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 #统计 #啃老 #未婚 #社会活动
【韩国统计厅:有65万名70后80后啃老】
据韩国统计厅27日发布的《2020人口住宅总调查之人口和家庭基本项目》调查报告,去年韩国有314万名成年人“啃老”,其中30~49岁者有65万人,30多岁未婚人口比重刷新历史新高,成年人社会活动参与率创历史新低。
具体来看,以2020年11月1日为准,韩国20岁以上人口中有1783.3万人(42.9%)靠工作自筹生活费;在经济上依靠配偶的人有419.9万人(10.1%);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的“袋鼠族”有313.9万人(7.5%)。从性别来看,有54.4%的男性靠自己生活,比女性高出22.5个百分点。按年龄来看,在经济上依靠父母的人中20~29岁人群占比最高,达38.9%。
调查显示,过半(56.5%)30~39岁人群选择自力更生,但仍有7%接受父母的帮助。40~49岁人群中也有2.2%在经济上需要父母支援。据统计,30~49岁人群中有65万人啃老。相当于每5名“袋鼠族”(313.9万人)中就有1人(20.7%)是30~49岁。60岁以上人群多靠子女的帮助(10.7%)、养老金(11.2%)、国家和地方补助(11.1%)生活。
在15岁以上的人口中,已婚人口达2457.5万人(55.9%),未婚人口达1368.8万人(31.1%),离婚人口254.5万人(5.8%)。从各年龄段来看,20~39、40~59岁和60岁以上等所有年龄段的未婚人口比重均有所增加。30~39岁未婚人口占比从1990年(6.8%)起持续增加,2020年达到42.5%,刷新了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点。也就是说,30~39岁人口中有四成未婚。其中男性未婚者占比过半,达到50.8%。
另外,20岁以上的成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宗教、联谊活动等社会活动的比率为29.8%。社会活动参与率从2010年(33.7%)起持续下降,2020年跌至29.8%,创历史新低。(韩联社)
【韩国统计厅:有65万名70后80后啃老】
据韩国统计厅27日发布的《2020人口住宅总调查之人口和家庭基本项目》调查报告,去年韩国有314万名成年人“啃老”,其中30~49岁者有65万人,30多岁未婚人口比重刷新历史新高,成年人社会活动参与率创历史新低。
具体来看,以2020年11月1日为准,韩国20岁以上人口中有1783.3万人(42.9%)靠工作自筹生活费;在经济上依靠配偶的人有419.9万人(10.1%);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的“袋鼠族”有313.9万人(7.5%)。从性别来看,有54.4%的男性靠自己生活,比女性高出22.5个百分点。按年龄来看,在经济上依靠父母的人中20~29岁人群占比最高,达38.9%。
调查显示,过半(56.5%)30~39岁人群选择自力更生,但仍有7%接受父母的帮助。40~49岁人群中也有2.2%在经济上需要父母支援。据统计,30~49岁人群中有65万人啃老。相当于每5名“袋鼠族”(313.9万人)中就有1人(20.7%)是30~49岁。60岁以上人群多靠子女的帮助(10.7%)、养老金(11.2%)、国家和地方补助(11.1%)生活。
在15岁以上的人口中,已婚人口达2457.5万人(55.9%),未婚人口达1368.8万人(31.1%),离婚人口254.5万人(5.8%)。从各年龄段来看,20~39、40~59岁和60岁以上等所有年龄段的未婚人口比重均有所增加。30~39岁未婚人口占比从1990年(6.8%)起持续增加,2020年达到42.5%,刷新了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点。也就是说,30~39岁人口中有四成未婚。其中男性未婚者占比过半,达到50.8%。
另外,20岁以上的成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宗教、联谊活动等社会活动的比率为29.8%。社会活动参与率从2010年(33.7%)起持续下降,2020年跌至29.8%,创历史新低。(韩联社)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春晚 #段子 #催婚 #啃老 #创业 #数字货币
【2022年春晚】
本来还想写篇速评春晚,尽管非语言类节目有长足进步,但是尴尬到能瞬间扭转全球变暖的语言类节目是真没什么好评价的,充斥了无处不在的生育和婚姻要素、若干宣传啃老的桥段、对女医护的刻板印象和结尾必须要有的煽情部分。在这里简单贴几个段子吧:
段子1:什么叫经济下行啊,整晚都在卖车卖房借钱赖账……
段子2:孕期卖房创业投资无人驾驶,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了属于是
段子3:大象吃饱了就可以生娃,但现代人不行,因为人类娃真没办法三岁出去当打工仔
段子4:姜昆这个相声,七线城市做红白喜事的时候遇到这个节目都要退钱。
段子5:新的一年我还是看好中国人,他们连春晚都看得下去,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
段子6:可能是今晚最好笑以及荒谬的事,沈腾老师那个元宇宙倒腾狗的春晚小品结束后,虚拟币dogeking立刻涨了五十倍
段子7:今年春晚的观众翻倍了,因为看过的人都裂开了
段子8:你永远可以相信«难忘今宵»
段子9:«摆出一个春天»
附图:春晚语言类节目目前整体观感
【2022年春晚】
本来还想写篇速评春晚,尽管非语言类节目有长足进步,但是尴尬到能瞬间扭转全球变暖的语言类节目是真没什么好评价的,充斥了无处不在的生育和婚姻要素、若干宣传啃老的桥段、对女医护的刻板印象和结尾必须要有的煽情部分。在这里简单贴几个段子吧:
段子1:什么叫经济下行啊,整晚都在卖车卖房借钱赖账……
段子2:孕期卖房创业投资无人驾驶,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了属于是
段子3:大象吃饱了就可以生娃,但现代人不行,因为人类娃真没办法三岁出去当打工仔
段子4:姜昆这个相声,七线城市做红白喜事的时候遇到这个节目都要退钱。
段子5:新的一年我还是看好中国人,他们连春晚都看得下去,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
