70%感染的是这两种亚型毒株。值得注意的是,新亚型毒株虽然造成确诊病例的增加,但入院和死亡人数并没有激增。(央视新闻)
#科研 #共存 #清零 #疫苗 #加强针 #老人 #ICU #医疗资源
【Nature:取消清零政策或引发奥密克戎感染潮造成约155万人死亡】
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旨在切断传播链并快速扑灭疫情,自2021年8月以来一直被用来应对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如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不过,中国当前正在评估动态清零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潜在的缓解措施。
2022年5月10日,Nature Medicine (影响因子53.44)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题为《Model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in China》的一项建模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如果中国取消当前的动态清零政策,可能会引发大量奥密克戎感染,造成约155万人死亡,对重症监护(ICU)的需求量也将升至现有床位15.6倍。
截至2022年4月18日,中国91.4%的3岁以上人口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53.7%的3岁以上人口打完了加强针。然而,这一免疫水平可能不足以防止疫情暴发。2022年3月1日至4月22日,中国近乎所有省份共报告逾50万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其中93%来自上海。为了探索从大流行遏制阶段过渡到常态阶段的可能性,同时将疾病负担控制在最小(疾病负担包括需住院和重症监护的患者人数以及死亡人数),余宏杰和同事开发了一个模拟新冠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并根据2022年上海奥密克戎疫情发展的初期阶段进行校正,从而对取消动态清零政策后的新冠疾病负担进行了预测。
作者假设的基线情境为人群接种了加强针,但不采取更严格的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NPI)如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出行限制,也不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情况。在这一基线情境下,2022年3月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及至2022年9月的6个月里,可能会造成510万人住院、270万人进入ICU、155万人死亡。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可能会因为这一疫苗覆盖缺口,占到全部死亡病例的74.7%。
论文作者还分析了三种缓解COVID-19疾病负担的策略:第一种是继续推广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和增加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的疫苗接种;第二种是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第三种是采取更严格的NPI。在这三种策略中,没有哪种能单独将死亡率降至流感季水平,或是防止对重症监护产生过度需求。但作者也发现,如果结合不同策略——包括加强老年人和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提高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以及非药物干预——就有望降低死亡率,防止医疗资源出现挤兑。(BioArtMED @微信)
【中国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率仅为61.47%】
截至5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亿4970.2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亿8604.9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5104.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22%、88.74%。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5672.3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3175.8万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到2亿2768.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562.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23%和81.67%,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已完成1亿6232.4万人。
经过计算,这意味着加强免疫接种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3.6%,60岁以上老人加强免疫接种仅占该群体的61.47%。对比3月31日数据,新增加强免疫接种人数为617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为1868万人,相当于该年龄群体人数的7%。
相较此前施行“清零”政策的国家,新加坡完整接种比例达到了92%,加强针接种比例达到了75%,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5%;澳大利亚16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新西兰12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60岁以上人群中只有2%没有接种疫苗。
【Nature:取消清零政策或引发奥密克戎感染潮造成约155万人死亡】
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旨在切断传播链并快速扑灭疫情,自2021年8月以来一直被用来应对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如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不过,中国当前正在评估动态清零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潜在的缓解措施。
2022年5月10日,Nature Medicine (影响因子53.44)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题为《Model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in China》的一项建模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如果中国取消当前的动态清零政策,可能会引发大量奥密克戎感染,造成约155万人死亡,对重症监护(ICU)的需求量也将升至现有床位15.6倍。
