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3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乌鸦观察
#新冠 #清零 #共存 #预测 #吴尊友 #递进关系 【吴尊友:中国围堵清零预防至少4784万人感染95万人死亡】 11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北京举行的财经年会上披露了“围堵清零”的成效: 1. 假设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与全球平均水平相似,将会有4784万人感染、95万人死亡; 2. 假设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与金砖五国其他四国平均水平相似,将会有5497万人感染,‌114.4万人死亡; 3. 假设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与发达的美国/英国水平相似,‌将会有20410万-20644万人感染、305万…
image_2022-02-07_21-06-26.png
101.7 KB
#新冠 #清零 #共存 #科研

【中疾控周报:即使全球疫苗接种率达到95%,“清零地区”放松限制可能导致一年内200万人死亡

一篇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CDC)的周报发表的论文显示,如果在像中国这样的疫情“清零地区”恢复正常的人口流动将在一年内造成约200万人死亡。同时,研究人员表示,控制病毒的关键是研发出能更好预防感染的疫苗。

研究人员利用智利和英国的研究来计算当前疫苗的基本有效性--智利的科兴疫苗和英国的辉瑞和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他们估计这些疫苗预防有症状感染的基本有效性为68.3%。他们估计现有疫苗预防死亡的基本有效性为86%。针对预防感染有效性的估算是基于英国的数据,而对于预防有症状感染和死亡的有效性的估算,则是基于智利对科兴疫苗的一项研究结果中摘录的数据。

但即使全球疫苗接种率达到95%,研究人员估计,如果人员流动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那么所有新冠清零地区将在一年内出现超过2.34亿的感染病例,其中将包括6,400万个有症状感染病例和200万个死亡病例。

“人类应该继续开发疫苗,并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疫苗的保护力,以便在全球范围内消除新冠病毒,”他们说,为了在恢复正常的人员流动后将新冠发病率降低到流感的水平,疫苗抵御感染的有效性需要提高到40%,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效力则需要提高到90%,对于新疫苗来说,有效防止感染,要比防止有症状感染或死亡更重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周日对环球时报说,“我们之前认为新冠可以通过疫苗得到基本控制,但现在看来,除了采取综合措施,没有简单的方法来控制它。”(路透社)(CCDC)

相关新闻🔗
21-11-27 中疾控周报:中国若用美防疫策略每日确诊超63万
21-11-28 吴尊友:中国围堵清零预防至少4784万人感染95万人死亡
21-12-21 王丹:关于“零容忍”防疫政策成本的估算
#量子力学 #熵波 #第二声 #科研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费米超流中的熵波临界发散】

热是怎么传播的?通常是通过扩散,即从近到远温度逐渐降低。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以波动的形式传播,很像声波。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第二声,相对的普通声波被称为第一声。第二声不会出现在普通物质中,只会出现在某些特殊的物质中,例如超流的氦。超流就是粘滞性变成0的流体,是一种 #宏观量子现象。例如,装在一个开口杯子中的超流体可以自发地爬出来。又如普通的液体中如果产生一个旋涡,它会逐渐消失,而超流体中的旋涡却不会衰减,会永远存在下去。通过在液氦中测量第二声及其相关的热输运现象,人们建立了一个普适的理论,叫做动力学标度理论(dynamical scaling theory)。这个理论对许多量子体系的相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高温超导,因为这个理论指出许多不同体系的相变过程都遵从相同的某些普适函数。然而,在液氦中很难把这些普适函数测准,因为它的临界区域很窄,操控性也很有限。通过液氦人们发现了第二声这种现象,但难以深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与澳大利亚科学家胡辉合作,首次在处于强相互作用(幺正)极限下的费米超流体中观测到了熵波衰减的临界发散行为,揭示了该体系存在着一个可观的相变临界区,并获得了热导率与粘滞系数等重要的输运系数。该项工作为理解强相互作用费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现象提供了重要实验信息,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

2月4日,该成果以长文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科学》杂志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该项工作“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实验的杰作”,“这是一篇极为出色的论文”,“该工作有望成为量子模拟领域的一项里程碑”。

内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Science)
#印度 #新冠 #瞒报 #统计 #死亡 #科研 #全因死亡率

【Science:专家表示印度超300万人因新冠死亡

印度管理研究所艾哈迈达巴德分校助理教授图姆贝(Chinmay Tumbe)说,他们利用三个不同的数据库做出预测,认为截至2021年中,印度已有300万人死于新冠。

