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4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乌鸦观察
#陕西 #商洛 #丹凤 #骡子 #马帮 #隔离 #舆情 #平台 #流量 满24小时 【陕西省网络举报中心公布3起群众举报受理情况】 近日,陕西省网络举报中心接到了多起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巨大的重复举报内容,现将研判处置情况予以通报。 1.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西安市干部任免信息。 1月2日以来,陕西省网络举报中心接到多起群众举报,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西安市调整干部、雁塔区疫情防控政策变化等信息,经核实为谣言信息。陕西省网络举报中心及时回复举报人,建议举报人在所在微信群进行耐心劝解,一切干部调整信…
#陕西 #西安 #侨联 #流量 #免职

【中国侨联一副处长被免职 其账号“清风明月楼”曾发涉西安谣言】

中国侨联6日通报称经研究,免去宋汶洮基层建设部组织处副处长职务。

此前,@陕西省网络举报中心 曾通报称,群众举报微信公众号“清风明月楼”发表的《西安百姓的悲哀:为什么有人不惜违法、冒死也要逃离西安?》一文,集纳网络传闻信息、传播严重不实谣言、漠视全民抗疫努力等。经核查,该账号系认证描述为“宋汶洮,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的个人主体账号。文章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传播“西安隔离费用至少5000元”“直接粗暴关停医疗体系”“普通社区居民没菜吃”等严重不实谣言信息,文中出现“没有人性的西安”等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言论。陕西省网络举报中心收到相关举报后认真进行了研判,认为该举报为有效举报。

3日下午,作者在该文评论区致歉并承认传谣,但拒绝马上删除,称“发表满24小时删除”。当晚,原链接已无法查看。(北京日报)(中国侨联)
#陕西 #西安 #作协 #卫生巾 #物资 #奇文共赏

【西安作协主席批“因无卫生巾哭诉”女子矫情引争议】

1月6日,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在一篇文章里批评“无卫生巾哭诉”女子矫情,此举引发争议。

1月4日,吴克敬发表文章《扎在长发上的橡胶手套》,讴歌抗疫人员的同时,批评了“哭诉无卫生巾”的女子。

吴克敬所指的是,一女子在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因月经提前来了,没有卫生巾急用,多次拨打12345热线、报警、求助隔离点等求助电话未果后,在情绪崩溃的状态下向工作人员哭着求助。

吴克敬在前述文章中对该女子批评称,“你自己有没有卫生巾,什么时候用卫生巾,自己一点都不清楚吗?而在紧要的时刻,还要苛责别人不能上门给你送!这就你的不对了……疫情当前,什么矫情,什么小姐做派,是没有用的,别人才不会惯着你,任由你大喊大叫!”

此文一出,有言论指责吴文敬不尊重女性。有网友表示,“一点同理心都没有,女生来大姨妈没有卫生巾用还指望她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心平气和?”还有网友称,“他是没有体会过月经之痛,固化女性。”

吴克敬表示,自己从未有过不尊重女性的想法,“我之前的作品一直都是尊重女性的,可以说我是崇拜女性。”对于网友的批评,他表示,“让大家批评吧,疫情当中,还是要理解每个人。”

公开资料显示,吴克敬,1954年生,陕西扶风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红星新闻)(澎湃新闻)

#观点 #Opinion
七十多年前,我军就早已知道尊重女性,善待女性,在当时很艰苦的条件下给女兵们更高一些的津贴,以解决她们每个月都要遇到的问题。
七十多年后,还有一小部分人觉得在隔离点要求提供卫生巾的女性是“矫情、”小姐做派“。(庄时利和 @微博)
#陕西 #西安 #人间百态 #次生灾害 #心绞痛

【西安网友称父亲心绞痛被多家医院拒诊,耽误8小时后离世】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月5日,西安网友“太阳花花花00000”发文称,其父亲1月2日中午突发心绞痛,向当地多家医院求助,下午2点到了高新国际医学中心,但被保安以中风险地区为由一直不接诊,后来高新国际医学中心让去联系521医院和第三人民医院,521医院回复只接收发热门诊,第三人民医院明确表示不接收,在随后的几个小时里又联系、找了很多医院,时间都在被浪费。

最后在心绞痛发作8小时之后,终于在晚上10点多进入高新国际医学中心进行手术。但医生称耽误太久,如果2个小时内使用溶栓的药物就可以救治,来太晚了,基本没有希望了。最终抢救无效,“太阳花花花00000”的父亲于1月3日凌晨离世。(九派新闻)
#陕西 #西安 #河南 #郑州 #孕妇 #警察 #次生灾害 #人间百态

