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5.6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印度 #新德里 #血清 #统计 #流调 #抗体 #血清抗体检测 #群体免疫

【印度首都第五轮抗体检测超一半人阳性】

据《今日印度》报道,印度首都新德里地区1月份进行了第五轮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调查人员共收集了2.8万个样本,结果显示,新德里平均每2人中就有1人检测结果呈阳性,表明他们曾感染过病毒。

《今日印度》网站称,新德里约有2000万人,这意味着至少有1000万人已经感染过。(中国新闻网)(IndiaToday)
#群体免疫 #巴西 #马瑙斯 #亚马逊州 #免疫逃逸 #变异

【群体免疫破灭:巴西马瑙斯76%人口曾感染新冠,疫情却再次爆发】

1️⃣76%感染率,群体免疫形成
...
研究人员据此预估,马瑙斯人群感染率在7月时达到约66.2%(95%置信区间61.5~80.1%),在10月时则达到约76.0%(95%置信区间66.6~97.9%)。

而据文献显示,亚马逊地区新冠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为2.5~3.0,按照公式[1-(1/R0)]x100%计算,达到群体免疫的阈值为60%~67%。

仅从数字来看马瑙斯在10月就已经达到了理论上的“群体免疫”。
...
而从数据上来看,7~10月马瑙斯的病例数在“群体免疫”建立起来之后,确实有了明显的下降。

2️⃣群体免疫为何失效?
...
然而,在进入2021年后,看似早已风平浪静的马瑙斯疫情死灰复燃

仅2021年1月的头三个星期,马瑙斯就新增了1333例新增新冠病例。据CNN报道,仅仅1月14、15两日,马瑙斯就有29名患者由于氧气短缺而死于新冠肺炎

1月27日发表在TheLancet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4点见解。

第一,76%感染率这个数据毕竟是一个通过建模、修正等方式得出的数字,存在出错的可能性。在12月新的一波疫情高峰来临前,马瑙斯实际上可能并没有达到群体免疫的标准。

第二...马瑙斯大多数病例都是在2020年3至5月感染的,那么在7到9个月后,康复者血清中的新冠抗体浓度可能不足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第三,既往感染者血清中的新冠抗体可能并不能对抗变异毒株。
...
最后,如果高传播性的变异毒株成为流行毒株后,R0因此提高,达到全体免疫所需要的人口百分比也随之上涨,原本形成的群体免疫,可能被再次打破。
...
内详👉丁香园
#日本 #血清 #统计 #流调 #抗体 #血清抗体检测 #群体免疫 翻了十倍

【东京新冠抗体检出率0.91%,大阪0.58%】

日本厚生劳动省2月5日发布消息称,对5个都府县的总计约1万5千人实施了检查新冠病毒感染史的抗体检测,东京都被检测对象中的0.91%、大阪府的0.58%被检出抗体。自日本国内首位新冠感染者被确认以来过去1年,但具有抗体的比率至今仍很低,专家表示“为了获得群体免疫,需要进行疫苗接种”。

除了东京和大阪之外,爱知县的0.54%福冈县的0.19%、宫城县的0.14%被检测对象具备抗体。

此次调查是第2次。2020年6月的第1次调查针对3个都府县的总计约8千人实施。东京都的0.1%、大阪府的0.17%、宫城县的0.03%被检测对象携带抗体。(日经中文网
#预估 #疫苗 #群体免疫 #疫苗接种 #韩国中央日报

【韩国中央日报:全球11国年内将实现群体免疫】

截至3月7日,以色列、美国和英国这三国各自实现75%的人口完成第二次接种的时间点将分别在4月、9月和10月。包括上述三国在内,预计能够在年内达到接种率75%以实现免疫的国家有11个,如智利、匈牙利、塞尔维亚、阿联酋、马耳他等。这些都是快速启动疫苗接种且每日接种速度也比较快的国家。

然而,还有很多国家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据彭博社报道,像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南非等10多个国家如果按照当前的接种速度,那实现群体免疫恐怕需要10年以上。这些国家的接种开启时间较晚,而且速度也相对比较慢。

但随着疫苗供应量增加,接种工作也在提速,实现群体免疫的预计时间在不断提前。彭博社上月初预测认为全世界实现群体免疫需要7年,但最近预计的时间变为4年。
...
"疫苗护照"这一制度也正在以接种速度较快的国家为中心进行积极引进和推广。

以色列、希腊、塞浦路斯等国签署了向持有疫苗护照的人免除居家隔离的协定。目前,引进或正准备引进疫苗护照的国家有17个。美国和英国也在探讨引进相关制度。拥有27个会员国的欧盟(EU)也在考虑引进疫苗护照制度,预计实行疫苗护照制度的国家将会进一步增加。
...
但各国之间的免疫差距继续拉大,不仅对摆脱疫情大流行不利,对世界经济恢复也将产生负面影响。在全球商品和服务供应链紧密相连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也很难独善其身。 (韩国中央日报
乌鸦观察
#瘟疫公司 #川崎病 【研究说新冠病毒可能与儿童类川崎病症状相关】 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13日在线发表一项研究说,意大利暴发新冠疫情后,当地一些儿童出现了类似川崎病的症状,新冠病毒可能与这种症状存在一定关联,但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美国和英国在疫情期间也报告过类似儿童病例。美国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10日说,纽约州已有至少85名儿童患上一种不明原因炎症综合征,症状类似川崎病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目前尚不确定这是否由新冠病毒引起,一些病例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 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瑞典 #川崎病 #新冠 #疫情 #群体免疫