截至2022年4月18日,中国91.4%的3岁以上人口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53.7%的3岁以上人口打完了加强针。然而,这一免疫水平可能不足以防止疫情暴发。2022年3月1日至4月22日,中国近乎所有省份共报告逾50万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其中93%来自上海。为了探索从大流行遏制阶段过渡到常态阶段的可能性,同时将疾病负担控制在最小(疾病负担包括需住院和重症监护的患者人数以及死亡人数),余宏杰和同事开发了一个模拟新冠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并根据2022年上海奥密克戎疫情发展的初期阶段进行校正,从而对取消动态清零政策后的新冠疾病负担进行了预测。
作者假设的基线情境为人群接种了加强针,但不采取更严格的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NPI)如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出行限制,也不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情况。在这一基线情境下,2022年3月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及至2022年9月的6个月里,可能会造成510万人住院、270万人进入ICU、155万人死亡。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可能会因为这一疫苗覆盖缺口,占到全部死亡病例的74.7%。
论文作者还分析了三种缓解COVID-19疾病负担的策略:第一种是继续推广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和增加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的疫苗接种;第二种是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第三种是采取更严格的NPI。在这三种策略中,没有哪种能单独将死亡率降至流感季水平,或是防止对重症监护产生过度需求。但作者也发现,如果结合不同策略——包括加强老年人和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提高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以及非药物干预——就有望降低死亡率,防止医疗资源出现挤兑。(BioArtMED @微信)
【中国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率仅为61.47%】
截至5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亿4970.2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亿8604.9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5104.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22%、88.74%。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5672.3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3175.8万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到2亿2768.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562.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23%和81.67%,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已完成1亿6232.4万人。
经过计算,这意味着加强免疫接种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3.6%,60岁以上老人加强免疫接种仅占该群体的61.47%。对比3月31日数据,新增加强免疫接种人数为617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为1868万人,相当于该年龄群体人数的7%。
相较此前施行“清零”政策的国家,新加坡完整接种比例达到了92%,加强针接种比例达到了75%,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5%;澳大利亚16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新西兰12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60岁以上人群中只有2%没有接种疫苗。
乌鸦观察
#朝鲜 #Omicron #发热 【朝鲜4月底以来发热病例逾35万例,日增1.8万例近19万人正隔离】 据朝中社5月13日消息,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12日视察了朝鲜国家紧急防疫司令部。报道称,4月底以来,不明原因发热在朝鲜全国范围内爆发式蔓延,短时间内导致的发热病例超过35万例,其中16.22万例已经治愈。 报道称,12日朝鲜全国范围内新增发热病例1.8万例,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共有18.78万人正在接受隔离治疗。(朝中社)(中新社)
#朝鲜 #Omicron #发热
【朝中社:朝鲜新增17.44万例发热病例】
据朝中社平壤14日报道,5月13日朝鲜全国新增17.444万多例发热患者,8.143万多例治愈,死亡21例。
报道称,从4月底到5月13日,朝鲜全国累计报告发热患者52.444万多例,其中24.363万多例已治愈,28.81万多例接受治疗,目前死亡病例达27例。
报告列举各地区各单位疫情扩散资料和病症发展特性,并通报了因大多数人没有掌握科学治疗方法且过多服用药水等过失造成人员丧亡。
金正恩称,从当前情况看,这不是各地区间无法控制的传播,而是封控区和相关单位内部的传播状况,并大部分病症发展过程顺利,要有最短期就能克服疫情的信心。
金正恩表示,防疫部门要好好研究别的先进国家的防疫政策和防疫成果以及经验,这也很重要,最好积极学习中国党和人民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已取得的先进而丰富的防疫成果和经验。(参考消息)(朝中社)
#核酸检测 #货运列车 #货轮 #气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截至今年3月,朝鲜2500万人口中,有64207人接受了冠病检测,全部为阴性。 WHO以上数字,一方面切合了朝鲜成功阻断疫情入境传播的官方论述,另一方面,可能预示着朝鲜的检测能力其实很有限,两年里才检了6万多人。
目前朝鲜本轮疫情溯源未明。4月25日,丹东实行封闭管理,29日,往返中国丹东和朝鲜新义州的货运列车停止运行。目前,朝鲜只有极其有限的货轮,仍保持和外界必要的物资连通。
据韩联社此前报道,今年4月份,韩国激进分子向朝鲜放飞20只带有传单的气球。脱北者组织“自由北韩运动联合”表示,从金浦市区放飞气球的过程中,也向朝鲜飘送了大约100万份传单。有阴谋论者认为,可能存在”投毒“行为。根据 worldometer数据,韩国累计确诊1775万人,死亡23661人。
#疫苗 #辉瑞 #科兴 #阿斯利康 #COVAX #卫星疫苗
朝鲜没有任何朝鲜民众接种冠病疫苗的官方记录,是世界各国中极少数尚未在国民当中有规模地展开疫苗接种计划的国家之一。
因为担心阿斯利康疫苗的副作用,也因为不愿配合WHO“全球冠病疫苗获取机制”(COVAX)人员入境运送疫苗等行政程序,朝鲜拒绝了WHO原计划2021年5月份向它提供的100多万剂阿斯利康疫苗。
朝鲜同年9月也拒绝了中国提供的约300万剂科兴疫苗,官方理由是这些疫苗应该送往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说过俄方曾多次提出向朝鲜提供疫苗,但结果也是不了了之,没有下文。俄罗斯驻朝鲜大使馆向卫星通讯社表示,平壤从未通过大使馆向俄罗斯请求提供疫苗。
COVAX计划合作伙伴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的发言人5月12日回复有据查询时表示:“COVAX没有向朝鲜运送过疫苗。”
