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 #留学生 #少数民族 #竞赛 #统计
【4000余名北大新生报到 留学生占比超10%】
北京大学1日迎来4326名2020级本科新生。其中包括港澳台学生89人,留学生400余人,留学生占比超过10%。
今年北大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2894人,同时录取了来自海外37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名留学生,以及100名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68人,另录取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68人。
北大今年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12%,包括维吾尔族、布依族、瑶族、锡伯族、黎族、仡佬族、羌族、土族、傣族、鄂温克族、拉祜族等27个少数民族。
在学科竞赛录取方面,今年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入选国家队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的共23人,其中北大学子16人,占总数的70%。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同学中,有309人通过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基计划”录取到北京大学。(中国新闻网)
【4000余名北大新生报到 留学生占比超10%】
北京大学1日迎来4326名2020级本科新生。其中包括港澳台学生89人,留学生400余人,留学生占比超过10%。
今年北大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2894人,同时录取了来自海外37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名留学生,以及100名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68人,另录取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68人。
北大今年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12%,包括维吾尔族、布依族、瑶族、锡伯族、黎族、仡佬族、羌族、土族、傣族、鄂温克族、拉祜族等27个少数民族。
在学科竞赛录取方面,今年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入选国家队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的共23人,其中北大学子16人,占总数的70%。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同学中,有309人通过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基计划”录取到北京大学。(中国新闻网)
#安徽 #高考 #加分 #高考加分 #少数民族
【安徽省自2022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据安徽省2020年高考第五次新闻发布会(2020年9月11日):
三、高考加分政策有新调整:按照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务院台办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有关规定,我省高考加分政策有新调整。
自2022年起,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1.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
2.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2020、2021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我省省属高校招生。
保留四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加分项目、分值如下:1.烈士子女加20分。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10分。(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自2022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据安徽省2020年高考第五次新闻发布会(2020年9月11日):
三、高考加分政策有新调整:按照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务院台办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有关规定,我省高考加分政策有新调整。
自2022年起,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1.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
2.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2020、2021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我省省属高校招生。
保留四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加分项目、分值如下:1.烈士子女加20分。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10分。(安徽省教育厅)
#福建 #高考 #加分 #高考加分 #少数民族
【福建省自2026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原标题: 《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三、主要调整了哪些加分内容?
(一)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二)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其中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福建省教育厅)
相关新闻:
安徽省自2022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福建省自2026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原标题: 《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三、主要调整了哪些加分内容?
(一)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二)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其中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福建省教育厅)
相关新闻:
安徽省自2022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高考 #加分 #辽宁 #朝鲜族 #蒙古族 #少数民族
【辽宁省将逐步取消地方性高考加分政策】
...
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从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喀左、阜新、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镇、本溪、桓仁县的少数民族考生,从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从2026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为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明确“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考生(以下简称“‘双语’考生”)高考加分项目为地方性加分项目。从2020年高考起,“双语”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面向辽宁省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从2023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辽宁日报)
【江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
经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等8个民族乡)和按照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铅山县陈坊乡长寿畲族村等82个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可加5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可加10分。烈士子女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可加20分。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实行3年过渡期,即2020-2022年过渡期内加5分不变,自2023年开始不再加分。(江西人民政府)
注:
1. 天津市则将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照顾调整为优先录取。
2. 山东高考在2017年便取消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
3. 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等多个省份也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进行进一步规范,缩减加分分值或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自主招生信息平台)
相关新闻:
0912 安徽省自2022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1024 福建省自2026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辽宁省将逐步取消地方性高考加分政策】
...
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从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喀左、阜新、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镇、本溪、桓仁县的少数民族考生,从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从2026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为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明确“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考生(以下简称“‘双语’考生”)高考加分项目为地方性加分项目。从2020年高考起,“双语”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面向辽宁省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从2023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辽宁日报)
【江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
经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等8个民族乡)和按照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铅山县陈坊乡长寿畲族村等82个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可加5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可加10分。烈士子女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可加20分。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实行3年过渡期,即2020-2022年过渡期内加5分不变,自2023年开始不再加分。(江西人民政府)
注:
1. 天津市则将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照顾调整为优先录取。
2. 山东高考在2017年便取消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
3. 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等多个省份也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进行进一步规范,缩减加分分值或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自主招生信息平台)
相关新闻:
0912 安徽省自2022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1024 福建省自2026年全面取消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四川 #凉山 #普通话 #学前 #学前教育 #彝族 #文盲率 #少数民族
【国务院扶贫办: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 打造教育扶贫亮点工程】
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召开的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部署会上了解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各参与方积极创新方式,密切团结协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要持续做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把试点工作打造成脱贫攻坚特别是教育扶贫的亮点工程。
...