【0603 瑞典报告234例可能与新冠有关的儿童类川崎病病例】

据瑞典媒体3日报道可能与新冠有关的儿童类川崎病病例在瑞典快速增加目前已多达234例,比3个半月前增加67%。

瑞典《每日新闻》3日刊登一篇由26名病毒学、传染病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专家联名发布的文章,介绍了当前新冠疫情在儿童中传播和引发相关症状的最新数据。数据显示瑞典儿童类川崎病病例已增至234例,即每10万名儿童中确诊9.8例,约为美国儿童类川崎病比例的两倍(每10万名5例)、丹麦的4倍(每10万名2.2例)、德国的6倍(每10万名1.7例)。

类川崎病又被称为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患儿会出现类似川崎病的症状。该病主要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童中出现,可能与新冠病毒有关但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大多数类川崎病患儿此前没有基础疾病,患儿最初出现的症状通常是腹痛、恶心和高烧。一些患儿出现神志不清或反应迟钝部分患儿有皮疹、眼部充血等症状,还有一些患儿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和血压下降而休克。

研究发现如果某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再确诊患类川崎病,有关炎症反应通常在感染病毒3至6周后出现。意大利、法国、美国和英国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曾报告发现一些儿童出现类川崎病症状。

学科专家们在该联名文章中还指出,在瑞典公共卫生局确认已感染新冠病毒的16.4万名儿童中他们估算约有1.6万至5万名儿童出现新冠长期症状。这些儿童平均年龄为11岁至13岁,疲劳、嗓子疼、头痛和恶心以及反复感染等是最常见症状,一些儿童还出现了注意力方面的问题和记忆缺陷。目前观察到儿童新冠长期症状可持续超过一年。(新华社)
#英国 #人事任免 #防疫规定 #私生活 #卫生大臣 #群体免疫

【英国卫生大臣承认违反防疫规定并辞职】

英国首相府26日证实该国卫生大臣汉考克已向首相约翰逊递交辞职信汉考克在信中为自己违反防疫规定而道歉。同一天,约翰逊任命前财政大臣贾维德为新的卫生大臣。

汉考克在辞职信中说,他希望就自己的违规行为再次进行道歉,并向自己的家人和亲人表示歉意。他不希望自己的私生活分散公众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国家的抗疫努力。

英国首相府当天还公布了约翰逊给汉考克的回信。约翰逊在信中感谢汉考克为英国抗击新冠疫情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业做出的贡献并表示很遗憾收到汉考克的辞职信。

英国媒体日前曝光汉考克此前曾有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这在该国引起舆论关注。一些议员还质疑汉考克在其部门的人事任命方面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汉考克于2018年被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任命为卫生大臣,约翰逊2019年就任首相后汉考克继续担任卫生大臣一职。

此外英国首相府26日晚发表声明说,约翰逊已任命贾维德为新的卫生大臣。贾维德曾在2019年至2020年间任英国财政大臣。(新华社)

相关报道📰
2021-06-27【Matt Hancock quits as health secretary after breaking social distance guidance】- BBC
2021-06-26【Matt Hancock resigns as health secretary after day of humiliation】- 英国卫报

#乌鸦评论 群体免疫草菅人命不用辞职,私生活不检点倒是辞职了
#英国 #解封 #群体免疫

【英国公布最后阶段“解封”计划详情 约翰逊:与新冠病毒共存】

英国政府5日公布英格兰地区最后阶段“解封”计划详情包括一旦实施“解封”,将取消在商店、地铁等公共场所须戴口罩的规定等。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周一表示,英国必须学会“与新冠病毒共存”。约翰逊表示,当英国进入解除封锁路线图的最后阶段时,法律管控将被“个人责任”所取代。
The PM said people must "learn to live" with Covid and "exercise judgement".

根据英国政府的计划,如果疫情形势发展符合评估标准,最后阶段“解封”措施将于19日实施。英国政府将于12日正式确认是否按计划实施最后阶段“解封”。

根据最后阶段“解封”计划详情,英国政府将取消有关戴口罩的规定,不再限制社交聚会人数;除一些特定场所,不再要求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所有经营场所可恢复营业;不再要求居家办公等。

英国政府7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当天新增确诊病例27334例,累计确诊4930534例;新增死亡病例9例,累计死亡128231例。(新华社)(第一财经)

相关报道📰
【Covid: Mask law and one metre rule set to end in England】- BBC
#英国 #群体免疫 #解封 #疫情 #夜总会

【英格兰迎来“解封日” 数千名科学家联名反对】

英格兰地区7月19日实施最后阶段“解封”取消室内公共场所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牛津大学以及利兹大学等机构的学者7日在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公开信说英国政府有关在英格兰实施最后阶段“解封”的决定是“危险和草率的”。他们建议实施“解封”前,应确保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种新冠疫苗,疫苗覆盖率达到高水平,以及做好相关的疫情应对措施准备。这封公开信获得超过4000名科学家、医护和其他专业人士的签名支持。

不少专家警告称,约翰逊政府的决定是一场“危险实验”。相较其他国家,英国的确诊病例数仍处于高位,且估计未来几个月将会快速增长。该国本已不胜负荷的医疗体系也将面临更大压力。

然而,英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近来的日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快速攀升。英国政府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当天新增新冠确诊病例48161例,16日和17日新增确诊均超过5万例。(新华社)(中新社)

【英格兰解封首日酒吧爆满 英首相被指用生命“豪赌”】

当地时间7月19日0时起英国政府对英格兰地区的防疫限制措施解除。在被称为“自由日”的这天大量民众也涌入了重新开放的酒吧和夜总会。

就在刚刚解封的时刻,兴奋的狂欢者挤满了酒吧和夜总会,他们将19日午夜的情景描述为“像过年一样”。自疫情开始以来,这是他们第一次能晚上出来跳舞。

据“威尔士在线”报道,在伦敦北部的Egg夜总会外等待入场者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他们在19日午夜倒计时后欢呼雀跃。

