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清零 #共存 #供应链 #彭博社 #制造业
【彭博社:若中国无法遏制疫情 全球供应链将受重大挑战】
中国出现多起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病例,在供应链引发不安。分析认为,如果中国无法遏制这种快速传播的变种病毒,制造商和运输商就得做好全球最大贸易国内部将出现供应中断的准备。
彭博社发表文章指,在2020年和2021年,中国清零战略意味着工厂可以在整个疫情期间保持开放生产各种产品(从医疗设备到笔记本电脑等),应对消费者的强大需求。但是自10月中旬以来,中国每天都有本土确诊病例,而且可能需要更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来遏制奥密克戎的传播,随着更多城市进入封锁下,对港口和工厂势必产生连锁反应。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面临其他地方出现的问题,例如澳大利亚或者日本出现部分食物短缺 , 或者美国上周估计有500万名劳工因病请假在家。但随着中国准备在下个月举办冬奥会以及今年晚些时候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不可能放弃清零政策,政策制定者必须决定增加多少限制措施,并判断这将如何打击已经放缓的经济和全球贸易。
Gartner在悉尼的供应链专家奥康纳(Thomas O’Connor)说,现实情况是,中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如果中国因疫情相关的挑战出现重大的制造或物流停摆,将对全球经济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最近几周国内疫情已引发在宁波的附近的服装厂停工,在封城的西安也有芯片制造商的生产受到影响。
宁波暂停了港口附近的部分卡车货运服务,船运公司为了避免在宁波遭遇延迟,转奔上海。彭博航运数据显示,许多船只还改道去了厦门。
深圳当局周二收紧对进入该市的车辆限制。外界担忧邻近的亚洲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盐田港货物进出速度可能放缓,从周五开始,其只接收ETA-3天(即船舶预计到达日期前三天内)的出口重箱进闸。该港口去年在爆发疫情后曾经局部关闭一个月。
疫情现在蔓延到了港口城市大连,从天津抵达大连的两人被证实感染了奥密克戎。货运代理公司说,大量船只涌入上海,导致集装箱船的起航时间表推迟了大约一周。他们说,这些延迟可能会波及美国和欧洲。
物流情报公司 project44 表示:“连同奥密克戎疫情和即将到来的中国春节假期,港口拥堵问题将继续影响本季度的补充库存周期。”(联合早报1、2)(彭博社)
【彭博社:若中国无法遏制疫情 全球供应链将受重大挑战】
中国出现多起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病例,在供应链引发不安。分析认为,如果中国无法遏制这种快速传播的变种病毒,制造商和运输商就得做好全球最大贸易国内部将出现供应中断的准备。
彭博社发表文章指,在2020年和2021年,中国清零战略意味着工厂可以在整个疫情期间保持开放生产各种产品(从医疗设备到笔记本电脑等),应对消费者的强大需求。但是自10月中旬以来,中国每天都有本土确诊病例,而且可能需要更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来遏制奥密克戎的传播,随着更多城市进入封锁下,对港口和工厂势必产生连锁反应。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面临其他地方出现的问题,例如澳大利亚或者日本出现部分食物短缺 , 或者美国上周估计有500万名劳工因病请假在家。但随着中国准备在下个月举办冬奥会以及今年晚些时候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不可能放弃清零政策,政策制定者必须决定增加多少限制措施,并判断这将如何打击已经放缓的经济和全球贸易。
Gartner在悉尼的供应链专家奥康纳(Thomas O’Connor)说,现实情况是,中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如果中国因疫情相关的挑战出现重大的制造或物流停摆,将对全球经济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最近几周国内疫情已引发在宁波的附近的服装厂停工,在封城的西安也有芯片制造商的生产受到影响。
宁波暂停了港口附近的部分卡车货运服务,船运公司为了避免在宁波遭遇延迟,转奔上海。彭博航运数据显示,许多船只还改道去了厦门。
深圳当局周二收紧对进入该市的车辆限制。外界担忧邻近的亚洲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盐田港货物进出速度可能放缓,从周五开始,其只接收ETA-3天(即船舶预计到达日期前三天内)的出口重箱进闸。该港口去年在爆发疫情后曾经局部关闭一个月。
疫情现在蔓延到了港口城市大连,从天津抵达大连的两人被证实感染了奥密克戎。货运代理公司说,大量船只涌入上海,导致集装箱船的起航时间表推迟了大约一周。他们说,这些延迟可能会波及美国和欧洲。
物流情报公司 project44 表示:“连同奥密克戎疫情和即将到来的中国春节假期,港口拥堵问题将继续影响本季度的补充库存周期。”(联合早报1、2)(彭博社)
#曾光 #清零 #共存 #公共卫生 #社会矛盾 #对照组 #Omicron
【0126 曾光:盲目取消或放松对国际旅行的限制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原标题:盲目取消或放松对国际旅行的限制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
我国采取的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提到的戴口罩、核酸检测、隔离、打疫苗,以及对国际旅行的限制、对国际航班的熔断等,整合起来很有力地保障了我们国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措施都在中国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现在的情况下,我认为不适合放松、甚至取消对国际旅行的限制,这样做的话,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现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某些西方国家,早就想要取消国内的聚会和旅游限制,并试图打开国门。我觉得他们并不完全是出于对公共卫生的科学判断,而是因为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遇见了难以克服的障碍,这种障碍和疫情之间出现了死结:越要放松,因新冠发病死亡越多;如果不放松,社会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已而为之,所谓国内、国际之门放开,也是开开关关、关关开开。
中国武汉战疫的彻底胜利,为今后一系列的动态清零奠定了基础。两年多的事实已经证明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的综合效率是非常好的。尽管奥密克戎出现以后,防控难度明显加大,防控成本明显增加,这和不精确的防控有关系,也和缺乏一些科学指导下的防控措施有关。总之,这种增加的幅度并不是不可降低的。
所以对于中国,我希望我们的态度是这样的,第一尊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的意见。因为他们的意见,代表了一部分话语权比较强的欧美国家学者的观点,恐怕这种观点在西方国家也没有统一,而且跟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正确观点也是有矛盾的。希望大家复习一下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表的很多观点,提醒各国奥密克戎在防控中不可预测的风险,不要盲目相信疫情马上会结束。
...
现阶段我主张:
第一点,我国要谋定而后动,开放防疫的国门不要走到前头,要先看看其他国家防控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取消旅游防控措施在公共卫生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去认真分析。
第二点,从现在起,要研讨我国打开国门的实施条件,以及相应的措施。这些准备包括公共卫生、医疗、社会、政治、经济和等方面的准备,还有老百姓心理上的准备。
总之,既要看到奥密克戎感染率比较高,可以轻易突破疫苗的防线的严酷事实,也要看到重症率和病死率相对较低的客观变化。我建议我们国家应该把新冠肺炎拿到一个大健康与公共卫生环境中去看,和其他危害人类的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相比,看他的疾病负担到底有多大,不能单打一。这样有利于矫正唯有新冠、不顾其他的狭隘心理。如果科学知识宣传不到位,免疫屏障不牢靠,心理调节不够,就盲从世界卫生组织这一专家委员会的建议,现在就取消和放松国际旅游限制,我认为会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
...
内详👉(曾光 @微博)
【0126 曾光:盲目取消或放松对国际旅行的限制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原标题:盲目取消或放松对国际旅行的限制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
我国采取的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提到的戴口罩、核酸检测、隔离、打疫苗,以及对国际旅行的限制、对国际航班的熔断等,整合起来很有力地保障了我们国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措施都在中国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现在的情况下,我认为不适合放松、甚至取消对国际旅行的限制,这样做的话,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现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某些西方国家,早就想要取消国内的聚会和旅游限制,并试图打开国门。我觉得他们并不完全是出于对公共卫生的科学判断,而是因为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遇见了难以克服的障碍,这种障碍和疫情之间出现了死结:越要放松,因新冠发病死亡越多;如果不放松,社会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已而为之,所谓国内、国际之门放开,也是开开关关、关关开开。
中国武汉战疫的彻底胜利,为今后一系列的动态清零奠定了基础。两年多的事实已经证明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的综合效率是非常好的。尽管奥密克戎出现以后,防控难度明显加大,防控成本明显增加,这和不精确的防控有关系,也和缺乏一些科学指导下的防控措施有关。总之,这种增加的幅度并不是不可降低的。
所以对于中国,我希望我们的态度是这样的,第一尊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的意见。因为他们的意见,代表了一部分话语权比较强的欧美国家学者的观点,恐怕这种观点在西方国家也没有统一,而且跟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正确观点也是有矛盾的。希望大家复习一下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表的很多观点,提醒各国奥密克戎在防控中不可预测的风险,不要盲目相信疫情马上会结束。
...
现阶段我主张:
第一点,我国要谋定而后动,开放防疫的国门不要走到前头,要先看看其他国家防控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取消旅游防控措施在公共卫生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去认真分析。
第二点,从现在起,要研讨我国打开国门的实施条件,以及相应的措施。这些准备包括公共卫生、医疗、社会、政治、经济和等方面的准备,还有老百姓心理上的准备。
总之,既要看到奥密克戎感染率比较高,可以轻易突破疫苗的防线的严酷事实,也要看到重症率和病死率相对较低的客观变化。我建议我们国家应该把新冠肺炎拿到一个大健康与公共卫生环境中去看,和其他危害人类的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相比,看他的疾病负担到底有多大,不能单打一。这样有利于矫正唯有新冠、不顾其他的狭隘心理。如果科学知识宣传不到位,免疫屏障不牢靠,心理调节不够,就盲从世界卫生组织这一专家委员会的建议,现在就取消和放松国际旅游限制,我认为会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
...
