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观察
16.4K subscribers
7.28K photos
320 videos
491 files
16.6K links
不定期推送新闻和杂谈;您的订阅、投稿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有任何事宜欢迎通过 @big_crow_bot 联系,因我们知识精力有限,期盼各位多多指正;

整理不易,转发请自觉标记出处;

推荐使用浅色模式阅读,深色模式加粗重点显示不明显;

同义词检索欢迎使用:https://t.me/bigcrowdev/11487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向收到此信息的世界致以美好的祝愿。
——地狱乌鸦
Download Telegram
乌鸦观察
#上海 #货运 #物流 #长三角 #行为联邦制 【疫情下的长三角公路货运:停摆、缺货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 出于疫情防控,‌长三角多城市地方政府对于货车的流通采取了愈加严格的管控态势,且管控政策不断变化,相应的物流受到的影响也不断增加。 一位大型货运平台的上海负责人表示,以其所在的平台为例,在4月1日前,40%从上海发出的货流已经受到影响,主要以嘉兴,湖州,无锡以及苏州的昆山、太仓等地区为主,宁波、温州、萧山等地区影响要略小。 原因一方面在于当地政府严格的防疫政策,‌另一方面也与缺乏司机、车辆…
#上海 #货运 #货车 #物流 #长三角 #行为联邦制 #核酸检测

【上海公路货运下滑明显,专家建议加设核酸检测服务点

3月31日,一家公路货运公司工作人员向财新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26日上海市公路货运整车流量指数还维持在正常水平,27日至29日连续三天下降,29日流量指数水平较26日下跌近40%。

据财新了解,上海本地几乎没有货运司机,司机主要来自于安徽、浙江、江苏等周边城市。目前,按照上海市防疫要求,来沪人员以及离沪人员均须持有抵沪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一位货运行业人士向财新指出,近期外地发到上海的货物运价上涨明显,涨幅接近50%,甚至也出现了上涨100%的情况。但是高价之下,愿意跑上海线的司机也不多。常规的核酸检测之外,司机抵沪后行程码就会带*,回到归属地可能会被要求隔离,这让司机的进沪意愿下降。

以南京为例,南京防疫政策显示近期非必要不离宁,不要去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前往已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城市;对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行程码带*)来(返)宁人员,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严格实行“3+11”健康管理措施,即3天居家健康监测+11天跟踪健康监测,前7天每天、第10、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这种情况下,部分司机会选择换线,即以前经常跑上海线的司机,现在会换一些疫情相对缓和的线路。由于全国多地出现疫情,换线也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上述人士称,许多司机反映,有时只是开车途径中高风险地区中途没有下车,行程码就出现了星号,对司机工作造成极大不便,一些货运司机选择暂时原地休息。
...
中国快递物流资讯网首席顾问徐勇向财新分析称,当前物流不畅的核心在于人员静止管理,但是货物需要加大流通,当前对货运司机行程码带星采取隔离观察不是合理手段。

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当在公路服务区、港口等地加设核酸检测服务点,或者加设专门服务火车司机的核酸检测点,以48小时甚至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作为司机通行的统一标准,让司机和车辆流动起来才能缓解物流问题。(财新网)
乌鸦观察
#上海 #医疗队 #动员 #支援 #轮班 #方舱 #核酸检测 #密接 #转运 #江苏 #浙江 【财新:上海已计划向周边的浙江和江苏转运密接及次密接者】 据财新了解,自4月2日晚,能收治15000人的上海目前最大的方舱医院——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启用后,龙吴路方舱医院、崇明花博园方舱医院、临港新城方舱医院均已启用,更多方舱医院正在建造。 随着上海阳性病例的激增,密接者如何隔离也成为棘手问题。截至4月4日9时,上海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92405人,在沪密接的密接111141人。 据财新了解,…
#上海 #医疗队 #动员 #支援 #轮班 #方舱 #核酸检测 #安徽 #黑龙江

【国家卫健委:15省380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目前全国15个省份已经派出了医务人员38000多人,另外还调集了核酸检测力量238万管来支援上海。这里边其中9个省份派出了11000多名医务人员,承担方舱医院医疗队的任务,另外还有4个省份派出核酸采样的医务人员,也就是我们采样的队员,这个队伍有23200多人。另外我们从12个省份派出了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有将近4000人。