但英国政府的解封政策引起了反对党和专家的批评。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埃德·戴维称,这是首相约翰逊领导的保守党的“豪赌”。(澎湃新闻)(BBC)
#印度 #疫情 #抗体 #血清抗体检测 #建模 #统计 #群体免疫

【检测显示印度6岁以上人口中三分之二已有新冠抗体】

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20日公布的第四轮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显示6岁以上的被检测者中有67.6%的人结果呈阳性。

第四轮检测今年6月底至7月初在全印度70个地区进行涉及36227人,其中包括7252名医护人员和8691名6至17岁未成年人接受检测的未成年人中有超过50%的人携带新冠病毒抗体。这也是印度首次对18岁以下人群进行新冠病毒血清抗体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比例更高,其中接种一剂疫苗的人群阳性率为81%,接种两剂疫苗的人群阳性率为89.8%,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阳性率为62.3%。(新华社)

【研究:印度冠病死亡人数或达500万人 是美国两倍以上】

研究显示印度因冠病所造成的实际死亡人数最保守估计可能在130万到500万人之间。其数字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高记录美国的两倍以上。

彭博社报道,这些数字源自于地方当局的研究模型和数据。这些死亡病例数据是该国官方统计数字的三到十倍,进一步凸显了印度疫情被大量低估的证据。(联合早报)
downloadfile.pdf
4.4 MB
#英国 #群体免疫

【英国报告承认英政府早期应对新冠的措施存在重大错误】

当地时间10月12日,英国议会卫生和科学委员会发布联合报告称,新冠疫情暴发初期,英国在实施封锁措施上的延误是一个重大错误,后续未能及时检测感染病例并追踪其密切接触者进一步导致了疫情在英境内的蔓延。

据路透社12日报道,当日英议会卫生和科学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一份150页的报告,就英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报告称,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英国“宿命论式的政策方针”——试图通过“管理”而不是“抑制”的方式应对疫情——最终被证明是一个“重大错误”。报告补充道,英国在检测新冠感染者及追踪其密切接触者方面存在系统性的失败,进一步导致了疫情的蔓延。

报道援引英政府提供的数据称,英国共有13.7万人在感染新冠病毒28天内死亡,列全世界新冠死亡人数第八位。“虽然后期新冠疫苗的开发和执行进展显著,但总体而言,英国仍需吸取教训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并应更加重视流行病应急计划的制定。”报告总结。(澎湃新闻)

相关报道📰
【Covid response ‘one of UK’s worst ever public health failures’】- 卫报
【UK's 'policy approach of fatalism' early in pandemic was major error, lawmakers say】- 路透社
【Report gives damning assessment of early UK response to Covid-19 pandemic】- 南华早报
#巴西 #博索纳罗 #群体免疫 #谋杀 #指控 #反人类罪

【1020 巴西参议员提交报告:博索纳罗应为防疫过失接受谋杀罪指控

巴西一名参议员有关总统博索纳罗新冠疫情应对过失的报告已于近日出炉。该报告认为,博索纳罗政府在抗击疫情上的错误导致了成千上万人死亡,博索纳罗应为此遭到谋杀罪名的指控。

据路透社10月19日报道,参议院的上述报告有近1200页,由反对党巴西民主运动的参议员卡列洛斯(Renan Calheiros)草拟,并提交至负责调查总统博索纳罗的一个参议院委员会。该报告认为,博索纳罗放弃了政府获得新冠疫苗的早期机会,延误了巴西疫苗接种工程,并额外造成了约95000人死亡。

该报告认为,博索纳罗毫无根据地相信了“通过自然感染和既有的治疗方法获得群体免疫”的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展开防疫工作。报道强调,缺乏疫苗接种是巴西出现大量新冠死亡病例的原因。

路透社报道称,这份报告还需要交给参议院委员会投票,委员会可决定是否决还是改变报告的内容。有关投票预计将于下周进行。

路透社指出,博索纳罗实际上不太可能因这份报告和有关调查就遭遇审判,因为这类指控必须由巴西总检察长提出,而总检察长是由博索纳罗任命的。

由巴西参议员卡列罗斯(Renan Calheiros)草拟的这份调查报告仍须获参议院投票通过。

据统计,截至当地时间19日,巴西有超过60万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是全球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澎湃新闻)(联合早报)

此外,乌鸦观察编辑注意到,据路透社20日报道,参议员放弃了他们报告草案中的一项建议,即指控总统犯有种族灭绝和杀人罪,而是指控他犯有 "反人类罪"。

#更新 10月26日,巴西参议院一调查委员会批准了一份报告,报告建议对总统博索纳罗提起刑事起诉,罪名包括危害人类罪等,原因是博索纳罗的抗疫政策让巴西死亡60余万人。(澎湃新闻)

相关报道📰
21-10-19【Charge Bolsonaro with murder over Covid toll, draft Brazil senate report says】- 卫报
21-10-20【Brazil senators drop call for COVID-19 homicide charge against Bolsonaro】- 路透社
#印度 #疫情 #抗体 #血清抗体检测 #群体免疫 #新德里 #孟买

【印度新德里和孟买约九成人口已有新冠病毒抗体】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10月27日报道,在第6次血清调查报告中发现,首都新德里90%的人口已经携带新冠病毒抗体,这个数字也包括通过接种新冠疫苗形成的抗体,这是印度暴发第二拨严重疫情之后进行的首次血清调查。该调查从9月24日开始,收集了大约28000个样本。