内详👉(曾光 @微博)
乌鸦观察
#新冠 #清零 #共存 #预测 #吴尊友 #递进关系 【吴尊友:中国围堵清零预防至少4784万人感染95万人死亡】 11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北京举行的财经年会上披露了“围堵清零”的成效: 1. 假设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与全球平均水平相似,将会有4784万人感染、95万人死亡; 2. 假设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与金砖五国其他四国平均水平相似,将会有5497万人感染,114.4万人死亡; 3. 假设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与发达的美国/英国水平相似,将会有20410万-20644万人感染、305万…
image_2022-02-07_21-06-26.png
101.7 KB
#新冠 #清零 #共存 #科研
【中疾控周报:即使全球疫苗接种率达到95%,“清零地区”放松限制可能导致一年内200万人死亡】
一篇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CDC)的周报发表的论文显示,如果在像中国这样的疫情“清零地区”恢复正常的人口流动将在一年内造成约200万人死亡。同时,研究人员表示,控制病毒的关键是研发出能更好预防感染的疫苗。
研究人员利用智利和英国的研究来计算当前疫苗的基本有效性--智利的科兴疫苗和英国的辉瑞和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他们估计这些疫苗预防有症状感染的基本有效性为68.3%。他们估计现有疫苗预防死亡的基本有效性为86%。针对预防感染有效性的估算是基于英国的数据,而对于预防有症状感染和死亡的有效性的估算,则是基于智利对科兴疫苗的一项研究结果中摘录的数据。
但即使全球疫苗接种率达到95%,研究人员估计,如果人员流动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那么所有新冠清零地区将在一年内出现超过2.34亿的感染病例,其中将包括6,400万个有症状感染病例和200万个死亡病例。
“人类应该继续开发疫苗,并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疫苗的保护力,以便在全球范围内消除新冠病毒,”他们说,为了在恢复正常的人员流动后将新冠发病率降低到流感的水平,疫苗抵御感染的有效性需要提高到40%,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效力则需要提高到90%,对于新疫苗来说,有效防止感染,要比防止有症状感染或死亡更重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周日对环球时报说,“我们之前认为新冠可以通过疫苗得到基本控制,但现在看来,除了采取综合措施,没有简单的方法来控制它。”(路透社)(CCDC)
相关新闻🔗
21-11-27 中疾控周报:中国若用美防疫策略每日确诊超63万
21-11-28 吴尊友:中国围堵清零预防至少4784万人感染95万人死亡
21-12-21 王丹:关于“零容忍”防疫政策成本的估算
【中疾控周报:即使全球疫苗接种率达到95%,“清零地区”放松限制可能导致一年内200万人死亡】
一篇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CDC)的周报发表的论文显示,如果在像中国这样的疫情“清零地区”恢复正常的人口流动将在一年内造成约200万人死亡。同时,研究人员表示,控制病毒的关键是研发出能更好预防感染的疫苗。
研究人员利用智利和英国的研究来计算当前疫苗的基本有效性--智利的科兴疫苗和英国的辉瑞和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他们估计这些疫苗预防有症状感染的基本有效性为68.3%。他们估计现有疫苗预防死亡的基本有效性为86%。针对预防感染有效性的估算是基于英国的数据,而对于预防有症状感染和死亡的有效性的估算,则是基于智利对科兴疫苗的一项研究结果中摘录的数据。
但即使全球疫苗接种率达到95%,研究人员估计,如果人员流动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那么所有新冠清零地区将在一年内出现超过2.34亿的感染病例,其中将包括6,400万个有症状感染病例和200万个死亡病例。
“人类应该继续开发疫苗,并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疫苗的保护力,以便在全球范围内消除新冠病毒,”他们说,为了在恢复正常的人员流动后将新冠发病率降低到流感的水平,疫苗抵御感染的有效性需要提高到40%,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效力则需要提高到90%,对于新疫苗来说,有效防止感染,要比防止有症状感染或死亡更重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周日对环球时报说,“我们之前认为新冠可以通过疫苗得到基本控制,但现在看来,除了采取综合措施,没有简单的方法来控制它。”(路透社)(CCDC)
相关新闻🔗
21-11-27 中疾控周报:中国若用美防疫策略每日确诊超63万
21-11-28 吴尊友:中国围堵清零预防至少4784万人感染95万人死亡
21-12-21 王丹:关于“零容忍”防疫政策成本的估算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约翰逊将宣布撤销剩余新冠防疫措施】
彭博社报道,英国政府重申有意撤销该国剩余的新冠防疫措施,首相约翰逊将在来临一周制定“与新冠共存”计划。
根据周六(2月19日)的一份声明,约翰逊预计将确认“所有限制公共自由的法规都会被撤销”。本月较早时候,约翰逊曾表示有意停止国人在新冠检测呈阳性时必须自我隔离的要求。
约翰逊在声明中说:“新冠不会突然消失,我们必须学会和这种病毒共存,并在不限制自由的情况下继续自我保护。”(联合早报)(彭博社)
针对约翰逊提前为英格兰防疫政策松绑的决定,英国最大反对党工党的议员和部分英国的公卫专家表示了反对。他们称,约翰逊并未公布这一决定背后的科学依据,这无异于轻视民众的健康和安全。
还有部分政治观察家认为,约翰逊突然宣布此举,或更多是想要借助尽早结束疫情的成果转移舆论注意力、维护个人政治利益,而非出自对英国民众健康的考虑。身为英国首相的约翰逊,目前正深陷“派对丑闻”的政治风波当中,并因此面临着越来越多保守党内同僚和反对党方面要求其引咎辞职的呼声。(财新网)
据英国卫生部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过去24小时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377例,累计确诊18580216例;新增死亡病例128例,累计死亡病例160507例。(央视新闻)
【约翰逊将宣布撤销剩余新冠防疫措施】
彭博社报道,英国政府重申有意撤销该国剩余的新冠防疫措施,首相约翰逊将在来临一周制定“与新冠共存”计划。
根据周六(2月19日)的一份声明,约翰逊预计将确认“所有限制公共自由的法规都会被撤销”。本月较早时候,约翰逊曾表示有意停止国人在新冠检测呈阳性时必须自我隔离的要求。
约翰逊在声明中说:“新冠不会突然消失,我们必须学会和这种病毒共存,并在不限制自由的情况下继续自我保护。”(联合早报)(彭博社)
针对约翰逊提前为英格兰防疫政策松绑的决定,英国最大反对党工党的议员和部分英国的公卫专家表示了反对。他们称,约翰逊并未公布这一决定背后的科学依据,这无异于轻视民众的健康和安全。
还有部分政治观察家认为,约翰逊突然宣布此举,或更多是想要借助尽早结束疫情的成果转移舆论注意力、维护个人政治利益,而非出自对英国民众健康的考虑。身为英国首相的约翰逊,目前正深陷“派对丑闻”的政治风波当中,并因此面临着越来越多保守党内同僚和反对党方面要求其引咎辞职的呼声。(财新网)
据英国卫生部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过去24小时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377例,累计确诊18580216例;新增死亡病例128例,累计死亡病例160507例。(央视新闻)
#加利福尼亚 #共存 #清零 #地方病
【加州宣布进入与病毒共存阶段,成美首个将新冠视为地方病的州】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宣布进入“与病毒共存”阶段,成为美国首个将新冠视为“地方病”的州。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上周,加州州长纽森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州正在度过危机阶段,开始进入与病毒共存的阶段。“人们期待翻开新的一页。”
纽森表示,加州计划从“危机心态”转变为强调预防和适应能力的模式,允许官员加强措施检测和控制新的疫情暴发,并监测新冠病毒是否有新的变异体出现。
该计划包括维持7500万口罩储备,增加疫苗接种和每日检测数,监测废水中的病毒残留物,以及通过与国家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合同迅速引入额外的医务人员来应对病例激增。
报道指出,该计划标志着加州防疫政策的重大转变。根据该州最新的数据,自新冠暴发以来,该州已有超过82000名新冠死亡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在今年1月24日表示,由于世界部分地区的感染病例仍然很高,现在将新冠视为地方病还为时过早。(澎湃新闻)(华盛顿邮报)
【加州宣布进入与病毒共存阶段,成美首个将新冠视为地方病的州】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宣布进入“与病毒共存”阶段,成为美国首个将新冠视为“地方病”的州。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上周,加州州长纽森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州正在度过危机阶段,开始进入与病毒共存的阶段。“人们期待翻开新的一页。”
纽森表示,加州计划从“危机心态”转变为强调预防和适应能力的模式,允许官员加强措施检测和控制新的疫情暴发,并监测新冠病毒是否有新的变异体出现。
该计划包括维持7500万口罩储备,增加疫苗接种和每日检测数,监测废水中的病毒残留物,以及通过与国家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合同迅速引入额外的医务人员来应对病例激增。
报道指出,该计划标志着加州防疫政策的重大转变。根据该州最新的数据,自新冠暴发以来,该州已有超过82000名新冠死亡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在今年1月24日表示,由于世界部分地区的感染病例仍然很高,现在将新冠视为地方病还为时过早。(澎湃新闻)(华盛顿邮报)
乌鸦观察
#新冠 #抗原 #检测 #抗原检测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近日,机制综合组制定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方案》规定了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
#新冠 #抗原 #检测 #Omicron #清零 #共存 #核酸检测
【孙春兰:“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会议。
孙春兰指出,近期我国疫情多发频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较重地区要从严从紧开展防控工作,扩大核酸筛查范围,加快流调排查和转运隔离,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封控区和管控区管理措施,彻底阻断社区传播,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
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外防输入,重点是口岸,关键是闭环,人、物、环境同防,定点医院、隔离酒店、机场码头的工作人员以及跨境货车司机等环内人员不能与环外人员接触,坚决守住外防输入防线。
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要压实“四方”责任,加强日常健康监测,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防止出现聚集性疫情。
要针对奥密克戎传播特点,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群众可自行购买检测,有利于做到早发现,提高监测预警灵敏度。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督查问责,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华社)
【孙春兰:“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会议。
孙春兰指出,近期我国疫情多发频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较重地区要从严从紧开展防控工作,扩大核酸筛查范围,加快流调排查和转运隔离,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封控区和管控区管理措施,彻底阻断社区传播,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
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外防输入,重点是口岸,关键是闭环,人、物、环境同防,定点医院、隔离酒店、机场码头的工作人员以及跨境货车司机等环内人员不能与环外人员接触,坚决守住外防输入防线。
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要压实“四方”责任,加强日常健康监测,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防止出现聚集性疫情。
要针对奥密克戎传播特点,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群众可自行购买检测,有利于做到早发现,提高监测预警灵敏度。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督查问责,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华社)
乌鸦观察
#新冠 #抗原 #检测 #Omicron #清零 #共存 #核酸检测 【孙春兰:“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会议。 孙春兰…
#新冠 #Omicron #共存 #清零 #输入病例 #春节 #开学 #成本 #代价 #CT值 #老人 #疫苗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国新办就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要提高科学精准的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次的疫情确实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2021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现在已经连续11周,每周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万,目前仍然是处于高位流行的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今年1-2月,每天输入的感染者数日均是91例,远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数超过200例,单日最高能超过300例。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确实更大了,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经波及了一定的范围,可以说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更加大了。
三是今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的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动态清零”政策今年上半年会不会有所改变?
...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防控实践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
在分析经济影响或者防控成本的时候,应该区分哪些影响是疫情本身造成的,哪些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变化,哪些是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所引起的,我觉得不能一概将经济所受的影响归结于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
...
其次,在评价防控成本和效果的时候,应该从科学上看,一般应该说有四个评价维度。
一是防控成本和防控效果,也就是说花费了多少成本,减少了多少感染、多少重症、多少死亡。...
二是成本效率,即控制和扑灭疫情的速度。我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这说明成本效率比是高的。
三是成本效用,...在牺牲极少一部分人的正常活动和控制极少一部分区域流动的情况下,换取的是最广大地区和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四是成本效益,...如果仅按疫情发生地、按疫情发生时的成本来算成本效益,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应该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经济账、大的社会账、大的民生账。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是否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
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现在仍然还是要慎终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对于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不等于说我们就放任不管。我们在九版诊疗方案里面也要求,对于收治这些病例的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也要配备一定的医务人员。
...
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的时候,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些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所以,像这样的患者,就可以出院,可以回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中国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接种过一针、两针或第三针疫苗?以及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
...
60-69岁,接种一剂次的比例是88.8%,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的比例是86.6%,完成加强免疫的比例是56.4%。70-79岁,这三个数字分别是86.1%、81.7%和48.4%。80岁以上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8.8%、50.7%和19.7%。
...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我们还要积极回应老年人所关心关切的问题,为什么老年人有这么多顾虑,有这么多关切?为什么积极性不高?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把原因搞清楚,对他们关心、关切的问题,应该予以回答。比如说,老年人关心的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副作用,有效性指标如何?对老年人的保护效果是多少?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基础疾病?有很多老年人都有基础疾病,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也有老年人认为,我外出活动很少,都在家里,有没有必要接种?我们把大家的关心、顾虑给消除了,大家接种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起来。
...
应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接种安全。接种单位应该安排熟悉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疾病诊治的医务人员做好医疗保障,在老年人接种前做好健康状况评估,接种后要做好现场观察,尤其是要做好应急抢救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年人有各种基础疾病,所以我们应急救治工作一定要做好,一旦有意外情况,能够及时科学地处理。
...
要继续做好便民措施,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可以利用流动接种车等设备,设立临时接种点,减少老年人往返的路程。因为老年人有的时候行走不便,所以我们可以上门服务,多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减少等候的时间...
...
刚才一位记者也问到这个问题,有些老年人觉得我们平时也不太出去,在老人院,不方便,就不去接种。但是别忘了,一旦感染了以后,接种和不接种疫苗,差别非常大,这次香港就是一个例证。
内详👉(国新办)
【国新办就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要提高科学精准的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次的疫情确实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2021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现在已经连续11周,每周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万,目前仍然是处于高位流行的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今年1-2月,每天输入的感染者数日均是91例,远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数超过200例,单日最高能超过300例。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确实更大了,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经波及了一定的范围,可以说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更加大了。
三是今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的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动态清零”政策今年上半年会不会有所改变?
...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防控实践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
在分析经济影响或者防控成本的时候,应该区分哪些影响是疫情本身造成的,哪些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变化,哪些是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所引起的,我觉得不能一概将经济所受的影响归结于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
...
