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4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美国 #美军 #极端主义 #入伍 #审查 #国会山 #抗议

【美国防部:今年约100名美军参与“被禁止的极端主义活动”】

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12月20日在军方人员新指引中揭示,在过去一年,约有100名美军参与了某种形式的“被禁止极端主义活动”,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五角大楼称,鉴于最近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的激增,尤其是退伍军人中的暴力极端主义,这一数字可能会增加。

新政策详细列出了被禁止的活动,范围从倡导恐怖主义或支持推翻政府到代表极端主义团体筹款或集会,或在社交媒体上点赞或转发极端主义观点。该规则还规定,指挥官必须确定两件事才能追究某人的责任:该行动是规则中定义的极端主义活动,以及该军人“积极参与”该被禁活动。

以前的政策禁止极端主义活动,但没有如此详细的规定,也没有明确规定两步程序来确定某人的责任。

条例列出了六大类极端主义活动,然后提供了构成积极参与的14种不同定义。

除了新的规则,五角大楼正在扩大其对新兵的筛选,以包括对潜在的极端主义活动进行更深入的审查。一些活动可能不会完全阻止某人加入军队,但需要对申请人进行更仔细的审查。

在1月6日国会山事件中,超过650人被指控,其中包括数十名退伍军人和不到十名现役军人。(澎湃新闻)(美联社)
乌鸦观察
#美国 #哈佛 #纳米 #指控 #审查 #麦卡锡主义 #武汉理工大学 #千人计划 #中国行动计划 【哈佛教授出庭受审,被控隐瞒与中国关系】 哈佛大学化学教授利伯(Charles Lieber)周二在波士顿接受联邦法庭审讯,他涉嫌在与一所中国大学的关系方面误导美国国防部和其他人,这场审讯是对美国政府对美中合作监察的考验;今年早些时候一个类似案件以无罪释放告终。 利伯是纳米科学领域的先驱,他于2020年1月被捕,被控在参与一项中国人才招募项目以及通过该项目获得资金方面向政府人员撒谎。他已对这些指控和相关…
#美国 #麻省理工 #指控 #审查 #麦卡锡主义 #中国行动计划

【华尔街日报:美国检方针对中国关联学者的案件进展不顺】

2020年1月,陈刚和麻省理工学院的20多名教授和学生前往中国深圳,讨论与中国院校的合作研究事宜,参观当地公司,并面试了有兴趣在MIT深造的学生。

陈刚返美搭乘的飞机在波士顿洛根机场降落后,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的工作人员把他带到一边,没收了他的笔记本电脑和两部手机,并开始询问他为何前往中国以及在那里做了什么。身为机械工程教授的陈刚是一名美国公民,他告诉这些工作人员,他与一所中国大学开展了合作,自己所有研究都是在美国进行的。

一年后,他因被控向美国政府申请研究经费时隐瞒与中国的广泛联系而遭逮捕。这是美国司法部一系列备受关注的起诉中的一起,这些起诉是为应对人们对中国政府利用学术关系从事技术间谍活动的疑虑。

自那以后,政府追究涉嫌谎报关联关系的学者的行动一直不顺。第一个交由陪审团审理的此类案件以被告无罪释放告终。在其他24起案件中,有9名被告认罪。另外六起案件已完全撤销指控,据官员们表示,其中五起案件之所以撤销指控,是因为涉案科学家受到了足够惩罚,已被拘留一年或受到一年限制。

其余案件仍在审理中,包括对哈佛大学一名教授的指控,该教授12月14日接受了审讯。相比之下,在司法部针对白领提起的诉讼中,约92%的被告最终被定罪。

据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几周,司法部官员讨论了是否撤销针对学者的更多诉讼,包括对陈刚的起诉。陈刚自称无罪。

此外,美国官员敦促各大学更彻底的审查与中国机构进行的某些类型合作研究,理由是中国法律允许政府利用此类合作下的技术或研究来推进自身利益。

2019年,联邦检方开始指控一些学者就自身与中国的联系向美国拨款机构撒谎。2020年夏天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告诉议员们称,该机构每10个小时就会有一起与中国有关的反间谍案件立案,并警告说,“美国人是中国盗窃行为的受害者,这些盗窃的规模之大,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财富转移之一”。