去年6月底,印度新德里进行了首次血清调查,发现22.6%的样本中含有抗体,在今年1月进行的第5次血清调查中发现,这一数字达到56.13%。新德里2000万人口中约86%的人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疫苗,近48%的人接种了两剂疫苗。因各种疾病的要求不同,目前科学家无法确定多少比例的人具有抗体才能满足新冠病毒群体免疫的要求。

印度孟买市政府8月12日至9月9日所做的血清调查结果显示,孟买86.64%的人已有新冠病毒抗体。(央视新闻)

相关报道📰
【90% in Delhi have antibodies against coronavirus: 6th Sero】- 印度时报
【90% with Covid antibodies in Delhi’s latest sero survey】- 印度快报
#印尼 #抗体 #统计 #群体免疫

【调查发现印尼85%以上的人口有冠病抗体】

印度尼西亚政府委托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尼85%以上的人口拥有针对冠病的抗体,但流行病学家警告说,尚不清楚这种免疫力是否有助于遏制新一波冠病疫情。

印度尼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去年10月至12月期间进行的调查发现,印尼人已经从冠病的感染和疫苗接种的组合中产生了抗体。参与调查的流行病学家潘杜·里奥诺说,免疫水平可以解释为什么自2021年中期以来,冠病的感染率没有大幅上升。

印尼第二波感染在德尔塔变种毒株的驱动下,在去年7月和8月达到顶峰,近几个月来,感染者从每天5万多人骤降到每天只有几百人。潘杜说,抗体可对新变种毒株提供一些保护,包括传播性高的奥密克戎,但表示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得清楚。

印尼有超过250人感染奥密克戎变种毒株,但多数为输入性病例,少数本土病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造成病例激增。

潘杜说,这项调查并不否定有必要为更多人接种疫苗,即使是那些已经被感染的人。印尼的2.7亿人口中,只有约42%完成了疫苗接种。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流行病学家迪基·布迪曼没有参与这项调查,他说应该谨慎对待这些发现,因为印尼的疫苗接种率落后于许多国家,而且不能保证抗体可能持续多久。(联合早报)
#河南 #河南省生殖医院 #英国 #群体免疫 #段子 #公器私用

【河南省生殖医院就微博不当言论致歉:相关责任人被停职处理】

1月20日,河南省生殖医院发布微博称“从最早提出群体免疫到依据新冠传播模式防疫,从疫苗研发到全民补助,大英帝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近二十年来,唱衰日不落的人很多,但何谓先进、何谓落后?不是GDP、核武器、高铁,而是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人民福利”,随后此言论引发网友热议。

20日晚,医院发布致歉信称,针对早前发布的微博内容,医院高度重视,立即进行调查。目前,相关责任人停职。对于该内容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真诚致歉,并将进一步调查、严肃处理。(河南省生殖医院 @微博)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约翰逊将宣布撤销剩余新冠防疫措施

彭博社报道,英国政府重申有意撤销该国剩余的新冠防疫措施,首相约翰逊将在来临一周制定“与新冠共存”计划。

根据周六(2月19日)的一份声明,约翰逊预计将确认“所有限制公共自由的法规都会被撤销”。本月较早时候,约翰逊曾表示有意停止国人在新冠检测呈阳性时必须自我隔离的要求。

约翰逊在声明中说:“新冠不会突然消失,我们必须学会和这种病毒共存,并在不限制自由的情况下继续自我保护。”(联合早报)(彭博社)

针对约翰逊提前为英格兰防疫政策松绑的决定,英国最大反对党工党的议员和部分英国的公卫专家表示了反对。他们称,约翰逊并未公布这一决定背后的科学依据,这无异于轻视民众的健康和安全。

还有部分政治观察家认为,约翰逊突然宣布此举,或更多是想要借助尽早结束疫情的成果转移舆论注意力、维护个人政治利益,而非出自对英国民众健康的考虑。身为英国首相的约翰逊,目前正深陷“派对丑闻”的政治风波当中,并因此面临着越来越多保守党内同僚和反对党方面要求其引咎辞职的呼声。(财新网)

据英国卫生部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过去24小时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377例,累计确诊18580216例;新增死亡病例128例,累计死亡病例160507例。(央视新闻)
乌鸦观察
Photo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后遗症

【英国 Omicron BA2 肆虐,住院人数超过此前 Omicron 变种】

彭博社3月30日报道,在英国,上周有约 15,530 人住院。Omicron BA2 变种造成的入院数已经超过 Omicron 原始变种。

英国新冠感染调查的分析输出负责人莎拉·克洛夫茨(Sarah Crofts)指出,“英格兰所有地区和年龄层的感染人数都有所增加,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的感染率处于我们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卫生安全局于25日表示,BA.2感染病例的增长速度比BA.1快75%,目前英格兰测序的病例中近89%的病例都是BA.2。(澎湃新闻)(参考消息)

【金融时报:新一波疫情令英国员工缺勤率不断上升】

BA.2变种席卷英国,截至3月26日的一周内,490万英国人感染,创下新纪录。

英国雇主警告说,在最新的新冠病毒浪潮中,员工缺勤率迅速上升。在伦敦,金融服务主管报告说,由于人们生病,会议被取消的比例很高。七分之一的英国企业报告称,由于团队成员生病,他们没有充分进行交易。

伦敦国王学院遗传流行病学教授蒂姆-斯佩克特说,最新的新冠浪潮对劳动力的复原构成了巨大挑战。他说,由于新冠的高传播率和后遗症(long covid)的影响,英国很可能长期面临 "员工缺勤率升高"的情况。(金融时报)

