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4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联合国 #粮食 #人道主义 #阿富汗 #埃塞俄比亚 #新冠 #次生灾害

【联合国警告明年或为灾难性一年】

当地时间12月2日,联合国发布报告称,随着新冠疫情肆虐、气候变化和冲突将更多人推向饥荒的边缘,全球对人道主义援助的需求正在猛增。该机构呼吁2022年向全世界陷入冲突和贫困的1.83亿人提供410亿美元援助。

据路透社2日消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OCHA)在其年度全球人道主义概览报告预测称,明年全球将有2.74亿人需要某种形式的紧急援助,比已经破纪录的2021年增加了17%。这意味着2022年全球每29人就有1人需要帮助,这是2015年每95人就有1人需要援助的2.5倍。此外,饥荒对生活在43个国家的4500万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可怕的未来”,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减少了粮食供应。

报告称,在阿富汗,超过2400万人——阿富汗人口的65%——正在等待旨在拯救生命的援助,其中包括预计将处于饥荒边缘的约900万人。这是由于政治动荡、反复的经济冲击以及27年来最严重的干旱造成的严重粮食不足造成的。塔利班掌权以来,由于国际援助枯竭,该国人道主义危机已经加剧。

报告还指出,新冠大流行已在全球范围内杀死了超过500万人,而且很可能会造成更多死亡,而旨在控制该病毒的措施所造成的影响,已将大约2000万人推向极端贫困。疫情还破坏了全世界的卫生系统,例如,艾滋病毒、结核病和疟疾检测下降了43%。2021年,全球有2300万儿童缺少基本的儿童疫苗。

与此同时,与气候相关的灾害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报告警告说,到2050年,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有多达2.16亿人被迫在本国内部迁徙。报告称,气候变化正在加剧饥饿和粮食不安全状况,类似饥荒的状况仍然是“全球43个国家4500万人面临的真实而可怕的可能性”。

冲突也在许多国家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报告称,在埃塞俄比亚,政府军与提格雷军队之间长达一年的冲突已经蔓延到阿姆哈拉和阿法尔地区,数千人流离失所,而战斗、干旱和蝗虫则将更多人推向了边缘。近2600万埃塞俄比亚人需要援助,其中超过900万人依赖于分配的口粮,其中500万人来自提格雷。(澎湃新闻)
#美国 #民主 #大选 #投票 #政治献金 #金钱政治 #富人游戏 #华尔街 #财团 #寡头 #身份政治 #部落政治 #精英政治 #否决政治 #冗长辩论 #政治极化 #社会撕裂 #撕裂 #政党对立 #党争 #选举人团 #杰利蝾螈 #摇摆州 #超级代表 #国会山 #抗议 #特朗普 #封杀 #社会性死亡 #媒体 #平台 #事实权力 #种族歧视 #新冠 #疫情 #失业 #通货膨胀 #泛政治化 #口罩 #疫苗 #联邦制 #统一 #次生灾害 #贫富分化 #终产者 #大水漫灌 #放水 #言论自由 #第四权 #代理人 #富媒体穷民主 #新门罗主义 #颜色革命 #颠覆政权 #古巴 #智利 #阿连德 #海地 #利比里亚 #乌克兰 #阿拉伯之春 #阿富汗 #伊拉克 #叙利亚 #制裁 #霸权 #帝国主义 #长臂管辖 #阿尔斯通 #孟晚舟 #驱逐外交

【中国外交部发布《美国民主情况》报告】

序言

一、何为民主

二、美国民主的异化及三重弊害

(一)制度痼疾积重难返
1、美式民主沦为“金钱政治”
2、名为“一人一票”,实为“少数精英统治”
3、权力制衡变成“否决政治”
4、选举规则缺陷损害公平正义
5、民主制度失灵引发信任危机

(二)民主实践乱象丛生
1、国会暴乱震惊全球
2、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3、疫情失控酿成惨剧
4、贫富分化不断加剧
5、“言论自由”名不副实

(三)输出所谓民主产生恶果
1、“颜色革命”危害地区和国家稳定
2、强推所谓民主造成人道悲剧
3、滥用制裁破坏国际规则
4、“民主灯塔”招致全球批评

结束语(telegraph中国外交部
乌鸦观察
#中国 #阿富汗 #人道主义援助 #银行 #不良贷款 【中国为阿富汗援助棉衣毛毯等越冬物资】 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俄罗斯总统阿富汗问题特使卡布洛夫日前称,在美国冻结阿富汗的金融资产和国际社会承诺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不到位的情况下,阿富汗经济形势正在恶化。中方多次表示,一直在为阿富汗和平重建与经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请发言人介绍一下近期中方向阿富汗提供了什么帮助? 赵立坚表示,就在两天前,‌一列满载1000多吨援助物资和生活生产物资的货运专列,从新疆驶出,将采…
#中国 #阿富汗 #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向阿富汗援助第二批越冬物资】