据悉,2018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根据目标任务,2018年至2020年,分阶段实施,实现具有正常学习能力的3~7岁学龄前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沟通交流,形成普通话思维习惯,达到幼儿“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目标,在全州初步形成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氛围,村级幼教点幼教辅导员和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逐步完善。(中国新闻网)
据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贫困片区产业扶贫试点示范项目少数民族发展计划(2014)》,在四川凉山州的被调查 372 个彝族群众中,不会说普通话的比重达到了 85.2%。(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据凉山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凉山州彝族人口为2226755人,占49.1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56868人,文盲率由28.84%下降为19.31%,下降9.53个百分点。(中国统计信息网)
【国务院扶贫办: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 打造教育扶贫亮点工程】
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召开的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部署会上了解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各参与方积极创新方式,密切团结协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要持续做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把试点工作打造成脱贫攻坚特别是教育扶贫的亮点工程。
...
据悉,2018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根据目标任务,2018年至2020年,分阶段实施,实现具有正常学习能力的3~7岁学龄前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沟通交流,形成普通话思维习惯,达到幼儿“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目标,在全州初步形成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氛围,村级幼教点幼教辅导员和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逐步完善。(中国新闻网)
据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贫困片区产业扶贫试点示范项目少数民族发展计划(2014)》,在四川凉山州的被调查 372 个彝族群众中,不会说普通话的比重达到了 85.2%。(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据凉山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凉山州彝族人口为2226755人,占49.1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56868人,文盲率由28.84%下降为19.31%,下降9.53个百分点。(中国统计信息网)
#内蒙古 #习近平 #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 #统编教材 #民族共同体
【0305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习近平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
...
早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1923年,内蒙古产生了包括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1947年5月,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华社)
去年秋天,民族关系一向和睦的内蒙古,也因政府推行双语教育而引起蒙族的反弹,并爆发罕见的示威抗议与罢课。(联合早报)
【0305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习近平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
...
早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1923年,内蒙古产生了包括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1947年5月,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华社)
去年秋天,民族关系一向和睦的内蒙古,也因政府推行双语教育而引起蒙族的反弹,并爆发罕见的示威抗议与罢课。(联合早报)
#内蒙古 #条例 #通用文字 #统编教材 #少数民族 #革命遗址 #文物 #中医药 #宗教 #宗教中国化 #舆情 #审查 #民族共同体
【中新社:《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正式实施 填补立法空白】
第十九条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尊重、支持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积极推进各民族学生同校共班。
第二十条 加强反映祖国统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革命历史的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第三十三条 ...加强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健全民族医药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中医药(蒙医药)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
第四十四条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应当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第四十五条 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建设好网上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网络平台中出现的破坏民族团结、不利于边疆稳定及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影视、网络等载体以及地域名称、企业名称、品牌商标、广告信息等方面出现否定中华民族共同体、诋毁民族风俗习惯、损害民族尊严、伤害民族感情内容的;
(二)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言论,收集、制作、提供、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信息,实施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行为的;
(三)实施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的。
(中新社)(内蒙古日报)
【中新社:《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正式实施 填补立法空白】
第十九条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尊重、支持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积极推进各民族学生同校共班。
第二十条 加强反映祖国统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革命历史的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第三十三条 ...加强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健全民族医药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中医药(蒙医药)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
第四十四条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应当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第四十五条 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建设好网上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网络平台中出现的破坏民族团结、不利于边疆稳定及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影视、网络等载体以及地域名称、企业名称、品牌商标、广告信息等方面出现否定中华民族共同体、诋毁民族风俗习惯、损害民族尊严、伤害民族感情内容的;
(二)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言论,收集、制作、提供、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信息,实施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行为的;
(三)实施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的。
(中新社)(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