【0316 世卫组织:认为奥密克戎是最后一个变异株的的错误信息助长疫情抬头趋势】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说,“BA.2的传播性更强,这是我们迄今看到的新冠病毒传播性最强的变异株”,“尽管我们没有看到BA.2的严重程度增加。然而,随着大量病例的出现,你会看到住院人数增加我们已经在一个又一个国家看到了这种情况。”

造成新增病例增加的另一个因素是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的取消。 克尔霍夫警告说,取消口罩强制令,取消社交距离,取消限制人们行动的措施,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在内的国家“粗暴地”取消了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在该区域的53个国家中,目前有18个国家的新冠感染人数正在上升。

这位专家还指出,“大量的错误信息”在人们中间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这些错误信息“认为奥密克戎是温和的,认为疫情已经结束,认为这是我们必须应对的最后一个变异株”。 (联合国新闻)

研究表明,BA.2可以在人们从更常见的奥密克戎谱系中康复后不久再次感染,尽管这种情况罕见,并且主要发生在患有轻微疾病的年轻未接种疫苗的个体中,不会导致住院或死亡。(中新社)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近日发布的报告称,已确认三种变种重组的情况,分别是BA.1和BA.2的变体重组“XE”,以及德尔塔和奥密克戎BA.1重组的“XD”和“XF”。(联合早报)(新华社)
乌鸦观察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后遗症 【英国 Omicron BA2 肆虐,住院人数超过此前 Omicron 变种】 据彭博社3月30日报道,‌在英国,上周有约 15,530 人住院。Omicron BA2 变种造成的入院数,‌已经超过 Omicron 原始变种。 英国新冠感染调查的分析输出负责人莎拉·克洛夫茨(Sarah Crofts)指出,“英格兰所有地区和年龄层的感染人数都有所增加,‌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的感染率处于我们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进化论 #免疫逃逸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UCL 的 Christina Pagel 教授(她是该校临床行动研究单位的主任)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呼吁社会放下对新冠的三大常见迷思。她指出,无处不在的关于大流行病已经结束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政府)现在至少相信 Omicron 时代的三大迷思的一个。我们需要超越这些迷思,首先要预测未来,其次要做一些准备。

迷思一:新冠已经降级为地方病(Endemic),跟其他的常见病没有什么不同

首先,新冠还没有降级为地方病。所谓的地方病,是指在没有特别公卫措施时也不会发生失控传播的疾病。地方病是可以预测的,这显然(暂时)与新冠不符。

全球刚刚经历了Omicron BA.1 的激增,几个月内,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又正在经历第二次BA.2浪潮。两者都没有被预测到。英格兰的首席医疗官Chris Whitty爵士最近警告说,新的变异潮们还将会到来。

人们在之前的每一波浪潮后都宣布新冠将不再流行,他们到现在都没有说对过。

或许,新冠会在某个未知的时候最终成为地方病,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它会是轻微的。例如,结核病和疟疾等都属于地方病,但它们带来的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和死亡负担。

就目前而言,试图忽视一种仍然如此难以预测的疾病,感觉有点像背对着灌木丛中的一只饥饿的老虎。

迷思二:新冠病毒正在进化得更温和,每个新变种都会比上一个更温和,直到它变成普通感冒

在过去两年中,新冠的新变种迅速出现。每个受关注的变体都产生了几个分支,但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改变游戏规则的感染潮都来自完全独立进化的变体。

Omicron 不是从 Delta 进化而来的,而 Delta 也不是从 Alpha、Beta 或 Gamma 进化而来的。这些变体在演化链上是独立的,而并不是一条串在一起的、朝着温和方向发展的连贯路径。

病毒总是会变得更温和,这是错误的观念。推动进化的是传播,严重程度不是进化的驱动力,只是进化的副产品。Alpha 和 Delta 两个变种是更严重的,而 Omicron相对没有那么严重。

但这是一个进化上的意外,下一个变体很容易再次变得更加严重。

迷思三:疫苗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为什么还不马上恢复正常

英国确实有高水平的疫苗接种。不幸的是,对疫苗的免疫力会在几个月内减弱 — 主要是防感染的效力,但防止重症和死亡的效力其实也会下降。

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疫苗或被感染获得了免疫。相应的,病毒为了增强传播,会进化得更能逃逸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Omicron那样。这意味着针对旧毒株的现有疫苗,或是过去的感染经历,将无法保护我们免受新的感染。成千上万的人正发现他们第二次(或更多次)地感染新冠病毒。

以目前的高感染量,我们正在将现有的疫苗推向极限。单靠疫苗是不行的, 我们需要控制传播来帮助疫苗的保护。

恢复正常行为并不能使我们恢复正常生活,它反而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混乱,更多的人会得病,医院系统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卫报)(那个Hawk啊 @微博)
乌鸦观察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进化论 #免疫逃逸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UCL 的 Christina Pagel 教授(她是该校临床行动研究单位的主任)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呼吁社会放下对新冠的三大常见迷思。她指出,无处不在的关于大流行病已经结束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政府)现在至少相信 Omicron 时代的三大迷思的一个。我们需要超越这些迷思,首先要预测未来,其次要做一些准备。 迷思一:新冠已经降级为地方病(…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卫报:与新冠共存的英国】
As Britain learns to live with Covid, it faces a new pandemic of disruption

随着英国学会与新冠共处,它不再面临封城或重症病房马上过载的威胁,但冠状病毒仍然在扰乱大部分社会和经济的运作,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破坏。

