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翻译
11.2K subscribers
12.3K photos
681 videos
2 files
8.5K links
近来有很多朋友来问询转发相关事宜,这边再次统一回复:都可以转发。

如果跨平台转发不方便注明来源的,不注明来源也可以。如果需要做修改的,做修改也可以。

感谢所有转发这边的帖子至其它平台,帮助知识和信息自由流通的朋友们。

有意一起翻译/做图嵌字/做字幕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言。

想认识频道主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Download Telegram
一些关于美式橄榄球的事实:

❶ 慢性创伤性脑病(CTE)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由重复性头部受伤引起的疾病。这种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案,而且会不断恶化,引发各种身心障碍,包括自杀倾向、帕金森病、和额颞叶失智症等等。
❷ 一项2017年的研究发现,99%的已故前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NFL)球员、88% 的已故前加拿大职业橄榄球联盟(CFL)球员、91%的已故前大学橄榄球运动员、21%的已故前高中橄榄球运动员患有慢性创伤性脑病。
❸ 2013年,在历经多次诉讼后,4500名橄榄球球员及球员遗属向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索赔成功。
❹ 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曾以“黑人认知能力本就低于平均与比赛受伤无关”拒绝了大量黑人球员的索赔。
❺ 美式橄榄球是美国体育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source
这个世界上肯定有某种事情是“自杀”的绝对反义词,是有人不顾一切做出了生的决定,是有人从破碎和迷茫之中找到了通往自己的生活的光明之路。 source
也许你想成为另一个性别
也许你想成为随便任何别的性别

也许你想和你出生时被指派的那个性别完全切断所有的联系
也许让你出生时被指派的那个性别成为你旅程的起点

也许你想同时拥有很多种性别
也许你想在不同的时间拥有不同的性别
也许你想完全没有性别
也许你想游走在性别之间
也许你想既男有女

也许你想摆脱你某个性别化的部分
也许你想保留你某个性别化的部分但同时成为另一个性别
也许你想摆脱你某个性别化的部分但考虑到这么做的艰难之处于是权衡利弊还是选择保留

也许你因为你某种性别化的身材/被认作某个特定性别/被当成某个特定性别对待而感到疏离和不适
也许你因为你某种性别化的身材/被认作某个特定性别/被当成某个特定性别对待而感到自然的快乐

也许关于性别你改变过你的想法和决定
也许关于性别你有很多细节上的愿望
也许你想有一个固定的性别身份
也许你想要流动中会变化的性别身份

也许你希望自己的外貌打扮和行为举止非常性别化
也许你希望自己的外貌打扮和行为举止在性别上并不明显
也许你希望自己的外貌打扮和行为举止在性别上完全模糊
也许你希望自己的外貌打扮和行为举止有一些你认为是“男性”的特点同时也有一些你认为是“女性”的特点
也许你希望自己的外貌打扮和行为举止有很多你认为是“男性”的特点同时也有很多你认为是“女性”的特点

如果我们假设性别之间有所谓的边界的话
就像跨性别是跨过边界
而顺性别是留在边界之内
也许你的希望是来回穿越边界
也许你的希望是在边界之上跳舞

无论如何
去寻找属于你自己的快乐
去做那个你想成为的自己 source
甲:有一次,我男朋友喝了点酒,然后向我吐露了心声。他说他听到我们朋友常常在我们面前说的诸如,“男人都是混蛋/哦当然除了你”,“我现在才相信不是所有男人都是混蛋/你是我看到的唯一的反例”之类的话,会感到非常无所适从。对他来说,这些话好像是一次又一次在说,“你本不该属于这里”,“你被允许不过是例外”。也是在那次谈话之后我终于意识到,很多时候排斥所有某个特定群体里的人不仅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自己,反而会伤害我们身边最重要的人。

乙:我想针对所有叫嚣着“男的都去死”的人说,这样的话并不是你想象的“女权宣言”或“进步宣言”。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好玩,也并没有彰显你的“睿智勇敢”或者“性少数友好”。你的做法只是让很多人知道了,你是个危险的人,在你的认知里一个人的品质由这个人的标签决定,而且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因为性别或者“社会认定的性别”而遭受不幸。今天你仇恨的群体是男性,也许明天你又有了新的仇恨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就会包括我。你说你的言行是“男人逼出来的”,但你得看清楚,你让周围人不安的那些做法,或许并不是任何男性强迫你做的。

乙:从古至今,我们的社会不断强化着“男人的天性是无情掠夺/男人就是会做坏事这点改不了”这一套想法。这让很多男人自己也放弃了对自己的反思,并开始无视面对自己多彩而复杂的情感。最后这套“男人本就邪恶”的想法变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让很多男人开始伤害别人。 source
=== 暖心故事分享 ===