此前中文网络流传消息称,根据德国BioNTech公司财报的一幅疫苗交付地图,朝鲜已经悄悄打上了辉瑞-BioNTech疫苗。5月13日,德国BioNTech公司回复有据查询时表示:“在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和公司最新情况的介绍中,包含了一个关于辉瑞-BioNTech公司新冠疫苗已经交付的国家的错误图表。”(有据核查)(联合早报)
【朝中社:朝鲜新增17.44万例发热病例】
据朝中社平壤14日报道,5月13日朝鲜全国新增17.444万多例发热患者,8.143万多例治愈,死亡21例。
报道称,从4月底到5月13日,朝鲜全国累计报告发热患者52.444万多例,其中24.363万多例已治愈,28.81万多例接受治疗,目前死亡病例达27例。
报告列举各地区各单位疫情扩散资料和病症发展特性,并通报了因大多数人没有掌握科学治疗方法且过多服用药水等过失造成人员丧亡。
金正恩称,从当前情况看,这不是各地区间无法控制的传播,而是封控区和相关单位内部的传播状况,并大部分病症发展过程顺利,要有最短期就能克服疫情的信心。
金正恩表示,防疫部门要好好研究别的先进国家的防疫政策和防疫成果以及经验,这也很重要,最好积极学习中国党和人民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已取得的先进而丰富的防疫成果和经验。(参考消息)(朝中社)
#核酸检测 #货运列车 #货轮 #气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截至今年3月,朝鲜2500万人口中,有64207人接受了冠病检测,全部为阴性。 WHO以上数字,一方面切合了朝鲜成功阻断疫情入境传播的官方论述,另一方面,可能预示着朝鲜的检测能力其实很有限,两年里才检了6万多人。
目前朝鲜本轮疫情溯源未明。4月25日,丹东实行封闭管理,29日,往返中国丹东和朝鲜新义州的货运列车停止运行。目前,朝鲜只有极其有限的货轮,仍保持和外界必要的物资连通。
据韩联社此前报道,今年4月份,韩国激进分子向朝鲜放飞20只带有传单的气球。脱北者组织“自由北韩运动联合”表示,从金浦市区放飞气球的过程中,也向朝鲜飘送了大约100万份传单。有阴谋论者认为,可能存在”投毒“行为。根据 worldometer数据,韩国累计确诊1775万人,死亡23661人。
#疫苗 #辉瑞 #科兴 #阿斯利康 #COVAX #卫星疫苗
朝鲜没有任何朝鲜民众接种冠病疫苗的官方记录,是世界各国中极少数尚未在国民当中有规模地展开疫苗接种计划的国家之一。
因为担心阿斯利康疫苗的副作用,也因为不愿配合WHO“全球冠病疫苗获取机制”(COVAX)人员入境运送疫苗等行政程序,朝鲜拒绝了WHO原计划2021年5月份向它提供的100多万剂阿斯利康疫苗。
朝鲜同年9月也拒绝了中国提供的约300万剂科兴疫苗,官方理由是这些疫苗应该送往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说过俄方曾多次提出向朝鲜提供疫苗,但结果也是不了了之,没有下文。俄罗斯驻朝鲜大使馆向卫星通讯社表示,平壤从未通过大使馆向俄罗斯请求提供疫苗。
COVAX计划合作伙伴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的发言人5月12日回复有据查询时表示:“COVAX没有向朝鲜运送过疫苗。”
此前中文网络流传消息称,根据德国BioNTech公司财报的一幅疫苗交付地图,朝鲜已经悄悄打上了辉瑞-BioNTech疫苗。5月13日,德国BioNTech公司回复有据查询时表示:“在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和公司最新情况的介绍中,包含了一个关于辉瑞-BioNTech公司新冠疫苗已经交付的国家的错误图表。”(有据核查)(联合早报)
乌鸦观察
#观点 #Opinion #饶毅 #清零 #共存 #上海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原标题:新冠与科学(及道德):答杜骏飞教授、梁建章博士 【三】经验教训 #群体免疫 #免疫逃逸 疫情早期有人推崇的“群体免疫”,指人群有足够的人因为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后,其他可以有人不需要接种疫苗也可以获得间接的保护,因为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些估计是60%到90%不等。 事实给这种观点的简单版本以响亮的耳光。 因为所谓群体免疫,不仅首先要让一批人牺牲,而且假定病毒的免疫原性不改变。…
#观点 #Opinion #时间线 #Delta #Omicron #清零 #共存 #疫苗 #疫苗接种 #超额死亡 #全因死亡率 #经济 #进出口 #逆差 #顺差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摘要)】
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实质性放弃坚守三年的“动态清零”,其他一些城市还在苦苦勉力支撑,后续跟随脚步似已成定局。政策何以至此急转?有必要勒石记功,以正视听,真实世界记忆不容情绪化的篡改。
一、疫情发展脉络
Alpha、Delta时代——严格入境,隔岸观火
...
奥密克戎大潮——天津漂亮开局,苏州深圳快速迭代升级防护,沪上大意失荆州,亡羊补牢损失惨重
...
2月份香港破防,偷渡、货运司机等给深圳带来极大压力,持续性输入防不胜防。理论上相较上海有更大的输入压力。为此,深圳3月份创造性(或者被迫)开始常态化核酸加上局部封控,很快控制疫情并恢复正常上下班。最终不过数百例感染者。
...
上海3月初破防。托大求精准,未及时请求苏浙等兄弟省份协助,核酸能力有限,3月份持续外溢二十多省近百地市...
...
但真正使得众多三四线城市受到冲击还是在627第九版放松入境7+3后...原因很简单:7+3很可能无法防住外来输入性感染,漏掉少数个案很可能就会在某些薄弱地区形成燎原之势。况且关于7和3之间的衔接,各地自主权利很高...后续上海发布在解除入境隔离后发现阳性的也不胜枚举(注:上海61天一共检出输入阳性人员867人,其中5.4%的入境阳性人员,潜伏期超过7天)
...
8月初新疆、西藏、海南等旅游胜地相继有疫情出现,一度猜测是境外输入,但少有实锤。但8月中旬上报疫情地市数量就已经超越3月上海外溢巅峰时期数,7+3外防输入失败功不可没。...海南一个月左右顺利清零,新疆、西藏幅员辽阔,清零难度加大,导致近几个月份实际上在持续性输出病例,再加上潜在持续境外输入,从西向东,陆续破防。
外防输入形同虚设,内防反弹就需付出加倍代价,最终又影响更多居民,导致“清零”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结果,双十一迎来了“二十条”加码5+3对外放松。自此,国内严防似已无意义,结局已经注定。曲突徙薪无恩泽,二十条抱薪救火恐事与愿违。
二、第九版、二十条何以出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败笔在于定好7+3并未考虑,
1)其他开放地区是在相继被动硬着陆,付出巨大代价后的开放。例如台湾5-10月新冠死亡1.35万人,超额死亡2.2万人,总人口千分之一。内地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2)未做好政策调整造成规模反弹的托底准备。未准备儿童开放疫苗第三针、老人第三针乃至第四针、奥密克戎新疫苗批准等等。无疫情硬着陆,破防兜底的底线思维。
3)在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又在清零系统已经岌岌可危之时,南辕北辙、火上浇油进一步制定二十条,短期内极大加速了清零不可挽回的局面。在二十条出台短短三周,又不得不继续快速转弯滑向共存模式。想兼顾经济,实际上两头不靠。
(注:仅以麻省和坡县两个发达地区为例:顶刊 JAMA,美国麻省 Delta、Omicron 两波疫情的超额死亡数据,后者在更短时间内,造成了更高的超额死亡;前三季度,新加坡超额死亡较之往年正常值多了大概20%,还是在外籍劳工承担了部分疫情损伤的情况下)
三、防疫贡献被严重低估,经济主管部门应为经济低迷担主责
防疫成功对于人群健康及预期寿命带来价值不用多言,参考欧美日台韩发达地区数字,这三年内地数百万生命被挽救,数亿人免于新冠及相应并发症后遗症。...