内详👉(华尔街日报)
乌鸦观察
#美国 #哈佛 #纳米 #指控 #审查 #麦卡锡主义 #武汉理工大学 #千人计划 #中国行动计划 【哈佛教授出庭受审,被控隐瞒与中国关系】 哈佛大学化学教授利伯(Charles Lieber)周二在波士顿接受联邦法庭审讯,他涉嫌在与一所中国大学的关系方面误导美国国防部和其他人,这场审讯是对美国政府对美中合作监察的考验;今年早些时候一个类似案件以无罪释放告终。 利伯是纳米科学领域的先驱,他于2020年1月被捕,被控在参与一项中国人才招募项目以及通过该项目获得资金方面向政府人员撒谎。他已对这些指控和相关…
#美国 #哈佛 #纳米 #指控 #审查 #麦卡锡主义 #武汉理工大学 #千人计划 #中国行动计划

【哈佛大学教授查尔斯-利伯被认定犯有隐瞒与中国关系的罪行】

62岁的哈佛大学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系前系主任查尔斯-利伯(Charles Lieber)曾对两项虚假报税、两项虚假陈述和两项未能为在中国的外国银行账户提交报告的指控表示不认罪。

在波士顿联邦法院进行了五天的证词之后,陪审团审议了大约2小时45分钟,然后宣布了判决。

利伯的辩护律师马克-穆卡西(Marc Mukasey)认为,‌‌检察官缺乏指控的证据。他坚持认为,调查人员在利伯被捕前没有保留任何与他的谈话记录。他指责检察官“篡改”证据,缺乏支持其论据的关键文件,并在利伯被捕后侧重于FBI的“混乱”面谈内容。

他认为,检察官将无法证明利伯的行为是“明知故犯、有意或故意的,‌‌或者他做了任何重大的虚假陈述”。穆卡西还强调,利伯并没有被指控向中国非法转让任何技术或专有信息。

检察官认为,今年1月被捕的利伯故意隐瞒了他参与中国 "千人计划 "的情况,在接受美国当局(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调查时也否认了他的参与。

据检察官说,利伯还隐瞒了他从中国项目中获得的收入,包括武汉理工大学每月提供的5万美元,高达15.8万美元的生活费用和超过150万美元的补助金。

他们说,作为交换,利伯同意代表中国大学发表文章、组织国际会议和申请专利。(NPR)(美国司法部)(联合早报)
乌鸦观察
#今日俄罗斯 #RT #俄罗斯 #德国 #卢森堡 #YouTube #审查 【俄外交部:莫斯科要求欧安组织强烈谴责德国对RT电视台的行动】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表示,‌莫斯科要求欧安组织强烈谴责欧洲媒体监督机构负责人托比亚斯·施密德(Tobias Schmid)对RT电视台的行为。 据 RT 此前报道,‌其推出一个德语新闻频道 RT·DE。德国传媒监管机构负责人爱娃·弗莱肯(Eva Flecken)说,‌该频道在德国没有播放许可证,‌并宣布开始调查。托比亚斯·施密德则承认,‌RT 的…
#今日俄罗斯 #RT #俄罗斯 #德国 #审查 #下架

【德国下架“今日俄罗斯”德语频道,俄方:不排除对等报复】

当地时间12月22日,德国媒体监管部门要求欧洲有线电视运营商Eutelsat 9B下架开播仅一周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德语频道(RT DE)。对此,俄方回应称,德方的做法阻碍了记者的正常工作,俄方不排除在近期对德国媒体实施对等报复措施。

德监管部门在一份声明中称,该电视台没有申请、也未获得广播许可证。“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发表声明回应称,德方监管部门的做法是“非法的”。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德方的做法直接阻碍了记者工作。拉夫罗夫表示,针对俄罗斯媒体的歧视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德国政府此举是为了在社会和公共机构中塑造俄罗斯的负面形象。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日对此发表评论称,德国此举违背了欧洲的精神价值和法律法规,西方对此却视而不见。俄方会对这种“敌对行为”作出回应,不排除对德国媒体采取对等报复措施的可能。(澎湃新闻)