1. 今天,有一群看起来粗粗壮壮的男孩从我身边走过,我只听到了他们说的一句话:“他有焦虑症,所以我得陪着他,这样他会感到更自在些。”这让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也许没那么糟糕。

2. 我工作的那家宠物店在前门处有一圈围栏,里面养着几只兔子。围栏每一边都挂着巨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你可以摸摸我,但别把我拎起来!”
有一天,两个身材魁梧的大块头走进店里,其中一个立刻把手伸进围栏里抓兔子。在我来得及开口前,他的朋友抓住他的胳膊,问他:“你没看到牌子吗?”
他回答说:“看到了!牌子上写着可以拎起来兔子但别摸它们!”
然后他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道:“我是不是看错了?”他的朋友只是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说:“没关系,我知道你有时候会看错字。咱们就摸摸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吧。”
这件事我一直都忘不了。

3. 我当时正带着我的狗在波士顿散步,因为它不喜欢坐车。它很小,其实,我们叫它“矮又长”。这时,一个满脸胡须的大块头男人朝我走来,说:“嘿,我和我的朋友能摸摸你的狗吗?他见到狗会紧张,但你的狗这么小,我觉得这可以成为他接触小狗的第一步。”我当然说:“可以呀,它很友好!”于是这个男人把同样大块头的朋友叫过来,他们坐在地上,而这个男人看起来很怕我的小狗。大块头一号就问我:“我能抱抱它吗?”我说可以,他就把小狗抱起来放在大块头二号的腿上,大块头二号马上就要吓晕了,他的朋友直接说:“嘿兄弟,没事的,放松点,我不会让任何东西伤害你的。这是个乖宝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幕,因为我能想象到:大块头一号当时看见我(我大概身高一米六,戴着眼镜,可能穿着一件毛背心)和我的狗(有点傻乎乎的小家伙),心里想着“嗯,这是我今天在波士顿里见到的最不吓人的两个活物,我的朋友肯定不会害怕它们的”,于是走过来和我沟通,尝试帮助他的朋友。这让我非常开心。

4. 我丈夫很久以前有个玩《龙与地下城》的游戏小组,其中有位成员身高超过两米,块头大得像堵墙,但特别怕猫。他一看到猫就会僵住,几乎喘不过气来。每次他来我家,我都会把猫关进卧室,一边看书一边陪猫,因为我的猫们不喜欢被关起来,除非有人陪着它们。
这次,有只猫不停地抓卧室的门,还大声叫,这说明她真的得去猫砂盆了。我就把它放了出去,心想反正我也有点饿了,正好去厨房找点吃的。结果我忘了关卧室的门。
接下来我听到游戏小组突然安静了下来。我丈夫非常平静地叫我过去帮他把两只猫抱走。我走到他们那里,只见我的黑猫可可正一边打呼噜一边蹭那位大块头的腿,还发出“让我趴在你腿上”的叫声。另一只猫绿绿则坐在窗边,悠然自得。我走过去抱起可可,告诉他这只猫很温顺,喜欢坐在别人腿上,如果他摸摸它,它会非常高兴。他非常缓慢地摸了摸猫的脸,可可立刻把头靠在他的手上。然后他开始摸它,还叹了口气,因为它的毛很柔软,而且使劲打呼噜。几分钟后,他问我该如何抱她,还问我小猫能不能坐在他腿上。接下来的六个小时,他一直和我的猫贴在一起。一周后,他带着猫零食和玩具来了,因为他爱上了这些猫。他告诉我他正在研究宠物猫,甚至还跟兽医了解过相关知识。几个月后,他领养了两只猫,兴奋激动得就像初为人父母一样。

5. 我以前在一家养冰岛马的马厩工作,有一个男人时不时地来到马场看马。有一次我牵着马回马厩,从他身边走过,他对我说:“我一直想学骑马,但又怕马,因为它们太大了。但如果是这种小马的话,或许我就有胆子骑它们了,可是现在我太大太重了,它们驮不动我。”我告诉他,这些其实不是小马,只是体型比较小,完全可以驮得动他。然后,他的脸一下子亮了起来,接下来我就帮他上了马。如今他已学会骑马了。

6. 几年前我和姐姐在代托纳海滩,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摩托车手。他看起来就是那种典型的摩托车手模样:浓密的黑胡子,戴着护目镜,身穿皮衣,还围着头巾。但他身上背着一个婴儿背带,背带里是一只小小的橙色博美犬。我们夸了他的狗,他用我听过的最低沉的声音说道:“谢谢,它叫小熊!”然后跟我们说,他每天都会骑摩托车带着小熊出去,还说小熊特别喜欢这样。

https://www.tumblr.com/real-british-empire/770155526209388544/depressedanxietydeath-stealthclaw1
仇恨很少表现为愤怒或情绪失控。

相反,仇恨常常表现为对系统性歧视的赞扬、对伤害特定人群的做法的肯定和辩护、编造被边缘化群体的历史、传播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谣言...

