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刹车门:为何20年来,维权剧本不换?
2021-04-23 09:31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汽车业维权经常出大新闻。
比如:
二十年前,武汉一个车主砸掉了自己未能维权成功的奔驰车,成为汽车车主用激烈手段维权的先驱。
两年前,又发生一起奔驰维权大事件,一个女车主坐在4S店奔驰车顶哭诉的视频席卷全网。
而就在几天前,上海车展,一位“特斯拉刹车门事件”女车主的维权,又创造了一个中国汽车市场维权的新标志性事件。
在高层舆论介入之后,在特斯拉提供了部分数据之后,特斯拉刹车门的是非曲直,应该很快会有结论。
但汽车维权的这出戏码,二十年来都没学会换剧本,即维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谁能“搞出动静”。
从奔驰的燃油车,变成特斯拉的电动车,从当年的手动驾驶,到今天的自动驾驶。二十年过去了,这出戏依然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难道要让维权结论落地,就非得用极端手段连人带事一起上头条吗。
说到底,对正常普通消费者而言,维权真的不易。因为在维权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存在天然的地位失衡。
消费者:地位处于相对弱势,维权动力也有所不足。
对单独的个体消费者而言,其实没有足够的财力、精力和信息优势,可以和商家打一场旷日持久的维权战。
这也是普通人在维权过程中未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时,多数选择“就算了”的原因。
对商家而言:地位处于强势,对个体消费者则缺乏关注动力。
个体消费者的维权,对商家的整体经营而言,其实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当消费者通过普通流程维权,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如果没有恰当的商业价值观指引,商家没有动力,为这一个个体消费者,去修改自己的规则,无论自己的规则合理与否。因为商家并不怕丢这么一个客户。
在地位失衡之下,事情就会向最糟糕的情况发展。
作为个体消费者,“闹”是最容易选择的路。只有把事情闹到足够大,闹到舆论发酵,闹到商家认为,这件事带来的舆论经济损失,足够自己去评估修改规则,或者回应舆论诉求为止。
但是这个以“闹”为核心的维权过程,其实是双输的。
不管特斯拉事件最后是何种结论,车主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甚至被关进拘留所。
特斯拉则让一个客服工单,变成震动全球的舆论灾难,代价远超过一辆车(甚至连带着上海车展的成果——疫情后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线下商业活动,也被完全淹没,而这本来应该成为上海抗疫成功的缩影)。
但可惜,如果不出意外,未来二十年,维权双输的故事,还会不断重演。
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死结:我(消费者)不闹到足够大,你(商家)就不会重视我;你(消费者)不闹到足够大,我(商家)为什么要重视你。
或许世间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相对靠谱的解决思路是有的。
比如某些商家之所以不在乎消费者,是因为一个消费者的力量太渺小了。
消费者之所以要把事情闹大,也是因为一个消费者的力量太渺小了。
航空界有一个「海恩法则」,说的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发生,一定伴随发生了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事故,以及1000起事故的隐患。
因此,消费者所遇到的问题,如果是一个真问题,那就一定不会是孤案,一定有无数其他消费者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消费者个体虽然渺小,但是消费者的总和并不渺小。
如果能把每一个个体消费者整合起来,将以“万”计算的市场代价,整合成以“亿”计算的市场代价去维权。
这就是一个足以和商家形成对抗的力量了。
在这种体系下,个体也就不必靠自己闹到最大了。
整合消费者力量的做法,当然也并不是什么高见。在司法体系中,这种方式被称为集体诉讼。
可惜的是,在实际维权过程中,我们很少能看到这种司法维权手段,但其运行不畅的「原因」,也早有法律人士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述。
不过,现在最流行的“按闹分配”是最糟糕透顶的分配体系。
它无视公平原则,有的只是“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式的欺负老实人而已。
“按闹分配“甚至会鼓励一部人,不管自身对错,先闹大再说。甚至鼓励一些人成为职业“闹”,“闹”已经成一门生意,比如“医闹”等等。
围绕特斯拉维权事件的数据问题,是新问题;但是消费者维权的方式,却是旧问题。
特斯拉刹车门事件,会有一个结果。
但二十年过去了,更好的消费者维权方式依然没有一个结果。
2021-04-23 09:31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汽车业维权经常出大新闻。
比如:
二十年前,武汉一个车主砸掉了自己未能维权成功的奔驰车,成为汽车车主用激烈手段维权的先驱。
两年前,又发生一起奔驰维权大事件,一个女车主坐在4S店奔驰车顶哭诉的视频席卷全网。
而就在几天前,上海车展,一位“特斯拉刹车门事件”女车主的维权,又创造了一个中国汽车市场维权的新标志性事件。
在高层舆论介入之后,在特斯拉提供了部分数据之后,特斯拉刹车门的是非曲直,应该很快会有结论。
但汽车维权的这出戏码,二十年来都没学会换剧本,即维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谁能“搞出动静”。
从奔驰的燃油车,变成特斯拉的电动车,从当年的手动驾驶,到今天的自动驾驶。二十年过去了,这出戏依然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难道要让维权结论落地,就非得用极端手段连人带事一起上头条吗。
说到底,对正常普通消费者而言,维权真的不易。因为在维权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存在天然的地位失衡。
消费者:地位处于相对弱势,维权动力也有所不足。
对单独的个体消费者而言,其实没有足够的财力、精力和信息优势,可以和商家打一场旷日持久的维权战。
这也是普通人在维权过程中未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时,多数选择“就算了”的原因。
对商家而言:地位处于强势,对个体消费者则缺乏关注动力。
个体消费者的维权,对商家的整体经营而言,其实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当消费者通过普通流程维权,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如果没有恰当的商业价值观指引,商家没有动力,为这一个个体消费者,去修改自己的规则,无论自己的规则合理与否。因为商家并不怕丢这么一个客户。
在地位失衡之下,事情就会向最糟糕的情况发展。
作为个体消费者,“闹”是最容易选择的路。只有把事情闹到足够大,闹到舆论发酵,闹到商家认为,这件事带来的舆论经济损失,足够自己去评估修改规则,或者回应舆论诉求为止。
但是这个以“闹”为核心的维权过程,其实是双输的。
不管特斯拉事件最后是何种结论,车主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甚至被关进拘留所。
特斯拉则让一个客服工单,变成震动全球的舆论灾难,代价远超过一辆车(甚至连带着上海车展的成果——疫情后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线下商业活动,也被完全淹没,而这本来应该成为上海抗疫成功的缩影)。
但可惜,如果不出意外,未来二十年,维权双输的故事,还会不断重演。
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死结:我(消费者)不闹到足够大,你(商家)就不会重视我;你(消费者)不闹到足够大,我(商家)为什么要重视你。
或许世间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相对靠谱的解决思路是有的。
比如某些商家之所以不在乎消费者,是因为一个消费者的力量太渺小了。
消费者之所以要把事情闹大,也是因为一个消费者的力量太渺小了。
航空界有一个「海恩法则」,说的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发生,一定伴随发生了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事故,以及1000起事故的隐患。
因此,消费者所遇到的问题,如果是一个真问题,那就一定不会是孤案,一定有无数其他消费者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消费者个体虽然渺小,但是消费者的总和并不渺小。
如果能把每一个个体消费者整合起来,将以“万”计算的市场代价,整合成以“亿”计算的市场代价去维权。
这就是一个足以和商家形成对抗的力量了。
在这种体系下,个体也就不必靠自己闹到最大了。
整合消费者力量的做法,当然也并不是什么高见。在司法体系中,这种方式被称为集体诉讼。
可惜的是,在实际维权过程中,我们很少能看到这种司法维权手段,但其运行不畅的「原因」,也早有法律人士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述。
不过,现在最流行的“按闹分配”是最糟糕透顶的分配体系。
它无视公平原则,有的只是“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式的欺负老实人而已。
“按闹分配“甚至会鼓励一部人,不管自身对错,先闹大再说。甚至鼓励一些人成为职业“闹”,“闹”已经成一门生意,比如“医闹”等等。
围绕特斯拉维权事件的数据问题,是新问题;但是消费者维权的方式,却是旧问题。
特斯拉刹车门事件,会有一个结果。
但二十年过去了,更好的消费者维权方式依然没有一个结果。
我方无责,对方无责,车全责?
2021-04-30 17:35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有模糊地带的地方,就是容易发生争执的地方。
好比说城市“耶稣撒冷”吧,它是重要的宗教圣地,但更准确的说,是几个重要宗教的共同圣地。这片土地的荣耀归属,也就成了一个模糊地带,无数的战火就因为这份“模糊”而引燃。
现在看起来,智能汽车,正在创造数字经济时代一个的模糊地带,一个新时代的“耶路撒冷”,那就是事故责任的认定。
汽车只要上路,就难免发生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的定责过程,就是厘清模糊地带的过程。
早些年间,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事故车主双方,在街上吵架的场面。到底是你先压了线,还是我没躲开,其中确实有很多可以争论的地方。
无论怎么争,最后肯定要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你方全责,或者是我方全责,或者责任均沾,总有一个车是有责任的。
但是在智能驾驶时代,责任的认定方却多了一个,那就是车本身。
《蜘蛛侠》中有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人工智能赋予车驾驶权的时候,事故的责任方,就多了一位,那就是——车自己。
最近的特斯拉事件,就把“车有责”的可能性,以及它可以创造的混乱,史无前例的在全社会做了一次知识科普。
无论大家喜欢或不喜欢,无论特斯拉的公关顽固或无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车的智能化过程,已经是不可逆的产业升级过程。
假设特斯拉退出了中国市场,我们也一定会看到“其他斯拉”智能汽车遇到同类事件。
尽管他们的公关可能会比特斯拉聪明,但是责任的认定过程,却依然不见得简单。
所以,当下一次涉及“车有责”嫌疑的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人们遇到关于未来的问题时,经常会发现,历史能告诉我们答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不经意间,现在马路上因为交通事故吵架的事儿越来越少了。
这肯定不是交通事故本身变少了,也不是司机文明程度提高了,答案在问题之外,是“保险”和“摄像头”的普及,让吵架变得没有意义。
交通摄像头的普及,让责任的认定变得清楚,责任的模糊地带变清晰了。
保险的普及,则让有责方的压力变小,吵架也就变得没有必要了,反正有人兜底(当然,路怒症除外)。
在智能驾驶时代,情况会变得有所不同。
由于人工智能的黑盒问题(外人无法完全窥探其内部规则),马路上的摄像头,能看清楚人类车主的相互责任,但是看不清“车”本身的责任。
所以,在智能驾驶时代,解决答案的途径看起来就只剩下一个了,那就是“保险”。用保险降低“定责”的压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但是应该说,在智能驾驶时代,“保险”还没有做好自己的准备。
现在的车保服务,是传统驾驶时代的产物,是决定驾驶员——“人”责的产品,全然没有考虑到“车”责的出现。
这也不能完全责怪保险公司,“车厂”本身也忽视了自己这份责任。
当任何一个具备理性的驾驶员,都不会在没有保险的情况,开车上路的时候。间接拥有“驾驶权”的车厂,却没有想到为自己的“汽车人”上一份保险。
我方无责,对方无责,车全责真发生的时候,没有一份保险的“车厂”,能完全负的起自己的责任吗,还是坚持说,自己一定没有责任?
