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5.5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乌鸦观察
#丹麦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长新冠”(long COVID)持续引关注。丹麦一项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发现,‌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6—12个月内都报告了至少一个持续性症状。该调查以问卷为主,样本涵括15.2万人,‌包括61002名在6、9或12个月前检出新冠阳性的受访者,和91878名新冠检测阴性的受访者。调查在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进行,早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给出临床病例…
#新冠 #后遗症 #大脑 #科研

【牛津大学研究:新冠轻症也会造成大脑损伤

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感染新冠后即使症状轻微,人的大脑和思维能力也会受损。牛津大学维康综合神经影像中心的发现表明,病毒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惊人的影响。

据彭博社报道,研究人员发现,患者感染冠病数月后出现了大脑损伤,影响到与嗅觉相关的区域,并且脑萎缩的程度相当于正常大脑老化十年。周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篇研究报告称,这些变化与认知能力的下降有关。

外界广泛认为,新冠病毒是一种攻击肺部的呼吸道病原体。但忽视了它在急性期可能引发诸多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意识错乱、脑卒中和神经肌障碍。其他症状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头痛、感觉障碍、抑郁,甚至是精神错乱。相关症状可能会持续长达数月。

为了研究患者大脑发生的变化,神经学家杜奥(Gwenaelle Douaud)和他的同事调阅了全球最大磁共振成像数据库 U.K. Biobank 的数据。他们取得了785名志愿者在疫情爆发前的脑部影像。

平均间隔38个月后,这些志愿者再次进行了脑部扫描,那时有401人新冠检测曾呈阳性。未感染过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与年龄、性别以及许多风险因素(血压、肥胖、吸烟、社会经济地位、糖尿病)相近的患者组进行比对。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年龄在51至81岁之间,大多是白人。

研究团队将感染者的大脑在头部的占比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进行比较,发现减小了约0.3%。大脑占比不管有无感染,都会随着时间减小,但感染新冠病毒后,大脑占比会进一步减小。与嗅觉相关的大脑部位的减小幅度也稍微大一些。

研究团队还调查了认知功能。从解决特定课题所需要的时间来看,感染者比未感染者花的时间长8~12%。研究团队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轻症也会影响大脑和认知功能。

不过,这种影响是会一直存在,还是会随着神经系统的修复部分逆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她说:“大脑是可塑的,可以自我修复。”(联合早报)(彭博社)(日本经济新闻)(Nature)
#新冠 #抗原 #检测 #抗原检测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近日,机制综合组制定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方案》规定了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同时,明确了3类人群进行抗原检测需满足的主要条件、检测试剂的获得渠道,制定了检测发现阳性后的处置管理流程,促进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相衔接。为便于各地规范开展检测,《方案》还包括2个附件,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基本要求及流程、新冠病毒抗原自测基本要求及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应当首选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可以进行抗原检测,并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患者的沟通指导。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抗原检测,应当认真阅读说明书、规范操作,一旦抗原检测阳性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需要时,进行核酸检测予以确认。(国家卫健委)

source: https://t.me/nCoV2019/16936
乌鸦观察
#香港 #仓鼠 #宠物 #感染 #新冠 #扑杀 #公共卫生 #交叉感染 #流调 #动保组织 【香港专家支持对新冠阳性宠物进行人道处理后,收到死亡恐吓邮件】 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 #袁国勇 今日撰文表示,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曾经储存仓鼠的大埔仓库检测到病毒;宠物店的动物和环境样本特别是仓鼠的样本也呈阳性;工作人员首先确诊,随即顾客确诊,都与仓鼠有关。在仓鼠群组确诊的人员并没有去过仓库,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荷兰或香港的人把病毒传给了仓库里的仓鼠,然后被感染的仓鼠在宠物店交叉感染扩大了病毒量,并传到人类身上。…
#香港 #仓鼠 #宠物 #感染 #新冠 #科研 #Delta #貂

【全球首次证实叙利亚仓鼠可自然感染新冠 还可传播给人类】

新冠病毒人畜共患式传播,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课题。除养殖水貂外,暂未有证据表明其他受感染动物可传染人类,并导致持续的人传人。3月11日,香港大学学者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一项研究发现,叙利亚仓鼠可自然感染德尔塔病毒,进而令人类感染。这是全球首次证实宠物叙利亚仓鼠能把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

这项研究由潘烈文教授领导的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完成,港大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裴伟正和副教授严慧玲共同参与研究。

本次研究证实,德尔塔新冠病毒变异株于2022年1月随进口的宠物叙利亚仓鼠引入香港,并引发多起人畜共患传播事件。香港一名宠物店员工于1月15日确诊感染德尔塔病毒,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被列为无感染源头的本地病例。