其次,在评价防控成本和效果的时候,应该从科学上看,一般应该说有四个评价维度。
一是防控成本和防控效果,也就是说花费了多少成本,减少了多少感染、多少重症、多少死亡。...
二是成本效率,即控制和扑灭疫情的速度。我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这说明成本效率比是高的。
三是成本效用,...在牺牲极少一部分人的正常活动和控制极少一部分区域流动的情况下,换取的是最广大地区和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四是成本效益,...如果仅按疫情发生地、按疫情发生时的成本来算成本效益,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应该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经济账、大的社会账、大的民生账。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是否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
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现在仍然还是要慎终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对于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不等于说我们就放任不管。我们在九版诊疗方案里面也要求,对于收治这些病例的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也要配备一定的医务人员。
...
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的时候,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些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所以,像这样的患者,就可以出院,可以回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中国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接种过一针、两针或第三针疫苗?以及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
...
60-69岁,接种一剂次的比例是88.8%,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的比例是86.6%,完成加强免疫的比例是56.4%。70-79岁,这三个数字分别是86.1%、81.7%和48.4%。80岁以上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8.8%、50.7%和19.7%。
...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我们还要积极回应老年人所关心关切的问题,为什么老年人有这么多顾虑,有这么多关切?为什么积极性不高?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把原因搞清楚,对他们关心、关切的问题,应该予以回答。比如说,老年人关心的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副作用,有效性指标如何?对老年人的保护效果是多少?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基础疾病?有很多老年人都有基础疾病,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也有老年人认为,我外出活动很少,都在家里,有没有必要接种?我们把大家的关心、顾虑给消除了,大家接种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起来。
...
应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接种安全。接种单位应该安排熟悉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疾病诊治的医务人员做好医疗保障,在老年人接种前做好健康状况评估,接种后要做好现场观察,尤其是要做好应急抢救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年人有各种基础疾病,所以我们应急救治工作一定要做好,一旦有意外情况,能够及时科学地处理。
...
要继续做好便民措施,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可以利用流动接种车等设备,设立临时接种点,减少老年人往返的路程。因为老年人有的时候行走不便,所以我们可以上门服务,多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减少等候的时间...
...
刚才一位记者也问到这个问题,有些老年人觉得我们平时也不太出去,在老人院,不方便,就不去接种。但是别忘了,一旦感染了以后,接种和不接种疫苗,差别非常大,这次香港就是一个例证。
内详👉(国新办)
#观点 #Opinion #吴尊友 #清零 #共存 #Omicron #Delta #死亡病例
【吴尊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非常高为何还要动态清零】
近一周,上海公布每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从2千多,增加到3千多、4千多、5千多。吉林公布每日新增感染者维持在2千多例左右。全国总体疫情也呈现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上升。大家一方面感到困惑,既然这波疫情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非常高,几乎都没有死亡病例,为何还要搞动态清零?另一方面,对近日的疫情上升,特别是上海、吉林这两起疫情的感染者总数都已经分别超过3万、4万例,还在持续报告大量新增感染者人数,非常担忧。
出现很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人群获得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使得很大比例的感染者不出现症状;第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致病性相对较弱,不及德尔塔和其他毒株的致病性强;第三,感染者发现比较早,一些确认病例在其尚未出现症状前就被筛查发现了。
大家看到我国现在报告的无症状和轻症比例非常高、重症及危重特别少且几乎没有死亡的现象,不是奥密克戎毒株在我国流行的自然结果,而是我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显现的防控效果。同样是德尔塔毒株,在世界其他国家流行时造成了大量的病例死亡,当它传入我国出现输入性疫情流行时,也几乎没有造成死亡。同样是奥密克戎毒株,在欧美等国家流行时造成的死亡数,比同期德尔塔毒株流行造成的死亡还要高。奥密克戎毒株袭击香港时,短短3个月时间,在760万人口城市,造成超过113万人感染、近8千人死亡。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我国当前新冠疫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少、几乎没有死亡,主要是防控措施见效的结果。
我国之所以能够把重症/危重和死亡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主要是疫情发现早、措施采取及时,特别是对所有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都进行全程管理,对无症状和轻症及普通型病例给予中药等治疗,提高了病人免疫力,防止了病人从轻症向重症转化,规避了危重病例的发生,大幅度减少或基本预防了死亡。
上海、吉林等地在疫情发生一个月后,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依然高达数千例,人们很担忧。应该看到,奥密克戎毒株具有潜伏期短、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及时控制疫情很困难。
虽然我们的防控措施把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感染者人数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死亡数控制在低水平,但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当前的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家需要齐心协力,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尽快把这波疫情控制下去。
当一个省或市的新冠感染者总数在短时间内达到万人以上后,防控的难度就会明显加大。一方面是大量的感染者需要医疗服务,而医疗资源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因大量感染者产生的更大量的密接、次密接人员,需要可观数量的隔离观察设施,临时准备这些实施也面临极大困难;第三,当地的医疗防疫人员等数量明显不足,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对人员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中国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好传统,相信上海、吉林等疫情严重地区能度过难关,尽快战胜这波疫情。
应该看到,这波疫情是全球第四波疫情的尾声,只要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扎实落实各项措施,全国疫情形势一定会得到明显控制,回到全球第四波疫情流行前的水平。
(吴尊友ChinaCDC @微博)
【吴尊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非常高为何还要动态清零】
近一周,上海公布每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从2千多,增加到3千多、4千多、5千多。吉林公布每日新增感染者维持在2千多例左右。全国总体疫情也呈现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上升。大家一方面感到困惑,既然这波疫情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非常高,几乎都没有死亡病例,为何还要搞动态清零?另一方面,对近日的疫情上升,特别是上海、吉林这两起疫情的感染者总数都已经分别超过3万、4万例,还在持续报告大量新增感染者人数,非常担忧。
出现很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人群获得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使得很大比例的感染者不出现症状;第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致病性相对较弱,不及德尔塔和其他毒株的致病性强;第三,感染者发现比较早,一些确认病例在其尚未出现症状前就被筛查发现了。
大家看到我国现在报告的无症状和轻症比例非常高、重症及危重特别少且几乎没有死亡的现象,不是奥密克戎毒株在我国流行的自然结果,而是我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显现的防控效果。同样是德尔塔毒株,在世界其他国家流行时造成了大量的病例死亡,当它传入我国出现输入性疫情流行时,也几乎没有造成死亡。同样是奥密克戎毒株,在欧美等国家流行时造成的死亡数,比同期德尔塔毒株流行造成的死亡还要高。奥密克戎毒株袭击香港时,短短3个月时间,在760万人口城市,造成超过113万人感染、近8千人死亡。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我国当前新冠疫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少、几乎没有死亡,主要是防控措施见效的结果。
我国之所以能够把重症/危重和死亡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主要是疫情发现早、措施采取及时,特别是对所有感染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都进行全程管理,对无症状和轻症及普通型病例给予中药等治疗,提高了病人免疫力,防止了病人从轻症向重症转化,规避了危重病例的发生,大幅度减少或基本预防了死亡。
上海、吉林等地在疫情发生一个月后,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依然高达数千例,人们很担忧。应该看到,奥密克戎毒株具有潜伏期短、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及时控制疫情很困难。
虽然我们的防控措施把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冠疫情感染者人数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死亡数控制在低水平,但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当前的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家需要齐心协力,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尽快把这波疫情控制下去。
当一个省或市的新冠感染者总数在短时间内达到万人以上后,防控的难度就会明显加大。一方面是大量的感染者需要医疗服务,而医疗资源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因大量感染者产生的更大量的密接、次密接人员,需要可观数量的隔离观察设施,临时准备这些实施也面临极大困难;第三,当地的医疗防疫人员等数量明显不足,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对人员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中国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好传统,相信上海、吉林等疫情严重地区能度过难关,尽快战胜这波疫情。
应该看到,这波疫情是全球第四波疫情的尾声,只要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扎实落实各项措施,全国疫情形势一定会得到明显控制,回到全球第四波疫情流行前的水平。
(吴尊友ChinaCDC @微博)
乌鸦观察
Photo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后遗症
【英国 Omicron BA2 肆虐,住院人数超过此前 Omicron 变种】
据彭博社3月30日报道,在英国,上周有约 15,530 人住院。Omicron BA2 变种造成的入院数,已经超过 Omicron 原始变种。
英国新冠感染调查的分析输出负责人莎拉·克洛夫茨(Sarah Crofts)指出,“英格兰所有地区和年龄层的感染人数都有所增加,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的感染率处于我们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卫生安全局于25日表示,BA.2感染病例的增长速度比BA.1快75%,目前英格兰测序的病例中近89%的病例都是BA.2。(澎湃新闻)(参考消息)
