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大陸)臨時政府官方平臺
920 subscribers
5.82K photos
1.05K videos
625 files
28.6K links
囬歸中華正統傅承,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實現還政於民,還權於民,還地於民,還財於民。重建拥有民主,自由,人權,法制,共和,憲政,聯邦,新的中的華民國。备注:1此為官方平臺。2本平臺https://t.me/ROC1912。 3討論區https://t.me/wufan2019。 4備用區https://t.me/chinaroc1912。5資訊平臺https://t.me/wufan2020
Download Telegram
我在中国看到了世界未来的样子

托马斯·弗里德曼

2025年4月3日

Ben Hickey

前几天在上海,我面临一个选择:去看哪个明日世界?是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看那个美国设计的假明日世界呢,还是去真正的明日世界?后者是由中国的科技巨头华为打造的巨型研发中心,面积大致相当于225个美式橄榄球场那么大。我选择了华为的研发中心。

这个中心引人入胜、令人赞叹,但最终却令人深感不安:它生动地印证了一名在中国工作了几十年的美国商人在北京对我说的话。“以前,人们是去美国看未来是什么样的,”他说。“现在他们来这里看。”

我从未看到过像华为园区这样的地方。它只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建成了,由104栋设计独特的建筑组成,修剪整齐的草坪覆盖着整个园区,还有迪士尼式的小火车将园区连接起来,园区最多可容纳3.5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实验室,100家咖啡馆,还有健身中心,以及其他旨在吸引最优秀的中外科技人才的额外待遇。

练秋湖研发中心基本上可以说是华为对美国试图将其扼杀的回应,美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从2019年开始限制向华为出口包括半导体在内的美国技术。禁令曾给华为造成巨大损失,但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公司已寻求通过创新来突破封锁。正如韩国《每日经济新闻》去年报道的那样,那一直是华为在做的事情:“尽管受到美国的制裁,华为去年仍推出了使用先进半导体的‘Mate 60’智能手机系列,令世界震惊。”华为后来还推出了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智能手机,并发布了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鸿蒙,与苹果和谷歌的操作系统竞争。

华为还涉足人工智能领域,为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到能替代人类矿工的自动采矿设备等创造所需的技术。华为高管说,仅2024年一年,公司就在中国各地为电动汽车安装了10万个快速充电桩;相比之下,美国国会已在2021年为建设充电桩网络划拨75亿美元,但截至去年11月,该网络只在12个州建成了214个可使用的充电桩。

把这点用特写镜头展现出来,简直令人恐惧。特朗普总统把注意力放在美国的跨性别运动员能参加哪些比赛上,中国则把注意力放在用人工智能改造本国的工厂上,以便超越我们所有的工厂。特朗普的“解放日”战略是加倍征收关税,同时摧毁推动美国创新的国立科研机构和工作人员。中国的解放战略是,为让本国从特朗普的关税中彻底解放出来而开设更多的研发园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

中国政府向美国传递的信息是:我们不怕你。你们并非自己以为的那个样子——而我们也不是你们以为的那个我们。
我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例证一:《华尔街日报》2024年的报道称,华为“去年的净利润增长了一倍多,标志着这家公司惊人的复苏”,“在国产芯片上运行的”新硬件刺激了这种复苏。例证二:《华尔街日报》最近引用的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提到中国时的说法,他说,“我不认为他们能独立地做出太多的创新,但如果我们继续与他们分享所有这些技术的话,他们就能做出来。”

我们的一些参议员需要多出去看看。作为一名美国的议员,如果你要抨击中国,那请便——我甚至可能陪你来一轮——但至少你要先做好功课。如今,两党中这样做功课的人太少了,却有太多的共识,认为政治上安全的做法是抨击中国政府,高呼几声“美国,美国,美国”,说几句民主国家永远比独裁国家更具创新力的陈词滥调,然后就算了事。

我更喜欢用极其坦率的方式来讨论我们的弱点和优势、中国的弱点和优势,以及为什么我认为在人工智能革命的前夕,将给我们两国带来最美好未来的战略叫作“美国工人与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合作、美国制造”,藉此来表达我的爱国情怀。

让我解释一下。

特朗普的异想天开

我认同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征收关税的做法。那时,中国正在阻止某些美国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我们需要以对等的方式回应中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例如,中国政府一直在拖延美国信用卡在中国的使用,直到本土的支付平台完全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使中国成了一个无现金社会,几乎所有人都用手机上的移动支付应用来支付所有费用。上周,在北京的一个火车站,当我在一家商店里使用Visa卡付款时被告知,需要先将我的信用卡与一个移动支付应用(例如中国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绑定,这两款应用合计占据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90%以上。

我甚至同意特朗普加征有针对性新关税的做法,这对堵住中国把墨西哥和越南作为美国关税的后门可能有用,但需要把它作为更大战略的一部分。

我不能同意的是特朗普的异想天开,那就是,只要在一个行业(或整个经济)周围筑起保护墙,然后——瞧!很快,美国的工厂就会蓬勃发展,它们能在美国用相同的成本生产那些产品,而且不会让美国消费者承受任何负担。

首先,这个想法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几乎每种复杂产品——从汽车到iPhone、再到mRNA疫苗——都是由庞大且复杂的全球制造生态系统制造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产品不断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宜的原因。当然,如果要保护的是钢铁行业,我们的关税也许很快会对保护这种大宗商品起作用。但如果想保护的是汽车行业,认为只要筑起关税高墙就能做到的话,那你根本不了解汽车的制造过程。让美国汽车公司取代它们依赖的全球供应链,在美国制造所有的零部件,这需要多年时间。就连特斯拉也需要进口某些零部件。

但如果认为中国占据全球制造业主导地位靠的只是欺骗的话,那也错了。欺骗、抄袭,强制性技术转让,中国确实都做过。但中国制造业像今天这样如此强大的原因不仅是它能更便宜地生产东西,也因为它能更便宜、更快、更好、更智能地生产东西,而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将人工智能融入到产品中来。

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中国的健身俱乐部模式

中国是如何做到这点的?曾长期担任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的伍德克(Jörg Wuttke)将其称为“中国的健身俱乐部”,其运作方式如下:

中国从重视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教育开始。中国STEM专业的毕业生每年达350万人,大约相当于美国所有学科的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总数。

有这么多STEM毕业生的国家能在解决任何技术问题上投入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多的人才。正如《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柏凯斯(Keith Bradsher)去年报道的那样:“中国有39所大学开设了培训稀土行业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课程。美国和欧洲的大学大都只偶尔开设相关课程。”

虽然许多中国工程学科的毕业生可能达不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水平,但中国最优秀的工程师是世界级的,而且数量众多。中国有14亿人口。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中国是百万分之一的人才,仍有1400个和你一样的人。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的职业学校每年培养出成百上千万名电工、焊工、木匠、机械师以及水管工,因此如果有人想出了一种新产品,想建一个工厂来生产它,工厂很快就能建成。需要一个能把中国国歌倒过来唱的粉色圆按钮吗?中国明天就有人把它生产出来,而且能快速送货上门。中国的高铁已把550多座城市连接起来,这让我们的美铁Acela列车看起来像是旧时的驿马快递(Pony Express)。

中国正在不懈地追求将一切数字化,并用网络连接起来,快速进出酒店房间只需要刷脸。善用技术的乞丐们能把收款二维码打印出来,让路人用手机扫描一下后快速捐款。整个体系都是为速度设计的,包括如果你挑战中共统治的话,因为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你会很快被逮捕、很快消失。

如果我们不在关税壁垒后面建立类似的健身俱乐部模式的话,我们将陷入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不可能靠关税来实现繁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

我四个月前也来过中国。在那次和这次访问之间,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者展示了他们研发自己的开源人工智能引擎DeepSeek的能力,而且使用了少得多的美国专业芯片。我能感觉到中国科技界的魔力。这种活力是实实在在的。上个月,中国总理李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说,中国政府“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一名曾在特斯拉工作过的中国年轻汽车工程师对我说:“所有的人现在都在插入了多少人工智能上竞争。人们现在吹嘘自己插入了多少人工智能。所有的人都很坚定。‘我将使用人工智能,尽管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用。’大家都在为那个东西做准备,就连只是在一条简单生产线上制造冰箱的人也说,‘我必须使用人工智能,因为我老板叫我那样做。’”

凯马特的购物者们请注意:有一个已经拥有像中国那样强大且数字化连接的制造业引擎,然后给这个机器的每个层面注入人工智能后,那就像给生产注入一种兴奋剂,能够优化和加速制造的各个环节,从设计到测试,再到生产。

对于美国议员来说,现在可不是因为害怕被称为“熊猫”拥护者而避免访问中国的时候。

正如亚洲集团的中国区总监、美国人林汉昇在上海和平饭店与我吃早饭时说的那样,“DeepSeek本不该让人感到惊讶。”但他继续说,由于美国所有那些新的“限制海外投资和抑制合作的做法,我们现在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毫无觉察。中国正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定义未来的技术标准。这将让我们在未来处于严重的竞争劣势。”

中国政府不想打贸易战

尽管中国有很多优势,但它并不想与美国打贸易战。中国许多中产阶级现在不开心。十多年来,许多中国人把钱用在买房子上,而不是存入银行,因为银行利息几乎为零。这样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许​​多人曾在泡沫膨胀期受益,后来政府在2020年收紧了银行提供给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后,他们又受到了冲击。

所以他们现在不想消费,因为房产收益没有了,而且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和医保也很微薄。所有人都在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正如我的同事柏凯斯前不久报道的那样,经济放缓已让中国政府失去了刺激经济和提供补贴所需的税收收入。“中国政府手上用于帮助出口行业的备用资金减少了,该行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但可能受到关税的冲击”。

简言之,中国的健身俱乐部模式很厉害,但政府仍需要与特朗普达成一项保护本国出口引擎的贸易协议。
我们也需要这种协议。但特朗普已变成一个如此不可预测的行为者,随时都在改变政策,以至于中国官员严重怀疑是否能与之达成他会遵守的协议。

斯坦福大学的谈判专家米歇尔·盖尔凡德说:“为特朗普辩护的人认为,他的不可预测性让对手不知所措。但非常好的谈判者都知道,信任而非制造混乱,才是得到持久结果的关键。特朗普用“你输我赢”的方式做交易是一场危险的博弈。”她补充道,“如果他继续不计后果地把盟友当作对手,把谈判桌当作战场,美国不仅可能达成糟糕的协议,还可能发现世界上没有人再会与我们做交易了。”

在我看来,唯一的双赢交易是我所说的:美国工人与中国的资本、技术和专家合作,在美国制造。也就是说,我们只是需要把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使用的致富战略搬到美国来。中国那时的做法是:中国工人与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的技术、资本和伙伴合作,在中国制造。
在中国生活了30年的商业顾问麦健陆(Jim McGregor)向我解释说:为了进入中国市场,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以前会来中国,成立与中国公司合资的企业。现在,外国公司到中国来对中国的跨国公司说:如果你们想进入欧洲市场的话,可以带上你们的技术来跟我成立合资企业。

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一边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征收关税,一边欢迎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通过要求它们把最好的制造创新授权给美国公司,或与美国公司合作成立股权平分的先进制造业合资工厂的方式。但必须要求中国在美国的合资企业稳步增加它们在当地采购的零部件数量,而不是无限期地进口零部件。

当然,这需要用巨大的努力来重建信任,信任在目前的两国关系中几乎完全缺失。这是实现合理双赢贸易的唯一途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将会走向双输的局面。例如,今年3月19日,得州参议院初步通过了一项法案,将禁止以中国、伊朗、朝鲜、俄罗斯为主要居住地的人,以及设在这些国家的组织在得州拥有财产。把中国列入这个名单简直是愚蠢:嘿,让我们禁止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的头脑吧,而不是为他们来得州投资创造激励措施和条件。

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害怕?我们又是什么时候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如此视而不见的呢?你可以尽全力谴责全球化,但这不会改变我们和我们的命运已被电信、贸易、移民,以及气候变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事实。

我喜欢《怎么办:为什么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方式意味着一切》(How: Why How We Do Anything Means Everything)一书的作者多夫·塞德曼对这种情况的描述。他对我说,当涉及美国和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时,“相互依存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唯一的选择是,或是建立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共同发展,或是维持不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一起衰落。”

但无论我们选择那种做法,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两国的领导人过去都曾知道这点。最终,他们将重新认识到这点。我心中唯一的问题是:等到他们重新认识到这点时,曾经为两国创造了如此多财富的一体化的全球经济还会剩下些什么?