有了碎屏险之后,手机厂商和手机用户也就不再纠结到底自己手机设计的太光滑,还是用户自己使用不当了。
如果责任的认定过程只能像一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汽车”自己本身有一份保险,则可以让猜测嫌疑犯先放在一边。
汽车,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文明的下一个战略高地,无数的力量正在向它冲锋,有传统车厂,有科技公司,有互联网公司,有地产公司。
智能汽车天赐良机,人人都有把这事做成的理由。
从舆论场和商战的角度,智能汽车自己也是一个商业机遇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三千年》写到,这片土地是三大宗教(各种产业力量)的圣地(新蓝海),更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她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也是惑人的阴谋与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这段话,确实也很像写给智能汽车的“最近三个月的”的历史的。
2021-04-30 17:35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有模糊地带的地方,就是容易发生争执的地方。
好比说城市“耶稣撒冷”吧,它是重要的宗教圣地,但更准确的说,是几个重要宗教的共同圣地。这片土地的荣耀归属,也就成了一个模糊地带,无数的战火就因为这份“模糊”而引燃。
现在看起来,智能汽车,正在创造数字经济时代一个的模糊地带,一个新时代的“耶路撒冷”,那就是事故责任的认定。
汽车只要上路,就难免发生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的定责过程,就是厘清模糊地带的过程。
早些年间,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事故车主双方,在街上吵架的场面。到底是你先压了线,还是我没躲开,其中确实有很多可以争论的地方。
无论怎么争,最后肯定要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你方全责,或者是我方全责,或者责任均沾,总有一个车是有责任的。
但是在智能驾驶时代,责任的认定方却多了一个,那就是车本身。
《蜘蛛侠》中有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人工智能赋予车驾驶权的时候,事故的责任方,就多了一位,那就是——车自己。
最近的特斯拉事件,就把“车有责”的可能性,以及它可以创造的混乱,史无前例的在全社会做了一次知识科普。
无论大家喜欢或不喜欢,无论特斯拉的公关顽固或无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车的智能化过程,已经是不可逆的产业升级过程。
假设特斯拉退出了中国市场,我们也一定会看到“其他斯拉”智能汽车遇到同类事件。
尽管他们的公关可能会比特斯拉聪明,但是责任的认定过程,却依然不见得简单。
所以,当下一次涉及“车有责”嫌疑的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人们遇到关于未来的问题时,经常会发现,历史能告诉我们答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不经意间,现在马路上因为交通事故吵架的事儿越来越少了。
这肯定不是交通事故本身变少了,也不是司机文明程度提高了,答案在问题之外,是“保险”和“摄像头”的普及,让吵架变得没有意义。
交通摄像头的普及,让责任的认定变得清楚,责任的模糊地带变清晰了。
保险的普及,则让有责方的压力变小,吵架也就变得没有必要了,反正有人兜底(当然,路怒症除外)。
在智能驾驶时代,情况会变得有所不同。
由于人工智能的黑盒问题(外人无法完全窥探其内部规则),马路上的摄像头,能看清楚人类车主的相互责任,但是看不清“车”本身的责任。
所以,在智能驾驶时代,解决答案的途径看起来就只剩下一个了,那就是“保险”。用保险降低“定责”的压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但是应该说,在智能驾驶时代,“保险”还没有做好自己的准备。
现在的车保服务,是传统驾驶时代的产物,是决定驾驶员——“人”责的产品,全然没有考虑到“车”责的出现。
这也不能完全责怪保险公司,“车厂”本身也忽视了自己这份责任。
当任何一个具备理性的驾驶员,都不会在没有保险的情况,开车上路的时候。间接拥有“驾驶权”的车厂,却没有想到为自己的“汽车人”上一份保险。
我方无责,对方无责,车全责真发生的时候,没有一份保险的“车厂”,能完全负的起自己的责任吗,还是坚持说,自己一定没有责任?
有了碎屏险之后,手机厂商和手机用户也就不再纠结到底自己手机设计的太光滑,还是用户自己使用不当了。
如果责任的认定过程只能像一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汽车”自己本身有一份保险,则可以让猜测嫌疑犯先放在一边。
汽车,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文明的下一个战略高地,无数的力量正在向它冲锋,有传统车厂,有科技公司,有互联网公司,有地产公司。
智能汽车天赐良机,人人都有把这事做成的理由。
从舆论场和商战的角度,智能汽车自己也是一个商业机遇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三千年》写到,这片土地是三大宗教(各种产业力量)的圣地(新蓝海),更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她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也是惑人的阴谋与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这段话,确实也很像写给智能汽车的“最近三个月的”的历史的。
解决「高考焦虑」不能靠「中考焦虑」
2021-06-11 15:53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教育焦虑已经成了全民话题。去年以来,从舆论导向到配套政策,似乎也在回应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手段是「分流」,也就是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高考之前,把学生分流到不同的教育层次。
这种措施已经实打实地在进行了,比如高考虽然关注度高,但它不是难度最大的考试,因为它的录取率有75%,而高中的录取率在未来会保持或迈向50%。
这种「分流」能解决教育焦虑吗?我们先来做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关于“桃子”。假设有三个人,都喜欢吃桃子,但是只有4个桃子,每人分不到2个。如果分桃子的人说,让我们来减少一半的桃子至2个,功劳少的两个人可以选择退出,剩下的一个人就可以拿到2个桃子了。
第二个假设关于“苹果”。假设有三个人,都喜欢金苹果。但是只有2个金苹果,不能保证每人1个。分苹果的人说,让我们减少1个金苹果,不够漂亮的两个人可以退出,剩下的那个最美的人就可以保证拿到金苹果了。
两个假设中,分别的三个人,是否会有人在减少了桃子和苹果的情况下,主动选择退出,让剩下的人轻松拿到奖励,避免三个人的共同焦虑?
这两个假设,其实有现成的答案。
第一个假设,如果发生在春秋战国,结局会变成三个人都自刎而亡。这就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第二个假设,如果发生在希腊神话里,结局将会是引发一场战争,那就是“特洛伊之战”。
回到教育焦虑这件事儿。
其实这和分桃子、金苹果的故事很像。家长们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但是优秀的大学名额是有限的,造成了激烈的竞争。
而高考前的「分流」,从高中阶段减少入学名额,提高中考难度,就相当于减少奖励比例,让有些人知难而退,从而降低高层次竞争难度。
但是桃子和苹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减少供给,并不会减少焦虑,反而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惨烈。
因为教育从来不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提供阶层跃升,或者阶层更新的竞争系统。
这就好比,要解决高房价,暂停土地拍卖和叫停房地产融资,也不可能让房价下降,只有提供更多低成本的土地才可以。
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让竞争者的心态更平和,焦虑更少。
减少优质资源供给,或者设定前置分流系统,只会让焦虑更加严重,或者让焦虑换一种方式存在。
2021-06-11 15:53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教育焦虑已经成了全民话题。去年以来,从舆论导向到配套政策,似乎也在回应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手段是「分流」,也就是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高考之前,把学生分流到不同的教育层次。
这种措施已经实打实地在进行了,比如高考虽然关注度高,但它不是难度最大的考试,因为它的录取率有75%,而高中的录取率在未来会保持或迈向50%。
这种「分流」能解决教育焦虑吗?我们先来做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关于“桃子”。假设有三个人,都喜欢吃桃子,但是只有4个桃子,每人分不到2个。如果分桃子的人说,让我们来减少一半的桃子至2个,功劳少的两个人可以选择退出,剩下的一个人就可以拿到2个桃子了。
第二个假设关于“苹果”。假设有三个人,都喜欢金苹果。但是只有2个金苹果,不能保证每人1个。分苹果的人说,让我们减少1个金苹果,不够漂亮的两个人可以退出,剩下的那个最美的人就可以保证拿到金苹果了。
两个假设中,分别的三个人,是否会有人在减少了桃子和苹果的情况下,主动选择退出,让剩下的人轻松拿到奖励,避免三个人的共同焦虑?