情绪表达中的仇恨只是小部分,那些看似无害的所谓的“评论事情讲讲道理”,才是大部分仇恨的藏身之处。 source
2023年,一位网友发布了自家猫咪的两张照片:

“我找到了一张我家猫咪小时候的照片!求求你看看他!”
“12年过去了。同样的姿势,同样的可爱。”

很快,数万人转发了这位网友的猫咪。一年后这位网友再次回复:

“我在这个网站上十年多了,也发过很多很多帖子,但这个帖子是我的最爱。我心里难过的时候就会来这边,打开我的消息栏,一条条读大家关心我最亲爱的猫咪的消息。虽然让我难过的事情并没有解决,但至少我的心里稍微温暖一些了。谢谢你们照亮了我的世界。” source
一些说明:

首先感谢大家多年的喜爱,谢谢大家。

这边本来是我一个人发布一些翻译的地方,后来陆陆续续又有几位的朋友加入,一起参与翻译,让我学到了很多。最近,几位参与过翻译的朋友忙于学业事业,于是又变成主要是我一个人发帖了。

在管理上,我倾向于把这边视为一片有一定公共性质的自留地。除非是遭遇到有组织的攻击,或性质恶劣的反复骚扰,或涉及个人安全问题,我一般不会屏蔽别的账号。

还有别的疑问、或者想认识我的朋友,可以在这边留言。
很多人认为,关心社会问题就是关注大量新闻和事件并沉浸在各种相关的负面情绪之中。

但明明,关心社会问题应当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所拥有的资源,把精力集中在一两件对自己来说切实可行的事情之上,帮助自己/和自己有紧密关系的社群获得更公正更平等的对待,让更多人过上更安稳的生活。

让人极度紧张的消息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错综复杂的消息会消耗我们的精力。请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停止强迫自己或身边的人把大量精力花在关注各类消息之上。

评论:言辞激烈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大量事件的人其实常常带着金钱或虚荣心或权力欲等等目的。 source
学生邮件:“教授您好,抱歉现在才联系您。我原计划今天花一整天写完论文,不巧突发了偏头痛,一直在呕吐,看电脑屏幕更是让我非常难受。请问论文可不可以宽限我多一天的时间?”

教授回复:超大字体的“可以”

评论:这是我见过的最有意思的教授回信,也是最体谅学生的。简短的回复配上超大的字体可以确保学生一眼看到教授的回复,减少看屏幕的时间。我猜这位教授要么是自己也患有偏头痛,要么身边有人也患有偏头痛,才能如此周到。 source
社会最根本目的,应当是让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应当是尽力让所有人都活出各自热爱的人生。不是为了让一部分人掠夺别人囤积财富;不是为了让一部分人虐待别人享受权力;更不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荒唐而残酷的贪欲和权欲。 source
很多人忘记了,学习社会学相关的概念并接受更开放包容的观点,不仅仅是建立被人接受的价值观、表达观点时受人赞扬,更是为了让你真的能做一个更好的人 —— 用善意和共情处事,帮助别人,与人建立连接,善待邻里,等等等等。

评论:你的价值观不过只是你的一些想法而已,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你是否践行了你的价值观?还是嘴上一套行动一套?多少“进步派理论家”一边大谈公正平等,一边却甚至不愿意承担自己本应做的那份家务。 source
我爱你

也许你会想
“你根本不认识我”

但如果
这世上有无缘无故的恨
那这世上一定也有无缘无故的爱 source
“请问这是山里的野兔还是走丢的家兔?我需要把它抱回家吗?”

“这是一大只野生棉尾兔。它好得很,不需要任何帮助。”

“它为什么这么大?”

“因为它是大只兔!” source
交朋友的秘诀之一,在于有时候你必须让自己处在“可能稍微有一点点烦人”的状态。你必须放下“对方不想和我聊天怎么办”的恐惧,去问问别人今天过得怎么样,去主动把有意思的内容分享给别人。

你可以做那个率先联系的人!说不定对方也想联系你,只是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而已。 source
我女朋友今天去医院做手术,我焦急地等她消息,谁知道她做完手术没有报平安而是发来了猫猫😂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