托马斯·L·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是外交事务方面的专栏作者。他1981年加入时报,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他著有七本书,包括赢得国家图书奖的《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欢迎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关注他。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50403/trump-tariffs-china/
中美贸易战将对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美国总统唐纳·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9年会晤。背景可见美国与中国国旗,左上角有BBC Verify标志。特朗普与习近平均身穿深色西装。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朱永雄(Ben Chu)
Role,BBC事实核查(BBC Verify)
1 小时前

美国白宫宣布,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将在4月9日(星期三)起,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额外84%关税,令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最少达104%,使得全面性的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中国则表明将“奉陪到底”,不会屈服于其视为美方胁迫的行为,并已针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提高自身的贸易壁垒。

那么,这场不断升温的贸易冲突对全球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中美贸易量有多大?
去年,中美两国的商品贸易总额约为5,850亿美元(4,290亿英镑)。

其中,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金额远高于出口到中国的金额——进口达4,400亿美元,出口仅1,450亿美元。

这使得美国在2024年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即进出口差额)达到2,950亿美元,约占美国经济规模的1%。

虽然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但仍远低于特朗普本周屡次声称的“1万亿美元”(1兆美元)。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就已对中国施加高额关税,后来的继任者乔·拜登(Joe Biden)则维持并扩大了这些关税。

这些措施使得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占比从2016年的21%降至去年的13%,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在过去10年间已有所下降。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部分出口美国的商品已改道经由东南亚国家进入美国市场。

举例来说,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板课徵30%的关税。

但美国商务部在2023年提出证据显示,中国太阳能板厂商将组装业务转移至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然后再从这些国家出口至美国,藉此规避关税。

因此,美方即将对这些国家实施“对等”关税措施,将推高这些最终仍源自中国的商品在美国的价格。

中美之间进出口什么商品?
2024年,美国出口至中国最多的商品是大豆,这主要用于饲养中国约4.4亿头猪的畜牧业。

此外,美国还对中国出口药品与石油产品。

反过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则以电子产品、电脑与玩具为主,还包括大量的电池——这对电动车至关重要。

其中,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最大类别商品是智慧型手机,占总进口量的9%。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制造的产品。

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是导致苹果公司市值近几周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股价在过去一个月内已下跌了20%。

分析:特朗普关税背离美国经济繁荣的原有基石,后果可能很混乱
2025年4月6日
股市、关税和养老金 这一轮全球动荡中你的生活可能受到的冲击
2025年4月8日
特朗普关税令股市震荡 跟随而来的是全球经济衰退?
2025年4月8日

这些中国制造、出口至美国的商品,早已因特朗普政府实施的20%关税而变得更昂贵。

若关税提高到100%,对美国消费者的冲击可能将是原来的五倍。

同样地,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的报复性关税,也将推高美国商品在中国的售价,进而伤害中国消费者。

除了关税,中美还有其他方式能透过贸易对彼此造成损害。

中国在全球关键金属精炼中占据核心地位,包括铜、锂和稀土元素。

北京可限制这些金属出口至美国——正如其对锗与镓的出口限制,这两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军用热成像与雷达技术。

至于美国,拜登政府已启动对中国的科技封锁,限制先进微晶片(芯片)的出口。这些晶片对人工智慧等领域至关重要,而中国目前仍无法自行生产。

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本周也表示,美国可能会施压柬埔寨、墨西哥与越南等国,要求它们在希望继续对美出口的前提下,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中美两国合计约占今年全球经济总量的43%。

若这两个经济体进入全面贸易战,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陷入衰退,将对全球其他国家造成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势必放慢。全球投资也可能因此受到打击。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潜在后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其产能远超于国内消费需求。目前,中国的商品贸易顺差已接近1万亿(1兆)美元,意味着其出口远高于进口。

中国商品往往因政府补贴与低息贷款等政策支持,得以低于实际成本生产——钢铁就是典型案例。

若这些商品无法出口美国,中国企业可能会寻求将之“倾销”至其他国家市场。

这对消费者可能有利,但也可能伤害其他国家的生产商,威胁当地的就业与薪资。

英国钢铁贸易协会(UK Steel)已警告,中国过剩的钢铁可能转而流向英国市场。

总体而言,中美贸易战若全面爆发,其外溢效应将波及全球,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其后果将非常负面。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3ev4qv8y2vo/simp
美中關係正走向徹底破裂?

全球市場正在崩盤,美中關係面臨徹底破裂的風險。我們是否已經身陷中國一直擔心的最壞境況?

By
Lingling Wei

2025年4月9日 10:37 CST

作為對特朗普全面關稅行動的回應,中國宣布將對所有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
圖片來源:BRYAN SMITH/ZUMA PRESS WIRE

(本文來自《華爾街日報》每周三發送的中國洞察新聞簡報,該簡報由本報首席中國記者魏玲靈主筆,她在同事Clarence Leong的協助下與您分享她關於中美競爭動態的獨家解讀。點擊此處訂閱,即可從下周起免費享閱這份簡報。)

全球市場正在崩盤,美中關係面臨徹底破裂的風險。

我們是否已經身陷中國一直擔心的最壞境況?

為了回應北京方面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周全面加徵關稅的反制措施,特朗普周一威脅要進一步升級他對中國的貿易攻擊,由此加劇了與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完全脫鉤的風險。

特朗普在一篇社交媒體帖子中敦促中國取消上周五宣布的對美國商品加徵的34%報復性關稅,並稱如果北京方面到周二結束時還不取消,美國將立即對中國商品額外徵收50%的關稅。外界對此的解讀是,如果這一威脅付諸實施,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進口稅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可能會超過100%。

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有種種理由讓他避免中美關係破裂。在中國大力發展工業和技術能力之際,與美國保持接觸至關重要。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習近平不太可能讓步。

即使在特朗普發出最新威脅之前,北京方面已經認為上周宣布的額外34%關稅是難以承受的。為了保持強人形象,習近平指示中國政府以一系列反制措施進行強硬回擊,包括實施報復性關稅、將美國公司列入黑名單以及實施出口管制等。

誠然,習近平班底很難忽視特朗普的最新威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近年來中國經濟已經陷入增長乏力的困境。但與特朗普相比,習近平具備打持久戰的優勢。

原因之一是,習近平和執政的共產黨無需考慮選舉問題。與此同時,在短期內,特朗普正面臨他最不喜歡的事情之一:股市大跌。除此之外,他和共和黨將在明年的中期選舉中面臨一場重大考驗。

因此,如果要比誰先扛不住,那習近平還能扛很長時間。

《人民日報》在周一的評論文章中表示,儘管美國加徵關稅,「天塌不下來」。這表明了中國的對抗態度。

「好自為之」
北京方面最初希望對話,在對話未果之後則陷入了沮喪和憤怒之中。正如我們上周末在一篇深度文章中報導的,中國高級官員試圖與特朗普的核心團隊溝通,但沒有成功。我們報導稱,包括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內的官員未能與任何接近特朗普的人會面。

《華爾街日報》中國洞察

《華爾街日報》首席中國記者魏玲靈和同事每週三與您分享關於中美競爭動態的獨家解讀。

我了解到,中國找不到接觸機會的一個原因是,王毅1月下旬與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進行的先導性通話。盧比奧對中國持嚴厲批評立場,而且他受到了北京方面的制裁。在那次通話中,王毅告訴他要「好自為之」。

這个中國成語帶有訓誡的意味,是說一個人應該考慮自己行為的後果。換句話說,王毅是在教訓盧比奧。

似乎是為了避免進一步激怒盧比奧,北京方面只在中文版通話紀要裡加入了王毅的含蓄警告,而沒有在英文版中提及。但這並沒有阻止美國政府注意到這一警告。想不注意都難: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媒體都報導了王毅的警告。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我:「這是王毅自找的。這是他無法獲得會面機會的一個原因。」

現在,雙方進行任何形式對話的窗口正迅速關閉。在周一的社交媒體帖子中,特朗普還威脅要終止「圍繞中國要求的與我們會晤進行的所有談話。」

正如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所說,「北京方面的報復有可能引發局面螺旋式升級,增加美中關係破裂的可能性。」

各位,系好安全帶吧。


https://cn.wsj.com/articles/中國洞察-美中關係正走向徹底破裂-af35fdae?mod=ct_hp_mediumtopper_pos_1
「海嘯正向每個人襲來」:中國全球出口浪潮才剛剛開始

KEITH BRADSHER

2025年4月8日

四年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在寧波開設工廠時,工廠裡有500台機器人。現在,工廠裡有820台機器人,並且還將安裝更多台。

四年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在寧波開設工廠時,工廠裡有500台機器人。現在,工廠裡有820台機器人,並且還將安裝更多台。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幾十年來,大眾汽車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製造廠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工廠。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正在中國建設兩家工廠,每家都有兩倍於沃爾夫斯堡工廠的產能。

中國央行最近的數據顯示,過去四年中,國有銀行向工業借款人額外放貸13.6萬億元。在中國各地的城市邊緣,新工廠正在日以繼夜地建設,已有工廠也在進行機器人和自動化升級改造。

中國在製造業方面的投資和進步正在掀起一波出口浪潮,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球範圍內都有可能導致工廠關閉和裁員。

「海嘯正向每個人襲來,」前總統拜登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說。

川普總統上週三對中國擴大出口的努力作出了迄今為止最猛烈的回應,他宣布大範圍徵收高額關稅,引發了亞洲和其他地區的股票市場暴跌。從巴西到印度尼西亞到泰國,再到歐盟,許多國家也在不聲張地提高關稅。