经济方面的贡献也显而易见,在大流行期间,中国稳定的供应链地位进一步强化,向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和防疫物资,帮助海外稳定了经济,让欧美印出来的钱可以换成必须物资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了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美国依然在对中国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关税战、最大规模的企业及科技制裁,在此情况下疫情以来中国出口规模、顺差迭创历史记录。即便上海疫情严重时的5月份开始都处于历史最高位水平。(注:6月、7月顺差创历史新高,1-10月顺差扩大46.7%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越南等出现逆差)
...中国疫情期间还出台两条红线、三条红线挤兑GDP占比第一大的房地产业,直接每年打掉数万亿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数万亿新开工、数万亿房地产销售、再加上数万亿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需求,民营房地产企业几乎全行业债务违约,现在又不得不救。运转数十年的信用派生机制一朝拍死,又无后手托底,首鼠两端。
...中国在大国里执行了全球最为严格的双碳、新能源政策,主动打压骨干基础能源煤炭及火电,2021年煤炭价格飙升,一度要拉闸限电。
...中国在去年就开始整治互联网各路巨头,开出不少巨额罚单,不可避免打击了行业活力;甚至A4纸灭掉教培,失业再多也在所不惜。
...
经济低迷的骂名不应该防疫来背,不如好好追究这几年狂妄、肆意妄为的相关主管经济官僚,是如何拍脑门通过A4纸灭掉/扭曲一个个行业的——土地房地产大循环、游戏版号、传统支柱能源煤炭、教培…
四、利益分配并未体现防疫人员贡献价值,请大家爱护医护
经济的优势、供应链的稳定,很大程度背后是无数疾控、医护、一线基层人员日夜辛劳,冒着风险辛苦守卫着大家的健康换来的。但这些人并未得到充分的奖励,不少因为正常业务耽搁还有降薪现象。
目前转向不得不放开,在一线承担最大压力的依然将是医生、护士、医院,政府不能轻飘飘说一句“个人是健康第一负责人”,就对近在眼前潜在的医疗挤兑视而不见。
...
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他们的辛劳,还没得到充分回报。放开之后,参考发达地区经验,恐怕有更艰难的一段路要走。大家做好准备,也请充分支持一线的医护,大疫面前医护和基层真的是拼着情怀工作。(伊洛 @微信)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摘要)】
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实质性放弃坚守三年的“动态清零”,其他一些城市还在苦苦勉力支撑,后续跟随脚步似已成定局。政策何以至此急转?有必要勒石记功,以正视听,真实世界记忆不容情绪化的篡改。
一、疫情发展脉络
Alpha、Delta时代——严格入境,隔岸观火
...
奥密克戎大潮——天津漂亮开局,苏州深圳快速迭代升级防护,沪上大意失荆州,亡羊补牢损失惨重
...
2月份香港破防,偷渡、货运司机等给深圳带来极大压力,持续性输入防不胜防。理论上相较上海有更大的输入压力。为此,深圳3月份创造性(或者被迫)开始常态化核酸加上局部封控,很快控制疫情并恢复正常上下班。最终不过数百例感染者。
...
上海3月初破防。托大求精准,未及时请求苏浙等兄弟省份协助,核酸能力有限,3月份持续外溢二十多省近百地市...
...
但真正使得众多三四线城市受到冲击还是在627第九版放松入境7+3后...原因很简单:7+3很可能无法防住外来输入性感染,漏掉少数个案很可能就会在某些薄弱地区形成燎原之势。况且关于7和3之间的衔接,各地自主权利很高...后续上海发布在解除入境隔离后发现阳性的也不胜枚举(注:上海61天一共检出输入阳性人员867人,其中5.4%的入境阳性人员,潜伏期超过7天)
...
8月初新疆、西藏、海南等旅游胜地相继有疫情出现,一度猜测是境外输入,但少有实锤。但8月中旬上报疫情地市数量就已经超越3月上海外溢巅峰时期数,7+3外防输入失败功不可没。...海南一个月左右顺利清零,新疆、西藏幅员辽阔,清零难度加大,导致近几个月份实际上在持续性输出病例,再加上潜在持续境外输入,从西向东,陆续破防。
外防输入形同虚设,内防反弹就需付出加倍代价,最终又影响更多居民,导致“清零”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结果,双十一迎来了“二十条”加码5+3对外放松。自此,国内严防似已无意义,结局已经注定。曲突徙薪无恩泽,二十条抱薪救火恐事与愿违。
二、第九版、二十条何以出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败笔在于定好7+3并未考虑,
1)其他开放地区是在相继被动硬着陆,付出巨大代价后的开放。例如台湾5-10月新冠死亡1.35万人,超额死亡2.2万人,总人口千分之一。内地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2)未做好政策调整造成规模反弹的托底准备。未准备儿童开放疫苗第三针、老人第三针乃至第四针、奥密克戎新疫苗批准等等。无疫情硬着陆,破防兜底的底线思维。
3)在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又在清零系统已经岌岌可危之时,南辕北辙、火上浇油进一步制定二十条,短期内极大加速了清零不可挽回的局面。在二十条出台短短三周,又不得不继续快速转弯滑向共存模式。想兼顾经济,实际上两头不靠。
(注:仅以麻省和坡县两个发达地区为例:顶刊 JAMA,美国麻省 Delta、Omicron 两波疫情的超额死亡数据,后者在更短时间内,造成了更高的超额死亡;前三季度,新加坡超额死亡较之往年正常值多了大概20%,还是在外籍劳工承担了部分疫情损伤的情况下)
三、防疫贡献被严重低估,经济主管部门应为经济低迷担主责
防疫成功对于人群健康及预期寿命带来价值不用多言,参考欧美日台韩发达地区数字,这三年内地数百万生命被挽救,数亿人免于新冠及相应并发症后遗症。...