他们利用了一家独立民意调查机构的数据,该机构通过电话对全国近 14 万人进行了调查,询问每个家庭中是否有人死于新冠。他们还分析了来自医院和类似设施的政府报告,并查看了官方登记的死亡人数。

参与研究的多伦多大学的普拉巴特·杰哈(Prabhat Jha)说,低估的原因之一是政治因素,他认为印度当局掩盖了这一流行病的真实情况,他和其他人还指责莫迪政府没有公布抽样调查数据,该系统对印度1%的人口进行例行调查,以跟踪出生和死亡。我认为政治压力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们说,'任何公布的东西都会令人尴尬'。

专家还说,许多感染者选择完全不做新冠检测,这使得官方的感染数据无法反映实际疫情的严重性,一些邦则是在当局的压力下才更新死亡数据。

这项研究已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但印度政府上个月驳斥这项研究报告为无稽之谈,坚称印度拥有一套完善的人口生死通报系统。

此前柳叶刀上的一篇对于印度西南部城市金奈的全因死亡率分析的论文也表示,印度报告的新冠死亡人数可能比真实值低7到10倍。

6个月前发表在eLife上的一项比较新冠前后全球范围的全因死亡率的论文则表示,对新冠死亡人数的低估在全球范围是普遍存在的。(联合早报)(Science)

【印度新冠死亡索偿数量高于官方数据

印度政府向最高法院提呈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印度各邦政府已收到超过62万份针对冠病死亡的索偿要求,而印度官方的新冠死亡病例为46万6000多人。

一些邦的差距尤其大,例如南部泰伦加纳邦只记录了不到4000起新冠死亡病例,但却收到近29000份索偿申请,批准了15000多份;西部古吉拉特邦报告了1万多起新冠死亡病例,却收到了近9万份索偿申请,批准了68000多份。(联合早报)
image_2022-02-16_04-06-28.png
158 KB
#科研 #SciHub #论文 #壁垒

【过去30天,中国大陆在Sci-Hub上的论文下载量排名全球第一】

昨天,Sci-Hub 创始人 Alexandra Elbakyan 更新了 Sci-Hub ,用户可以查看论文的实时下载统计信息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30天里,中国大陆在Sci-Hub上的论文下载数量排名全球第一,超过3亿次下载(337,184,513),遥遥领先,几乎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三倍。

此外,在排名前20的国家与地区中,英国并未上榜。Alexandra Elbakyan 本人也已解释,是因为「Sci-Hub 在英国是被封禁的,用户需要使用 VPN 才能访问,所以有时候可能会以『美国用户』的身份出现在 Sci-Hub 上。」(雷锋网)
#科研 #杀虫剂 #蚊子

【科学报告:在非致命杀虫剂剂量中暴露过的蚊子学会了避开这些杀虫剂】

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生物学论文称,研究发现雌性蚊子能在单次杀虫剂暴露后学会避开杀虫剂,这也许会影响杀虫剂的灭蚊功效。

该论文指出,杀虫剂被用来遏制蚊媒疾病的传播。近几十年里,蚊子对杀虫剂的抗性有增无减,但之前尚不清楚这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蚊子行为导致的。

论文通讯作者、英国基尔大学弗雷德里克·特里佩特(Frederic Tripet)和同事将雌性的埃及伊蚊和致倦库蚊暴露在灭蚊常用的杀虫剂中,这两种蚊子能传播登革热、寨卡、西尼罗热,杀虫剂包括马拉硫磷、残杀威、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之后,他们对同种杀虫剂的再次暴露是否会阻止蚊子的摄食和休息进行研究,并评估这是否会影响蚊子的存活率。

研究团队发现,相比没有在某个杀虫剂中预暴露过的蚊子,更高比例的预暴露蚊子不会穿过一个经杀虫剂处理的网来获得食物。只有15.4%的预暴露埃及伊蚊和12.1%的预暴露致倦库蚊会为了摄食而穿过这个网,没有预暴露蚊子的相应比例分别是57.7%和54.4%。预暴露蚊子的存活率也是没有预暴露蚊子的两倍以上。38.3%的预暴露埃及伊蚊和32.1%的预暴露致倦库蚊,以及11.5%的没有预暴露的埃及伊蚊和12.9%的没有预暴露的致倦库蚊,在穿过经杀虫剂处理的网后存活了下来。

研究团队还发现,预暴露蚊子比没有预暴露的蚊子更容易在一个有对照物质气味的容器中休息,而不是在一个有杀虫剂气味的容器中休息。75.7%的预暴露埃及伊蚊和83.1%的预暴露致倦库蚊会在没有杀虫剂的容器中休息,而没有预暴露蚊子的相应比例分别是50.2%和50.4%。