包括極氪在寧波的工廠在內,中國各個城市的工廠都在進行機器人和自動化升級。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領導人對最近的貿易壁壘激增,尤其是川普的幾輪新關稅非常憤怒。他們對本國的高儲蓄率、長工作時間、大量的工程師和軟體程序員,以及大批電工、焊工、機械師、建築工人和其他熟練工匠引以為傲。

上週六晚,一名主持人在官方電視台上表情嚴肅地宣讀了中國政府譴責美國的聲明:美國「以關稅手段顛覆現有國際經貿秩序」,「服務美國的霸權利益」。

五年前,也就是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前,建造公寓樓的起重機幾乎遍布中國每座城市。如今,這些起重機中的許多已不見蹤影,剩下的也幾乎不運行。中國的銀行已在政府要求下將貸款從房地產行業迅速轉向工業。

中國工廠使用的機器人數量比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的還多,這些機器人中的大部分是中國公司在中國製造的,儘管一些零部件仍需要進口。經過了幾年的快速增長後,今年的新工廠設備整體安裝量已再次增長了18%。

四年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在上海以南兩小時車程的寧波開設了一家工廠,當時工廠裡有500台機器人。現在工廠裡的機器人已達820台,而且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計劃。
隨著新工廠陸續投產,中國的出口正在迅速增長。2023年增長了13.3%,去年又增長了17.3%。

國有銀行的貸款也為企業的研發熱潮提供了資金支持。華為這家生產從智慧型手機到汽車零部件等各類產品的企業集團,剛剛在上海設立了一個有3.5萬名工程師的研發中心,其辦公和實驗室面積是谷歌在加州山景城總部的10倍。

在華為位於上海西郊的新研發中心內,有104座各具特色的建築,這裡設有實驗室和辦公室,甚至還有一列包括八個站的環線小火車。

在華為位於上海西郊的新研發中心內,有104座各具特色的建築,這裡設有實驗室和辦公室,甚至還有一列包括八個站的環線小火車。 Keith Bradsher/The New York Times
世界各國領導人都在努力權衡是否提高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剩餘的工業部門。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迅速擴大它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份額。這種增長主要是以犧牲美國和其他老牌工業大國的利益為代價的,但也犧牲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中國製造業的佔比已從2000年的6%增加到32%,並且還在上升。

中國的工廠產出規模比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的製造業產出總和還要大。

甚至在川普贏得第二個任期之前,拜登政府的官員就在他們任期的最後一年發出警告,指出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他們為此提高了部分關稅,尤其是對電動汽車的關稅。

但在拜登政府執政的前三年裡,其官員以國家安全為由,主要側重於加強對高端半導體等技術的出口管制。他們保留了川普在其第一個任期內對中國一半輸美產品徵收的7.5%至25%關稅。

目前尚不確定川普此次強硬得多的舉措最終會產生怎樣的結果。關稅偶爾會使中國的出口增長放緩,但並沒有起到阻止作用。其他國家高度警惕中國的出口可能會轉向其他市場,對美國的長期盟友,如歐盟和韓國的經濟構成威脅。

五年前,隨著公寓樓拔地而起,中國城市的天際線起重機林立。如今,許多起重機已不見蹤影,在政府的指示下,銀行正將貸款重心從房地產行業轉向工業領域。

五年前,隨著公寓樓拔地而起,中國城市的天際線起重機林立。如今,許多起重機已不見蹤影,在政府的指示下,銀行正將貸款重心從房地產行業轉向工業領域。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2017年,川普首次上任時,中國的汽車製造商正準備進軍美國汽車市場。當年11月,位於中國廣州的廣汽傳祺汽車有限公司邀請了數十家美國汽車經銷商參加廣州車展。該公司宣布計劃到2019年底前開始在美國銷售汽油動力運動型多用途車和小型貨車。

但幾個月後,川普將汽車納入他最初的25%關稅範圍,廣汽和其他中國汽車製造商隨即取消了他們的計劃。

中國車企在美國市場仍然幾乎沒有任何銷售。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隨著川普的最新舉措,中國汽車製造商現在面臨高達181%的美國關稅。

由於在美國市場受阻,中國的汽車製造商繼續建廠,並將出口轉向了其他地方。他們在澳洲和東南亞的銷量大幅飆升,搶佔了日本和美國品牌的市場份額。2017年,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墨西哥的市場份額僅為0.3%;到去年,這一比例已超過20%。

在歐盟,中國汽車的銷量快速增長,再加上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提供了補貼,促使歐盟官員於去年10月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高達45%的關稅。

中國不只是在建造汽車工廠。例如,在過去五年裡,中國新增的石化煉油產能比歐洲、日本和韓國自「二戰」以來新增產能總和還要多。而且,中國建造煉油廠的速度今年有望更快。石化產品隨後會被加工成塑料、聚酯、乙烯基和輪胎。

川普第一任期的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表示,美國最新的關稅「是早就該採取的措施——真正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幾十年來的產業政策造成了驚人的產能過剩和全球失衡」。

中國在化工行業的巨額投資不僅涵蓋石油化工領域,還包括位於淄博的這家工廠。該工廠使用一種稀土金屬來生產能夠控制汽油動力汽車尾氣污染的化學品。

中國在化工行業的巨額投資不僅涵蓋石油化工領域,還包括位於淄博的這家工廠。該工廠使用一種稀土金屬來生產能夠控制汽油動力汽車尾氣污染的化學品。 Keith Bradsher/The New York Times

稅收收入下降,但軍費開支卻在迅速增加。這使得政府對於通過支出刺激經濟來幫助消費者持謹慎態度。相反,中國通過推動出口來抵消房地產市場崩潰帶來的影響,在建設、設備和工廠運營方面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

最近,一些中國經濟學家與西方經濟學家一樣,建議中國需要加強其微薄的社會保障體系。今年年初,政府為老年人提供的最低養老金標準每月僅為143元。即使在中國農村,這點錢也幾乎難以維持日常生活。

中國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之一、清華大學的李稻葵教授在今年1月公開呼籲將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几倍,達到800元。他認為中國政府負擔得起的,而且老年人的額外支出將刺激整個經濟。

中國官員拒絕了他的建議。3月5日公布的預算案中確實提高了養老金標準,但僅僅增加了20元,使月養老金達到163元。

同一份預算案中還包括了7000億元的投資,其中涉及港口和其他有助於出口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還推出了一項新計劃,對中國20個城市製造業中使用的技術進行升級。

Keith Bradsher是《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此前曾任上海分社社長、香港分社社長、底特律分社社長,以及華盛頓記者。他在新冠疫情期間常駐中國進行報導。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50408/china-manufacturing-exports-trump-tariffs/zh-hant/
川普暫停關稅 股指強彈 道指狂漲近3000點

財經組編輯張大仁/即時報導 2025-04-09 16:49 ET

在川普總統宣布暫停部分「對等」關稅後,股市出現史上最大漲勢之一,導致過去一周承受巨大壓力的市場大幅上漲。美聯社

在川普總統宣布暫停部分「對等」關稅後,股市出現史上最大漲勢之一,導致過去一周承受巨大壓力的市場大幅上漲。

史坦普500指數飆升474.13點或9.52%收5456.9點,創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也是二戰以來史上第三大漲幅。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962.86點或7.87%收4萬608.45點,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漲幅。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857.06點或12.16%收1萬7124.97點,創2001年1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也是史上次佳。

根據18年來的紀錄,當天成交量約300億股,成為華爾街史上交易量最大的一天。

川普在他「真相社交」上發文表示:「我已授權實施90天的暫停,並在此期間大幅降低對等關稅至10%,同樣立即生效。」並在同一篇貼文中表示,將再次將對中國的關稅提高至125%。

財政部長貝森特隨後澄清說,除中國外,所有國家在談判過程中都將恢復10%的基準關稅稅率。貝森特表示,暫停徵收關稅並不適用於產業關稅。

受貿易戰緊張局勢嚴重打壓的股票在下午反彈。蘋果和輝達分別飆升超過15%和近19%。沃爾瑪上漲9.55%。暫停關稅公告發布後,特斯拉上漲22.69%。

Vital Knowledge創辦人克里薩富利(Adam Crisafulli)表示:「考慮到股價和市場情緒已經變得如此低迷,90天的暫停政策引發了劇烈的反彈,而延後實施無疑會消除市場上的巨大壓力。」「但是關稅不會消失。中國的關稅稅率現在已經達到三位數,誰會知道90天後暫停後會發生什麼?」

在宣布暫停90天關稅之前,投資人對中國和川普之間不斷升級的針鋒相對感到緊張。歐盟也批准將自4月15日開始對美國徵收的首批關稅。

話雖如此,股市下午盤中仍呈現上升趨勢。貝森特表示將在關稅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交易員們受到鼓舞。開盤後不久,川普總統還在Truth Social上貼文敦促投資人,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

川普的暫停聲明於美東時間下午1點18分發布。當時道指上漲約350點;但幾秒鐘後,立即飆升逾2000點。

川普在當天下午稍晚的記者會上表示,投資人的擔憂已經過度,「我覺得人們有點過頭了。他們有點吵鬧,你知道,他們有點害怕。」

CFRA Research首席投資策略師史托佛(Sam Stovall)補充道:「這至少會導致短期反彈,但我不會認為底部已經形成。」「騙我一次,是你可恥;騙我五次,是我可恥。」

對關稅實施的擔憂導致股市連續4天暴跌。在這4個交易日中,道指下跌逾4500點,史指指數下跌12%,那指下跌超過13%。是疫情爆發以來從未出現過的跌勢。

作為長期債券價格的指標,iShares 20+年期公債ETF(TLT)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損失。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表示,TLT連續三天下跌至少1.5%。該公司表示,歷史上只出現過三次前例,而且TLT從未出現過連續4天跌幅超過1.5%的情況。

由於債券市場持續經歷劇烈波動,TLT本周下跌約7%。

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在最近幾個交易日對股市造成重創。史指當日最低點與最高點價之間的價差攀升至8.99個百分點。8日價差為7.05個百分點,而7日達到8.11個百分點。

史指唯一連續數日如此劇烈的波動出現在2008年10月,當時史指連續4個交易日波動7個百分點以上。

在川普總統宣布降低除中國以外的國家的關稅稅率後,美國原油期貨上漲逾4%,創2024年10月以來最佳單日漲幅。

美國指標原油價格上漲2.77美元或4.65%收每桶62.35美元;全球指標布蘭特原油價格上漲2.48美元或3.95%收每桶65.3美元。

在中國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84%的關稅以回應川普的徵稅政策後,美國原油價格在盤中跌至55.12美元的低點。中國的關稅將於4月10日生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7/8664519?from=wj_maintab_index
关税是什么?为什么特朗普要使用它?

