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5.6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以色列 #新冠 #重症 #EXOCD24 #CD24 #二期实验

【以色列抗新冠新药二期实验数据披露:5天内治愈90%新冠重症患者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日前报道由以色列伊齐罗夫医院教授纳迪尔·阿尔伯团队研制的抗新冠肺炎新药“EXO-CD24”二期临床实验再次取得积极成果,参与实验的重症患者中超过90%在5天内治愈出院。

由于此前以色列疫情好转重症患者数量较少,二期实验在希腊进行。据报道,在希腊多所医院内接受EXO-CD24治疗的90名患者中有93%在5天内出院,对未能快速治愈的患者似乎也有一定的积极效果,无一例需插管或使用呼吸机治疗,更无一例死亡。

EXO-CD24是CD24蛋白与外泌体的结合体。CD24能够降低免疫系统作用,外泌体则是小的脂质囊泡,主要作为CD24的运输工具。该药物通过鼻腔吸入,主要作用于患者肺部,其原理是通过抑制重症新冠患者常见的“免疫风暴”,使免疫系统更安全地清除病毒。

2020年9月,以色列卫生部批准EXO—CD24开启临床实验。首批30名重症患者中有29人在经过5天治疗后全部治愈无一例因药物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阿尔伯表示,当前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该药物是否安全,直到目前,在一、二期实验的患者中未发现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此前阿尔伯曾称,相比使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遏制免疫风暴的传统治疗方案,EXO-CD24通过气管直接吸入免疫风暴的心脏——“肺部”,使用外泌体技术低剂量局部给药,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且效果显著。同时,其易于生产,成本较低。此外,该药物或可用于其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哮喘、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问题的治疗。

据悉,EXO-CD24即将开始下一阶段实验该阶段将有155名重症患者参与,其中三分之二使用EXO-CD24治疗,三分之一服用安慰剂预计将在今年年底结束。阿尔伯说,现阶段的结果很有希望,但必须开展与服用安慰剂患者进行的对照实验。(科技日报)

相关报道📰
【COVID: 90%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new Israeli drug discharged in 5 days】- 耶路撒冷邮报
Forwarded from 剧终新闻 (剧终)
#英国 #统计 #Omicron #Delta #住院风险 #医疗资源 #疫苗 #新冠疫苗 #重症

【英国针对100多万感染者的统计数据显示Omicron的住院风险为Delta的约三分之一】

根据英国最近几周对100多万例 Omicron 和 Delta 变种感染病例的分析,Omicron 变种导致的住院风险约为 Delta 的三分之一。

英国正在经历由高传染性的 Omicron 变种驱动的新冠病例激增,每日报告的新增感染病例创下了纪录。虽然住院人数已经开始上升,但政府表示,它认为新变种比 Delta 变种更温和。与以往的疫情高峰不同,12月需要带呼吸机病床的患者数量也保持稳定。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与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生物统计部门(Cambridge University MRC Biostatistics)合作,分析了 11 月 22 日至 12 月 26 日期间的528,176例 Omicron 病例和573,012例 Delta 病例后,发表了这项分析。

研究还发现,疫苗针对 Omicron 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这项分析中,Omicron 病例在接种两剂和三剂疫苗后有症状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住院风险较低…与未接种疫苗的 Omicron 病例相比,接种三剂后住院风险降低了81%,”UKHSA 说。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分析不是对医院严重程度的评估,这需要进一步的时间来评估。(路透中文)(英国卫生安全局)

相关新闻🔗
21-09-18 医疗资源紧张 美国扩大实行“定量配给”
21-12-11 美国密歇根州冠病激增 防疫物资再度紧缺
21-12-17 英国报告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为德尔塔的3至4倍,单日确诊逾九万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
21-12-17 NHS数据:英格兰94%医院满员,重症病床占用率达81%
21-12-23 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近12万例 医护人员缺勤现象严重
21-12-31 英格兰恢复南丁格尔野战医院,将能再容纳800名病人
#上海 #吉林 #长春 #新加坡 #新冠 #统计口径 #重症 #老人 #老龄化 #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 #加强针 #统计

【逾13万人感染仅一重症,上海诊断统计标准再遭质疑】

上海本轮新冠疫情累计感染者突破13万人,其中仅有一名重症患者。这一数据引发两极反应,有网民批判上海封城带来的次生灾害远大于疫情本身,也有人质疑上海诊断标准未和全国统一,导致统计数据偏差、防疫松懈。

据新华社报道,吉林省吉林市在3月2日至4月3日间,累计报告感染者近25000人,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占97.5%。这意味着普通和重症患者占比为2.5%。吉林省会长春市同期新增感染者16312人,普通和重症患者占比为2.7%,重症率为0.27%。