#医疗 #医疗资源 #住院 #医护 #手术 #呼吸机 #病床

目前这轮疫情复燃或许不会导致过去那么多人死亡,但仍会造成广泛的问题。经历了两年的取消手术、治疗延迟,筛查缺席后,医疗界原本希望今年是他们重归正轨的一年。

然而他们面临的新冠压力并没有在今年减小。在英格兰,新冠住院率目前处于 2021 年 1 月以来的最高点(20.5人 / 10 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连续第五周增加了。

新冠重症患者人数还非常少,目前仅315名患者在使用机械呼吸机,近五分之三(58%)的阳性患者主要在接受其他方面的治疗。然而,所有阳性患者都必须与医院内的其他人分开,这让前所未有的常规治疗病例积压更难解决了。在英国,现在有超过 2万名新冠患者占用医院病床,为急需护理的其他人群寻找床位,是医院每天的资源噩梦。

医护人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感染,这意味着治疗患者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少。新冠导致的医务人员缺勤人数连续第四周增加,上周平均每天有 28560 人生病或自我隔离。很多时候,卫生系统已经用上了替代方法治疗病人,如家庭服务、远程医疗等。

然而,治疗最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仍然不可避免地需要病床和身体健康的医务团队。

#教育 #教师 #缺勤 #考试

今年的复活节假期让英格兰的教师和学校领导松了口气,至少这几天,新冠相关的人员短缺、学生缺勤和停课的损失可以消停一会儿。

对于校长来说,“与新冠共存”在今天,意味着疫情爆发以来最高的员工缺勤率。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学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3 月最后一天有 8.7% 的教师缺席。而总体上看,有五分之一的学校有超过 15% 的教师缺席。

缺勤潮正赶上学校的关键时刻。GCSE 和 A-levels (可以理解为英国的 #中考#高考)将于 5 月 16 日开始,许多学校只能让到校的老师专注于准备考试的 11 年级和 13 年级学生,并使用代课老师(如果有的话)来解决其他年级的教学需要。受影响最严重的学校已将非考试年级的学生送回家进行远程学习。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将面临全国性的评估考试(Sats),尽管学校领导提出抗议,该考试目前仍定于 5 月 9 日正常举行。

全国校长协会秘书长Paul Whiteman表示,他可以感觉到校长们“深感沮丧”。“我们都以为所谓的与新冠共存,意味着病例水平会非常低。然而显然情况并非如此,缺勤率仍然处于令人担忧的高位”。病毒在学校中持续传播,政府还于 4 月 1 日停止了免费的新冠测试,“学校领导觉得他们被抛弃了” ,怀特曼说。

尽管公立学校中的病例有所减少,但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3 月底仍有 12万人确诊。 但是,复活节假期后,还有多少学生因新冠缺席就不得而知了 — 该部本周宣布,它将停止收集有关有关数据。

#农业 #食品 #粮食 #脱欧 #屠宰 #化肥

对于农业部门来说,这是异常艰难的几年。它面临着一系列与英国脱欧和新冠相关的冲击和贸易限制,加上一个拒绝承认问题的政府。

本周,国会议员表示,新冠大流行和对招聘海外劳动力的限制导致食品和农业部门有 50 万个职位空缺,熟练的屠夫和屠宰场工人严重短缺。英国养殖业者将不得不开始在农场上扑杀动物以腾出空间。这些被扑杀的动物无法进入食物供应链。但首相Boris Johnson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国会议员认为,政府对危机的冷漠反应,已经导致农作物未能及时收割而在田间腐烂,健康的动物在农场被扑杀。

此外,饲料、燃料和化肥的成本在过去两年一直在上升,而新冠也导致了高昂的运输成本。用于喂养牛、猪和鸡的有机大豆等商品价格上涨。

#服务业 #餐厅 #酒吧 #通胀

餐厅和酒吧在周末顾客满堂的景象,可能给人一种餐饮业似乎已经从新冠中恢复过来的感觉。但许多公司仍然陷在新冠的长期影响中。在不断上涨的成本和员工工资的情况下,他们还必须偿还过去两年产生的债务。

另一些公司则没有在过去两年大幅减少的消费习惯中幸存下来。行业分析师 AlixPartners 于 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有8228 家餐饮场所倒闭,为总数的7%,其中比萨和汉堡餐厅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预订平台 OpenTable 的数据显示,今年3 月份的预订量超过了 2019 年同期的水平,因为人们涌向餐馆和酒吧,弥补过去两年错过的社交机会。

消费者注意到,外出就餐和饮酒已不像大流行之前那么便宜,而高通胀和生活成本危机意味着人们将减少奢侈消费。

对于酒馆、酒吧、餐厅和咖啡馆的老板来说,不确定性还没有结束。

#旅行 #机场 #民航

旅游业目前缺乏能力应对大流行后重新出现的假期需求,伦敦希思罗机场大排长队,而曼彻斯特机场则陷入混乱。英国政府突然取消了所有新冠限制,出国旅行的预定像洪水开闸一样。同时,这也引发了一波员工感染的浪潮。由于缺乏机组人员,easyJet、英国航空等公司不得不取消数百个航班。

尽管政府取消限制的举措符合航空业长期以来的主张,但政策突然生效让他们猝不及防。自 2020 年 3 月以来,已有数千名员工被解雇或离职,机场现在发现很难吸引他们回来。过去几年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物流或仓储等人手不足的行业可能比机场安检等更具有吸引力。

机场雇佣的新员工还必须接受政府部门的审查,目前,相关申请大量积压,而即使是平时,这个过程也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虽然英国已经取消了新冠的旅行规则,但大多数其他国家都没有。英航表示,其大约三分之二的目的地仍然需要疫苗接种证书或其他需要人工检查的文件,从而增加了在办理登机手续或边境管制时的等待时间。(卫报)(翻译:那个Hawk啊)