【医院回应西安另一孕妇在民警护送陪同下被拒诊流产:前几天业务不熟,目前红黄绿码均可接诊】

近日,又一名西安孕妇@A有雨有晴天 发文称因医院拒诊流产。

丈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12月29日妻子孕期因腹痛想去医院求诊,处封控区有绿码,在民警护送陪同下,多家医院依然拒诊。多方求助无果后,最终在警方协调下6个小时被收治入院,此时妻子已大出血,被迫流产。“当天民警先送到最近的陕西省人民医院,提示封控区孕产妇去能康医院,但能康医院却回复说只接受封控区红码和黄码,绿码不能接诊。”

当事人在微博表示,”到医院已经晚了,孩子没了,第二天做的清宫手术“,”我难过的是没有早点发微博引起重视,特别理解那个8个月的妈妈,可是前几天是真的太难过了,晚上睡不好,白天吃不下东西,直到看到那个新闻,又觉得太难过了。“

对此,西安能康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人员回应,“目前封控区、管控区红黄绿码均可接诊,前几天可能业务不熟练,后面已经有改进。”记者致电西安卫健委及碑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均未得到回复。(中国新闻周刊 @微博

【西安碑林独居孕妇即将生产人民警察签字担保】

1月4日,凌晨3时36分,西安碑林红缨路派出所接报警求助,一名女子在家中身体不适,急需送医。出警民警王军平、王建峰经电话核实得知,该女子怀孕,突然感觉肚子疼,估计是要临产了。3点45分民警将女子送到了医院,紧急挂号、垫付医疗费、进行核酸检测、并以派出所的名义做担保,为她办理了住院手续……5点17分,该女子顺利生产,母女平安。(陕西阳光报社)

【郑州一医院2天接收200位封控管控区患者,其中10名产妇】

1月6日,大河报记者从郑州人民医院总部获悉,该医院近2日共接收约200位来自封控区或管控区的患者,其中包括约10位封控区产妇。

该院感染病科主任刘青介绍,近期接收了一位即将分娩的二胎产妇:“产妇刚被抬上担架的时候,胎头都露出来了,由于送医及时,产妇的生产过程很顺利,最终诞下一名7斤重的男婴。”(大河报)
#陕西 #西安 #孕妇 #透析 #慢性病 #化疗 #通行证 #绿色通道

【孙春兰:决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群众就医】

针对近日西安市多起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难突出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月6日上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深入了解情况,查找问题症结,研究完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作了检查。

她指出,发生这样的问题十分痛心、深感愧疚,暴露出防控工作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教训深刻。疫情防控本身是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护佑每一个生命。医疗机构的首要职责是提供医疗服务,因此防疫期间决不能以任何借口将患者一拒了之。

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进行分类救治,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论有没有核酸证明,在医护人员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都要第一时间收治;对透析患者、放化疗等肿瘤患者以及孕产妇、新生儿等急需就医的,要设置定点医院,保障连续的医疗服务;对慢性病人的用药问题,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药上门。

每个区都要安排定点医院负责接诊,由社区安排专门的车辆,给予通行证,开通绿色通道,点对点接送病人到医院。有关医疗机构也要设置必要的急诊抢救、手术和病房缓冲区,先救人,排除新冠后再转入普通病房。针对120电话打不通问题,已派督查人员深入了解情况,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工作力量,确保患者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新华社)

相关新闻🔗
20-11-07 国家卫健委:妇幼保健机构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延误治疗急诊急救患者
22-01-02 西安网友称父亲心绞痛被多家医院拒诊,耽误8小时后离世
22-01-04 西安碑林独居孕妇即将生产,人民警察签字担保
22-01-04 家属称孕妇医院门口等2小时后流产,陕西妇联:已关注 正了解调查
22-01-05 西安要求不得以防疫为由影响患者就诊:对孕产妇等开通绿色通道 | 西安有小区开始统计孕妇信息
22-01-06 西安市“孕妇流产”事件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22-01-06 西安卫健委主任向流产孕妇鞠躬道歉 | 西安各大医院急救通道24小时待命
22-01-06 医院回应西安另一孕妇在民警护送陪同下被拒诊流产:前几天业务不熟,目前红黄绿码均可接诊
22-01-06 西安39岁男子突发胸痛,连续被3家医院拒诊最终猝死
乌鸦观察
#陕西 #西安 #孕妇 #透析 #慢性病 #化疗 #通行证 #绿色通道 【孙春兰:决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群众就医】 针对近日西安市多起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难突出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月6日上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深入了解情况,‌查找问题症结,‌研究完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作了检查。 她指出,‌发生这样的问题十分痛心、深感愧疚,‌暴露出防控工作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教训深刻。疫情防控本身是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护佑每一个生命。医疗机构的首要职责是提…
#陕西 #西安 #120 #急救电话 #占线