论文作者总结说,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非致命杀虫剂剂量中暴露过的蚊子学会了避开这些杀虫剂,因此可能会寻找更安全的食物来源和休息点,让自身有机会繁衍下去。(科技深度IN @微博)(Nature)
#新冠 #潜伏期 #核酸检测 #出入境 #科研

【疾控:境外输入病例约5%在入境14天后首次核酸阳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年2月刊发了《我国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疾控分析了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全国28省份7199例输入性新冠病例。入境隔离14天后检测阳性的比例在5%左右。

入境14天内核酸首次阳性者占95.15%(6850例),入境14天后核酸首次阳性者占4.85%(349例),其中15~21天内占3.56%(263例),22~28天内占0.88%(63例)和28天后占0.23%(23例)。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11月起要求48小时核酸阴性才能登机,更严格的归国条件,导致14天后新冠检测阳性占比,从2021年开始攀升至8%左右的比例。

疾控认为:入境超过14天后才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可能原因包括复阳现象、较长间隔(潜隐期较长)、样本检测结果准确性不足、入境后的转运或隔离期间发生交叉感染等因素。

疾控判断既往感染者复阳现象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导致后续传播风险较小。但仍需注意,比如2020年末,1例印度尼西亚籍无症状感染者从福建省入境,解除隔离后到达北京市,直接或间接引起北京市顺义区暴发的局部聚集性疫情持续 24 天,共报告42例感染者。

需要注意的是隔离点的交叉感染有可能,这种属于新近感染,有可能引起后续表达的传播风险。

2021年9月福建省莆田市发生一起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土续发疫情,源头可能在隔离期间被感染,这起疫情续发病例较多、 波及范围较广,共报告468例病例。
(伊洛牧 @微信)
乌鸦观察
#科研 #Omicron #英国 #精子 #抗体 #中和分子 【新冠科研: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于Delta;新冠降低了精子数量和活动能力;中和分子可能比抗体更便宜】 路透社:以下是最近关于新冠的一些研究摘要。它们包括值得进一步研究以证实结果的论文,‌以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认证的稿件。 1. 根据英国早期的数据,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 伦敦帝国理工的研究人员将11329名确认或可能感染Omicron的人与近20万名感染其他变种的人进行了比较。到目前为止,‌根据一份在同行评议前…
#新冠 #科研 #生育能力 #后遗症 #睾丸 #精子 #疫苗 #仓鼠

【港大研究:新冠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 康复后仍受影响】

新冠疫情流行两年来,学界关于该新发传染病的后遗症研究也不断进行中。此前有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的男性康复者精子数量及活动力受到影响,也有新冠患者出现睪丸疼痛,部分因新冠去世的男性患者尸检结果显示有睾丸炎症状。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的最新研究则通过仓鼠研究证明了,新冠病毒会导致男性的性腺机能减退及生育能力下降。

领导本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教授表示, 处在新冠康复期的男性患者时,需要注意可能会出现性腺功能减退和生育能力降低的问题,接种新冠疫苗可预防这种情况。性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性欲减退、勃起障碍和男性乳房发育。该研究结果已被传染病领域的权威期刊《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接纳将发表。

这项研究将仓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感染的是新冠病毒,对照组的仓鼠则感染流感病毒,均通过鼻腔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组的仓鼠出现了较为轻微的肺炎,可以不治而愈,但是在4到7天之内,仓鼠的精子数量和血清内的睪酮急剧下降。在感染42到120天后,仓鼠出现了与少精子症相关的不对称的睾丸萎缩,血清睾酮和血清抑制素B等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曲细精管内的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均受到严重影响。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睪丸出现急性炎症、出血、曲细精管坏死和停止生产精子的现象。感染新冠病毒后的7 到120天,睪丸组织的炎症、变性和坏死一直在持续。

同时,仓鼠被感染的病毒量越高,上述变化也就越严重,也增加了新冠病毒穿过血睾屏障的可能性。除了新冠原始毒株,奥密克戎和德尔塔变种病毒也能引起类似的损伤。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对照组仓鼠,则没有出现睪丸感染或损伤。

研究团队也对接种两剂灭活疫苗的仓鼠进行试验,发现在完成疫苗接种3天后,感染新冠病毒的仓鼠并未出现睪丸损伤,实现了与肺部类似的免疫保护。(财新网)(香港大学)