这两个假设,其实有现成的答案。
第一个假设,如果发生在春秋战国,结局会变成三个人都自刎而亡。这就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第二个假设,如果发生在希腊神话里,结局将会是引发一场战争,那就是“特洛伊之战”。
回到教育焦虑这件事儿。
其实这和分桃子、金苹果的故事很像。家长们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但是优秀的大学名额是有限的,造成了激烈的竞争。
而高考前的「分流」,从高中阶段减少入学名额,提高中考难度,就相当于减少奖励比例,让有些人知难而退,从而降低高层次竞争难度。
但是桃子和苹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减少供给,并不会减少焦虑,反而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惨烈。
因为教育从来不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提供阶层跃升,或者阶层更新的竞争系统。
这就好比,要解决高房价,暂停土地拍卖和叫停房地产融资,也不可能让房价下降,只有提供更多低成本的土地才可以。
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让竞争者的心态更平和,焦虑更少。
减少优质资源供给,或者设定前置分流系统,只会让焦虑更加严重,或者让焦虑换一种方式存在。
潜流|电影被渠道掐住了咽喉
2021-06-21 18:14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从表面看水面,或者平静,或者大江东去,总是沿着一个方向奔涌。但是海洋学家在半个世纪前发现,哪怕是汪洋大海,水的流向也并非整齐划一。在流向统一的表面洋流之下,还有中、深、底层不同的水流层,它们的流向、速度都不尽一致。虽然这些「潜流」不易被发现,但是它们对海洋运行的影响,对气候季风的改变,却不见得比表面的洋流小。
这不仅让人想到,在商业、文化中其实同样存在这样的潜流。我们很容易对存在已久的事物见惯不惯,习以为常,这是表面的流行,但是或许也早有一股潜流在呼唤新的变化。乔布斯就可以被定义为一位擅长潜流的发现者,他不觉得手机只能用来通话,人们早已希望随身携带一部电脑。于是,乔布斯用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潜流早于风口。
所以,「潜流」作为奇客故事(ID:cybergushi)的一个新栏目,我们希望发现有潜流特质的人和事。今天要讲的,是高群耀和他的电影故事。
2021-06-21 18:14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从表面看水面,或者平静,或者大江东去,总是沿着一个方向奔涌。但是海洋学家在半个世纪前发现,哪怕是汪洋大海,水的流向也并非整齐划一。在流向统一的表面洋流之下,还有中、深、底层不同的水流层,它们的流向、速度都不尽一致。虽然这些「潜流」不易被发现,但是它们对海洋运行的影响,对气候季风的改变,却不见得比表面的洋流小。
这不仅让人想到,在商业、文化中其实同样存在这样的潜流。我们很容易对存在已久的事物见惯不惯,习以为常,这是表面的流行,但是或许也早有一股潜流在呼唤新的变化。乔布斯就可以被定义为一位擅长潜流的发现者,他不觉得手机只能用来通话,人们早已希望随身携带一部电脑。于是,乔布斯用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潜流早于风口。
所以,「潜流」作为奇客故事(ID:cybergushi)的一个新栏目,我们希望发现有潜流特质的人和事。今天要讲的,是高群耀和他的电影故事。
雷军不能再“忆苦”了
2021-08-12 14:53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不知道为啥,小米的大型活动,最后出圈的经常不是产品,而是段子。上次是花两百万换Logo被嘲讽,这次是雷军在会议室里被投资者训得冷汗直流。如果小概率事情,总以大概率发生,这可能就不是偶然,而是某种必然。
不过,这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没什么关系。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关于“忆苦”的问题。“忆苦”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网络小说里的常见剧情,当年你多看我不起,如今你就多高攀不起。
互联网上也流传着小马哥的传世名言: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忆苦”逆袭的故事确实好看,我作为没读过几本世界名著的人,也看过《基督山伯爵》。所以,我觉得雷军喜欢在演讲中“忆苦”是合理的,不但丰富了故事剧情,还拉近了和群众的关系——群众就没见过这么惨的全球500强CEO,仇富的心理一扫而光。
但是,“忆苦”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无论是在商业中,还是江湖中。苦都不是主人公自己倒霉造成的,也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而一定是有坏人从中作梗。苦的背后,站的是恶人。
所以,雷军每一次忆苦,那就必然要牵扯一个恶人。像这一次,就牵扯到了Jack Ma夫人。而随着雷军(及小米)的能量越来越大,“忆苦”对“恶人”的杀伤力也就越强,俨然江湖追杀令,路人纷纷欲问谁。这不,就有人拿着“追杀令”点出了张瑛的名字。
所以,我建议雷军以后不要再回忆往事了,特别是不要忆苦思甜了,这样只能表示自己遇到的坏人太多。而且,虽然雷军在小米股价上升时删了炒股软件,意思是放下了股价被低估的心结,但是演讲里又把这当个事讲,说明手机里删了APP,但是心里还没删掉。就像玩游戏连败的人会气得卸载了游戏,最终肯定还是把游戏又安装回来,体现的了气量有限。
《我的梦想,我的选择》这个名字,也让我想起小布什的传记《决策时刻》,同样是讲职业生涯里的艰难选择的,考虑到小布什是在退休的时候,才出了书,而且卸任的时候,只有25%的民意支持率,雷军实在比他强太多,更不能学他。反之,可以学学比尔·盖茨,写写《未来之路》——未来的梦想,未来的选择。当然,如果雷军就希望把演讲做成“通缉大会”,一心“为民除害”,就另当别论。但确实可能影响未来的合作,有人会想一下,自己某天也成为演讲中的“恶人”呢。
2021-08-12 14:53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奇客故事(ID:cybergushi)
不知道为啥,小米的大型活动,最后出圈的经常不是产品,而是段子。上次是花两百万换Logo被嘲讽,这次是雷军在会议室里被投资者训得冷汗直流。如果小概率事情,总以大概率发生,这可能就不是偶然,而是某种必然。
不过,这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没什么关系。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关于“忆苦”的问题。“忆苦”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网络小说里的常见剧情,当年你多看我不起,如今你就多高攀不起。
互联网上也流传着小马哥的传世名言: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忆苦”逆袭的故事确实好看,我作为没读过几本世界名著的人,也看过《基督山伯爵》。所以,我觉得雷军喜欢在演讲中“忆苦”是合理的,不但丰富了故事剧情,还拉近了和群众的关系——群众就没见过这么惨的全球500强CEO,仇富的心理一扫而光。
但是,“忆苦”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无论是在商业中,还是江湖中。苦都不是主人公自己倒霉造成的,也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而一定是有坏人从中作梗。苦的背后,站的是恶人。
所以,雷军每一次忆苦,那就必然要牵扯一个恶人。像这一次,就牵扯到了Jack Ma夫人。而随着雷军(及小米)的能量越来越大,“忆苦”对“恶人”的杀伤力也就越强,俨然江湖追杀令,路人纷纷欲问谁。这不,就有人拿着“追杀令”点出了张瑛的名字。
所以,我建议雷军以后不要再回忆往事了,特别是不要忆苦思甜了,这样只能表示自己遇到的坏人太多。而且,虽然雷军在小米股价上升时删了炒股软件,意思是放下了股价被低估的心结,但是演讲里又把这当个事讲,说明手机里删了APP,但是心里还没删掉。就像玩游戏连败的人会气得卸载了游戏,最终肯定还是把游戏又安装回来,体现的了气量有限。
《我的梦想,我的选择》这个名字,也让我想起小布什的传记《决策时刻》,同样是讲职业生涯里的艰难选择的,考虑到小布什是在退休的时候,才出了书,而且卸任的时候,只有25%的民意支持率,雷军实在比他强太多,更不能学他。反之,可以学学比尔·盖茨,写写《未来之路》——未来的梦想,未来的选择。当然,如果雷军就希望把演讲做成“通缉大会”,一心“为民除害”,就另当别论。但确实可能影响未来的合作,有人会想一下,自己某天也成为演讲中的“恶人”呢。
车厂的道德,配不上车主的崇高
2021-08-19 11:53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编辑|晚晚
一旦顾客把商品用出了问题,他似乎就不再是顾客,而是潜入了顾客组织内部的叛徒,比如蔚来的第501名车主。
蔚来的汽车卷入了一场有关“自动驾驶”的交通事故。蔚来的500个车主,发了一封比蔚来更长的声明——说自己从来没有被蔚来的宣传误导过。他们清楚的知道,如果驾驶蔚来汽车的时候引发了事故,责任一定是驾驶员自己的,和蔚来是没有关系的。
为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500名车主还在声明第一段做了强调,“我们作为车主……用户,对此有最直接的认知和体会,也最有发言权”。和这500名车主相比,遭遇事故的第501名车主已经遇难,没有任何发言权了。但是从其家人的声明来看,他作为车主的认知和体会,和这500名车主不一样。
这500个车主的声明,证明蔚来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因为他拥有最了不起的客户。试想,如果“315晚会”曝光了你买的商品涉嫌质量问题。你的第一反应会不会像这500个车主一样,发个朋友圈说:“我怎么觉得这东西挺好,315报的这个情况,一定是这些顾客不会用”。
500车主声明的背后,是蔚来对于舆论抨击的心有不甘。我发现很多智能汽车公司,总是觉得世道不公。之前,国外的特斯拉就觉得不公,所以发布了一个报告,说自己的事故率比普通汽车/没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低的多。而国内的蔚来也觉得世道不公,于是让500名车主发了声明,暗示自己的车挺好,是“第501名车主”不靠谱。
但是,在2020年,当特斯拉一家公司的市值,超过了包括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本田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标致等9大汽车公司市值总和的时候,而特斯拉汽车的销量还不到全球汽车总销量1%的时候,特斯拉没有觉得世道不平。
同样是2020年,当蔚来一年股价一度涨了21倍,市值超过上汽集团,但是一年销量不到5万台,而上汽集团销量是500万台的时候。蔚来也没有觉得世道不公。
这些同样不公道的市值背后,是市场对「汽车新势力」的技术迷信,也是这些车厂自己的迷之自信。而他们所迷恋的技术,必然不是目前里程还跑不过汽油的电池(可能还是买来的),更多是新车厂的智能驾驶,传统车厂力不能及的竞争力。这种迷信是金子做的皇冠,很值钱,但是很重,要经得起舆论放大镜式的审查和批判。
当蔚来汽车事故发生后,500名车主为了保护车厂的品牌声誉,不惜与本处于同一阵营的第501车主划清界限的时候。蔚来似乎也已暗示和自己的第501名客户划清了界限。
我们当然相信这500名车主的声明是发自内心的。可越是这样,我们就越不能责怪这500名车主头脑不清醒,我们只能说,一些车厂的道德,配不上自己起码500名车主的崇高。
而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蔚来成立6年,一共收获了不下6万名车主。面对500名车主的声明,和第501名车主的遭遇,其他5万9千499个车主会怎么想呢?