【金融时报:新一波疫情令英国员工缺勤率不断上升】
BA.2变种席卷英国,截至3月26日的一周内,490万英国人感染,创下新纪录。
英国雇主警告说,在最新的新冠病毒浪潮中,员工缺勤率迅速上升。在伦敦,金融服务主管报告说,由于人们生病,会议被取消的比例很高。七分之一的英国企业报告称,由于团队成员生病,他们没有充分进行交易。
伦敦国王学院遗传流行病学教授蒂姆-斯佩克特说,最新的新冠浪潮对劳动力的复原构成了巨大挑战。他说,由于新冠的高传播率和后遗症(long covid)的影响,英国很可能长期面临 "员工缺勤率升高"的情况。(金融时报)
【0316 世卫组织:认为奥密克戎是最后一个变异株的的错误信息助长疫情抬头趋势】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说,“BA.2的传播性更强,这是我们迄今看到的新冠病毒传播性最强的变异株”,“尽管我们没有看到BA.2的严重程度增加。然而,随着大量病例的出现,你会看到住院人数增加,我们已经在一个又一个国家看到了这种情况。”
造成新增病例增加的另一个因素是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的取消。 克尔霍夫警告说,取消口罩强制令,取消社交距离,取消限制人们行动的措施,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在内的国家“粗暴地”取消了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在该区域的53个国家中,目前有18个国家的新冠感染人数正在上升。
这位专家还指出,“大量的错误信息”在人们中间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这些错误信息“认为奥密克戎是温和的,认为疫情已经结束,认为这是我们必须应对的最后一个变异株”。 (联合国新闻)
研究表明,BA.2可以在人们从更常见的奥密克戎谱系中康复后不久再次感染,尽管这种情况罕见,并且主要发生在患有轻微疾病的年轻未接种疫苗的个体中,不会导致住院或死亡。(中新社)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近日发布的报告称,已确认三种变种重组的情况,分别是BA.1和BA.2的变体重组“XE”,以及德尔塔和奥密克戎BA.1重组的“XD”和“XF”。(联合早报)(新华社)
【英国 Omicron BA2 肆虐,住院人数超过此前 Omicron 变种】
据彭博社3月30日报道,在英国,上周有约 15,530 人住院。Omicron BA2 变种造成的入院数,已经超过 Omicron 原始变种。
英国新冠感染调查的分析输出负责人莎拉·克洛夫茨(Sarah Crofts)指出,“英格兰所有地区和年龄层的感染人数都有所增加,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的感染率处于我们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卫生安全局于25日表示,BA.2感染病例的增长速度比BA.1快75%,目前英格兰测序的病例中近89%的病例都是BA.2。(澎湃新闻)(参考消息)
【金融时报:新一波疫情令英国员工缺勤率不断上升】
BA.2变种席卷英国,截至3月26日的一周内,490万英国人感染,创下新纪录。
英国雇主警告说,在最新的新冠病毒浪潮中,员工缺勤率迅速上升。在伦敦,金融服务主管报告说,由于人们生病,会议被取消的比例很高。七分之一的英国企业报告称,由于团队成员生病,他们没有充分进行交易。
伦敦国王学院遗传流行病学教授蒂姆-斯佩克特说,最新的新冠浪潮对劳动力的复原构成了巨大挑战。他说,由于新冠的高传播率和后遗症(long covid)的影响,英国很可能长期面临 "员工缺勤率升高"的情况。(金融时报)
【0316 世卫组织:认为奥密克戎是最后一个变异株的的错误信息助长疫情抬头趋势】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说,“BA.2的传播性更强,这是我们迄今看到的新冠病毒传播性最强的变异株”,“尽管我们没有看到BA.2的严重程度增加。然而,随着大量病例的出现,你会看到住院人数增加,我们已经在一个又一个国家看到了这种情况。”
造成新增病例增加的另一个因素是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的取消。 克尔霍夫警告说,取消口罩强制令,取消社交距离,取消限制人们行动的措施,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在内的国家“粗暴地”取消了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在该区域的53个国家中,目前有18个国家的新冠感染人数正在上升。
这位专家还指出,“大量的错误信息”在人们中间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这些错误信息“认为奥密克戎是温和的,认为疫情已经结束,认为这是我们必须应对的最后一个变异株”。 (联合国新闻)
研究表明,BA.2可以在人们从更常见的奥密克戎谱系中康复后不久再次感染,尽管这种情况罕见,并且主要发生在患有轻微疾病的年轻未接种疫苗的个体中,不会导致住院或死亡。(中新社)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近日发布的报告称,已确认三种变种重组的情况,分别是BA.1和BA.2的变体重组“XE”,以及德尔塔和奥密克戎BA.1重组的“XD”和“XF”。(联合早报)(新华社)
乌鸦观察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后遗症 【英国 Omicron BA2 肆虐,住院人数超过此前 Omicron 变种】 据彭博社3月30日报道,在英国,上周有约 15,530 人住院。Omicron BA2 变种造成的入院数,已经超过 Omicron 原始变种。 英国新冠感染调查的分析输出负责人莎拉·克洛夫茨(Sarah Crofts)指出,“英格兰所有地区和年龄层的感染人数都有所增加,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的感染率处于我们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进化论 #免疫逃逸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UCL 的 Christina Pagel 教授(她是该校临床行动研究单位的主任)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呼吁社会放下对新冠的三大常见迷思。她指出,无处不在的关于大流行病已经结束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政府)现在至少相信 Omicron 时代的三大迷思的一个。我们需要超越这些迷思,首先要预测未来,其次要做一些准备。
迷思一:新冠已经降级为地方病(Endemic),跟其他的常见病没有什么不同
首先,新冠还没有降级为地方病。所谓的地方病,是指在没有特别公卫措施时也不会发生失控传播的疾病。地方病是可以预测的,这显然(暂时)与新冠不符。
全球刚刚经历了Omicron BA.1 的激增,几个月内,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又正在经历第二次BA.2浪潮。两者都没有被预测到。英格兰的首席医疗官Chris Whitty爵士最近警告说,新的变异潮们还将会到来。
人们在之前的每一波浪潮后都宣布新冠将不再流行,他们到现在都没有说对过。
或许,新冠会在某个未知的时候最终成为地方病,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它会是轻微的。例如,结核病和疟疾等都属于地方病,但它们带来的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和死亡负担。
就目前而言,试图忽视一种仍然如此难以预测的疾病,感觉有点像背对着灌木丛中的一只饥饿的老虎。
迷思二:新冠病毒正在进化得更温和,每个新变种都会比上一个更温和,直到它变成普通感冒
在过去两年中,新冠的新变种迅速出现。每个受关注的变体都产生了几个分支,但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改变游戏规则的感染潮都来自完全独立进化的变体。
Omicron 不是从 Delta 进化而来的,而 Delta 也不是从 Alpha、Beta 或 Gamma 进化而来的。这些变体在演化链上是独立的,而并不是一条串在一起的、朝着温和方向发展的连贯路径。
病毒总是会变得更温和,这是错误的观念。推动进化的是传播,严重程度不是进化的驱动力,只是进化的副产品。Alpha 和 Delta 两个变种是更严重的,而 Omicron相对没有那么严重。
但这是一个进化上的意外,下一个变体很容易再次变得更加严重。
迷思三:疫苗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为什么还不马上恢复正常
英国确实有高水平的疫苗接种。不幸的是,对疫苗的免疫力会在几个月内减弱 — 主要是防感染的效力,但防止重症和死亡的效力其实也会下降。
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疫苗或被感染获得了免疫。相应的,病毒为了增强传播,会进化得更能逃逸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Omicron那样。这意味着针对旧毒株的现有疫苗,或是过去的感染经历,将无法保护我们免受新的感染。成千上万的人正发现他们第二次(或更多次)地感染新冠病毒。
以目前的高感染量,我们正在将现有的疫苗推向极限。单靠疫苗是不行的, 我们需要控制传播来帮助疫苗的保护。
恢复正常行为并不能使我们恢复正常生活,它反而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混乱,更多的人会得病,医院系统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卫报)(那个Hawk啊 @微博)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UCL 的 Christina Pagel 教授(她是该校临床行动研究单位的主任)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呼吁社会放下对新冠的三大常见迷思。她指出,无处不在的关于大流行病已经结束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政府)现在至少相信 Omicron 时代的三大迷思的一个。我们需要超越这些迷思,首先要预测未来,其次要做一些准备。
迷思一:新冠已经降级为地方病(Endemic),跟其他的常见病没有什么不同
首先,新冠还没有降级为地方病。所谓的地方病,是指在没有特别公卫措施时也不会发生失控传播的疾病。地方病是可以预测的,这显然(暂时)与新冠不符。
全球刚刚经历了Omicron BA.1 的激增,几个月内,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又正在经历第二次BA.2浪潮。两者都没有被预测到。英格兰的首席医疗官Chris Whitty爵士最近警告说,新的变异潮们还将会到来。
人们在之前的每一波浪潮后都宣布新冠将不再流行,他们到现在都没有说对过。
或许,新冠会在某个未知的时候最终成为地方病,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它会是轻微的。例如,结核病和疟疾等都属于地方病,但它们带来的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和死亡负担。
就目前而言,试图忽视一种仍然如此难以预测的疾病,感觉有点像背对着灌木丛中的一只饥饿的老虎。
迷思二:新冠病毒正在进化得更温和,每个新变种都会比上一个更温和,直到它变成普通感冒
在过去两年中,新冠的新变种迅速出现。每个受关注的变体都产生了几个分支,但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改变游戏规则的感染潮都来自完全独立进化的变体。
Omicron 不是从 Delta 进化而来的,而 Delta 也不是从 Alpha、Beta 或 Gamma 进化而来的。这些变体在演化链上是独立的,而并不是一条串在一起的、朝着温和方向发展的连贯路径。
病毒总是会变得更温和,这是错误的观念。推动进化的是传播,严重程度不是进化的驱动力,只是进化的副产品。Alpha 和 Delta 两个变种是更严重的,而 Omicron相对没有那么严重。
但这是一个进化上的意外,下一个变体很容易再次变得更加严重。
迷思三:疫苗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为什么还不马上恢复正常
英国确实有高水平的疫苗接种。不幸的是,对疫苗的免疫力会在几个月内减弱 — 主要是防感染的效力,但防止重症和死亡的效力其实也会下降。
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疫苗或被感染获得了免疫。相应的,病毒为了增强传播,会进化得更能逃逸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Omicron那样。这意味着针对旧毒株的现有疫苗,或是过去的感染经历,将无法保护我们免受新的感染。成千上万的人正发现他们第二次(或更多次)地感染新冠病毒。
以目前的高感染量,我们正在将现有的疫苗推向极限。单靠疫苗是不行的, 我们需要控制传播来帮助疫苗的保护。
恢复正常行为并不能使我们恢复正常生活,它反而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混乱,更多的人会得病,医院系统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卫报)(那个Hawk啊 @微博)
乌鸦观察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进化论 #免疫逃逸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UCL 的 Christina Pagel 教授(她是该校临床行动研究单位的主任)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呼吁社会放下对新冠的三大常见迷思。她指出,无处不在的关于大流行病已经结束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政府)现在至少相信 Omicron 时代的三大迷思的一个。我们需要超越这些迷思,首先要预测未来,其次要做一些准备。 迷思一:新冠已经降级为地方病(…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卫报:与新冠共存的英国】
As Britain learns to live with Covid, it faces a new pandemic of disruption
随着英国学会与新冠共处,它不再面临封城或重症病房马上过载的威胁,但冠状病毒仍然在扰乱大部分社会和经济的运作,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破坏。
#医疗 #医疗资源 #住院 #医护 #手术 #呼吸机 #病床
目前这轮疫情复燃或许不会导致过去那么多人死亡,但仍会造成广泛的问题。经历了两年的取消手术、治疗延迟,筛查缺席后,医疗界原本希望今年是他们重归正轨的一年。
然而他们面临的新冠压力并没有在今年减小。在英格兰,新冠住院率目前处于 2021 年 1 月以来的最高点(20.5人 / 10 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连续第五周增加了。
新冠重症患者人数还非常少,目前仅315名患者在使用机械呼吸机,近五分之三(58%)的阳性患者主要在接受其他方面的治疗。然而,所有阳性患者都必须与医院内的其他人分开,这让前所未有的常规治疗病例积压更难解决了。在英国,现在有超过 2万名新冠患者占用医院病床,为急需护理的其他人群寻找床位,是医院每天的资源噩梦。
医护人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感染,这意味着治疗患者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少。新冠导致的医务人员缺勤人数连续第四周增加,上周平均每天有 28560 人生病或自我隔离。很多时候,卫生系统已经用上了替代方法治疗病人,如家庭服务、远程医疗等。