尽管当时并不能证明仓鼠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但为降低病毒传播风险,香港政府令全港34间售卖仓鼠的店铺停业,回收宠物店上千只仓鼠进行人道毁灭

研究人员在1月17日对该宠物店及仓库进行初步筛查时,抽取了仓鼠、兔、龙猫等636个动物样本及环境样本进行化验,只有叙利亚仓鼠PCR测试呈阳性。在随后抽取的详细样本检测中,同样发现近一半的仓鼠感染德尔塔病毒。

通过对这些感染新冠病毒的仓鼠进行病毒基因测序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仓鼠群的感染发生在2021年10月14日左右。这批受感染的仓鼠不止一次将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再由受感染者传播给他人,导致德尔塔病毒变异株在香港社区扩散。截至2022年2月3日,这一感染源引发了82人的感染群。

这是全球首次证实叙利亚仓鼠可自然感染新冠病毒,并造成人类感染。严慧玲提醒说,其他动物可能导致类似问题,需要对野生和训养动物进行系统的病毒监测。

潘烈文强调,这是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宠物叙利亚仓鼠可成为新冠病毒的另一个宿主。若新冠病毒长期在仓鼠间传播,或引发其他突变,例如传播力及引发疾病的能力有所改变,以及降低疫苗的保护作用。人类有可能被宠物叙利亚仓鼠传染新的变异新冠病毒,影响现行防疫的进程。(财新网)(南华早报)
乌鸦观察
#新冠 #抗原 #检测 #抗原检测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近日,机制综合组制定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方案》规定了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
#新冠 #抗原 #检测 #Omicron #清零 #共存 #核酸检测

【孙春兰:“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会议。

孙春兰指出,近期我国疫情多发频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较重地区要从严从紧开展防控工作,扩大核酸筛查范围,加快流调排查和转运隔离,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封控区和管控区管理措施,彻底阻断社区传播,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

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外防输入,重点是口岸,关键是闭环,人、物、环境同防,定点医院、隔离酒店、机场码头的工作人员以及跨境货车司机等环内人员不能与环外人员接触,坚决守住外防输入防线。

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要压实“四方”责任,加强日常健康监测,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防止出现聚集性疫情。

要针对奥密克戎传播特点,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群众可自行购买检测,有利于做到早发现,提高监测预警灵敏度。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督查问责,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华社)
乌鸦观察
#新冠 #抗原 #检测 #抗原检测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近日,机制综合组制定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方案》规定了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
#新冠 #抗原 #检测 #抗原检测 #假阴性 #假阳性

【国家卫健委: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新冠抗原检测】

3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在发布会上表示,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我们国家已经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它的敏感性在75%-98%,特异性是95%-99%之间。”李金明表示,因为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比较好,大部分地区人群的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李金明解释,如果拿敏感性在85%、特异性97%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的话,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假阳性,当然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是可靠的。

李金明表示,如果在一个流行率达到5%的人群去使用85%敏感性、97%的特异性的试剂盒,做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同时漏检不超过1%。

因此,李金明建议,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我们的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澎湃新闻)
乌鸦观察
#新冠 #抗原 #检测 #抗原检测 #假阴性 #假阳性 【国家卫健委: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新冠抗原检测】 3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在发布会上表示,‌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我们国家已经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它的敏感性在75%-98%,‌特异性是95%-99%之间。”李金明表示,‌因为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比较好,‌大部分地区人群的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李金明解释,‌如果拿敏感性在8…
#新冠 #抗原 #检测 #抗原检测 #Omicron #ICU #隔离 #集中隔离 #医疗资源 #中医药 #针灸 #CT值 #分级治疗 #物传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修订要点】

一是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同时提高疑似病例诊断或排除效率,要求疑似病例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二是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根据各地反映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等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病例分类收治措施:

1.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2.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三是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诊疗方案,即: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Paxlovid)和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四是对中医治疗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结合各地临床救治经验,加强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增加了针灸治疗内容;结合儿童患者特点,增加儿童中医治疗相关内容。

五是调整解除隔离管理、出院标准以及解除隔离管理、出院后注意事项。国内有关研究显示,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在核酸Ct值≥35时,样本中未能分离出病毒,密切接触者未发现被感染的情况。据此,新版诊疗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中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国家卫健委)
乌鸦观察
#新冠 #抗原 #检测 #Omicron #清零 #共存 #核酸检测 【孙春兰:“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主持会议。 孙春兰…
#新冠 #Omicron #共存 #清零 #输入病例 #春节 #开学 #成本 #代价 #CT值 #老人 #疫苗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国新办就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要提高科学精准的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次的疫情确实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2021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现在已经连续11周,每周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万,目前仍然是处于高位流行的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今年1-2月,每天输入的感染者数日均是91例,远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数超过200例,单日最高能超过300例。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确实更大了,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经波及了一定的范围,可以说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更加大了。