中国政府援助阿富汗紧急人道主义物资项下第二批越冬物资交接仪式13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举行。中国驻阿富汗大使王愚、阿临时政府难民事务部代理副部长阿尔萨拉·哈罗提等出席交接仪式。

王愚在交接仪式上表示...目前严冬刚至,中国人民通过这些毛毯和羽绒服等越冬物资给阿富汗人民送来了温暖,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阿人民的暖心爱意,也是中阿友谊的有力见证。...

哈罗提感谢中方向阿富汗提供大量援助,并希望国际社会像中方一样提供大力援助。他说,阿临时政府成立不久,中方就宣布向阿方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这批越冬物资将很快发放到有需要的阿富汗民众手中,为他们温暖过冬提供保障。他同时呼吁美西方尽快解冻阿海外资产,以解决阿富汗当前面临的严峻人道危机和经济问题。(新华社)
乌鸦观察
#美国 #阿富汗 #空袭 #平民 #处分 【美军喀布尔空袭致10平民死亡 | 五角大楼:无操作不当,不建议采取任何处分 | 中国:阿富汗人命也是命】 美军无人机今年8月29日在阿富汗实施的空袭造成包括7名儿童在内的10位平民不幸丧生。五角大楼的一项独立审查得出的结论称,‌该事件不是由不当行为或疏忽造成的,‌因此不建议采取任何纪律处分措施。 据美联社3日消息,‌据一位熟悉该报告的美国高级国防官员称,‌这项由空军中将赛义德(Sami Said)进行的审查发现,‌在沟通、识别和确认轰炸目标的过程中出现了故…
#美国 #阿富汗 #空袭 #平民 #处分 #问责

【只发现程序性问题,美军误杀喀布尔10平民无人受罚】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五角大楼当地时间13日表示,此前参与阿富汗喀布尔无人机袭击、造成10名平民死亡的军事人员,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美国中央司令部8月29日说,美军无人机当天在喀布尔对一辆汽车实施空袭,解除了“伊斯兰国”阿富汗分支对喀布尔机场的威胁。

到了9月,五角大楼在质疑声中承认美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出之前的无人机袭击,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此次袭击导致多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7名儿童。

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奥斯汀将任何相关行政行动的最终决定,比如训斥或降职,交给了两名高级指挥官。他最终批准了他们不惩罚任何人的建议。

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表示,“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程序上的故障,是程序性事件中的执行,不是疏忽的结果,不是不当行为的结果,也不是领导不力的结果。”

《纽约时报》称,在与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等进行的20年战争中,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和索马里等地杀死了大量平民。虽然美国军方不时承认对错误的空袭或地面袭击造成平民伤亡负责,但事实上很少落实到具体某负责人。

最突出的例外是在2016年,当时五角大楼对至少十几名军事人员进行了纪律处分,因为他们在2015年10月对阿富汗昆都士的一家无国界医生医院的空袭中发挥了作用,造成42人死亡。但没有人面临刑事指控。

另据英国研究机构“空中战争”发布的数据,在过去20年中,因美军空袭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数至少有2.2万人。(中新社)(纽约时报)

相关报道📰
【No punishment for U.S. troops involved in deadly Kabul strike- Pentagon】- 路透社
【No troops disciplined in US strike killing Afghan civilians】- 美联社
#美国 #空袭 #平民 #无人机 #五角大楼 #问责 #斋月 #二次爆炸 #阿富汗 #叙利亚 #ISIS

【纽约时报:美国空袭致死平民人数被低估】

通过查阅五角大楼隐藏档案中的1300多份文件以及现场调查,《纽约时报》发现美军自2014年来的空袭行动,一直受到严重情报缺陷,仓促定位的影响,造成数千名平民和儿童的死亡。

