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异性恋霸权】
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喜欢把很多无关的东西和性行为联系起来,但同时,又喜欢将异性恋视为一个完全和性没有关系的概念。比如说:
❶ 只要提及一个人是同性恋,或者看到同性伴侣互相亲吻或牵手,大家就会联想到和性有关的事情。
❷ 只要提及一个人是无性恋,大家就会联想到和性有关的事情。
❸ 而当异性恋公开谈论自己的伴侣、公开对伴侣示爱时,几乎没有人会联想到和性有关的事情,也没有人会觉得这些事情少儿不宜。大家会认为这仅仅是爱的表现。
❹ 相应的,在这个社会里,大家会评论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以后会不会吸引很多异性,而且不觉得这样评论孩子会不合适。 source
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喜欢把很多无关的东西和性行为联系起来,但同时,又喜欢将异性恋视为一个完全和性没有关系的概念。比如说:
❶ 只要提及一个人是同性恋,或者看到同性伴侣互相亲吻或牵手,大家就会联想到和性有关的事情。
❷ 只要提及一个人是无性恋,大家就会联想到和性有关的事情。
❸ 而当异性恋公开谈论自己的伴侣、公开对伴侣示爱时,几乎没有人会联想到和性有关的事情,也没有人会觉得这些事情少儿不宜。大家会认为这仅仅是爱的表现。
❹ 相应的,在这个社会里,大家会评论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以后会不会吸引很多异性,而且不觉得这样评论孩子会不合适。 source
【对于一部分社会议题,美国正在走向保守】
最近一调查表明,50岁以下投民主党的男性赞成“女权主义弊大于利”的比例高过不赞成,而50岁以下的共和党男性赞成这句话的是绝大多数。当我们看到堕胎权被取消,女性被杀害的数量不断上升,避孕措施被禁止而公众无动于衷时记着这点。
调查详细: http://pbs.twimg.com/media/FULXdzzWAAAzBLC
(根据调查数据,在控制党派、性别后,50岁以下反女权的比例都高于50岁以上)
有些人觉得年轻一代自然比老一代更开明但这是一个幻觉。历史的发展永远是曲折的而不是一条向着“正义”行进的直线,现在我们正在退步的道路上,反女权、极右翼分子在通过煽动一部分男性的仇女情绪来试图倒退到五十年前,而他们的这一策略正在取得成功。
【相关新闻、事件、与数据】
❶ 共和党控制的法院正在推翻堕胎权: http://www.politico.com/news/2022/05/02/supreme-court-abortion-draft-opinion-00029473
❷ 被男性亲密伴侣杀害的女性的数目从川普任期起一直在上升,川普之前数十年间这一数字一直在下降: 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mind-games/201909/the-number-women-murdered-partner-is-rising
❸ 保守州政府已经开始试图禁止避孕: http://www.pewtrusts.org/en/research-and-analysis/blogs/stateline/2022/05/19/some-states-already-are-targeting-birth-control
❹ 以反女权、反堕胎为基本政纲的共和党在中期选举的优势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不断增强:
http://projects.fivethirtyeight.com/polls/generic-ballot/ source
最近一调查表明,50岁以下投民主党的男性赞成“女权主义弊大于利”的比例高过不赞成,而50岁以下的共和党男性赞成这句话的是绝大多数。当我们看到堕胎权被取消,女性被杀害的数量不断上升,避孕措施被禁止而公众无动于衷时记着这点。
调查详细: http://pbs.twimg.com/media/FULXdzzWAAAzBLC
(根据调查数据,在控制党派、性别后,50岁以下反女权的比例都高于50岁以上)
有些人觉得年轻一代自然比老一代更开明但这是一个幻觉。历史的发展永远是曲折的而不是一条向着“正义”行进的直线,现在我们正在退步的道路上,反女权、极右翼分子在通过煽动一部分男性的仇女情绪来试图倒退到五十年前,而他们的这一策略正在取得成功。
【相关新闻、事件、与数据】
❶ 共和党控制的法院正在推翻堕胎权: http://www.politico.com/news/2022/05/02/supreme-court-abortion-draft-opinion-00029473
❷ 被男性亲密伴侣杀害的女性的数目从川普任期起一直在上升,川普之前数十年间这一数字一直在下降: 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mind-games/201909/the-number-women-murdered-partner-is-rising