段子6:可能是今晚最好笑以及荒谬的事,沈腾老师那个元宇宙倒腾狗的春晚小品结束后,虚拟币dogeking立刻涨了五十倍
段子7:今年春晚的观众翻倍了,因为看过的人都裂开了
段子8:你永远可以相信«难忘今宵»
段子9:«摆出一个春天»
附图:春晚语言类节目目前整体观感
#青年 #网民 #统计 #调查 #抽样 #微博
【《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摘要·上)】
本次调查在新浪微博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了4556个出生于1990年至2005年的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级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爬取其2009年至2021年发布的贯穿其电子生命周期的所有博文近千万条展开基于监督型机器学习(SVM)的大数据分析。
课题组建设了100余万条人工训练集数据库,根据每一条博文的计算,完成对样本用户在奋斗、收入、就业、婚恋、生育、圈层关注、环保、动物保护等专题板块189个指标的取值和研究,形成本报告。课题组还以2017年为界,将数据分为2017年以前(2009-2016)和2017年以后(2017-2021)两个时间段,以推进我们对中国青年网民思想价值观念变迁的理解。
#经济独立 #啃老 #社会分配 #收入分配
报告指,青年网民的“奋斗主义”倾向变得越来越强。他们渴望经济独立,并非“啃老族”,期待社会分配状况改善。
在所有被研究对象中,反对“啃老”的青年网民占比67.6%,赞同提早经济独立的青年网民占比69.1%。随着年龄增长,青年网民更希望摆脱对父母的经济依赖。反对“啃老”的青年网民占比由32.5%上升为52.9%,并且有35.1%的青年网民由未表达转变为反对“啃老”。
有27.1%的青年网民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不满意,只有极少数的青年网民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比较满意。48.7%的青年网民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的不满意,只有极少数的青年网民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比较满意。博文质性分析表明,一部分青年网民底层弱势群体的收入过低,一部分青年网民认为老师、医生、公务员等群体的收入偏低,还有一部分青年网民表达了对明星收入过高的不满。
青年网民对社会分配的不满意态度呈上升趋势。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满意的青年网民由0.3%上升为1.0%,而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不满意的青年网民由13.9%上升为17.3%,有13.6%的青年网民由未表达转变为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不满意。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不满意的青年网民由24.7%上升为33.9%,并且有24.1%的青年网民由未表达转变为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不满意。
#就业 #体制内 #公务员 #北上广 #一线城市 #城市化
相比而言,青年网民群体对体制外工作的认知相对统一,整体更倾向正面态度。但是在实际的选择倾向中,仍有略多的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内工作。对体制内工作持正面态度的青年占比8.1%,持负面态度的占比14.5%,持混合态度的占比8.8%,表达负面态度的人数比例比例更高。对体制外工作持正面态度的占比4.2%,持负面态度的占比1.1%,持混合态度的占比0.5%。12.2%的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内工作,11.5%的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外工作,10.2%无显著偏好,66.1%未明确表达相关内容。
00后较90后青年群体更倾向体制内工作。90后青年网民群体更倾向于体制外工作(36%),00后青年网民群体则更倾向于体制内工作(44.5%)。
尽管“逃离北上广”近年成为热门的舆论话题,但调查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青年网民的吸引力仍然处于上升阶段。在所有样本中,22.9%的青年网民群体倾向在较为发达地区工作,3.4%倾向在相较不发达地区工作,3.5%无显著偏好,70.2%未表达相关倾向。
对比2017年前后针对“大城市生活品质是否更高”的观点的态度变化时,2017年后认为大城市生活品质更高的人数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从4.6%上升到10.1%),否认大城市生活品质更高的人数也略有下降(从2.1%下降到2.0%)。
#焦虑 #外貌 #升学 #求职 #抚养
青年网民焦虑感的普遍化现象进一步增强。2017年以前,存在焦虑感的ID数量仅占样本总数的35.5%,2017年之后,这个比例上升到63.3%。焦虑感的增强趋势也反映在具体的类型上。相比2017年以前,所有焦虑类型在2017年及以后的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学习/工作焦虑的上升非常显著。在2017年以前,有23.0%的青年网民对学习和工作现状感到焦虑,而在2017年及以后,占比达到37.2%。其他两种类型——外貌焦虑和健康焦虑——的上升同样明显,外貌焦虑从3.7%上升到5.3%,健康焦虑从3.4%上升到5.4%。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对升学、求职、育儿等问题感到焦虑。
具体哪类青年网民更容易焦虑呢?在性别层面,青年女性在外貌焦虑、学习/工作焦虑和健康焦虑上的人数占比要明显高于青年男性。在地区层面,海外青年各方面焦虑感最高;东部青年焦虑感相对较高,并且是唯一具有房产焦虑的青年群体。在教育层面,青年网民的焦虑感随着教育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接下)(复旦发展研究院 @微信)