三是今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的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动态清零”政策今年上半年会不会有所改变?
...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防控实践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
在分析经济影响或者防控成本的时候,应该区分哪些影响是疫情本身造成的,哪些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变化,哪些是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所引起的,我觉得不能一概将经济所受的影响归结于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
...
其次,在评价防控成本和效果的时候,应该从科学上看,一般应该说有四个评价维度。

一是防控成本和防控效果,也就是说花费了多少成本,减少了多少感染、多少重症、多少死亡。...
二是成本效率,即控制和扑灭疫情的速度。我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这说明成本效率比是高的。
三是成本效用,...在牺牲极少一部分人的正常活动和控制极少一部分区域流动的情况下,换取的是最广大地区和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四是成本效益,...如果仅按疫情发生地、按疫情发生时的成本来算成本效益,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应该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经济账、大的社会账、大的民生账。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是否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

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现在仍然还是要慎终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对于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不等于说我们就放任不管。我们在九版诊疗方案里面也要求,对于收治这些病例的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当中,也要配备一定的医务人员。
...
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的时候,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些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所以,像这样的患者,就可以出院,可以回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中国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接种过一针、两针或第三针疫苗?以及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
...
60-69岁,接种一剂次的比例是88.8%,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的比例是86.6%,完成加强免疫的比例是56.4%。70-79岁,这三个数字分别是86.1%、81.7%和48.4%。80岁以上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8.8%、50.7%和19.7%。
...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我们还要积极回应老年人所关心关切的问题,为什么老年人有这么多顾虑,有这么多关切?为什么积极性不高?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把原因搞清楚,对他们关心、关切的问题,应该予以回答。比如说,老年人关心的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副作用,有效性指标如何?对老年人的保护效果是多少?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基础疾病?有很多老年人都有基础疾病,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也有老年人认为,我外出活动很少,都在家里,有没有必要接种?我们把大家的关心、顾虑给消除了,大家接种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起来。
...
应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接种安全。接种单位应该安排熟悉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疾病诊治的医务人员做好医疗保障,在老年人接种前做好健康状况评估,接种后要做好现场观察,尤其是要做好应急抢救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年人有各种基础疾病,所以我们应急救治工作一定要做好,一旦有意外情况,能够及时科学地处理。
...
要继续做好便民措施,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可以利用流动接种车等设备,设立临时接种点,减少老年人往返的路程。因为老年人有的时候行走不便,所以我们可以上门服务,多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减少等候的时间...
...
刚才一位记者也问到这个问题,有些老年人觉得我们平时也不太出去,在老人院,不方便,就不去接种。但是别忘了,一旦感染了以后,接种和不接种疫苗,差别非常大,这次香港就是一个例证。

内详👉(国新办)
乌鸦观察
#新冠 #抗原 #检测 #抗原检测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近日,机制综合组制定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方案》规定了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
#医保 #新冠 #抗原 #检测 #抗原检测 #核酸检测 #方舱

【0322 区域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发布】

3月22日,国务院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要求所在的设区市,包括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应当在24小时内完成划定范围的区域核酸检测任务。需要时,可通过区域内协同支援予以保障;必要时,可申请全国支援。

主要修订了以下几方面:一是强调科学精准,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核酸检测。将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指南》中的“区域”包含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区域可能小到一个楼栋,也可能大到全市范围.

二是进一步明确完成时限要求。专门针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快、隐匿性强的特点,我们要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一律在24小时之内要完成。

三是在总结组织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在细化的指导上做了精确的指导,包括各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这里面要求成立9个专班,如何在采、送、检、报各个环节更加精准有效的匹配,以及核酸能力、采样人员如何配置,采样点如何设置,在这些方面都作出了更加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医政医管局)(健康中国)

【0322 焦雅辉:目前建成或在建方舱医院33家 分布在12个省的19个地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焦雅辉表示,为了指导各地更好的建设方舱医院,我们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名义印发了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这个规范从方舱医院的选址、三区两通道的设置、病区的设置和管理、医护人员按照床位的比例如何来进行配置,包括信息化手段、信息的传递、污水污物的处理,隔离管理的患者生活保障,以及整个方舱医院的安全保障等等方方面面,从各个细节上来讲,我们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指导。同时,综合组也要求各省现在要根据疫情的形势建设或者拿出建设的方案,保证每个省能够至少有2-3家方舱医院。即便现在没有建设,也要拿出建设方案,确保在需要启用方舱医院的时候,能够在两天之内建成并且投入使用。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全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有33家,分布在12个省的19个地市,其中建成的有20家,在建的有13家,床位总计3.5万张。这些方舱医院主要是集中在吉林、山东、云南、河北、福建、辽宁等地。(新华社)