经济方面的贡献也显而易见,在大流行期间,中国稳定的供应链地位进一步强化,向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和防疫物资,帮助海外稳定了经济,让欧美印出来的钱可以换成必须物资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了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美国依然在对中国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关税战、最大规模的企业及科技制裁,在此情况下疫情以来中国出口规模、顺差迭创历史记录。即便上海疫情严重时的5月份开始都处于历史最高位水平。(注:6月、7月顺差创历史新高,1-10月顺差扩大46.7%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越南等出现逆差)
...中国疫情期间还出台两条红线、三条红线挤兑GDP占比第一大的房地产业,直接每年打掉数万亿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数万亿新开工、数万亿房地产销售、再加上数万亿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需求,民营房地产企业几乎全行业债务违约,现在又不得不救。运转数十年的信用派生机制一朝拍死,又无后手托底,首鼠两端。
...中国在大国里执行了全球最为严格的双碳、新能源政策,主动打压骨干基础能源煤炭及火电,2021年煤炭价格飙升,一度要拉闸限电。
...中国在去年就开始整治互联网各路巨头,开出不少巨额罚单,不可避免打击了行业活力;甚至A4纸灭掉教培,失业再多也在所不惜。
...
经济低迷的骂名不应该防疫来背,不如好好追究这几年狂妄、肆意妄为的相关主管经济官僚,是如何拍脑门通过A4纸灭掉/扭曲一个个行业的——土地房地产大循环、游戏版号、传统支柱能源煤炭、教培…
四、利益分配并未体现防疫人员贡献价值,请大家爱护医护
经济的优势、供应链的稳定,很大程度背后是无数疾控、医护、一线基层人员日夜辛劳,冒着风险辛苦守卫着大家的健康换来的。但这些人并未得到充分的奖励,不少因为正常业务耽搁还有降薪现象。
目前转向不得不放开,在一线承担最大压力的依然将是医生、护士、医院,政府不能轻飘飘说一句“个人是健康第一负责人”,就对近在眼前潜在的医疗挤兑视而不见。
...
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他们的辛劳,还没得到充分回报。放开之后,参考发达地区经验,恐怕有更艰难的一段路要走。大家做好准备,也请充分支持一线的医护,大疫面前医护和基层真的是拼着情怀工作。(伊洛 @微信)
乌鸦观察
#观点 #Opinion #时间线 #Delta #Omicron #清零 #共存 #疫苗 #疫苗接种 #超额死亡 #全因死亡率 #经济 #进出口 #逆差 #顺差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摘要)】 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实质性放弃坚守三年的“动态清零”,其他一些城市还在苦苦勉力支撑,后续跟随脚步似已成定局。政策何以至此急转?有必要勒石记功,以正视听,真实世界记忆不容情绪化的篡改。 一、疫情发展脉络 Alpha、Delta时代——严格入境,隔岸观火 ... 奥密克戎大潮——天津漂…
#观点 #Opinion #睡前消息 #清零 #共存 #疫苗 #疫苗接种 #医疗资源
【睡前消息520期文稿:回顾3年来的疫情政策(摘要)】
...
疫情持续到第二年的时候,社交媒体上的争论已经开始两极化,仿佛只有“清零”和“躺平”两种选项。现在疫情延续到第三年,我发现,不只是网络言论两极化,地方政府的选项也开始两极化,真的会从不惜代价的“清零”一步过渡到毫无控制的“躺平”。
我的确一直说无条件的严管清零不可持续,但既然不可持续,就应该早点为全面感染做准备,用一个平缓的过渡来最大限度减少冲击。比如说,提前几个月,就应该逐步建设针对呼吸道疾病的简易ICU,一方面要立法强制所有人打疫苗,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补贴的疫苗保险制度,提供远远超过工伤补贴的补偿,让所有产生副作用的人群没有后顾之忧。
(注:全国60岁疫苗覆盖率90.65%,全程接种率86.38%,80岁以上全程接种65.7%,加强针40%;上海60岁疫苗覆盖率70.91%,全程接种率67.70%,加强针46.19%;广州80岁以上覆盖率为52.7%)
甚至中国可以考虑分省区有控制的放开,每次放松几千万人的防疫要求,同时在全国集中医疗资源,解决这几千万人的冲击,然后再转移医疗资源,去放开下一个地区。疫情持续了3年,我们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些准备。
但是,因为一度“清零”成为基本原则,所以为放开做准备的事情提都不能提。很多地方用作隔离的方舱医院都从地平线修到地平线了,卫星地图上都藏不住,但谁也不敢说拿出一部分资源准备迎接全面感染。到最后,无论是建方舱隔离还是做核酸保持严密检测,地方政府都普遍没钱了,甚至人民群众的耐心也耗尽了,全社会在被动状态下选择了实际放开。
很多人说,3年时间太短,不足以训练足够的人力,所以做成这个样子很不错了。这里我要提醒各位一个基本数据,中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近百万,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成为医生。过去三年,如果我们愿意把这些受过基本医学训练的人力组织起来,针对老人和基本的呼吸道疾病做救急训练,早就拥有上百万额外的医疗力量来面对冲击了。我们不是没有机会,我们只是缺乏主动应对变化的精神。
从现在的现实来看,当初坚持“清零”,不允许反对意见发生的人,就是直接导致了现在事实“躺平”,导致社会在无准备的状态下迎接冲击的责任人。这一点甚至也体现在我们媒体行业。大家看看各个媒体的社论栏,看看自媒体的发言风格,那些一年前把“清零”说成信仰的社论作者,那些几个月前诅咒任何其他方案是外国阴谋的自媒体人,是不是最近急转向,开始为全面放开唱赞歌。对于这些言论来说,人命是一文不值的,流量和认同感才是唯一值得关心的事情。
当然媒体的问题还是小事,最严重的问题是政府决策信誉问题。包括新疆在内,很多省区最近都出现了防疫政策的全面转向。公开理由是清零工作初见成效,可以让群众自由活动了。但所有人都知道,病毒不会这么听话,各地的病毒也不会相互约好了一起退场。各地政策一起转变,只说明一点,就是地方政府耗尽了财政能力,也丧失了严控社会的能力。在压力下被动做出了选择。
从前面的反垄断话题看,中国社会社会还远远称不上完美,需要频繁做出变革,改造政府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但最近的防疫方案转向又说明,如果我们的政策往往是被形势推着走出来的。以后再出新政策,群众就不会相信这是引领时代的新思想,反而认为必然是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做的被动应付。
群众对政策的先进性产生怀疑,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必然会给中国社会进步制造巨大阻力。我们必须尽快做几件能修复信心的事情。让群众通过充分参与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睡前消息 @微信)
相关阅读📘
22-04-06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鉴:应该实施疫苗软强制接种了
22-04-15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22-12-03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
【睡前消息520期文稿:回顾3年来的疫情政策(摘要)】
...