2021-08-19 11:53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编辑|晚晚
一旦顾客把商品用出了问题,他似乎就不再是顾客,而是潜入了顾客组织内部的叛徒,比如蔚来的第501名车主。
蔚来的汽车卷入了一场有关“自动驾驶”的交通事故。蔚来的500个车主,发了一封比蔚来更长的声明——说自己从来没有被蔚来的宣传误导过。他们清楚的知道,如果驾驶蔚来汽车的时候引发了事故,责任一定是驾驶员自己的,和蔚来是没有关系的。
为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500名车主还在声明第一段做了强调,“我们作为车主……用户,对此有最直接的认知和体会,也最有发言权”。和这500名车主相比,遭遇事故的第501名车主已经遇难,没有任何发言权了。但是从其家人的声明来看,他作为车主的认知和体会,和这500名车主不一样。
这500个车主的声明,证明蔚来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因为他拥有最了不起的客户。试想,如果“315晚会”曝光了你买的商品涉嫌质量问题。你的第一反应会不会像这500个车主一样,发个朋友圈说:“我怎么觉得这东西挺好,315报的这个情况,一定是这些顾客不会用”。
500车主声明的背后,是蔚来对于舆论抨击的心有不甘。我发现很多智能汽车公司,总是觉得世道不公。之前,国外的特斯拉就觉得不公,所以发布了一个报告,说自己的事故率比普通汽车/没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低的多。而国内的蔚来也觉得世道不公,于是让500名车主发了声明,暗示自己的车挺好,是“第501名车主”不靠谱。
但是,在2020年,当特斯拉一家公司的市值,超过了包括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本田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标致等9大汽车公司市值总和的时候,而特斯拉汽车的销量还不到全球汽车总销量1%的时候,特斯拉没有觉得世道不平。
同样是2020年,当蔚来一年股价一度涨了21倍,市值超过上汽集团,但是一年销量不到5万台,而上汽集团销量是500万台的时候。蔚来也没有觉得世道不公。
这些同样不公道的市值背后,是市场对「汽车新势力」的技术迷信,也是这些车厂自己的迷之自信。而他们所迷恋的技术,必然不是目前里程还跑不过汽油的电池(可能还是买来的),更多是新车厂的智能驾驶,传统车厂力不能及的竞争力。这种迷信是金子做的皇冠,很值钱,但是很重,要经得起舆论放大镜式的审查和批判。
当蔚来汽车事故发生后,500名车主为了保护车厂的品牌声誉,不惜与本处于同一阵营的第501车主划清界限的时候。蔚来似乎也已暗示和自己的第501名客户划清了界限。
我们当然相信这500名车主的声明是发自内心的。可越是这样,我们就越不能责怪这500名车主头脑不清醒,我们只能说,一些车厂的道德,配不上自己起码500名车主的崇高。
而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蔚来成立6年,一共收获了不下6万名车主。面对500名车主的声明,和第501名车主的遭遇,其他5万9千499个车主会怎么想呢?
苹果接班人库克“不折腾”
2021-08-26 14:46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编辑|晚晚
库克在刚上任苹果CEO的十年前,经历了所有我们能想象的舆论灾难,无论是吐槽“丑出天际”的iPhone7,还是唱衰“违背祖宗”的扁平化设计。
比如,远在大洋彼岸的罗永浩曾经就公开表示,乔布斯的接班人只能落在自己头上了,于是一来在锤子手机UI上,坚决地复刻了苹果早期的拟物化设计;二来放出豪言,收购苹果是迟早的事。
然而事实却几乎与“所有人”愿违。库克掌舵10年,市值涨了6倍。不夸张的说,从现在,到库克将退休的可见未来,我们应该看不到苹果衰退的那一天了。
库克可能没有乔布斯对于技术潮流的真知灼见,也没有创始人的形象光环,但是他几乎做对了,一个传奇领袖的接班人应该做的所有事情。
舆论不看好库克,是建立在和乔布斯对比的基础上的。
乔布斯回归苹果后,拯救了一家濒死的公司,重新定义了数十年历史的手机,是开天辟地的人物。和乔布斯相比,四平八稳的库克看起来没有亮点可言。
但是大家错了,不是错在不相信库克,而不是太不相信乔布斯了。
乔布斯所引发和参与创造的移动互联网狂潮,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苹果应用商店生态,是真正的“百年一遇”的传奇构想。
我百分之一百的相信,即使是乔布斯在世,再经营苹果十年,苹果或许能创造出一些我们到现在都没有见过的新产品,但是不会有任何一个产品的成就,能超越现在的iPhone智能手机。
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的才华是存在有效期的,即使人类大脑精华爱因斯坦,也在发现相对论之后,于量子时代,站错了队。另外一方面,技术的发展是存在周期的,这十年,无论是计算领域的摩尔定律撞墙问题,还是通信领域的4G到5G的应用落地问题,都已经花了十年,甚至还要更久的时间才能找到答案。
就拿操作系统来说,现代个人计算机(包括智能手机)发明数十年,真正流行的操作系统,也只不过才有Dos、Windows和iOS(以及拷贝产品安卓)三代而已。乔布斯在世,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缩短历史规律演化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你真的相信乔布斯的伟大,就应该也同时相信,很难有人(包括他自己)继续这么伟大。
因此,乔布斯的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特征,也就一目了然了,那就是——别折腾。他踏踏实实,耐耐心心的吃乔布斯所留下的技术红利,赚足够多的钱,雇佣足够多的高精尖人才,然后期待,下一个伟大的技术产品,依然来自于苹果。而库克就是这么干的。
库克的能力,也恰恰填补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缺口,即供应链供货、调控能力。在乔布斯的时代,苹果手机缺货,我们会说是饥饿营销;但是在当下的时代,如果电子产品缺货,那真的缺货。芯片等核心电子部件俨然成了新时代的石油,让丰田这样的全球第一车厂,居然也会因为缺芯片,缩减了40%的产能。
说句可能大不敬的话,很多传奇人物之所以传奇,就是因为他们英年早逝,比如李小龙,比如乔布斯。传奇往往是一颗颗流星,我们却总会想当然的认为他们是恒星。
我们太容易高估对一个传奇人物,如果不过世,或许可能创造的新的奇迹的假想,却太容易低估一个传奇人物,已经事实留下的传奇遗产。
创新很难,但继承创新也不见得容易,库克做到了。
2021-08-26 14:46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编辑|晚晚
库克在刚上任苹果CEO的十年前,经历了所有我们能想象的舆论灾难,无论是吐槽“丑出天际”的iPhone7,还是唱衰“违背祖宗”的扁平化设计。
比如,远在大洋彼岸的罗永浩曾经就公开表示,乔布斯的接班人只能落在自己头上了,于是一来在锤子手机UI上,坚决地复刻了苹果早期的拟物化设计;二来放出豪言,收购苹果是迟早的事。
然而事实却几乎与“所有人”愿违。库克掌舵10年,市值涨了6倍。不夸张的说,从现在,到库克将退休的可见未来,我们应该看不到苹果衰退的那一天了。
库克可能没有乔布斯对于技术潮流的真知灼见,也没有创始人的形象光环,但是他几乎做对了,一个传奇领袖的接班人应该做的所有事情。
舆论不看好库克,是建立在和乔布斯对比的基础上的。
乔布斯回归苹果后,拯救了一家濒死的公司,重新定义了数十年历史的手机,是开天辟地的人物。和乔布斯相比,四平八稳的库克看起来没有亮点可言。
但是大家错了,不是错在不相信库克,而不是太不相信乔布斯了。
乔布斯所引发和参与创造的移动互联网狂潮,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苹果应用商店生态,是真正的“百年一遇”的传奇构想。
我百分之一百的相信,即使是乔布斯在世,再经营苹果十年,苹果或许能创造出一些我们到现在都没有见过的新产品,但是不会有任何一个产品的成就,能超越现在的iPhone智能手机。
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的才华是存在有效期的,即使人类大脑精华爱因斯坦,也在发现相对论之后,于量子时代,站错了队。另外一方面,技术的发展是存在周期的,这十年,无论是计算领域的摩尔定律撞墙问题,还是通信领域的4G到5G的应用落地问题,都已经花了十年,甚至还要更久的时间才能找到答案。
就拿操作系统来说,现代个人计算机(包括智能手机)发明数十年,真正流行的操作系统,也只不过才有Dos、Windows和iOS(以及拷贝产品安卓)三代而已。乔布斯在世,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缩短历史规律演化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你真的相信乔布斯的伟大,就应该也同时相信,很难有人(包括他自己)继续这么伟大。
因此,乔布斯的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特征,也就一目了然了,那就是——别折腾。他踏踏实实,耐耐心心的吃乔布斯所留下的技术红利,赚足够多的钱,雇佣足够多的高精尖人才,然后期待,下一个伟大的技术产品,依然来自于苹果。而库克就是这么干的。
库克的能力,也恰恰填补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缺口,即供应链供货、调控能力。在乔布斯的时代,苹果手机缺货,我们会说是饥饿营销;但是在当下的时代,如果电子产品缺货,那真的缺货。芯片等核心电子部件俨然成了新时代的石油,让丰田这样的全球第一车厂,居然也会因为缺芯片,缩减了40%的产能。
说句可能大不敬的话,很多传奇人物之所以传奇,就是因为他们英年早逝,比如李小龙,比如乔布斯。传奇往往是一颗颗流星,我们却总会想当然的认为他们是恒星。
我们太容易高估对一个传奇人物,如果不过世,或许可能创造的新的奇迹的假想,却太容易低估一个传奇人物,已经事实留下的传奇遗产。
创新很难,但继承创新也不见得容易,库克做到了。
元宇宙:好名字是成功的一半
2021-09-03 16:03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编辑|周晚晚
起对了名字,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来形容「元宇宙」概念的爆发流行应该是才合适不过了。
在所有的元宇宙研究报告中,必然会提到,这个词来自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因为作者在书中构想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Metaverse,也就是元宇宙。
但是,与元宇宙此类似的概念,前有1984年出版的《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后有1999上映的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无论哪一个都比《雪崩》的影响力大。但一帮大佬偏偏选了《雪崩》的Metaverse,作为网络世界将与现实世界平行概念缘起,我只能理解为Metaverse这个名字起的好。无论中文、英文,元宇宙都高端大气上档次。与之相比,Neuro“神经世界”,和Matrix“子宫/矩阵世界”就要逊色的多了。
更何况,最近一坨好莱坞电影都把「平行宇宙」,作为故事编不下去的万能灵药,比如复仇者联盟等。元宇宙,毫无疑问也借了这些电影的高光。
名字起的好,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元宇宙的发展,依然需要从概念到落地的另一半,谁是推动元宇宙发展的原动力?