相关报道📰
【Germany’s crackdown on RT DE & how it might backfire】- 今日俄罗斯
【Germany takes Russia's German-language RT channel off air】- 德国之声
【Germany takes Russia's RT Deutsch off air within days of launch】- 路透社
乌鸦观察
#美国 #哈佛 #纳米 #指控 #审查 #麦卡锡主义 #武汉理工大学 #千人计划 #中国行动计划 【哈佛大学教授查尔斯-利伯被认定犯有隐瞒与中国关系的罪行】 62岁的哈佛大学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系前系主任查尔斯-利伯(Charles Lieber)曾对两项虚假报税、两项虚假陈述和两项未能为在中国的外国银行账户提交报告的指控表示不认罪。 在波士顿联邦法院进行了五天的证词之后,陪审团审议了大约2小时45分钟,然后宣布了判决。 利伯的辩护律师马克-穆卡西(Marc Mukasey)认为,‌‌检察官缺乏指控的…
#中美 #美国 #审查 #中国行动计划 #指控 #无尽前沿法案

【财新周刊:美国华人学者被“猎巫” 学界“铁幕”影响深远】

急促而沉重的敲门声划破清晨,郗小星和家人从睡梦中惊醒。

2015年5月21日,多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探员闯入时任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郗小星位于美国费城的家中,用枪指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要求他们举起双手离开卧室。这位年近花甲的材料物理学家随即被铐走,FBI怀疑他涉嫌将袖珍加热器的设计方案提供给中国。袖珍加热器是一种可以制备二硼化镁薄膜的装置,该薄膜材料在温度39开尔文以下呈现出超导特性。
...
这起案子在郗小星被捕四个月后就以检方撤诉而告终。...但回归后,他已不再是物理系主任,且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研究资助。
...
郗小星并非个案。在他之前,美国国家气象局华人水文专家陈霞芬被控涉嫌从事“经济间谍”,被起诉后又撤诉;在他之后,世界知名机器人专家、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席宁,知名海湾修复学者、海湾水研究所科学家胡克林等人,都先后以类似的联邦重罪被起诉,后又撤诉。

到了特朗普执政期间的2018年11月,时任美国司法部长杰夫·塞森斯(Jeff Sessions)宣布了一项“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旨在确定中国商业秘密盗取案件的调查和执行重点,其中一项内容即针对美国大学的科研领域。该计划将可能存在于实验室、高等院校及国防工业基地的研究人员定性为“新型信息收集者”。美国司法部认为,这些人“可能会在违背美国利益的情况下进行技术转让”。

此后,多名在美华人科学家经历噩梦。先后约有20名在研究机构任职的华人学者在该行动计划下被起诉,其中7名学者的案子已被撤诉;田纳西大学机械、航天与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胡安明作为首个出庭受审的华人学者,被无罪释放;6名学者与检方达成辩诉交易;另有6到7名学者的案子仍在进行中。迄今,没有一名华人学者在出庭受审后被定罪。
...
对这些华人学者来说,不管是被无罪释放,还是被撤诉,从被指控的那一天起,其名誉及连带损失就已经发生,一些科学家辉煌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
...
“中国行动计划”正式宣布至2021年底,美国司法部公开了超过70起案件,其中20多起针对的是其所谓在高等研究机构任职的“新型信息收集者”,占到了约25%。这其中不仅有华人,一些与中国有合作的非华人科学家也成为了靶子。
...
“‘中国行动计划’下大多数提起诉讼和在新闻中被报道的所谓间谍案,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像《007》电影里那样窃取政府最高机密信息。”吴华扬介绍,这些案子最终是关于签证申请或者资助申请中的错误陈述、纳税申报遗漏,甚至一些可能只属于民事而非刑事性质的案件。政府机构或高等院校应当就资助申请中的错误陈述或报税等问题对学者进行内部调查,如果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一般也不会走向刑事诉讼,只是学者的资助可能会被停止,或者会被机构解雇。

财新梳理法律界人士截至2021年11月的统计以及美国司法部对“中国行动计划”的年度总结发现,2018年底和2019年共认定了30起相关案件,2020年认定了29起案件,2021年认定了15起案件。这些起诉涉及全美33个检察官办公室,案件数量最多的是美国首都华盛顿。但在这三年里公开的案件中,只有23起涉嫌间谍罪,其余案件包括与中国政府没有直接关系的涉嫌商业秘密盗窃、签证欺诈、金融犯罪,以及学者们遇到的未能披露与中国国有机构(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关系等指控。
...
围绕“中国行动计划”的争议似乎并未影响到更大层面上中美两国科学竞争升级。2021年5月12日,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高票通过《无尽前沿法案》(又名《美国创新与竞争法》,下称《法案》),诸多评论认为这是学界的“铁幕落下”。比如《法案》明确规定,如果在美工作的科学家参与了任何由中国资助的科研人才计划,他们将不被允许获取美国联邦资助的研究项目。