新加坡卫生部网站则显示,过去28天来,需要输氧和在加护病房的重症患者占比0.32%。相比之下,上海本轮疫情重症率不仅远低于长春,更低于新加坡。

新加坡康盛医疗集团总裁、公共卫生专科医生黄长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重症率主要与感染者年龄、接种疫苗情况,以及是否有基础疾病有关。在官方没有披露更多细节前,难以判断为何上海的重症率低于其他地区。黄长彦补充,由于其他国家没有像中国一样展开全民检测,可能因感染者不上报而导致通报病例少于实际病例,这也导致比较基准不同。

4月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回答媒体提问。“我们看到在吉林有一所定点收治新冠病毒的医院,在收治的医院当中,有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当中,接种疫苗比例尤其是全程的比例只有15%。”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重症患者确实出现了高龄、未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这样一个特点。

60岁以上患者确诊比例,上海低于长春。据中国央视上周报道,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新冠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为20%左右。而上海官方数据显示,确诊病例中60岁及以上占16%,同样低于长春。(联合早报)

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上海高于长春,也高于新加坡。七普数据显示,吉林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23.06%,其中长春60岁及以上人口占20.85 %,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占23.4%。2021年,新加坡总人口545万人,60岁以上老人88.54万人,比例为16.2%。

上海加强针接种比例,低于全国水平,更低于新加坡。截至2月15日,上海全程接种比例达95.1%,加强针接种比例为45%;同样遭到疫情突袭的深圳,截至1月6日,加强针接种比例为62.01%;截至3月31日,全国全程接种比例达90.63%,加强针接种比例为55.9%;截至3月23日,新加坡全程接种比例达92%,加强针接种比例高达71%。

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比例低于新加坡。对于高危人群的老年人接种比例,上海未披露数据,全国范围,截至3月31日,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370.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57.2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363.7万人,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也就是说全程接种比例为80.51%,加强针接种比例为54.4%,均低于全年龄接种比例。新加坡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4%,高于全年龄接种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科兴疫苗而言,接种三针在新加坡视为全程接种。

新加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加强针接种比例,比如从今年2月14日起,18岁及以上的新加坡民众在完成新冠疫苗完全接种后的270天内,必须接种加强针,否则将无法进出商场、餐馆等实施疫苗接种差异化管理的场所;从去年12月8日起,适合接种却坚持不接种疫苗的民众,若感染新冠须自付医药费,这包括在医院和冠病治疗设施接受治疗的患者;据新加坡人力部介绍,从1月15日起,对于未接种疫苗且无法居家办公的员工,要么转岗成可以居家办公的,要么休无薪假使其免受病毒威胁,如果均无法适用,那么可以解雇该员工,不被视为不当解雇。
乌鸦观察
#观点 #Opinion #时间线 #Delta #Omicron #清零 #共存 #疫苗 #疫苗接种 #超额死亡 #全因死亡率 #经济 #进出口 #逆差 #顺差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摘要)】 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实质性放弃坚守三年的“动态清零”,‌其他一些城市还在苦苦勉力支撑,后续跟随脚步似已成定局。政策何以至此急转?有必要勒石记功,以正视听,真实世界记忆不容情绪化的篡改。 一、疫情发展脉络 Alpha、Delta时代——严格入境,隔岸观火 ... 奥密克戎大潮——天津漂…
#疫情 #发热门诊 #排队 #院感 #医疗资源 #挤兑 #慢性病 #透析 #重症 #ICU #药品 #快递 #物流

【放开之后:发热门诊排队、院感无法遏制、药品供应紧张、物流效率下降

在疫情较严重地区,发热门诊一度排起长龙。仅以人均医疗资源远超全国的北京为例,12月7日,北京要求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但当晚依旧有多位患者称前往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需排队2-4小时,另有多家医院发热门诊预留电话无法接入。12月8日、9日晚,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北京朝阳、东城、西城等区发现,确实有多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前大排长队。在朝阳医院,有市民反馈其排队时间已超五小时,也有市民表示观察到部分体弱的人在长时间排队后甚至出现了呕吐症状。12月9日晚8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前,中国青年报采访一位70多岁的老年就诊者,她蹲在地上休息,自述有血液病,体温升高到39度后拨打120,得知前面还有50人等候,就和家人自行来到医院现场排队就诊。12月11日,财新拨打北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感冒发烧可前来挂号就医,让医生诊断后开药,但他表示“现在人多,药也不一定全”。12月12日,发布会上介绍,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急剧增加,12月9日达到高峰,24小时呼入量3.1万次,达到常态时的6倍。