一辆正在制造中的汽车。黄色机械手臂正在加工汽车底盘,产生数十道橘红色火花。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珍妮弗·克拉克(Jennifer Clarke)

Role,BBC新闻

20 分钟前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对美国贸易伙伴实施的新一轮大规模关税已经生效。

他所称的“最恶劣违规者”,包括数十个国家,它们输往美国的商品,现在被加征额外关税,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税率加至125%。

特朗普声称,关税将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并保护就业,但经济学家警告,此举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害,并推高美国及全球消费者的商品价格。

关税是什么?它如何运作?
关税是对从其他国家购买的商品征收的税。

通常,关税是商品价值的一定百分比。例如,一件价值10美元(约合7.59英镑)的商品若被征收25%关税,则需额外支付2.50美元(约1.90英镑)。

对中国商品征收125%关税,意味着一件10美元的商品要再加收12.5美元的税。

进口商,也就是将外国商品运入美国的公司,需向政府缴纳这笔税款。

这笔钱会在商品通过美国海关时收取。

企业可以选择将部分或全部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为什么特朗普要使用关税?
几十年来,特朗普一直主张应使用关税来促进美国经济。

他认为,关税将鼓励美国消费者购买国产商品,增加政府税收,并吸引大量投资回流美国。

特朗普希望缩小美国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的总价值与其向外销售商品价值之间的差距。他主张,美国长期以来被“作弊者”占便宜,被外国人“掠夺”。

除了关税,特朗普还提出其他要求。他在本任期内最早宣布的关税措施针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理由是这些国家应该在阻止移民和非法毒品流入美国方面做得更多。

尽管他坚决捍卫自己的关税政策,但越来越多共和党内有影响力的人士与反对的民主党及外国领导人一同批评这些措施。

长期支持特朗普的保守媒体《每日连线》(Daily Wire)共同创办人本·夏皮罗(Ben Shapiro)表示,这些措施可能对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政策讯息也十分混乱。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是什么?
特朗普于4月5日对所有美国的进口商品征收至少10%的基本关税。

英国、阿根廷、澳洲、巴西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商品都受到这项“基准”税率影响。

而针对另外数十个国家的关税则一度计划于4月9日大幅提高,但特朗普后来宣布暂缓90日执行。

这项暂缓并不包括中国。美国对中国商品原定征收54%关税(即在原有20%基础上加征34%),特朗普之后两度将总税率提高至104%及125%,原因是中国誓言“奉陪到底”,拒绝取消其对美国商品加征的报复性关税。

此外,先前针对中国商品低于800美元(约合624英镑)的免税优惠,也将于5月1日终止。

这些商品届时将面临90%关税,或每件75美元的最低税额,而此金额将于6月1日提高至每件150美元。

中国宣布自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84%的新关税。

白宫官员称这些更高的关税为“对等关税”。

理论上所谓“对等”,是指根据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现有关税,再加上非关税障碍(如法规遵循成本)所推算出来的税率。

但实际上,在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中,许多国家的税率并非这样计算。

相反,税率是以消除美国对该国贸易逆差为目标所计算出来的。

其中包括像英国这样,实际上从美国进口多于出口的国家,也遭到加征关税。

白宫表示,一些特定商品将获得豁免——包括铜、药品、半导体、能源,以及“美国无法自行生产的某些材料”。

不过特朗普随后表示,计划取消药品的关税豁免,以促使药品生产回流美国,但尚不清楚此政策是否会落实或何时实施。

特朗普此前也曾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并对加拿大能源征收10%关税,之后又颁布多项豁免和延后措施。

他还对所有进口钢铁、铝材与外国制汽车征收25%关税。

美国消费者的物价会上涨吗?
许多经济学家预测,企业将把部分或全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此进口商品价格将普遍上升。

受影响商品可能包括衣物、咖啡、酒精、电子产品等。

部分企业也可能因此减少进口,导致市场上可买的外国商品更少、价格更高。

此外,使用进口零件在美国制造的产品价格也可能上涨。

举例来说,汽车零件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来回多次,才能完成整车组装。

有分析师指出,仅使用墨西哥和加拿大零件生产的汽车,其价格就可能上涨4,000至10,000美元(约合3,035至7,588英镑)。

这些措施还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罗格夫(Ken Rogoff)的说法,特朗普宣布新关税后,美国陷入衰退的机率已升至50%。

不过,特朗普的高级官员多次淡化衰退风险,并坚称这些关税将如期实施。

股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特朗普宣布关税措施后,全球股市出现剧烈波动,随着加征关税和延缓执行的多次宣布,股市出现大升和大跌。

股市反映了企业价值和未来利润的预期。关税被视为会推高成本、削减利润,因此股价受到冲击。

即使没有直接投资股票,许多人也可能受到股市波动影响——例如透过退休金、就业市场及利率变化等。

特朗普的关税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爵士(Sir Keir Starmer)在2025年2月于白宫举行的会晤中,向美国总统唐纳·特朗普(Donald Trump)倾身交谈。图像来源,PA Media
图像加注文字,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英国2024年向美国出口商品总额约580亿英镑,主要是汽车、机械和药品。

英国早已受到先前针对钢铁、铝材及汽车的关税影响。

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表示,10%关税“显然会对经济造成影响”,但他也指出,英美仍在进行贸易谈判,自己会“为英国争取最佳协议”。

英国政府目前尚未对美国商品征税,但正在拟定一份可征收报复性关税的美国商品清单。

在关税消息公布后,英国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宣布,将“暂停”所有对美国的出货,以因应新的贸易条件。

经济学家警告,美国的关税可能会干扰英国经济,并让政府更难实现其借贷目标。

其他国家如何回应特朗普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警告,“这将对全球数百万人造成严重后果”。

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批准对美国一系列产品加征25%进口关税。

加拿大已于4月9日对部分美国车辆征收25%关税。

意大利总理、特朗普盟友乔治亚·梅洛尼(Giorgia Meloni)表示,这些所谓的对等关税是“错误的”,但她会努力与美国达成协议,“避免爆发贸易战”。

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Micheál Martin)表示,这些“令人深感遗憾”的关税“毫无正当理由”,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澳洲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说:“这不是朋友该有的行为。”

韩国代理总统韩德洙(Han Duck-soo)表示:“全球贸易战已成现实。”

日本也批评,对其产品征收24%的关税 “极其令人遗憾”,此举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和美日协议。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2300749dn7o/simp
直擊對等關稅生效後:美國買家取消訂單,中國工廠拒絕再降價

中國工廠收到的美國訂單正在被取消。與此同時,先前曾在加徵關稅後為美國客戶提供價格折扣的中國工廠表示,現在的總稅率高到無法接受,不能再降價了。

Hannah Miao
/
Raffaele Huang

2025年4月10日 13:40 CST

中國港口城市廣州的一家服裝工廠。

圖片來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隨著美國最近大幅提高對華關稅,中國工廠收到的美國訂單正在被取消,中國製造商表示無法再為美國客戶降價。

在中國南方出口中心廣東省經營一家玩具和拍手器生產廠的陳慶新表示,在亞洲時間周三中午前後、也就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提高關稅生效後不久,他就接到了巴爾的摩一位客戶的電話。這位客戶取消了早在3月初下的原定於6月發貨的訂單。

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根據他的「解放日」計劃將對中國商品加徵34%的關稅後,陳慶新已經同意降價10%。但當白宮將對華關稅稅率提高到84%時,陳慶新的客戶表示別無選擇,只能取消訂單,因為特朗普加徵的關稅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範圍。周三晚些時候,白宮進一步將對華關稅提高至125%,同時授權對其他一些國家徵收的許多其他關稅暫緩90天實施。

陳慶新在談到特朗普加徵關稅之舉時說,「這麼一來生意就沒辦法再做了,兩邊都是。」

他說,他與這位客戶合作已超過十年。

陳慶新說,他們都很難過,但對此無能為力,還說這位客戶用中文對他說了「對不起」。

陳慶新預計,未來幾天,美國客戶還會取消更多訂單。美國是他業務的主要市場。如果這種情況大規模發生,美中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商品貿易可能會大幅放緩。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周三估計,如果這些關稅措施繼續實施,未來幾年中國對美出口可能會下降一半以上。

中國已採取徵收關稅和其他措施進行反制,最近宣布對所有美國商品徵收84%的普遍關稅。兩國都表示不會退讓。

今年早些時候,一些中國工廠的老闆為美國客戶下調了價格,幫助他們應對特朗普再次上任後實施的兩輪10%的關稅上調。但現在,由於美國平均關稅水平大幅提高,許多人表示無法進一步降價,否則將面臨虧本經營。

一些中國工廠表示,它們不在意失去美國公司的訂單,會在其他地方尋找買家,或者在必要時閒置生產。這將使美國進口商承擔大部分關稅負擔,這些進口商可能不得不通過提價將關稅負擔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在特朗普制定了對中國加徵更高關稅的計劃後,在廣州經營帽子生產企業Ace Headwear的Jeffy Ma周二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可能對美國消費者和家庭造成巨大打擊。

棒球帽上印著的「中國製造」標籤。
圖片來源: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Ma說,他的公司今年早些時候降價了4%左右,以幫助他的客戶減輕部分關稅負擔,其中包括斐樂(Fila)等公司。他說,他以每頂約3美元的出廠價銷售帽子,利潤率約為5%,因此沒有更多降價空間。

據Ma稱,美國市場去年約佔Ace Headwear收入的五分之一,他預計隨著更高的關稅加大美國商家進口中國商品的成本,這一比例將會下降。為了彌補這一點,他計劃在中國國內以及亞洲和歐洲其他地區銷售更多產品。如果短期內整體訂單下降,他說他可能會讓手下約350名工人中的一小部分人暫時休假。

為了通過控制價格來保護市場份額,沃爾瑪(Walmart)和亞馬遜(Amazon)等美國零售商已要求製造商降低中國產商品的成本。供應商表示,一些買家已要求中國製造商降價約20%至30%。

今年早些時候,沃爾瑪施壓其中國供應商降價一事引起了中國政府的注意,在中國製造商向有關部門投訴後,中國政府約談了沃爾瑪。

特朗普政府辯稱,關稅不會像許多經濟學家擔心的那樣推高通貨膨脹,畢竟中國的供應商其實有能力承擔大部分成本。雖說關稅由美國進口商負擔,但海外供應商可以通過降價來幫助抵消新加徵關稅的影響。然而,經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發現,關稅實際上是由美國客戶支付的。

據估計,如果這些關稅措施繼續實施,未來幾年中國對美出口可能會下降一半以上。
圖片來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自特朗普宣布最新關稅措施的「解放日」以來,廣東的聚氯乙烯管材生產商和出口商陳啟潤已收到多封來自美國客戶的電子郵件,要求降低價格。先前,在特朗普早些時候出台幾輪關稅措施之後,他已經同意降價8%。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看到的一封上周五發出的電子郵件顯示,一位來自俄亥俄州的客戶寫了三段話,先是表達了對陳啟潤的感激之情,之後描述了在特朗普最新關稅政策下世界正面臨的困難和不確定性,最後就要求再降價:「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希望您能將價格降低25-30%左右,我們將不勝感激。」

陳啟潤說:「我從來沒看過這麼卑微的郵件。可以想像他那邊的壓力有多大,但我也一樣啊。」

自去年年底以來,陳啟潤經常前往中東和其他地方尋找新客戶,他預計,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中國與美國的貿易可能會下降。他說,他以前有60%的訂單來自美國客戶,但截至3月,這一比例已經降至30%左右。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對於中國製造商來說,美國客戶很難被取代。中國家庭和企業的需求一直疲軟。其他一些國家也對中國設置了自己的貿易壁壘,因為擔心大量廉價的中國商品湧入會損害本國產業。