具体来说,《法案》禁止所有美国联邦科学机构的雇员、合同工、独立承包商及其他个人、访问学者、工程师等参与外国政府的人才招聘计划。同时明确,如果有学者参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人才招聘计划,那么这些人将被禁止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参与者申请美国联邦政府的研究资助或参与这些研究项目;获取美联邦研究资助的学者如参加国际会议或其他国际合作和项目,需得到相应联邦科学机构的批准。

不少在“中国行动计划”下被起诉的华人或非华人学者,都曾参与中国的科研人才计划,在中国担任兼职教授等,这一原本并不被禁止的情况似将出现变化。此外,“中国行动计划”的案子多涉及科学机构的相关政策模糊不清,比如在胡安明案中,几番激烈讨论之后才确定NASA资助项目的分包商是田纳西大学,而不是胡安明。

此次《法案》对作为资助接收方的研究机构也要求,在切实可行的前提下,这些资金不能被参与中国、俄罗斯等国人才招聘计划的雇员学者使用。《法案》要求,自生效日起一年内,各个联邦科学机构(比如NIH、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ASA等)需要根据这些要求发布具体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该《法案》取名“无尽的前沿”,也颇有渊源。1945年11月,时任美国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主任范内瓦·布什呈递给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下称“报告”),回应了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关于战后如何重建科学研究体系的关切。此后每当美国的科学发展地位面临挑战时,“无尽的前沿”总会被再度提起。
...
内详👉(财新周刊)
乌鸦观察
#澳大利亚🇦🇺 #中澳 #达尔文 #岚桥集团 #审查 #港口租赁 #一带一路 【澳大利亚将重新审查中企99年达尔文港租赁协议】 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周一表示, 莫里森政府已让澳大利亚国防部重新审查中国的岚桥集团(Landbridge)租借澳达尔文港99年的协议,考虑是否要强制让中企放弃租赁权。 据报道,澳国防部门官员正在审查,岚桥集团是否应该被强制放弃其对港口的租赁权。他们的依据是澳2018年通过的《关键基建安全法案》(The Security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ct…
#澳大利亚🇦🇺 #中澳 #达尔文 #岚桥集团 #审查 #港口租赁 #一带一路

【1229 澳国防部不建议推翻达尔文港租约】

澳大利亚媒体12月29日报道,澳洲国防部有关中国企业岚桥集团租借澳洲达尔文港的审查报告结果已经出炉,指没有任何“国家安全理由”建议澳洲联邦政府推翻该项租借合同。

澳联社(AAP)、澳洲特别广播服务公司(SBS)、《澳大利亚人报》等澳媒29日发布消息指,该项审查未能发现国家安全风险。联邦内阁国家安全委员会已对这一审查结果进行考虑。

2015年,中国企业岚桥集团以5.06亿澳元的价格,中标达尔文港运营权,合同期限为99年。澳国家安全委员会要求国防部对这一合同进行审查。

今年5月起,澳方似乎想方设法试图毁约。澳洲总理莫里森曾放风说,“该合同是前北领地政府签下的,并未被联邦政府批准。”他也表示,除非国防部或安全机构作出建议,否则政府不会对租约采取措施。

目前,澳政府仍在继续审查该合同。不过报道指,澳国防部此次的审查结果,显然将令莫里森政府插手并推翻租约的难度加大。(联合早报)

相关报道📰
【Defence ticks Chinese lease of Darwin Port】- 澳大利亚人报
【Defence review finds 'no security grounds' to overturn Chinese company's Port of Darwin lease】- SBS
乌鸦观察
#信息安全 #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IPO #大数据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六条 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第七条 对于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的采购活动,运营者应通过采购文件、协议等要求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包括承诺不利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便利条件非法获取用户数据、非法控制和操纵用户设备,无正当理由不中断产品供应或必要的技术支持服务等。 第十条 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采购活…
#信息安全 #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IPO #大数据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修订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与此前征求意见稿对比,新增第二条第二款,前款规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平台运营者统称为当事人。

第六条,“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和此前第七条交换顺序。

第十条第六项该为,“上市存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者大量个人信息被外国政府影响、控制、恶意利用的风险,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范围由“国外上市”,变为“上市”。

第十六条新增第二款,为了防范风险,当事人应当在审查期间按照网络安全审查要求采取预防和消减风险的措施。

第二十二条新增第二款,国家对数据安全审查、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另有规定的,应当同时符合其规定。(网信办)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答记者问】

问:如何理解网络安全审查中涉及的数据处理活动?