然而,治疗最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仍然不可避免地需要病床和身体健康的医务团队。
#教育 #教师 #缺勤 #考试
今年的复活节假期让英格兰的教师和学校领导松了口气,至少这几天,新冠相关的人员短缺、学生缺勤和停课的损失可以消停一会儿。
对于校长来说,“与新冠共存”在今天,意味着疫情爆发以来最高的员工缺勤率。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学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3 月最后一天有 8.7% 的教师缺席。而总体上看,有五分之一的学校有超过 15% 的教师缺席。
缺勤潮正赶上学校的关键时刻。GCSE 和 A-levels (可以理解为英国的 #中考 和 #高考)将于 5 月 16 日开始,许多学校只能让到校的老师专注于准备考试的 11 年级和 13 年级学生,并使用代课老师(如果有的话)来解决其他年级的教学需要。受影响最严重的学校已将非考试年级的学生送回家进行远程学习。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将面临全国性的评估考试(Sats),尽管学校领导提出抗议,该考试目前仍定于 5 月 9 日正常举行。
全国校长协会秘书长Paul Whiteman表示,他可以感觉到校长们“深感沮丧”。“我们都以为所谓的与新冠共存,意味着病例水平会非常低。然而显然情况并非如此,缺勤率仍然处于令人担忧的高位”。病毒在学校中持续传播,政府还于 4 月 1 日停止了免费的新冠测试,“学校领导觉得他们被抛弃了” ,怀特曼说。
尽管公立学校中的病例有所减少,但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3 月底仍有 12万人确诊。 但是,复活节假期后,还有多少学生因新冠缺席就不得而知了 — 该部本周宣布,它将停止收集有关有关数据。
#农业 #食品 #粮食 #脱欧 #屠宰 #化肥
对于农业部门来说,这是异常艰难的几年。它面临着一系列与英国脱欧和新冠相关的冲击和贸易限制,加上一个拒绝承认问题的政府。
本周,国会议员表示,新冠大流行和对招聘海外劳动力的限制导致食品和农业部门有 50 万个职位空缺,熟练的屠夫和屠宰场工人严重短缺。英国养殖业者将不得不开始在农场上扑杀动物以腾出空间。这些被扑杀的动物无法进入食物供应链。但首相Boris Johnson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国会议员认为,政府对危机的冷漠反应,已经导致农作物未能及时收割而在田间腐烂,健康的动物在农场被扑杀。
此外,饲料、燃料和化肥的成本在过去两年一直在上升,而新冠也导致了高昂的运输成本。用于喂养牛、猪和鸡的有机大豆等商品价格上涨。
#服务业 #餐厅 #酒吧 #通胀
餐厅和酒吧在周末顾客满堂的景象,可能给人一种餐饮业似乎已经从新冠中恢复过来的感觉。但许多公司仍然陷在新冠的长期影响中。在不断上涨的成本和员工工资的情况下,他们还必须偿还过去两年产生的债务。
另一些公司则没有在过去两年大幅减少的消费习惯中幸存下来。行业分析师 AlixPartners 于 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有8228 家餐饮场所倒闭,为总数的7%,其中比萨和汉堡餐厅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预订平台 OpenTable 的数据显示,今年3 月份的预订量超过了 2019 年同期的水平,因为人们涌向餐馆和酒吧,弥补过去两年错过的社交机会。
消费者注意到,外出就餐和饮酒已不像大流行之前那么便宜,而高通胀和生活成本危机意味着人们将减少奢侈消费。
对于酒馆、酒吧、餐厅和咖啡馆的老板来说,不确定性还没有结束。
#旅行 #机场 #民航
旅游业目前缺乏能力应对大流行后重新出现的假期需求,伦敦希思罗机场大排长队,而曼彻斯特机场则陷入混乱。英国政府突然取消了所有新冠限制,出国旅行的预定像洪水开闸一样。同时,这也引发了一波员工感染的浪潮。由于缺乏机组人员,easyJet、英国航空等公司不得不取消数百个航班。
尽管政府取消限制的举措符合航空业长期以来的主张,但政策突然生效让他们猝不及防。自 2020 年 3 月以来,已有数千名员工被解雇或离职,机场现在发现很难吸引他们回来。过去几年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物流或仓储等人手不足的行业可能比机场安检等更具有吸引力。
机场雇佣的新员工还必须接受政府部门的审查,目前,相关申请大量积压,而即使是平时,这个过程也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虽然英国已经取消了新冠的旅行规则,但大多数其他国家都没有。英航表示,其大约三分之二的目的地仍然需要疫苗接种证书或其他需要人工检查的文件,从而增加了在办理登机手续或边境管制时的等待时间。(卫报)(翻译:那个Hawk啊)
相关新闻🔗
22-02-20 约翰逊将宣布撤销剩余新冠防疫措施
22-03-16 世卫组织:认为奥密克戎是最后一个变异株的的错误信息助长疫情抬头趋势
22-04-04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22-04-04 英国 Omicron BA2 肆虐,住院人数超过此前 Omicron 变种
22-04-04 金融时报:新一波疫情令英国员工缺勤率不断上升
【卫报:与新冠共存的英国】
As Britain learns to live with Covid, it faces a new pandemic of disruption
随着英国学会与新冠共处,它不再面临封城或重症病房马上过载的威胁,但冠状病毒仍然在扰乱大部分社会和经济的运作,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破坏。
#医疗 #医疗资源 #住院 #医护 #手术 #呼吸机 #病床
目前这轮疫情复燃或许不会导致过去那么多人死亡,但仍会造成广泛的问题。经历了两年的取消手术、治疗延迟,筛查缺席后,医疗界原本希望今年是他们重归正轨的一年。
然而他们面临的新冠压力并没有在今年减小。在英格兰,新冠住院率目前处于 2021 年 1 月以来的最高点(20.5人 / 10 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连续第五周增加了。
新冠重症患者人数还非常少,目前仅315名患者在使用机械呼吸机,近五分之三(58%)的阳性患者主要在接受其他方面的治疗。然而,所有阳性患者都必须与医院内的其他人分开,这让前所未有的常规治疗病例积压更难解决了。在英国,现在有超过 2万名新冠患者占用医院病床,为急需护理的其他人群寻找床位,是医院每天的资源噩梦。
医护人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感染,这意味着治疗患者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少。新冠导致的医务人员缺勤人数连续第四周增加,上周平均每天有 28560 人生病或自我隔离。很多时候,卫生系统已经用上了替代方法治疗病人,如家庭服务、远程医疗等。
然而,治疗最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仍然不可避免地需要病床和身体健康的医务团队。
#教育 #教师 #缺勤 #考试
今年的复活节假期让英格兰的教师和学校领导松了口气,至少这几天,新冠相关的人员短缺、学生缺勤和停课的损失可以消停一会儿。
对于校长来说,“与新冠共存”在今天,意味着疫情爆发以来最高的员工缺勤率。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学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3 月最后一天有 8.7% 的教师缺席。而总体上看,有五分之一的学校有超过 15% 的教师缺席。
缺勤潮正赶上学校的关键时刻。GCSE 和 A-levels (可以理解为英国的 #中考 和 #高考)将于 5 月 16 日开始,许多学校只能让到校的老师专注于准备考试的 11 年级和 13 年级学生,并使用代课老师(如果有的话)来解决其他年级的教学需要。受影响最严重的学校已将非考试年级的学生送回家进行远程学习。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将面临全国性的评估考试(Sats),尽管学校领导提出抗议,该考试目前仍定于 5 月 9 日正常举行。
全国校长协会秘书长Paul Whiteman表示,他可以感觉到校长们“深感沮丧”。“我们都以为所谓的与新冠共存,意味着病例水平会非常低。然而显然情况并非如此,缺勤率仍然处于令人担忧的高位”。病毒在学校中持续传播,政府还于 4 月 1 日停止了免费的新冠测试,“学校领导觉得他们被抛弃了” ,怀特曼说。
尽管公立学校中的病例有所减少,但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3 月底仍有 12万人确诊。 但是,复活节假期后,还有多少学生因新冠缺席就不得而知了 — 该部本周宣布,它将停止收集有关有关数据。
#农业 #食品 #粮食 #脱欧 #屠宰 #化肥
对于农业部门来说,这是异常艰难的几年。它面临着一系列与英国脱欧和新冠相关的冲击和贸易限制,加上一个拒绝承认问题的政府。
本周,国会议员表示,新冠大流行和对招聘海外劳动力的限制导致食品和农业部门有 50 万个职位空缺,熟练的屠夫和屠宰场工人严重短缺。英国养殖业者将不得不开始在农场上扑杀动物以腾出空间。这些被扑杀的动物无法进入食物供应链。但首相Boris Johnson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国会议员认为,政府对危机的冷漠反应,已经导致农作物未能及时收割而在田间腐烂,健康的动物在农场被扑杀。
此外,饲料、燃料和化肥的成本在过去两年一直在上升,而新冠也导致了高昂的运输成本。用于喂养牛、猪和鸡的有机大豆等商品价格上涨。
#服务业 #餐厅 #酒吧 #通胀
餐厅和酒吧在周末顾客满堂的景象,可能给人一种餐饮业似乎已经从新冠中恢复过来的感觉。但许多公司仍然陷在新冠的长期影响中。在不断上涨的成本和员工工资的情况下,他们还必须偿还过去两年产生的债务。
另一些公司则没有在过去两年大幅减少的消费习惯中幸存下来。行业分析师 AlixPartners 于 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有8228 家餐饮场所倒闭,为总数的7%,其中比萨和汉堡餐厅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预订平台 OpenTable 的数据显示,今年3 月份的预订量超过了 2019 年同期的水平,因为人们涌向餐馆和酒吧,弥补过去两年错过的社交机会。
消费者注意到,外出就餐和饮酒已不像大流行之前那么便宜,而高通胀和生活成本危机意味着人们将减少奢侈消费。
对于酒馆、酒吧、餐厅和咖啡馆的老板来说,不确定性还没有结束。
#旅行 #机场 #民航
旅游业目前缺乏能力应对大流行后重新出现的假期需求,伦敦希思罗机场大排长队,而曼彻斯特机场则陷入混乱。英国政府突然取消了所有新冠限制,出国旅行的预定像洪水开闸一样。同时,这也引发了一波员工感染的浪潮。由于缺乏机组人员,easyJet、英国航空等公司不得不取消数百个航班。
尽管政府取消限制的举措符合航空业长期以来的主张,但政策突然生效让他们猝不及防。自 2020 年 3 月以来,已有数千名员工被解雇或离职,机场现在发现很难吸引他们回来。过去几年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物流或仓储等人手不足的行业可能比机场安检等更具有吸引力。
机场雇佣的新员工还必须接受政府部门的审查,目前,相关申请大量积压,而即使是平时,这个过程也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虽然英国已经取消了新冠的旅行规则,但大多数其他国家都没有。英航表示,其大约三分之二的目的地仍然需要疫苗接种证书或其他需要人工检查的文件,从而增加了在办理登机手续或边境管制时的等待时间。(卫报)(翻译:那个Hawk啊)
相关新闻🔗
22-02-20 约翰逊将宣布撤销剩余新冠防疫措施
22-03-16 世卫组织:认为奥密克戎是最后一个变异株的的错误信息助长疫情抬头趋势
22-04-04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22-04-04 英国 Omicron BA2 肆虐,住院人数超过此前 Omicron 变种
22-04-04 金融时报:新一波疫情令英国员工缺勤率不断上升
乌鸦观察
#新冠 #病毒 #变异 #进化论 #群体免疫 #死亡率 #疫苗 #流感 #季节性 #饶毅 【饶议科学:病毒的突变与流行】 原标题:争论新冠:不宜不顾事实、不能违反常识 【四】病毒的突变 病毒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但核酸本身会变异,有多种原因,化学、物理、生物原因。变异的多少、具体变异的位点,人们无法预计。 病毒变异本身没有方向性,但受选择。如果变异后感染性增强,容易扩散。 病毒变异,不是为了让人生病,而是为了病毒自己的生存。 病毒变异,与感染人的症状没有相关性。不会因为流行越久,…
#观点 #Opinion #饶毅 #清零 #共存 #上海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原标题:新冠与科学(及道德):答杜骏飞教授、梁建章博士
【三】经验教训 #群体免疫 #免疫逃逸
疫情早期有人推崇的“群体免疫”,指人群有足够的人因为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后,其他可以有人不需要接种疫苗也可以获得间接的保护,因为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些估计是60%到90%不等。
事实给这种观点的简单版本以响亮的耳光。
因为所谓群体免疫,不仅首先要让一批人牺牲,而且假定病毒的免疫原性不改变。
而事实上,新冠病毒的突变到奥密克戎突变株,已经逃逸了以前的免疫,也就是说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可以被奥密克戎所感染。
那么,所谓的屏障也就自然消失了。再让一批人牺牲,再建立屏障?可以,只是无可预计需要再牺牲多少人。不能预计还会发生多少次、多少种再度逃逸以前免疫的突变。....
【四】答杜骏飞教授 #加强针 #疫苗接种 #老人 #抗原检测 #医疗资源
...
我在此再叙述一遍我3月29日提出的观点:尽快推广第三针疫苗,老年人和婴幼儿接近(当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接种,然后开放。具体而言,因为几个地方有大规模疫情,所以这几个地方疫情控制下,才可能做到。也就是说,它们疫情期间,其他地方应该赶紧第三针,而这几个地方疫情控制后,也赶紧第三针。
具体第三针是用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有争议。我当时提出是用国产的,因为当时香港数据出来,在第二针及其之前,国外的mRNA疫苗显著优于国产的灭活疫苗,而第三针却两者类似效果。今天新加坡的结果也是显示第二针国外疫苗优于国产疫苗。但今天新加坡的文章没有第三针的情况。
国家可以确切知道:香港数据是否造假。如果没有造假,那么就可以用国产疫苗,如果造假、或其他原因的不可靠,就不用国产的,而用进口的。
国产疫苗很少导致发烧,而mRNA疫苗导致发烧的情况很多,这是国产疫苗的优点。如果国产疫苗效果差,副作用的优点没有意义。如果国产和进口疫苗效果类似,副作用的优点就很有意义。
...
我认为现在不用检测抗原。现在上海好像有时检测抗原,挺奇怪的,它与检测核酸有重叠,但关系又不明确。对于部分人员检测抗体却有道理:可能给今后提供指导(抗体与抵抗力的关系、抗体与发病症状的关系)。
...
哲学和人道主义,肯定不是看一时的结果,而存在着对于长期和最终结果的考虑。...正是因为我不认为目前任何方案有科学或道德的绝对性,包括对于上海市民的利益来说。例如:在外地应该普遍接种第三针,但在疫情没有控制的上海立即第三针恐怕难以实施。先管控后接种在实际操作上更有可能性。如果不第三针马上放开,看上去是有助于上海市民生活,但全国传播奥密克戎,我们国家、我国医疗系统、我国人民,准备好了吗?那样带来的人道主义问题,会更小、还是更大?