1. 平民死亡人数被严重低估

...《纽约时报》发现,平民死亡人数明显更高。差异在一个接一个的案例中出现——最明显的是 2016 年在叙利亚托哈尔村发生的爆炸事件。

比如美国特种作战部队袭击了他们认为是ISIS的三个"集结地",相信他们会杀死数十名ISIS战士。一项军事调查得出结论,可能有7至24名平民"与战斗人员混杂在一起"死亡。但是,《纽约时报》发现,目标建筑是家庭寻求庇护的房屋。超过120名平民被杀。

2. 五角大楼没有坚持透明度和问责制的承诺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的评估报告被公开了。但没有一个包括对错误行为或纪律处分的调查结果。只有一份报告提到 "可能违反 "交战规则——违反确定目标的程序。此外尽管受伤的幸存者往往需要昂贵的医疗护理,但美军只支付了十几笔慰问金。

总的来说,5400页的记录表明,当局接受了平民的伤亡。在军方的逻辑中,只要对平民的预期风险和军事利益进行了适当的权衡,并且得到了上级指挥系统的批准,那么打击就是合理的。

3. 超过50,000次空袭,大部分没有事先计划
...

4. 偏见和盲点造成危险

记录显示,伤害平民的一个原因是“认知偏差”,或者说,人们倾向于按照刻板印象寻找和解释信息。例如,美军侦查到有人赶往袭击地点,就会偏向于认为他们是ISIS恐怖分子,而不是平民救援人员。另外,骑摩托车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列队行动”,是即将发生袭击的“特征”。

第二种原因,是文化差异。例如,美军会无视斋月、炎热的气候或激烈的战争,倾向于认为一所房屋内“没有平民的存在”。

5. 技术和监控方面的缺陷

尽管美国的武器承诺精确无误,但有时根本没有击中。例如,2016年美军报告称他们在对摩苏尔东部一座房屋的袭击中,杀死了ISIS高级人员尼尔·普拉卡什(Neil Prakash),以及4名平民。但几个月后,普拉卡什在从叙利亚进入土耳其时被捕。

低清晰度或不足的侦查影像,也常常导致空袭的位置偏差,此外也阻碍了外界针对平民伤亡的调查。《纽约时报》审查的1311起平民案例中,军方认为可信的只有216起。很多影像都太短,无法做出伤亡判断。

有时,在袭击前只拍摄了几秒钟的镜头,几乎不足以让调查人员评估平民的存在。而在事后的审查阶段,部分案例根本没有可供审查的录像,这甚至成为了驳回指控的依据。军方声称,这往往是因为“设备错误”,因为没有飞机“观察或记录这次袭击”,或者因为部队不能或不愿找到录像,没有按要求保存它。

6. 没有考虑到二次爆炸的情况

像武器库或发电站这样的目标有可能发生二次爆炸,这些爆炸往往远远超出预期的爆炸半径。这些爆炸占军方承认的所有平民伤亡的近三分之一,占《纽约时报》访问过的地点所有平民伤亡的一半。

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言人在回答《纽约时报》的问题时说,"即使有世界上最好的技术,也会发生错误,无论是基于不完整的信息还是对现有信息的误解。而我们试图从这些错误中学习",他补充说,"我们勤勤恳恳工作以避免这种伤害。我们调查每一个事例。我们对每一个无辜生命的损失感到遗憾"。(纽约时报)
乌鸦观察
#阿富汗 #塔利班 #女性 【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颁布保护妇女权益特别法令】 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3日颁布一项保护妇女权益特别法令,‌并要求阿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确保法令实施。 这项特别法令规定:成年女性有婚姻自由,‌不得强制女性结婚;不得将女性视为私人财物,‌不得将女性用作解决争端和消除敌意的物品;寡妇有权决定是否再婚,‌不得强制寡妇再婚,‌寡妇应按照份额继承丈夫、子女、父亲等家人的财产。 阿洪扎达要求阿富汗各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最高法院通力合作,‌确保该法令顺利实施。(新华社)…
#阿富汗 #塔利班 #女性 #司机 #罩袍 #祷告 #蓄须

【阿富汗塔利班新规:禁止车内放音乐、禁止搭载未戴头巾女性、女性出远门必须有男性近亲陪同】

当地时间12月25日,阿富汗塔利班颁布面向司机的一系列新规:
禁止在车内播放音乐;
禁止搭载未戴头巾(hijab,允许露出面部)的女性乘客;
禁止搭载没有男性监护人(mehram)陪同的女性超过45英里(约合72.4公里);
禁止在车内服用药物;
在祷告时间,司机必须休息祷告;
建议所有(男性)司机蓄须。(观察者网)(法新社)(喀布尔新闻)

