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窩口Channel
726 subscribers
8.79K photos
440 videos
22 files
6.79K links
TG: @twhchannel

荃灣&葵青哨兵認證頻道
https://t.me/joinchat/AAAAAFgE0vEbdoiClnZA3w
被捕人士關注組
https://t.me/youarenotalonehk
葵涌邨KCE街坊【公海】公告欄
http://t.me/kwaichungestatenewsboard
Download Telegram
【青衣長宏邨持刀漢傍晚兩度搶劫被捕】
#葵青要聞
#美麗新香港

今日(9月25日)傍晚6時許,警方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一名持刀漢於長宏邨宏意樓地下企圖搶走他的財物,幸事主迅速逃跑力保不失。

警方到達現場巡查時,發現該名持刀漢正於宏心樓地下向另外兩名男子行劫並發生糾纏,警員立即上前將持刀漢制服,並且將他押上警車帶返警署調查。

糾纏期間一名男子口部受傷,事後由救護車送院治理。

資料來源:東網
#陳仔安全頻道
是咁的,雖然香港由治入興,但是近來也興用刀襲擊或打劫,2022年10月,頭9日裡有18個人被刀襲擊。陳仔關心香港人的安全,特設【陳仔安全頻道】,把2022年來有關刀的案件地點,記在地圖上,供各位參考,注意安全。

FB post: https://is.gd/lqQfuP
全文: https://is.gd/YCUxE7

#國際大刀會 #說好香港故事 #由亂轉治 #由治入興 #美麗新香港
民研:近七成人認為《施政報告》難留人才 料移民數字仍會上升

獨媒報導: https://bit.ly/3Ny3eZ5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月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搶人才」為重點之一。香港民研今日 (4日) 公佈有關「人才外流和吸引人才」調查結果,有一半受訪者估計,未來兩年香港的本地人才外流速度將會加快。另有近七成受訪者估計,《施政報告》提出的各項政策,難令有意移民或移居海外的香港人回心轉意。

社會政策及公共行政學者鍾劍華認為,調查結果令人意外,市民對未來香港的移民潮趨勢走向都偏向悲觀。

#搶人才 #施政報告 #苛政猛於虎 #人才流失 #移民潮 #美麗新香港
在蒙古殖民統治中原的時代(即歷史教科書的所謂「元朝」),社會階級有一個廣義的「#四等人種制」,以 #蒙古人 殖民者居首,然後是來自中亞、西域、中東、歐洲的「#色目人」,之後是中原北方昔日大金國土、較早歸附的「#漢人」,最後才是原來大宋治下的南方「#南人」。這個四等人種制度雖然只是約定俗成,卻充份反映了殖民者的心態,想不到到了21世紀的「新香港」,同一種管治思維卻逐步活現。究竟誰是「新香港」的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

Source: Simon Shen 沈旭暉
#四等公民 #美麗新香港 #二次殖民 #賣港賊冚家亡
🔥12月首週最新案件統計
Source: IG @hk_chopleague

🔪深水埗區CC上升一位現排第4
🔪灣仔區CC連升四位現排第10
🔪葵青區CC破蛋上榜現排第14
🔪油尖旺區暫得最多刀數合共44刀
🔪屯門區、離島區、中西區、荃灣區各下跌一位,南區跌入榜尾

市民出街提高警覺注意安全🙏🏻
#國際大刀會 #說好香港故事 #由亂轉治 #由治入興 #美麗新香港
【石蔭黑幫男子凌晨被擄上車迫供後於九龍城放行】
#葵青要聞
#美麗新香港

今日(12月6日)凌晨3時許,警方接獲1名男子報警指,他在石蔭被多名男子以私家車擄走至九龍城後放行,期間遭到襲擊及被搶走車匙。

據悉,事主為黑幫「新義安」背景人士,疑捲入數十萬元的錢債糾紛惹禍。他被指「呃人錢」,所以於石蔭大圓街與國瑞路遭人強行捉上車「逼供」,期間有人手持木棍圍毆施襲,最終他在九龍城福佬村道79號對開被推落車,負傷報警。

警方將案件列作「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處理,交由九龍城刑事調查隊跟進,暫時無人被捕。

資料來源:HK01
Credit: @10hojai

【偶爾】
一班偶爾休班、同時偶爾犯法;
一個偶爾搥骨、對方偶爾賣淫;
一個偶爾醉駕、然後偶爾坐監。

#法律面前 #骨場含忍 #美麗新香港 #說好香港故事 #黑警治港 #全港最大犯罪集團 #法治淪喪
Credit: @10hojai

【偶爾】
一班偶爾休班、同時偶爾犯法;
一個偶爾搥骨、對方偶爾賣淫;
一個偶爾醉駕、然後偶爾坐監。

#法律面前 #骨場含忍 #美麗新香港 #說好香港故事 #黑警治港 #全港最大犯罪集團 #法治淪喪
2023新年快樂!
同大家回顧2022嘅案件🔥🔥🔥
嚟緊新一年繼續同大家關注刀市案件!