相关新闻🔗
20-02-17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造成肾脏和睾丸损伤
20-03-12 湖北政府网站刊文:感染新冠适龄男性应进行生育力检查
20-03-26 新冠损伤男性生殖功能首个临床证据: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变
21-12-22 新冠科研:Omicron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低于Delta;新冠降低了精子数量和活动能力;中和分子可能比抗体更便宜
#美国 #退伍军人 #科研 #新冠 #心血管 #后遗症

【研究:感染新冠后一年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

新冠疫情已在全球大流行两年,新冠后遗症问题也逐渐有了更多科学支撑。此前已有研究发现,对于有并发症的特定患者来说,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的中风风险更高。近期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团队在《自然-医学》上发文,进一步阐释了新冠病毒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一年内的人,患心律失常、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上升。

研究人员采用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数据,整理了一个包含近15.7万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美国老兵的队列,另有两个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老兵对照组,这两个对照组各包含约563.7万人和585.9万人。结果显示,新冠患者在感染的30天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疾病。

在经过与对照组比对之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期间没有及时就医的人群中,一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这种风险与新冠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新冠期间患病越严重,此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此外,结论还显示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是显著增加的。

不过,人们尚不清楚新冠病毒是如何引发或者进一步恶化心血管疾病的。已有研究提出了多种可能,包括新冠病毒直接入侵心肌细胞;新冠病毒造成内皮细胞感染和内皮炎、心脏组织中多种细胞类型发生了转录改变等。

研究人员也提到,此次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白人男性,因此结论在全球范围内可能缺乏一定普遍性。此外有些人可能感染过新冠病毒,但没有接受过核酸检测,因此被纳入了错误的队列,这些有可能影响结果的显著性。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表明各国都需要继续强化针对新冠病毒的一级预防策略,因为预防新冠病毒长期后遗症及其各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后遗症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首先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其次,在美国、英国和全球范围内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越来越多,与之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可能会在之后影响更多人,同时给各国的医疗系统带来更大的挑战。(财新网)(Nature)
乌鸦观察
#俄罗斯 #乌克兰 #制裁 #抵制 #电影 #流媒体 #视频网站 #游戏 #学术会议 #计算机 #芭蕾舞 #电影 #赛车 【俄罗斯玩家无法在Steam买游戏、开发商收不到款项】 部分俄罗斯的游戏开发商收到 #Steam 官方通知,‌他们无法将款项顺利汇入俄罗斯当地银行。此外,使用俄罗斯银行信用卡付款的玩家也会被 Steam 拒之门外,#PlayStation 亦同。至于 #任天堂 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购买,‌而微软 #Xbox 尚未发现状况。 此外,乌克兰副总理 Mykhailo Fedorov 也在昨…
#俄罗斯 #乌克兰 #制裁 #抵制 #游戏 #麦当劳 #可乐 #北极 #科研

【动视暴雪和Epic Games停止在俄罗斯销售游戏】

动视暴雪在一封公开分享给员工的信中宣布,动视暴雪将暂停在俄罗斯销售其游戏的新产品。此举禁止俄罗斯人跟该公司进行任何新的交易,其中包括其游戏的销售和游戏内的购买。

在动视暴雪宣布后不久,Epic Games表示,它在其游戏中“停止了跟俄罗斯的商业往来”,但它指出不会禁止俄罗斯玩家访问这些游戏。目前还不清楚《堡垒之夜》开发商的商业禁令是否适用于微交易、游戏或两者。(cnBeta)

【纽约养老基金:麦当劳、百事可乐等公司应考虑暂停俄罗斯业务】

纽约州养老基金主管周五在给几家公司的信中写道,包括麦当劳公司、百事公司和雅诗兰黛公司在内的全球主要品牌应该考虑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

这位主管在信中敦促各公司审查其在俄罗斯的业务,因为它们面临着 "重大且不断增长的法律、合规、运营、人权和人事以及声誉风险",他负责监管该州约2,800亿美元的养老基金,该基金拥有这些公司的股份。(路透社)

【可口可乐因未停止在俄活动被乌抵制,乌克兰三家超市全面下架】

据《基辅独立报》5日消息,由于可口可乐并没有选择停止在俄罗斯的商业活动,乌克兰国内三家大型超市已经全面下架了这一美国著名饮料品牌。随后,乌克兰国内也发起了大规模的“抵制可口可乐”运动,不少乌克兰主流媒体和民众宣布对其进行制裁。

零售商Novus在脸书上发表声明称:“我们的连锁超市不再与可口可乐公司合作,因为后者继续在‘侵略者’的领土上经营。我们正在下架所有属于该品牌的产品。”