【《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摘要·上)】
本次调查在新浪微博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了4556个出生于1990年至2005年的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级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爬取其2009年至2021年发布的贯穿其电子生命周期的所有博文近千万条展开基于监督型机器学习(SVM)的大数据分析。
课题组建设了100余万条人工训练集数据库,根据每一条博文的计算,完成对样本用户在奋斗、收入、就业、婚恋、生育、圈层关注、环保、动物保护等专题板块189个指标的取值和研究,形成本报告。课题组还以2017年为界,将数据分为2017年以前(2009-2016)和2017年以后(2017-2021)两个时间段,以推进我们对中国青年网民思想价值观念变迁的理解。
#经济独立 #啃老 #社会分配 #收入分配
报告指,青年网民的“奋斗主义”倾向变得越来越强。他们渴望经济独立,并非“啃老族”,期待社会分配状况改善。
在所有被研究对象中,反对“啃老”的青年网民占比67.6%,赞同提早经济独立的青年网民占比69.1%。随着年龄增长,青年网民更希望摆脱对父母的经济依赖。反对“啃老”的青年网民占比由32.5%上升为52.9%,并且有35.1%的青年网民由未表达转变为反对“啃老”。
有27.1%的青年网民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不满意,只有极少数的青年网民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比较满意。48.7%的青年网民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的不满意,只有极少数的青年网民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比较满意。博文质性分析表明,一部分青年网民底层弱势群体的收入过低,一部分青年网民认为老师、医生、公务员等群体的收入偏低,还有一部分青年网民表达了对明星收入过高的不满。
青年网民对社会分配的不满意态度呈上升趋势。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满意的青年网民由0.3%上升为1.0%,而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不满意的青年网民由13.9%上升为17.3%,有13.6%的青年网民由未表达转变为对个人收入或者工作情况不满意。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不满意的青年网民由24.7%上升为33.9%,并且有24.1%的青年网民由未表达转变为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分配情况不满意。
#就业 #体制内 #公务员 #北上广 #一线城市 #城市化
相比而言,青年网民群体对体制外工作的认知相对统一,整体更倾向正面态度。但是在实际的选择倾向中,仍有略多的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内工作。对体制内工作持正面态度的青年占比8.1%,持负面态度的占比14.5%,持混合态度的占比8.8%,表达负面态度的人数比例比例更高。对体制外工作持正面态度的占比4.2%,持负面态度的占比1.1%,持混合态度的占比0.5%。12.2%的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内工作,11.5%的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外工作,10.2%无显著偏好,66.1%未明确表达相关内容。
00后较90后青年群体更倾向体制内工作。90后青年网民群体更倾向于体制外工作(36%),00后青年网民群体则更倾向于体制内工作(44.5%)。
尽管“逃离北上广”近年成为热门的舆论话题,但调查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青年网民的吸引力仍然处于上升阶段。在所有样本中,22.9%的青年网民群体倾向在较为发达地区工作,3.4%倾向在相较不发达地区工作,3.5%无显著偏好,70.2%未表达相关倾向。
对比2017年前后针对“大城市生活品质是否更高”的观点的态度变化时,2017年后认为大城市生活品质更高的人数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从4.6%上升到10.1%),否认大城市生活品质更高的人数也略有下降(从2.1%下降到2.0%)。
#焦虑 #外貌 #升学 #求职 #抚养
青年网民焦虑感的普遍化现象进一步增强。2017年以前,存在焦虑感的ID数量仅占样本总数的35.5%,2017年之后,这个比例上升到63.3%。焦虑感的增强趋势也反映在具体的类型上。相比2017年以前,所有焦虑类型在2017年及以后的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学习/工作焦虑的上升非常显著。在2017年以前,有23.0%的青年网民对学习和工作现状感到焦虑,而在2017年及以后,占比达到37.2%。其他两种类型——外貌焦虑和健康焦虑——的上升同样明显,外貌焦虑从3.7%上升到5.3%,健康焦虑从3.4%上升到5.4%。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对升学、求职、育儿等问题感到焦虑。
具体哪类青年网民更容易焦虑呢?在性别层面,青年女性在外貌焦虑、学习/工作焦虑和健康焦虑上的人数占比要明显高于青年男性。在地区层面,海外青年各方面焦虑感最高;东部青年焦虑感相对较高,并且是唯一具有房产焦虑的青年群体。在教育层面,青年网民的焦虑感随着教育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接下)(复旦发展研究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