分析人士還表示,在某些情況下,美國進口商在尋找中國供應商的替代方面選擇非常有限。

中國東部浙江省一家製鞋企業的老闆張先生過去數月一直試圖在加拿大拓展業務。他說,美國市場約佔他公司銷售額的三分之二,低於特朗普第一任期之前約90%的水平。

張先生周二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的公司今年以來已為客戶降價約5%到10%,但真的不能再降了。他還說,由於特朗普最新加徵的關稅,他一些朋友的美國客戶已經叫停發貨。他預計自己的客戶可能很快也會暫停訂單。

張先生在談到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時說,這對任何人來說都太高了,完全無法承受。

如果訂單量下降,他計劃減少或暫停其約100人的工廠的生產。年近50歲的張先生說,他也不排除可能提前退休,或者轉行從事會計工作。他在大學裡學習的就是會計專業。


https://cn.wsj.com/articles/直擊對等關稅生效後-美國買家取消訂單-中國工廠拒絕再降價-2275b865?mod=ct_hp_lead_pos8
川普對華關稅對美國農民構成新威脅

ALAN RAPPEPORT

2025年4月11日

大豆產業是最擔心關稅報復的行業之一。 Jim Vondruska/Reuters

中國週三宣布對美國出口徵收高額報復性關稅後,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做出了一個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尖銳回應:「那又怎樣?」

這個問題凸顯了川普政府的觀點——鑒於中國經濟對美國出口的依賴程度,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佔據上風。

美國從中國購買的商品遠遠超過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商品。但北京決定對川普總統的懲罰性關稅進行報復,將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84%,此舉造成的打擊可能不像貝森特說的那麼輕巧。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肖恩·斯坦在川普再次提高關稅的幾個小時前說,「那些一直向中國銷售產品並取得巨大成功的美國公司將因為中國的報復而無法再向中國銷售。」

「中國和美國的關稅涵蓋了所有領域,」斯坦還說,這意味著從航空到醫療成像再到農業的所有領域都將受到影響,「貿易將會放緩,」他說。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1435億美元的商品,從中國進口了4389億美元的商品。

失去中國這個出口市場將對許多紅州的農業勞動者造成特別沉重的經濟打擊,許多幫助川普贏得總統選舉的選民也將受到打擊。週三,川普在暫停對其他國家徵收「對等」關稅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對中國的關稅。對於那些擔心與中國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切斷其最大出口市場的農民來說,暫緩徵稅的決定起不到多少安慰的作用。

與中國的第一次貿易戰從2018年持續到2019年,導致美國農民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為了幫助抵消這些損失,川普從農業部為穩定農業部門而設立的一個基金中拿出了230億美元的補貼。南方的大型農場和農民受益最大,這加劇了人們對公平的擔憂,讓一些農民感覺受到了欺騙。

大豆產業是對當前關稅報復最為擔憂的行業之一。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大豆出口市場,但當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時,北京通過從包括巴西在內的其他國家購買大豆進行報復。

「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我們將會有相當數量的農民破產,」美國大豆協會主席、肯塔基州農民迦勒·拉格蘭說。「我們身上還留著上次貿易戰留下的傷疤。」

美國大豆協會一直敦促川普政府與中國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以避免長期的貿易戰。

美國的玉米種植者也對貿易戰感到不安,他們的玉米產品約有2%銷往中國。他們歡迎川普暫停對其他國家徵收懲罰性關稅的決定,因為懲罰性關稅可能導致對農民和其他美國企業的更多報復。但他們敦促川普政府把重點放在開放市場准入的談判上。

「這種不確定性存在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擔心,我們的種植者可能會收穫數十億蒲式耳的玉米,但卻沒有可靠的市場,」全國玉米種植者協會主席小肯尼斯·哈特曼說。「我們的農民希望確保我們的國內外客戶將在未來數月乃至數年內購買我們的產品。」

週三,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作證時,擔心其他國家對美國農產品出口進行報復的共和黨人接連發問,關稅引發的焦慮由此可見一斑。

伊利諾州共和黨眾議員達林·拉胡德表示,他讚賞川普為解決長期存在的貿易壁壘所做的努力,但他的選民感到擔憂。

「當我和我的農民交談時,他們有很多焦慮,很多壓力,很多不確定性,因為當我們進入貿易戰時,通常貿易戰的第一個棋子是農業,」他說。

格里爾回應說,除了中國,「幾乎所有國家都宣布不會報復。」他還說,印度尼西亞、印度和許多其他國家「肯定地表示,我們不會報復」,越南等一些國家則單方面提出降低對美國農產品的關稅。格里爾沒有提到歐洲週三宣布了報復性措施,也沒有提到加拿大對前幾輪關稅進行了報復。

週三上午,貝森特淡化了中國回應的影響,他在福克斯商業台辯稱,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相對較少。

「中國可以提高關稅,但那又怎樣?」貝森特說。他在北達科他州擁有一片必須剝離的農田,價值2500萬美元。

報復可能會迫使川普政府恢復在總統第一個任期內向美國農民提供的救助。

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週三表示正在考慮這樣一個救援方案,「一切都在考慮之中。」
在週四的白宮內閣會議上,羅林斯指出,由於通貨膨脹,農民和農場主一直在苦苦掙扎,他們對貿易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但他們支持川普的經濟議程。

「您想用關稅來確保我們前進,把美國放在第一位,沒有人比我們的農民和牧場主更了解這一點,」羅林斯說。「在我們所處的不確定時期,他們知道您的願景將把我們帶入一個繁榮的時代。」

週四,川普沒有明確表示與中國的休戰,但他對兩國的經濟關係總體來說表示樂觀。
在被問及與中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時,川普表示,他預計「我們最終會達成對兩國都非常有利的協議」。

總統最初稱讚他在第一個任期內與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是成功的,但中國最終未能履行其購買大量美國農產品的承諾。與此同時,美國在那場貿易戰中徵收的幾乎所有關稅收益都被用於向農業提供救濟。

農民通常抗拒政府的施捨,但美國大豆協會的拉格蘭說,在這種情況下,聯邦救濟可能是必要的。

他說:「如果我們繼續被當作談判工具,我們將成為大局的犧牲品,我們將必須有一個經濟一攬子計劃來幫助我們維持生計。」
Tony Romm對本文有報導貢獻。

Alan Rappeport是時報駐華盛頓的經濟政策記者。 他負責報導財政部並撰寫有關稅收、貿易和財政事務的文章。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50411/trump-tariffs-china-farmers/zh-hant/
蘋果要「完蛋「了嗎?也許該換掉你的iPhone了

PATRICK McGEE

2025年4月11日

Lucia Buricell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你的下一部iPhone會不會要2000美元?還是更貴?這個問題的答案,連同美國最富有的公司和我們岌岌可危的金融市場的未來,都取決於一個人,他肩負著非常棘手的任務。

將觸屏手機變為現實的夢想家或許是賈伯斯,但讓蘋果的營收和股價突破天際的,卻是他那位低調的繼任者蒂姆·庫克的運營天賦和老練的政治手腕。庫克在抵禦唐納德·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的威脅時所取得的勝利並非沒有代價:他一邊百般討好川普,一邊對蘋果與中國的關係幾乎未做任何改變,把總統玩弄於股掌之間。

如今川普重返白宮,對中國加徵的關稅之高已嚴重威脅到蘋果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絕對優勢。很顯然,庫克若想故技重施,難度會比上次更大。若他失敗——大多數人都不看好他——將對蘋果公司、股市乃至更為廣泛的經濟造成重創。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其中的利害關係。自2011年以來,蘋果基本上一直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在川普發出關稅威脅之前,其市值約佔標普500指數的8%。如果你的退休金投資於指數基金,那麼蘋果公司就是你最大的單筆投資。它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像該公司在2019年初所做的那樣,光是發布季度盈利預警,就足以讓全球金融市場陷入不安。

再來看一個事實:將生產轉移到美國——這是川普極端關稅政策所宣稱的目標——對蘋果公司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蘋果約90%的全球生產都是在中國進行,而且也是蘋果在過去25年裡持續重金投入人力、設備和工藝創新的唯一國家。

Wedbush的分析師估算,美國本土組裝iPhone的成本將是目前價格的三倍多,約3500美元。更糟的是,美國根本缺乏大規模製造蘋果產品所需的製造技術、產業集群,甚至沒有大規模生產蘋果產品所需的人口密度。

許多蘋果供應商極度依賴中國進城務工的低薪勞動力,據估計這類工人的數量在3億到5億成年人之間,即便取下限,這個數字也幾乎相當於美國的全部人口,男女老少統統包括在內。在繁忙的假日季,這些工人對於蘋果實現日產百萬部iPhone(每部含約1000個零部件)至關重要。將全部產能移出中國,很可能要耗資數千億美元。

因此,在2016年,當川普敦促他的支持者抵制蘋果產品,並威脅要對中國徵收巨額關稅時,難怪庫克這位低調的民主黨人、LGBTQ權益和多元化倡議的堅定支持者,展開了魅力攻勢。他特意給川普打電話,還經常拜訪他。第二年,川普說,庫克發誓要在美國建造「三座大工廠,漂亮的工廠」。

這種奉承奏效了,蘋果公司獲得了川普關稅的廣泛豁免。但蘋果在美國沒有建造任何工廠。它的首席執行官只是成功耗完了川普的總統任期。

從那以後,蘋果與中國的關係愈發緊密。我的報導顯示,蘋果公司通過幫助中國企業模仿然後取代那些在過去十年裡助力中國建立起科技製造業優勢的跨國競爭對手,贏得了中國官員的好感。蘋果公司的年報顯示,從2012年到2023年,其頂級供應商名單中的中國供應商數量增加了兩倍多,達到52家,擠掉了美國和台灣的競爭對手。

Nic Cour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庫克向川普2025年的總統就職典禮捐款100萬美元,並出席了典禮。幾周後,蘋果公司承諾在總統的第二個任期內「支出並投資」5000億美元,以擴大「對美國製造業的支持」。川普吹噓說,這項投資體現了他的「美國優先」議程。

僅憑這個承諾還不足以拯救蘋果。川普的一些顧問肯定意識到,蘋果的承諾可能是無稽之談。幾乎沒有證據表明該公司將投入近5000億美元;公告中只提到了四項新舉措,其投資總額可能連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除非計算結果為了誤導,故意包含了與美國製造業毫無關係的回購和分紅,或者另有未公開的進一步計劃,否則這一承諾就像庫克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所作的一樣,只是空頭支票。

而這一次,川普的關稅要嚴厲得多。關稅於週三生效,這是自賈伯斯1997年回歸拯救瀕臨破產的蘋果公司以來,蘋果業務面臨的最大威脅。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的分析師估計,這些關稅可能使蘋果公司的年利潤減少400億美元。川普不僅在上週表示將對中國徵收54%的高額關稅(包括之前加徵的關稅),而且還將至少其他90個國家包括在內,從而有效地切斷了蘋果公司通過越南(稅率46%)或印度(稅率27%)改變產品路線的努力。中國以自己的關稅措施進行回應,沒有表現出任何退縮的跡象。川普也沒有退縮,正在推動進一步加徵的計劃。