【西安市120急救热线扩容至90个本地坐席 60个云端坐席受理】

针对群众反映,疫情期间120急救热线经常出现占线问题,西安市连夜对系统进行提升改造。一是紧急抽调50名医务人员,增援西安急救中心,将120调度坐席扩容至90个。二是西安急救中心与陕西电信联手抽调60名话务员,以云端的方式增援120受理。三是紧急抽调100个急救车组,确保急救运力满足群众需求。目前,120已实现90个本地坐席受理,60个云端坐席受理,受理能力充足,占线问题得以解决。

下一步,西安市将进一步加强120急救系统管理,优化急救就医流程,落实首诊负责制,强化话务员储备、培训和管理,最大限度满足市民急救需求,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央视新闻)

source: https://t.me/nCoV2019/13998
乌鸦观察
满洲里-江浙沪-西安-0105.png
满洲里-江浙沪-西安-01-07.png
1 MB
#陕西 #西安 #河南 #浙江 #金华 #疫情通报 #疫情地图

【0107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继续呈多点散发的特征】

1月5日,河南省本土确诊病例出现大幅增长,从4日新增4例激增至5日的64例,超过陕西省成为中国内地单日新增本土确诊最多的省份。

当日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继续呈多点散发的特征,波及省内6市:许昌市50例,郑州市5例,洛阳市4例,周口市3例,信阳市和商丘市各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其中郑州市8例,信阳市1例。

1月6日,河南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56例(郑州市26例,洛阳市1例,许昌市28例,信阳市1例;含20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

此外,1月5日,浙江金华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河南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基因序列高度一致。

1月6日,陕西省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7例(均在西安市),其中隔离管控发现45例、封控区筛查发现7例、重点人群筛查发现5例(均在雁塔区)。另外,西咸新区有大批密接发病,有32个之多都是1月4日发布的本土确诊病例60的密切接触者。
#陕西 #西安 #次生灾害 #高血压 #降压药

【顶端新闻:西安51岁男子脑干出血去世,家属称等40分钟才进抢救室

“我父亲2021年12月29日高血压在家晕倒,19:20被120带到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因为他是西安返乡人员,我们在门口等待了整整40分钟才进入抢救室,因脑干出血9毫升医院表示无法救治,最终父亲次日凌晨1点去世。”家住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东孙村张斌(化名)说。

12月23日,张斌的父亲张力(化名)因高血压病情加重,从西安新城区八府庄小区返乡,回到东孙村家中休息,并开始居家健康监测。张斌说,在此期间,降压药物即将用完时,家人曾向防控人员询问是否能送药,但对方坚持称疫情严重无法购买。

时至今日,张斌一家人仍不能接受张力离世的事实,而张力至今也未安葬。

内详👉(顶端新闻)(顶端新闻 @网易)(archive.today)
source: https://t.me/nCoV2019/14069
乌鸦观察
满洲里-江浙沪-西安-01-07.png
满洲里-江浙沪-西安-01-09-2.png
1 MB
#陕西 #西安 #河南 #郑州 #疫情通报 #疫情地图

【0109 河南关联疫情已波及3省9市,禹州全市中高风险】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9日12时,河南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58例,其中郑州市82例、洛阳市10例、安阳市16例、许昌市143例、商丘市2例、信阳市2例(均在固始县)、周口市3例。

河南关联疫情波及河南、上海和浙江3个省份的9个市。

其中,许昌以禹州某企业聚集性疫情为主,近期报告部分周边社区居民有感染的情况,存在社区感染风险。郑州已发现的病例中有一定数量的病例是通过主动就诊、社区筛查发现的,说明已经发生了局部的社区传播。

经基因测序分析比对,许昌禹州市疫情与郑州市同源,病毒基因测序为德尔塔株。目前病毒来源尚不明确,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央视新闻12)

除已确定的高风险区域外,河南许昌禹州其他区域全部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央视新闻)

西安系列疫情累计感染者2048例,继续趋稳,已经两天没有隐匿传播病例。截至1月7日24时,累计治愈180人,均转入西安秦皇医院接受健康监测、隔离康复。现有1779例确诊病例在市胸科医院、市第四医院航天院区、长安区医院隔离治疗,患者总体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其中重型19例。(华商报)
#地方债 #基建 #城市化 #棚户区改造

【2022年地方债“开闸”,一季度基建投资有望迎来万亿资金】

2022年新年第二周,地方政府专项债启动发行,发行时间较去年大幅提前了两个月,体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要求。

首先登场的是 #河南。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消息,1月13日(周四),河南省财政厅将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招标发行河南省2022年专项债券(一至九期),募资规模为381.47亿元,资金将投向城乡发展、社会事业和棚户区改造。

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7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公布了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其中多数地区表示将在1月发行专项债。

比如,#江西 计划在1月发行23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福建 计划本月发行150亿元专项债,#陕西 计划发行70亿元专项债。截至发稿,上述省份还未公布具体的招标时间。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地方建设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对于扩大有效投资具有重要作用。相较2021年,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时间大幅提前,2021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起始时间为3月份。

财政部去年12月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和国务院同意,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