疫情持续到第二年的时候,社交媒体上的争论已经开始两极化,仿佛只有“清零”和“躺平”两种选项。现在疫情延续到第三年,我发现,不只是网络言论两极化,地方政府的选项也开始两极化,真的会从不惜代价的“清零”一步过渡到毫无控制的“躺平”。
我的确一直说无条件的严管清零不可持续,但既然不可持续,就应该早点为全面感染做准备,用一个平缓的过渡来最大限度减少冲击。比如说,提前几个月,就应该逐步建设针对呼吸道疾病的简易ICU,一方面要立法强制所有人打疫苗,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补贴的疫苗保险制度,提供远远超过工伤补贴的补偿,让所有产生副作用的人群没有后顾之忧。
(注:全国60岁疫苗覆盖率90.65%,全程接种率86.38%,80岁以上全程接种65.7%,加强针40%;上海60岁疫苗覆盖率70.91%,全程接种率67.70%,加强针46.19%;广州80岁以上覆盖率为52.7%)
甚至中国可以考虑分省区有控制的放开,每次放松几千万人的防疫要求,同时在全国集中医疗资源,解决这几千万人的冲击,然后再转移医疗资源,去放开下一个地区。疫情持续了3年,我们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些准备。
但是,因为一度“清零”成为基本原则,所以为放开做准备的事情提都不能提。很多地方用作隔离的方舱医院都从地平线修到地平线了,卫星地图上都藏不住,但谁也不敢说拿出一部分资源准备迎接全面感染。到最后,无论是建方舱隔离还是做核酸保持严密检测,地方政府都普遍没钱了,甚至人民群众的耐心也耗尽了,全社会在被动状态下选择了实际放开。
很多人说,3年时间太短,不足以训练足够的人力,所以做成这个样子很不错了。这里我要提醒各位一个基本数据,中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近百万,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成为医生。过去三年,如果我们愿意把这些受过基本医学训练的人力组织起来,针对老人和基本的呼吸道疾病做救急训练,早就拥有上百万额外的医疗力量来面对冲击了。我们不是没有机会,我们只是缺乏主动应对变化的精神。
从现在的现实来看,当初坚持“清零”,不允许反对意见发生的人,就是直接导致了现在事实“躺平”,导致社会在无准备的状态下迎接冲击的责任人。这一点甚至也体现在我们媒体行业。大家看看各个媒体的社论栏,看看自媒体的发言风格,那些一年前把“清零”说成信仰的社论作者,那些几个月前诅咒任何其他方案是外国阴谋的自媒体人,是不是最近急转向,开始为全面放开唱赞歌。对于这些言论来说,人命是一文不值的,流量和认同感才是唯一值得关心的事情。
当然媒体的问题还是小事,最严重的问题是政府决策信誉问题。包括新疆在内,很多省区最近都出现了防疫政策的全面转向。公开理由是清零工作初见成效,可以让群众自由活动了。但所有人都知道,病毒不会这么听话,各地的病毒也不会相互约好了一起退场。各地政策一起转变,只说明一点,就是地方政府耗尽了财政能力,也丧失了严控社会的能力。在压力下被动做出了选择。
从前面的反垄断话题看,中国社会社会还远远称不上完美,需要频繁做出变革,改造政府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但最近的防疫方案转向又说明,如果我们的政策往往是被形势推着走出来的。以后再出新政策,群众就不会相信这是引领时代的新思想,反而认为必然是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做的被动应付。
群众对政策的先进性产生怀疑,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必然会给中国社会进步制造巨大阻力。我们必须尽快做几件能修复信心的事情。让群众通过充分参与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睡前消息 @微信)
相关阅读📘
22-04-06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鉴:应该实施疫苗软强制接种了
22-04-15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22-12-03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
乌鸦观察
#防控政策 #密接 #居家隔离 #次密接 #层层加码 #熔断 #分诊 #医疗挤兑 #老年人 #一刀切 #校园 #清零 #躺平 【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一、提高政治站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必须保持…
#防控政策 #密接 #居家隔离 #核酸检测 #健康码 #老人 #疫苗
【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3号
...
二是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三是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
六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接种服务。要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细化科普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各地可采取激励措施,调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国家卫健委)
此前,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要求优化服务、提供便利、多措并举、强化动员,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截至11月28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亿3940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2816.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68%和86.4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8151.1万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742.6万,完成全程接种2356.3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80岁以上人口的76.6%、65.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445.6万人,约占80岁以上人口的40%。目前,还有约2500万60岁以上的老人未接种疫苗。(人民日报)
【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3号
...