据此前报道,2018年6月,沙特女性驾驶禁令正式解除,首批女司机上路。Uber为沙特阿拉伯的女司机推出了一项新功能,让她们避免搭载男性乘客。(cnBeta)

此外,#沙特阿拉伯 女性不能独立开设银行账户、不能独立获得护照、自行决定结婚或离婚,均需男性监护人同意。这个监护人同意制度还扩及到女性生活的其他更多事项,包括工作,就学,甚至是接受某些特定的医疗项目。此外,沙特阿拉伯女性也不能和男性朋友喝咖啡和自行决定穿着。(BBC)

相关新闻🔗
21-08-15 塔利班誓言尊重阿富汗妇女的权利:只要戴上头巾,将允许她们工作和接受教育
21-08-31 阿富汗塔利班:女性有权接受教育,男女学生将被分开管理
21-08-31 阿富汗塔利班:为保证女性安全,职业女性近期必须待在家中
21-09-06 塔利班规定大学女生须穿长袍面纱 男女分开上下课
21-11-22 塔利班发布”宗教准则“:呼吁停止播放女演员出演的电视剧
21-12-03 塔利班颁布保护妇女权益特别法令:成年女性婚姻自由,不得将女性视为私人财物
#阿富汗 #塔利班 #禁酒

【打击酒精销售,塔利班将3000升缴获酒精倒入运河】

阿富汗情报总局说,该国特工将大约3000升白酒倒入喀布尔的一条运河。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正加强力度,打击酒精销售。

法新社报道,阿富汗情报总局周日(1月2日)在推特发布的录像显示,其特工在首都的一次突袭行动中将缴获储存在桶中的酒精其倒入运河。一名情报官员在录像中说:“回教徒必须严厉放弃制造和运送酒精。”

目前尚不清楚这次突击检查是什么时候进行,也不清楚这些酒是什么时候被销毁。但是,该机构发表的一份声明说,在这次行动中,有三名酒精经销商被捕。

即使在西方支持的前阿富汗政权下,销售和消费酒精是被禁止的。但是,执行严格版本的伊斯兰教法的塔利班在反对酒精方面更为严格。

自塔利班去年8月15日夺取政权以来,阿富汗全国各地突击检查的频率,包括对吸毒者的检查,都有所增加。(联合早报)(巴基斯坦黎明报)
#美国 #拜登 #年度总结 #支持率 #阿富汗 #乌克兰 #中期选举 #Omicron

【法新社:出任总统将满一年 拜登内外交困美国人民怨声载道】

美国总统拜登执政即将满一年,但无法妥善处理国家艰巨挑战,以致内外交困,人民怨声载道,预料这会给拜登今后的施政和民主党带来很大压力。

法新社分析指出,新冠疫情因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的出现而未见平息,美国社会如今更加分裂,民主党也可能在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拱手让出国会控制权;外交上拜登也灰头土脸,从阿富汗仓促撤军打击他的威信,乌克兰危机可能再次重击拜登政府。

最近公布的昆尼皮亚克大学最新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只有33%。他在剩余任期依然面对艰巨挑战。

2021年上半年,拜登经历了蜜月期。当时全美新冠疫苗接种率大幅攀升,经济强劲复苏,失业率下降,他的支持率保持在54%的水平;但从去年8月起,支持率就不断下滑。拜登的幕僚为他的政绩辩护称,民主党虽然在两院只有微弱优势,但争取到国会通过1.9万亿美元一揽子救援配套和1.2万亿美元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法案。

拜登上任之初,向选民作出许多承诺:愈合民主伤口、克服疫情、解决根深蒂固的种族与经济难题,以及在全球恢复美国的信誉。一年后的今天,这些似乎都没有办到。

拜登一开始确实抗疫有成,去年独立日当天宣布美国已经摆脱疫情。然而,德尔塔随即于夏天来袭,疫情再次暴发,到了12月更出现奥密克戎,让他备受指责。他上任之初的抗疫策略获得69%民众认可,今天已滑落至46%。

从一些经济指标来看,拜登上任一年,美国经济表现不差。2021年股市和就业增长都创新高,失业率只有3.9%。但是,通货膨胀率去年12月达到7%的历史新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拜登的经济顾问坚称通胀走高只是暂时现象,显然低估了其严重程度。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通胀接下来几个月仍将保持在7%左右。

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研究生院院长布朗说,鉴于拜登的经验与学识,选民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能让美国的一切重上轨道,恢复正常。然而,情况却非如此。