能量,可能来自于如下三方。
1、现实世界中“少无所依”的人
2008年的奥斯卡金像奖电影,叫《老无所依》,英文是No Country for Old Men。但在现实世界中,现在却有点“少无所依”,No Home for Young Men。
也是从2008年开始,全球房地产等传统资产就开始泡沫化。即使中间经历金融危机,大洋两岸的房价依然处于历史高点。对年轻人来说,他们从校园走出来,就成了资产泡沫的接盘者。
但是,接盘是接不动的。于是,年轻人开始寻找新的洼地资产。从鞋盒到盲盒,从比特币到NFT,这些新资产离已经被Old Men炒高的现实世界的实物越来越远,离网络世界的虚物却越来越近。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的集大成者,对新一代来说,是淘金洼地资产的最佳所在。
2、要榨干你每一分钟的网络巨头
一切的商业模式,都可以回归为对时间和空间的占据。看电影是时间,电影院是空间。开车是时间,坐车是空间。玩网游是时间,剧本杀是空间。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时间和空间都不够用了。短视频和手游,已经把所有醒着的碎片时间都消磨了,我们眼睛能看到东西的地方,也几乎都是广告。似乎也只有自动驾驶的成熟,或许还能在路上多创造出一点时间和空间。
鉴于社交的本质,就在于一群人在某个空间进行互动而消耗时间。如果多余的空间没有了,对于Facebook、字节跳动和腾讯这些社交公司而言,市场潜力也就没有了。
而元宇宙,则活生生又创造了一个至少在空间上没有界限的社交承载地。所以,这些社交网络公司是元宇宙的骨灰级粉丝。
3、一些失意技术的应许之地
这些年有很多技术火起来了,比如AI,比如5G,再早还有云计算,大数据,疫情又推动了生物计算的发展。同时,还有一些技术,看起来应该火起来,但是总还是差着一口气,它们就包括虚拟现实相关的VR,MR,AR,和数据资产相关的区块链、数字货币、NFT等。甚至即使是人工智能这样的显学,也在监控摄像头和推荐算法之外,一时找不到落地的新灵感。
但巧合的是,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虚拟现实和区块链这些在现实世界找不到归宿的技术,却在网络世界找到了自己的应许之地。但所有这些技术背后的力量汇聚到同一条河流之后,元宇宙的井喷,也就不奇怪了。
显然,元宇宙目前本质上不是技术上的创新,而更多是一些技术新瓶装旧酒之下的概念包装。
不过,随着我们越来越的生活和工作于数字世界,我丝毫不怀疑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平行,“元宇宙”也将是一种必然。
但是,如果这个元宇宙只是由社交和游戏巨头所推动的世界,我实在看不出这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平行,它更多只是一个逃离现实世界的“桃花源”。
虽然有人说,在网络世界中的艺术创作,可以通过NFT等数字资产的形式反馈现实世界,但是我们还是很难把它称之为平行世界级别的创造。
因为在现实世界,除了娱乐,还有科学,除了社交,还有工作。一个只有精力不断被消耗,规则完全由网络巨头们掌握的世界,实在担不起「宇宙」两个字。
我想,这大概只能叫“大型庄园”吧,a kind of FARM.
2021-09-03 16:03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编辑|周晚晚
起对了名字,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来形容「元宇宙」概念的爆发流行应该是才合适不过了。
在所有的元宇宙研究报告中,必然会提到,这个词来自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因为作者在书中构想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Metaverse,也就是元宇宙。
但是,与元宇宙此类似的概念,前有1984年出版的《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后有1999上映的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无论哪一个都比《雪崩》的影响力大。但一帮大佬偏偏选了《雪崩》的Metaverse,作为网络世界将与现实世界平行概念缘起,我只能理解为Metaverse这个名字起的好。无论中文、英文,元宇宙都高端大气上档次。与之相比,Neuro“神经世界”,和Matrix“子宫/矩阵世界”就要逊色的多了。
更何况,最近一坨好莱坞电影都把「平行宇宙」,作为故事编不下去的万能灵药,比如复仇者联盟等。元宇宙,毫无疑问也借了这些电影的高光。
名字起的好,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元宇宙的发展,依然需要从概念到落地的另一半,谁是推动元宇宙发展的原动力?
能量,可能来自于如下三方。
1、现实世界中“少无所依”的人
2008年的奥斯卡金像奖电影,叫《老无所依》,英文是No Country for Old Men。但在现实世界中,现在却有点“少无所依”,No Home for Young Men。
也是从2008年开始,全球房地产等传统资产就开始泡沫化。即使中间经历金融危机,大洋两岸的房价依然处于历史高点。对年轻人来说,他们从校园走出来,就成了资产泡沫的接盘者。
但是,接盘是接不动的。于是,年轻人开始寻找新的洼地资产。从鞋盒到盲盒,从比特币到NFT,这些新资产离已经被Old Men炒高的现实世界的实物越来越远,离网络世界的虚物却越来越近。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的集大成者,对新一代来说,是淘金洼地资产的最佳所在。
2、要榨干你每一分钟的网络巨头
一切的商业模式,都可以回归为对时间和空间的占据。看电影是时间,电影院是空间。开车是时间,坐车是空间。玩网游是时间,剧本杀是空间。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时间和空间都不够用了。短视频和手游,已经把所有醒着的碎片时间都消磨了,我们眼睛能看到东西的地方,也几乎都是广告。似乎也只有自动驾驶的成熟,或许还能在路上多创造出一点时间和空间。
鉴于社交的本质,就在于一群人在某个空间进行互动而消耗时间。如果多余的空间没有了,对于Facebook、字节跳动和腾讯这些社交公司而言,市场潜力也就没有了。
而元宇宙,则活生生又创造了一个至少在空间上没有界限的社交承载地。所以,这些社交网络公司是元宇宙的骨灰级粉丝。
3、一些失意技术的应许之地
这些年有很多技术火起来了,比如AI,比如5G,再早还有云计算,大数据,疫情又推动了生物计算的发展。同时,还有一些技术,看起来应该火起来,但是总还是差着一口气,它们就包括虚拟现实相关的VR,MR,AR,和数据资产相关的区块链、数字货币、NFT等。甚至即使是人工智能这样的显学,也在监控摄像头和推荐算法之外,一时找不到落地的新灵感。
但巧合的是,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虚拟现实和区块链这些在现实世界找不到归宿的技术,却在网络世界找到了自己的应许之地。但所有这些技术背后的力量汇聚到同一条河流之后,元宇宙的井喷,也就不奇怪了。
显然,元宇宙目前本质上不是技术上的创新,而更多是一些技术新瓶装旧酒之下的概念包装。
不过,随着我们越来越的生活和工作于数字世界,我丝毫不怀疑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平行,“元宇宙”也将是一种必然。
但是,如果这个元宇宙只是由社交和游戏巨头所推动的世界,我实在看不出这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平行,它更多只是一个逃离现实世界的“桃花源”。
虽然有人说,在网络世界中的艺术创作,可以通过NFT等数字资产的形式反馈现实世界,但是我们还是很难把它称之为平行世界级别的创造。
因为在现实世界,除了娱乐,还有科学,除了社交,还有工作。一个只有精力不断被消耗,规则完全由网络巨头们掌握的世界,实在担不起「宇宙」两个字。
我想,这大概只能叫“大型庄园”吧,a kind of FARM.