...
在面临复杂问题的今天,没有人掌握一种绝对的最优解,各种意见有道理,但不掌握绝对最佳的答案,更不宜以自己自动放在道德高地,认为其他人只要不是百分之百认同自己的意见就都是非人道的。
【五】答梁建章博士 #变异 #进化论 #突变
我从来没有说过“病毒会随机变异”。如果从没有学过统计的病人角度,可能觉得随机,但从科学角度,并非随机。病毒的变异是因为核酸序列改变。病毒(或任何DNA、RNA)序列在自然界的改变是因为核酸本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核酸所处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核酸序列的不同部分,并非有同等的变异可能,而是经常有热点和冷点。所以,不能说变异是随机的。只是我们一般不掌握其规律,特别是还在流行期间,没有完结之前,我们没有人能够说出其规律,只能含含糊糊,连“随机”都不能说。
梁博士说:“传播性可能变强(不太可能变弱)”。这是没有科学基础的断言。有些病毒有时传播性增加,有时减弱。2003年的SARS,可不是哪一个人控制的,而是自己消失的,不能是它因为传播性强而消失的?
梁博士为支持以上观点,说“从进化选择的角度来看,未来病毒如果要取代omicron,其传播力必定要比omicron更强”。这是对进化的误解。下一个变异的出现,不是为了取代现在的毒株,各种突变产生多种突变株,都没有目的。各种突变株之间也没有线性关系。
突变都是自己传播,不是为了替代。在长时间尺度,有些消失了,有些存在下来。
但在短时间尺度,它们可以反过来:早先慢的,以后可以传播更广,早先快的,以后却不行了。这种关系是无法确定的,更不是人可以预计的。
不能断定下一个突变株的传播力就一定比目前的omicron更强。
SARS就没有出现传播力越来越强的突变株,如果出现了,我们现在还在SARS疫情。(这里也给部分读者说明:COVID-19不是SARS演变过来的,虽然它们在同一个家族,却没有直接演变的母子关系)。
梁博士的第二点是“如果在外国传播病毒后,突变出现毒性更强的毒株,传给中国,中国人因为没有经过免疫,但外国人已经免疫过一次,新病毒可能对中国人打击更大”。这里梁博士的免疫应该是只通过自然感染omicron而产生的免疫,不是指疫苗。梁博士和我都同意应该尽快接种第三针疫苗,特别是还没有接种的人。如果接种了,通过疫苗产生免疫,我认为比感染omicron而产生免疫更好。感染后可能储蓄病毒,弱病毒在十几亿中国人身上产生突变。很快威胁我们的人生安全。而如果在外国产生,那么还需要一段时间,正如奥密克戎本身流传显示的,它在国外,给我们一定的时间。
梁博士的第三点,普及老年人的接种,与我的观点一样。是否有时间不一样?梁博士的意思是疫区、疫情流行期间也接种疫苗?那恐怕没有操作性。疫情控制后再疫苗的可操作性大很多。当然,没有疫情的地区,应该立即广泛普及疫苗。
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原标题:新冠与科学(及道德):答杜骏飞教授、梁建章博士
【三】经验教训 #群体免疫 #免疫逃逸
疫情早期有人推崇的“群体免疫”,指人群有足够的人因为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后,其他可以有人不需要接种疫苗也可以获得间接的保护,因为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些估计是60%到90%不等。
事实给这种观点的简单版本以响亮的耳光。
因为所谓群体免疫,不仅首先要让一批人牺牲,而且假定病毒的免疫原性不改变。
而事实上,新冠病毒的突变到奥密克戎突变株,已经逃逸了以前的免疫,也就是说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可以被奥密克戎所感染。
那么,所谓的屏障也就自然消失了。再让一批人牺牲,再建立屏障?可以,只是无可预计需要再牺牲多少人。不能预计还会发生多少次、多少种再度逃逸以前免疫的突变。....
【四】答杜骏飞教授 #加强针 #疫苗接种 #老人 #抗原检测 #医疗资源
...
我在此再叙述一遍我3月29日提出的观点:尽快推广第三针疫苗,老年人和婴幼儿接近(当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接种,然后开放。具体而言,因为几个地方有大规模疫情,所以这几个地方疫情控制下,才可能做到。也就是说,它们疫情期间,其他地方应该赶紧第三针,而这几个地方疫情控制后,也赶紧第三针。
具体第三针是用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有争议。我当时提出是用国产的,因为当时香港数据出来,在第二针及其之前,国外的mRNA疫苗显著优于国产的灭活疫苗,而第三针却两者类似效果。今天新加坡的结果也是显示第二针国外疫苗优于国产疫苗。但今天新加坡的文章没有第三针的情况。
国家可以确切知道:香港数据是否造假。如果没有造假,那么就可以用国产疫苗,如果造假、或其他原因的不可靠,就不用国产的,而用进口的。
国产疫苗很少导致发烧,而mRNA疫苗导致发烧的情况很多,这是国产疫苗的优点。如果国产疫苗效果差,副作用的优点没有意义。如果国产和进口疫苗效果类似,副作用的优点就很有意义。
...
我认为现在不用检测抗原。现在上海好像有时检测抗原,挺奇怪的,它与检测核酸有重叠,但关系又不明确。对于部分人员检测抗体却有道理:可能给今后提供指导(抗体与抵抗力的关系、抗体与发病症状的关系)。
...
哲学和人道主义,肯定不是看一时的结果,而存在着对于长期和最终结果的考虑。...正是因为我不认为目前任何方案有科学或道德的绝对性,包括对于上海市民的利益来说。例如:在外地应该普遍接种第三针,但在疫情没有控制的上海立即第三针恐怕难以实施。先管控后接种在实际操作上更有可能性。如果不第三针马上放开,看上去是有助于上海市民生活,但全国传播奥密克戎,我们国家、我国医疗系统、我国人民,准备好了吗?那样带来的人道主义问题,会更小、还是更大?
...
在面临复杂问题的今天,没有人掌握一种绝对的最优解,各种意见有道理,但不掌握绝对最佳的答案,更不宜以自己自动放在道德高地,认为其他人只要不是百分之百认同自己的意见就都是非人道的。
【五】答梁建章博士 #变异 #进化论 #突变
我从来没有说过“病毒会随机变异”。如果从没有学过统计的病人角度,可能觉得随机,但从科学角度,并非随机。病毒的变异是因为核酸序列改变。病毒(或任何DNA、RNA)序列在自然界的改变是因为核酸本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核酸所处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核酸序列的不同部分,并非有同等的变异可能,而是经常有热点和冷点。所以,不能说变异是随机的。只是我们一般不掌握其规律,特别是还在流行期间,没有完结之前,我们没有人能够说出其规律,只能含含糊糊,连“随机”都不能说。
梁博士说:“传播性可能变强(不太可能变弱)”。这是没有科学基础的断言。有些病毒有时传播性增加,有时减弱。2003年的SARS,可不是哪一个人控制的,而是自己消失的,不能是它因为传播性强而消失的?
梁博士为支持以上观点,说“从进化选择的角度来看,未来病毒如果要取代omicron,其传播力必定要比omicron更强”。这是对进化的误解。下一个变异的出现,不是为了取代现在的毒株,各种突变产生多种突变株,都没有目的。各种突变株之间也没有线性关系。
突变都是自己传播,不是为了替代。在长时间尺度,有些消失了,有些存在下来。
但在短时间尺度,它们可以反过来:早先慢的,以后可以传播更广,早先快的,以后却不行了。这种关系是无法确定的,更不是人可以预计的。
不能断定下一个突变株的传播力就一定比目前的omicron更强。
SARS就没有出现传播力越来越强的突变株,如果出现了,我们现在还在SARS疫情。(这里也给部分读者说明:COVID-19不是SARS演变过来的,虽然它们在同一个家族,却没有直接演变的母子关系)。
梁博士的第二点是“如果在外国传播病毒后,突变出现毒性更强的毒株,传给中国,中国人因为没有经过免疫,但外国人已经免疫过一次,新病毒可能对中国人打击更大”。这里梁博士的免疫应该是只通过自然感染omicron而产生的免疫,不是指疫苗。梁博士和我都同意应该尽快接种第三针疫苗,特别是还没有接种的人。如果接种了,通过疫苗产生免疫,我认为比感染omicron而产生免疫更好。感染后可能储蓄病毒,弱病毒在十几亿中国人身上产生突变。很快威胁我们的人生安全。而如果在外国产生,那么还需要一段时间,正如奥密克戎本身流传显示的,它在国外,给我们一定的时间。
梁博士的第三点,普及老年人的接种,与我的观点一样。是否有时间不一样?梁博士的意思是疫区、疫情流行期间也接种疫苗?那恐怕没有操作性。疫情控制后再疫苗的可操作性大很多。当然,没有疫情的地区,应该立即广泛普及疫苗。
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共存 #清零 #上海 #武汉 #医疗资源 #老人
【0505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5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3月以来,经过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战,我们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控考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我们打赢了武汉保卫战,也一定能够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会议强调,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要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会议指出,坚持就是胜利。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会议强调,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调、隔离转运和社区管控等重点环节,确保感染者和风险人群及时排查出、管控住。要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强化区域协防、省内统筹,把防控的人力物资备足备齐,做好疫情应对准备。要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同步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好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要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外防输入要把人、物、环境同防要求贯彻到位,压实行业责任和单位责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加强信息发布,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责任意识、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承担防控责任和义务,落实个人、家庭等日常防护措施,推进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会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全面动员、全面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对在抗疫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要加以宣传报道,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做好抗疫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新华社)
【0505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5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3月以来,经过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战,我们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控考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我们打赢了武汉保卫战,也一定能够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会议强调,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要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会议指出,坚持就是胜利。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会议强调,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调、隔离转运和社区管控等重点环节,确保感染者和风险人群及时排查出、管控住。要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强化区域协防、省内统筹,把防控的人力物资备足备齐,做好疫情应对准备。要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同步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好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要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外防输入要把人、物、环境同防要求贯彻到位,压实行业责任和单位责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加强信息发布,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责任意识、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承担防控责任和义务,落实个人、家庭等日常防护措施,推进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会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全面动员、全面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对在抗疫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要加以宣传报道,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做好抗疫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新华社)
#科研 #共存 #清零 #疫苗 #加强针 #老人 #ICU #医疗资源
【Nature:取消清零政策或引发奥密克戎感染潮造成约155万人死亡】
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旨在切断传播链并快速扑灭疫情,自2021年8月以来一直被用来应对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如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不过,中国当前正在评估动态清零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潜在的缓解措施。
2022年5月10日,Nature Medicine (影响因子53.44)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题为《Model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in China》的一项建模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如果中国取消当前的动态清零政策,可能会引发大量奥密克戎感染,造成约155万人死亡,对重症监护(ICU)的需求量也将升至现有床位15.6倍。
截至2022年4月18日,中国91.4%的3岁以上人口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53.7%的3岁以上人口打完了加强针。然而,这一免疫水平可能不足以防止疫情暴发。2022年3月1日至4月22日,中国近乎所有省份共报告逾50万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其中93%来自上海。为了探索从大流行遏制阶段过渡到常态阶段的可能性,同时将疾病负担控制在最小(疾病负担包括需住院和重症监护的患者人数以及死亡人数),余宏杰和同事开发了一个模拟新冠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并根据2022年上海奥密克戎疫情发展的初期阶段进行校正,从而对取消动态清零政策后的新冠疾病负担进行了预测。
作者假设的基线情境为人群接种了加强针,但不采取更严格的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NPI)如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出行限制,也不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情况。在这一基线情境下,2022年3月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及至2022年9月的6个月里,可能会造成510万人住院、270万人进入ICU、155万人死亡。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可能会因为这一疫苗覆盖缺口,占到全部死亡病例的74.7%。
