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 The Reporter
4.41K subscribers
48 photos
5 videos
1 file
2.41K links
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真相難辨的時代,需要堅守新聞價值的媒體,邀您捐款贊助: https://bit.ly/2Wp2Zqa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與我們聊聊:contact@twreporter.org
Download Telegram
#致報導者們【YouTube 也可以聽到《報導者》Podcast 了!】

為了讓更多人能聽到《報導者》的深度內容、擴大節目的影響力,我們在YouTube開設「報導者Podcast」頻道了(過去集數陸續上架中!)。

歡迎分享給朋友,訂閱+開啟小鈴鐺🔔https://pse.is/5bawne
【2024新年快樂,好事連連!】

#致報導者們
新的一年,《報導者》將繼續在非營利公共媒體道路上向前行,為所有讀者提供深度與調查報導。

大家的新年新計畫是什麼呢?希望「支持報導者」在你的清單上!

♥️#有你才有報導者 #一起把影響力放大♥️
看第一現場的深度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
與孩子一起讀兒少新聞:https://kids.twreporter.org/
聽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致報導者們】我們獲得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8項大獎 #SOPAwards2024

亞洲出版協會( #SOPA)昨晚(20日)於香港舉辦「2023年亞洲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報導者》10項作品入圍,獲得5個首獎、3個優勝。去年多項獲得熱烈迴響及發揮影響力的專題都獲得首獎。

獲得澳洲媒體跟進、揭開兩岸地下經濟的《揭開澳龍走私海上交易線─中澳貿易制裁角力,與台灣、金馬走私鏈的蝴蝶效應》專題獲得 「獨家新聞獎」首獎。

授權《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轉譯為英文版的多媒體作品〈解放軍如何進逼第一島鏈:台海衝突下牽動的美日軍事布局〉將台日國防部資料轉化成視覺圖像,奪下「卓越數據圖像獎」首獎,評審稱讚作品「巧妙地將大量數據和資訊濃縮為易於讀者理解和親近的格式。」

媽祖進香年年有、從起駕到回鑾媒體新聞更是天天播,《報導者》從大數據與地方采風故事切入,為台灣獨有的文化信仰風景帶來嶄新的閱讀視角,系列報導獲得「卓越藝術及文化報導獎」首獎肯定。

另外,由「環境報導聯盟(Environmental Reporting Collective)」發起、橫跨12國的共同調查「Beneath the Sands」,以及首度應用3D技術製作中文版報導內容〈遊走兩岸海域的暴利生意:盜走台灣海砂,中國業者現形〉,則是雙雙摘下「卓越新聞報導創新獎」#華文類#區域類 的首獎。

遠赴美國現場採訪的《台灣卵子、中國客戶、美國配對─全球人工生殖產線裡的台灣女孩們》專題、追蹤特宏興案10年影響後續的Podcast聲音內容,以及拆解重要民生時事「蛋荒」背後產銷結構與冷鏈問題的深度報導,也都獲得優勝肯定。

SOPA卓越新聞獎號稱「亞洲普立茲獎」,被公認為亞太地區最負盛名的新聞獎項,致力於推動新聞創新。我們感謝評審肯定與讀者支持,《#報導者》持續堅守新聞價值:報導真相、監督政府、提供多元觀點、不只看見問題更試圖尋找解方,並發揮實質影響力。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如果您也肯定這樣的堅持,邀您加入 #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持續揭露真相、監督政策。
#致報導者們】連續第三年,我們獲得金鼎獎數位內容獎!

文化部今(12)日公布第48屆金鼎獎得獎名單,《報導者》關注人工生殖議題的《台灣卵子、中國客戶、美國配對──全球人工生殖產線裡的台灣女孩們》專題獲得「數位出版類|數位內容獎」。

在將近半年的採訪過程,記者與仲介過招、與捐卵者建立信任關係,更是親赴美國採訪生殖診所,實地記錄台灣人前往美國捐卵的過程,報導多元運用聲音、實地影像、科普圖解、AI生成圖像等素材,在兼顧報導倫理同時,揭露「線上卵庫」商業模式、跨國捐卵交易完整過程,讓讀者更能理解人工生殖產業的運作並思考其中倫理爭議。

👉點開報導,跟記者重返現場,直擊「中國父母一鍵下單,台灣卵子過海入庫」的美國捐卵過程: https://bit.ly/3NzOQQk


---
《報導者》在2020年首次獲得金鼎獎數位內容獎,而自2022年起至今,連續3年獲得此獎項肯定,如果你也肯定我們對多元媒體數位敘事實踐,歡迎捐款支持我們💰
#致報導者們【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入圍揭曉,報導者7作品入圍🎉🎉🎉

曾虛白先生新聞獎9月25日公布第50屆入圍名單,今年共有502件參賽作品報名,最終選出47件作品角逐10項獎項,《報導者》共7件作品入圍。

揭開未成年性剝削影像如何被偷拍、販售、流傳的《獵童風暴》專題,以及記錄多個國民法官案件審理過程,並對其中社會結構問題提出思辨的《國民法官參審全紀錄 》雙雙入圍「公共服務報導獎(文字類)」,而這兩大議題,《報導者》也都持續關注追蹤。

「公共服務報導獎(音頻類)」也有兩件作品同時入圍,分別是關注移工心理議題的〈吃安眠藥入眠、枕頭藏刀防身,失語困境下的移工,生病、觸法前,誰能聽他說?〉,以及〈「我的心願是用身體換來的」台灣女孩赴美捐卵的親身告白,為了圓夢,她們付出什麼代價?〉,聽見3位台灣女孩到美國捐卵的真實經歷

今年以來已接續獲得亞洲出版協會卓越新聞獎、The Sigma Awards 數據新聞獎肯定的〈解放軍如何進逼第一島鏈〉數位敘事作品,也獲得「公共服務報導獎-數位創新類」入圍肯定。

入圍「#媒體素養獎」的兩項作品則都與年初才落幕的大選有關,《你家立委4年來為哪些議題發聲?》,Data記者爬梳立法院公報,從3,809萬字中分析第10屆每位立委發言內容,整理出最關心的五大主題,並做成「儀表板」,讓所有公民都能自由操作查看選區立委的表現。

《少年報導者》企劃由中小學生訪問3位總統候選人,全程錄音後製成的「小記者請問總統候選人」系列Podcast也入圍。當天的提問蒐集自全台237位國中、小同學學生,不僅代表關心國家發展沒有年齡限制,同時樹立政治權力掌握者認真、嚴肅回應兒少提問的典範。

這些報導都是由前線記者、攝影,與工程、設計、編輯團隊共同奮鬥,但若沒有讀者捐款贊助,當我們堅強後盾,我們不可能完成。
🙌《報導者》持續專注社會公共議題調查,也邀請更多讀者支持我們的非營利理念 >> #贊助報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