人民日报海报显示,其中江苏13000余人、浙江8700余人、天津1512人、河南1511人、湖北1200余人、山东1100余人、安徽1030人、江西1000余人、海南908人、广东300人、陕西180人、湖南104人以及解放军2000余人。

4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机场集团获悉,从3日下午至4日凌晨,上海虹桥、浦东两场共保障来自7个省市和部队援沪医疗队包机航班26架次。

注:疑似漏统计福建、北京及西安此前两批医疗队。(人民日报)(澎湃新闻)

【黑龙江援沪医疗队整装待发】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部署,黑龙江省组建了一支由1034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由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鸡西、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鹤岗、绥化、大兴安岭10个市地和省卫健委、省直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组成,随时准备赴上海市支援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计划将承担核酸采样和接管方舱医院工作。

此前,黑龙江省共派出5批医疗团队,共计280人驰援吉林,抵达吉林后的黑龙江省医疗团队,已经整建制接管吉林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大庆市广播电视台)

【安徽派3500人支援上海】

4月4日凌晨,安徽省从合肥、亳州、宿州等11个城市的省属和市属医院抽调核酸采样人员3500名,乘坐94辆大巴车,昼夜兼程驰援上海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据悉,所有支援人员已于7时前到达上海指定区域,进入工作状态。目前,医疗队员正根据安排,紧张有序开展工作。此批医疗队将在上海市开展1天核酸采样工作后连夜返回各地,进行隔离和健康监测。 (新华社
#上海 #核酸检测 #抗原检测 #截屏 #混检

【上观新闻:上海全市核酸筛查十问十答】

问:本轮筛查为何需要进行全市范围内的核酸筛查?
答:上海推进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主要任务是彻底排除风险点、切断传播链,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问:为何昨天做了一次抗原检测,今天还要做核酸筛查?
答:抗原检测是核酸检测非常重要的补充,通过抗原检测可以更早发现阳性感染者,尽早隔离并进行核酸复核,最大限度地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问:此前抗原筛查情况如何?
答:3日第二批浦西地区抗原检测共计筛查超过1000万人,通过抗原检测发现了一些检测异常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复核,有效阻断病毒扩散蔓延。

问:本轮核酸筛查前需要注意点啥?
答:市民朋友可提前登记并截屏保存二维码。按照工作人员安排指引,分批、有序、规范佩戴口罩前往采样点,保持2米距离,避免聚集交谈,防止交叉感染。采样后立即戴好口罩尽快回家。

问:发现小区有人不配合核酸检测,该怎么办?
答:个别人员只顾个人利益、个人方便,违反防疫规定,不仅干扰防疫秩序,也影响他人工作生活。市公安局已对个别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如应检未检,拒不配合核酸检测的;擅自离开封控小区还拒绝佩戴口罩等。市民朋友如遇到类似情况,可与小区居委会联系反映情况。

问:听说亲戚朋友都筛查好了,为何还没轮到我?
答:本轮核酸筛查实现100%全覆盖,“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时间持续36小时。目前采样人员工作繁忙,安排有先后,如未筛到,还请耐心等待。如到了时间节点仍有遗漏,可与属地卫生健康委联系反馈。

问:为何有人核酸检测是混检,有人核酸检测是单管?
答:目前根据多个区卫生健康委反馈,针对楼内有阳性(包括抗原、核酸)者,楼内其他人群实行单人单管检测,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其他非重点区域实行混检核酸检测,以此提升检测效率。

问:什么样的人群可以实现上门核酸检测?
答:目前全市绝大多数区域针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检测服务。有特殊需要的市民朋友也可与居委会联系说明情况。此外,针对阳性感染者所在门栋楼的其他居民,为避免进出交叉感染风险,也实行上门单管检测。

问:我是小区志愿者,每天接触的人较多,日常检测频率是否要增加?
答:是的。重点岗位人员本轮疫情期间实施每两天1次核酸检测,并结合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核酸筛查频次,同时增加抗原检测。其他人员按要求做好定期核酸检测。