论文作者还分析了三种缓解COVID-19疾病负担的策略:第一种是继续推广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和增加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的疫苗接种;第二种是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第三种是采取更严格的NPI。在这三种策略中,没有哪种能单独将死亡率降至流感季水平,或是防止对重症监护产生过度需求。但作者也发现,如果结合不同策略——包括加强老年人和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提高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以及非药物干预——就有望降低死亡率,防止医疗资源出现挤兑。(BioArtMED @微信)
【中国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率仅为61.47%】
截至5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亿4970.2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亿8604.9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5104.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22%、88.74%。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5672.3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3175.8万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到2亿2768.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562.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23%和81.67%,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已完成1亿6232.4万人。
经过计算,这意味着加强免疫接种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3.6%,60岁以上老人加强免疫接种仅占该群体的61.47%。对比3月31日数据,新增加强免疫接种人数为617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为1868万人,相当于该年龄群体人数的7%。
相较此前施行“清零”政策的国家,新加坡完整接种比例达到了92%,加强针接种比例达到了75%,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5%;澳大利亚16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新西兰12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60岁以上人群中只有2%没有接种疫苗。
【Nature:取消清零政策或引发奥密克戎感染潮造成约155万人死亡】
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旨在切断传播链并快速扑灭疫情,自2021年8月以来一直被用来应对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如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不过,中国当前正在评估动态清零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潜在的缓解措施。
2022年5月10日,Nature Medicine (影响因子53.44)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题为《Model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in China》的一项建模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如果中国取消当前的动态清零政策,可能会引发大量奥密克戎感染,造成约155万人死亡,对重症监护(ICU)的需求量也将升至现有床位15.6倍。
截至2022年4月18日,中国91.4%的3岁以上人口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53.7%的3岁以上人口打完了加强针。然而,这一免疫水平可能不足以防止疫情暴发。2022年3月1日至4月22日,中国近乎所有省份共报告逾50万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其中93%来自上海。为了探索从大流行遏制阶段过渡到常态阶段的可能性,同时将疾病负担控制在最小(疾病负担包括需住院和重症监护的患者人数以及死亡人数),余宏杰和同事开发了一个模拟新冠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并根据2022年上海奥密克戎疫情发展的初期阶段进行校正,从而对取消动态清零政策后的新冠疾病负担进行了预测。
作者假设的基线情境为人群接种了加强针,但不采取更严格的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NPI)如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出行限制,也不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情况。在这一基线情境下,2022年3月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及至2022年9月的6个月里,可能会造成510万人住院、270万人进入ICU、155万人死亡。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可能会因为这一疫苗覆盖缺口,占到全部死亡病例的74.7%。
论文作者还分析了三种缓解COVID-19疾病负担的策略:第一种是继续推广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和增加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的疫苗接种;第二种是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第三种是采取更严格的NPI。在这三种策略中,没有哪种能单独将死亡率降至流感季水平,或是防止对重症监护产生过度需求。但作者也发现,如果结合不同策略——包括加强老年人和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提高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以及非药物干预——就有望降低死亡率,防止医疗资源出现挤兑。(BioArtMED @微信)
【中国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率仅为61.47%】
截至5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亿4970.2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亿8604.9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5104.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22%、88.74%。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5672.3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3175.8万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到2亿2768.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562.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23%和81.67%,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已完成1亿6232.4万人。
经过计算,这意味着加强免疫接种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3.6%,60岁以上老人加强免疫接种仅占该群体的61.47%。对比3月31日数据,新增加强免疫接种人数为617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为1868万人,相当于该年龄群体人数的7%。
相较此前施行“清零”政策的国家,新加坡完整接种比例达到了92%,加强针接种比例达到了75%,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5%;澳大利亚16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新西兰12岁以上的人有95%完整接种,60岁以上人群中只有2%没有接种疫苗。
乌鸦观察
#观点 #Opinion #饶毅 #清零 #共存 #上海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原标题:新冠与科学(及道德):答杜骏飞教授、梁建章博士 【三】经验教训 #群体免疫 #免疫逃逸 疫情早期有人推崇的“群体免疫”,指人群有足够的人因为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后,其他可以有人不需要接种疫苗也可以获得间接的保护,因为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些估计是60%到90%不等。 事实给这种观点的简单版本以响亮的耳光。 因为所谓群体免疫,不仅首先要让一批人牺牲,而且假定病毒的免疫原性不改变。…
#观点 #Opinion #时间线 #Delta #Omicron #清零 #共存 #疫苗 #疫苗接种 #超额死亡 #全因死亡率 #经济 #进出口 #逆差 #顺差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摘要)】
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实质性放弃坚守三年的“动态清零”,其他一些城市还在苦苦勉力支撑,后续跟随脚步似已成定局。政策何以至此急转?有必要勒石记功,以正视听,真实世界记忆不容情绪化的篡改。
一、疫情发展脉络
Alpha、Delta时代——严格入境,隔岸观火
...
奥密克戎大潮——天津漂亮开局,苏州深圳快速迭代升级防护,沪上大意失荆州,亡羊补牢损失惨重
...
2月份香港破防,偷渡、货运司机等给深圳带来极大压力,持续性输入防不胜防。理论上相较上海有更大的输入压力。为此,深圳3月份创造性(或者被迫)开始常态化核酸加上局部封控,很快控制疫情并恢复正常上下班。最终不过数百例感染者。
...
上海3月初破防。托大求精准,未及时请求苏浙等兄弟省份协助,核酸能力有限,3月份持续外溢二十多省近百地市...
...
但真正使得众多三四线城市受到冲击还是在627第九版放松入境7+3后...原因很简单:7+3很可能无法防住外来输入性感染,漏掉少数个案很可能就会在某些薄弱地区形成燎原之势。况且关于7和3之间的衔接,各地自主权利很高...后续上海发布在解除入境隔离后发现阳性的也不胜枚举(注:上海61天一共检出输入阳性人员867人,其中5.4%的入境阳性人员,潜伏期超过7天)
...
8月初新疆、西藏、海南等旅游胜地相继有疫情出现,一度猜测是境外输入,但少有实锤。但8月中旬上报疫情地市数量就已经超越3月上海外溢巅峰时期数,7+3外防输入失败功不可没。...海南一个月左右顺利清零,新疆、西藏幅员辽阔,清零难度加大,导致近几个月份实际上在持续性输出病例,再加上潜在持续境外输入,从西向东,陆续破防。
外防输入形同虚设,内防反弹就需付出加倍代价,最终又影响更多居民,导致“清零”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结果,双十一迎来了“二十条”加码5+3对外放松。自此,国内严防似已无意义,结局已经注定。曲突徙薪无恩泽,二十条抱薪救火恐事与愿违。
二、第九版、二十条何以出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败笔在于定好7+3并未考虑,
1)其他开放地区是在相继被动硬着陆,付出巨大代价后的开放。例如台湾5-10月新冠死亡1.35万人,超额死亡2.2万人,总人口千分之一。内地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2)未做好政策调整造成规模反弹的托底准备。未准备儿童开放疫苗第三针、老人第三针乃至第四针、奥密克戎新疫苗批准等等。无疫情硬着陆,破防兜底的底线思维。
3)在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又在清零系统已经岌岌可危之时,南辕北辙、火上浇油进一步制定二十条,短期内极大加速了清零不可挽回的局面。在二十条出台短短三周,又不得不继续快速转弯滑向共存模式。想兼顾经济,实际上两头不靠。
(注:仅以麻省和坡县两个发达地区为例:顶刊 JAMA,美国麻省 Delta、Omicron 两波疫情的超额死亡数据,后者在更短时间内,造成了更高的超额死亡;前三季度,新加坡超额死亡较之往年正常值多了大概20%,还是在外籍劳工承担了部分疫情损伤的情况下)
三、防疫贡献被严重低估,经济主管部门应为经济低迷担主责
防疫成功对于人群健康及预期寿命带来价值不用多言,参考欧美日台韩发达地区数字,这三年内地数百万生命被挽救,数亿人免于新冠及相应并发症后遗症。...
经济方面的贡献也显而易见,在大流行期间,中国稳定的供应链地位进一步强化,向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和防疫物资,帮助海外稳定了经济,让欧美印出来的钱可以换成必须物资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了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美国依然在对中国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关税战、最大规模的企业及科技制裁,在此情况下疫情以来中国出口规模、顺差迭创历史记录。即便上海疫情严重时的5月份开始都处于历史最高位水平。(注:6月、7月顺差创历史新高,1-10月顺差扩大46.7%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越南等出现逆差)
...中国疫情期间还出台两条红线、三条红线挤兑GDP占比第一大的房地产业,直接每年打掉数万亿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数万亿新开工、数万亿房地产销售、再加上数万亿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需求,民营房地产企业几乎全行业债务违约,现在又不得不救。运转数十年的信用派生机制一朝拍死,又无后手托底,首鼠两端。
...中国在大国里执行了全球最为严格的双碳、新能源政策,主动打压骨干基础能源煤炭及火电,2021年煤炭价格飙升,一度要拉闸限电。
...中国在去年就开始整治互联网各路巨头,开出不少巨额罚单,不可避免打击了行业活力;甚至A4纸灭掉教培,失业再多也在所不惜。
...
经济低迷的骂名不应该防疫来背,不如好好追究这几年狂妄、肆意妄为的相关主管经济官僚,是如何拍脑门通过A4纸灭掉/扭曲一个个行业的——土地房地产大循环、游戏版号、传统支柱能源煤炭、教培…
四、利益分配并未体现防疫人员贡献价值,请大家爱护医护
经济的优势、供应链的稳定,很大程度背后是无数疾控、医护、一线基层人员日夜辛劳,冒着风险辛苦守卫着大家的健康换来的。但这些人并未得到充分的奖励,不少因为正常业务耽搁还有降薪现象。
目前转向不得不放开,在一线承担最大压力的依然将是医生、护士、医院,政府不能轻飘飘说一句“个人是健康第一负责人”,就对近在眼前潜在的医疗挤兑视而不见。
...
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他们的辛劳,还没得到充分回报。放开之后,参考发达地区经验,恐怕有更艰难的一段路要走。大家做好准备,也请充分支持一线的医护,大疫面前医护和基层真的是拼着情怀工作。(伊洛 @微信)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摘要)】
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实质性放弃坚守三年的“动态清零”,其他一些城市还在苦苦勉力支撑,后续跟随脚步似已成定局。政策何以至此急转?有必要勒石记功,以正视听,真实世界记忆不容情绪化的篡改。
一、疫情发展脉络
Alpha、Delta时代——严格入境,隔岸观火
...
奥密克戎大潮——天津漂亮开局,苏州深圳快速迭代升级防护,沪上大意失荆州,亡羊补牢损失惨重
...
2月份香港破防,偷渡、货运司机等给深圳带来极大压力,持续性输入防不胜防。理论上相较上海有更大的输入压力。为此,深圳3月份创造性(或者被迫)开始常态化核酸加上局部封控,很快控制疫情并恢复正常上下班。最终不过数百例感染者。
...
上海3月初破防。托大求精准,未及时请求苏浙等兄弟省份协助,核酸能力有限,3月份持续外溢二十多省近百地市...
...
但真正使得众多三四线城市受到冲击还是在627第九版放松入境7+3后...原因很简单:7+3很可能无法防住外来输入性感染,漏掉少数个案很可能就会在某些薄弱地区形成燎原之势。况且关于7和3之间的衔接,各地自主权利很高...后续上海发布在解除入境隔离后发现阳性的也不胜枚举(注:上海61天一共检出输入阳性人员867人,其中5.4%的入境阳性人员,潜伏期超过7天)
...