Posted by @hk_chopleague
PS: 案件由2022年7月1日開始計算

#國際大刀會 #說好香港故事 #由亂轉治 #由治入興 #美麗新香港 #2022大事回顧
🇭🇰 #美麗新香港 |今時今日,講理念嘅法律系副教授坐監,呃租津嘅法律系副教授就准保釋。
【香港逃亡潮|個人報稅表數目連跌三年再減7萬 交稅人口3年間消失13.4%】

受到移民潮與經濟不景雙重夾擊,香港合資格的納稅人數目不斷下跌。稅務局周一(3日)表示,將於下月2日發出約240萬份2022至23年度個人報稅表,提醒所有納稅人要在發出日期的一個月內完成填報。本年度個人報稅表數量較上個年度再減少7萬,連續三年下跌,亦創9年來新低,自反送中運動爆發以來,三年間共減少了37萬名納稅人。

稅務局於周一亦同步發出2022至23年度約22萬份利得稅報稅表、12萬份物業稅報稅表及31萬份僱主報稅表,數字跟上個年度相若。不過,個人報稅表就繼續下跌,由2021至22年度發出約247萬份,跌至本年度發出240萬份,連續三個年度下跌;若跟爆發反送中運動的2019至20年度277萬份個人報稅表比較,更是大幅減少了37萬名納稅人,換言之短短三年間,本港交稅人口消失了13.4%。

追新聞報導 linktr.ee/thechasernews

#個人報稅表 #清零 #打工仔 #移民潮 #稅務局 #納稅人 #逃亡潮 #美麗新香港 #經濟清零
台學者黑房受查6小時被拒入境 《報導者》:港擴大「台灣人黑名單」

報導:光傳媒 Photon Media www.photonmedia.net

疫情過後,入境措施解封,港府連番宣稱「香港回來了」,然而,有人卻回不來香港。台灣媒體《報導者》昨刊登報道,曾在香港任教、領域並非政治的台灣學者,年初入境香港被拒,期間還被困黑房受查6小時。報道指,兩年來已有多名台灣學者被拒入境,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宗弘質疑,港府正擴大「台灣人黑名單」,他向《光傳媒》表示,學界和民間認為入境香港的風險增加,「甚至比去中國大陸風險更大」。

報道指,R接受長達6小時的查問,期間被禁止使用手機,當局提問包括「在香港認識誰」、「在港工作期間,有沒有支薪/無償為誰工作」。由於曾在港教書,R仍持續與香港的教授有學術上的聯繫,也持續指導香港學生,「這些人脈的連結似乎成為香港當局懷疑的重點」。當局最終以「綜合評估不符合入境的資格」,拒絕其入境,並被送上囚車原機遣返。

R情況並非個別事件,在過去兩年至少有數名台灣學者亦曾被帶到香港機場黑房查問,部分被原機遣返;亦有人交代在港行程和在港的人際關係後,獲放行入境。報道不具名引述台灣當局質疑「紅線何在?」、「對台黑名單的設定由誰決定?」,是美國在內的國際盟友也難以掌握港府的邏輯。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宗弘向《光傳媒》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不論台灣學術界抑或民間,都會覺得入境香港的風險增加,「甚至比去中國大陸風險更大」。他解釋,以往台灣民眾會覺得只要言論不涉及台獨,到中國的風險不高;但很多台灣人過去數年在社交媒體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風險就會疊加」。加上學者的言論會留在網上,增加曝露風險,並造成心理壓力,台灣學界已減少到香港交流。

台灣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發展資源部主任蕭逸民亦曾向《光傳媒》透露,現時台灣很多非政府組織已發出內部指引,為安全需要,要求成員不論業務或私人原因,不要到訪香港。

#遣返 #入境處 #黑名單 #香港沉淪 #淪陷區日常 #美麗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