二是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三是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
六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接种服务。要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细化科普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各地可采取激励措施,调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国家卫健委)
此前,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要求优化服务、提供便利、多措并举、强化动员,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截至11月28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亿3940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2816.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68%和86.4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8151.1万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接种的覆盖人数为2742.6万,完成全程接种2356.3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80岁以上人口的76.6%、65.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445.6万人,约占80岁以上人口的40%。目前,还有约2500万60岁以上的老人未接种疫苗。(人民日报)
#观点 #Opinion #饶毅 #张文宏 #变异 #预测 #药物 #疫苗 #实事求是
【饶毅驳张文宏:对上不必逞能、对下不宜逞强,疫情双方代表性人士都应实事求是】
昨天,有医生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即将走出这次疫情已成定局,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
事实上,今天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断定疫情走向,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疫情永远伴随人类、一年三次、每次轻重没有规律地摇摆。真懂科学的人,遇到不知道的时候立即承认不知道。无论面对上级还是群众,无论需求多么急切,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
新冠期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误导上级坚持下去就能战胜病毒;一种观点经常告诉大众马上就好了。还有就是经常预计科学很快就有疫苗、有特效药了。
但双方代表性公开发言者,却都有同样的问题:科学不足,又不肯承认,而经常说错话。科学不足有两个层面:全世界的科学有限,所以没有人知道。个人的科学训练和科学前沿敏感性不够而不知道。
就是不肯说:迄今总结不出新冠病毒流行的规律,所以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新冠病毒流行完全不同于已知的病毒,既不是乙型肝炎那样很少变化、也不是流感病毒那样每年出现、更不是非典一样很快消失。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新冠就一定不会成为每年流行几次、每次症状上下漂移的传染病。也没有人能够预计,它就不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像非典一样又突然消失。
迄今所有新冠的疫苗效果都有限、药物效果也有限,并不能一蹴而就。科技可以不断改进疫苗、改进药物,但今天无人有把握:一定会出现如乙型肝炎疫苗一样可以一劳永逸的疫苗,或者像丙型肝炎药物一样的根治性药物。而不是像结核病一样长期没有很好的疫苗,长期没有很好的药物。
医生不会自动就是科学家,绝大多数医生不是科学家,这是常识。一个优秀的医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不是好的科学家。不能因为中国一批扮演科学家的人,医生也就想扮演。那些不是医生扮演科学家的科技工作者,因为大部分工作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科学意义,所以需要扮演。医生应该对自己实际帮助病人而自豪,懂科学就谈科学,懂多少谈多少,不懂就承认,或者不谈。
要懂得病毒流行,需要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知识。1950年代,也就是钟南山大夫上学的时代,中国的遗传学比较老旧,而中国的分子生物学不可能存在,因为世界上分子生物学那时刚刚起步。而梁万年上学时代,世界上分子生物学开始起飞,但国内的分子生物学教育很差,能教好遗传学的老师也不多。张文宏上学时代,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老师都有一些了,但博士论文“借鉴”了其他人7千字恐怕不能证明学的好。
上学期间缺乏机会、或者有机会而没学好,当然后面可以自己努力。很多人经过努力而有很大改进。但疫情的代表性发言者通过其言论披露出很多漏洞。
上级下级可能经常希望确切的信息。有,就应该提供。但是,如果没有确切信息之处,也需要如实说明。对上逞能、对下逞强,都不是科学态度。
类似的观点,散在以前多篇文章中: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注:21年12月17日,张文宏发文称:“这将是疫情应对的最后一个严冬”。22年3月14日,上海疫情爆发之际再度表示,“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漫长的冬夜还是倒寒春?”
饶海在饶议科学中撰文调侃:“懂生物学的人都不以为然,如果您没与上帝交流、或者上帝并不存在,您如何知道这是‘最后一个严冬?’”,“(现在称倒春寒),如果6月份再来疫情,您要用“六月雪”来形容吗?”
饶海回顾了张文宏此前的预言,”那时笔者还在美国,美国已然是一团糟的时候;您倒信心十足,认定美国完全不会有问题,隔着千山万水在大夸美国地广人稀,医疗条件优异“。
饶海向其科普突变原理:病毒的突变,依据核酸序列的化学和物理特征。突变的目的不是让人生病,也不是为了增加或者减少流行,而且迄今不受人的控制,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这些,文宏贤弟可能需要加强学习演化论,加强学习核酸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DNA复制有错误是必然的,出错率是多少,纠正出错的修复机制是怎么工作的,都属于比较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您的医学训练中,如果万一这些方面有欠缺,也不是天大的事情。
【饶毅驳张文宏:对上不必逞能、对下不宜逞强,疫情双方代表性人士都应实事求是】
昨天,有医生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我们即将走出这次疫情已成定局,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
事实上,今天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断定疫情走向,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疫情永远伴随人类、一年三次、每次轻重没有规律地摇摆。真懂科学的人,遇到不知道的时候立即承认不知道。无论面对上级还是群众,无论需求多么急切,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
新冠期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误导上级坚持下去就能战胜病毒;一种观点经常告诉大众马上就好了。还有就是经常预计科学很快就有疫苗、有特效药了。
但双方代表性公开发言者,却都有同样的问题:科学不足,又不肯承认,而经常说错话。科学不足有两个层面:全世界的科学有限,所以没有人知道。个人的科学训练和科学前沿敏感性不够而不知道。
就是不肯说:迄今总结不出新冠病毒流行的规律,所以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新冠病毒流行完全不同于已知的病毒,既不是乙型肝炎那样很少变化、也不是流感病毒那样每年出现、更不是非典一样很快消失。今天,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新冠就一定不会成为每年流行几次、每次症状上下漂移的传染病。也没有人能够预计,它就不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像非典一样又突然消失。
迄今所有新冠的疫苗效果都有限、药物效果也有限,并不能一蹴而就。科技可以不断改进疫苗、改进药物,但今天无人有把握:一定会出现如乙型肝炎疫苗一样可以一劳永逸的疫苗,或者像丙型肝炎药物一样的根治性药物。而不是像结核病一样长期没有很好的疫苗,长期没有很好的药物。
医生不会自动就是科学家,绝大多数医生不是科学家,这是常识。一个优秀的医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不是好的科学家。不能因为中国一批扮演科学家的人,医生也就想扮演。那些不是医生扮演科学家的科技工作者,因为大部分工作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科学意义,所以需要扮演。医生应该对自己实际帮助病人而自豪,懂科学就谈科学,懂多少谈多少,不懂就承认,或者不谈。
要懂得病毒流行,需要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知识。1950年代,也就是钟南山大夫上学的时代,中国的遗传学比较老旧,而中国的分子生物学不可能存在,因为世界上分子生物学那时刚刚起步。而梁万年上学时代,世界上分子生物学开始起飞,但国内的分子生物学教育很差,能教好遗传学的老师也不多。张文宏上学时代,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老师都有一些了,但博士论文“借鉴”了其他人7千字恐怕不能证明学的好。
上学期间缺乏机会、或者有机会而没学好,当然后面可以自己努力。很多人经过努力而有很大改进。但疫情的代表性发言者通过其言论披露出很多漏洞。
上级下级可能经常希望确切的信息。有,就应该提供。但是,如果没有确切信息之处,也需要如实说明。对上逞能、对下逞强,都不是科学态度。
类似的观点,散在以前多篇文章中: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注:21年12月17日,张文宏发文称:“这将是疫情应对的最后一个严冬”。22年3月14日,上海疫情爆发之际再度表示,“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漫长的冬夜还是倒寒春?”