蘋果公司陷入了困境,而且沒有明顯的出路。即使能立即將蘋果的生產遷出中國,庫克也有可能激怒北京,並危及蘋果公司在那裡價值約700億美元的業務。他唯一的選擇是繼續將更多蘋果產品的最終組裝工作轉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地,同時把大部分複雜的製造環節留在中國——這是一條越來越狹窄、越來越危險的道路。自去年12月底達到峰值以來,蘋果公司的股價已經蒸發逾1萬億美元。

如果川普這次不能識破蘋果的政治手段,那他可就太愚蠢了。話又說回來,他往往更看重表象而非原則。任何押注蘋果未來的人都應該希望庫克手裡還有一張外交王牌。但這一次,他的勝算實在不大。

Patrick McGee) 是即將出版的《Apple in China: The Captur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any》一書的作者。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50411/tariffs-china-iphone-apple/zh-hant/
川普再讓步 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豁免關稅 蘋果三星等受惠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2025-04-12 10:04 ET

美國政府發布公告,將智慧手機、電腦等產品排除在對等關稅課徵對象之外。(歐新社)

美國川普政府宣布將把智慧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免除於對等關稅之外,可望減輕消費者受到的價格衝擊,並使蘋果、三星等電子大廠受惠。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11日晚間發布一項公告,將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和記憶體晶片等產品,排除在川普對中國課徵的125%關稅和對幾乎全球課徵的10%基本關稅適用名單之外。

此外,這份排除清單也包含半導體生產設備,這對早先宣布加碼投資美國的台積電和其他晶片製造商而言十分重要。

不過,彭博報導指出,這項關稅免除有可能只是暫時性的。這項公告是源自於原始命令,是為了防止特定產業在對個別國家課徵關稅時被疊加課稅。這可能暗示著這些商品很快會被再另外課徵其他關稅,雖然可以篤定不會比現在中國面臨的還高。

其中一個可能再被課稅的項目是半導體,川普先前已屢次誓言要對其另外課徵關稅。川普目前的部門關稅都是訂在25%,但不清楚他對半導體的關稅會訂在多高,以及針對的產品為何。

以下為這次豁免對等關稅的產品海關編號清單:

--8471 自動資料處理機(電腦、伺服器、筆電等)及其單元

--8473.30 資料處理設備用零件(含儲存裝置、電源模組)

--8486 半導體製造專門設備(如光刻機、蝕刻機)

--8517.13.00 智慧型手機

--8517.62.00 數據傳輸設備(如路由器、基地台、Wifi裝置)

--8523.51.00 固態儲存裝置(如SSD、快閃記憶體)

--8524 錄音、錄影、資料儲存媒體

--8528.52.00 顯示器(液晶、OLED螢幕)

--8541.10.00 二極體

--8541.21.00 單一晶體矽太陽能電池

--8541.29.00 其他形式太陽能電池

--8541.30.00 光敏半導體器件(如LED)

--8541.49.10 III-V族半導體元件(如砷化鎵)

--8541.49.70 CMOS影像感測器(含手機相機模組)

--8541.49.80 感測器與感應裝置

--8541.49.95 其他半導體元件

--8541.51.00 半導體雷射器

--8541.59.00 其他雷射器

--8541.90.00 第8541項下產品的零件及配件

--8542 積體電路(含CPU、GPU、記憶體)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68/8670719?from=wj_maintab_index
特朗普為何突然免除從中國進口的高科技產品關稅

4月12日,美國突然宣布豁免智能手機和電腦等“對等關稅”,考慮到中國是向美國出口這類產品的“超級大戶”,這意味着來自中國的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等科技產品被豁免了高額關稅。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被一些媒體解讀為“退卻”,至少是開始“軟化”其對北京的貿易戰立場。

發表時間: 13/04/2025 - 00:42
更改時間: 13/04/2025 - 00:51

特朗普政府4月12日宣布豁免從中國進口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對等關稅。 REUTERS - Clodagh Kilcoyne

作者:安德烈

很難說特朗普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麼,是因為承受不起本國消費者以及本國高科技公司的巨大壓力?還是在屢屢等不來習近平的電話後釋放的某種和解信號?

其實,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在關稅問題上一直朝三暮四,這一點在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課稅問題上尤為突出。特朗普最具標誌性的“解放日”行動開始以來也在不斷地自我蠶食,4月2日,美國總統發動了全球範圍的課徵“對等關稅”行動,連盟邦也不放過,引起全球大嘩。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暫停90天針對各國的對等關稅,不包括10%的 基準稅以及特朗普重返白宮後陸續公布的專項稅收,比如對鋼、鐵、鋁以及汽車的附加稅,雖然讓至少六十幾個國家一下子感到鬆綁,但特朗普如此隨意設定的九十天期限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帶來混亂。

暫停各國對等關稅,唯獨中國例外,特朗普第一時間宣布的對華對等關稅是34%,4月9日,特朗普宣布把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提升至125%,特朗普的理由是其他國家在他宣布對等關稅後,紛紛聯繫白宮,並接受他的建議,不對美國進行報復,而中國進行了報復,最終,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累計升至145%,而中國以牙還牙的報復性關稅也提升到125%。

無論大範圍的對等關稅還是與中國的單打獨鬥,特朗普的做法都表現出一種混亂和前後不一致,大範圍的針對各國的對等關稅雖然暫停,但對美國信譽的損害一時難以修補,而在對其他各國關稅“從寬”,對中國關稅步步“從嚴”的關稅打擊,表面看起來美國要專門對付中國,但特朗普最後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也很不清晰。與此同時,白宮不斷發出“等習主席打電話”,好像電話一旦打來就可以大幅度下調稅率更有點近似兒戲。

正值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震撼全球金融市場之際,4月12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路由器、半導體製造設備、存儲器、集成電路等產品進行關稅免稅。根據美國海關當地時間周五夜間的通知,豁免產品特別適用於從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因為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是中國對美出口的第一和第二大品類的產品。美國73%的智能手機、78%的筆記本電腦都在中國生產。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決定至少讓擔心此類產品價格飛漲的美國消費者暫時鬆了一口氣,同時,也對美國的高科技巨頭,諸如在中國生產智能手機及其他標誌性產品的蘋果公司,以及戴爾和英偉達集團有利。韋德布什證券 金融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 (Daniel Ives) 總結道,美國的這一變化當然是“對科技領域投資者來說最好的消息”。他認為:如果沒有這些豁免,“美國科技產業將會倒退十年,人工智能革命也會顯著放緩”。

“前門加稅,後門豁免”,為了不至於被人認為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決定是心血來潮,虎頭蛇尾,白宮發言人利維特周六解釋,“總統明確表示,美國 不能依賴中國生產半導體、芯片、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關鍵技術,在總統的指示下,這些企業正儘快將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本土”,這符合特朗普發動貿易大戰的想法,但是,搬遷諸如蘋果公司的生產基地談何容易,即使不考慮各種複雜的技術因素,時間上也要至少幾年,成本將數倍飛漲。

特朗普的全面貿易戰爭一周後轉化為美中對決,特朗普把對華關稅提升到145%,他的對手習近平把報復性關稅提升至125%,習近平終於借官媒發聲了,中國“不無懼任何無理打壓”。

對峙到如此地步,特朗普周五稱,他對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感到“樂觀”,不知他的理由是什麼。北京的語調似乎完全不同,當局稱特朗普的關稅“已淪為數字遊戲”,“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


https://rfi.my/BZxk.X
为什么北京在关税问题上不让步?

图中有一个显示股市的萤幕,上面的股价都是向下,以红色字呈现。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麦笛文(Stephen McDonell)
Role,BBC驻中国记者 发自北京

2025年4月11日

对于北京为什么不在关税问题上向特朗普(Donald Trump)低头,原因很简单:它根本不需要这么做。

中国领导人会说,他们不打算向霸凌者屈服——中国政府一再将特朗普政府形容为“霸凌者”——而且中国有这个实力,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

在关税战爆发之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虽然庞大,但放到整体经济规模来看,这部分仅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

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显然还是希望避免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与美国陷入贸易战。这段期间,中国正努力应对自身的重大经济难题,例如长期的房地产危机、地方债务膨胀,以及持续高企的青年失业率。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对国内民众表示,他们有足够实力抵抗来自美国的攻击。

中国也清楚,自身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将同样重创美国出口商。

特朗普一直向其支持者夸口,只要对中国加征关税,就能轻易迫使中国让步,但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极为误导。

北京不会屈服。

关税是什么?为什么特朗普要使用它?
2025年4月10日
特朗普的五大关税目标——他实现了几个?
2025年4月11日
中美贸易战将对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2025年4月9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星期五(4月11日)会见到访的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Pedro Sanchez)时表示,中国与欧盟应该“共同抵制特朗普政府的单边霸凌行径”。

桑切斯则回应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紧张不应妨碍中欧之间的合作。

这场会谈是在北京举行的,几小时后,中国再次宣布提高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尽管中方表示,将不再会对美方进一步加征的关税做出回应。

下周,习近平将出访马来西亚、越南与柬埔寨,这三个国家都在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政策中受到重创。

中国政府高层近期也与南非、沙地阿拉伯与印度等国的官员会面,推动更紧密的贸易合作。

此外,有报道称,中国和欧盟正磋商取消欧盟对中国汽车的关税,改为设定最低价格门槛,以防止新一轮倾销。

简而言之,从各个角度看,中国手上都有选项。

分析人士指出,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的互徵关税,现在已经变得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双边大部分的贸易早已被切断。

这种你来我往的加税,已经更像是一种象征意义。

过去两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多帧中国前领袖毛泽东的影像,其中一段影片是朝鲜战争期间,毛泽东对美国表示:“就是说他们(美国总统)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中国)完全胜利。”

她还加上自己的留言:“我们是中国人,不惧挑衅,绝不退缩。”

当中国政府搬出毛泽东的形象,你就知道他们是玩真的了。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jdxzr591jjo/simp
特朗普豁免包括中国制造在内的电子产品关税 被视为“改变游戏规则”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访问。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访问时称,将会在下周初公布更多关于豁免的细节。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马德琳·哈尔珀特(Madeline Halpert)

Role,BBC新闻

2025年4月13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已经将智能手机、电脑以及部分其他电子设备从“对等”关税中豁免,包括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125%高额关税。

根据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发表的公告,这些商品将被排除在特朗普对大多数国家征收的10%全球关税以及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更高额关税之外。

这是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商品关税作出重大豁免,一名贸易分析师形容这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局面”。

周六深夜,特朗普在前往迈阿密的途中表示,他将会在下周初公布更多关于豁免的细节。

“我们会非常具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不过我们正在赚很多钱,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正在赚进大笔金额。”

此举是在美国科技公司表达担忧之后所作出的,这些公司警告,若多数在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受到关税影响,价格恐怕将会大幅飙升。