哈利波特,最后一个全球IP
2021-09-10 18:05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即使是哈利波特作品的路人,也很容感受哈利波特的号召力。
比如,现在是9月10下午3点钟,如果你打开一个名为“北京环球度假区官方”小程序,会发现在这个尚处于试运行的景区里,“哈利波特与禁忌之旅”项目的排队时间最长,高达两个半小时,更加刺激惊险的“侏罗纪世界大冒险”比它少了一个小时,“变形金刚:火种源争夺战”排队时间更是只有它的一半。
还有,这个星期网易开发的“哈利波特网游”开服,也已经上了两次热搜。
无论是线下的游乐场,还是线上的游戏端,哈利波特IP对粉丝们的影响力,如同秋天的花粉,对过敏患者的鼻子的作用力,是那么地立竿见影和显而易见。
哈利波特的价值还在于,它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后一个全球文化IP了。如果罗振宇见到J·K罗琳,他说的第一句话一定是,“你的哈利波特是时间的朋友啊”。
哈利波特第一本著作出版于1997年,那时我们的电视里正在播着《东方之珠》,十年后,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兴高采烈的在书中向地球人宣布——《世界是平的》,这几乎是全球化的标志性时刻。最后一部哈利波特正传电影,则结束于2011年。虽然中间经历了金融危机,但是2011年的大事件是本拉登被击毙,在恐怖主义面前,全球合作依然是世界的主基调。在这个过程中,哈利波特得以在书店与影院与读者和观众顺利相处了几十年。
因此,哈利波特的传播过程几乎伴随了如丝般顺滑的人类经济的全球化蜜月。所以有整整一代人,回忆起哈利波特的时光,都是大时代的高光。
而这一代人,又在2016年《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上映之后,将哈利波特的魔杖,传递到下一代手中。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上一部哈利波特衍生电影上映的2018年(接下来续集的上映计划已经排到了2024年),时间跨度将接近30年。
一个世纪,也只有3个30年。
更重要的是,哈利波特架构了一个平行世界,虽然有伏地魔和黑魔法,但却是一个远离现实世界的桃花源。这里没有复仇者联盟里的冷战和苏联,也没有魔戒中成年世界的黑暗与背叛,主角永远是年轻巫师的友谊和青春,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的烦恼”。
哈利波特做到了在时间上的长度跨越,又做到了年龄层上的垂直跨越,和文化的几乎大一统。
而下一个可以拥有30年时间,在全球培育粉丝的文化作品是什么?欲穷千里目,即使是J.k罗琳本人“更上一层楼”也做不到了。
就在2019年,J.K罗琳由于对变X群体发表了一些言论,导致大量粉丝脱粉。舆论场撕裂了作者的人设,疫情反复阻碍了文化的传播发行,反全球化浪潮让全球化偶像不再时髦,下一个哈利波特式的全球IP,至少到人们登上火星的时候应该还看不到影子。
J.K罗琳的运气很好,哈利波特的运气很好。
2021-09-10 18:05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即使是哈利波特作品的路人,也很容感受哈利波特的号召力。
比如,现在是9月10下午3点钟,如果你打开一个名为“北京环球度假区官方”小程序,会发现在这个尚处于试运行的景区里,“哈利波特与禁忌之旅”项目的排队时间最长,高达两个半小时,更加刺激惊险的“侏罗纪世界大冒险”比它少了一个小时,“变形金刚:火种源争夺战”排队时间更是只有它的一半。
还有,这个星期网易开发的“哈利波特网游”开服,也已经上了两次热搜。
无论是线下的游乐场,还是线上的游戏端,哈利波特IP对粉丝们的影响力,如同秋天的花粉,对过敏患者的鼻子的作用力,是那么地立竿见影和显而易见。
哈利波特的价值还在于,它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后一个全球文化IP了。如果罗振宇见到J·K罗琳,他说的第一句话一定是,“你的哈利波特是时间的朋友啊”。
哈利波特第一本著作出版于1997年,那时我们的电视里正在播着《东方之珠》,十年后,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兴高采烈的在书中向地球人宣布——《世界是平的》,这几乎是全球化的标志性时刻。最后一部哈利波特正传电影,则结束于2011年。虽然中间经历了金融危机,但是2011年的大事件是本拉登被击毙,在恐怖主义面前,全球合作依然是世界的主基调。在这个过程中,哈利波特得以在书店与影院与读者和观众顺利相处了几十年。
因此,哈利波特的传播过程几乎伴随了如丝般顺滑的人类经济的全球化蜜月。所以有整整一代人,回忆起哈利波特的时光,都是大时代的高光。
而这一代人,又在2016年《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上映之后,将哈利波特的魔杖,传递到下一代手中。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上一部哈利波特衍生电影上映的2018年(接下来续集的上映计划已经排到了2024年),时间跨度将接近30年。
一个世纪,也只有3个30年。
更重要的是,哈利波特架构了一个平行世界,虽然有伏地魔和黑魔法,但却是一个远离现实世界的桃花源。这里没有复仇者联盟里的冷战和苏联,也没有魔戒中成年世界的黑暗与背叛,主角永远是年轻巫师的友谊和青春,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的烦恼”。
哈利波特做到了在时间上的长度跨越,又做到了年龄层上的垂直跨越,和文化的几乎大一统。
而下一个可以拥有30年时间,在全球培育粉丝的文化作品是什么?欲穷千里目,即使是J.k罗琳本人“更上一层楼”也做不到了。
就在2019年,J.K罗琳由于对变X群体发表了一些言论,导致大量粉丝脱粉。舆论场撕裂了作者的人设,疫情反复阻碍了文化的传播发行,反全球化浪潮让全球化偶像不再时髦,下一个哈利波特式的全球IP,至少到人们登上火星的时候应该还看不到影子。
J.K罗琳的运气很好,哈利波特的运气很好。
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2021-09-17 10:18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尽管已经写了一次 元宇宙,但是直到国内元宇宙概念股像捆了火箭式的往上窜,还是有很多人没能清楚地为“元宇宙”下一个定义,包括我自己。像 “由AR, VR, 3D等技术组成的虚拟网络世界”这些描述都比较模糊。所以,这次我打算为大家和自己,做一个元宇宙概念定义和普及。
仿佛一提元宇宙,就一定要提1992年的小说《雪崩》,你看我又提了一次,但其实没有什么必要。现在的元宇宙,和《雪崩》里的“元宇宙”没有直接关系,理解“元宇宙”不需要看那本小说。因为大家只是借用了《雪崩》中首次发明的“元宇宙”(英文是MetaVerse)这个词儿而已。这就像有人给自己起名叫武则天,那只能证明这个人心比较大,不代表“他”就是武则天。
所以,如果我们只看“元宇宙”这个概念,而不是单纯看“元-宇-宙”这个词语。那么在科幻小说里,《雪崩》肯定不是最早提出类似理念的作品。更应该往前追溯的,是威廉·吉布森所写1984年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这本书才是虚拟世界的开创者。甚至,我们现在常用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儿,就是这本小说发明的。
如果元宇宙不是小说描述中的概念,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元宇宙,就是一个“新地方”,一个能去的“新地方”。
怎么叫新地方呢?我们可以做个类比。
对人类来说,我们曾经一直在陆地生活,后来发明了船,那么海洋相对于陆地,就是一个新地方,也可以把它叫称做一个“元宇宙”-既“海洋宇宙”。
再比如,过几天中国的航天员就要从太空回来了,美国的SpaceX民用太空飞船也即将从500公里外的环地球轨道回到人间。不出意外的话,人类将在50年内,在火星拥有“殖民地”,那么太空(火星)相对于海洋和陆地,也是一个人类新的地方,一个新“元宇宙”-“太空宇宙”。
按照人类能够生活的地方来算的话,其实我们已经有了好几个宇宙:陆地宇宙、海洋宇宙和太空宇宙,如果把猴子时期也算上,可能还有“树上宇宙”。
其实,是元宇宙的“元”字,和“宇宙”这个词会给我们造成了误解,让我们以为元宇宙就一定要多“本源”,多么“高一级”。并没有,元宇宙,就是一个“新地方”。
不过这个新地方,和以往的新地方不太一样,和陆地、大海和太空三个传统“宇宙”都不太一样,它拥有几个独有特点。
特点一:这是人类造出来的新地方
这也是元宇宙和其它宇宙最关键的区别。元宇宙这个“新地方”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的事儿,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以往的陆地宇宙,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地球始于45亿年前,是太阳的材料残余。海洋宇宙,也不是人类造出来的,地球上的水,是彗星、小行星与地球相撞时带过来的。太空更和人类无关,137亿年前砰的一声大爆炸,太空就出现了,咱们人类才蹦跶多久,人类纪元不过2万年。
但“元宇宙”就不一样了,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新地方”。
特点二:这个新地方,只有心能去,身不能去
但是人类造的地方有其局限性,陆地、海洋、天空等传统宇宙,都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地方,能够“全身心”感受。由于咱们人类造不出来自然元素以外的任何东西,所以人类创造的新世界,虽然也叫“新地方”,只能覆盖精神世界。
所以,元宇宙的定义来了,它是一个通过计算科学、生物科学等技术创造的,不能以肉身实地前往,但可以通过虚拟感官技术,让我们精神体验的“新地方”。
这个定义准确了,但听起来也很拗口。我可以举个例子,解释什么叫只能精神体验的 “新地方”,其实每个人都创造过、经历过,那就是梦。
梦,就是一个我们不能以“身体”去,但是可以用“心”去体验到的地方。虽然身心分离,但我们在梦里身临其境。
计算机所创造的,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新地方”,自然就是元宇宙。
特点三:“元宇宙”似梦,但不是梦
元宇宙很像梦,但它又不是梦。因为我们在梦中所经历的一切,都带不回现实世界。就算我们在梦里成了一个亿万富翁,现实世界中也买不起恒大的一栋楼,只能买得起恒大的理财。
但元宇宙不像梦那么虚无,人们可以在元宇宙里生活和工作。你可能想问只有感官参与的新地方,怎么生活工作?
