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5.6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乌鸦观察
#雄安 #央企 【雄安新区首批三家央企正式选址落地】 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目前相关承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12月17日,雄安新区公开挂牌出让了两块启动区的土地,分别被中国中化集团和中国华能集团摘得,‌到12月21日,此次交易也正式在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公示完毕,加上中国星网集团,三家央企正式确定了在雄安新区的新地址。(央视新闻) 雄安官网透露,目前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已超100家。据了解,央企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在能源、电力、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产业…
#深圳 #上海 #武汉 #雄安 #央企 #重组 #搬迁 #中国电子集团

【中国电子集团今天正式迁驻深圳】

12月25日,中国电子(CEC)总部迁驻深圳大会在长城大厦进行,至此,深圳正式迎来第三家央企。

从大背景来看,中国电子总部从北京迁入深圳,符合国家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政策,同时,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央企总部们都在加速外迁。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一级央企有96家,大多数总部设在北京,今年以来已经有7家央企将总部搬离北京。

具体来看,中国电子来到深圳后,深圳央企总部将达到3家,另外2家为华侨城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广东省央企总部则增至5家,南方航空集团和南方电网2家总部位于广州。

长三角地区也消息频频。12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在上海举行迁驻大会,中国船舶集团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原中国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9月25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成立大会,以中国西电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等企业为基础组建而来。2016年2月,原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两大航运央企重组成立的中远海运集团,将总部搬至上海。除上述三家央企外,原宝钢集团和武汉钢铁集团联合重组而成的宝武钢铁集团、东方航空集团和中国商飞集团的总部也在上海。

同一时期的中部地区亦有动作,9月26日,三峡集团宣布将总部“回迁”至湖北武汉。三峡集团分别与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推动重大工程项目154个、金额3645亿元,助力湖北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中国稀土集团则总部位于赣州。

此外,肩负重任的雄安新区承接了3家央企总部。今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与雄安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并在雄安新区揭牌成立,该公司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5月,由中国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重组的中国中化控股正式成立,总部设在雄安;8月,中国华能在官网中表示将推进搬迁工作。(21世纪经济报道)(财新网)
#立陶宛 #德国 #中国 #搬迁

【0121 立陶宛和德国企业就对华关系向立政府施压,多家企业计划搬离

立陶宛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为了减少损失,正计划放弃在立陶宛的业务,打算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敦促立政府尽快恢复对华关系,否则企业将别无选择,只能关闭位于立陶宛的生产线。

立陶宛最大的泥炭基质、生物燃料和生物料生产商“Klasmann Deilmann”总经理卡明斯卡斯称,“我们曾计划在立陶宛开展生产,但现在我们计划改在拉脱维亚”‌,“中国市场大约占据我们在立陶宛企业15%的销售量,我们真的不想放弃这个市场。”

卡明斯卡斯说,他曾经希望立陶宛和中国的关系能够重新走上正轨,但他现在意识到“什么都不会改变”。

另一家在立陶宛拥有2600名员工的无纺布布厂负责人斯坦尼斯瓦斯·格鲁萨斯也制定了类似的计划。他表示,公司正在寻找机会将位于立陶宛的生产线迁往邻国,例如拉脱维亚或波兰。

这名负责人说,在27个欧盟国家中,立陶宛是唯一一个不再拥有全球市场的国家。尽管公司并不缺乏资金,但确实需要一个全球市场。

立陶宛科技集团 Brolis 创始人克里斯蒂乔纳斯·维兹巴拉斯同样透露,考虑到政治风险因素,公司正在计划放弃在立陶宛新建生产线的想法,“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在其他国家发展我们的生产。”

除立陶宛企业外,立陶宛还面临德国企业施加的压力。路透社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德国—波罗的海商会在近日致立陶宛外交部长及经济部长的信函中表示,立陶宛产品对中国的销售都已经停摆,部分企业可能不得不离开。该商会呼吁两位部长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恢复与中国的关系,“这些企业的基本商业模式正面临困难,一些业者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关闭立陶宛生产线。”

一位知情人士还透露,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上个月会见了商界领袖,听取了他们对当前局势的担忧。这名知情人士还说,商界人士向希莫尼特抱怨,整个行业受到的损失高达数亿欧元,如果与中国的纠纷继续影响全球生产,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本周与企业高管举行会谈时,被敦促“立即缓和紧张局势”。(环球时报)(卫星通讯社)(路透社)(立陶宛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