【0321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

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及相应检测项目临时性纳入本省份基本医保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参保人在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相关费用按统筹地区现行规定支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检测试剂的费用,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

及时调整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新冠治疗用药。《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由医疗机构按照企业与有关部门沟通一致的价格采购,医保部门按规定做好支付。

支持疫情严重地区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必要时可按程序预付部分新冠救治资金。扎实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认真落实核酸和抗原检测项目价格政策。(国家医保局)
#新冠 #通风 #通风系统 #意大利

【研究发现改善通风可显著降低校内新冠感染风险】

意大利戴维·休姆基金会和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合作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改善教室通风可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室内每小时换气次数达到6次可使新冠病例数降低80%以上。

22日发布的这项研究显示,研究人员于2021年9月13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对马尔凯大区的10441间教室进行对比分析,其中316间教室配备了机械通风系统,而其他10125间则没有配备。

研究结果显示,配备机械通风系统的教室中出现新冠病例数明显更少,且通风越好的环境下新冠病例数越少。具体而言,与没有通风系统的教室相比,换气次数达到每小时2.4次的教室内病例数减少40%,每小时换气4次的教室内病例数减少约67%,每小时换气6次的教室内病例数减少近83%。

研究还显示,如果安装最高效的通风系统,意大利学生的新冠感染率可以从每十万人中250人感染降至每十万人中50人感染。

据当地媒体报道,意大利大多数学校缺乏机械通风系统,意大利防疫规定要求学校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

意大利新冠疫情在2月至3月初短暂缓解后,近日又出现反弹。意卫生部2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天该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过9.6万例。(新华社)
乌鸦观察
#丹麦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长新冠”(long COVID)持续引关注。丹麦一项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发现,‌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6—12个月内都报告了至少一个持续性症状。该调查以问卷为主,样本涵括15.2万人,‌包括61002名在6、9或12个月前检出新冠阳性的受访者,和91878名新冠检测阴性的受访者。调查在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进行,早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给出临床病例…
#韩国 #新冠 #Omicron #后遗症 #Longcovid

【韩国中央日报:韩国新冠后遗症青壮年比老年人更明显】

上班族全某(39岁,首尔松坡区)上月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时其症状并不严重,仅有咽喉痛、咳嗽、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吃了退烧药和止咳药后已有所好转。然而,在7天的隔离期解除后,全某的身体状况并未好转,持续咳嗽,身体不适和疲劳感都持续不断。全先生表示,他已经解除隔离两周多了,现在症状还在继续,这种症状接下来会持续多久,让人很担心。

据调查,像全某一样在感染新冠肺炎病后解除隔离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患有咳嗽、呼吸困难、疼痛、疲劳感等后遗症。

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4日透露,截至当天,韩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40.1406例,占全国人口的28%左右。特别是,由于奥密克戎流行,最近一个月内感染的确诊患者超过1000万人。专家表示,奥密克戎变异与德尔塔等相比症状相对较轻,但后遗症绝对不轻。

首尔Hana耳鼻喉科医院新冠康复门诊上月接诊289名疑似新冠肺炎后遗症患者。其中,40多岁的74人、30多岁的65人、50多岁的48人,中老年人占总数的65%。60多岁和20多岁的分别有42人和27人。医院方面表示“新冠肺炎后遗症与年龄段无关”。

医院方面对62名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持续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达52人,占全体患者的84%。出现头痛、咽喉痛、胸痛、肌肉痛、腹痛等各种疼痛的患者很多,呼吸困难、疲劳感和嗅觉、味觉障碍等患者也相当多。还有出现了睡眠障碍、头晕、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院方对疑似与新冠有关的患者进行了仔细检查,包括胸部X光检查、心电图检查、胸部CT扫描、肺功能检查、血液检查、免疫检查等。接受胸部CT扫描的患者有50人,其中10人(20%)发现了肺炎。

某医院院长李相德(音)表示“随着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顶点过去,新冠后遗症患者剧增,如果患上新冠一周以上仍持续咳嗽或出现发烧、疼痛等症状,应接受综合检查”。(韩国中央日报)

相关新闻🔗
22-02-21 数百万“长新冠”患者,成为欧美社会的新焦点
22-03-05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中美 #台湾 #美国 #佩洛西 #访台 #新冠

【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新冠检测呈阳 亚洲之行推迟】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新冠检测呈阳性,她目前没有任何症状。

彭博社报道,佩洛西的发言人德鲁·哈米尔通过社交网站发布消息称,现年82岁的佩洛西已完成加强针疫苗接种,本周早些时候的检测结果还是阴性。她将按照联邦卫生当局的指引进行隔离,亚洲访问行程将推迟。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佩洛西的办公室宣布,原定于4月7日举行的每周新闻发布会已被取消。