❸ 保守州政府已经开始试图禁止避孕: http://www.pewtrusts.org/en/research-and-analysis/blogs/stateline/2022/05/19/some-states-already-are-targeting-birth-control
❹ 以反女权、反堕胎为基本政纲的共和党在中期选举的优势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不断增强:
http://projects.fivethirtyeight.com/polls/generic-ballot/ source
【苏联历史】
苏联是反种族主义的吗?剧透一下,不是的。但是有些人以为它是。让我来讲讲苏联的种族歧视。
1917年11月2日,布尔什维克发布了《俄国人民权利宣言》,其中包括“废除所有民族宗教特权和歧视”,以及“少数民族有自由发展的权利”等内容。
但这宣言的名字本身,就已经将这172个民族强行统一到“俄国”里了。
当时美国制度化和结构性的种族歧视极为严重,尤其是针对黑人(当然现在也有),因此苏联借此机会将自己描述为全世界反种族主义的中心。
但苏联的反种族主义政策只停留在表面上和宣传中。它的目标在于表现自己对西方的优越性而不是真的消灭种族主义。
虽然苏联有许多少数民族,但苏联用来表现自己反种族主义的是美国黑人。
Claude McKay、WEB Du Bois、William L Patterson、Harry Haywood(他的照片被苏共宣传使用)等在苏联访问过或定居的美国黑人领袖当时得到了远高于苏联普通公民的待遇。
在国家面临短缺时,这些黑人访客得到了免费住房、衣食、周薪和免费旅行。
在超过30年中,苏联通过传单、照片和影片将自己描绘成反种族主义的圣地。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936年的电影《马戏团》。
影片中一个美国女演员因为有个黑人小孩而受迫害,但在逃到苏联后她发现苏联没有种族主义,有一个镜头就是各族人一起为她的小孩唱摇篮曲。
这些宣传的问题是它们掩盖了黑暗的事实。虽然在表面上苏联是反种族主义的形象,在实际上种族歧视、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是常态。以下只是几个例子:
克里米亚鞑靼人:1944年整个克里米亚鞑靼民族(至少20万人)在两天内被逐出家园。约8000人在被驱逐的过程中死亡,整个事件中克里米亚鞑靼人约有20-46.2%死亡。
北高加索人:共47.8万人,其中38.7万车臣人和9.1万印古什人,在1944年被逮捕并强行迁徙到中亚。强行迁徙过程中和之后一年间这些人中30-50%死亡。
卡尔梅克人:1943年9.3万卡尔梅克人被强行迁徙到西伯利亚。许多人在路上或者在到达西伯利亚后的第一个冬天死亡。
朝鲜族人:17.5万生活在苏中、苏朝边境的朝鲜族人在1937年被强行迁至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在1950年代赫鲁晓夫在上台后平反了大部分被迫害的民族,除了克里米亚鞑靼人、俄国德裔和麦斯赫特土耳其人之外。这三个民族在二战后数十年被视为“纳粹同谋”。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些数字背后有多少苦难。强迫迁徙听起来像是“旅行”,但其实是将没有准备的民众放在载货火车里运送很多天甚至很多个星期。数千人在途中和之后死去。
苏联的种族主义不仅表现在这些恐怖的种族清洗,也表现在民族间的权力不平等,工作机会的不平等和日常生活中的歧视。
Budjeryn和Kassenova写了篇文章来描述苏联非正式,不成文的民族间的高低贵贱之分,这个结构与许多其它国家类似。
最上面的是俄族人,所谓“老大哥”。接着是“两个弟弟”,白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小俄罗斯)。第三层是波罗的海各族,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接着是摩尔多瓦人、高加索各族、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第五级是非白种,更“东方化”的中亚各族: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
最后,鞑靼、布里亚特、达吉斯坦等民族在最底层。这可以从布里亚特和高加索各族人在侵乌俄军已知战死者中过半看出来。
苏联官方名义上是反种族主义的,而且宣称苏联没有种族主义、帝国主义、性别歧视或同性恋,言下之义是这些都是资本主义才有的,共产主义天堂没有这些。
但事实上苏联根本就不是反种族主义的。苏联政府搞过多次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种族歧视也深深嵌入它的文化之中。