院感无法遏制,冲击很快就会传导到普通门诊和病房。北京一名三级医院骨科医生称,近期门诊发现多名阳性,医护因为密接或感染,已经减员20%,剩余的医生只能更密集地排班。#广州 一名内科医生也明显感觉到压力增加,医院抽调了2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方舱,至今未归,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该医生所在的内科门诊从前每天开6个诊室,现在只能开2—3个,“如果病人继续增加,压力恐怕难以承受。”#北京 一位三甲综合医院的工作人员向八点健闻透露,仅一日之内,他所在的医院便测出来700多医护阳性,部分专科近乎全员中招,最后只能留一位医生坚守科室。北京另一家大三甲专科医院里,每天因本人阳性、家人或同事阳性而不能到岗的人员累积达到了700名左右。这个数字,约是该院官网上公布的全院职工数的20%。

患者已初尝“就医难”。#青岛 的杨晓心急如焚。12月4日,她四岁的孩子烧到39.5摄氏度,因周边发热门诊大面积关停,只能在家中自行服药。三天后,高热未退,她打遍全市大医院、小诊所的电话,跑了三家医院,终于找到一家同意收治的新冠定点治疗医院。“ #石家庄,高翔同样煎熬。他的母亲是肺癌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化疗。11月20日,母亲病情加重,但医院通知病床紧张,无法住院。三天后,肿瘤医院被征为定点医院,日间化疗门诊关停,只好改为去卫生所打针。11月28日,母亲被查出高危并发症肺栓塞,血氧率一度低至65%,几经辗转才住进一家三甲医院的隔离病房,五天后被检出新冠阳性。#北京 不少医院的肿瘤科都已停诊,只收治危重病人,病友组织发现近期有数千人无法正常化疗。#哈尔滨 一名肾小球肾炎患者林升说,他原本需要每2天做一次透析,但已经暂停6天。“医院出现阳性,透析室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被隔离了。外地有一批护士来支援,但也杯水车薪。一个楼层里30个透析的病人中,就有23个阳性,后来都去了传染病医院隔离,传染病医院只有一台透析机,根本无法保证能透析。

更令业内医疗专家担忧的,是新冠重症的“后滞”挤兑威胁——届时,压力将从发热门诊贯穿至重症病房。王广发称,“绝大多数新冠病人症状较轻,但在庞大的总基数下,仍可能出现绝对数量较高的重症病人,造成医疗资源相对紧张。”有医护表示,“最大的担心是,阳性患者以后如果越来越多,医护人员80%到岗率可能很难达到,目前科里感染的同事症状都较重,几乎个个高烧39度、浑身酸痛,没有无症状的。带病坚持上岗,万一出了医疗差错,也会很麻烦。”2022年初,#香港 第五波疫情之时,公立医院的急症室严重超负荷,多家公立医院爆满,病房使用率超过100%。#新加坡 进入“与病毒共存”的阶段后,10月,新加坡公立医院隔离病床入住率将近90%,ICU病床入住率超过三分之二。由于ICU人手紧张,普通病房的医护被调往ICU支援,进一步加剧了普通病房的压力。

而在很多中国普通城市,这将是与阳性病例的第一次交手,医疗机构的压力陡然增加。在这些中国最普通的地市级里,往往人口百万,城市里的几家三甲医院,仅能勉强覆盖当地人口的医疗资源。对于零经验、没资源、缺人手的地方普通三甲医院来说,大城市医院的模板做法似乎格格不入。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留给这些医院的窗口期不多了。

多款药品也出现供应紧张。12月以来,随着全国陆续放开对“四类药品”的管控,不再进行实名制登记,部分地区疫情较严重,不断推高购药需求,导致“四类药品”短期内供不应求。目前,电商平台已难觅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药品现货,部分仍能下单的需要等待4至10天才能发货,甚至要限购。北京多家药店称,连花清瘟、布洛芬已断货,到货日期不定,许多药店由于忙不过来,停止了线上接单,优先满足到店需求。12月10日,财新在房山区一家药店看到,前来买药的人已经排起长队,有店内工作人员出来维持秩序,并告知大家哪些药品已经售空。广州、成都、济南、郑州的多家药店和多名居民则告诉财新,连花清瘟和抗原试剂盒在线下很难买到,其他感冒药基本都有货。

线上平台大多商家出现缺货,随之而来的是涨价。12月初以来,在各类电商卖家、团购小程序上,抗原试剂盒从之前常见的每份3-4元涨至6元、7元甚至10元。一名北京居民告诉财新,12月6日她在朝阳区和丰台区先后进入4家线下药店想购买连花清瘟,其中3家已售完,唯一仍有货的药店已涨价到150元一盒。不仅是北京,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广州、武汉、重庆等多城市也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购药难问题。广州海珠区、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等多个药店反馈,抗原、连花清瘟、布洛芬和美林最为紧俏。受此影响,#韩国 食品药品安全部最近警告韩国制药公司注意国内感冒药的生产和供应即将中断,目前中国占韩国进口感冒药原料的37.5%,日本和印度分别占11.7%和10.5%。#香港 具有止痛退烧成分的退烧药基本全部售罄,或与港人为内地亲朋代购药物有关,不过香港本地疫情近期也明显升温。