此前,据台湾和日本媒体报道,佩洛西将在访问日本后于星期天(4月10日)抵达台北。这将是自金里奇1997年访问台湾以来首位在职的美国众议院议长访台。另据路透社报道,佩洛西办公室和台湾政府并没证实佩洛西将访台。 (联合早报 12)(新华社)(澎湃新闻)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 #疫苗 #疫苗接种

【香港13名儿童患新冠后遗症 七人进ICU

香港医管局公布,3月初起录得13例确诊后康复的儿童,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MIS-C),病人年龄介乎三至11岁,当中七人更要入深切治疗部(ICU)。

据香港01报道,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介绍,出现MIS-C儿童全部没有长期病患,约是在康复二至五周出现病征包括持续发烧、嘴唇红及爆裂、皮肤出现红疹等,严重者更出现心脏衰竭,须用强心药物支持。

他呼吁即使儿童康复后,家长亦要留意其身体状况,未染疫儿童则要接种疫苗。

个案涉及八男五女,年龄在三至11岁之间,全部儿童过往健康状况良好,亦没有长期病患。另外,当中七名儿童没有接种疫苗,四名儿童于接种后14天内染疫,即疫苗保护未产生效果已感染。

关日华说,目前成年人不见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情况,集中在儿童主要是因为,小朋友免疫系统强,炎症发作也强。

他强调,目前全球通报1900宗MIS-C个案,英国及美国亦有死亡个案,而香港短时间内已有13宗个案,情况令人担心。

他又指儿童感染新冠后或出现很强的免疫系统反应,接种疫苗可预防情况。因此他呼吁家长带小朋友接种疫苗,亦须留意儿童康复后有没有出现发炎。(联合早报)(HK01)
乌鸦观察
#韩国 #新冠 #Omicron #后遗症 #Longcovid 【韩国中央日报:韩国新冠后遗症青壮年比老年人更明显】 上班族全某(39岁,首尔松坡区)上月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时其症状并不严重,仅有咽喉痛、咳嗽、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吃了退烧药和止咳药后已有所好转。然而,在7天的隔离期解除后,全某的身体状况并未好转,持续咳嗽,身体不适和疲劳感都持续不断。全先生表示,他已经解除隔离两周多了,‌现在症状还在继续,这种症状接下来会持续多久,让人很担心。 据调查,像全某一样…
#美国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美将制订计划应对“新冠长期后遗症”】

据路透社华盛顿5日报道,美国总统乔·拜登当天责成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制订全国行动计划,应对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可能带来的健康危机。

报道称,非营利性研究团体“解决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计划”近日分析指出,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大约影响了2.3%的美国总人口,造成约3860亿美元工资、储蓄和医疗支出损失。

报道指出,新冠肺炎后遗症涉及200多种症状,包括疼痛、疲劳、思维迟钝和呼吸困难,有时哪怕最低限度的活动量也会引发筋疲力尽的感觉,许多症状甚至持续数月之久。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哈维尔·贝塞拉将领导相关工作。

贝塞拉5日在记者会上说:“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们仍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覆盖美国所有年龄段和所有社会背景的人口。毫无疑问,我们将动用一切手段帮助这些民众。”

白宫表示,这一行动计划将扩大与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有关的研究工作、护理服务和残疾人服务。拜登在一份总统备忘录中指出,贝塞拉将在120天内公布一份国家研究行动计划。

报道称,根据最新举措,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将在明年投入2000万美元,调查医疗系统如何才能为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患者提供最好的帮助,同时指导基础护理工作,并在全美建立综合性诊疗机构。(参考消息)(路透社)

相关新闻🔗
22-02-21 数百万“长新冠”患者,成为欧美社会的新焦点
22-03-05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22-04-05 韩国中央日报:韩国新冠后遗症青壮年比老年人更明显
#上海 #吉林 #长春 #新加坡 #新冠 #统计口径 #重症 #老人 #老龄化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加强针 #统计

【逾13万人感染仅一重症,上海诊断统计标准再遭质疑】

上海本轮新冠疫情累计感染者突破13万人,其中仅有一名重症患者。这一数据引发两极反应,有网民批判上海封城带来的次生灾害远大于疫情本身,也有人质疑上海诊断标准未和全国统一,导致统计数据偏差、防疫松懈。

据新华社报道,吉林省吉林市在3月2日至4月3日间,累计报告感染者近25000人,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占97.5%。这意味着普通和重症患者占比为2.5%。吉林省会长春市同期新增感染者16312人,普通和重症患者占比为2.7%,重症率为0.27%。