很简单,我们看电影,是不是只有视听感官参与?但它是生活;我们和老板开网上视频会议,是不是也只有感官参与?但它也是工作。
所以,只有感官参与的元宇宙,也不妨碍其有一定的“真实性”,这个新地方和“真实世界”也有一定的互动性,并非完全虚拟。比如一个艺术家在虚拟世界里创造了一个虚拟房屋,被虚拟世界的另一个“玩家”看上买走了,这艺术家是能赚到钱的。又假设“元宇宙”中的“钱”可以和现实世界货币以一定比例兑换,像国际贸易,那么“元宇宙”就对现实世界形成了影响。
“元宇宙”听起来很酷,“元宇宙”的历史很悠久。但从1984年到现在,网络空间概念已经出现了接近半个世纪(即使算1992年到现在,也至少接近30年了),为啥现在元宇宙才火起来呢?答案倒也简单,因为技术成熟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最近这十年发展的很快,人类的造梦能力逐渐增强,我们逐渐能摸到一点“身临其境”的边儿了。这就像飞机被发明出来了,人们就敢于畅享去遨游太空了一样。再加上Facebook、字节跳动、腾讯等一干公司推波助澜,这个词就火起来了。
注意,我说的是摸到一点“身临其境”的边儿了,不代表我们现在能造出“元宇宙”。因为目前完美“元宇宙”(如梦般真实)所能需要的技术,我们还完全达不到。
电影《盗梦空间》和《黑客帝国》里描绘的网络空间,才能叫“身临其境”。如果元宇宙要真正成为“新地方”,必须要让人类进入“元宇宙”的时候,能忘了肉身还在物理宇宙。现在的技术,只是摸到了一点边,离真正实现还有十万八千里,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一下差距。现在的元宇宙,也毫无疑问处于概念炒作期。
但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必然伴随炒作、衰落、成熟、平庸、消退的过程。所以元宇宙现在是炒作,不代表永远是炒作。人类未来一定有能力用技术创造一个身临其境、宛如梦境版真实的元宇宙,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又要换词儿了,肯定不叫“元宇宙”。
不过不管以后名字叫什么,大家要记住,人类用计算机、生物等科技创造的、只能用感官体验的“新地方”,现在的称呼叫“元宇宙”。
最后,我对人类在元宇宙中的生活方式是存在疑问的。元宇宙是虚拟的,可以无穷大,就像浩瀚无垠的太空,但人类有一样东西是有限的,那就是时间。我们每天只有固定有限的24小时,无论贫穷或者富有,不多也不少。
现在的“元宇宙”,是由Facebook、字节跳动和腾讯这些社交游戏公司提供的。就算它们做出了身临其境的元宇宙,你们愿意抛弃现实世界的生活时间,生活在它们的元宇宙中吗?
但凡一个正常人,会愿意生活在“真人版”的“抖音”和“王者荣耀”里吗?我感觉这不是身临其境,而是醉生梦死。
无论什么样的“新地方”,都会有它的世界规则和价值观,也它一定有现实世界的丑恶,和现实世界的美好。但它不应该是现在某些巨头们现在所创造的、纯粹的“虚假繁荣”。
所以下一次,我们会讨论元宇宙的理想型问题。
2021-09-17 10:18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尽管已经写了一次 元宇宙,但是直到国内元宇宙概念股像捆了火箭式的往上窜,还是有很多人没能清楚地为“元宇宙”下一个定义,包括我自己。像 “由AR, VR, 3D等技术组成的虚拟网络世界”这些描述都比较模糊。所以,这次我打算为大家和自己,做一个元宇宙概念定义和普及。
仿佛一提元宇宙,就一定要提1992年的小说《雪崩》,你看我又提了一次,但其实没有什么必要。现在的元宇宙,和《雪崩》里的“元宇宙”没有直接关系,理解“元宇宙”不需要看那本小说。因为大家只是借用了《雪崩》中首次发明的“元宇宙”(英文是MetaVerse)这个词儿而已。这就像有人给自己起名叫武则天,那只能证明这个人心比较大,不代表“他”就是武则天。
所以,如果我们只看“元宇宙”这个概念,而不是单纯看“元-宇-宙”这个词语。那么在科幻小说里,《雪崩》肯定不是最早提出类似理念的作品。更应该往前追溯的,是威廉·吉布森所写1984年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这本书才是虚拟世界的开创者。甚至,我们现在常用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儿,就是这本小说发明的。
如果元宇宙不是小说描述中的概念,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元宇宙,就是一个“新地方”,一个能去的“新地方”。
怎么叫新地方呢?我们可以做个类比。
对人类来说,我们曾经一直在陆地生活,后来发明了船,那么海洋相对于陆地,就是一个新地方,也可以把它叫称做一个“元宇宙”-既“海洋宇宙”。
再比如,过几天中国的航天员就要从太空回来了,美国的SpaceX民用太空飞船也即将从500公里外的环地球轨道回到人间。不出意外的话,人类将在50年内,在火星拥有“殖民地”,那么太空(火星)相对于海洋和陆地,也是一个人类新的地方,一个新“元宇宙”-“太空宇宙”。
按照人类能够生活的地方来算的话,其实我们已经有了好几个宇宙:陆地宇宙、海洋宇宙和太空宇宙,如果把猴子时期也算上,可能还有“树上宇宙”。
其实,是元宇宙的“元”字,和“宇宙”这个词会给我们造成了误解,让我们以为元宇宙就一定要多“本源”,多么“高一级”。并没有,元宇宙,就是一个“新地方”。
不过这个新地方,和以往的新地方不太一样,和陆地、大海和太空三个传统“宇宙”都不太一样,它拥有几个独有特点。
特点一:这是人类造出来的新地方
这也是元宇宙和其它宇宙最关键的区别。元宇宙这个“新地方”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的事儿,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以往的陆地宇宙,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地球始于45亿年前,是太阳的材料残余。海洋宇宙,也不是人类造出来的,地球上的水,是彗星、小行星与地球相撞时带过来的。太空更和人类无关,137亿年前砰的一声大爆炸,太空就出现了,咱们人类才蹦跶多久,人类纪元不过2万年。
但“元宇宙”就不一样了,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新地方”。
特点二:这个新地方,只有心能去,身不能去
但是人类造的地方有其局限性,陆地、海洋、天空等传统宇宙,都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地方,能够“全身心”感受。由于咱们人类造不出来自然元素以外的任何东西,所以人类创造的新世界,虽然也叫“新地方”,只能覆盖精神世界。
所以,元宇宙的定义来了,它是一个通过计算科学、生物科学等技术创造的,不能以肉身实地前往,但可以通过虚拟感官技术,让我们精神体验的“新地方”。
这个定义准确了,但听起来也很拗口。我可以举个例子,解释什么叫只能精神体验的 “新地方”,其实每个人都创造过、经历过,那就是梦。
梦,就是一个我们不能以“身体”去,但是可以用“心”去体验到的地方。虽然身心分离,但我们在梦里身临其境。
计算机所创造的,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新地方”,自然就是元宇宙。
特点三:“元宇宙”似梦,但不是梦
元宇宙很像梦,但它又不是梦。因为我们在梦中所经历的一切,都带不回现实世界。就算我们在梦里成了一个亿万富翁,现实世界中也买不起恒大的一栋楼,只能买得起恒大的理财。
但元宇宙不像梦那么虚无,人们可以在元宇宙里生活和工作。你可能想问只有感官参与的新地方,怎么生活工作?
很简单,我们看电影,是不是只有视听感官参与?但它是生活;我们和老板开网上视频会议,是不是也只有感官参与?但它也是工作。
所以,只有感官参与的元宇宙,也不妨碍其有一定的“真实性”,这个新地方和“真实世界”也有一定的互动性,并非完全虚拟。比如一个艺术家在虚拟世界里创造了一个虚拟房屋,被虚拟世界的另一个“玩家”看上买走了,这艺术家是能赚到钱的。又假设“元宇宙”中的“钱”可以和现实世界货币以一定比例兑换,像国际贸易,那么“元宇宙”就对现实世界形成了影响。
“元宇宙”听起来很酷,“元宇宙”的历史很悠久。但从1984年到现在,网络空间概念已经出现了接近半个世纪(即使算1992年到现在,也至少接近30年了),为啥现在元宇宙才火起来呢?答案倒也简单,因为技术成熟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最近这十年发展的很快,人类的造梦能力逐渐增强,我们逐渐能摸到一点“身临其境”的边儿了。这就像飞机被发明出来了,人们就敢于畅享去遨游太空了一样。再加上Facebook、字节跳动、腾讯等一干公司推波助澜,这个词就火起来了。
注意,我说的是摸到一点“身临其境”的边儿了,不代表我们现在能造出“元宇宙”。因为目前完美“元宇宙”(如梦般真实)所能需要的技术,我们还完全达不到。
电影《盗梦空间》和《黑客帝国》里描绘的网络空间,才能叫“身临其境”。如果元宇宙要真正成为“新地方”,必须要让人类进入“元宇宙”的时候,能忘了肉身还在物理宇宙。现在的技术,只是摸到了一点边,离真正实现还有十万八千里,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一下差距。现在的元宇宙,也毫无疑问处于概念炒作期。
但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必然伴随炒作、衰落、成熟、平庸、消退的过程。所以元宇宙现在是炒作,不代表永远是炒作。人类未来一定有能力用技术创造一个身临其境、宛如梦境版真实的元宇宙,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又要换词儿了,肯定不叫“元宇宙”。
不过不管以后名字叫什么,大家要记住,人类用计算机、生物等科技创造的、只能用感官体验的“新地方”,现在的称呼叫“元宇宙”。
最后,我对人类在元宇宙中的生活方式是存在疑问的。元宇宙是虚拟的,可以无穷大,就像浩瀚无垠的太空,但人类有一样东西是有限的,那就是时间。我们每天只有固定有限的24小时,无论贫穷或者富有,不多也不少。
现在的“元宇宙”,是由Facebook、字节跳动和腾讯这些社交游戏公司提供的。就算它们做出了身临其境的元宇宙,你们愿意抛弃现实世界的生活时间,生活在它们的元宇宙中吗?