除了《基辅独立报》外,乌克兰国家形象官方推特账号也发文称:“选择什么可乐已经不再是口味问题,而是正邪之分”,随后他们还向百事可乐喊话说“可口可乐选择了邪恶,该轮到你们还击了”。(cnBeta)(国际文传电讯社)

【铁幕2.0:入侵乌克兰后,与俄罗斯的北极研究受限】

八个北极国家中的七个: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宣布暂时停止参与北极理事会,不跟俄罗斯的科学家合作,这导致具体科研项目搁置。威斯康星大学海洋学家詹姆斯·莫里森说,“看起来我们之间的铁幕 2.0 已经落下”,他的极地研究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

#北极熊 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从2000年就一起研究跨越两国之间的大约3000只北极熊。战争爆发后,美国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管理局(FWS)命令政府研究人员停止与俄罗斯合作伙伴的交流,一位美国科学家想租一艘私人船到岛上继续他的科研,但是没有成功。尽管丢失一年的数据可能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科学家们担心如果这种故障持续下去会威胁到该物种。美国国务院对此回复到,"现在不是进行这些对话的时候"。

#鲑鱼 研究鲑鱼的两国科学家遇到同样的问题,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告诉鲑鱼生态项目的负责人,美国科学家不可以再登上俄罗斯的科研考察船,后者也将无法访问阿留申群岛南部边缘的地区。

#候鸟 研究迁移鸟类的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的生态学家不得不放弃今年夏天返回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的计划,因为荷兰政府的科学资助机构告诉他停止与俄罗斯科学家的所有工作。他说,"我感到十分沮丧,但是和乌克兰人民的损失比起来这是很小的“。

#洋流 然后是可能永远不会开始的研究伙伴关系,北冰洋的传感器浮标都集中在北美附近,莫里森曾希望与俄罗斯科学家合作,从北极的俄罗斯一侧收集数据。他担心如果回到冷战高峰期,这样的合作将不可能实现。(Science)

【俄外长:俄罗斯没想到西方对记者、运动员、文化人士进行制裁】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日表示,“我们对制裁做好了准备,但没想到运动员、文化界代表、演员、记者将受到制裁。”(卫星通讯社)
乌鸦观察
#丹麦 #新冠 #后遗症 #Longcovid 【丹麦研究称1/3感染者出现“长新冠”】 “长新冠”(long COVID)持续引关注。丹麦一项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发现,‌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6—12个月内都报告了至少一个持续性症状。该调查以问卷为主,样本涵括15.2万人,‌包括61002名在6、9或12个月前检出新冠阳性的受访者,和91878名新冠检测阴性的受访者。调查在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进行,早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给出临床病例…
#新冠 #后遗症 #大脑 #科研

【牛津大学研究:新冠轻症也会造成大脑损伤

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感染新冠后即使症状轻微,人的大脑和思维能力也会受损。牛津大学维康综合神经影像中心的发现表明,病毒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惊人的影响。

据彭博社报道,研究人员发现,患者感染冠病数月后出现了大脑损伤,影响到与嗅觉相关的区域,并且脑萎缩的程度相当于正常大脑老化十年。周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篇研究报告称,这些变化与认知能力的下降有关。

外界广泛认为,新冠病毒是一种攻击肺部的呼吸道病原体。但忽视了它在急性期可能引发诸多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意识错乱、脑卒中和神经肌障碍。其他症状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头痛、感觉障碍、抑郁,甚至是精神错乱。相关症状可能会持续长达数月。

为了研究患者大脑发生的变化,神经学家杜奥(Gwenaelle Douaud)和他的同事调阅了全球最大磁共振成像数据库 U.K. Biobank 的数据。他们取得了785名志愿者在疫情爆发前的脑部影像。

平均间隔38个月后,这些志愿者再次进行了脑部扫描,那时有401人新冠检测曾呈阳性。未感染过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与年龄、性别以及许多风险因素(血压、肥胖、吸烟、社会经济地位、糖尿病)相近的患者组进行比对。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年龄在51至81岁之间,大多是白人。

研究团队将感染者的大脑在头部的占比与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进行比较,发现减小了约0.3%。大脑占比不管有无感染,都会随着时间减小,但感染新冠病毒后,大脑占比会进一步减小。与嗅觉相关的大脑部位的减小幅度也稍微大一些。

研究团队还调查了认知功能。从解决特定课题所需要的时间来看,感染者比未感染者花的时间长8~12%。研究团队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轻症也会影响大脑和认知功能。

不过,这种影响是会一直存在,还是会随着神经系统的修复部分逆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她说:“大脑是可塑的,可以自我修复。”(联合早报)(彭博社)(日本经济新闻)(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