问:小区集中核酸检测,目前是否推进措施确保降低交叉风险?
答:上海已明确采样医护、保供配送、志愿者要按照防控规范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根据接触的人员、物品、环境,结合可能存在的风险,疾控部门制订了相关人员防控要求。(上观新闻)
#上海 #院感 #卫生巾 #街道 #社区 #买菜 #方舱 #孕妇 #婴幼儿 #未成年 #货车 #商住楼 #便利店 #核酸检测 #延迟 #户籍 #群租 #医疗队 #人间百态

【人间百态:上海防疫众生相】

以下内容摘自网络,尽可能寻找有交叉验证和平台回复的信源:

1. 有自称是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在职医护表示,“大主任连续好多天对上级领导宣扬病毒根本防不住”,“医院有500多名职工没有一个阴性密接被解救(去隔离酒店)”。另一位自称是黄浦区精神卫生分中心的护士表示,一个病区的病人有二十几个阳性,医护很多人都在发烧,病人烧到体温表都测不出来,院长不管,护理部不管,就连护士生理期连卫生用品都没有,让护士自己解决。周一就发现病人阳性,院长也不告知大家,让医护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进步入该病区。

2. 有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的网友表示,阳性病例未予接走、居民反复聚集、居委未上门统计人数、抗原检测盒不回收;有长宁区新华街道的网友表示,所在小区管理混乱,确诊病例不封门也不带走,可以随便进出;有多名周家渡街道的网友(123)指控当地居委会发国难财,蔬菜不新鲜且临时涨价,还涉嫌直接倒买倒卖深圳捐赠的蔬菜。

3. 有宝山区网友(123)表示,该区至今没有收到物资,其所在小区有抗原检测阳性的居民但没有后文,直到4月2日才做上了9天来的第一次核酸,有该区顾村的网友表示,25天以来没有任何物资支援,全靠小区居民自发想办法团购、拼团。

3. 有多位网友(1234)表示,南汇方舱管理混乱,病患运过去但没有安排,现场几十辆大巴车上千的病人,车上还有老人和小孩子,没水没饭没人管,阳性病人跟风抢物资。也有网友表示“根本不是方舱而是废弃学校”。

4. 有网友表示是浦东新区张江镇的一名38周高龄二胎待产孕妇,一妇婴诊断为疤痕子宫,容易引发大出血,必须提前在39周内做完剖腹产手术,但无法住院。幸运的是,目前已有计生委联系,等待疾控的核酸结果。

5. 有浦东网友表示,五个月的小孩发烧没有地方去看病,曾在民警的帮助下去儿童医学中心和仁济医院,但都没有成功就诊,网友表示还遇到很多情况类似的小孩;有浦东网友表示,老人核酸阳性但是通知要隔几天后才能隔离,两天后的凌晨,妈妈和两个月的宝宝感染了新冠烧到了39度,120打了3个多小时了也没给个说法,当天深夜才就诊成功。

6. 有多名网友(12345)表示,此前无法得到透析的家属已经找到可以接收的医院;不幸的是,也有网友表示血透病人因延误治疗致死且遗体滞留家中约30小时。

7. 有浦东网友表示,通过抖音知道停在楼下的集装箱货车司机因为来上海运送物资被困在这里,无法离沪已逗留数天。业主们为司机筹集生活物资,司机知道后为他们去其他地方买菜。

8. 有普陀万业商住楼网友表示,居委会明确表示不接管商住性质的公寓楼,由物业和居民自治。因此连基本的消杀防疫物资都极度匮乏,整栋楼到现在连一次全面消杀的条件都没有。评论区中有静安、浦东塘桥商住楼的网友表示,楼内有阳性患者没有接走。

9. 有浦东川沙网友表示,直到4月4日,核酸检测都没有秩序,楼下没有充分的排队空间,人都挤在一起,排队之后依旧只核对户数,不核对每户人是否都到齐,有漏检风险;有闵行梅陇网友表示,核酸检测时,现场没有固定管理秩序的人员,4月4日当天没有分时分批下楼排队。

10. 有多位网友(12)表示,疾控通知小区大数据定位到楼道有密接,才知道该户里面有好多隐匿群租,或者是封闭太久物资用完,只好靠救助去登记领物资,才发现多出来好多人。

11. 闵行一家罗森便利店的店长,在3月9号小区被封控后,继续给大家提供物资,直到浦西全面封控,被顾客“求着”回家。

12. 来自武汉汉口医院的武汉援沪医疗队成员18人,于4日上午7点在上海市长宁区绿园12小区495弄(福泉路),为市民进行核酸采集。一名老人患病,身体不便,武汉市汉口医院医疗队工作人员爬楼上门采核酸后,老人的老伴感动落泪,反复致谢:“辛苦了,辛苦了,那么远的路来!”

