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5.5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财新 #能源 #天然气 #煤炭 #拉尼娜

【最新财新周刊|能源再冲击】

“你确定这个冬天,灯能一直亮吗?” “我确定。”

这一看起来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期的对话,发生在2021年的10月初,由BBC主持人安德鲁·玛尔(Andrew Marr)向英国商务大臣夸西·克沃滕(Kwasi Kwarteng)抛出问题,背景是英国9月开始“油荒”愈演愈烈,气价、电价飙涨,多家能源提供商破产。
...
尽管英国能源紧缺与其脱欧有关,但显然绝非孤例。欧洲、美国、俄罗斯的天然气库存正集体走低;欧洲已有包括铝厂、钢厂、化肥厂在内的多家工业企业产量大减或暂时关闭工厂;东欧阿尔巴尼亚、摩尔多瓦等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还有中东黎巴嫩全国临时停电;而亚洲的中国、印度,煤炭也先后告急。
...
“今年可能是最糟糕的一年。”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不无悲观地说。相比往年,2021年全球气候异常,能源需求高企,而多家机构普遍预测,冷冬还将雪上加霜。
...
短期看,这次能源紧张主要归因于新冠疫情:疫情造成需求断崖式下跌,又跳跃式反弹,而供应端难以匹配如此大幅波动的需求,遂出现短时供需失衡;同时叠加新旧能源系统迭代之际,风、光出力跟不上,油气行业多年投资不足,难以应对疫情以及极端气候带来的极度压力测试。
...

“事实证明,在无法预期、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市场中,我们仍然严重依赖天然气和石油。”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能源与清洁技术专家Robert Compton也向财新坦言。

电力市场供需巨震时,新能源因其先天的波动性顶不上去,而储能、氢能等调峰技术或商业化瓶颈尚未突破。在长达数十年的能源转型过程中,怎样更好地应对类似疫情带来的市场冲击?如何更理性、更平稳地推进能源转型?在王能全看来,答案在理性投资。“还是太着急了。”他说,能源转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只有逐步减少化石能源,关注技术细节,多品种、多渠道供应,提升能源系统弹性,才能让能源转型走向成功。
...
储备不足的同时,北半球冷冬正在袭来。中金公司10月11日消息,2021年8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9月预测结果显示,今冬出现拉尼娜气候的概率超过70%,可能造成寒冷天气,一定程度上将推升天然气、煤炭等发电能源需求。
...
“新冠疫情打乱了能源需求节奏,先造成了全球需求断崖式下跌,然后又跳跃式反弹,供应难以与之匹配。”杨建红称。
...
“与需求的短时快速波动不同,供给的提升则是台阶式的。”卢潇评价。天然气供应端受产能投放周期、项目产能利用率受限,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全球产量难以匹配需求的快速增长。
...
化石能源长期上不被看好,又遇疫情重挫油气市场,多方面因素导致近年来油气上游投资严重不足。...“赚钱的油气公司都不投资了,拿了钱分红、搞回购去了。”王能全说。
...
能源转型须拉长到数十年的时间维度,并非一蹴而就。戴思攀也表示,油气对于维持人类的经济繁荣——起码在未来10到15年——仍不可或缺,为此需要继续投资。“你可能会看到,有一段时间石油、天然气的投资偏少,导致市场价格坚挺,这就发出相应信号,相关国家和企业就愿意在油气领域增加投资额,以满足世界需求。”
...
王海滨解释,欧洲煤炭资源相对富足,但油气资源匮乏。进入石油时代,欧洲能源安全形势脆弱。经历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欧盟国家先后走上了节能减排的道路。
...
水电、核电以存量甚至减量为主。由于担心水电会影响鱼类洄游、对地质状况产生影响,欧美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即开始反对水电。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核能在欧美多国也按下暂停键。与此同时,煤炭发电占比在大幅下降,过去十年,欧洲煤炭发电占比从2011年的约25%降至2020年约13%。
...
“如果今年是一个冷冬,天然气不只是短缺,会非常短缺。”IHS Markit副主席丹尼尔·耶金预计,如果天气寒冷,处于高位的能源价格未来还会继续涨。但只要撑过这个冬天,情况就会不一样,因此接下来的几个月非常关键。

“非常时期必须上非常手段。”杨建红认为,疫情是非常时期,不能按照常态看待,在能源安全面前,可先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缓一缓,先度过危机为上。以中国为例,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在需求与价格快速增长之际,很难保供,只有先回到主体能源——煤炭。同时,要严格合同约束,作好需求侧管理,以保民生为主,推迟部分需求,并对一些可中断、双燃料的市场用户加以控制。

中国正在核增煤炭。但王海滨对冬季反而没有那么悲观,在他看来,市场有所预期,并提前有所准备时,往往结果不会有预期那么差。

内详👉财新网
#海冰 #拉尼娜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测2021/2022年冬季冰情等级为常冰年3.0级】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10月29日在京召开2021/2022年度海冰预测会商会。本次会议对2020/2021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监测预报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21/2022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进行了预测会商。

预计受今年弱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冬季渤黄海北部气温偏冷、南部气温略偏冷,经充分讨论会商,预测2021/2022年冬季冰情等级为常冰年3.0级。2021年11月底至12月上旬初冰,严重冰期为2022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3月中旬终冰。

今年以来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比较高,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将及时关注冬季渤黄海冰情实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重点关注2022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严重冰期冰情发展,有可能对北部海区大宗商品航运、海上油气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造成不利影响,请相关行业和部门关注实时冰情信息,提前防范海冰阶段性大规模快速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央广网)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和厄尔尼诺正好相对,所以“拉尼娜”又被称为“冷事件”或“反厄尔尼诺”事件。

和之前年份相比,这是一次更加典型的拉尼娜。海温监测显示,此次拉尼娜的冷水区域,比前一次更偏西些,更接近历史上那些典型的拉尼娜年。而典型的拉尼娜,更加容易导致我国中东部冬季偏冷。

历史上最近15次拉尼娜事件,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与总平均气温的对比。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气温偏高。

在此次拉尼娜之前,2020-2021年冬季已经发生了拉尼娜。因此,这次拉尼娜将是2021年发生的第二次拉尼娜,也是接踵而至的“双峰拉尼娜”。(央视新闻)(中国气象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