新加坡卫生部网站则显示,过去28天来,需要输氧和在加护病房的重症患者占比0.32%。相比之下,上海本轮疫情重症率不仅远低于长春,更低于新加坡。

新加坡康盛医疗集团总裁、公共卫生专科医生黄长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重症率主要与感染者年龄、接种疫苗情况,以及是否有基础疾病有关。在官方没有披露更多细节前,难以判断为何上海的重症率低于其他地区。黄长彦补充,由于其他国家没有像中国一样展开全民检测,可能因感染者不上报而导致通报病例少于实际病例,这也导致比较基准不同。

4月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回答媒体提问。“我们看到在吉林有一所定点收治新冠病毒的医院,在收治的医院当中,有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当中,接种疫苗比例尤其是全程的比例只有15%。”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重症患者确实出现了高龄、未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这样一个特点。

60岁以上患者确诊比例,上海低于长春。据中国央视上周报道,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新冠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为20%左右。而上海官方数据显示,确诊病例中60岁及以上占16%,同样低于长春。(联合早报)

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上海高于长春,也高于新加坡。七普数据显示,吉林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23.06%,其中长春60岁及以上人口占20.85 %,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占23.4%。2021年,新加坡总人口545万人,60岁以上老人88.54万人,比例为16.2%。

上海加强针接种比例,低于全国水平,更低于新加坡。截至2月15日,上海全程接种比例达95.1%,加强针接种比例为45%;同样遭到疫情突袭的深圳,截至1月6日,加强针接种比例为62.01%;截至3月31日,全国全程接种比例达90.63%,加强针接种比例为55.9%;截至3月23日,新加坡全程接种比例达92%,加强针接种比例高达71%。

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比例低于新加坡。对于高危人群的老年人接种比例,上海未披露数据,全国范围,截至3月31日,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370.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57.2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363.7万人,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也就是说全程接种比例为80.51%,加强针接种比例为54.4%,均低于全年龄接种比例。新加坡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4%,高于全年龄接种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科兴疫苗而言,接种三针在新加坡视为全程接种。

新加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加强针接种比例,比如从今年2月14日起,18岁及以上的新加坡民众在完成新冠疫苗完全接种后的270天内,必须接种加强针,否则将无法进出商场、餐馆等实施疫苗接种差异化管理的场所;从去年12月8日起,适合接种却坚持不接种疫苗的民众,若感染新冠须自付医药费,这包括在医院和冠病治疗设施接受治疗的患者;据新加坡人力部介绍,从1月15日起,对于未接种疫苗且无法居家办公的员工,要么转岗成可以居家办公的,要么休无薪假使其免受病毒威胁,如果均无法适用,那么可以解雇该员工,不被视为不当解雇。
乌鸦观察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 #疫苗 #疫苗接种 【香港13名儿童患新冠后遗症 七人进ICU】 香港医管局公布,‌3月初起录得13例确诊后康复的儿童,‌出现多系统发炎综合症(MIS-C),‌病人年龄介乎三至11岁,‌当中七人更要入深切治疗部(ICU)。 据香港01报道,‌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介绍,‌出现MIS-C儿童全部没有长期病患,‌约是在康复二至五周出现病征包括持续发烧、嘴唇红及爆裂、皮肤出现红疹等,‌严重者更出现心脏衰竭,‌须用强心药物支持。…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疫苗 #疫苗接种

【0409 香港专家吁勿把新冠当感冒 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提醒市民勿将新冠视为感冒,并称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刘宇隆今天(4月9日)在商业电台节目中,提醒市民千万不应将新冠视为感冒,并说染疫市民可能在未来几年才陆续浮现长期后遗症,包括儿童大脑发育受影响、部分身体器官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

刘宇隆指出,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率仍在约61%,仍有14万名3至11岁儿童未接种,因此呼吁部分不相信疫苗的家长要看事实,校方亦要积极鼓励家长让学童接种,才有望将这个年龄群组的接种率推高至九成。

他说,检视1100多名染疫儿童的个案后发现,一成半患者都曾出现抽筋症状,虽然大部分由发烧引起,但比例远高流感或副流感。

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在同台节目也担心,学校本月中逐步恢复面授课后,会令香港疫情反弹,特别在学童群组之间引起交叉感染。他认为,学童接种率要达九成,才可以筑起免疫屏障,呼吁家长尽快安排子女接种。 (联合早报)
乌鸦观察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进化论 #免疫逃逸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UCL 的 Christina Pagel 教授(她是该校临床行动研究单位的主任)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呼吁社会放下对新冠的三大常见迷思。她指出,无处不在的关于大流行病已经结束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政府)现在至少相信 Omicron 时代的三大迷思的一个。我们需要超越这些迷思,首先要预测未来,其次要做一些准备。 迷思一:新冠已经降级为地方病(…
#新冠 #病毒 #变异 #进化论 #群体免疫 #死亡率 #疫苗 #流感 #季节性 #饶毅