相关新闻🔗
22-02-20 约翰逊将宣布撤销剩余新冠防疫措施
22-03-16 世卫组织:认为奥密克戎是最后一个变异株的的错误信息助长疫情抬头趋势
22-04-04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22-04-04 英国 Omicron BA2 肆虐,住院人数超过此前 Omicron 变种
22-04-04 金融时报:新一波疫情令英国员工缺勤率不断上升
乌鸦观察
#英国 #群体免疫 #共存 #清零 #Omicron #住院 #变异 #进化论 #免疫逃逸 【卫报:关于 Omicron 的三大迷思】 UCL 的 Christina Pagel 教授(她是该校临床行动研究单位的主任)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呼吁社会放下对新冠的三大常见迷思。她指出,无处不在的关于大流行病已经结束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政府)现在至少相信 Omicron 时代的三大迷思的一个。我们需要超越这些迷思,首先要预测未来,其次要做一些准备。 迷思一:新冠已经降级为地方病(…
#新冠 #病毒 #变异 #进化论 #群体免疫 #死亡率 #疫苗 #流感 #季节性 #饶毅

【饶议科学:病毒的突变与流行】
原标题:争论新冠:不宜不顾事实、不能违反常识

【四】病毒的突变

病毒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但核酸本身会变异,有多种原因,化学、物理、生物原因。变异的多少、具体变异的位点,人们无法预计。

病毒变异本身没有方向性,但受选择。如果变异后感染性增强,容易扩散。

病毒变异,不是为了让人生病,而是为了病毒自己的生存。

病毒变异,与感染人的症状没有相关性。不会因为流行越久,而感染性越强、或者越弱,也不会因为流行越久,人的症状越强、或越弱。

病毒的感染性、抗原性、致病性、人的症状等,没有相关性,流行过程中不同方面也没有相关性。

病毒变异也没有一定的规律。从人看来,也可以一段时间变得温和,但下一段时间变得恶劣。但病毒不是为人表演,而是它自己变自己的。人只是载体。

【五】病毒流行

一种新的病毒流行,没有人可以预计。

什么“病毒流行越广、症状越轻”是瞎说的,极具片面性,没人知道。

科技工作者只能观察、记录,事后总结,不能事先准确预计病毒的流行情况。

有人自作聪明,认为达尔文的选择学说可以起作用。那是在杀死病人的情况下,而死亡率并不高到骇人的程度,不可能通过病人去世而阻止恶性病毒株传播。新冠病毒死亡率从来只有百分之几或百分之零点几,所以人的症状强而降低传播的可能性没有出现过。

疫情早期有人号称“群体免疫”,也是没有考虑病毒变异,算出来需要免疫或自然感染的数字,早已成为昨日黄花,没有起到作用。

【六】疫苗

有些病原菌,特别是细菌,人类制造了很好的疫苗,用一次以后终生免疫。

病毒的疫苗,也有好的,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但有些细菌、和很多病毒,人类长期做不出好的疫苗。例如,结核菌,人类试图做疫苗的时间费了上百年,迄今还不能说有很好的疫苗。又如疟疾,也是人类长期希望有疫苗。而这些病原菌都比病毒大很多,可以攻击的点,理论上很多,但人类却长期被困扰。

在一次终生的好疫苗和做不出之间,还有其他的疫苗。没有人可以预计

只有努力做,做多种,试验之后才知道疫苗可以起多大作用,管多长时间。

一种疫苗,能够预防一种病毒,还是也可以预防它的变异株?没有人能够准确预计。很多科技工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制造包治多种变异株、甚至包治多种病毒的疫苗,理想很好、一般比较不容易实现。

【七】与流感比较

通常我们说的流感,也是病毒导致,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的流行,每一次致病性不同,有重有轻。每一次的疫苗,对于下一次没有保护性,需要重新制造疫苗。

流感有季节性。新冠病毒迄今没有显示季节性。

流感可以制造年度疫苗,在季节早期,通过观察可能首先发生新流感变异株的地方,发现新的突变株,制造疫苗。

新冠病毒没有季节性,也没有特定区域性,所以,如果要针对每一种新突变制造疫苗,不可能在刚刚发生突变的时间和地点,而需要传播了一阵之后。以后,能否全世界监测、及时制造新的疫苗,不清楚。

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
乌鸦观察
#新冠 #病毒 #变异 #进化论 #群体免疫 #死亡率 #疫苗 #流感 #季节性 #饶毅 【饶议科学:病毒的突变与流行】 原标题:争论新冠:不宜不顾事实、不能违反常识 【四】病毒的突变 病毒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但核酸本身会变异,‌有多种原因,‌化学、物理、生物原因。变异的多少、具体变异的位点,‌人们无法预计。 病毒变异本身没有方向性,‌但受选择。如果变异后感染性增强,‌容易扩散。 病毒变异,‌不是为了让人生病,‌而是为了病毒自己的生存。 病毒变异,‌与感染人的症状没有相关性。不会因为流行越久,…
#观点 #Opinion #饶毅 #清零 #共存 #上海

【饶议科学:群体免疫、加强针接种和变异方向】
原标题:新冠与科学(及道德):答杜骏飞教授、梁建章博士

【三】经验教训 #群体免疫 #免疫逃逸

疫情早期有人推崇的“群体免疫”,指人群有足够的人因为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后,其他可以有人不需要接种疫苗也可以获得间接的保护,因为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些估计是60%到90%不等。

事实给这种观点的简单版本以响亮的耳光。

因为所谓群体免疫,不仅首先要让一批人牺牲,而且假定病毒的免疫原性不改变。

而事实上,新冠病毒的突变到奥密克戎突变株,已经逃逸了以前的免疫,也就是说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可以被奥密克戎所感染。

那么,所谓的屏障也就自然消失了。再让一批人牺牲,再建立屏障?可以,只是无可预计需要再牺牲多少人。不能预计还会发生多少次、多少种再度逃逸以前免疫的突变。....