快递和外卖效率也有明显下降。疫情新形势下,快递员感染风险加剧,让本来就不多的快递员数量再次雪上加霜,人手短缺。快递员暴露风险高、收入减少,导致快递员数量减少,与此同时更多的快递因无法及时送达,停滞在网点甚至中转仓。“最后一公里”卡壳,影响着快递运营的其他环节。深度科技院院长张孝荣对钛媒体APP表示,根据交通运输部门发布数据,在全国范围内,无论公路货运量还是快递揽投量,在近期均出现了快速下滑。由于物流效率下降,很多东西的采购变得更难了。有网友称,这几天需求度比较高的抗原、N95口罩、各种退烧药、感冒药等等,买到了也送不来。(财新1234)(经济观察网)(财联社)(中国青年报)(八点健闻)
乌鸦观察
#疫情 #发热门诊 #排队 #院感 #医疗资源 #挤兑 #慢性病 #透析 #重症 #ICU #药品 #快递 #物流 【放开之后:发热门诊排队、院感无法遏制、药品供应紧张、物流效率下降】 在疫情较严重地区,‌发热门诊一度排起长龙。仅以人均医疗资源远超全国的北京为例,12月7日,北京要求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但当晚依旧有多位患者称前往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需排队2-4小时,‌另有多家医院发热门诊预留电话无法接入。12月8日、9日晚,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北京朝阳、东城、西城等区发现,确实有多家医院…
#疫情 #重症 #急诊 #统计 #死亡

【国家卫健委:各省份均已度过发热门诊、急诊和重症患者三个高峰】

1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介绍,各省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三个高峰都已经度过。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94%,已经回落到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44%。全国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是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了44.3%。

在正常医疗方面,也有正常恢复的迹象。第一,全国普通门诊在逐步恢复。同时,普通门诊当中新冠患者比例在逐步降低,到1月17日非新冠的在普通门诊的就诊率达到99.5%,提示门诊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第二,住院患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住院患者中非新冠患者的住院比例大幅度提升,1月17日已经达到了85%,提示我们住院的正常诊疗也在恢复。特别要指出的是住院患者手术量在12月9日到31日呈现下降趋势,1月1日以后就呈现了稳步提升的态势。1月17日比12月7日住院的手术量,已经上升超过了20%。这些指标都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得到恢复。

此前,1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介绍,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在2022年的12月23日达到高峰,是286.7万人次,而且城乡的趋势是趋同的。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在2023年1月2日达峰152.6万人次。住院新冠感染者在1月5日达到了峰值162.5万人。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也在1月5日达到了峰值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据介绍,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的需要。

此外,通过分析显示,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死亡病例中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中国新闻网)
乌鸦观察
Photo
#统计 #新冠 #核酸 #核酸检测 #抗原 #哨点医院 #流感 #发热门诊 #住院 #急诊 #重症 #死亡 #变异 #Omicron #XBB #疫苗 #新冠疫苗 #疫苗接种 #老人

【0125 中疾控: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一、感染监测数据

2022年12月8日以后,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实行愿检尽检,同时部分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核酸检测。受居民检测意愿影响,各省份核酸检测量不断减少,如12月9日检测量为1.5亿,2023年1月1日降至754万,1月23日降至最低28万。 ....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全国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到11.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6.2%;
农村于12月23日达到峰值92.2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4.6%;
城市于12月22日达到峰值195.4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5.9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7.0%。

2022年9月-12月上旬,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10万左右,至第51周(12月19日-25日)达到最高60万;
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2.7%-3.6%区间波动,第50周明显上升至8.5%,第51周达到最高12.1%,第52周起快速下降,2023年第3周已下降至2.0%,回落至本轮疫情之前水平;
从2022年第49周,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51和52周期间达峰值后开始波动下降;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至12月下旬降至极低水平。

三、住院诊疗情况

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24.8万人,较峰值减少了84.8%;

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3.6万,较峰值下降了72.0%;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896,较峰值下降79.0%。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北京和天津以BF.7为优势株;江苏和内蒙古BF.7和BA.5.2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为优势株。

2022年9月26日-2023年1月23日,全国共报送1890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存在6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70.8%)和BF.7(23.4%),BA.2.76等13个进化分支构成比在0.1%-1.3%之间,54种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1.1%),共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1例,其中1例XBB.1、1例BQ.1.1.17、4例BQ.1.1、3例BQ.1.2和2例BQ.1.8。

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2023年1月20日,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2.9%和90.5%;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92%。

内详👉中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