13. 山东大姐因疫情流落上海街头,大姐自述:感染了三天了也没人管没人问,就因为自己是外地人,小区里有租的房子3500一个月,居委会也不让我进去,就把我赶到马路上来,晴天了就睡在大马路上,下雨了就找个桥底下睡。这件事被知晓后,兰陵驻上海服务队的商会人员联系当地部门协调,目前这位大姐已被妥善安置。

14. 有网友表示,3月30日封闭第二轮核酸后,浦东一直到4月3日连续4日都未再做过大规模的核酸筛查。但3日浦东却报出来3659位新增,地址1010处,创出历史新高。他质问,“到底一轮核酸后需要多久才能完成报告?国内不少地区可是要求‘日清’”

相关阅读
21-03-31 形式主义、欺上瞒下、本末倒置——我们的基层防疫工作到底在做什么?
21-03-31 我所经历的2022-3-30日浦东核酸检测大筛查
21-04-04 4月4日疫情小结,检测数据究竟要迟滞多久?
#上海 #核酸检测 #方舱 #应收尽收

【上海本轮全市筛查共采样2566.5万人】

上海称,2022年4月4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3086例,其中4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例确诊病例和1259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截至4月5日9时,这次疫情上海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112475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106717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112540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101839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上海于4月4日启动了全市核酸筛查。在25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同步开展检测,在中央和兄弟省市的强力支持下,目前我市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400万管。全市共设置了约2万个采样点,组织了约5万名采样人员。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全市核酸采样工作总体平稳有序。截至4月5日8时,全市共采样2566.5万人、242.7万管,已完成检测192.5万管,其余样本还在检测之中。

上海扩充了一批市级定点医院,新建投用了一批方舱医院、床位总数约4.77万张,还有3万张床位即将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各区积极挖潜增量,选取符合防疫条件的宾馆酒店、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培训中心等场所,建立临时中转隔离管理点62处,边筛查、边转运,全力提高转运效率。

上海表示,新的阳性感染者一旦发现,必须即刻转运、日清日结,应收尽收、应隔尽隔。

上海表示,目前,全市的生活物资供应总体充足,当前重点是把“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解决好。

关于通行证的问题,用于疫情防控、紧急就医、物资保障、城市运行、人员转运、应急处置等相关车辆,经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或各区政府认定核实后可正常通行。目前,已核发的防疫保障临时通行证仍然有效,可继续使用。(上海发布 12)(澎湃新闻)(央视新闻)
#上海 #闵行 #医疗队 #社区 #基层 #核酸检测

【闵行回应“网传上海社区干部与外省市援沪医疗队起冲突”:组织不力、耗时较长

近日,一段“上海社区干部与外省市援沪医疗队起冲突“的视频在圈群传播。就视频对话看,医护人员在小区核酸检测工作时长已严重超时,希望返回;而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因小区检测未完成,欲阻止其离开。但视频内容未说明,医护人员来自哪家医院,相关小区似乎位于闵行。

闵行区方面答复称,网传“上海社区干部与外省市援沪医疗队“当事人,实际为浦锦街道一业主志愿者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医护人员。经查,涉事小区居委会在开展核酸筛查中未及时到位、在移动采样组织不周全,导致医护人员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对此,浦锦街道与闵行区卫健委进行了沟通,并上门与院方及医护人员做了解释说明,表达歉意,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安抚慰问,对方表示理解。

据闵行区相关部门介绍,浦锦街道于4月2日7时至12时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医护人员由全区统筹。因该小区为封控小区,为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采样过程采用“医护人员移动,居民不动”的一户一采方式进行,预计12:00左右完成采样。

当天7:00,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抽调医护人员到达浦锦街道核酸采样指定地点,因该社区居委会未到位,医护人员原地等候多时直到8:30才开始采样。随后,在移动采样过程中,因组织不周全,医护人员到达每个楼幢采样时,均需等候多时,耗时较长,医护人员普遍比较疲劳。考虑小区情况,医护人员决定采样延续至19:00,时还剩余20多户100余人未采集。