【饶议科学:病毒的突变与流行】
原标题:争论新冠:不宜不顾事实、不能违反常识

【四】病毒的突变

病毒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但核酸本身会变异,有多种原因,化学、物理、生物原因。变异的多少、具体变异的位点,人们无法预计。

病毒变异本身没有方向性,但受选择。如果变异后感染性增强,容易扩散。

病毒变异,不是为了让人生病,而是为了病毒自己的生存。

病毒变异,与感染人的症状没有相关性。不会因为流行越久,而感染性越强、或者越弱,也不会因为流行越久,人的症状越强、或越弱。

病毒的感染性、抗原性、致病性、人的症状等,没有相关性,流行过程中不同方面也没有相关性。

病毒变异也没有一定的规律。从人看来,也可以一段时间变得温和,但下一段时间变得恶劣。但病毒不是为人表演,而是它自己变自己的。人只是载体。

【五】病毒流行

一种新的病毒流行,没有人可以预计。

什么“病毒流行越广、症状越轻”是瞎说的,极具片面性,没人知道。

科技工作者只能观察、记录,事后总结,不能事先准确预计病毒的流行情况。

有人自作聪明,认为达尔文的选择学说可以起作用。那是在杀死病人的情况下,而死亡率并不高到骇人的程度,不可能通过病人去世而阻止恶性病毒株传播。新冠病毒死亡率从来只有百分之几或百分之零点几,所以人的症状强而降低传播的可能性没有出现过。

疫情早期有人号称“群体免疫”,也是没有考虑病毒变异,算出来需要免疫或自然感染的数字,早已成为昨日黄花,没有起到作用。

【六】疫苗

有些病原菌,特别是细菌,人类制造了很好的疫苗,用一次以后终生免疫。

病毒的疫苗,也有好的,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但有些细菌、和很多病毒,人类长期做不出好的疫苗。例如,结核菌,人类试图做疫苗的时间费了上百年,迄今还不能说有很好的疫苗。又如疟疾,也是人类长期希望有疫苗。而这些病原菌都比病毒大很多,可以攻击的点,理论上很多,但人类却长期被困扰。

在一次终生的好疫苗和做不出之间,还有其他的疫苗。没有人可以预计

只有努力做,做多种,试验之后才知道疫苗可以起多大作用,管多长时间。

一种疫苗,能够预防一种病毒,还是也可以预防它的变异株?没有人能够准确预计。很多科技工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制造包治多种变异株、甚至包治多种病毒的疫苗,理想很好、一般比较不容易实现。

【七】与流感比较

通常我们说的流感,也是病毒导致,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的流行,每一次致病性不同,有重有轻。每一次的疫苗,对于下一次没有保护性,需要重新制造疫苗。

流感有季节性。新冠病毒迄今没有显示季节性。

流感可以制造年度疫苗,在季节早期,通过观察可能首先发生新流感变异株的地方,发现新的突变株,制造疫苗。

新冠病毒没有季节性,也没有特定区域性,所以,如果要针对每一种新突变制造疫苗,不可能在刚刚发生突变的时间和地点,而需要传播了一阵之后。以后,能否全世界监测、及时制造新的疫苗,不清楚。

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乌鸦观察
#香港 #新冠 #未成年 #后遗症 #疫苗 #疫苗接种 【0409 香港专家吁勿把新冠当感冒 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提醒市民勿将新冠视为感冒,‌并称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刘宇隆今天(4月9日)在商业电台节目中,‌提醒市民千万不应将新冠视为感冒,‌并说染疫市民可能在未来几年才陆续浮现长期后遗症,‌包括儿童大脑发育受影响、部分身体器官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 刘宇隆指出,‌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率仍在约61%,‌仍有14万名3至11岁儿童未接种,‌因此呼吁部分不相信疫苗的…
#英国 #日本 #新冠 #后遗症 #住院 #Longcovid

【英研究:一年后完全康复的新冠住院患者不到30%

英国4月24日发表的研究显示,在新冠住院患者中,一整年后完全康复的人少于30%。研究警告,长期新冠(long COVID)恐成为一种常见病况。

这份发表于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的研究以逾2300人为研究对象,观察了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间,英国39家医院出院民众的健康情形。研究发现,五个月后通报完全康复的受访者仅26%,一年后仅略增至28.9%。

研究也发现,女性完全康复的可能性比男性低33%;肥胖染疫者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只有一半;被装上呼吸器的患者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少了58%。