饶海在饶议科学中撰文调侃:“懂生物学的人都不以为然,如果您没与上帝交流、或者上帝并不存在,您如何知道这是‘最后一个严冬?’”,“(现在称倒春寒),如果6月份再来疫情,您要用“六月雪”来形容吗?”
饶海回顾了张文宏此前的预言,”那时笔者还在美国,美国已然是一团糟的时候;您倒信心十足,认定美国完全不会有问题,隔着千山万水在大夸美国地广人稀,医疗条件优异“。
饶海向其科普突变原理:病毒的突变,依据核酸序列的化学和物理特征。突变的目的不是让人生病,也不是为了增加或者减少流行,而且迄今不受人的控制,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这些,文宏贤弟可能需要加强学习演化论,加强学习核酸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DNA复制有错误是必然的,出错率是多少,纠正出错的修复机制是怎么工作的,都属于比较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您的医学训练中,如果万一这些方面有欠缺,也不是天大的事情。
乌鸦观察
Photo
#统计 #新冠 #核酸 #核酸检测 #抗原 #哨点医院 #流感 #发热门诊 #住院 #急诊 #重症 #死亡 #变异 #Omicron #XBB #疫苗 #新冠疫苗 #疫苗接种 #老人
【0125 中疾控: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一、感染监测数据
2022年12月8日以后,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实行愿检尽检,同时部分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核酸检测。受居民检测意愿影响,各省份核酸检测量不断减少,如12月9日检测量为1.5亿,2023年1月1日降至754万,1月23日降至最低28万。 ....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全国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到11.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6.2%;
农村于12月23日达到峰值92.2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4.6%;
城市于12月22日达到峰值195.4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9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7.0%。
2022年9月-12月上旬,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10万左右,至第51周(12月19日-25日)达到最高60万;
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2.7%-3.6%区间波动,第50周明显上升至8.5%,第51周达到最高12.1%,第52周起快速下降,2023年第3周已下降至2.0%,回落至本轮疫情之前水平;
从2022年第49周,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51和52周期间达峰值后开始波动下降;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至12月下旬降至极低水平。
三、住院诊疗情况
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24.8万人,较峰值减少了84.8%;
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3.6万,较峰值下降了72.0%;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896,较峰值下降79.0%。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北京和天津以BF.7为优势株;江苏和内蒙古BF.7和BA.5.2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为优势株。
2022年9月26日-2023年1月23日,全国共报送1890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存在6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70.8%)和BF.7(23.4%),BA.2.76等13个进化分支构成比在0.1%-1.3%之间,54种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1.1%),共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1例,其中1例XBB.1、1例BQ.1.1.17、4例BQ.1.1、3例BQ.1.2和2例BQ.1.8。
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2023年1月20日,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2.9%和90.5%;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92%。
内详👉(中疾控)
【0125 中疾控: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一、感染监测数据
2022年12月8日以后,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实行愿检尽检,同时部分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核酸检测。受居民检测意愿影响,各省份核酸检测量不断减少,如12月9日检测量为1.5亿,2023年1月1日降至754万,1月23日降至最低28万。 ....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全国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到11.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6.2%;
农村于12月23日达到峰值92.2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4.6%;
城市于12月22日达到峰值195.4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9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7.0%。
2022年9月-12月上旬,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10万左右,至第51周(12月19日-25日)达到最高60万;
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2.7%-3.6%区间波动,第50周明显上升至8.5%,第51周达到最高12.1%,第52周起快速下降,2023年第3周已下降至2.0%,回落至本轮疫情之前水平;
从2022年第49周,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51和52周期间达峰值后开始波动下降;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至12月下旬降至极低水平。
三、住院诊疗情况
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24.8万人,较峰值减少了84.8%;
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3.6万,较峰值下降了72.0%;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896,较峰值下降79.0%。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北京和天津以BF.7为优势株;江苏和内蒙古BF.7和BA.5.2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为优势株。
2022年9月26日-2023年1月23日,全国共报送1890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存在6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70.8%)和BF.7(23.4%),BA.2.76等13个进化分支构成比在0.1%-1.3%之间,54种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1.1%),共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1例,其中1例XBB.1、1例BQ.1.1.17、4例BQ.1.1、3例BQ.1.2和2例BQ.1.8。
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2023年1月20日,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2.9%和90.5%;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92%。
内详👉(中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