18:50,医护领队准备撤离时,现场负责该楼幢相关工作的志愿者(视频中“大白”)考虑到未完成检测居民的情绪,上前与领队交涉,希望医护人员能完成核酸检测后再走,双方未能达成一致,遂产生言语上的争执。(上海网络辟谣 @微信)
#上海 #社区 #核酸检测 #通知 #门禁卡 #基层 #居委会 #排队 #健康云 #健康码

【第一财经:封控多日的上海“全阴”小区,突然“阳”了】

在上海,⻓期封控的小区内“全阴乍阳”的现象并不少⻅。“阳性病例从何而来”固然令人疑惑,但如若寻找答案,你会发现这一最根本的问题甚至最不重要。
...
奥密克戎已知的潜伏期为3至5天,小区⻓期封闭且多轮核酸检测都全阴后,理论上应该处于安全时空,如突然报告阳性,那么小区内住户显然会更焦虑:阳性出现在哪里?怎么来的?小区内哪些区域涉及⻛险?我是否有同样的感染隐患?如何着重防范?

严格封控的状态下,奥密克戎如何突破社区封锁与多次核酸检测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随之牵扯出的问题可能更离奇:居⺠认为的全阴未必就是全阴,官方通报的涉阳地址也未必就真的发现了病例......包括信息流通和社区管理在内的基层组织问题,似乎都出现在阳性病例到来之前。

封控的预兆

今年3月在上海,一个人想要判断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会不会被封控,需要一些观察能力与生活智慧——消息并不是每次都会通过逐户敲⻔、张贴告示、大喇叭广播、楼下阿姨的好心提醒而提前获悉的。

居住于闵行区与徐汇区交界处的苏先生,就庆幸自己因为要遛狗,有出⻔的“刚需”,在3月17日晚上偶然注意到了居委会正在开会。此前,他所在的小区已经历过3次、每次为期2天的临时封控。意识到新一轮封控即将来临,他还抓紧时 间去附近逛了逛商场,吃了顿丰盛的晚饭。

还有一类线索是,小区突然开始组织补办感应⻔卡、发放出入证,甚至是“大巴直送”的免费核酸检测......事后复盘,这些似乎都是居委会和物业为了摸排实际居住人口、掌握联系方式所做的准备。一些小区甚至想出了“用核酸结果换发新版 出入证”的方案,缺少出入证的居⺠,实际已处于软性封控之中。
...
理论上,居委会应该对每一阶段的封控安排,向居⺠出具明确、有效的通知书。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通知书有可能是盖有居委会红印的正式文件,也有可能是没有印章的《告居⺠书》,还有可能是社区微信群里“暂未收到解封通知”“等待进一步消息”等模糊通知,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封控的不确定性。

3月27日晚间,上海宣布将以⻩浦江为界,先后实行大面积封控及核酸筛查。第二天,苏先生所在的小区加贴了一张“2+12”的封控通知。“这个通知写得不清不楚,这轮‘2’根本不知道是从哪天开始的。”苏先生对第一财经说。

通知的公开方式,也是有讲究的。居住于嘉定区丰庄的钱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自己所在的小区规模较大,封控的纸质通知会“间歇性、随机”地出现在小区⻔口、部分楼⻔口和部分布告栏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告知方式。“小区总体上是两天两天地加码,我自己没有看到过所有的‘+2’通知。”他说。

健康云显示“全阴”

召集居⺠、分组排队、保持间隔、提升效率......组织一次核酸检测,实际上很能体现出小区的管理能力如何。此次的10位受访者中,有3位来自浦东新区,分属不同街道,他们在封控期内的“初体验”也不同:有的小区喇叭声音太小,让人漏听了通知;有的小区不按楼栋通知,居⺠随意出⻔、随意签到,并无人数核对;有的小区对准备“健康云”没有经验,下楼了才发现二维码无法显示;排队间隔1至2米的规定少有人遵守,居委会甚至会安排大家集中在老年活动室做核酸检测......
...
做完核酸,等待健康云出结果是封控小区里最常⻅的琐碎话题之一。“那会儿核酸结果出得挺慢的,不像之前当天做核酸,隔几个小时就有。我们经常是在随申办APP、随申办小程序、健康云APP、健康云小程序等平台来回切换查。”浦东新区高行镇居⺠拉夫对第一财经说。
...
她所在的小区于4月1日出现在“上海发布”上,这意味着理论上3月31日有不明数量的阳性感染者。但居委会随后的回应是:这是一个户口在小区内、本人却不在的案例,所以小区理论上依然是“全阴”的。