研究人员还发现,许多在住院后报告损伤的人都患有持续性炎症。“这表明这些群体可能会对抗炎策略做出反应”,韦恩补充道。

据报道,最常见的长期冠病症状为疲倦、肌肉疼痛、睡眠不佳、行动力变慢和呼吸急促。带领这项研究的研究员卜莱特林指出,若欠缺有效治疗这些症状恐变成高度盛行的长期病况。

“鉴于在过去两年中,英国有超过 75 万人因新冠住院,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疾病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该研究的成员之一雷切尔·埃文斯 (Rachael Evans) 说。

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英格兰71%的人口在2020年4月27日至2022年2月11日期间感染了新冠,这一估计是基于对50多万人的抽样测试。然而,考虑到最近的 Omicron 感染潮的影响,这一数字可能是低估的,因为 Omicron 在2月之后才达到了最高流行率。(联合早报)(卫报)

【日本近1成新冠患者出院一年后仍有后遗症】

日本厚生劳动省研究班23日在京都市举行的日本呼吸器官学会公布调查结果称,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患者中有约10%在出院一年后仍可能留有后遗症。这是分析了约700名新冠中等症状以上的患者后得出的结果。后遗症最多的症状为肌肉力量下降,在分析对象中占7%左右。

担任研究班代表的学会理事长、高知大学教授横山彰仁(呼吸器官内科学)表示,随着时间推移,自诉有症状的患者比例下降,但同时也指出“一部分人留有后遗症,不感染(新冠)十分重要”。他呼吁贯彻防疫措施并接种疫苗。

研究班以2020年9月~2021年7月前后因新冠中等症状以上而住院的人为对象,调查了之后的状况。掌握情况的693人中,出院一年后仍到医疗机构就诊、确认到或为后遗症的症状的人占9.8%。

从主要症状来看,肌肉力量下降占7.4%,呼吸困难占4.4%,乏力占3.5%。嗅觉异常占1.6%,味觉异常占1.0%。还有出现多种症状的患者。

此外,拥有CT检查数据的人中,一年后肺部仍有阴影的人占5.1%。(共同社)
乌鸦观察
#印度 #新冠 #瞒报 #统计 #死亡 #科研 #全因死亡率 【Science:专家表示印度超300万人因新冠死亡】 印度管理研究所艾哈迈达巴德分校助理教授图姆贝(Chinmay Tumbe)说,‌他们利用三个不同的数据库做出预测,‌认为截至2021年中,‌印度已有300万人死于新冠。 他们利用了一家独立民意调查机构的数据,该机构通过电话对全国近 14 万人进行了调查,询问每个家庭中是否有人死于新冠。他们还分析了来自医院和类似设施的政府报告,并查看了官方登记的死亡人数。 参与研究的多伦多大学的普拉巴特·杰哈(Prabhat…
#印度 #新冠 #瞒报 #统计 #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 #全因死亡率 #次生灾害

【0418 世卫组织推断印度新冠死亡超四百万例,印度:不认可统计方法】

近日,印度和世卫组织(WHO)就印度新冠死亡病例的具体数字起了争执。印度官方数据显示,新冠疫情暴发后,印度新冠死亡病例数累计为52万例。但世卫组织分析和调查后指出,印度的实际死亡病例数应为400万,使得印度成为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

世卫组织表示,计划在本月公布修订后的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数据——估计有1500万人于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这是已知死亡病例数600 万例的两倍多。更新数据来源包括一些数据统计中出现的异常过量死亡数据,以及受新冠影响而在感染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治疗的死者。

其中,修订数据中的许多新冠死亡病例来自印度。科学家、数据分析师、医学期刊等有关方面都曾作出类似的预测:印度的新冠死亡病例的真实数据是印度官方数据的10倍以上。2 月,印度卫生部长批评了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该研究估计该国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是官方数字的 7 到 8 倍。3 月,政府质疑《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的方法,该研究估计印度的死亡人数为 400 万。

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16日报道,世卫组织公布新修订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数字的努力受到印度的阻碍。印度的反对已导致修订数据的公布被推迟数月。今年1月,世卫组织便希望公布有关数据,但遭到印度政府的强烈反对。印度政府认为,世卫组织方面的数据不可接受,而且其研究方法是不正确的。

印度并不是唯一少算死亡人数的国家。新数字也反映了其他人口众多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和埃及,也有少算的情况。其他大国中,俄罗斯卫生部报告说,到2021年底,有30万新冠死亡病例,这也是政府给世卫组织的数字。但相当独立于政府的俄罗斯国家统计机构发现有超过100万人的超额死亡,报道称这个数字与世卫组织草案中的数字接近,俄罗斯对这一数字表示反对,但没有努力阻止数据的发布。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非洲有十分之九的死亡病例,全球十分之六的死亡病例没有登记,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国家没有收集准确的死因。(澎湃新闻)(财新网)(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