这波豁免能够追溯至4月5日,除了电子设备外,涵盖的产品还有其他配件,包括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与记忆卡。

“对于科技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梦幻般的情境。”韦德布希证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写道,“智能手机和晶片被排除在外,是能改变对中国关税格局的局面。”

他补充,苹果、英伟达(Nvidia,辉达)、微软(Microsoft)以及整个科技产业,在这个周末终于可以深深地松一口气。

白宫指出,作出豁免决定的考虑,是为了让企业有更多时间将生产线迁回美国。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总统已经明确地指出,美国不能依赖中国生产半导体、晶片、智能手机与笔记型电脑等关键技术产品。”

“在总统的指示下,这些公司正在加快脚步,努力将制造业尽快迁回美国。”

特朗普目前正在佛罗里达州的住宅度过周末,他于周五对记者表示,自己对加征对华高额关税一事感到满意。

“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会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他盛赞自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系。

尽管如此,白宫政策副幕僚长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在社交平台X上指出,这些电子产品仍然适用于与中国芬太尼问题相关的20%关税。

有分析估算,若关税成本转嫁至消费者身上,iPhone在美国的售价可能会飙升至原价的三倍。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美国是iPhone的主要市场,去年苹果的智能手机占了其销量一半以上。

该研究显示,苹果在美国销售的iPhone中,约有80%在中国生产,剩下的20%则由印度生产。

与另一家智能手机巨头三星相似,苹果近年来也积极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试图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印度与越南近年逐渐成为苹果主要的生产基地。

在关税政策生效后,据悉近日苹果已着手加快并提升印度产量。

特朗普原本计划本周对全球多国大幅调升关税。

然而,他在周三宣布,除了对中国加征的145%关税以外,他将会对其他国家延期90日实行高关税政策。

特朗普表示,对中国提高关税,是因为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84%的报复关税。

在政策出现戏剧性转变的时候,特朗普表示,所有未对美国关税进行报复的国家将会获得豁免至七月,仅面临10%的基础关税。

白宫表示,这项改动主要是为了在贸易谈判中,向其他国家争取更加有利的条件。

特朗普多次强调,他的关税政策旨在解决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不公平问题,并促使制造业与工作机会回流到美国。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d6jgn05q4go/simp
特朗普豁免包括中国制造在内的电子产品关税 被视为“改变游戏规则”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访问。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访问时称,将会在下周初公布更多关于豁免的细节。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马德琳·哈尔珀特(Madeline Halpert)

Role,BBC新闻

2025年4月13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已经将智能手机、电脑以及部分其他电子设备从“对等”关税中豁免,包括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125%高额关税。

根据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发表的公告,这些商品将被排除在特朗普对大多数国家征收的10%全球关税以及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更高额关税之外。

这是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商品关税作出重大豁免,一名贸易分析师形容这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局面”。

周六深夜,特朗普在前往迈阿密的途中表示,他将会在下周初公布更多关于豁免的细节。

“我们会非常具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不过我们正在赚很多钱,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正在赚进大笔金额。”

此举是在美国科技公司表达担忧之后所作出的,这些公司警告,若多数在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受到关税影响,价格恐怕将会大幅飙升。

这波豁免能够追溯至4月5日,除了电子设备外,涵盖的产品还有其他配件,包括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与记忆卡。

“对于科技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梦幻般的情境。”韦德布希证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写道,“智能手机和晶片被排除在外,是能改变对中国关税格局的局面。”

他补充,苹果、英伟达(Nvidia,辉达)、微软(Microsoft)以及整个科技产业,在这个周末终于可以深深地松一口气。

白宫指出,作出豁免决定的考虑,是为了让企业有更多时间将生产线迁回美国。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总统已经明确地指出,美国不能依赖中国生产半导体、晶片、智能手机与笔记型电脑等关键技术产品。”

“在总统的指示下,这些公司正在加快脚步,努力将制造业尽快迁回美国。”

特朗普目前正在佛罗里达州的住宅度过周末,他于周五对记者表示,自己对加征对华高额关税一事感到满意。

“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会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他盛赞自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系。

尽管如此,白宫政策副幕僚长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在社交平台X上指出,这些电子产品仍然适用于与中国芬太尼问题相关的20%关税。

有分析估算,若关税成本转嫁至消费者身上,iPhone在美国的售价可能会飙升至原价的三倍。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美国是iPhone的主要市场,去年苹果的智能手机占了其销量一半以上。

该研究显示,苹果在美国销售的iPhone中,约有80%在中国生产,剩下的20%则由印度生产。

与另一家智能手机巨头三星相似,苹果近年来也积极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试图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印度与越南近年逐渐成为苹果主要的生产基地。

在关税政策生效后,据悉近日苹果已着手加快并提升印度产量。

特朗普原本计划本周对全球多国大幅调升关税。

然而,他在周三宣布,除了对中国加征的145%关税以外,他将会对其他国家延期90日实行高关税政策。

特朗普表示,对中国提高关税,是因为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84%的报复关税。

在政策出现戏剧性转变的时候,特朗普表示,所有未对美国关税进行报复的国家将会获得豁免至七月,仅面临10%的基础关税。

白宫表示,这项改动主要是为了在贸易谈判中,向其他国家争取更加有利的条件。

特朗普多次强调,他的关税政策旨在解决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不公平问题,并促使制造业与工作机会回流到美国。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d6jgn05q4go/simp
中美关税战之际 习近平访越南签署45项协议

责编:许书婷

2025.04.14 06:04 EDT

Social media sharing button

越共总书记苏林14日迎接习近平到访。 (LUONG THAI LINH/Reuters)

综合外电报道,在中美贸易关税战的同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抵达越南河内。他呼吁中越在贸易和供应链取得更强合作关系。

新华社14日晚发布快讯指出,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共同见证中越双方签署45份双边合作文本,内容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文化和体育、民生、人力资源开发、媒体等领域。

习近平14日至18日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纽约时报》报导指出,中国希望借此减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所带来的冲击。不过中国与当地国家关系相当复杂,这些国家面临美中外交平衡问题,并且也要防止大量廉价中国商品冲击当地经济。

路透社报道,在美国的压力下,越南正在收紧对中国货品的控管,确保打着“越南生产”标签的货品有足够的附加价值。

中国货品目前面临美国145%的关税,而越南则是和美国协商中,希望降低美国对越南产品46%的关税。

越南领导人苏林则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越南方面希望增强和中国在铁路、国防、安全和基础建设的合作。

本台日前曾报道,习近平在本月8号和9号的中共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提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构想,试图联合周边国家打贸易战。

另外,路透报道,在外贸商“抢订单”的支撑下,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幅优预期,3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12.4%,显示“关税战”的负面冲击尚未显现。不过,考虑到加征关税措施陆续在4月生效、贸易摩擦仍面临升级的可能、全球贸易量已现回落态势,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出口受到的负面冲击将在二季度显现,短期内出口下行已是大趋势。


https://www.rfa.org/mandarin/xinwenkuaixun/2025/04/14/china-vietnam-xijinping-tariff-alliance/
哈佛帶頭 MIT、普林斯頓等多所大學加入對抗川普

記者顏伶如/即時報導 2025-04-15 09:50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成為公開反抗川普政府要求配合改革的首例。路透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成為公開反抗川普政府要求配合改革的首例,包括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IT)、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大學,14日則參加訴訟一同抵抗川普政府。

新聞周刊(Newsweek)15日報導,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以及多所大學董事會14日聯合向麻州聯邦區域法院對聯邦能源部提告,請求法官立即擋下川普政府減少研究經費的政策。

能源部11日宣布,今後將對研究經費的間接贊助比例做出限縮,訂定15%上限,如此一來每年可省4億多元聯邦預算,也能讓聯邦政府花費維持更多公開透明,提高效率。能源部說,各個大學或學院獲得聯邦間接補助的對象,聯邦資金占整體研究經費超過30%。

聯邦官員上周要求哈佛大學在招生及聘用過程推動「擇優改革」(merit-based reform)、若有外國學生違反規定必須通報政府等。哈佛校長加伯(Alan Garber)14日發表校內聲明說,川普政府要求並不合法,拒絕配合。14日稍晚,美聯社報導,哈佛的22億補助遭聯邦政府凍結,6000萬聯邦合約喊停。

布朗大學等學校在訴狀中說,能源部規定的聯邦間接補助15%上限,對於學校來說窒礙難行,已經進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重要研究計畫無法維持,例如先進核子研發計畫、網路安全科技、用來診斷或治療癌症的新型放射藥物、偏鄉地區電網系統升級等。

訴狀指出,能源部新規將導致大學裁員、縮減訓練計畫,美國大學科學研究將受到重創,美國在科學研究與創新領域的全球龍頭地位岌岌可危。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68/8676800?from=wj_maintab_index
這个中國電商應用正在美國迅速走紅

美中貿易戰進行之際,中國跨境電商平台敦煌網在美國迅速走紅,受到了TikTok影片的推動。周三,該應用攀升至美國蘋果應用商店排行榜第二。

Jiahui Huang

2025年4月16日 13:59 CST

中國江蘇,一家服裝廠的員工正在縫製衣物。
圖片來源:st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美中貿易戰進行之際,一家中國電商應用在美國迅速走紅,受到了TikTok上一波火爆影片的推動。

總部位於北京的跨境電商平台敦煌網(DHgate)周三成為美國蘋果公司(Apple)應用商店中第二受歡迎的應用,僅次於ChatGPT。

敦煌網的走紅得益於中國網紅在TikTok上發布的熱門影片,這些影片據稱解釋了全球供應鏈的內部運作方式。

全球買家可以通過敦煌網直接從中國工廠購買商品,這些工廠也為西方知名品牌代工,但商品不貼牌,價格也低得多。

周三,「中國‘揭底’奢侈品牌」(China ‘Exposes’ Luxury Brands)成為了TikTok上的一個熱門話題,很多中國用戶發布短影片,展示了從手袋到瑜伽褲等西方奢侈品牌實際上是如何在中國工廠生產的。

在一條影片中,一位TikTok用戶聲稱,未貼牌的瑜伽褲可以以低至15美元的價格買到,這些瑜伽褲與一家知名西方品牌在同一家工廠生產,品質相同,但在美國的售價可能超過100美元。

這些TikTok用戶聲稱,這些瑜伽褲、手袋或其他商品如果直接從中國工廠購買,即使在支付高額的美國關稅後,仍然比從美國賣家那裡購買便宜得多。

分析應用表現的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4月13日敦煌網進入美國蘋果公司應用商店最受歡迎的免費下載應用前100名,當時排名第八。

敦煌網由中國女企業家王樹彤於2004年創立,旨在為中國小型企業與外國企業和個人搭建橋樑。

上周五中國表示將對美國商品徵收125%的關稅,以報復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關稅的決定,此後,中國在線購物應用的熱度上升。


https://cn.wsj.com/articles/tiktok推動中國電商敦煌網在美國迅速走紅-528a0a2c?mod=ct_hp_lead_pos4
美国是如何失去全球制造业强国地位的?