和绝大多数封控小区一样,苏先生所在的小区居委会也从未公开披露过每轮核酸检测的结果统计,只是在有人询问时才单独告知。而附近的另一个封控小区,则出具过一份通知,详细说明某个楼出现了阳性病例,某个楼的混检结果有异常。这种信息披露的程度,让他感到羡慕。

没有小道就没有消息

家住嘉定区南翔镇的Trish没有想到目前了解小区封控和核酸状况的最重要途径是小区的“警⺠群”——此前她接到过诈骗电话,⺠警上⻔走访后让她进了群。现在,社区⺠警也是社区封控管理的核心力量。

在警⺠群之外,社区群、业主群、楼群、物资群、买菜群......各种各样的非官方微信群,是封控社区内居⺠交换信息的最重要渠道。这些群很难覆盖到所有住户,但只要覆盖到消息灵通者或是积极询问者,就能发挥不小作用。

住在浦东新区高行镇的拉夫和住在闵行区七宝镇的Plummie都表示,自己的小区居委会反馈的时效性比较差,答复也比较公式化,“基本上就是发盖章通知的扫描件。”反观业主群,除了小区内部的消息,还会积极转发周边小区的各种消息,后者的时效性有时比自己小区的更强。

虽然名为“小区”,但上海的新建社区规模往往很大。同样是足不出户,不同楼栋、不同楼层的人在窗口和阳台获得的信息也会千差万别,这让微信群有了更大的价值。

4月2日,红花所在的陆家嘴街道某小区出现新增阳性病例,微信群内有两拨人先后完善了这一信息——小区临街楼上的住户目睹了警⻋开进小区,并用大喇叭向所涉楼栋喊了话;阳性病例隔壁楼的居⺠则表示那栋楼里可能有3个阳性病例。“我们是老小区,楼板比较薄,很可能就是这样听到了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的讨论。”红花推测。

由于微信群中流传的是第一手的“实况信息”,官方信息的速度相比之下就慢了很多。拉夫表示,自己小区的第一个阳性病例是在下午3点被业主群发现,而楼群收到有居委会盖章的正式通知是在当天晚上10点之后。

在微信群之外,也有人倾向于更原始的信息交换方式,比如下楼时和邻居聊天,或是仔细观察小区的变化。

钱先生所居住的嘉定区丰庄某小区,由3个彼此相对独立的区域组成,分属3个⻔牌号地址。3月27日,他在下楼散步时发现隔壁区域的电线杆上更新了管控通知,并听到了大喇叭要求“几个区域之间的居⺠不要串⻔、回到自己家去”。3 月28日一早,他就在“上海发布”上看到了隔壁区域的地址。

关于小区内是否有阳性病例这件事,“上海发布”近期每日贴出的上千条地址,是封控小区居⺠最信任的信息渠道。《第一财经》YiMagazine此次接触的受访者,几乎都是在“上海发布”中确认了小区内最近出现了阳性病例,或是突然发现在自己认为小区是“全阴“的更早阶段,其实已经出现过阳性病例。

从“上海发布”披露的信息来看,红花所在的陆家嘴街道某小区,实际在封控的第5日,也就是3月23日就出现了阳性病例,但她是在3月31日的社区微信群中才意识到有过这么一例阳性。“对居⺠来说信息太难验证了,也太闭塞了。”

而且,就算官方发布的涉阳地址也未必与阳性病例实际相关。比如3月27日,崇明区裕展路679弄报告阳性病例,在该日崇明官方政务号“上海崇明”的留言区,有市⺠询问裕展路病例的轨迹,回复为:该病例在闵行工作,年后未回过崇明。