答:根据《数据安全法》,数据处理活动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活动。《办法》重点聚焦的是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上述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形。

问:网络平台运营者何时申报赴国外上市网络安全审查?

答:网络平台运营者应当在向国外证券监管机构提出上市申请之前,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网信办)
乌鸦观察
#德国 #Telegram #审查 #下架 #反疫苗 #阴谋论 #抗议 【政治家称德国应禁止Telegram,除非它能解决极端主义内容】 Politician says Germany should ban Telegram unless it tackles extremist content 一名德国高级官员周二表示,‌如果Telegram继续无视帮助追踪极端主义内容的要求,德国应下令将其从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中删除。 在德国,‌Telegram被指责助长了反疫苗阴谋论者日益猖獗的亚文化,他们交…
#德国 #Telegram #审查

【德国内政部长:不排除关闭 Telegram 的可能性】

德国内政部长法泽尔(Nancy Faeser)在周三出刊的访问中说,如果通讯服务应用软件 Telegram 持续违反德国法律,当局可能会予以关闭;Telegram 在极右翼团体和反对防疫限制人士之间广受欢迎。

她对德国时代周报表示:“我们不能排除这种情况...停业是极严重的处分,显然是最后的手段。必须首先用尽所有其他选项。”

她补充说,德国正在与欧盟伙伴讨论如何监管Telegram。(路透社)

相关新闻🔗
21-12-15 德国警方根据 Telegram 言论,在萨克森州对”反疫苗谋杀"进行搜查
21-12-15 政治家称德国应禁止Telegram,除非它能解决极端主义内容
乌鸦观察
#立陶宛 #小米 #审查 #信息安全 #斯洛文尼亚 【立陶宛建议消费者不买并扔掉现有中国手机】 立陶宛国防部建议消费者避免购买中国手机,‌并建议人们扔掉他们现有的中国手机,‌因为一份政府报告认定这些设备具有内置审查功能。 据路透社报道,‌立陶宛国营网络安全机构周二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巨头小米在欧洲销售的旗舰手机具有检测和审查“自由西藏”或“民主运动”等词汇的内置功能。 立陶宛国防部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在报告中说,‌小米的Mi 10T 5G手机已经为“欧盟地区”关闭该功能,‌但可以随时远程开启。 “…
#德国 #小米 #立陶宛 #审查

【德国信息科技安全监督机构称没有证据表明小米手机有审查功能】

德国联邦网络安全监督机构BSI的一名发言人周四表示,没有在中国小米生产的手机中发现任何审查功能的证据。

立陶宛的国家网络安全机构在9月说,小米手机具有检测和审查“Free Tibet(自由西藏)”、“台湾独立万岁(Long live Taiwan independence)”或“民主运动(democracy movement)”等词汇的内置功能。在出现这些指控之后,BSI开始进行检查,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

BSI发言人说,“结果是,BSI无法找出任何需要进一步调查或采取其他措施的异常情况。”(路透社)

相关新闻🔗
21-09-23 立陶宛建议消费者不买并扔掉现有中国手机
21-09-23 立陶宛发布报告后,小米澄清其设备不会审查用户通信
#路透社 #消息人士 #美国 #审查 #阿里 #阿里云 #国家安全

【知情者指美国正在审查阿里云构成的国家安全风险】

路透社周二(1月18日)引述三名知情人士说,拜登政府正在审查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云业务,以确定它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

美国正加大对中国科技公司与美国公司的业务往来的审查力度。

报道指,美国当局的调查重点是阿里巴巴如何存储美国客户的数据,包括他们的个人信息和知识产权,以及中国政府是否可以访问这些数据。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美方的另一个担忧是,北京方面可能会干扰美国用户对其存储在阿里云的信息的访问。

美国监管机构最终可能会选择迫使阿里巴巴采取措施,以降低其云业务带来的风险,或完全禁止国内外美国人使用该服务。

周二开盘前,阿里巴巴美国上市股票一度下跌近3%,最后跌幅略高于1%。(联合早报)(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