特朗普称他的关税计划将恢复美国的制造业能力,但经济学家们持怀疑态度。

Justin Lahart

2025年4月14日 11:42 CST

底特律的一幅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壁画描绘了这座美国汽车之都的产业工人。
底特律的一幅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壁画描绘了这座美国汽车之都的产业工人。
图片来源:Andrew Burton/Getty Images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35%左右的私营部门工作岗位在制造业。如今,美国有1,28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相当于私营部门工作岗位的9.4%。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他的全面关税制度旨在将制造业带回美国。经济学家们对关税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持怀疑态度,并担心关税造成的损害将超过任何好处。

要理解制造业是否能在美国复兴,首先需要了解美国是如何失去其世界制造业强国地位的。

'60
'50
1940
'70
'10
'20
'80
'90
2000
0
10
20
30
40
50
%
美国制造业的崛起
美国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巨头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

在20世纪初,美国率先采用了可互换零部件和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组织方法。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苏珊·赫尔珀(Susan Helper)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的制造业产能大幅增加,同时也重创了竞争对手。

在二战后的年代里,更多美国人加入了中产阶级,推动了他们对汽车和为新购住房配置的家电等耐用品的支出激增。美国自身当时就是其制造产品的最大买家。

这些商品中有许多在当时属于高科技产品,例如洗碗机、电视机和喷气式飞机,往往得益于二战期间涌现的大量创新成果。在美国而非其他国家生产这些产品有其合理性,因为要保持领先优势,研发团队需要与生产一线紧密合作。

同样有帮助的是,得益于20世纪初开始的高中教育运动,美国拥有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劳动力队伍。

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
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开始下滑。这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因为美国人变得更加富裕了,并将更多支出用于了服务,例如旅行、餐饮和医疗保健。

“你变得更富有了,你只能买这么多汽车,然后你开始购买服务,”赫尔珀解释道。

就业随着支出而转移,更多的人开始为酒店、银行、律师事务所和医院等服务行业的雇主工作。虽然经历了衰退和复苏的起伏,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在服务业工作岗位不断增长的同时,美国的制造业就业基本进入了平台期。

1960年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纺织厂,当时美国制造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1960年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纺织厂,当时美国制造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图片来源:Billy E. Barnes/FPG/Getty Images
在这背后,美国人购买的服装等许多非耐用品的生产地也发生了转移。大量生产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南方各州。

大约在同一时期,世界上劳动力成本远低于美国的欠发达地区开始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加大非耐用品的生产。美国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口这些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食物搅拌机等轻型耐用品上。

1930
'60
'50
'40
'70
'10
'20
'80
'90
2000
0
25
50
75
100
%
服务
非耐用品
耐用品
中国冲击
到了20世纪80年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美国的非耐用品制造商越来越难以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竞争。这种情况在90年代加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简称Nafta)降低了对墨西哥商品的关税。

W.E. Upjohn就业研究所(W.E. 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的经济学家苏珊·豪斯曼(Susan Houseman)指出,当时在韩国等发展中国家建立起自己的钢铁产业并导致全球产能严重过剩之后,美国的钢铁行业也出现了岗位流失。

但与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发生的情况相比,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那些变化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向外国投资开放,并得以进入全球市场。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经济学家戈登·汉森(Gordon Hanson)说:“突然之间,我们在一个低工资国家拥有了庞大的生产能力,这是一个重大转变。”

美国以前也曾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竞争,但从未遇到过一个能在人口规模让美国相形见绌的国家。而且,中国崛起的势头比日本等国要快得多。1999年,中国商品出口额仅约为美国出口额的十分之一,甚至低于瑞典。到2008年,中国便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家具和小家电等低技术含量商品的制造商尤其受到了冲击。汉森与戴维·奥特(David Autor)和戴维·多恩(David Dorn)共同记录了廉价中国商品的涌入是如何冲击了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的制造业社区,损害了工人的利益。他们将之称为“中国冲击”(China Shock),这个名称由此沿用下来。

中国
美国
'10
'20
1990
2000
0
1
2
3
万亿美元
现状如何
随着中国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美国在提供服务方面变得越来越擅长。

其中的许多服务无法在全球范围内交易:身在伦敦的人不太可能轻易跑去圣迭戈看牙医。但有些服务,比如软件和其他知识产权项目则可以。例如,在2023年,美国出口了价值240亿美元的广告服务。

美国目前出口的服务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远超其他任何国家。此外,由于一些公司为了避税,将在美国开发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和商标)的权利转移到了海外,美国的服务出口额实际上被低估了。(爱尔兰是这些权利转移的主要目的地,该国被计为全球第四大服务出口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汉森和恩里科·莫雷蒂(Enrico Moretti)发现,1980年,在美国(经教育等因素调整后)的高工资就业岗位中,制造业占了39%。到2021年,这个比例已降至20%。同期,金融、专业服务和法律行业的高薪职位占比从8%跃升至26%。

美国
英国
德国
爱尔兰
中国
0万亿美元
0.5
1
制造业能否回归?
经济学家整体上在数百年来一直反对广泛使用关税,这一点看起来不会改变。在他们看来,消费者和企业支付的更高价格最终将挤占在其他商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包括在美国本土制造的商品和服务。由此带来的损失将远超国内产量增加和政府收入增加带来的任何好处,因此,虽然一些制造商可能会受益,但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会变得更糟。

汉森指出,即使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30%,制造业在私营部门就业中所占的份额也只能达到12%左右,远低于曾经的水平。

Upjohn的豪斯曼指出,制造业岗位能以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方式创造其他就业机会。她属于那些越来越认为美国应进行投资、以在国内更多生产某些产品(即使这样做有成本)的经济学家队伍里的一员,但应采取比广泛加征关税更具针对性的方式。

她说,增加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的国内产量就是一个例子,这不仅是为了可能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也是出于经济和军事安全的考虑。而这种论点对许多低成本商品并不适用。

“我们想再次开始自己生产自己穿的T恤吗?”豪斯曼说,“这事能有什么重要性?”


https://cn.wsj.com/articles/美国是如何失去全球制造业强国地位的-212d0aa8?mod=series_tariffstradecn
太空望远镜发现另一颗行星可能有生命迹象

画面下半部是一颗巨大的蓝色行星,环绕着闪烁的大气层;上方则是宇宙深空,一颗小型红矮星悬挂在行星上方。图像来源,Cambridge University

图像加注文字,K2-18b的想像图——这颗遥远的行星可能孕育生命。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帕拉布·戈什(Pallab Ghosh)

Role,BBC科学事务记者

Twitter,@BBCPallab

2025年4月17日

科学家发现一项新的、但仍属初步的证据,显示一颗绕行其他恒星的遥远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分析一颗名为K2-18b的行星大气层,他们检测到了在地球上只有简单生物才能产生的分子迹象。

这是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第二次在这颗行星的大气中发现与生命相关的化学物质,而这次的结果更有希望。

不过,无论是该研究团队还是其他独立天文学家都强调,仍需更多数据来确认这些发现。

剑桥大学天文学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尼库·马杜苏丹(Nikku Madhusudhan)教授在他的实验室接受BBC访问时表示,他希望不久后就能取得决定性的证据。

他说:“这是我们目前发现最有力的迹象,显示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我可以实际地说,我们有望在一到两年内确认这项信号。”

Play video, "Could this faraway world be home to life?", 节目全长 0,44
00:44

视频加注文字,这颗遥远的行星,可能真的有生命存在吗?
K2-18b的体积约为地球的2.5倍,距离地球约700万亿(兆)英里。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十分强大,可以透过分析从这颗行星所环绕的小型红矮星穿过其大气层的光线,来判断行星大气的化学成分。

剑桥团队发现,K2-18b的大气似乎具有两种与生命相关的化学分子的特征:二甲基硫(DMS)与二甲基二硫(DMDS)。在地球上,这两种气体主要由海洋浮游植物与细菌所产生。

马杜苏丹教授表示,他对于在单次观测中就侦测到这么多气体感到意外。

他说:“我们估计该行星大气中的这些气体含量,比地球上高出数千倍。”

“如果这些气体与生命的关联属实,那么这颗行星可能充满生命。”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我们能证实K2-18b上存在生命,这将基本证明生命在银河系中是普遍存在的。”

一个太空望远镜在漆黑的宇宙中,背景是无数星星。图像来源,NASA

图像加注文字,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能力强大到足以分析数百兆英里外行星的大气层。

不过,马杜苏丹教授也坦承,目前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首先,这项侦测结果尚未达到足以宣称为“发现”的科学标准。

要达成此标准,研究人员必须几乎百分之百确信其结果正确、非偶然现象,这在科学上称为“五西格玛”,即99.99999%的把握。

目前的结果只有“三西格玛”,也就是99.7%的信心水准。听起来虽然很高,但仍不足以说服整个科学界。不过,相较于18个月前仅有“一西格玛”(68%)的结果,这次的发现可信度已大幅提升,当时的结果曾受到学界高度质疑。

然而,即使剑桥团队日后取得五西格玛的结果,也仍无法成为该行星存在生命的最终证据。来自爱丁堡大学的凯瑟琳·海曼斯(Catherine Heymans)教授,也是苏格兰皇家天文学家,表示即便结果极为可靠,气体的来源仍是一大疑问。

她对BBC表示:“在地球上,这些气体由海洋微生物产生,但即使拥有最完美的数据,我们也无法断言在外星球上,这些气体就是生物产物。因为宇宙中存在许多奇特现象,我们无法排除这颗行星可能有其他地质活动也能产生这些分子。”

剑桥团队也同意这种看法,并正与其他团队合作,在实验室中测试是否可透过非生物过程制造出DMS与DMDS。

其他研究团队则提出不同解释,认为K2-18b的数据不一定意味着有生命存在。不仅是否存在DMS与DMDS尚有争议,这颗行星的结构也尚无定论。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由于K2-18b大气中缺乏氨气,推测其下方可能存在一个庞大的液态海洋,氨气被水体吸收。然而,剑桥大学的奥利佛·肖特尔(Oliver Shorttle)教授指出,也可能是熔融岩浆的海洋吸收了氨气,若为后者,则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低。

他说:“我们对系外行星的了解,完全仰赖其大气反射回来的微弱光线。我们不仅要从这些极细微的信号中找寻生命迹象,还要解读这颗行星的整体构造。”

“对K2-18b而言,目前的学术讨论仍聚焦于这颗行星的本质结构。”

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太空总署)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尼可拉斯·沃根(Nicolas Wogan)博士则提出另一种解释。他的研究认为K2-18b可能是一颗没有地表的迷你气态巨行星。

这些不同解释也受到其他研究人员质疑,认为它们与JWST观测数据不符,显示K2-18b的研究仍处于激烈的学术辩论之中。

马杜苏丹教授承认,要解答这个科学最大的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自己和团队正在朝正确方向迈进。

他说:“数十年后,我们也许会回顾这一刻,认为这是我们首次真正接近发现宇宙中生命的时点。”

“这或许就是转捩点,让人类开始有能力回答一个最终的问题:我们在宇宙中是否是唯一的存在?”

这项研究已刊登于《天体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zx4ww8wzkxo/simp