内详👉(第一财经)
#上海 #医疗队 #段子 #核酸检测 #伊丽莎白

【网传照片:精心打扮自己的上海民众排队接受核酸检测】

疫情重灾区上海在全市展开两天检测后,互联网便流传据称是上海民众接受检测前精心打扮自己一番的照片。

有网友昨早(4日)在微博上传照片,显示有民众西装笔挺地做检测,更有民众特别打扮成卡通人物。上传照片的网民认为,这犹如大型时装周。

人民日报记者在社交平台检索发现,多位上海市民打扮精致前往核酸检测现场,有穿着西装、衬衫的男士,有扮演成超人的女士,也有穿着圣诞老人衣服的国外友人。奉贤区市民小方表示,多数市民都穿着睡衣进行核酸检测,其所在小区的检测医护是湖州德清前来援助的,做完核酸后市民们都一一跟援助医护点头表示感谢。

不少网民对民众精心打扮给予赞许,在留言板上写道:“这个挺好的,没有啥可以说的,大家都关了这么久,出来透透气,散散心,穿的精神点,也算是苦中作乐吧”“就是苦中作乐,也希望给医疗人员带来点快乐”“创意不错,为平淡的生活增添点色彩”

上传照片的网民也在留言板上写道:“没有讽刺的意思,相反,我也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妥,苦中作乐,上海市民配合防疫工作。觉得可爱好玩,就随手分享一下,并无恶意。”

另一方面,中国东方网也上传视频,显示一名工作人员昨天在上海使用扩音器,呼吁住所居民做检测,并说:“医生是上海的,不用化妆。”

无独有偶,21年12月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的关于满洲里第11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的电视新闻中,等待核酸的队伍中一位头戴绿鱼头套的市民格外引人关注。极目新闻联系到这位11岁男孩,他称当时并不知道有记者在现场拍摄,戴着绿鱼头套去做核酸的主要目的是逗防疫人员开心。
(联合早报)(人民日报)(植先生 @微博)
乌鸦观察
#货运 #物流 #快递 #跨地区 #配送 #隔离 #行为联邦制 【全国快递慢下来了:跨区像“闯关”,电商平台已受拖累】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零星暴发,‌以及由此带来的管控措施,阻滞了货物的跨区域流通,延缓货物交付时间。各家快递公司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出现转运中心关停、干线车辆无法出入高速或者手续繁杂、末端网点停摆、人员被封闭在家中,无法执行正常的处理和揽派。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经测算,今年3月,快递业务量预计同比下降2.5%,快递业务收入预计同比下降4.4%。 跨区域流通效率下降 各地对于货车的…
#上海 #货运 #物流 #集装箱 #闭环管理 #长三角 #跨地区 #核酸检测 #隔离 #黑名单

【上海港加强集装箱卡车闭环管理 推动长三角地区通行证互认】

近日,上海等地本土确诊病例数激增,其中不乏公路货运从业者。

例如4月5日、6日,浙江宁波通报了八例与公路货运有关的感染者,包括集卡司机、长途货运司机、高速服务区加油站工作人员。经流调溯源,病例轨迹集中指向高速出口、高速服务区,特别是高速服务区内的餐厅、淋浴室、厕所、加油站等场所。

疫情防控趋严背景下,为保障上海港集装箱卡车(下称集卡)通行和装卸效率,上海市加强进出港口的集卡闭环管理,并推动长三角地区通行证互认。

4月6日晚间,上港集团发布《关于无纸化派车和<上港集团防疫通行证>的重要通知》(下称《重要通知》),要求自4月7日0时起,车队做无纸化派车时必须选择派车目的地省区市,并填写门牌号,否则不能派车。此举是为实现上海港集疏运集卡全链条闭环管理。

前一日,上海市交通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出上海港集装箱运输车辆闭环管理的通知》。其中对进出上海港的集卡提出五点核心要求,即:必须持有有效《道路运输证》;必须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并保持在线;必须填报起运地和目的地,并保证行驶轨迹与填报信息一致;在上海市境内指定堆场、服务区、集卡核酸检测点和装卸货场停放车辆;集装箱运输企业要对车辆全程实时监控,车辆应按指定路线或地点行驶、停靠,司乘人员全程不得擅自下车。

根据上述通知,上海市交通委、上港集团以及长三角各省交通管理部门共享信息,未按填报轨迹行驶、未遵守外省市疫情防控管理规定的集装箱运输车辆,都将被列入黑名单,不得进出上海港区。

核酸检测难、跨省运转不畅等问题制约集卡通行。除加强闭环管理,上海港亦针对相关问题优化管控举措。上港集团4月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当日起《上港集团防疫通行证》的核酸采样记录可以衔接全国范围内核酸检测机构的数据。