https://twitter.com/mariamposts/status/1531999072969793538
苏联是反种族主义的吗?剧透一下,不是的。但是有些人以为它是。让我来讲讲苏联的种族歧视。
1917年11月2日,布尔什维克发布了《俄国人民权利宣言》,其中包括“废除所有民族宗教特权和歧视”,以及“少数民族有自由发展的权利”等内容。
但这宣言的名字本身,就已经将这172个民族强行统一到“俄国”里了。
当时美国制度化和结构性的种族歧视极为严重,尤其是针对黑人(当然现在也有),因此苏联借此机会将自己描述为全世界反种族主义的中心。
但苏联的反种族主义政策只停留在表面上和宣传中。它的目标在于表现自己对西方的优越性而不是真的消灭种族主义。
虽然苏联有许多少数民族,但苏联用来表现自己反种族主义的是美国黑人。
Claude McKay、WEB Du Bois、William L Patterson、Harry Haywood(他的照片被苏共宣传使用)等在苏联访问过或定居的美国黑人领袖当时得到了远高于苏联普通公民的待遇。
在国家面临短缺时,这些黑人访客得到了免费住房、衣食、周薪和免费旅行。
在超过30年中,苏联通过传单、照片和影片将自己描绘成反种族主义的圣地。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936年的电影《马戏团》。
影片中一个美国女演员因为有个黑人小孩而受迫害,但在逃到苏联后她发现苏联没有种族主义,有一个镜头就是各族人一起为她的小孩唱摇篮曲。
这些宣传的问题是它们掩盖了黑暗的事实。虽然在表面上苏联是反种族主义的形象,在实际上种族歧视、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是常态。以下只是几个例子:
克里米亚鞑靼人:1944年整个克里米亚鞑靼民族(至少20万人)在两天内被逐出家园。约8000人在被驱逐的过程中死亡,整个事件中克里米亚鞑靼人约有20-46.2%死亡。
北高加索人:共47.8万人,其中38.7万车臣人和9.1万印古什人,在1944年被逮捕并强行迁徙到中亚。强行迁徙过程中和之后一年间这些人中30-50%死亡。
卡尔梅克人:1943年9.3万卡尔梅克人被强行迁徙到西伯利亚。许多人在路上或者在到达西伯利亚后的第一个冬天死亡。
朝鲜族人:17.5万生活在苏中、苏朝边境的朝鲜族人在1937年被强行迁至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在1950年代赫鲁晓夫在上台后平反了大部分被迫害的民族,除了克里米亚鞑靼人、俄国德裔和麦斯赫特土耳其人之外。这三个民族在二战后数十年被视为“纳粹同谋”。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些数字背后有多少苦难。强迫迁徙听起来像是“旅行”,但其实是将没有准备的民众放在载货火车里运送很多天甚至很多个星期。数千人在途中和之后死去。
苏联的种族主义不仅表现在这些恐怖的种族清洗,也表现在民族间的权力不平等,工作机会的不平等和日常生活中的歧视。
Budjeryn和Kassenova写了篇文章来描述苏联非正式,不成文的民族间的高低贵贱之分,这个结构与许多其它国家类似。
最上面的是俄族人,所谓“老大哥”。接着是“两个弟弟”,白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小俄罗斯)。第三层是波罗的海各族,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接着是摩尔多瓦人、高加索各族、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第五级是非白种,更“东方化”的中亚各族: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
最后,鞑靼、布里亚特、达吉斯坦等民族在最底层。这可以从布里亚特和高加索各族人在侵乌俄军已知战死者中过半看出来。
苏联官方名义上是反种族主义的,而且宣称苏联没有种族主义、帝国主义、性别歧视或同性恋,言下之义是这些都是资本主义才有的,共产主义天堂没有这些。
但事实上苏联根本就不是反种族主义的。苏联政府搞过多次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种族歧视也深深嵌入它的文化之中。
https://twitter.com/mariamposts/status/1531999072969793538
X (formerly Twitter)
Mariam Naiem (@mariamposts) on X
Was the USSR anti-racist? Spoiler alert: No. However, this myth still exists in some circles. A thread about racism in the USS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