【四】答杜骏飞教授 #加强针 #疫苗接种 #老人 #抗原检测 #医疗资源
...
我在此再叙述一遍我3月29日提出的观点:尽快推广第三针疫苗,老年人和婴幼儿接近(当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接种,然后开放。具体而言,因为几个地方有大规模疫情,所以这几个地方疫情控制下,才可能做到。也就是说,它们疫情期间,其他地方应该赶紧第三针,而这几个地方疫情控制后,也赶紧第三针。

具体第三针是用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有争议。我当时提出是用国产的,因为当时香港数据出来,在第二针及其之前,国外的mRNA疫苗显著优于国产的灭活疫苗,而第三针却两者类似效果。今天新加坡的结果也是显示第二针国外疫苗优于国产疫苗。但今天新加坡的文章没有第三针的情况。

国家可以确切知道:香港数据是否造假。如果没有造假,那么就可以用国产疫苗,如果造假、或其他原因的不可靠,就不用国产的,而用进口的。

国产疫苗很少导致发烧,而mRNA疫苗导致发烧的情况很多,这是国产疫苗的优点。如果国产疫苗效果差,副作用的优点没有意义。如果国产和进口疫苗效果类似,副作用的优点就很有意义。
...
我认为现在不用检测抗原。现在上海好像有时检测抗原,挺奇怪的,它与检测核酸有重叠,但关系又不明确。对于部分人员检测抗体却有道理:可能给今后提供指导(抗体与抵抗力的关系、抗体与发病症状的关系)。
...
哲学和人道主义,肯定不是看一时的结果,而存在着对于长期和最终结果的考虑。...正是因为我不认为目前任何方案有科学或道德的绝对性,包括对于上海市民的利益来说。例如:在外地应该普遍接种第三针,但在疫情没有控制的上海立即第三针恐怕难以实施。先管控后接种在实际操作上更有可能性。如果不第三针马上放开,看上去是有助于上海市民生活,但全国传播奥密克戎,我们国家、我国医疗系统、我国人民,准备好了吗?那样带来的人道主义问题,会更小、还是更大?
...
在面临复杂问题的今天,没有人掌握一种绝对的最优解,各种意见有道理,但不掌握绝对最佳的答案,更不宜以自己自动放在道德高地,认为其他人只要不是百分之百认同自己的意见就都是非人道的。

【五】答梁建章博士 #变异 #进化论 #突变

我从来没有说过“病毒会随机变异”。如果从没有学过统计的病人角度,可能觉得随机,但从科学角度,并非随机。病毒的变异是因为核酸序列改变。病毒(或任何DNA、RNA)序列在自然界的改变是因为核酸本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核酸所处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核酸序列的不同部分,并非有同等的变异可能,而是经常有热点和冷点。所以,不能说变异是随机的。只是我们一般不掌握其规律,特别是还在流行期间,没有完结之前,我们没有人能够说出其规律,只能含含糊糊,连“随机”都不能说。

梁博士说:“传播性可能变强(不太可能变弱)”。这是没有科学基础的断言。有些病毒有时传播性增加,有时减弱。2003年的SARS,可不是哪一个人控制的,而是自己消失的,不能是它因为传播性强而消失的?

梁博士为支持以上观点,说“从进化选择的角度来看,未来病毒如果要取代omicron,其传播力必定要比omicron更强”。这是对进化的误解。下一个变异的出现,不是为了取代现在的毒株,各种突变产生多种突变株,都没有目的。各种突变株之间也没有线性关系。

突变都是自己传播,不是为了替代。在长时间尺度,有些消失了,有些存在下来。

但在短时间尺度,它们可以反过来:早先慢的,以后可以传播更广,早先快的,以后却不行了。这种关系是无法确定的,更不是人可以预计的。

不能断定下一个突变株的传播力就一定比目前的omicron更强。

SARS就没有出现传播力越来越强的突变株,如果出现了,我们现在还在SARS疫情。(这里也给部分读者说明:COVID-19不是SARS演变过来的,虽然它们在同一个家族,却没有直接演变的母子关系)。

梁博士的第二点是“如果在外国传播病毒后,突变出现毒性更强的毒株,传给中国,中国人因为没有经过免疫,但外国人已经免疫过一次,新病毒可能对中国人打击更大”。这里梁博士的免疫应该是只通过自然感染omicron而产生的免疫,不是指疫苗。梁博士和我都同意应该尽快接种第三针疫苗,特别是还没有接种的人。如果接种了,通过疫苗产生免疫,我认为比感染omicron而产生免疫更好。感染后可能储蓄病毒,弱病毒在十几亿中国人身上产生突变。很快威胁我们的人生安全。而如果在外国产生,那么还需要一段时间,正如奥密克戎本身流传显示的,它在国外,给我们一定的时间。

梁博士的第三点,普及老年人的接种,与我的观点一样。是否有时间不一样?梁博士的意思是疫区、疫情流行期间也接种疫苗?那恐怕没有操作性。疫情控制后再疫苗的可操作性大很多。当然,没有疫情的地区,应该立即广泛普及疫苗。

内详👉(饶议科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