此外,长三角地区集卡通行证互认正在推进。上港集团公告称,在坚持协同联动、闭环管理、分段负责、精准高效的前提下,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对《上港集团防疫通行证》视同为当地通行凭证(具体以当地防疫封控措施为准)。

4月7日,一名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告诉财新介绍,长三角地区通行互认最终还要看当地防疫政策,目前其公司有通行证的集卡基本都可以通行。

但需注意的是,上海封控举措之下,能够流动的司机和集卡数量有限,这依然制约着港口货物集疏运。前述货运代理人员称,能在路上开的车并不多,“很多停车场都封控了,根本出不去。”

“我们公司在上海有将近40辆集卡,现在能运转的也就几辆了。”4月6日,一名集装箱货运公司管理人员告诉财新,上海3月28日实施“半城封控”以来,人员流动受限,司机基本都在居家隔离。“而且我们有的驾驶员还是外地过来的,只能住在车上。我们在浦东找了一块场地,车就停在里面。”

大型航运企业评估,当前疫情态势仍然影响上海港运输。4月6日,集装箱运输企业马士基在官网刊文称,目前洋山、外高桥等上海港口仍正常运转,但封控区域的仓库受到严重影响,马士基往返上海的货运服务效率也将进一步受到影响。马士基称,将通过驳船、铁路提供多式联运服务,作为上海与附近城市之间运输的替代方案。

船公司ONE于4月6日公告,目前上海港口作业运转正常,但集卡运力非常有限,这也阻碍了进口货物清关。公告显示,受到洋山、外高桥两港区堆场容量限制,危险品、冷藏箱可能无法卸货,公司将更改货物目的地或让货物在其他口岸中转。(财新网)(界面新闻)
#吉林 #长春 #春耕 #抗原检测 #核酸检测 #口罩

【0404 吉林省发布滞留长春市吉林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

一、返乡条件

(一)居住在封控区内的农民,所在楼栋近7日无新发病例,且其不属于密接、次密接人员,近7日内至少有3次以上核酸检测为阴性,持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当日抗原检测阴性。
(二)居住在管控区内的农民,不属于密接、次密接人员,近7日内居家隔离,持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当日抗原检测阴性。
(三)居住在防范区内的农民,持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当日抗原检测阴性。
(四)在企业、工地等闭环管理的农民,所在企业、工地等7日内未发生过疫情,近7日内至少有3次以上核酸检测为阴性,持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返乡当日抗原检测阴性。

四、人员转运

(五)转送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交通工具消杀,人员全程佩戴 #N95口罩

五、返乡管控

(一)返乡农民返回后,当地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每人配发3个抗原试剂盒,村委会监督其在第2、4、7天分别进行抗原检测,出现阳性结果立即报告。
(二)返乡农民要服从当地疫情管控要求,开展一周健康监测,实行严格闭环管理,在固定范围点对点从事农业生产相关活动,不串门、不串村,不得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
(三)从封控区、管控区返乡农民,须居家隔离7日,确保足不出户。
(四)疫情管控解除前,返乡农民不得返回离开地。(吉林发布)

【0406 吉林省提出决不能简单粗暴阻断交通耽误农时】

二要保物资,畅通农资运输绿色通道,加强运力服务保障,决不能简单粗暴阻断交通、耽误农时;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严禁囤积货源、哄抬物价,确保农业生产正常顺利进行。

三要保人力,鼓励农民合作社代耕代种,为有意愿回乡种地农民提供点对点运输服务,严格实行动态闭环管理,教育引导农民在固定范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财经网 @微博)

【0409 吉林市已有34263名农民返乡开展春耕备耕 人数占需返乡农民的80.83%】

4月9日下午吉林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第30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截至目前,吉林市已有34263名农民返回吉林市各县(市)区及省内其他市州开展春耕备耕,人数占需返乡农民的80.83%。

吉林市在169个有疫情的村采取邻里互助、亲友帮助、村“两委”成员协助、其他经营主体扶助的方式,实施代耕种、代育插、代饲喂、代经营。目前,吉林市桦皮厂镇因隔离不能备耕的农户由之前141户减少到10户,受影响的春耕面积由之前2479亩减少到470亩,已全部提前安排代耕或代育插。(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