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5.5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拜登 #国会 #演讲

【拜登任职以来首次发表国会演说】

美国总统拜登在当地时间周三(4月28日)晚9时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首次发表讲话,以下摘要自白宫发布的演讲稿:

#疫苗 #疫苗接种
...
在承诺在100天内注射1亿支新冠疫苗之后,我们在100天内提供超过2.2亿支新冠疫苗。
...
但今晚,我可以说,因为你们--美国人民--我们在过去100天里在对抗历史上最严重的大流行病之一方面取得的进展是我们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后勤成就之一。
...
#美国救援计划 #纾困
...
#公共投资 #中美 #美国就业计划 #自来水 #蓝领 #职业工人 #科研投资 #基建 #就业 #贸易保护 #大政府 #政府投资

美国正在前进。向前迈进,而且我们现在不能停下来。我们正在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竞争,以赢得21世纪。

纵观我们的历史,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已经改变了美国,...,这只有政府才能做到。
...
美国就业计划将创造就业机会,去更换1000万个家庭和40多万所学校的含铅自来水管,也将为35%仍然没有高速互联网的美国农村地区提供通信。
...
没有理由不在匹兹堡而是北京建造风力涡轮机的叶片。 没有理由美国工人不能在电动汽车和电池的生产方面引领世界。
...
美国就业计划的所有投资将遵循一个原则:"购买美国货"。
...
在美国就业计划中创造的基础设施工作中,近90%不需要大学学位。75%不需要副学士学位。美国就业计划是一个建设蓝领美国的蓝图。
...
几十年前,我们曾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用于研究和开发。 今天,我们的花费不到1%。中国和其他国家正在快速逼近。
...
#美国家庭计划 #学前教育 #社区大学 #税收抵免

美国家庭计划将提供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增加两年学前教育和增加两年免费社区大学;提供可负担的儿童看护;提供长达12周的带薪家庭和医疗假;扩大对家庭中每个孩子的税收抵免。

“美国家庭计划”将在未来10年内向美国儿童、学生和家庭投资1万亿美元,并为中低收入美国家庭提供约8000亿美元税收抵免。

#平价医疗法案 #社保 #医保
...
#富人税 #避税 #逃税 #开曼群岛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最大的55家公司去年的联邦所得税为零。超过400亿美元的利润没有缴纳联邦税。
...
我们将最富有的1%的美国人--那些收入40万美元或更多的人--的最高税率回升到39.6%。
...
#疫苗外交 #民主兵工厂

随着我们自己的疫苗供应增长以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我们正在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将成为其他国家的疫苗兵工厂--就像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民主兵工厂。

#中美 #印太 #北约 #美俄

在我与习主席的讨论中,我告诉他,我们欢迎竞争--我们并不寻求冲突。 但我绝对清楚地表明,我将全面地捍卫美国的利益。
美国将站出来反对削弱美国工人和产业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如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和对美国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盗窃。
我还告诉习主席,我们将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就像我们在欧洲的北约一样--不是为了引发冲突,而是为了防止冲突。

关于俄罗斯,我向普京总统非常清楚地表明,虽然我们不寻求升级,但他们的行动有后果。
我以直接和相称的方式回应了俄罗斯对我们选举的干预和对我们政府和企业的网络攻击--他们做了这两件事,我确实做出了回应。
但我们也可以在符合我们共同利益的时候进行合作。
...
在对美国安全和世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伊朗和朝鲜的核计划上--我们将与我们的盟友密切合作,通过外交和严厉的威慑来解决这两个国家构成的威胁。
...

#白人至上主义 #弗洛伊德 #枪击 #NRA #移民
...
Our Constitution opens with the words, “We the People”.

It’s time we remembered that We the People are the government. You and I.

Not some force in a distant capital. Not some powerful force we have no control over.

It’s us. It’s “We th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