8月初新疆、西藏、海南等旅游胜地相继有疫情出现,一度猜测是境外输入,但少有实锤。但8月中旬上报疫情地市数量就已经超越3月上海外溢巅峰时期数,7+3外防输入失败功不可没。...海南一个月左右顺利清零,新疆、西藏幅员辽阔,清零难度加大,导致近几个月份实际上在持续性输出病例,再加上潜在持续境外输入,从西向东,陆续破防。
外防输入形同虚设,内防反弹就需付出加倍代价,最终又影响更多居民,导致“清零”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结果,双十一迎来了“二十条”加码5+3对外放松。自此,国内严防似已无意义,结局已经注定。曲突徙薪无恩泽,二十条抱薪救火恐事与愿违。
二、第九版、二十条何以出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败笔在于定好7+3并未考虑,
1)其他开放地区是在相继被动硬着陆,付出巨大代价后的开放。例如台湾5-10月新冠死亡1.35万人,超额死亡2.2万人,总人口千分之一。内地是否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2)未做好政策调整造成规模反弹的托底准备。未准备儿童开放疫苗第三针、老人第三针乃至第四针、奥密克戎新疫苗批准等等。无疫情硬着陆,破防兜底的底线思维。
3)在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又在清零系统已经岌岌可危之时,南辕北辙、火上浇油进一步制定二十条,短期内极大加速了清零不可挽回的局面。在二十条出台短短三周,又不得不继续快速转弯滑向共存模式。想兼顾经济,实际上两头不靠。
(注:仅以麻省和坡县两个发达地区为例:顶刊 JAMA,美国麻省 Delta、Omicron 两波疫情的超额死亡数据,后者在更短时间内,造成了更高的超额死亡;前三季度,新加坡超额死亡较之往年正常值多了大概20%,还是在外籍劳工承担了部分疫情损伤的情况下)
三、防疫贡献被严重低估,经济主管部门应为经济低迷担主责
防疫成功对于人群健康及预期寿命带来价值不用多言,参考欧美日台韩发达地区数字,这三年内地数百万生命被挽救,数亿人免于新冠及相应并发症后遗症。...
经济方面的贡献也显而易见,在大流行期间,中国稳定的供应链地位进一步强化,向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和防疫物资,帮助海外稳定了经济,让欧美印出来的钱可以换成必须物资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了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美国依然在对中国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关税战、最大规模的企业及科技制裁,在此情况下疫情以来中国出口规模、顺差迭创历史记录。即便上海疫情严重时的5月份开始都处于历史最高位水平。(注:6月、7月顺差创历史新高,1-10月顺差扩大46.7%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越南等出现逆差)
...中国疫情期间还出台两条红线、三条红线挤兑GDP占比第一大的房地产业,直接每年打掉数万亿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数万亿新开工、数万亿房地产销售、再加上数万亿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需求,民营房地产企业几乎全行业债务违约,现在又不得不救。运转数十年的信用派生机制一朝拍死,又无后手托底,首鼠两端。
...中国在大国里执行了全球最为严格的双碳、新能源政策,主动打压骨干基础能源煤炭及火电,2021年煤炭价格飙升,一度要拉闸限电。
...中国在去年就开始整治互联网各路巨头,开出不少巨额罚单,不可避免打击了行业活力;甚至A4纸灭掉教培,失业再多也在所不惜。
...
经济低迷的骂名不应该防疫来背,不如好好追究这几年狂妄、肆意妄为的相关主管经济官僚,是如何拍脑门通过A4纸灭掉/扭曲一个个行业的——土地房地产大循环、游戏版号、传统支柱能源煤炭、教培…
四、利益分配并未体现防疫人员贡献价值,请大家爱护医护
经济的优势、供应链的稳定,很大程度背后是无数疾控、医护、一线基层人员日夜辛劳,冒着风险辛苦守卫着大家的健康换来的。但这些人并未得到充分的奖励,不少因为正常业务耽搁还有降薪现象。
目前转向不得不放开,在一线承担最大压力的依然将是医生、护士、医院,政府不能轻飘飘说一句“个人是健康第一负责人”,就对近在眼前潜在的医疗挤兑视而不见。
...
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他们的辛劳,还没得到充分回报。放开之后,参考发达地区经验,恐怕有更艰难的一段路要走。大家做好准备,也请充分支持一线的医护,大疫面前医护和基层真的是拼着情怀工作。(伊洛 @微信)
乌鸦观察
#观点 #Opinion #时间线 #Delta #Omicron #清零 #共存 #疫苗 #疫苗接种 #超额死亡 #全因死亡率 #经济 #进出口 #逆差 #顺差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摘要)】 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实质性放弃坚守三年的“动态清零”,其他一些城市还在苦苦勉力支撑,后续跟随脚步似已成定局。政策何以至此急转?有必要勒石记功,以正视听,真实世界记忆不容情绪化的篡改。 一、疫情发展脉络 Alpha、Delta时代——严格入境,隔岸观火 ... 奥密克戎大潮——天津漂…
#观点 #Opinion #睡前消息 #清零 #共存 #疫苗 #疫苗接种 #医疗资源
【睡前消息520期文稿:回顾3年来的疫情政策(摘要)】
...
疫情持续到第二年的时候,社交媒体上的争论已经开始两极化,仿佛只有“清零”和“躺平”两种选项。现在疫情延续到第三年,我发现,不只是网络言论两极化,地方政府的选项也开始两极化,真的会从不惜代价的“清零”一步过渡到毫无控制的“躺平”。
我的确一直说无条件的严管清零不可持续,但既然不可持续,就应该早点为全面感染做准备,用一个平缓的过渡来最大限度减少冲击。比如说,提前几个月,就应该逐步建设针对呼吸道疾病的简易ICU,一方面要立法强制所有人打疫苗,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补贴的疫苗保险制度,提供远远超过工伤补贴的补偿,让所有产生副作用的人群没有后顾之忧。
(注:全国60岁疫苗覆盖率90.65%,全程接种率86.38%,80岁以上全程接种65.7%,加强针40%;上海60岁疫苗覆盖率70.91%,全程接种率67.70%,加强针46.19%;广州80岁以上覆盖率为52.7%)
甚至中国可以考虑分省区有控制的放开,每次放松几千万人的防疫要求,同时在全国集中医疗资源,解决这几千万人的冲击,然后再转移医疗资源,去放开下一个地区。疫情持续了3年,我们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些准备。
但是,因为一度“清零”成为基本原则,所以为放开做准备的事情提都不能提。很多地方用作隔离的方舱医院都从地平线修到地平线了,卫星地图上都藏不住,但谁也不敢说拿出一部分资源准备迎接全面感染。到最后,无论是建方舱隔离还是做核酸保持严密检测,地方政府都普遍没钱了,甚至人民群众的耐心也耗尽了,全社会在被动状态下选择了实际放开。
很多人说,3年时间太短,不足以训练足够的人力,所以做成这个样子很不错了。这里我要提醒各位一个基本数据,中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近百万,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成为医生。过去三年,如果我们愿意把这些受过基本医学训练的人力组织起来,针对老人和基本的呼吸道疾病做救急训练,早就拥有上百万额外的医疗力量来面对冲击了。我们不是没有机会,我们只是缺乏主动应对变化的精神。
从现在的现实来看,当初坚持“清零”,不允许反对意见发生的人,就是直接导致了现在事实“躺平”,导致社会在无准备的状态下迎接冲击的责任人。这一点甚至也体现在我们媒体行业。大家看看各个媒体的社论栏,看看自媒体的发言风格,那些一年前把“清零”说成信仰的社论作者,那些几个月前诅咒任何其他方案是外国阴谋的自媒体人,是不是最近急转向,开始为全面放开唱赞歌。对于这些言论来说,人命是一文不值的,流量和认同感才是唯一值得关心的事情。
当然媒体的问题还是小事,最严重的问题是政府决策信誉问题。包括新疆在内,很多省区最近都出现了防疫政策的全面转向。公开理由是清零工作初见成效,可以让群众自由活动了。但所有人都知道,病毒不会这么听话,各地的病毒也不会相互约好了一起退场。各地政策一起转变,只说明一点,就是地方政府耗尽了财政能力,也丧失了严控社会的能力。在压力下被动做出了选择。
从前面的反垄断话题看,中国社会社会还远远称不上完美,需要频繁做出变革,改造政府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但最近的防疫方案转向又说明,如果我们的政策往往是被形势推着走出来的。以后再出新政策,群众就不会相信这是引领时代的新思想,反而认为必然是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做的被动应付。
群众对政策的先进性产生怀疑,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必然会给中国社会进步制造巨大阻力。我们必须尽快做几件能修复信心的事情。让群众通过充分参与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睡前消息 @微信)
相关阅读📘
22-04-06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鉴:应该实施疫苗软强制接种了
22-04-15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22-12-03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
【睡前消息520期文稿:回顾3年来的疫情政策(摘要)】
...
疫情持续到第二年的时候,社交媒体上的争论已经开始两极化,仿佛只有“清零”和“躺平”两种选项。现在疫情延续到第三年,我发现,不只是网络言论两极化,地方政府的选项也开始两极化,真的会从不惜代价的“清零”一步过渡到毫无控制的“躺平”。
我的确一直说无条件的严管清零不可持续,但既然不可持续,就应该早点为全面感染做准备,用一个平缓的过渡来最大限度减少冲击。比如说,提前几个月,就应该逐步建设针对呼吸道疾病的简易ICU,一方面要立法强制所有人打疫苗,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补贴的疫苗保险制度,提供远远超过工伤补贴的补偿,让所有产生副作用的人群没有后顾之忧。
(注:全国60岁疫苗覆盖率90.65%,全程接种率86.38%,80岁以上全程接种65.7%,加强针40%;上海60岁疫苗覆盖率70.91%,全程接种率67.70%,加强针46.19%;广州80岁以上覆盖率为52.7%)
甚至中国可以考虑分省区有控制的放开,每次放松几千万人的防疫要求,同时在全国集中医疗资源,解决这几千万人的冲击,然后再转移医疗资源,去放开下一个地区。疫情持续了3年,我们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些准备。
但是,因为一度“清零”成为基本原则,所以为放开做准备的事情提都不能提。很多地方用作隔离的方舱医院都从地平线修到地平线了,卫星地图上都藏不住,但谁也不敢说拿出一部分资源准备迎接全面感染。到最后,无论是建方舱隔离还是做核酸保持严密检测,地方政府都普遍没钱了,甚至人民群众的耐心也耗尽了,全社会在被动状态下选择了实际放开。
很多人说,3年时间太短,不足以训练足够的人力,所以做成这个样子很不错了。这里我要提醒各位一个基本数据,中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近百万,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成为医生。过去三年,如果我们愿意把这些受过基本医学训练的人力组织起来,针对老人和基本的呼吸道疾病做救急训练,早就拥有上百万额外的医疗力量来面对冲击了。我们不是没有机会,我们只是缺乏主动应对变化的精神。
从现在的现实来看,当初坚持“清零”,不允许反对意见发生的人,就是直接导致了现在事实“躺平”,导致社会在无准备的状态下迎接冲击的责任人。这一点甚至也体现在我们媒体行业。大家看看各个媒体的社论栏,看看自媒体的发言风格,那些一年前把“清零”说成信仰的社论作者,那些几个月前诅咒任何其他方案是外国阴谋的自媒体人,是不是最近急转向,开始为全面放开唱赞歌。对于这些言论来说,人命是一文不值的,流量和认同感才是唯一值得关心的事情。
当然媒体的问题还是小事,最严重的问题是政府决策信誉问题。包括新疆在内,很多省区最近都出现了防疫政策的全面转向。公开理由是清零工作初见成效,可以让群众自由活动了。但所有人都知道,病毒不会这么听话,各地的病毒也不会相互约好了一起退场。各地政策一起转变,只说明一点,就是地方政府耗尽了财政能力,也丧失了严控社会的能力。在压力下被动做出了选择。
从前面的反垄断话题看,中国社会社会还远远称不上完美,需要频繁做出变革,改造政府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但最近的防疫方案转向又说明,如果我们的政策往往是被形势推着走出来的。以后再出新政策,群众就不会相信这是引领时代的新思想,反而认为必然是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做的被动应付。
群众对政策的先进性产生怀疑,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必然会给中国社会进步制造巨大阻力。我们必须尽快做几件能修复信心的事情。让群众通过充分参与理解改革的必要性。(睡前消息 @微信)
相关阅读📘
22-04-06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鉴:应该实施疫苗软强制接种了
22-04-15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22-12-03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