布朗认为拜登团队满脑子的理想主义,妄想他可以效仿前总统罗斯福带领美国走过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也让美国重新焕发生机。“他们的乐观主义,加上民众对他们有信心,认为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使得他们走上狂妄自大的道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说:“诚然,拜登的挑战是如此的艰巨,其中许多挑战之大,已经超出任何一位总统的能力范围。不过,这一年来,拜登对艰难问题的处
理方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质疑。”(联合早报)

相关报道📰
【One year on, the verdict on Biden's Divided States of America】- 法新社
【10 crises that demand answers at Biden's press conference】- CNN
#新西兰 #防疫 #怀孕 #入境 #人间百态 #阿富汗 #塔利班 #伊斯兰 #未婚先孕

【新西兰严控防疫 怀孕女记者被拒回国】

新西兰一名怀孕女记者贝莉丝想要回国待产,却因不符合检疫规定而遭拒国门之外。结果,只有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愿意发签证给她和男友。

综合外电报道,贝莉丝先后交出59份文件申请回国待产仍然遭拒,她周六(1月29日)受访时说:“当阿富汗政府愿意收容一名未婚的孕妇,就知道这状况有多糟了。”

贝莉丝去年8月为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报道美军撤离阿富汗的新闻,还常在报道中批评阿富汗的女权低落。去年9月,她从阿富汗回到卡塔尔后,发现自己怀孕了。由于她和男友还未结婚,而未婚性行为在卡塔尔属犯罪,因此她必须要离开。

贝莉丝一度跟男友回到比利时暂住,但因没有比利时居留权无法久住,她想回新西兰待产却卡在防疫规定。新西兰移民官员对此回应称,贝莉丝先前申请遭拒,是她未能安排在拿到许可证的14天之内搭机回国。贝莉丝则说,因为从阿富汗喀布尔飞出的航班有限,她无法在期限内搭机。

贝利斯询问塔利班高级官员,她是否会因为未婚怀孕而在阿富汗受到惩罚,塔利班回答称:“既然你们是外国人,怀孕纯属你们自己的事,不会受到政府的惩戒。如果有什么意外,打电话给我们。别担心。”

结果,贝利斯和未出生孩子的父亲回到了他们现在所在的喀布尔,等待事情得到解决。

贝莉丝的遭遇曝光后,新西兰冠病防疫部长希金斯表示,防疫部已要求所属官员检讨,“事情似乎有待进一步说明”。防疫部官员也表示,欢迎贝莉丝再度提出申请。(联合早报)(卫星通讯社)(新西兰先驱报)
乌鸦观察
#阿富汗 #塔利班 #女性 #教育 #罩袍 #面纱 #Niqab 【塔利班规定大学女生须穿长袍面纱 男女分开上下课】 Taliban order university women to wear face-covering niqab 据法新社9月5日报道,阿富汗塔利班教育部门发布文件,‌规定入读私立大学的女性,‌必须穿着长袍与面纱,‌遮盖大部分脸部。女学生必须由女性教授,‌若情况不许可,‌则可由品行优良的年长男性执教。 另外,‌男女学生要分开上课,‌或至少以布帘分隔,‌并要使用不同的出入口。女学生…
#阿富汗 #塔利班 #女性 #教育

【0202 阿富汗大学复课 女学生可返校】

阿富汗公立大学周三(2月2日)全面复课,这是该国自去年塔利班掌权以来首次开学。回返校园的除了男学生,还包括女学生。

路透社报道,虽然塔利班政府没有正式宣布其对女大学生回返校园的计划,但教育官员说,大学已允许女学生上课,但条件是她们必须与男性学生分开。

记者也目睹阿富汗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有女学生从一个侧门进入楠格哈尔大学。该所大学是本周开放的阿富汗公立大学之一。

塔利班1996年至2001年在阿富汗统治时期,其强硬的伊斯兰法禁止妇女和女孩接受教育。塔利班称,自8月15日外国军队撤出后重新掌权以来,情况有所改变,但对其计划含糊其辞。

联合国周二(2月1日)表扬了阿富汗公立大学允许女学生返校的做法,似乎表明此举已得到官方确认。

联合国驻阿富汗特派团周二发推文说:“(联合国)欢迎公立大学于2月2日开始,向所有男女学生重新开放的宣布。每个年轻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点至关重要。”

周三只有温暖省份的大学开学。包括喀布尔在内的较冷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将于 2 月 26 日恢复。(联合早报)(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