但凡一个正常人,会愿意生活在“真人版”的“抖音”和“王者荣耀”里吗?我感觉这不是身临其境,而是醉生梦死。
无论什么样的“新地方”,都会有它的世界规则和价值观,也它一定有现实世界的丑恶,和现实世界的美好。但它不应该是现在某些巨头们现在所创造的、纯粹的“虚假繁荣”。
所以下一次,我们会讨论元宇宙的理想型问题。
没有一个人工智能可以胜过地铁站的工作人员
2021-10-11 18:54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编辑|周晚晚
曾经瞥见过一个研究,说人们如果由于状态不好,假装工作,看起来是摸了鱼、赚了便宜,但实际上会对身心健康不利,因为"假工作"时间长了,就不会真工作了。
虽然不太清楚上述理论的心理学机制,但是它一定不适用于我在地铁里见过的一些安检人员。事先声明:对于如下论述的现象,并不存在丝毫的诋毁之意,反而带着极大的赞美。而且,这种现象让我第一次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无法取代人类的。
这个现象,是很多上班族应该也体会过的,那就是在地铁的安检过程,带着一定随机性,在两种状态下自由切换。两种状态的区别,仿佛微观量子的波粒二象性,所以我们称之为“薛定谔安检”。
【工作状态一】发生在你日常上下班通勤时,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安检人员对你的检查就会处于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
此时,他们手里的安检仪,既像是在对你进行针对性的安检,又像是一种随机式的舞动,姑且称之为“假装安检”状态。
但是,你最好不要质疑这些工作的专业素质。因为一旦城市里举行庄重的大型活动,这些安检人员,会马上切换到【工作状态二】,此时他们的工作能力,会光速向机场安检级别靠拢,任何的风吹草动,也逃不过他们的目光。
显而易见,对他们而言,平时看似是“假装工作”,完全没影响到他们的真实工作状态。
更重要的是,这种“假装工作”和“真实工作”的切换,实实在在的为广大工作者创造了社会福祉。
如果不是他们平时的“假装”,通勤高峰时期的地铁必将是这样的“真实”——摩肩接踵的安检队伍和怨声载道的上班族。
所以,我有点倾向于他们平时的工作状态并不是“假装”,而是一种合理的“真实”。
这种现象,是完全无法想象交给AI去做的。因为AI在算法的驱动下,永远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当然,你可以说,AI也可以切换至低识别能力程度。但是,别忘了这些工作人员如果发现一个人明显眼神不对,能够以秒级从状态一,切换到状态二。AI能读人的唇,但是读不了人的眼神。
其实,上述现象,是一个典型的常识问题。AI很聪明,但就是无法掌握常识,也不懂得共情。AI判断不了一边走,一边举着笔记本查Bug的人大概率是安全的;也无法理解打工人早上赶地铁有多么挣扎,无法同情衬衫后背渗透的汗。
常识和共情,应该是划分人和AI的最后两道分割线。
如果你在开车时,看到前边天上飘着一只足球场大小的灰太狼盯着你,你肯定知道地球出大事了(没有迪迦奥特曼,是过不去这关了),但如果是自动驾驶汽车,还会继续向前开的。
2021-10-11 18:54 #奇客故事
作者|高飞
编辑|周晚晚
曾经瞥见过一个研究,说人们如果由于状态不好,假装工作,看起来是摸了鱼、赚了便宜,但实际上会对身心健康不利,因为"假工作"时间长了,就不会真工作了。
虽然不太清楚上述理论的心理学机制,但是它一定不适用于我在地铁里见过的一些安检人员。事先声明:对于如下论述的现象,并不存在丝毫的诋毁之意,反而带着极大的赞美。而且,这种现象让我第一次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无法取代人类的。
这个现象,是很多上班族应该也体会过的,那就是在地铁的安检过程,带着一定随机性,在两种状态下自由切换。两种状态的区别,仿佛微观量子的波粒二象性,所以我们称之为“薛定谔安检”。
【工作状态一】发生在你日常上下班通勤时,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安检人员对你的检查就会处于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
此时,他们手里的安检仪,既像是在对你进行针对性的安检,又像是一种随机式的舞动,姑且称之为“假装安检”状态。
但是,你最好不要质疑这些工作的专业素质。因为一旦城市里举行庄重的大型活动,这些安检人员,会马上切换到【工作状态二】,此时他们的工作能力,会光速向机场安检级别靠拢,任何的风吹草动,也逃不过他们的目光。
显而易见,对他们而言,平时看似是“假装工作”,完全没影响到他们的真实工作状态。
更重要的是,这种“假装工作”和“真实工作”的切换,实实在在的为广大工作者创造了社会福祉。
如果不是他们平时的“假装”,通勤高峰时期的地铁必将是这样的“真实”——摩肩接踵的安检队伍和怨声载道的上班族。
所以,我有点倾向于他们平时的工作状态并不是“假装”,而是一种合理的“真实”。
这种现象,是完全无法想象交给AI去做的。因为AI在算法的驱动下,永远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当然,你可以说,AI也可以切换至低识别能力程度。但是,别忘了这些工作人员如果发现一个人明显眼神不对,能够以秒级从状态一,切换到状态二。AI能读人的唇,但是读不了人的眼神。
其实,上述现象,是一个典型的常识问题。AI很聪明,但就是无法掌握常识,也不懂得共情。AI判断不了一边走,一边举着笔记本查Bug的人大概率是安全的;也无法理解打工人早上赶地铁有多么挣扎,无法同情衬衫后背渗透的汗。
常识和共情,应该是划分人和AI的最后两道分割线。
如果你在开车时,看到前边天上飘着一只足球场大小的灰太狼盯着你,你肯定知道地球出大事了(没有迪迦奥特曼,是过不去这关了),但如果是自动驾驶汽车,还会继续向前开的。
“问客”诞生,第四次工业革命才算石锤了
2023-03-06 11:55:00 by 奥泊城的珍宝
新职业的诞生,总是因为有新技术的出现。即使人类最早的职业——农民,也是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有了打磨成型的石头而产生的。
再往后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纺织工人,发报员,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电工,列车员,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打字员,程序员,也都是如此。
有意思的是,时代和职业,其实是互相成就的。我们既可以说新产业变革创造了新的职业。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出现了新的职业,或者完全重塑了旧职业,才能叫进入了一个真正的产业新时代。
10年前,从德国提出工业4.0(2013年)开始,一种“我们已经进入以人工智能技术等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提法流行开来。
但是,这个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同样是信息技术驱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一直以来界限都非常的模糊。似乎是个被“工业4.0”概念催生出来的产物。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被提了十年之后,并没有创造任何主流的新职业,也谈不上重塑了什么旧职业(除了带货主播,但这也是互联网的产物,和AI并没什么关系)。
所以,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非常像是一个概念噱头。
直到2022年11月,在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推动的ChatGPT发布后,在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等推动的AI绘图工具PK了人类画师之后,上述提到的疑问都将不复存在了。
因为这些ChatBot,和一系列AIGC新工具,正在创造人类历史的新职业,快速重塑、甚至颠覆人类既有存在的传统职业。
这个新职业的特点是,让人们能够利用自然语言,作为提示词,与AI进行交互,得到信息,或创造作品。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做做到过的事情,其意义堪比200年前,拜伦的女儿Ada成了人类历史第一个程序员(不过那时,程序员显然还未能成为一个职业)。
所以,是时候为这个新职业起一个名字了。
在英文的语境下,因新技术的诞生,诞生了很多er结尾的新职业(新族群),比如Hacker,Blogger,Podcaster,Geeker。
这些职业翻成中文,都是用的音译,巧合的是,还都以客结尾,分别是黑客、博客、播客、极客。
不过,这一次伴随AIGC而来的新职业,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关注。英文称谓也没有统一。有人用Prompter描述AI作画者,但似乎不适用于AI Chat。
我觉得“问客”可能是个好名字。
因为,ChatGPT等AIGC背后的智能本质上是个黑盒子,所以用户-使用者是同等的创新者。
所以“提问”,也就是“问AI”才是这些新职业的核心。
鉴于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们应该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职业叫做“问客”。
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将因为“问客”的诞生,有了自身真实存在的证明。
#奇客故事
2023-03-06 11:55:00 by 奥泊城的珍宝
新职业的诞生,总是因为有新技术的出现。即使人类最早的职业——农民,也是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有了打磨成型的石头而产生的。
再往后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纺织工人,发报员,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电工,列车员,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打字员,程序员,也都是如此。
有意思的是,时代和职业,其实是互相成就的。我们既可以说新产业变革创造了新的职业。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出现了新的职业,或者完全重塑了旧职业,才能叫进入了一个真正的产业新时代。
10年前,从德国提出工业4.0(2013年)开始,一种“我们已经进入以人工智能技术等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提法流行开来。
但是,这个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同样是信息技术驱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一直以来界限都非常的模糊。似乎是个被“工业4.0”概念催生出来的产物。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被提了十年之后,并没有创造任何主流的新职业,也谈不上重塑了什么旧职业(除了带货主播,但这也是互联网的产物,和AI并没什么关系)。
所以,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非常像是一个概念噱头。
直到2022年11月,在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推动的ChatGPT发布后,在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等推动的AI绘图工具PK了人类画师之后,上述提到的疑问都将不复存在了。
因为这些ChatBot,和一系列AIGC新工具,正在创造人类历史的新职业,快速重塑、甚至颠覆人类既有存在的传统职业。
这个新职业的特点是,让人们能够利用自然语言,作为提示词,与AI进行交互,得到信息,或创造作品。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做做到过的事情,其意义堪比200年前,拜伦的女儿Ada成了人类历史第一个程序员(不过那时,程序员显然还未能成为一个职业)。
所以,是时候为这个新职业起一个名字了。
在英文的语境下,因新技术的诞生,诞生了很多er结尾的新职业(新族群),比如Hacker,Blogger,Podcaster,Geeker。
这些职业翻成中文,都是用的音译,巧合的是,还都以客结尾,分别是黑客、博客、播客、极客。
不过,这一次伴随AIGC而来的新职业,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关注。英文称谓也没有统一。有人用Prompter描述AI作画者,但似乎不适用于AI Chat。
我觉得“问客”可能是个好名字。
因为,ChatGPT等AIGC背后的智能本质上是个黑盒子,所以用户-使用者是同等的创新者。
所以“提问”,也就是“问AI”才是这些新职业的核心。
鉴于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们应该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职业叫做“问客”。
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将因为“问客”的诞生,有了自身真实存在的证明。
#奇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